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11: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第一篇: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坚持三次创业

推进富民强市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0月30日)

王 建 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三届市委的主要工作及基本经验,明确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组织和动员全市15万党员和470万人民坚持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三届市委的主要工作

二、坚持不懈地抓项目、增投资、强后劲,实现了基础条件大改变。坚持组织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举全市之力兴建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2007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50.4亿元。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兰渝铁路加快建设,邻垫、南合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0公里,县县实现通高速,广安直达重庆江北机场客运专线投入运营,广安港建设快速推进,广安至重庆快捷通道即将开工,大路网、大港口、大通道的“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一大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实施,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实施“两个加快”战略,全市城镇化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广安主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8.7万。

三、坚持不懈地办实事、解民忧、谋民利,实现了人民生活大改善。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754元、5377元。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共投入资金117.24亿元,办理惠民实事113711件,圆满完成了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目标,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投入就业资金3.16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9100个;大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达120万。大打扶贫攻坚战,成功争取省上将广安市纳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范围,将广安各区市县认定为革命老区并上报国务院。投入扶贫资金2.64亿元,帮助11.67万名贫困人口走上致富道路,水淹区三年扶贫计划目标圆满完成,连片推进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成为全省样板。投入资金3亿元,解决了6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挂包帮”活动,全市149名干部挂点、538个部门包村,9565名干部结对帮户,“大扶贫”的格局基本形成。战胜连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特大干旱、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坚持不懈地破难题、添活力、拓空间,实现了改革开放大突破。始终把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水务、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展,扩权

6度全面推行。市档案馆竣工落成,成功创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圆满实现。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新的气象,残疾人体育、艺术、职业技术培训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六、坚持不懈地聚人心、保稳定、促和谐,推动了社会管理大创新。积极顺应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热切愿望,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三次创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台《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政协会议工作制度》等四项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2007年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目前正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率先在全省构建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大调解广安模式”在全国政法工作会上交流经验。建立健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强化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一岗双责”,认真开展各级领导定期接访、干部定期下访活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按政策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三大主题活动,大力实施天网工程,巩固强化三基建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5%以上。

七、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推动了党的建设大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各项集中教育活动受到了中央、省委巡回检查组高度评价。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深入开展,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纵深推进。邓小平理论研究迈上台阶,先后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召开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学术研讨会、全国“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

10还是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必须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社会建设,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民生改善,使全市人民成为跨越式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事实证明,群众满意、群众受益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借力重庆、融入重庆作为重要战略,努力在“一轴一区块” 的激烈竞争中奋勇争先。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永久动力。五是始终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切实维护好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局。事实证明,和谐安宁的社会局面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六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激情、克难攻坚、严守纪律、无私奉献”20个字工作要求。只有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事实证明,务实奋进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要求。七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这些经验,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好、运用好。

同志们,近五年来,在不沿边、不靠海、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广安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这是全市干部群众付出辛勤汗水和巨大努力干出来的、拼出来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今天,我们回首奋斗的岁月、感受创业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引的结果,归功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市15万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归功于各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归功于建区设市以来历届地委、市委和历任老领导奠定的坚实基础,同时也离不开中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的积极参与,离不开驻市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解放军驻广部队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广安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度较大;农村经济

314响。我们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建设与发展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三是对外开放进入提速期。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冷静审视广安发展外部环境随着区位条件的不断改善而发生的深刻变化,可以看出一个大的趋势:广安正由川东北的路网末梢转变为南北东西要素聚集的经济走廊,由四川盆地边缘变为我省面向重庆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是川渝合作示范区的全面建设、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深入推进,为我市对外开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必须乘势而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春天”。

四是文化事业进入繁荣发展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广安有伟人故里和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有积淀深厚的巴渝文化,有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有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推进广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良好,优势独特。我们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大改善、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软实力大提升,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五是社会建设进入转型期。我市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权利意识更加高涨,社会建设面临多重压力,给我们在较长过程中面对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矛盾凸显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更加关注。

