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阜阳市第四届党代会大会报告(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4 11: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阜阳市第四届党代会大会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阜阳市第四届党代会大会报告》。

第一篇:中共阜阳市第四届党代会大会报告

宋卫平代表中共阜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阜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阜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进经济社会新跨越,勇当皖北崛起排头兵,为把阜阳建设成为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加快皖北发展等政策机遇,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锐意进取,扎实苦干,胜利完成了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发展和前进的征途上,我们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阜阳视察指导,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增强了全市人民推动科学发展、加速阜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大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6611”工程,深入推进“三大行动”,有效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721.5亿元,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00美元;财政收入88.2亿元,年均增长27.3%,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0%提高到12.2%;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年均增长23.2%。与2005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由31.8:30.0:38.2到27.3:39.2:33.5,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9家增加到103家,用电量由30.1亿千瓦时增加到59.6亿千瓦时,食品、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等三个产业完成产值由不足百亿元增加到418.6亿元;煤炭产量由596万吨增加到1677.9万吨,有色金属产量由17.1万吨增加到78万吨,均跃居全省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50元增加到13981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85元增加到4187元,年均增长1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330亿元增加到735.4亿元。“江淮粮仓”地位不断巩固,粮食总产连续三年超百亿斤,畜牧业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商贸物流名城建设步伐加快,阜阳临沂商城、汽贸物流园、华源医药物流园等建成运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6.8亿元增加到326.7亿元,年均增长17.4%。园区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颍州的机械制造,太和的生物制药,阜南的木业、纺织服装,临泉的化工、电子,界首的有色金属、化纤,颍上的能源,颍东的食品,颍泉的大市场等特色板块正在加速形成,柳编、人发、筛网、铅笔、渔具、薄荷等产业初具规模。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加快城市大建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阜阳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正在逐步确立,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京九铁路、漯阜铁路、阜淮铁路电气化和阜阳火车站改造全面完成;合阜、亳阜、阜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境内高速公路达260公里,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建总里程162.2公里、农村“村村通”工程4167公里;颍上船闸竣工通航,阜阳船闸即将建成,沙颍河、泉河、洪河近期治理工程、临淮岗淹没影响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等全面完成;阜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实施阜城路网桥梁、园林绿化、水环境治理等工程,建成南京路、淮河路、北三环路及跨河大桥,建设一批高档次的商场、酒店以及医院、学校,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2.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80万。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建房屋面积达到2147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序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金种子集团、昊源化工、中能化工、开乐汽车、阜阳轴承、锦辉制药等一批企业通过改革焕发了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科教兴阜战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农业科技取得新突破,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专利申请2883件。成功举办四届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三届华药会等节会,与央企民企对接、与合肥结对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市外资金68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中航、中粮、中建材、华润、国机、晋煤、悦康、南益、圣象、杉杉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来阜投资兴业,大批“凤还巢”企业正逐渐成为加快阜阳发展的生力军。

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亿元,惠及800多万城乡居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54.6万平方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4万人、养老保险29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2.2亿元。在全省率先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实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得到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低保标准逐步提高。积极扩大就业,突出解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连续四年举办春季农民工大型招聘会。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得到加强,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和改造校舍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教师1万余人。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行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卫生事业全面进步,成功防治手足口病疫情,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太和中医院进入三甲医院行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加强,低生育水平逐步稳定。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飞机跳伞比赛,邓琳琳荣获北京奥运会体操金牌。

五年来,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大力推进党务、政务、事务、厂务、村务公开,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积极创建平安阜阳,集中开展社会治安大走访活动和严打整治、扫黑除恶、毒品整治等专项行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连续三年达90%以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着力构建大调解体系,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信访突出问题。强化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监管措施,突出抓好煤矿、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和驻阜部队建设。

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五城同创”活动深入开展,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称号,阜阳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全面提高,刘丽、王现伟、任影、马虎等一批先进人物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感动中国人物”,已有3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荣获5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阜阳剪纸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电影《农民工》获长春电影节“金麦穗奖”。战胜特大洪涝灾害,在抗洪抢险中形成的“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已成为阜阳人民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重要成果。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完成多层次调学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市县两级1800名干部分十批赴合肥学习,组织170多名乡镇党委书记赴临沂学习,组织干部赴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分两年把3200名村“两委”干部在市委党校轮训一遍。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实施堡垒构建、素质提升和活力凝聚工程,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任用干部常委会票决等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贯彻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严肃换届工作纪律,有效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市人大、政府、政协和县乡党委换届风清气正、顺利圆满。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显著转变。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公车管理等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制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全面完成“三资”清理和委托代理工作,建立了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案件下查一级制度,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加大,立案3440件,党政纪处分4102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189人。对“两王”及其系列案件涉案人员进行了处理。注重源头治理,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合力。

过去的五年,是阜阳积能蓄势、发展加快、实力倍增的五年,是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的五年,也是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阜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中央和省驻阜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阜阳改革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发挥自身优势,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缩小差距,争先进位,实现崛起;只要始终坚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只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就一定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大力优化政治生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反腐倡廉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阜阳夯实基础、缩小差距的攻坚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期,也是跨越转型、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要求,科学确定发展的新目标。未来五年,阜阳将迎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难得机遇。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省加快皖北发展战略强势推进,都为我市加速转型、奋力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平台。未来五年,阜阳将面临竞争加剧、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加突出,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承担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肩负着缩小差距与实现赶超的双重责任。未来五年,阜阳将呈现蓄势待发、加速跨越的崭新态势。历经多年积累,我市产业基础正在形成,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特色日益明显,社会更加开放,阜阳将迎来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立足阜阳、服务皖北、辐射中原,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好皖北崛起排头兵,成为安徽发展增长极,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推动跨越转型,建设“实力阜阳”。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总量指标在全省争先进位,人均指标缩小差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现“六个翻番”,部分指标力争提前实现。

——激发创造活力,建设“繁荣阜阳”。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全民创业,壮大县域经济,做强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圈,打造商贸物流名城,形成物流天下、百业兴旺、物阜民丰的局面。

——提升人文内涵,建设“文化阜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王家坝精神,致力于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奋进、实干,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阜阳”。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就业充分、收入倍增、生活殷实,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宜居宜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新的目标呼唤新的作为。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奋力开拓,阜阳在皖北率先崛起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崭新的阜阳一定会矗立在江淮大地!

