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11:1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明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明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昆明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昆发„2009‟13号(2009年7月14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全面发展,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法》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云发„2009‟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改进服务、加强引导、保障权益的基本思路,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活、放宽、放到位,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一切社会成员依法、遵规、履程创办各类企业。以增加总量、扩大规模、提升发展层次为主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创业带动就业,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以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昆明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

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同样允许中小企业进入。在专项资金分配和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科研立项、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知识产权保护、土地使用、政府采购、财税政策、信贷和保险服务、品牌发展、资格认定、证照办理、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政策。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在协调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时一视同仁。对需要审批、核准或备案的事项,市级各部门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市、县(市)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继续清理现有规章和政策,对其中含有限制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内容,要及时修订和废止。

(四)鼓励中小企业进入金融服务业,努力培育我市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突破名额限制,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投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公司等。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努力解决中小企业创办和发展的资金需求。引进和培育风险投资机构,支持回报高、风险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中小

有关税收减免、奖励返还等政策,中小企业均可享受。凡进入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平等享受园区优惠政策;对经营困难不裁员,并符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核定征税条件的中小企业,实行核定征税。凡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新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不含土地价款)以上的中小工业企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自投产之日起,前5年由同级财政全额奖励或补助给企业;其高管人员、主要技术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全额奖励或补助给企业,用于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对经营较为困难的行业重点中小企业和成长型、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经申请批准,可定期减免土地使用税;对整合重组企业使用原厂房缴纳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申请批准,可免征房产税。

对中小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对中小企业矿产资源税,按最低标准征收。

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降低政策。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原小规模工业企业6%、小规模商业企业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降为3%。

凡是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

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及评价平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储备基金,实施滚动发展。着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以担保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融资、担保、信用三个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四位一体的融资新模式。支持行业、企业创办担保、再担保公司,提升金融机构对担保机构的授信等级,扩大担保资金放大倍数,增加信贷投放量。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库,培育中介服务体系,支持为中小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绩较好的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非关联企业)发生的代偿损失给予补偿(按实际损失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20%的补偿,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十)加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力度。为拟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上市融资。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分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支持风险投资公司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以商引商、以项目引资金,吸引更多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来昆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

对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根据上市进程,市政府分阶段(设立上市主体、规范运作、推介发行)给予企业100万元的前期费用补助。对成功完成上市的中小企业,根据其上市融资额,市政府给予经营班子100—

日内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在6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尽快完成服务体系平台构架建设。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以创业培训、融资担保、信息服务、法律维权服务、技术创新服务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在两年内初步建成体系完备、功能齐全、服务完善,满足中小企业创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形成公益性、公共性、商业性和各类中介组织共同发展的服务格局。同时,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中小企业维权投诉中心”,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维权投诉机制和制度,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十三)加强创业辅导服务。围绕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工作,以公益服务组织为主要载体,向小企业初创者提供筹划咨询、技术应用、人员培训和工商、财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融资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政策服务,解决初创阶段的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对有创业意向和条件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促进小企业发展。

(十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资源不足和创新基础薄弱为重点,着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切实把中小企业增

有制企业同等对待,鼓励有专长的离退休人员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鼓励市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具有5年以上工龄、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在职公务员到中小企业服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1年;1年期满后,接受服务的企业及服务人员要求延期服务的,派出单位应予以支持,但总的服务期限不得超过3年。有服务需求的中小企业,也可按属地原则向所在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工业园区经济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县(市)区主管部门受理并审核,报市经委审核汇总,经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批准后,根据企业需求向企业派遣服务人员。具体事项参照《昆明市人事局等六部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和创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昆人通„2008‟108号)执行。

(十六)为中小企业开展市场拓展服务。建立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服务机构,推动企业跨地区经贸活动。整合我市现有服务资源,编制中小企业产业目录,建立企业资料库,提供各类市场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形象策划、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展览展销等服务。举办各类中小企业经贸洽谈会、推介会、发布会、论坛、展销会等,为企业搭建经济贸易平台。对参展中小企业的“展位费、展品运输费”,市级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帮助中小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开发新兴市场、树立形象、1

万元;对新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中小企业,由同级财政奖励其经营班子10万元;对获得市级知名商标的中小企业,由同级财政奖励其经营班子2万元

鼓励发明创造和专利技术申报。中小企业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费、实审费,申请国外专利的费用,中小企业依据其拥有的自主发明专利参与部颁或国家标准制订的,由市科技主管部门按昆明市专利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十九)加强网络信息服务。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网项目建设的要求,在2010年前,各县(市)区依托我市已开通的“昆明中小企业网”加快分网站的建设和开通。通过中小企业网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国企改革、投资重点、市场需求和经济运行等方面的信息和预警信号;开展市场供求信息、行业前沿技术、最新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产品推荐、项目合作、专家咨询、法律维权等网上服务。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整体运营能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程,促进中小企业产品的网络交易。