基于以上研判,未来五年,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坚定不移地转化三大优势,实施三化联动,推进三大跨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广安更开放,让广安城乡发展更协调,让广安百姓过上更加富裕文明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未来五年,广安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718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坚持培育高端产业,抢占产业高端。要大办企业、办大企业。坚持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战略联合和重组扩张,延伸产业链或技改扩能。全市规上企业突破100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上100亿元企业2户、50亿元企业5户、10亿元企业15户。抓好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大力实施“小巨人”计划。深入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建设,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深挖广安制造品牌价值,积极争创中国名牌、四川名牌产品。要大办园区,办大园区。举全市之力做大育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加快推进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位扩区,培育成千亿级工业园区。力争岳池县工业集中区、武胜县经济开发区、邻水经济开发区、华蓥广华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开区,建成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综合效益明显的200亿级产业集聚区。

(二)强化重点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探索完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广安模式”。未来五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程。以现代农业示范片为依托,以“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壮大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打造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柑桔基地、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优质蚕桑基地、生态渔业基地和林木良种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程。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紧建设一批既解决当前急需又关系长远发展的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升钟二期武胜灌区、向阳桥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综合治理渠江流域,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等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年内新增有效灌面30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5万亩。严格保护耕地。加快清洁能源、信息畅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坚持集中连片实施规划、发展产业、改善基础,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关键,培育新产业;以试点示范为龙头,建设新样板;以素质建设为重点,培育新农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构建新机制;以科学生产、文明生活为重点,树立新风貌。加快涉农服务体系建

122设广安港,全力打通出川水运通道,实现1000吨级通江达海的能力。加快铁路建设,建成兰渝铁路广安段,开展遂(宁)广(安)利(川)高速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公路网络,建成渝广巴高速公路境内段、广遂高速公路境内段,力争开工建设广潼资高速公路境内段,打通与重庆等周边地区的断头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区域内公路交通网络。

(三)注重品质提升,打造川东渝北地区中心城市。按照双百城市的目标和川东渝北中心城市的定位,以广安主城区组团、前锋-代市组团、华蓥组团和岳池组团为空间载体,实施组团式大城市发展规划。以广安主城区为中心,加快建设港前大道、广岳大道、广华大道、广罗(渡)大道等连接各组团城市间的快速通道,形成一体化、组团式的城市架构。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构建分工明确、相互联系、合理交叉的城市功能体系。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依托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渠江广安港,促进城区和园区沿渠江向南拓展,实现产城互兴、融合发展。全面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将信息技术植入城市建设与管理,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四)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广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样板,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统筹城乡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统筹城乡产业,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配套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三、突出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优先发展民生、优化资源配臵、提高行政效能、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各领域综合配套改革攻坚步伐。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创新型广安”建设进程。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优化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积极开展“院地合作”、“企校合作”,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建设农业专家大院,积极培育科研成果孵化园区。鼓励创新创造,实施自主品牌带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526要做好央企文章,争取重特大项目落户广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争取中央企业在广安布点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撑广安经济快速发展。

五、突出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突出文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性、先导性地位,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增强支撑广安跨越发展的软实力。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倡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筑牢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加快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弘扬广安城市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化城乡环境和公共秩序,弘扬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形成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强化基层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提高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控能力。深度挖掘广安文化内涵,整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宗教文化等资源,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发展一批结构优化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的文化企业。

(三)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抓住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的重大机遇,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均衡、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创建三级医院,将市人民医院建成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川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医药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惠

930的生态型宜居宜游宜业城市,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确保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社会助学、医疗求助、临时救济等社会救助,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坚持完善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臵,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增强住房保障,改善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进一步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价格调控,保障供给,稳定群众生活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嘉陵江、渠江、御临河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搞好城乡绿化美化,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洁美环境。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强化节能降耗,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工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广安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开展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为重点,扎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光荣使命,永远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

334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用权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

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市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的使命重大而神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坚持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会议精神

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本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及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人民坚持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本次大会的议程有4项:听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审议我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审议关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设置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书面)。经济总量连年上台阶,四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