三、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发展、大建设,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行质量,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实施工业突破行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坚持主攻工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实现新突破,力争进入全省工业第二方阵。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自身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借助外力、激活内力,突出抓好八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千亿元产业、数百亿园区、百亿企业,形成一批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和导向,加大项目谋划和建设力度,推进煤化工基地、华润电厂二期、刘庄坑口电厂、罗园煤矿等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工业持续发展后劲。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批就业容量大、低碳环保、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纺织、服装、鞋帽、电子、包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发展柳编、筛网、人发、铅笔、渔具等地方特色产业。三是强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编制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企业研发,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坚持用实用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开展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创建技术中心、创名牌创品牌三项活动。四是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和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扩大园区规模,提高投资强度,努力建设配套能力强、充分吸纳就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园区。积极推进乡镇工业集聚区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五是推进阜阳合肥经济区建设。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承接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0亿元、常住人口20万的阜阳新城区,使之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工业集聚区和跨越发展的示范区。

(二)实施城市大建设行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抓住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强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大建设大发展。一是规划建设城市经济圈。依据“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及各个专项规划。加强规划管理,使其具有科学性、超前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继续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电网、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阜城为中心、以五县市为副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建设阜新高速、阜六铁路、漯阜铁路复线,抓好商阜杭快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前期工作,融入华东高铁网。加大阜阳机场建设力度,抓紧培育和开通更多的国内航线,力争201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0万人次,建成区域性支线枢纽机场。加快推进市县快速通道建设,同步推进公交同城化。加快沙颍河航道疏浚工程建设,建设集装箱、杂货等专用码头。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淮河取水工程。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完善和提升阜城规划体系。继续从基础设施入手,向外拉大城市框架,配套完善城市路网、桥梁,高标准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着力开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管网体系建设。高标准治理阜城水系,强化公园、广场、绿地建设,打造具有阜阳特色的滨水园林景观。规范房地产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城区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中等城市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县城规划,加大土地供应,提高投资强度,提升建设水平,实现县城建设与县域经济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坚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集中,形成中心城市、县城、特色乡镇、中心村“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紧紧抓住供排水和道路硬化等主要环节,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三)实施农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增产规划,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推进粮食生产“四大行动”,全面实现小麦、玉米亩产千斤县创建目标。抢抓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和实施新一轮治淮工程机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原洼地及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建设旱涝保收丰产田,不断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由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拓展,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壮大食品工业、林产业规模和实力。依托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一批专业村、特色村。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建设百万吨安全畜产品供给主体区。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城乡造林绿化,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各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规范农村建房秩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卫生健康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600公里,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通讯、广播、电视发展水平。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做好村庄合并、中心村和新居民点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力争“十二五”末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

(四)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商贸物流名城建设进程。立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坚定不移推进商贸物流名城建设,通过“十二五”努力,形成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中有阜阳的格局。一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按照城乡发展要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商贸流通网点、“万村千乡”工程、新网工程、农贸超市,加快推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农资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等建设,扩大汽车、家电、住房、旅游、通讯等重点领域消费,大力培育旅游休闲、文体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二是建设配置合理、辐射广泛的市场群。加速建设和培育临沂商城、汽贸物流园、华源物流园,加快建设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把皖西北商贸城改造提升为大型服装及原辅材料专业批发市场。以大市场为支撑,带动一批中小市场,争取阜阳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跨上千亿元台阶,形成“买全国”、“卖全国”,“销地产”、“产地销”的发展态势。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市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仓储、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实现“门到门”运输,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建设各类城市街区、城市综合体、大卖场、精品购物中心、社区超市,发展核心商业区,提供高中低档的各种便民服务。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和水平。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步伐,发展证券、保险、期货、租赁、典当等金融服务。推动企业上市和发债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市场。推进信用阜阳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做文章,做好景区提档升级工作,打造旅游新高地。

(五)实施创新转型行动,加快改革开放进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开放、创新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力推动外向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有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审批流程再造。巩固和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改革。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创新基金、富民强县工程等科技专项的实施,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释放我市自主创新的潜能。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探索更具激励性的人才使用政策,建立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三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紧紧抓住产业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投资者创造一流发展环境。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发展、与合肥结对合作,持续不断开展节会招商、产业招商、文化招商、以商引商,坚持领导带头招商与专业小分队定点招商相结合,推动招商引资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突破。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采取有力措施,营造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支持、鼓励和促进企业引进外资、开拓市场、搞好认证、扩大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积极主动参加各类贸洽会。切实提供便捷的出口退税和金融服务,不断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海铁联运等运输优势。

(六)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以加强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积极倡导低碳消费,让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是认真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杜绝涉及重金属污染,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目标任务。加快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传统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精打细算,集约节约用地,保护好耕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好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为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储备。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清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以有色金属冶炼和废旧塑料、林木次小薪材、农作物秸秆、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四是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区、沿淮行蓄洪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继续推进颍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保护饮用水源地。减少大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

四、坚定不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是跨越转型、加速崛起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一)顺应民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一是扩大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行使依法监督、民主决策职权和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发展基层民主。认真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四议两公开”,深入推进政务、事务、厂务公开和“阳光村务工程”,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推进依法治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各级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执法行为,公正廉洁执法,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积极创建法治阜阳,强化法律实施和法律服务,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二)凝聚民智,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用先进文化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凝聚力量。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深化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主题宣传。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继续深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区。二是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市城市规划馆、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剧院和县乡公共文化场馆。深入开展节庆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创作文艺精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争创中国书法名城,建设农民工广场、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和阜阳烈士纪念馆。加快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着力创建国际性航空运动城市。三是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出台支持、激励文化产业的政策,加快发展主导文化产业,培育多维视听等新兴文化业态,着力发展壮大阜南柳编、太和书画、临泉杂技、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阳剪纸等文化产业,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知名品牌和文化产业基地,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演艺院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集聚,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

(三)促进民富,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坚持富民优先,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推动创业、普惠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是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作为增加就业岗位的主战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就业容量,着力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切实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推进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劳务对接,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就业,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落实和完善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增加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加强各类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信贷支持,逐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额度,鼓励创办家庭工厂,加快培育农业大户,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创收渠道。三是积极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直接融资领域,将资金投向规范化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等领域,不断提高居民财产性收益。

