第一篇:关于提高新农合统筹费用的申请
万荣现代医院
关于提高新农合统筹费用的申请
万荣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我院于2011年成功申请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中医康复理疗科、妇产科、泌尿外科、五官科、临床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药剂科等多达十几个功能及辅助科室。聘请了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执业医师8名及各学科带头人。这几年在新合工作中,感谢县合作医疗对我院新合工作的检查指导,使我院在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现阶段已能良性有序的开展各项新合工作,为县广大农民就医提供了方便、实惠的就医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镇居民的医疗费用由企业负担形式逐渐转变为社会保障形式,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改变,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也日趋瓦解,与之对应的是医疗主管部门在公共医疗服务领域的责任缺失和日益商业化、营利化的医疗市场。这一持续至今的过程导致了医改报告中指出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政府投入不足和公共医疗服务公益性缺失等不良现象。
鉴于此,2013年5月,山西省卫生厅公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表明,我省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办医;鼓励举办投资规模大、专业特色强、技术领先的医疗机构;并把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经梳理,该《意见》中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共22条。11月12日,我省卫生厅厅长卫小春就社会举办医疗机构进行专题调研,他明确指出,山西民营医院政策环境不优、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学科人才不够等问题,“山西今后要放宽准入限制、加强监管,提供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12月4日,在山西省民营医疗机构法人和院长依法管理培训会上,卫小春再提,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山西民营医院做为公立医院的补充,存在的意义已不言而喻。
我院做为本县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医疗技术力量最强大的民营医院,存在的意义更加深远。因地理位置独特,在县城近郊处,辐射周边多个乡村。我县为农业大县,很多老百姓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耕种,导致形成各种慢性骨关节病,却因忙于农作而耽搁治疗,现临近农忙尾声,前来就医的老百姓相比上月增长了近30%,而且对比上年,在接下来的几月中就诊率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进期我院进行了内部综合整顿,聘请了市中心医院的疼痛科团队定时给予技术支持,新投资购买彩色胃肠超声显像仪,病房环境整体改造等等,使就医环境大大改善,转诊率明显下降,留住了更多的病人。加上我院2015年进行业务转型,外科手术病人较前有所增加,仅7、8、9三个月的患者就诊及住院率较往年增长了近30%。这样势必导致原有新合统筹费用每月19万已远不能满足我院新农合病人住院需求。
鉴于此,今特申请增加我院新农合统筹费用为每月70万。希望县新农合根据上述实际情况,能给予研究。我院一定会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医疗及服务质量,切实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看病贵、看病难”的举措贯彻落实到首位。
特提出此申请,望批复为盼!
万荣现代医院
2015年10月18日
第二篇: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
加强医保基础性建设 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1年3月31日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在职员工1720人;设有36个病区、5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1600张,年门诊量9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4.5万人次;拥有固定资产12.1亿元,各种先进诊疗设备3000余台(套)。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2010年以来,我院在省卫生厅农卫处的直接指导下,以申报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为契机,通过建立有效的新农合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规范新农合服务行为,强化费用监管与控制措施,努力为新农合参保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管理体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医院成立了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管理领导小组,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成员包含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下设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拥有必要的工作场所,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施,明确专人统一扎口、具体协调医院新农合服务工作。针对新农合工作的特点和情况,医院先后制定了“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服务承诺”、“新农合参保病人费用审查制度”“新农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组织学习确保实施。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到及时登录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平台,对通过管理平台转诊至我院的患者进行查询,与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保持沟通与协调,提前做好患者就诊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新农合患者就诊