“现在,我代表三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微微鞠躬后,侯晓春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大会报告了三届市人民政府工作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未来五年及2012年工作建议。侯晓春说,三届市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奋力抗御汶川特大地震和渠江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推进三次创业,致力建设“四个广安”,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发展,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经济总量四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5.7:39.1:35.2调整为18:52:30,万元GDP能耗下降18%;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完成城乡建设总投资249.1亿元,新增城镇面积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成功争取到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部省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国家级战略定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55.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8.3%,广安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68.6亿元,实施民生工程377项,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侯晓春说,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势头,“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6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亿元,同口径增长3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增长18%。

“四年来,最严峻的挑战是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的考验和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最突出的成效是奋起三次创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最欣慰的变化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得到更多实惠。”侯晓春说,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始终坚持市委领导,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形成凝心聚力的新局面;只有始终坚持转化三大优势、实施三化联动、推进三大跨越,才能不断迈上发展的新台阶;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才能增添跨越奋进的新动力;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成果共享,才能发掘共创伟业的新源泉。

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成渝经济区平均水平,基本形成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侯晓春说,未来五年政府工作预期目标为: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16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成渝经济区平均水平,基本形成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初步形成组团式城市人口100万左右、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川东渝北地区中心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综合配套、快捷高效的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开放合作更加深入,初步形成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初步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基本建成环境更加优美的宜居宜游宜业城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提出上述目标建议,既着眼于高位求进,又立足于广安实际,在多种有利因素的支撑下,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展望未来五年,侯晓春充满信心。他说,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省关怀支持,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奋起三次创业,为我市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此,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大

幅提升,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基本形成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二是细化落实“一核一圈两翼”的空间布局,加紧建设川东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城乡一体化,初步形成“双百”组团城市骨架。三是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各领域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四是高水平办好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高标准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和国家级经开区,高起点建设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争取重特大项目落户广安,精心打造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广安城市精神,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六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社会法制意识,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建设和谐广安。七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建设生态型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和生态文明美好乡村,让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今年十大任务,增进群众福祉成为重中之重

“2012年是新一届市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侯晓春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侯晓春指出,2012年,市政府需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增长40%。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市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坚持“两化”互动,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做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手段上协调统筹。四是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8亿元、增长18%。五是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六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0亿元、增长30%。七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更丰富、更优质、更均衡的公共服务。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九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是破解资源要素难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侯晓春说,政府将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在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同时,认真办好市定五大民生工程:发展城乡客运片区5个,新增农村客运专线10条,升级改造营运公路244公里;扶持创办小微企业200户,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新建乡镇文体广场20个;资助贫困中小学生5000名、贫困大学新生1000名;改造乡镇旱厕200个。

侯晓春还在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好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二是推进科学施政。三是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加强廉政建设。“把小平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最后,侯晓春表示,要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三次创业新成就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应邀参加昨天大会的有不是市四届人大代表的:市(地)党委、人大、政协的正厅级退休领导,市三届人大常委会退休领导。

列席昨天大会的有不是市四届人大代表的:市政府、市政协、广安军分区、市精神文明委领导,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委工作机构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负责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及工作机构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驻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中、省驻市单位负责人,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第三篇: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

科学发展

兴宿富民 为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宿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宏鸣

(2011年9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宿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宿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科学发展、兴宿富民,为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跃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348.1亿元增加到650.6亿元,增长近1倍;财政总收入由13.4亿元增加到43.2亿元,增长2.2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8.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二产比重上升1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由75.9亿元增加到214.4亿元,年均增长22.1%。华电宿州电厂、钱郢孜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百丽、康奈、鸿星尔克等企业成功入驻,中国中部鞋都初具雏形。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134.7亿元,增长9倍。新型乡村工业园“百千万”工程试点成效显著,吸纳就业2万多人。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4168”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局良好,农业产业化、农机化综合水平全省领先。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位次在全省靠前,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中心城区由30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人口由34-23