(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尽心尽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拓展提升各项民生工程。以改善人民基本生活条件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为前提,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社会建设领域,强化资金落实,加大监管力度,严明工作责任,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水平和受益程度,不断放大民生工程的综合效应和持久效益。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努力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救助对象家庭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和保护,健全抚恤优待及安置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衔接,稳步解决扶贫对象的温饱。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优先发展保障性住房。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教育管理和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融资、加大投入,重点抓好职教园区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阜阳大学、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和阜阳技师学院等院校建设。四是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在全市开展争创三甲和三级医院活动,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优质医疗服务。加快皖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和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强化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保障民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重视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扶助力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信息整合、采集,强化对各类场所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加大“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二是以群众工作统揽新时期信访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把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和带案下访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疑难信访事项领导包保责任制,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建立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切实改进作风,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深入推进平安阜阳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各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大调解工作平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大走访大整治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深化扫黑除恶和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积极探索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子,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防范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建设和谐社会是跨越转型、加速崛起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一)顺应民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一是扩大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行使依法监督、民主决策职权和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发展基层民主。认真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四议两公开”,深入推进政务、事务、厂务公开和“阳光村务工程”,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推进依法治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各级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执法行为,公正廉洁执法,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积极创建法治阜阳,强化法律实施和法律服务,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二)凝聚民智,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用先进文化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凝聚力量。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深化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主题宣传。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继续深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区。二是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市城市规划馆、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剧院和县乡公共文化场馆。深入开展节庆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创作文艺精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争创中国书法名城,建设农民工广场、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和阜阳烈士纪念馆。加快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着力创建国际性航空运动城市。三是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出台支持、激励文化产业的政策,加快发展主导文化产业,培育多维视听等新兴文化业态,着力发展壮大阜南柳编、太和书画、临泉杂技、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阳剪纸等文化产业,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知名品牌和文化产业基地,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演艺院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集聚,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

(三)促进民富,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坚持富民优先,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推动创业、普惠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是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作为增加就业岗位的主战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就业容量,着力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切实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推进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劳务对接,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就业,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落实和完善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增加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加强各类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信贷支持,逐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额度,鼓励创办家庭工厂,加快培育农业大户,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创收渠道。三是积极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直接融资领域,将资金投向规范化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等领域,不断提高居民财产性收益。

(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尽心尽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拓展提升各项民生工程。以改善人民基本生活条件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为前提,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社会建设领域,强化资金落实,加大监管力度,严明工作责任,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水平和受益程度,不断放大民生工程的综合效应和持久效益。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努力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救助对象家庭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和保护,健全抚恤优待及安置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衔接,稳步解决扶贫对象的温饱。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优先发展保障性住房。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教育管理和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融资、加大投入,重点抓好职教园区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阜阳大学、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和阜阳技师学院等院校建设。四是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在全市开展争创三甲和三级医院活动,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优质医疗服务。加快皖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和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强化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保障民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重视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扶助力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信息整合、采集,强化对各类场所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加大“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二是以群众工作统揽新时期信访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把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和带案下访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疑难信访事项领导包保责任制,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建立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切实改进作风,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深入推进平安阜阳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各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大调解工作平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大走访大整治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深化扫黑除恶和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积极探索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子,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防范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实现阜阳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思想基础。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和途径,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完善党校培训和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继续组织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认真抓好全市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充分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知识,尤其是金融、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加速阜阳崛起的实际本领。

(二)强化执政能力建设,锻造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干部队伍。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真正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各种制度,增进团结,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正确决策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测评范围,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加大交流、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力度,让干部在艰苦地区锻炼、在复杂环境摔打、在关键岗位砥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深化拓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重视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认真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坚持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营造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坚强堡垒。按照党员争做“五带头”、党组织争创“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积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深入开展“三级联创”、“评星挂牌”等工作,拓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双培双带”、“设岗定责”等活动内容,切实增强基层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逐步改善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健全完善党代表任期制。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和流动党员集中地设置基层党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有效形式,不断构建科学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四)强化党的作风建设,营造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良好环境。坚持群众路线,大兴亲民爱民之风,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现场解决问题。坚持真抓实干,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效能建设,工作标准要高,工作纪律要严,工作成效要实,不断加大治庸、治懒、治散、治奢的力度。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着力在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目标管理、跟踪问效四方面推出新举措,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干部执行力,提升工作效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表率,扑下身子干事业,雷厉风行抓落实,特别是对棘手问题和复杂局面,要积极应对、妥善处置,努力创造对得起人民、无愧于历史、经得起检验的业绩。

(五)强化反腐倡廉建设,优化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政治生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教育为先,一年一个主题,加强党性党风党纪、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的作用,开展警示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防范在前,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规范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领导干部要做严于律己、廉洁从政的表率,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建立市级固定办案点,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按照省委要求,在2012年底完成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责任制考核和追究办法,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抚今追昔,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展望未来,我们对阜阳美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阜阳崛起,全面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阜阳市党代会报告

突出科学发展主题 勇当皖北崛起先锋

为把阜阳建成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2011年9月6日)

宋卫平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阜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阜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进经济社会新跨越,勇当皖北崛起排头兵,为把阜阳建设成为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加快皖北发展等政策机遇,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锐意进取,扎实苦干,胜利完成了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发展和前进的征途上,我们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阜阳视察指导,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增强了全市人民推动科学发展、加速阜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大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6611”工程,深入推进“三大行动”,有效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721.5亿元,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00美元;

工程,建成南京路、淮河路、北三环路及跨河大桥,建设一批高档次的商场、酒店以及医院、学校,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2.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80万。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建房屋面积达到2147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序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金种子集团、昊源化工、中能化工、开乐汽车、阜阳轴承、锦辉制药等一批企业通过改革焕发了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科教兴阜战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农业科技取得新突破,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专利申请2883件。成功举办四届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三届华药会等节会,与央企民企对接、与合肥结对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市外资金68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中航、中粮、中建材、华润、国机、晋煤、悦康、南益、圣象、杉杉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来阜投资兴业,大批“凤还巢”企业正逐渐成为加快阜阳发展的生力军。

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亿元,惠及800多万城乡居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54.6万平方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4万人、养老保险29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2.2亿元。在全省率先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实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得到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城

4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公车管理等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制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全面完成“三资”清理和委托代理工作,建立了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案件下查一级制度,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加大,立案3440件,党政纪处分4102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189人。对“两王”及其系列案件涉案人员进行了处理。注重源头治理,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合力。

过去的五年,是阜阳积能蓄势、发展加快、实力倍增的五年,是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的五年,也是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阜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中央和省驻阜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阜阳改革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发挥自身优势,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缩小差距,争先进位,实现崛起;只要始终坚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只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就一定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大力优化政治生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充分

头兵,成为安徽发展增长极,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推动跨越转型,建设“实力阜阳”。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总量指标在全省争先进位,人均指标缩小差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现“六个翻番”,部分指标力争提前实现。

——激发创造活力,建设“繁荣阜阳”。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全民创业,壮大县域经济,做强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圈,打造商贸物流名城,形成物流天下、百业兴旺、物阜民丰的局面。

——提升人文内涵,建设“文化阜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王家坝精神,致力于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奋进、实干,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阜阳”。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就业充分、收入倍增、生活殷实,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宜居宜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新的目标呼唤新的作为。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奋力开拓,阜阳在皖北率先崛起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崭新的阜阳一定会矗立在江淮大地!