开展网上人才招聘和法律咨询等活动,并在网上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库、项目库、产品库、技术专利库,储备相应资源,真正形成电子服务平台。

五、维护中小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行

3的行为。进一步清理涉及现有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之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中小企业强行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企业有权拒绝并举报无证收费和不合法收费行为。国家和省、市政府批准收费的单位必须依法办理收费许可证,并在新闻媒体、收费场所公示收费依据、收费项目及标准。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中小企业进行处罚的,执法过程中应采取先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者再依法惩处的办法。各行政执法部门对中小企业因非主观故意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实行首次不处罚警告制度。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各种检查和评比活动,凡举办全市性的评比活动,必须经市政府批准。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例行检查、过程检查和重大违法违纪举报的检查外,相关部门应避免重复检查、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行为。

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二十四)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实施。“十一五”期间,按照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每年优选评定5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担保、培训、信息等优势资源,支持和促进其做精、做专、做强、做大。每年使20%以上入选企业的销售额、利税增长率在30%

营管理、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快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不断改进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政府将继续加大“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把培养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骨干作为银河培训工程的重点,切实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七、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全民创业

(二十九)鼓励全民创业。依照有关规定,支持鼓励公职人员离岗带头创业、科技人员兼职创业、农民离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创业、留学归国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开拓创业、军转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主动创业。

鼓励一切社会成员,依法、遵规、履程,通过集合投资、合伙投资入股创办各类企业。

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公务员,在本地领办、创办企业的,经本人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三十)放宽注册登记条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办理企业经营范围注册登记。对注册资金国家法律法规没有限制的行业,可以实行零注册或“一元钱”注册制度。对在申请设立非公司制企业过程中一般条件尚有欠缺、但在1年之内能完善的筹办企业,可先行核发营业执照,实行预备期

供创业场地,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经济、教育、科研等有关部门要为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市场分析、政策咨询等服务。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并将创业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和校园,免费为创业者收集项目信息,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政策咨询“一条龙”服务。

(三十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业氛围。动员一切力量,营造创业文化,培育企业家队伍。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辟创业栏目,传播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典型、分析创业案例、提供创业信息、开展创业培训,激发各类劳动者的创业愿望,拓宽创业思路,在全市掀起强大、持久的创业高潮。

八、加强领导,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中小企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将中小企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各级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要健全制度,强化职能,及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定出中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根据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和支持为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非公

其标准如下:

行业 中

型 小

职工人数 年销售额 资产总额 职工人数 年销售额 资产总额

工业 300—2000 人 3000—30000万元 400—40000 万元 3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4000万元以下

建筑业 600—3000人 3000—30000万元 400—40000万元 6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4000万元以下

批发和零售业 100—500人(零售)100—200人(批发)1000—15000万元(零售)

3000—30000万元(批发)100人以下 1000万元以下(零售)3000万元以下(批发)交通运输业 500—3000人 3000—30000万元 5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邮政业 400—1000人 3000—30000万元 4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住宿和餐饮业 400—800人 3000—15000万元 4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主题词:经济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发展△ 意见 抄送: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军区 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

122-

第二篇:中小企业发展意见

项 目 办 提 供

1、落实国家、省、市政府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对工业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一是帮助重点企业申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计划;二是对符合《辽宁省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中小企业建设的技术改造项目,做好省技改财政贴息资金的申报工作;三是每年在市技改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的安排上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倾斜。

2、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协作配套水平,落实国家及省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补助资金。

对中小企业采用自有技术或引进专利技术,开发产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专、精、特、新产品,为大企业配套的项目。帮助申请国家及省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补助资金。

3、鼓励中小企业与境外先进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落实海外并购科技型企业扶持资金。

对能够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的中小企业,帮助申请列入全省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计划,省财政按实际

并购额20%比例给予补助;中国银行对并购项目提供50%贷款支持;市财政按实际并购额10%给予补助,并对中行贷款给予全额贴息。

4、落实国家有关技改项目减免税政策。对工业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中,符合执行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增值税有关政策的,做好减免税的申报工作。

5、落实企业租凭工业标准厂房补贴。对在工业园区内租凭标准厂房的工业中小企业,由市、县(区)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第一年每平补贴50元,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分别补贴40元、30元。