果丰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9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顺利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宿州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国防教育逐步深化,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五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强化理论武装,开办宿州大讲堂,推进思想解放,倡导“五破五立”,各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招考选拔了一批年轻优秀的县处级干部和副处级后备干部。县区、乡镇党委换届圆满完成。对全市108个难点村开展集中整治,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四民”、“四企”、“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动“五倡导五反对”,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突出问题,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建立科级以上干部勤廉档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不断加强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积极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统战、民族、宗教、外事、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全市上下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五年。五年来宿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宿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展示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勇于赶超的昂扬斗志,凝聚了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心血和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宿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640万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宿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宿州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生动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解放思想作为加速崛起的头道工序,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坚定-67

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为建设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实现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建设实力宿州,就是要全力以赴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增速居皖北前列,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45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5%,中心城区力争达到1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

——建设活力宿州,就是要千方百计激发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营造更加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各级干部精神更加振奋,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民营经济更加活跃,全民创业热潮涌现,各行各业生机勃发。

——建设和谐宿州,就是要坚定不移促进和谐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综合管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努力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设幸福宿州,就是要锲而不舍追求民生幸福。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建设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民生殷实、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宿州。

未来五年的目标宏伟、任务艰巨,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六项工作。

(一)整体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新突破。当前是我市工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加快工业化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扩张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锻造加速崛起的坚强脊梁。到2016年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实现工业经济的重大突破。

011

自然风光独特的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品,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场推广营销,建设皖北旅游大市。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深化农村发展体制创新。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发展繁荣。要以生产社会化、农民组织化、城乡一体化为方向,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全力做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申报和推进工作,深化以乡镇职能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4168”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突出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粮食、果蔬、畜牧和林木四大主导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实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壮大省、市级龙头企业。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贡献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田水利、物质装备等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加强农产品商标、品牌工作,打响宿州农产品品牌。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道路、通讯、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1415

(四)加速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全市加速崛起的进程。县域经济发展不足、总量不大,是我市发展的短板。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加速振兴,力争各县区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县域经济平均增速,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深化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各县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加速工业化为核心,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深入推动“三化同进”,加快构建特色取胜、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埇桥区要重点培育纺织服装、食品、林产品、煤电化、机械、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宿州林产品生产基地,提高首位度,当好排头兵。砀山县要着力打造果蔬加工、板材家具、畜禽加工、轻纺服装四大百亿元产业,打响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品牌,县域经济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萧县要进一步壮大新型建材、绿色合成革、煤电、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全市率先、皖北争先目标。灵璧县要全力打造轻纺、服装、食品、建材、电子、新兴产业等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力争跻身皖北县域发展第一方阵。泗县要大力发展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打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双百亿产业,县域经济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

强化县域经济发展举措。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推动全民创业,优化创业服务,降低创业门槛,实现民营经济的大跨越。做大做强载体,各县区要加快开发区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向园区聚集。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试点,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探索,加强示范,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提高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坚持科学发展,注重集约利用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要充分用好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振兴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全面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要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大兴水利的历史性机遇,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水运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宿淮铁路、泗-1819

成特色和优势。加大自主品牌的开发,大力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六)坚持和谐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包容性增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要紧紧围绕改善人民生活,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幸福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收入倍增工程,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实现收入翻番。实施就业创业工程,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建设集岗位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帮扶、创业扶持为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形成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教育公平工程,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卫生健康工程,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健康体系。实施安居宜居工程,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抓好城乡危旧房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群众住房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平安祥和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健全高效的公共安全体系。实施和谐村居工程,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努力建设文明城市。继承和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全力打造戏曲、奇石、马戏、书画等地方文化品牌,积极参与中国大运河申遗活动,加快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2223

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综合培训,使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本领。解放思想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期任务,也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开展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加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勤廉双优,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选好配强一把手,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知行统一的培养机制、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科学客观的考核机制和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竞争机制,注重在经济社会的一线岗位考察和评价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大市、县(区)、乡(镇)干部纵向交流挂职、任职力度,加强机关干部内部轮岗和跨部门转任。大胆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早压重担、从严要求。加强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全面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切实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

(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把做好群众工作、引领科学发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以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拓展“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领致富、推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围绕建设和谐社区,建立健全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2627

下运行。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完善动态管理的干部勤廉档案体系,加强对关键环节、重要部位和重点领域的监督。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以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聚民心促发展。切实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廉并重、牢记“两个务必”,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清正廉洁严守底线、勤政善政力促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我们肩负着重大责任,承载着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加速宿州崛起而努力奋斗!