三、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发展、大建设,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行质量,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实施工业突破行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坚持主攻工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实现新突破,力争进入全省工业第二方阵。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自身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借助外力、激活内力,突出抓好八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千亿元产业、数百亿园区、百亿企业,形成一批有区域特色和竞

开通更多的国内航线,力争201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0万人次,建成区域性支线枢纽机场。加快推进市县快速通道建设,同步推进公交同城化。加快沙颍河航道疏浚工程建设,建设集装箱、杂货等专用码头。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淮河取水工程。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完善和提升阜城规划体系。继续从基础设施入手,向外拉大城市框架,配套完善城市路网、桥梁,高标准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着力开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管网体系建设。高标准治理阜城水系,强化公园、广场、绿地建设,打造具有阜阳特色的滨水园林景观。规范房地产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城区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中等城市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县城规划,加大土地供应,提高投资强度,提升建设水平,实现县城建设与县域经济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坚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集中,形成中心城市、县城、特色乡镇、中心村“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紧紧抓住供排水和道路硬化等主要环节,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三)实施农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增产规划,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推进粮食生产“四大行动”,全面实现小麦、玉米亩产千斤县创建目标。抢抓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和实施新一轮治淮工程机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原洼地及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建设旱涝保收丰产田,不断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由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拓展,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壮大食品工业、林产业规模和实力。

0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实现“门到门”运输,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建设各类城市街区、城市综合体、大卖场、精品购物中心、社区超市,发展核心商业区,提供高中低档的各种便民服务。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和水平。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步伐,发展证券、保险、期货、租赁、典当等金融服务。推动企业上市和发债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市场。推进信用阜阳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做文章,做好景区提档升级工作,打造旅游新高地。

(五)实施创新转型行动,加快改革开放进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开放、创新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力推动外向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有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审批流程再造。巩固和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改革。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创新基金、富民强县工程等科技专项的实施,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优化科技资源配臵。着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释放我市自主创新的潜能。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探索更具激励性的人才使用政策,建立专业培训和职业技

2利用为重点,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四是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区、沿淮行蓄洪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继续推进颍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保护饮用水源地。减少大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

四、坚定不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是跨越转型、加速崛起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一)顺应民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一是扩大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行使依法监督、民主决策职权和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发展基层民主。认真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四议两公开”,深入推进政务、事务、厂务公开和“阳光村务工程”,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推进依法治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各级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执法行为,公正廉洁执法,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积极创建法治阜阳,强化法律实施和法律服务,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推进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劳务对接,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就业,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落实和完善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增加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加强各类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信贷支持,逐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额度,鼓励创办家庭工厂,加快培育农业大户,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创收渠道。三是积极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直接融资领域,将资金投向规范化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等领域,不断提高居民财产性收益。

(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尽心尽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拓展提升各项民生工程。以改善人民基本生活条件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为前提,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社会建设领域,强化资金落实,加大监管力度,严明工作责任,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水平和受益程度,不断放大民生工程的综合效应和持久效益。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努力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救助对象家庭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和保护,健全抚恤优待及安臵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衔接,稳步解决扶贫对象的温饱。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优先发展保障性住房。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臵,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教育管理和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

6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各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大调解工作平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大走访大整治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深化扫黑除恶和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积极探索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子,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防范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实现阜阳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思想基础。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和途径,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完善党校培训和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继续组织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认真抓好全市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充分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知识,尤其是金融、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加速阜阳崛起的实际本领。

(二)强化执政能力建设,锻造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干部队伍。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

8新”组织党建和流动党员集中地设臵基层党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有效形式,不断构建科学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四)强化党的作风建设,营造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良好环境。坚持群众路线,大兴亲民爱民之风,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现场解决问题。坚持真抓实干,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效能建设,工作标准要高,工作纪律要严,工作成效要实,不断加大治庸、治懒、治散、治奢的力度。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着力在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目标管理、跟踪问效四方面推出新举措,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干部执行力,提升工作效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表率,扑下身子干事业,雷厉风行抓落实,特别是对棘手问题和复杂局面,要积极应对、妥善处臵,努力创造对得起人民、无愧于历史、经得起检验的业绩。

(五)强化反腐倡廉建设,优化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政治生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教育为先,一年一个主题,加强党性党风党纪、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的作用,开展警示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防范在前,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规范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领导干部要做严于律己、廉洁从政的表率,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建立市级固定办案点,对腐败

021-

第三篇:中共历届党代会

历届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上海→南湖)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上海)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9个决议案。

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广州)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

一、讨论党纲草案;

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上海)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但是,国共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所以,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关于工农联盟,《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华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此外,大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又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表明,此时党已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

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武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遭到了局部的严重失败。此后,全国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全体党员期望这次大会能正确判断当前局势,回答大家最为关注的如何从危急中挽救革命的问题。

陈独秀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涉及中国各阶级、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报告既没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又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政策,反而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一些错误主张。

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苏联 莫斯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以及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上,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认真加以解决。

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延安 杨家岭)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毛泽东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就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作了长篇口头报告。

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政治路线阐明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阐明了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

毛泽东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为加强党的领导,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区别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党的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北京)

大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

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

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华国锋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主要内容是:第一,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第二,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第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1.3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主席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的失调的要求。三中全会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1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

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6个部分:(1)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6)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新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从经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

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十三大。

报告共分7个部分:(1)历史性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3)关于经济发展战略;(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6)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7)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报告指出,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根据这个理论,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精辟的理论阐释。据此,报告分别提出了发展经济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的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诸方面的基本方针。此外,报告还规定了6个方面的长远性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我国南方,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分为4部分:(1)14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2)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3)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对外政策;(4)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

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

14.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

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该报告共分10部分:

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

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

八、“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6.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六、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七、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九、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16.4《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6.5 十一五规划 分十个部分,分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16.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北京)

17.2《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17.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7.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7.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四篇:中共历次党代会

历次党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代表人数

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上海 南湖 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上海 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广州近40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上海 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武汉 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莫斯科 142人

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延安杨家岭 正式代表547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八大 1956年9月15日~27日北京 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九大 1969年4月1~24日 北京 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 十大 1973年8月24~28日 北京 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

十一大 1977年8月12~18日 北京 出席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 北京 正式代表1545人,代表全国3965万多党员 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北京 1936人,代表全国4600余万名党员 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 北京 2000人,代表5100多万共产党员 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北京 2048人,代表5900多万共产党员 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北京 2120人,代表全国6600多万党员 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 北京 2237 代表全国7300多万党员

第五篇:中共烟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 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在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送审稿)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面向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烟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历史起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用好重要战略机遇,万众一心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起点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烟台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

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总揽全局砥砺奋进、趋利避害开拓进取、加快转调科学发展,谱写了烟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五年来,全市经济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在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之后,2011年达到4900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20位、在全省17城市中列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12亿元起步,2011年突破300亿元,五年增长1.7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传统支柱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由2006年的1家增加到14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第三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幅,占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喜获丰收,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9:60.8:30.2,调整为7.3:57.8:34.9。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迅速;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启动实施了“三年大造林”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五年提高6.8个百分点达到40%。

五年来,“三大战略”叠加发力,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把建设蓝色经济区,作为继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后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机遇,迅速拉开了发展框架;坚持“蓝色”统领、统筹推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海阳核电、烟台化学工业园、牟平滨海开发、龙口人工岛等一批投资数百亿、上千亿元大项目,引领全市经济加速向蓝色拓展、向高端提升、向生态转型。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顺利完成了以“大部制”为取向的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集团化、公司制改革力度加大,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农村、财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均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0.5亿美元,来烟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60多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由2006年的15.8%提高到19.3%;境外投资区域扩大到4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实现多元化,境外工贸区建设、海外资产并购成为新亮点。经济园区开发开放层次大幅度提高,对全市贡献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对外开放主阵地、经济建设主力军。

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重大突破。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节点、新农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7.2%。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形象变美,建成区面积由172平方公里扩大到265平方公里;适应大城市发展要求、有利于各区融合的基础设施框架基本拉开;“一山两河”、“一线三岛”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新火车站、文化中心等一批标志性

工程投入使用,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全面提升,有特色的大体量建筑明显增多。县域城市加大了建设力度,小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有4个县级市跨入中等城市行列、20个镇街成为国家重点镇和省中心镇。新农村建设再现新气象,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速,先后培植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1600多个。大交通、大能源、大水源格局加速形成,以烟台港西港区、潮水国际机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海阳核电、华电国际莱州电厂、胶东调水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集中启动建设,影响多年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即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年来,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庶。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富有成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宣传舆论工作引导有力,掀起了全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热潮,涌现出“全国双百人物”李登海、大学生村官张广秀、优秀选调生王媛媛、优秀供电所长汪浩、“最美女孩”刁娜、“爱心老人”刘盛兰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心系受灾地区、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充分展示出烟台人民的高尚情怀和博大爱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长足进步,体育、民政、人口与计划生育、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统一战线、党管武装、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城乡居民就业比较

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多,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42元,五年增加121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16元,五年增加5644元。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五年间,烟台先后荣膺两届“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地级市中仅有的两个“三连冠”城市之一;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五连冠”,再次捧得“长安杯”;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新增“中国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城市”等多项国际性、国家级荣誉和品牌,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大幅度提高。

五年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面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争做烟台先锋”活动;以党员干部为重点,适时开展一系列“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各级党政机关和执法管理部门中,持续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着眼强基固本,创造性开展“夯实基层基础年”活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务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工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高标准做好换届工作,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结构明显优化,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用、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过过去五年的接续奋斗,全市年人均生产总值迈上了1万美元台阶,已明显多于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分别高出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8500多元和3700多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城市化水平以及恩格尔系数等方面指标,均达到或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目标体系的要求。以此为标志,烟台站在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起点上。

同志们!总结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许多深刻体会和重要启示,这就是:

第一,必须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大力开启改革发展的“总闸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前提在于解放思想,早解放早发展、大解放大发展。烟台过去五年的新发展,首先源于在思想境界上不断有新解放、新提升。社会在前进、实践在深化,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持续一贯地破“满”、破“散”、破“懒”、破“难”,靠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各项事业大发展。

第二,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机遇是极其宝贵的发展资源。抓住机遇就会实现质的飞跃;错失机遇就会留下历史遗憾。过去五年,我们抢抓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以及建设蓝色经济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干成了一批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重大项目、重要事项。

当前,烟台正处在战略叠加、优势聚集的重要发展期,一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乘势而上而不可犹豫徘徊。

第三,必须突出主题把握核心,努力创造一流业绩。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发展主题。实现科学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过去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发展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效果才会越来越好。同时还要看到,烟台地理位臵优越、资源禀赋上乘、发展空间广阔,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必须瞄准一流立志率先发展、加压奋进努力走在前面。否则,就愧对烟台这方“宝地”、愧对组织的厚爱和重托、愧对群众的信赖和期待。

第四,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实力既体现在硬实力上,也体现在软实力上;城市发展既要重物质,也要重品质。过去五年,我们在抓“第一要务”的同时狠抓“第一责任”,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在抓城市建设的同时狠抓农村建设,在抓生产发展的同时狠抓生态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城市越发展,越要注重统筹兼顾,越要大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第五,必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汇聚开拓前进的强大合力。人心齐,泰山移。过去的五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战胜一系列特殊困难和挑战,得益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亲密合作,得益于中央和省属驻烟单位、驻烟部队和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的热情帮助。尤其是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同舟共济迎挑战、迎难而上求发展,使各项工作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最可宝贵的发展经验,务必要认真汲取、始终秉承。

第六,必须抓好党建夯实根本,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过去五年,我们的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功驾驭了复杂局面;我们的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的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做贡献,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事实再一次证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事业,只要我们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一定能够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只要我们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就一定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只要我们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就一定能够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此,我代表中共烟台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为烟台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在综合实力方面,“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