第三篇:加快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加快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最大限度地化危为机,加快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尽快制定对各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和考核体系,将财政性资金存放作为调控手段,根据存贷比例实行奖励,金融部门要放宽信贷前置条件,增加信用方式,增加信用贷款,简化办贷条件,取消重复评估,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强银企项目对接。二是进一步发挥县担保公司作用,争取尽快加入省担保体系,增加担保资本金,提高担保能力;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对合作银行的考评体系,增加合作银行的数量,加强担保机构与合作银行的合作,适当延长土地、房屋他项权证设定限期,避免重复评估;降低门槛,扩大公务员的担保额,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建立担保公司考核机制,强化市场和风险意识,允许担保风险并由政府落实一定风险金;鼓励建立民间担保机构,组建小担保公司,鼓励企业相互担保。三是引导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吸纳其他企业和民间闲散资金参股,将民间资金转变为民营资本,支持有潜力的企业整合包装上市融资。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和优势产业发展,解决无抵押物、贷款难企业短时间资金周转困难。财政等有关部门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创造条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享受政策扶持。五是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集资,由县财政担保,筹集资金用于扩大担保公司资本金或直接支持重点企业发展。

(二)进一步灵活放宽政策,为企业发展多开绿灯

一是对目前正在执行的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和完善,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要出台项目申报、资金管理等配套文件。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增值税返还问题,要妥善解决,并尽快建立再生企业周转资金。二是优先采购使用本地产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公务接待和礼品赠送可指定使用我县生产的白酒、啤酒、瓷器、茶叶和食用油等本县;县内基本建设工程可以指定使用含山的水泥;对县内企业的采购也可作适当的引导,优先使用本地产品。三是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允许并鼓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县内企业兼职、任职,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协调解决矛盾和问题。四是尽快研究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土地证、房产证办证难问题,将用地指标适当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倾斜,对影响房产证办理的质检等问题可由县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形成会议纪要,统筹解决,已建好或在建的企业,涉及到建设部门的规划、设计、质检、验收等,尽快补办手续,实行零收费或只收成本费;新开工的企业,从现在开始规范。五是客观对待新劳动法和环保政策对企业的影响,避免损害企业利益,执法要本着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帮助企业规范、整改。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

一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企业家的培训,还可以选送到江浙等发达地区的企业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企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二是支持企业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并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方面人才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安排到县内企业挂职、任职,对企业急需的研究开发人才,县政府要帮助解除他们各方面的后顾之忧。三是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帮助企业聘请行业专家进厂开展技术调研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升级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关部门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为企业升级做好服务。五是加快建设铸件产品检测中心,推动我县机械铸造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六是引导企业重视产品认证工作,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进一步健全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技术交流提供网络服务,发改、经委、环保等有关部门的信息要互通有无。二是建立中小企业统计分析制度。形成县——镇——企业统计网络,各镇要确定专人负责,做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当前首先要发挥好铸造协会的示范作用,由政府牵头,把协会活动机制建立起来,按章程运作,为会员提供铸造业培训等服务。四是强化职业培训。整合全县各类培训资源,分行业开展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同时,加大对社会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把国家有关职业培训的政策落到实处,使培训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五是引导企业针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补缺补差,有关部门要经常邀请专家教授开展讲座,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管理。此外还要加大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力度。

(五)进一步优化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该进的审批项目要全部进入,“一站式”服务要名副其实,坚决杜绝两头办理。二是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对企业的各种收费。降低收费标准,争取免费服务制定的政策要严格执行到位。要加强投诉中心建设,及时纠正和处理违纪行为。三是真正落实并认真实施企业执法检查审批制度。执法检查以纠正为主,少罚款或不罚款。四是加强经济综合部门和服务窗口的人才引进工作,多引进经济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服务;金融部门要多引进金融、贸易和外语人才,为企业的国际贸易服务。五是加快园区建设。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各园区的产业特色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可纳入园区规划;建立投资激励机制,加快县、镇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园区建设投资多元化,加快创业“孵化器”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有关部门涉及园区服务的职能要下移,真正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使园区成为中小企业集聚的载体。六是引导建设一个综合性物流市场,为企业生产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

(六)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强化对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坚定社会各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尤其要坚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各级领导要经常到企业尤其是到老企业、小企业和困难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对部门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县政府要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三是加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对中央和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要尽快宣传到位,切实落实到位。四是成立全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门研究机构,研究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修编我县产业规划,合理布局全县产业规划研究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家经济刺激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对策,努力化危为机

第四篇: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意见(模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省中小企业办省财政厅