为方便新农合患者就诊,我院坚持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一是在门诊和住院处分别设立“新农合转诊病人联系点”,为新农合患者提供预约挂号、选择专科专家,陪同做相关检查、协助办理住院手续、提供预约服务、接受异地转诊在线申请等绿色通道服务;二是规范识别和告知,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支持,进行快速有效的参合人员身份识别,同时告知转诊状态,当前的费用信息,所使用药品、项目是否在新农合目录范围内,以及相关报销补偿的程序和比例;三是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对门诊就诊的新农合患者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住院的新农合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协助办理相关事宜,在出院结账处设立新农合专用窗口,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对新农合患者的投诉举报逐一登记,落实首问负责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新农合出院患者定期随访、听取改进意见,指导康复护理以及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健康宣教。
三、加强信息管理,提升新农合信息化服务能力
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医院发展的基本要素,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是做好新农合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院先后与扬州市邗江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扬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开
展了新农合信息系统的联网适时结算工作,做到在门诊就诊时费用明细信息的实时上传与预报销,新农合病人在院端就可以知道此次就诊报销了多少,哪些是可报的。在住院治疗时,可以正常转诊入院,必要时办理急诊转诊手续,对符合单病种治疗患者开通了限额结算,同时患者每日费用及时告知,在病人出院时可实现适时结算补偿、提供费用清单。
参与省新农合试点医院工作以来,我院将省新农合信息系统与我院HIS系统的对接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采取多项措施,提供多方面的保障,认真抓好落实,责任分解到个人。通过分析研究,针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与省新农合平台项目开发组及HIS系统技术工程师紧密协作,在省内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完成了网络联通与接口的开发、测试。同时对照省厅的接口开发细则,逐条排查,不断完善接口程序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反复的测试与修改,较早完成了省新农合接口平台与HIS系统的融合工作,为确保我院在成为省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后的常态化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在实施工作的规划上,我们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在一边进行新农合网络的连接与信息系统接口开发测试的同时,一边协调相关职能处室,进行药品、项目及材料的字典维护,对照文件精神,及时与省厅相关专家保持联系,全面推进基本目录字典的对照工作,通过多方协作,准确快速完成了目录字典的对照与维护工作,并就字典维护这一常态工作形成了制度化。同时通过院内OA网,医院工作会议及医
院网站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省级新农合政策及目录内容的宣讲和培训,做到人人知晓政策、学会查看目录及相关指标。
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费用监管与控制
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院建立健全了院内单病种限价管理网络,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评价专家小组,研究制定了单病种临床路径,以院、科两级的管理模式,强化医务人员单病种管理意识、费用意识,依靠医院信息系统直观地监控新农合患者的医疗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医护人员在新农合服务过程中的失范医疗行为。2010年我院已与邗江区合管办签订单病种结算定点协议,并首批试点11个病种。在新农合患者入院时,经治医师对符合纳入单病种费用结算的患者进行宣教,征得患者或家属认可后签订书面结算知情同意书。当适用单病种管理的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如患者实际费用大于限额,则按限额费用进行结算,如实际费用小于限额,则按实际费用进行结算,将真正的实惠赋予参合农民。在诊治过程中如病种发生变异,可随时进行病种结算变更,并作退出原因分析,做到出入有说明,变更有依据。
通过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考核标准、奖惩规定,分析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减少新农合患者术前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根据新农合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监控与指导,严格控制新农合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和个人自付比例。根据创建规范收费医院要求,实时公示新农合患者医疗服务信息,在院内各公示大屏及触摸屏宣传新农合政策,互动查询全院药品、医用材料、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报销比例等信息。各病区均可通过触