出,生产总值不少但财政收入不高、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效益不高,经济总量在全国全省位次靠前但人均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资源禀赋在全国全省堪称一流但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经济格局方面,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这几年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占生产总值比重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发展变化较大,但一些县域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建设相对滞后;市本级和开发区经济比较活跃,但县市区整体发展还未显现出应有活力和强劲态势;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在民生工作方面,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财力相对不足,加之我们工作也有欠缺,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贫富差距有拉大趋势;全市面上还存有一些不稳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在党的建设方面,有些地方和单位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少数党员干部精神不振、能力不强、作风不实,个别的甚至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同志们!我们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站在了我国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间节点。综观国际国内形势,综合考虑发展禀赋和基础,未来十年应当也必须是烟台

发展史上昂扬奋进、大有作为的十年。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新时期,全球治理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呈上升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产业转移和资产重组力度加大;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期,科技创新展现“革命性”特征、经济形态沿“低碳化”演进、发展模式向“内生型”转化,这些既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惟有顺势而为、积极作为,才能跟上世界经济大变革大发展的新趋势。第二,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基本趋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互动并进,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无论是抢抓重要战略机遇还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有一个新的更大作为。第三,烟台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上升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资源禀赋,要求我们必须奋发图强、追求卓越;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沉淀,给我们奠定了再攀高峰的良好基础;蓝色经济区等“三大战略”,为我们打开了广阔发展空间;大型基础设施集中建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高新区进入“国家队”和设立昆嵛山保护区等等,都是过去不曾拥有或不完全具备的重要发展条件。尽管我们还面临并可能会继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牢牢抓住、切实用好未来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谱写出烟台更加辉煌壮丽的历史新篇章。到那时,烟台的经济将更加繁荣发达、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城市将更加智慧美丽、人民将更加幸福安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现代气息、饱含文化底蕴、拥有秀美山川的新烟台将展现于世人面前。今后五年是实现这一发展愿景极为关键的五年,我们务必要以继往开来的历史视觉、志在必得的坚强信念、奋发向上的高昂斗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好解放思想法宝,发挥机遇叠加优势,把率先争先作为最鲜明的发展导向、把以人为本作为最根本的政绩追求、把改革开放作为最强大的发展动力、把统筹兼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把党的建设作为最坚强可靠的保障,在“一个率先、三个坐标、三个跨越”上集中发力、全面突破。

“一个率先”,就是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达到科学化,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在2011年基础上翻番增长,达到或逼近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迈上2万美元台阶,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有较大提升,城

镇化率突破60%争取达到6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生态城市、绿色烟台”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民主政治更加制度化,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伸张,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文化事业走向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建成思想基础巩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明显、精品力作丰厚、文化人才辈出的文化大市强市。社会运行趋向规范化,社会关系向“政通人和、富庶祥和、文明亲和、安定平和”方向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刑事发案率显著下降。全国文明城市品牌永留烟台,文明春风劲吹烟台大地。人民生活步入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区域、贫富差距显著缩小,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人均等享有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个坐标”,就是在全国争创一流;在全省率先发展;在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赶超进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平均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向国内、省内一流城市看齐,各项工作都要努力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保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位臵,并努力争取位次前移;巩固提升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等工作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在全省各城市中,生产总值明显缩小与首位城市差距,地方财力争取进位发展,主要指标对全省贡献程度不断有新提升。在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力争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努力,跨入与宁波、青岛、大连综合实力相当的二线城市行列。

“三个跨越”,就是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向环渤海南翼中心城市跨越;在国内经济格局中,向蓝色经济领军城市跨越;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向东北亚交通物流枢纽城市跨越。把地处环渤海南岸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地域经济中心优势,向西,融入“黄三角”借力京津冀;向北,跨越渤海湾联结东三省;对内,大力构建环渤海经济圈的海陆交通咽喉、重要物流中心和特色制造业基地,最终把烟台建设成为与天津有机融合、和大连南北呼应、能够有效辐射环渤海南翼发展的中心城市。顺应蓝色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趋势,抓住国家规划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机遇,发挥横跨黄渤两海的独特地理和富集资源优势,推动全市蓝色经济从沿海向内陆全面辐射、从近海向远海大步迈进、从浅海向深海深度拓展,使之在国内领先发展。以建设面向东北亚大型枢纽港为龙头,完善提升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全方位交通物流网络,大力推动渤海湾跨海通道建设,力争中韩铁路轮渡项目投入运营,争取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先行区,确立起在东北亚地区的交通物流枢纽地位,带动烟台阔步迈向世界经济大舞台!

三、大力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发展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科学发展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认识与实践各层面、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改革开放各领域,向科学发展要优势、要未来。要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更多地从“外部世界”的角度看待“自我”,清醒地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看到“标兵渐远、追兵迫近”的严峻形势,始终保持竞位争先的紧迫感;更多地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审视“发展”,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潜力还很大,看到我们的差距还不小,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使命感;更多地从“开辟未来”的角度把握“现在”,清醒地看到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应该有底气但切不可长傲气、可以自信但绝不能自负,始终保持爬坡向上的压力感。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谋发展、义无反顾抓发展、好字当头快发展、超越自我大发展,让发展成为高扬于烟台的主旋律。在发展思路上,要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紧紧依托和充分用好国家、省赋予烟台的“三大战略”,大力增创“五大优势”。

(一)大力增创转调发展优势,推动烟台经济加速迈向“大而强”。着眼经济增效提速、上档升级,深入做好“调优”、“转型”、“建制”三篇大的文章。“调优”,就是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调优区域结构,构建纵向辐射带动有力、横向错位有序竞争、面上有效促强扶弱的区域经济共同体;调优需求结构,构建内需与外需“两轮驱动”、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增长的局面。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坚实基础,牢固树立、深入落实“产业立市”理念,把调大、调高、调优产业结构作为重中之重。在制造业领域,坚持产业高端化、企业集团化、产品集群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8515”培强做大工程,加快膨胀提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和现代化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精汽车、电脑、手机、船舶、葡萄酒、黄金、核电、聚氨酯、新型铝材、特种化纤十大产品集群,力争到2016年,形成4-6个产值3000至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8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品集群和5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企业“航母”;20个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用更大的力度拉长服务业发展“短板”,用好制造业大发展的机遇带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用好消费升级趋势扩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用好宜居城市品牌、立体交通优势和重点城区、重点园区、特色街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载体,推动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商贸餐饮、房地产和金融等相关产业突破性发展,推动服务业逐步向国民经济主导产业跨越。始终把