山东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中小企业办、省财政厅制定的《山东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山东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省中小企业办 省财政厅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省工业调整振兴的一系列部署,鼓励和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地方特色产业是以高度密集的中小企业为主体,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技术特长,经过多年积累发展起来,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密集型产业。“十一五”期间,我省的中小企业逐步在特色产业镇和产业集群快速集聚,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产业区域性品牌正在形成;研发检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人才培训、专业市场等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技术、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不断向龙头企业集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截至2010年底,全省各类地方特色产业集聚了71311家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7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1650亿元,实现利税846亿元。但也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关联度低、专业化分工协作差,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大力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地方特色产业,实现由点状到块状,又由块状向串状经济的积聚式演变,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形成区域品牌效应;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集中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中小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使地方特色产业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要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度;延伸、加宽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业内部的协作配套能力,并围绕产业链条发展配套产品和生产性服务业,加深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努力在“十二五”期间,以现有的140个特色产业镇为基础,通过累积式的投入、培育和延伸,在全省形成30个特色产业带,培育出100个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40个过50亿元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二)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

1.肉制品深加工业:以莱阳龙旺庄街办、诸城昌城镇、临沂兰山半程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莱阳龙大集团、得利斯集团、金锣集团为龙头企业的猪肉制品深加工特色产业;以昌乐红河镇、烟台牟平大窑镇、阳谷经济开发区、利津盐窝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仙坛集团公司、阳谷凤祥集团、利津县树林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牛羊肉禽类制品特色产业。

2.海产品深加工业:以荣成人和镇、荣成虎山镇、烟台大季家街办、日照岚山安东卫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靖海集团、好当家集团、烟台联发水产有限公司、日照昌华海产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海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以荣成俚岛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荣成俚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海带深加工特色产业。

3.果蔬深加工业:以栖霞蛇窝泊镇、荣成埠柳镇、青州王坟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栖霞市四通果蔬制品有限公司、荣成星星果品有限公司、青州市红旗食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果品深加工特色产业;以安丘凌河镇、寿光圣城街办和洛城街办、邹城平阳镇、平邑地方镇、苍山神山镇、阳信县阳信镇、菏泽牡丹沙土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安丘鑫盛食品有限公司、寿光赛维公司和维多利公司、邹城华源食品有限公司、临沂康发食品有限公司、苍山神和食品有限公司、阳信金地果疏食品有限公司、菏泽裕鲁西达食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蔬菜深加工特色产业;以乐陵杨安镇、金乡鱼山镇、成武大田集镇、莱芜羊里镇和杨庄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乐陵飞达集团、金乡县宏昌果菜有限公司、成武鑫源进出口有限公司、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莱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辣椒姜蒜制品特色产业。

4.粮油制品业:以招远张星镇、邹平韩店镇、沂水县沂水镇、新泰楼德镇、临邑临盘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招远三嘉粉丝蛋白有限公司、西王集团、山东青援食品有限公司、新泰巧嫂子煎饼加工有限公司、临邑禹王蛋白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粮食深加工特色产业;以枣庄山亭城头镇、莒南涝坡镇、莱西姜山镇、平原恩城镇、日照东港日照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春福盈豆制品有限公司、山东金豆子花生制品有限公司、青岛佳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平原县华煜豆制品厂、日照东辰伟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大豆花生制品特色产业。

5.特色饮用品业:以蓬莱刘家沟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蓬莱葡萄酒特色产业;以日照岚山巨峰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雪青茶场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日照绿茶特色产业。

6.文化体育用品业:以乐陵经济开发区、昌乐鄌郚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泰山体育集团、昌乐百灵乐器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文化体育用品特色产业。

7.衣着用品业:以海阳凤城街办、禹城市中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烟台华联制衣公司、鲁银集团禹城羊绒纺织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毛衫服饰特色产业;以即墨蓝村镇、高密密水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青岛三湖制鞋有限公司、山东凤墩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制鞋特色产业;以高密姜庄镇、昌邑柳疃镇、即墨通济街办、汶上南站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高密市华庆经编制品有限公司、潍坊华宝纺织有限公司、即发集团、汶上如意天容纺织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纺织服装及印染特色产业;以嘉祥县嘉祥街办、平邑仲村镇为基础,重点发展嘉祥华杰运动制品公司、平邑县金利盒线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运动劳保手套特色产业。

8.家居用品业:以邹平好生镇、宁津县宁津镇和张大庄乡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邹平美迪雅家具公司、宁津县大亨木业公司、宁津仁和木业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家具特色产业;以文登龙山街办、定陶县定陶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艺达有限公司、定陶丽天抽纱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家纺特色产业;以济阳仁风镇、夏津宋楼镇、临清金郝庄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济阳华杰棉业有限公司、夏津新时棉业有限公司、临清市华兴纺织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棉纺特色产业。9.板材加工业:以临沂兰山义堂镇和朱保镇、费县探沂镇、郓城黄安镇、曹县庄寨镇、茌平菜屯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临沂福达木业有限公司、临沂凯源木业有限公司、费县安信木业有