大会秘书处

2011年9月18日印发

(共印700份)

第四篇:学习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带着全市党员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豪情壮志和美好憧憬,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了。会上,史文清同志代表中共赣州市三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 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描绘出了清晰明了的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对赣州未来五年作出了科学判断——那就是未来五年是赣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是基于赣州市情的崭新判断。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提升,体现在6个“更”字上,即经济实力更强,发展方式更优,城乡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社会发展更和谐,党的建设更富活力。细读报告,字字句句催人奋进,激励着我们更加昂扬向上、更加动力澎湃。这是发起冲锋的号角,这是惠及百姓的愿景,这是振奋人心的蓝图。

科学分析形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党代会报告指出,我市当前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县域经济较为薄弱等等。一方面,因为发展滞后、转型慢,赣州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份额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因为发展滞后、转型慢,赣州人均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的差距有所扩大,赣州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压力在加大。其中,人均生产总值与全省、全国的差距由2005年的3305元、7919元扩大至2010年7828元、16345元。这迫使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必须加快发展、进位赶超。

今后五年,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加速跨越的五年。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是: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钨产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实力提升,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基本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迈向新阶段;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实现这一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必须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其中,“四大理念”既是市委源自对历史的总结,又是立足于对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两个发展”是赣州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主线,是我市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探索实践;“五个赣州”是我市民生幸福的具体内容,目的是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路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让赣州这片红土地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三送”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政治热情,争做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示范者。围绕“创先争优”“发展提升年”“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治庸、治懒、治散”等活动,认真履行职责,恪尽职守、尽心尽职做好工作,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推动“三送”活动取得实效。

第五篇:中共大泉乡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定稿)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为实现大泉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大泉乡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 道 强(2011年2月2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大泉乡第八届委员会的委托,向本次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地、县三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创新为首,富民兴乡为本,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克难奋进,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全面和超额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2010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亿元,比2006年增长106%;村集体经济达到363万元。经过五年的工作,我乡社会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十二五”发展的新征程,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乡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紧紧围绕“稳棉粮、兴果蔬、强畜牧、重招商”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2010年,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1.76亿元,比2006年净增长7715万元,增长7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570元,比2006年增长55%。

一是特色农业成果显著。以农产品调优为方向,倡领农民生产市场潜力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现已初步形成河西村的优质西瓜、城郊西村的鲜食番茄、鲜食花生、三道沟村的设施林果、中泉村亨氏机采番茄等各类特色农业示范基地5个,培育出的大圣蟠桃、小黄玉西瓜、牛奶西瓜、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享誉县城及周边县市。

二是牧养殖业强力推进。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结构,推行“五统一”饲养模式,依托天泉等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扶持养殖专业村和专业小区建设,先后建成养殖小区 9个,大型养殖场6座,暖棚暖圈120座,牲畜存栏达4.25万头(只),防疫率达到200%,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9%以上,我乡现已形成了全县最大的生猪和仔猪批发基地。