摸屏查询系统进行费用总额、预交金数额,本次就诊的药品、治疗项目及各项检查费用查询,以及是否属于新农合目录范围。制定并严格执行新农合药占比上限控制标准,适时调整各科室药占比上限控制指标和奖惩比例。优化新农合病人诊疗规范,尽量使用基本用药目录内品种,超出目录范围的必须征求新农合患者意见并签订同意书,建立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贵重药品及耗材的审批制度。实时监控新农合患者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费用、费用构成、自付比例、药占比等指标,并定期对其进行分析,作为绩效考核与奖惩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就诊人员类别多这一现状,我们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明确标明新农合就诊人员类别,在医嘱的开立与治疗时,就所选择的药品、项目如不在新农合报销目录范围内,系统均进行自动提示。所有医生都可以查看所管新农合病人的费用详情,如总费用、范围内费用、实际可补偿报销金额、当前余额,为经治医师给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院领导、医务处、医保办通过信息系统随时查看参合人员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占比,及时筛选出超警戒线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医疗组长,并由医务处责成医疗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将病人的基本诊疗经过、费用超控、药占比超标原因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书面提交医务处。医务处会同专家委员会成员通过查阅病历记录,结合书面情况说明,对失范行为进行点评,并依据相关管理规定予以处罚,且通过院内网公示,从而有效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控制新农合患者的就诊费用。对病情稳定可以转基层进一步治疗的新农合患者,医院与新农合患者所在地医院及时联系、规范转诊,有效减轻新农合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将服务融入新农合管理全过程,以数据指导、用考核促进新农合的管理水平,努力为新农合患者提供“高疗效、短疗程、少花费”的医疗服务。
总之,通过与省新农合管理平台的系统对接,极大的方便了参合农民的转诊与就医,最大范围内维护了新农合病人的利益。信息系统的联网,便于核实就诊人员的身份信息,数据的实时上传,避免了参合人员回去报销时可能出现的失范行为。费用明细的实时上传与预结算,让新农合管理中心、患者本人及医院的管理者有了一本放心帐,就新农合病人的费用控制与报销有了第一手的准确资料。通过这本放心帐,医院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医务人员的不规范医疗行为,变对医务人员的监管从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大联网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对多方数据的汇总,对医疗服务质量有关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为新农合行政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同时也为医院提高新农合服务和管理水平提供了详细资料。
第三篇:关于如何相对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问题探讨
关于如何相对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问题的研究
(混合0701700000126陈燕南)
【摘 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证明,这项新制度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但是,由于新农合筹资能力的弱、基金总额小的先天缺陷,以致新农合在实施中渐露保障水平低、农民接受程度低、受益率低等问题。本文从供需双方矛盾分析入手,提出以降低医生的道德风险,提高基金总额的相对数为主要方法来解决新农合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完善思路。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总额;总额预算方式;道德风险
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指群众互助、政府支持的,具有社会保障特性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1。新农合由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其中,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低于10元,政府和集体各补贴10元/人,以大病统筹为主。新农合至2003年运行至今,总体运行良好,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的保障水平低尤其突出,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其住院费平均补偿水平只有25.7%。保障水平低,补偿能力弱,导致农民实际上并不能从新农合中获得真正有效的得益。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新农合筹资能力弱,基金总额小,是这些问题的关键。而在基金总额难以短时间内提高的前提下,本文从做大做多基金总额的相对数值入手,从供需双方的特点分析,寻求合理的基金补偿和运作模式,并试图通过控制医生的道德风险,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基金的相对数额。
在试点工作中发现,新农合在农村特别是落后的山区,其对农村的医疗卫生发挥的保障作用十分有限,只能部分解决或者几乎不能解决农民“因病返贫”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由于采用自愿参加的原则和绝对数额筹资的方法,使得筹资水平低且不容易提高,直接导致新农合基金规模小。然而另外一个方面是,农民大量的医疗需求,而且由于“因贫致病”的原因,很多农民都将小病拖成大病,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医疗补助额的需求。要解决如此的供需矛盾,首先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概论.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就需要对矛盾的两方面进行区别分析,区别对待,区别解决。
一.需方分析:新农合的效用范围应扩展包含“保小病”,并兼顾农村预防保健
从需方来看,农民的问题主要在“因贫致病”、“小病拖大病”。那么,如果可以对农民加强预防保健,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降低农民患大病的概率。在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农民整体健康水平下,其医药费用支出和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大为减少,降低合作医疗成本,反过来促进合作医疗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同时赢得农民的积极支持,激励农民积极参保和防止“逆向选择”。因而,从需方出发,新农合的补偿模式不能局限于“保大病”,必须至少在现阶段必须兼顾一定的门诊与预防保健。