限公司、郓城县顺兴木业有限公司、菏泽隆森木业有限公司、聊城林海木业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板材加工特色产业。

10.小家电业:以济南槐荫区美里湖街办、平度南村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九阳小家电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智能小家电特色产业和以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家用电器特色产业。

11.五金厨具业:以威海工业新区苘山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文登威达集团和威力集团为龙头企业的机电工具特色产业;以临沂河东相公镇和九曲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蒙凌集团、临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小五金特色产业;以博兴兴福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鲁宝公司和皇冠公司为龙头企业的不锈钢厨具特色产业。

12.中小型机械装备业:以滕州龙泉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中小机床特色产业;以新泰羊流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光明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起重机特色产业;以莱州沙河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莱州市莱工机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小型装载机特色产业;以德州德城宋官屯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溴化锂制冷机组特色产业;以临朐东关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磁电设备特色产业。

13.车船及零部件业:以梁山拳铺镇和梁山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梁山东岳挂车制造有限公司、梁山华宇挂车制造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专用汽车及配套件特色产业;以青岛城阳棘洪滩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南车四方机车车辆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机车及配套件特色产业;以淄博博山白塔镇、桓台果里镇、烟台福山福新街办、济南槐荫党家街办、青岛城阳惜福镇街办、平度同和街办、枣庄山亭西集镇、诸城密州街办、文登文登营镇、威海环翠桥头镇、新泰新汶街办、莱芜钢城里辛镇、五莲松柏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淄博海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桓台华泰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烟台正海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济南大可汽车改装有限公司、青岛青特集团、平度东和铸造有限公司、枣庄金华飞顺车辆有限公司、诸城巨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文登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友邦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新泰良达铁合金有限公司、莱芜中兴汽配有限公司、五莲遨游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以蓬莱北沟镇、威海经济开发区崮山镇、微山夏镇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山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微山航宇船舶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船舶及配件特色产业。

14.专用机械制造业:以淄博淄川昆仑镇、曲阜时庄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天晟煤矿装备有限公司、曲阜兴达矿山机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矿用机械特色产业;以垦利县垦利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胜动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石油机械特色产业;以济宁任城接庄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济宁沃尔华集团为骨干企业的工程机械特色产业;以章丘明水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塔机特色产业;以威海环翠张村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空港设备机械特色产业;以胶南王台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星火集团为龙头企业的纺织机械特色产业;以淄博周村北郊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玻璃机械特色产业;以兖州大安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农业机械特色产业;以胶南隐珠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泰发集团为龙头企业的手推车特色产业。

15.关键配套零部件业:以临清烟店镇、聊城东昌府郑家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临清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聊城市金帝保持器厂为骨干企业的轴承及配件特色产业;以宁阳堽城镇、东阿铜城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泰安金龙钢珠有限公司、东阿钢球集团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钢球特色产业;以泗水泉林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机床附件特色产业;以济南历城王舍人镇、胶州北关街道办、宁津时集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济南宝世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三联金属结构有限公司、宁津华丰机械集团为骨干企业的机械电子加工特

色产业;以昌乐营丘镇、诸城百尺河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潍坊精华粉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诸城市三维管件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铸造和精密铸锻特色产业。

16.压力容器制造业:以济南长清张夏镇、泰安岱岳山口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水龙王集团、泰安山锅集团为龙头企业的压力容器及锅炉特色产业。

17.型材加工业:以龙口东江镇、临朐东城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南山集团、山东华建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铝型材特色产业;以冠县烟庄街办、博兴店子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博兴汇金钢铁彩钢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精品板材特色产业;以聊城经济开发区蒋官屯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汇通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钢管特色产业;以泰安岱岳满庄镇、莱芜钢城颜庄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泰安科诺型钢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市方圆制管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钢铁型材特色产业。

18.建材及装饰制品业:以枣庄峄城底阁镇、泰安岱岳马庄镇、肥城汶阳镇、平邑保太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枣庄银泰膏业有限公司、泰安鲁能矿业有限公司、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平邑皇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石膏制品特色产业;以莱州夏邱镇、嘉祥纸坊镇、五莲街头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莱州华隆石材有限公司、嘉祥德信石业公司、五莲董全石材制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石材石雕特色产业;以寿光台头镇、陵县陵城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寿光宇虹公司、德州华宇新材料公司为龙头企业的防水土工材料特色产业;以寿光上口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寿光通利窗饰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窗帘窗饰特色产业;以淄博临淄朱台镇、兖州新兖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淄博齐峰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太阳集团为龙头企业的装饰原纸及纸制品特色产业。