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力推广“三模一技”、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品种改良等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指导涉农部门推广新品种共18个,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4万亩;推广高新节水滴灌面积5.6万亩。并将设施农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建造设施农业大棚 260余座。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注重品牌建设,培育了“添泉”肉类品牌、“绿源”蔬菜品牌、“范志进”蔬菜瓜果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增加值。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乡域经济发展再添活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方方面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积极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紧抓招商苗头不放松。五年来,先后与21家企业(个人)签定合同,落实资金3800万元,2010年引进投资4000余万元的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三道沟村培训基地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底完工,将建成集科技培训、技术交流推广、特色农产品展示、健身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将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积极外引内联,抢抓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的机遇,以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为重点,着力解决道路畅通、农田灌溉等基础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铺设砂石路面130公里,完成乡村道路摊铺60公里,完成了7个村办公室改扩建工程;对8个村“三室一场”进行了粉刷维修;全乡完成防渗渠道建设39公里,打机井48眼;完成了8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兴建抗震安居住房1250户,沼气池485座,完成卫生厕所240座,投资修建了8个村农民休闲娱乐广场,配臵了健身活动器材,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局面和谐稳定。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平安大泉”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实到村到户;深入开展“党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经常性地法制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户户联防,采取专职巡逻等方式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禁毒、消防和安全等工作,着力构建综治工作长效机制,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良好,刑事案件、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社会稳定和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放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深入开展“三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四级文明单位参与星级管理,全乡有五星级文明单位15个,四星级文明单位3个,乡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坚持科教先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全乡科技贡献率达45%,五年来累计完成教育投入1000余万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配套教育教学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利通过了“两基”复验工作。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乡卫生院改造工程,完成13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计划生育实施“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100%,全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围绕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五年以来,我们把树好党风、抓好政风、带好民风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党委、政府整体合力得到充分发挥,全体机关干部和村队基层干部精神焕发,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是始终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政治学习制度,加大干部培训,强化“双语”学习,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二是全面推行干部绩效考核,落实了党政领导包村和优秀机关干部驻村任党建指导员的工作机制,增强了党员干部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继续深化“三级联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扎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四是党员致富工程与党内扶贫工作得到有机结合,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党员队伍焕发了新的活力;五是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有效、民主评议党员严肃认真、不合格党员处臵力度加大,有效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五年来全乡共发展党员87名;六是村级“三室一场”标准化建设目标基本完成,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充分发挥了党在农村工作中战斗堡垒的作用。七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形成了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八是坚持党管武装和群团组织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军事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民兵整组、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强化对青年、妇女工作的领导,广泛开展了青年创业活动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教育了广大青年,团结了妇女同志,促进了大泉民风的整体好转。

过去的五年,是我乡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的五年,是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五年,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克难奋进的五年。总结本届党委的工作,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关键是以下几条基本经验:一是有一个好的团队,班子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结果;二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敢闯敢试的结果;三是以民为本,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结果。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向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和制约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城郊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在大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可以说,当前我乡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城郊优势,大力推动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使城郊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差的很远,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中央对新疆特殊支持政策的实施、鞍山对口援沙工作的推进等重大机遇叠加效应的不断释放,必将对我们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科学跨越提供强大的外源性动力和千载难逢的政策支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正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求新思变、敢为人先的勇气,以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大泉率先跨越发展。

二、大泉乡“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泉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必须以更高昂的精神状态、更强烈的事业心、更扎实的作风,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来赢得新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依托城郊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稳粮、压棉、强畜、扩蔬、兴果、增设”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大泉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期间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末,全乡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万元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率先在全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乡党委在较短时间集中精力实现科学跨越、赶超一流的坚强决心,也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热切期盼。