二.供方分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基金总额的相对数
从供方来看,基金总数绝对额小是相当突出的问题。而在筹资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提高的前提下,就只能通过一些措施来提高基金总额的相对数值。
对于中国来说,医疗领域的道德风险是中国医疗费用攀升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中患者的道德风险是由第三方付费造成的,且主要发生在强势群体尤其是特权阶层。而对于农民这一群体来说,为绝对弱势群体,不存在患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因而对于农民就医,医疗费用偏高的问题,只能是由医生的道德风险造成的。可以说,在中国,医生是一切医疗费用的策源地,医生的道德风险是中国医疗领域一切问题的根源。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一个保守估计:中国供方诱导需求或者说过度服务量很可能占到卫生总费用的20%以上,更有卫生部门的一些人认为,中国供方诱导需求的医疗服务可高达总量的60%。2
在新农合筹资能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由于基金总额绝对数偏小而带来的保障水平低、补偿力度疲软、农民积极性持续性弱等一系列问题,做大做多基金总额的相对数值就成为一条较为可行的新农合改革方向。而对于做大做多基金总额的相对数值,具体来说,就是要抑制或者降低医生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医疗成本,使得更多的农民真正可以从新农合中获益,进一步减少“因贫致病”、“因病变贫”的现象。
三.统帐结合,实行“总额预付制”
统帐结合即统筹账户与家庭账户相结合的办法,以此减小国家目标和农民目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评论(增刊).2005,1.43标之间的差距。据调查,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标选择,已经参加、曾经参加与尚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所表示的态度是明朗的,“保大病”占9.5%,“保大病+乡村门诊”占38.4%,“保大病+健康体检”占27.2%,“保大病+预防保健”占21.8%,其他想法的占3.1%。访谈结果显示,选择“仅保大病住院”的低于其他两组人群,选择“保大病+乡村门诊”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人群。3 而在保大病时,改变原本的项目付费制(后付制)为总额预算支付(预付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控制医生的道德风险。因为在后付制下,医院的收入同提供医疗服务的多少有关,因而具有诱导医疗服务机构(医生)提供过渡医疗服务的倾向,是引起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预付制实质上就是将医疗消费水平和费用的控制权交给了医疗服务的提供方。提供方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在总量既定的预算总额中,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因而预付制可以降低医生的道德风险,减少医疗费用,使得基金总额相对数做大做多。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设计:
1.在以县(市)为单位进行基金统筹,基本符合大数法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农民个人参保为家庭统一参保,即作为一个家庭单位要参与到新农合中,必须要使家庭单位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否则不可参加。同时一个县(市)必须有35%以上的家庭参与,新农合才予进行,建立合作医疗基金。在降低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的同时也可以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扩大基金的来源。
2.基金总额分为三部分。基金总额的75%纳入统筹账户,基金总额的20%纳入“家庭健康卡”账户,剩余的5%用于管理费等的日常支出费用。纳入“家庭健康卡”账户的基金,用于家庭成员的日常门诊和预防保健。持卡家庭每年可使用的免费基金金额为家庭人数*所占基金数*20%。超支部分,由个人支付;结余部分,累积于健康卡中供家庭成员使用;若累计总额超过100元,超过部分可用于抵扣大病医疗中的个人承担部分。
3.纳入统筹账户的基金由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用于大病医疗。首先管理机构与定点医院在每年年初签订当年的预算合同。合同根据医疗需要,根据本县(市)常见大病,多发病的历年所需费用市场平均总额,及综合考虑影响医疗费用变动的各种因素,合理确定所需支出总额。然后根据基金承受3 叶宜德,汪时东等.不同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意愿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9).能力决定统筹账户的支付预算指标(一般为所需支出总额的一定比例)。经过合理计算后确定的支付预算总额下达定点医院,其余部分由农民自行承担,但农民自行承担的部分不可超过40%。其次,根据医疗费用的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实行“节余奖励、超支分担、总量封顶”的结算方法。最后,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规定医院必须完成基本的医疗业务量,对执行医疗费用预算指标过程中的医疗服务质量实行评估。