19.陶瓷及耐火材料业:以淄博博山山头街办、淄博淄川双杨镇、临沂罗庄罗西街办、淄博淄川岭子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淄博华浩陶瓷有限公司、淄博耿瓷集团、临沂三元建筑陶瓷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陶瓷特色产业和以淄博永安达工贸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耐火材料特色产业。

20.橡胶轮胎制造业:以广饶大王镇和稻庄镇、威海环翠竹岛街办、荣成崖头街办、招远招城镇、平度明村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广饶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广饶盛泰集团有限公司、三角集团、成山集团、招远玲珑集团、光明轮胎集团为龙头企业的橡胶轮胎特色产业。

21.缓释控复合肥:以临沭县临沭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金正大公司和史丹利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缓释控复合肥特色产业。

22.盐化工及精细化工业:以潍坊滨海新区西城区、寿光侯镇、沾化滨海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海王化工有限公司、寿光大地盐化集团、山东海明化工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盐化工特色产业;以章丘刁镇、淄博临淄南王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济南圣泉集团、淄博齐翔腾达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精细化工特色产业。

23.玻璃钢及空调暖通业:以德州德城新华街办、武城鲁权屯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德州双一集团、德州中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玻璃钢中央空调特色产业;以桓台马桥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欧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空调电子暖通特色产业。24.塑编玻纤制品业:以惠民李庄镇、莒县刘官庄镇、单县北城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惠民金汇网业有限公司、莒县华昌塑料有限公司、单县天成玻纤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塑编及玻纤制品特色产业。

25.电子信息业:以威海高新区怡园街办、荣成港西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威海双丰电子集团、威海碧陆斯电子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电子信息类产品特色产业。

26.新材料:以桓台唐山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氟硅材料和绿色环保制冷剂特色产业;以威海火炬高技术区田和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威海光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碳纤维制品及渔具特色产业;以莒南大店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新亚新模具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磨具磨料特色产业。

27.新能源电动车:以昌乐朱刘街办、沂南界湖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沂南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新能源电动车特色产业。

28.特色工艺制品业:以滕州鲍沟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耀鸿玻璃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艺术玻璃特色产业;以招远温泉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招金卢金匠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金银首饰加工特色产业;以日照东港日照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惠艺绣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抽纱工艺品特色产业;以临沂罗庄黄山镇、临沂河东汤河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临沂佳源工艺品有限公司、临沂万隆工艺品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柳编制品特色产业。29.物流配送业:以济南历城华山街办、潍坊坊子坊安街办、淄博淄川将军路街办、苍山向城镇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山东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淄川服装城、苍山荣庆物流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商贸仓储物流特色产业。

30.特色旅游餐饮业:以曲阜鲁城街办、蓬莱市蓬莱阁街办、泰安泰山泰前街办和滨州滨城彭李街办为基础,重点发展地方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餐饮特色产业。

三、促进我省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依据我省“十二五”规划和我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优势和特点,制定“十二五”期间全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各地要在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搞好产业定位,抓好产业布局,实施重点突破,尽快培植壮大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地方特色产业。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规划、指导和服务,对列入全省发展规划的特色产业镇要进行重点管理和指导。对产业聚集度高、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综合经济实力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特色产业镇,给予重点扶持。“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40个省级特色产业镇。财政、国土、科技、税务、工商、质监和有关行业协会,要结合各自职能,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使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资源向特色产业倾斜,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努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在特色产业集聚区,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研发、检测、信息、物流、融资、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培植200个公共服务平台,省级示范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镇都要建立基础设施良好、服务功能健全、社会效益明显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龙头企业等建立协作关系,采取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快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我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全程电子商务、产品研发检测、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撑。对服务于地方特色产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在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用地指标安排以及税费减免优惠、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积极引导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商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提高产业链配套协作水平。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抓好项目凝炼。引导企业向产业链的上游、下游延伸;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搞好协作配套;引导特色产业向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化程度,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特色产业内部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发展态势。

(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加快落后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大力推行联

盟标准,提高内控指标,提升产品质量,规范特色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采用出资委托或购买的办法,集中推广采用先进共性技术、工艺,提高地方特色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五)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区域品牌。实施特色产业“百千万”品牌创建工程,重点支持100个技术含量高、管理先进、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业集群创建优质产品基地;重点提升1000个有一定基础、有影响力和名气的特色产业企业及产品,开展马德里商标注册、著名商标推介和品牌上榜宣介活动;重点引导10000个无品牌生产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创建自己的品牌。鼓励和支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和集体商标注册,鼓励地方特色产业建立和实施联盟标准,打造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名品、名镇、名市,实现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六)不断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统筹和利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对一些重点产业集群给予重点支持,采取集中资金、集约投入方式,在全省16个设区市中每年支持几个市,每市支持1000万,3年内支持一遍,重点培植为100个过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服务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安排的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符合全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工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专业化协作配套以及产业升级和延伸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各市、县(市、区)应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特色产业特点的金融品种,开辟绿色通道和直通车,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特色产业。在符合条件的地区重点推进中长期集合融资、设备融资租赁、上市融资等。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强信用担保对信贷的放大和增信作用,每年担保贷款额的1/2以上用于特色产业中的中小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发起或参与设立面向特色产业发展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五篇: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2-2-15