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实现大泉乡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依托城郊优势,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依托城郊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五个一”和“千百十”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机械化和农民组织化、农村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城郊乡的种植业结构转变,扩大番茄、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1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十二五”期间全乡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保持在1万亩左右,瓜果蔬菜种植达到2万亩以上,番茄种植达到3万亩(其中:亨式机采番茄种植1.5万亩)。将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末,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000亩。大力推广“三模一技”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全覆盖,高新节水滴灌面积全覆盖,农作物标准化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把三道沟村和中泉村设施农业和亨氏机采番茄示基地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辐射带动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成联社,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围绕“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大方向,着力提升畜牧业发展能力,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2011年完成杨家庄村养殖小区后续工程建设,河西村养殖小区及管道式挤奶厅建设;“十二五”末,全乡高标准养殖小区达到20个,饲养面积达2000亩,牲畜存栏达到8万头只。充分发挥天泉等养殖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生猪出栏达到12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三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城郊优势,重点培育一批郊区田园农庄、民俗文化和“农家乐”示范点,使农家餐饮与旅游休闲和发展绿色无公害果蔬相结合。到2015年把城郊西村、城郊东村、三道沟村、中泉村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示范园、郊区田园农庄、民俗文化村落和“农家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村队。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2011年完成大泉路和县城至三道沟村道路拓宽亮化改造工程;完成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三道沟村培训基地建设;完成10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完成15000亩高新节水滴灌项目;完成5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到2015年,全乡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田防护林占耕地总面积10%以上,残膜回收率达80%以上,抗震安居房比例达到全覆盖,“一池三改”沼气普及率达到40%以上;乡村、村内主巷道全部实现黑色化,农村安全饮水、通讯、通电普及率达到100%以上,“三室一场”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高。把三道沟村、中泉村、杨家庄村、烧坊庄村建设成为高标准小康示范村,积极鼓励农民兴建高标准住宅小区,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一是优先发展科教事业。积极实施“科技兴乡”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推进双语教学快速发展。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年内完成乡文化站后续工程和文化广场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做好乡村两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力争把我乡创建为自治区级文明乡镇。三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医疗工作,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二五”末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四是进一步巩固“双创”成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老龄、妇女儿童工作,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把稳定工作作为硬任务、作为第一责任,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维稳方针,严厉打击、严密防范“三股势力”和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推进各项维稳工作常态化,为大泉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要继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广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二是要加强村级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提高基层综治组织工作的保障力度。逐步提高村队综治主任政治待遇,加大专职巡逻队伍建设,“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三是要迅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乡综治维稳中心职能作用,深入推进村级综治工作站建设,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村队、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坚决打击非法宗教活动。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稳步推进村队党组织成员担任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负责人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创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新时期坚强堡垒。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工作成败,关键在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归根到底要靠全乡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驾驭发展全局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自觉主动地向书本、群众、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将上级决策部署同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要坚持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用先进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增强针对性,建立完善的政治理论、现代知识、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使干部谋划发展有新理念,指导发展有新思路,驾驭发展有新水平。要以实用为原则,继续抓好“双语”培训。逐步把干部分批派出到外地参观学习,引导干部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推动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大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大力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政治观念,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臶鲜明。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协调一致、共谋发展的工作局面。严把党员“入口”关,认真落实党员发展“五项”制度,做好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力争十二五末新发展党员100余名。充分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三道沟村培训基地,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三是抓基层、打基础,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扎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让每个党组织和党员迅速投入实践,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突出重点内容,突出重点人群,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跨越发展推动者、民族团结促进者和长治久安维护者,形成万众一心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发挥优势实现一年一变样,切实运用好承诺、点评、评议、表彰等方式,不断深化拓展,推进乡域发展上水平、社会稳定固根基。全面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担任实职、工作指导、发展党员,为健全组织、扩大覆盖创造条件。全面落实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的要求,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要继续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切实增强“三级联创”活动实效,以“五个能力”为标准,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要大力实施“五好”党组织创建及“党员创业带富”等工程,推动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加大村队阵地建设力度,力争完成二道河子村、杨家庄村等6个村“三室一场”的维修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要坚决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新农村建设,把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精神,重点整治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创造廉洁高效、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继续实施“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争创最佳办事环境,推进形成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始,上级对我们寄予厚望,群众对我们充满期盼。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实现“十二五”发展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下载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加快发展 推进转型发展 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史文清同志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成就和启示 ●......

    第四次党代会开幕词

    第四次党代会开幕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某局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工程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全体代表,向亲临大会......

    第四次党代会 两会

    学习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对赣州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南阳市第四次党代会

    负着团结和带领1000多万南阳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12月25日上午在南阳影剧院隆重开幕。 在鲜花彩......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第四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根据党章规定和我校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人才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地坚持和维护党对......

    腈纶部第四次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20171110

    严明纪律规矩 强化责任担当 为开创“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腈纶企业新时代保驾护航 ——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腈纶部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纪委工作报......

    中共XX镇第三届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

    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XXX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 年 9 月28日) 肖祖功 同志们: 受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托,今天我向......

    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

    学习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市委第四次党代会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盛会,大会认真总结经验,正确分析形势,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一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