农业作为“安天下”的产业,牢牢把握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中心任务,加快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转型,就是大力建设低碳型、绿色化经济形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低碳、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既积极主动谋发展、保增长,又毫不放松“降消耗”、“减排放”,着力发展以低消耗为基本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环保产业、以低代价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大范围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方式和低碳消费形式,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落后产能,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向创新依托转变、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深入实施“三年水系绿化工程”,做优擦亮昆嵛山保护区等一批“生态名片”,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烟台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清新。建制,就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经济领域,以促进转型升级为目标,深入推进企业、财税、金融和价格改革,高度重视稳定市场物价工作,实施物价上涨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在社会领域,以扩大供给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在城乡管理体制上,以破除二元结构为目标,协调推进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在行政管理领域,以提高

效能效率为目标,继续加大政府机构整合力度,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政府服务朝着更加规范有序、高效便民、公开透明方向发展。

(二)大力增创统筹发展优势,构建布局合理、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继续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在空间战略上坚持“东拓、西联、南进、北展、中优”,呼应“蓝区”建设,高起点、大力度规划发展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使之尽快形成规模、树起形象,带动中心城市向东拓展;依托烟台港西港区建设大型临港产业区,配套潮水航空港逐步发展“航空城”,促进中心城市向西联带蓬莱一体发展;加快以黄务组团为核心的滨河生态智慧新城建设,实现中心城市向南挺进;科学利用海洋国土,搞好养马岛、崆峒岛、芝罘岛等岛屿的保护与开发,使之成为镶嵌在烟台北部一线、播撒在黄渤海上的璀璨明珠;对中部的老城区加大更新改造力度,适当抽疏功能和人口,促进老城区在更高层次上健康有序发展。争取用十年的时间,使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300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高效率抓好港口、机场、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路、水、电、气、暖等公用设施和环保设施,适时启动城市轨道交通等现代路网建设,使之与大城市的运行发展相配套、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立足市区融合、有序发展,统一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功能清晰、分

工明确的城市工业圈、商贸圈、餐饮圈、金融圈、文化圈等。以建设国内一流滨海城市为目标,深度改造提升城市山、海、岛、河、泉景观,建设一批富有文化艺术内涵、具有鲜明烟台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街区,塑造碧海蓝天、山水相映、历史与现代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形象。统筹抓好县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在建设北部沿海城市群和南部交通干线城市带大框架下,推动县域中心城市理性自觉地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充分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等条件,完善城市功能、做大优势产业、塑造城市个性,提升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在莱州、龙口、莱阳、海阳已进入中等城市行列的基础上,推动招远、蓬莱、栖霞加速向中等城市跨越。继续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各个县市都要在全国、全省县域经济大格局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谋发展,争取更多的进入“全国百强”、“全省三十强”,已经进入的要实现位次前移。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促进小城镇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强化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使之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抓好农村社区化建设,用3-5年时间,将全市6700个自然村调整合并为2500个农村新型社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展示烟台现代城市

与优雅田园和谐相融的发展形态。

(三)大力增创蓝区建设优势,让蓝色经济成为推动烟台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鲜明特色。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坚持“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一极领先”,就是依托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和保税港区滨海区域,重点打造和优先发展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充分发挥这一地区海滨资源好、地理位臵佳、谋篇布局空间大的优势,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改造提升芝罘、牟平等老城区,开发建设以莱山区、高新区、养马岛、金山湾为主轴的新城区,打造烟台城市新核心;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全省海洋经济新龙头;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和众多高校院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内高技术产业聚集新高地;以保税港区和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为龙头,抓好芝罘北部临港蓝色国际新城建设,积极融入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打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争取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烟台东部矗立起一座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标志性滨海新区。“多极崛起”,就是以莱州湾为中心,发挥一“蓝”一“黄”两大国家战略优势,大力建设高效生态经济高地,打造全市蓝色经济西部增长极;以丁字湾为中心,用好海—即跨海大桥、“亚沙会”辐射带动效应,突破发展海阳亚沙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和莱阳南海新区,打造全市蓝色经济南部

增长极;以龙口湾为中心,加快龙口及招远人工岛、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建设,打造全市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高标准抓好长岛休闲度假岛建设,使之成为彰显蓝色魅力的休闲度假胜地。把发展蓝色产业作为蓝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整体推进海洋一二三产业,以中集来福士、大宇造船等为龙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海阳核电、大唐风电等为龙头,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新能源基地;以国际生物科技园、生物化工园等为龙头,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产业基地;以东方海洋、明波水产等为龙头,打造全国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支持万华、氨纶等领军企业积极开发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打造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度开发优美的海洋自然景观、精心建设“秀美滨海千里长廊”,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坚持“蓝区”统领,“蓝”、“黄”、“高”结合,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合力促进全市发展提层次、上水平。围绕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强力抓项目抓投资,确保已开工的一批重大交通、能源、产业、民生项目尽快完工并发挥效益,源源不断地做好项目储备、开发、新建工作。高度重视国际性、跨区域交通大通道建设,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有效拓展烟台发展的腹地和空间。

(四)大力增创对外开放优势,以更加包容的姿态走向

世界。烟台兴于开放,衰于封闭,对外开放始终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好。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全市发展全局,坚持以开放促调整、兴产业,以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行业领先企业和中央企业为重点,强力推进大开放大招商,着力突破招大引强工作,带动传统产业从低到高、由弱变强地提升发展,促进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快速发展。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向“服务化”演进的新趋势,在服务业招商引资上下更大的功夫。突出抓好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工作,加速核心技术本地化,不断增强烟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开放促城建、兴城市,以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为载体,积极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步伐;适应城市拓展框架、优化布局的需要,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开发商加盟烟台的城市建设;精心包装一批高端旅游项目,大力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前来投资兴业;把城市建设与开放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开放园区成为增强城市实力和魅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坚持以开放促增长、兴市场,树立扩内需必须稳外需观念,顺应对外贸易环境新变化,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在优化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上务求突破,痛下决心走科技兴贸、质量兴贸的路子。既要以宽广胸怀容纳一切外来者,又要以战略眼光积极“走出去”,鼓励一批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建设烟台的境外能源资源开

发供应基地;鼓励一批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重组并购优质资产、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鼓励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走出去”,带头建设烟台的“跨国公司”,带动全市经济进入更大发展空间。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兴活力,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国有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大境内外上市融资力度,推动更多的企业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管理促发展。