根据安排,我们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过去,我市中小企业户数不多、总量不大、规模较小。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到去年底,按照国家企业分类标准,全市中小企业(含非公有制经济)总数达到12.28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户数的98.8%,是“十五”末的2.2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是“十五”末的8.9倍;资产总额达到40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8万人;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2万户,注册资本204.8亿元。经过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收购兼并和技术改造,形成了一批有国有与民营独资、合资、股份制和混合经济成份同时并存的大企业、大集团,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工业总产值10-50亿元的企业有12户,50-100亿元的企业有5户,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户,这21户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58.6%。

(二)工业企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我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去年,全市663户(含8户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2.3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33.7%;实现增加值1151.0亿元,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9.6%。全市工业增加值首次在全省各地市中突破“千亿元大关”。煤炭产量达到

2.57亿吨,原油产量983万吨,原油加工量261万吨,兰炭产量960万吨,电石产量92.9万吨,发电量356.3亿度,金属镁产量18.9万吨,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高位增长速度。

(三)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中省、国有大中型和上市企业纷纷进入我市,为全市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融合一体,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家庭式、家族式、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提升了三个层次:管理制度化,大部分中小企业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了“依法治企”;管理科学化,现代的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管理手段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了我市中小企业的科学管理;管理战略化,大部分中小企业增强了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了短期行为,制定了企业发展中长期战略

目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10%的中小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4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四)中小企业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地方财政贡献大。2010年,全市县域工业增加值完成1051亿元,县域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府谷县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06.8亿元,实现税金47.3亿元,财政贡献率达到67.4%;神木县中小企业上缴税费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0%以上;吴堡县中小企业上缴税金对全县财政贡献达到58%。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渠道,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依托力量。

(五)注重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格局形成。“十一五”期间,全市直接投入企业的科研经费达6800多万元,中小企业创新技术成果19项、授权专利75件、成果和专利应用转化率达70%以上,大力培育和创立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全市拥有科技企业95户,资产总额达35亿元,年实现利税2.91亿元。17个产品荣获“陕西名牌产品”称号,7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36户企业获得了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13家企业获得了“榆林市知名商标”称号,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坚持走循环、节能、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多数企业的自觉行动,煤炭企业加大煤炭深加工和就地转化力度,煤炭产品结构由单纯生产原煤型向能源化工型转移,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煤-兰炭-尾气-白灰-电石;煤-电-电石-聚氯乙烯-烧碱;煤-甲醇-醇醚燃料;煤-焦油-燃料油等循环产业链条。同时,大部分企业的电石渣、电厂炉渣、煤泥、煤矸石等废弃资源实现了再循环和再利用,基本做到了“闭路循环,吃干榨尽”,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格局。

(六)中小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对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市传统产业全部是中小企业,传统产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南6县红枣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榆林羊老大、神木通海羊绒等羊绒制品和各县区服装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解决安置员工相对较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据调查,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8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0.5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6.1万人;支付劳动报酬112亿元,直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46亿元。其中,府谷县中小企业吸纳就业11.9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在吸纳当地劳动力中贡献率达到98%以上;神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均来自中小企业。

二、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领导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序还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级领导对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象抓能化大工业那样抓中小企业发展,使中小企业在整体经济运行中缺乏招数,后劲明显不足。

(二)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据调查,我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分别占员工总数的5%、3%。规模以下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只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左右,与企业发展需要很不协调,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紧缺,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近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人才培养和引进数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和观念的落后,我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一些企业“重模仿、轻创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全市中小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至今空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只有8户。多数生产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各县区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对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不够。

(三)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普遍问题,当前不少中型企业和大多数小型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只能利用民间的高利贷来维持周转,致使原本微利的企业融资成本加大,生存艰难。今年由于宏观政策的调整,企业项目建设、流动资金贷款等受规模的限制,银行贷款供需矛盾更加凸显,据对全市126户中小企业调查统计,资金需求量达82.3亿元,其中,流动资金需求占70%。

(四)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健全。“十一五”

以来,国家为了推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省、市、县政府也相应制订了不少配套政策措施,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发展非公经济36条、西部开发战略以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及其他原因致使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还比较艰难。