新农合确定以解决农民医疗保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新农合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广大农民是否可以的广泛地持续地接受。作为政府来说,首先应该尊重的农民的意愿结合政府的目标来确定具体制度。其次,要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基金补偿模式、运作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控制医生的道德风险,让有限的基金发挥相对最大的效用,能真正使农民从新农合中获益。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后付制在控制了医生的道德风险,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也会带来医院为节约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等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配套的政策制度。另外,要寻找总量预付制数学模型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最佳结合点,更加精确地确定各项比例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法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王俊华.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供给与实践需求研究[M].北京:中国软科学,1997.[3]赵曼,吕国营.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钟剑华等.城乡日常生活:一种社会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7]仇雨临.医疗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8]高荣梅,王唤青主编.医疗保险改革政策与海南医改实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9]吴传俭,陈明花.社会医疗保险公平性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评论(增刊)[J].2005,1(43)
[10]中国农村健康保险研究组.中国健康保险试验项目技术报告[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4,14(3).[11]叶宜德,汪时东等.不同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意愿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9).[1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R].2006一04一25.[13]吴仪.积极稳妥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R].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
第四篇: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
2014年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
一、报销时必须坚持“先验证,后报销”的原则,按规定程序核实就诊者医疗保险手册、卡、身份证或户口薄,按规定结算报销,防止冒名顶替,杜绝弄虚作暇。
二、在接诊参保病人,必须使用统一的门诊病历、处方,做好门诊诊疗登记,及时将报销资料录入系统,及时上报信息资料。
三、不得提供虚假诊疗资料,虚假发票,不得以任何方式套取农合基金。
四、医院采取即付即补的报销方式,经办人员须打印病人的用药清单、发票、电脑结算单,并由患者签字认可,不得拖欠就诊人员的结算报销资金。
白沙镇卫生院农合科2014年2月10日
第五篇:新农合费用控制制度
庄浪县中医医院医保、新农合 门诊、住院费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医保、新农合门诊、住院费用管理,降低医疗费用,确保医保、新农合健康运行,特制定以下费用管理制度:
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充分认识定点医疗机构在医保、新农合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用比较低廉的费用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促进医保、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并通过良好的服务促进我院快速高效发展。
二、严格执行医保、新农合药品目录、认真落实医疗服务诊疗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甘肃省新农合诊疗规范》、《医疗服务协议》、《甘肃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严格控制患者自费药品、自费检查治疗项目的使用;患者住院诊疗用药,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和《抗生素使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实行梯度用药、合理药物配伍,不得滥用药物,开大处方,不得开人情方,开“搭车”药。重度感染的参合病人住院期间,临床联合使用抗生素一般不得超过两种抗菌药物,抗生素临床使用应根据医师级别、权限进行分类管制处方。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应当优先在基本药品目录范围内选择,因病情需要超出基本药品目录的自费药物,应当先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并经其签字同意,使用《用药目录》外药品的费用不得超过药费总额的5%。
三、严格掌握入、住院指征。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常见疾病诊疗技术规范,严格掌握入院、治疗、手术、出院指征和标准,不得接收不符合住院标准的参合病人,否则将追究其责任。
四、规范诊疗行为。各科室应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标准,严格遵循用药规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乱检查、乱用药、开大处方行为。在保证住院患者救治需要的前提下,临床用药应从一线药物开始选用。从而严格控制参合农民的年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长幅度,建立健全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各种措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五、坚持公示告知制度。对目录内药品使用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报销比例、目录内常用药品价格及诊疗项目收费标准、报销补偿情况进行公示。使用自费药品、自费检查、自费治疗项目等事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征得同意并签定知情书后方可使用。
六、积极推行单病种限价付费改革,最大程度减少参合农民费用负担。
七、不得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变通为可报销项目、或分解在其他项目中。
八、严格控制出院带药,新农合患者出院严禁带药品;门诊用药控制在急性病3天量,慢性病7天量,特殊慢性病不超30天量,中草药处方每剂单价不高于40元,每次不多于6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