(五)大力增创科技创新优势,奋力抢占竞争发展制高点。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在产业创新上抢占先机,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烟台加工”、“烟台制造”向“烟台创造”转型。努力在聚集创新上形成高地,充分发挥经济园区作用,继续保持体制机制活力,推动烟台高新区全力打造特色高端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内一流高新区;推动烟台开发区大力实施开放与科技互动发展,确保在全国同类园区中争先进位,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份额;推动烟台保税港区切实用好政策功能,有效服务烟台的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高水平办好一批特色化高科技园区,在孵化高新技术成果、聚集高新技术产业上跨越

发展。努力在开门创新上蓄足力量,坚持用全球视野聚集创新资源,深入抓好引进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支持企业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在支持创新上提升境界,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认真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把人才战略摆到科技之母、创新之源、兴市之本的位臵,多为发展育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肯拿高薪揽人才、能用环境留人才,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优秀人才汇聚之海、智慧创意涌动之源、投资兴业理想之地,以人才的优先发展引领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四、以人为本积极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内的全局性安排,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现代化。

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殚精竭虑“发展惠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做到更好更快发展与更好更快地惠民富民相统一、调整产业结构与扶持就业创业相统一、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统一、推进

城乡建设与为人民创造安居乐业环境相统一。在全市实施“收入同步提升计划”,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成果,扎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坚持面向城乡统筹就业、振兴产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就业,千方百计实现充分就业。全面加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统筹解决好“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大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今年内,实现全市农村中小学生校车服务全覆盖;“十二五”期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校服和午餐。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完善与烟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突出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努力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和企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深

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在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使全体人民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要高扬人民民主旗帜,切实做到“执政为民”。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丰富和发展重大事项听证、公示、承诺以及“万人评机关、评窗口”等制度做法。切实加强以农村、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为重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石,努力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公共服务不够均衡等矛盾和问题,满腔热情地关爱帮扶困难弱势群体,深入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企业改制重组、农民进城务工等敏感领域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泛开展“文化乐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九项工程”。大力培育烟台特色文化,以150多年的开埠历史为底蕴,以中西交融、开放包容为特质,打造富有魅力的开埠文化品牌;以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为依托,以高雅时尚、醇厚芬芳为特质,打造独具特色的葡酒文化品牌;以丰富的海洋资源、悠久的涉海历史为载体,以海纳百川、激流勇进为特质,打造卓尔不群的海洋文化品牌;积极弘扬红色文化、重视研究东莱文化、深入挖掘道教文化、继承发展民俗文化,推动烟台文化走向世界。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遍布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和阵地,推动城乡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作为惠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加快膨胀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突破发展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大力促进文化与城建、旅游、餐饮、商贸等行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恪尽职守“稳定安民”。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创造性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全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八大体系”,继续抓好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制度安排,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以市、县领导

干部为重点,各级各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干部“大接访”、“大走访”和“大下访”。大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正确处理防范与打击的关系,完善“点线面”结合、“人物技”配套、“防管控”一体的治安防控格局,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黑恶势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各级党组织要始终站在现代化建设前列,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总要求,以增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为主线,全面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是抓好理论武装和创先争优,发挥好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必须把理论上的成熟作为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按照“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要求,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加强理论应用和理论思维,提高工作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必须把先

进和优秀作为党的本质属性,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长期化、常态化,不断加强“信仰、信念、信心”教育,认真落实“承诺、践诺、评诺”措施,引导全市党组织和党员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必须把党的先锋模范作用落脚到推动各项事业率先发展上,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强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树立“奋勇争先、见贤思齐”的崇高境界,夯实“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的坚定信念,倡导“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坚韧作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创造不辜负组织、对得起群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重点是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增强执政本领和驾驭能力。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充分聚集起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凭实绩用干部、以贡献论英雄,坚决匡正用人风气,确保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加大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更好地关心照顾老干部、老党员。坚持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进一步加大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力度,实现基层党组织有战斗力、党组织书记有能

力、党员队伍有活力、党组织运行有保障力。在充满变革与创新的当今时代,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深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以立德上不断开辟新境界,做到在岗必须在状态;在学以增智上不断形成新自觉,做到在职一定要称职;在学以创业上不断开创新局面,做到在任力求能胜任。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能够为烟台人民工作和服务,是一生的莫大荣幸,一定要在思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毕恭毕敬地尊重群众而不可凌驾于群众之上,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而不可漠视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真心实意地服务群众而不可埋怨、指责甚至慢待群众;一定要在工作上始终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倾、精力向下沉,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一定要在感情上始终把人民当亲人,时刻铭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深入细致访民情、寝食难安解民忧,视人民为父母,待人民重于山!

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关键是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

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把反对腐败作为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做到惩治腐败旗臶鲜明、坚决有力,预防腐败严密细致、一以贯之。积极强化教育的说服力,全面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切实增强监督的制衡力,始终保持惩治的威慑力,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任何时候都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目标是构建配套完备、规范管用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强化各级党委谋全局、管方向、抓大事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等各个班子的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推动烟台发展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建立健全抓发展、促落实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把发展中的大事、稳定中的要事、群众关心的实事,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形成同心同德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狠抓

落实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中国的现代化,是一部激荡世纪、铺陈百年、至今仍在书写的壮丽史诗。本次党代会的鲜明主题,就是要推动烟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必须勇敢担当起的庄严使命,是烟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是650万烟台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坚信,有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的精诚团结、有各民主党派及各界朋友的亲密合作、有几代烟台人艰辛奋斗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集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满怀信心、万众一心地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奋勇前进!

下载中共阜阳市第四届党代会大会报告(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阜阳市第四届党代会大会报告(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代会大会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XX县第XX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2007年1月日) 同志们: 按照《党章》规定和XX市委的部署,经县委十届十四次全委会决定,中国共产党XX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

    中共历次党代会总结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7.23-7.31;上海→嘉兴南湖 ):①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选出三......

    中共张家口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中共张家口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张家口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踏上“十二五”新征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

    中共历届大会

    一大 1921年 上 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 1922年 上 海 1、 中共......

    第四届纳新大会主持稿

    大会即将开始为维护会场秩序,大会期间请不要随意走动,并将手机调成无声状态。 亲爱的同学们; 开场白: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来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第四届/校大学生职业......

    中共四川理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隆重召开 大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共四川理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隆重召开 大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2010年11月18日上午,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我校第二次党代会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大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

    在中共**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在中共**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在中共**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各位代表:中共**区第八次党代会今天开幕了。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

    学习中共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中共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心得体会-----丁发勇 中共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于2011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我县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我县特殊历史时期回顾过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