三、加快中小企业对策与建议

“十二五”期间,榆林经济将步入持续跨越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是我市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主要力量,任重道远。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生产要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针对我市中小企业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问题,要从育才、借才、惜才、用才、留才五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加大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工作力度。按照“十二五”人才规划战略目标,要层层落实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落实培训对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并充分利用企业联合会等培训基地,重点培育企业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企业内部也要建立培训中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和人才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专家型高端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紧缺人才,“借梯上楼,借船渡海”;要珍惜和爱护人才,要制定保护人才、提高人才政治经济地位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人才转化生产力的积极性;使用人才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拘一格充分使用各类人才。组织人事部门和国资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库,特别是对通过认证培训的职业经理人,应作为提拔、任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基本条件,逐步推行企业负责人市场招聘制度,形成用人的激励竞争机制;留人就是要解除人才在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对人才的福利待遇,为人才创造发展空间,真正做到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同时,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为职工足额缴纳

“三险五金”,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稳定职工队伍。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鼓励引导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问题。

(二)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市、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加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技术改造和重点工艺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两化融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技术转移新机制的形成,大力实施科技园区带动辐射和科技成果规模转化,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加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增强我市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市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评审、认定工作,并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制定我市鼓励措施。要激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金融、社会资金等多渠道投资,着力扶持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项目,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创建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更难是当前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宏观经济调控和我国金融体制的问题,对此我们一个地方无能为力解决。但从全国看南方好于北方,从我市看北六县好于南六县,神府又好于其他地方。所以只要积极努力,改革创新还是会有一些办法缓解困难的。一是政府应成立投融资领导小组,研究如何有效合理的发展和激活民间资本,整合重组以国有资本控股、民营企业参股的市级信用担保和再担保公司;建立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沟通促进银行落实放大倍数政策,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增强为中小企业服务意识。各级政府部门要下大力引导帮助龙头企业积极上市,构建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召开项目与融资促进会,充分发挥现有的投资公司、股权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基金会等机构的融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急需资金。鼓励资源开发型企业到南六县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单位,解决专业银行机构空白区域的贷款难问题。二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组织中小企业积极申报中、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逐年增加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额度,重点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畜牧业种养大户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争取设立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和产学研补助经费。各县区也要随着财力的增加,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发挥市财政融资担保基金的引导作用,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积极开展担保业务;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广纳民间资本,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要制定鼓励金融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考核奖励政策,每年通过综合评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工作。“十一五”期间,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省、市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还比较艰难。政府应注重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要积极引导企业研究政策,吃透政策,努力创造条件,落实国家、省、市对工业企业的贴息贷款、减免税、促销奖励、技术改造等优惠政策;利用优惠政策,设置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重视关注系列政策,研究好相关政策。新上项目要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发展等相关政策。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杂志、简报、各类培训宣传好相关政策,协调好上下部门的政策申报,搞好项目辅导服务。相关部门也应结合榆林实际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传统产业、新型产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要认真研究国家金融政策,充分发挥服务机构作用,切实研究,使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五)认真搞好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结合榆林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的实际情况,按照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资源社会化、分布网络化、服务标准化和便捷化的要求,形成资源整合、体系健全、功能完善、服务规范、运转高效,构建能满足我市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服务需求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平台。坚持“一个导向”,就是要以全面、深入、系统地优化榆林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导向,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级。打造“两类平台”,就是要建设好综合性服务平台和专业性服务平台,两者协调配合,能够有效承载各类服务工作。配置“三类服务”,就是要使政府公共服务、非盈利机构公益服务和商业性机构有偿服务合理分工、三位一体,实现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全面提升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建立“四大机制”,就是要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领导机制、协调机制、业务运营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通过四大机制的合理设计,带动相关制度的发展、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完善“八大子系统”,就是要建立健全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市场开拓、信息服务、科技支撑、教育培训、管理咨询、信用服务等八类服务,满足中小企业服务要求。

下载昆明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明市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优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我市优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近几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法一办法”,在资金安排、政策优惠、市场引导、......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相对集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和生产性配套服务体系较为齐全的工业聚集区。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有利于......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推荐)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陈海蔚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问题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与社会......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5篇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县有关企业: 为进一步促进县域内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10】3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信息索取号:D00000-0202-2010-0010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井冈山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近几年来,通......

    中小企业发展

    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解决五个问题中小企业在未来的10年中能不能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是一件关系到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观念滞后、体制限制、政......

    中小企业发展

    二、火焰圣杯 在反抗军营地雷多克,你遇到一名穿着火焰法师服装的炼金术士塞巴斯蒂安(Sebastian),原来他以前确实是一名火焰法师,只是因泽拉达斯摧毁了魔法石,导致他失去了火焰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