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编制
国家公务员级别划分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1)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
(2)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3)驻外外交机构衔:
大使衔、公使衔、参赞衔、一等秘书衔、二等秘书衔、三等秘书衔、随员衔
(4)专业技术职务:
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
(5)军衔:
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兵、礼仪士兵
(6)警衔:
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警督、警司、警员
(7)关衔:
海关总监、副总监、关务监督、关务督察、关务督办、关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十七条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差多了,科员上去是副科,再上去是正科,在上去是副处,然后才到正处;别看就这几个层次,没那么好提拔的
简单说,国务院下设各部(例如教育部),这是部级。部下设立司或局(例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这是司局级。局下设立处(例如基教司教材编审处),这是处级。处下就是科级。比如北京,北京市是直辖市,和各省同级,属于部级。北京市教育局就是局级,北京市的各个区也是局级,和外地的地区同级。区的教育局就是处级,各街道办事处也是处级,和外地的县长同级。各区教育局设立的科(如通州区教育局中学教育科)就是科级,和外地的乡长同级。军队中团级干部相当于处级,其余可以类推。至于享受处级待遇是一种对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干部的奖励(或叫安慰),比如他本来是副处级(北京某区教育局副局长),但是六十岁了,该退休了,升不了正局级了,工作辛辛苦苦,也没犯什么错误,怎么办,来个享受正处级待遇吧。于是退休金涨了,也许还给调调住房,别的就完了,他不在岗了!专车没了,专用秘书没了,专用办公室没了,但是名义上很好听。当然其他各级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局长退休了,可以享受副部级待遇,副部长退休了,可以享受正部级待遇。所以中国人很多人都想当官。
正处级,处长,地级市的局长,县委书记和县长,地级市设的区的区长和区委书记,调研员,公安局的支队长,省办公厅处长
中国公务员的行政级别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规定分为十五级,下面就是引用的资料:
第三章 职位分类
第八条 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
第九条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第十条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中国干部级别如何划分?
来源: 高希燕的日志
科员、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副局级、局级、副市级、市级、副省级、省级、副部级、部级、国家副主席、国家主席
新《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的公务员职级层次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省长、副部长,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局长,副省级市市长等
厅局级正职:各省厅、局长,各部委司、局长,省辖地、市的专员、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副厅、局长,副司、局长,副专员、地级市副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巡视员
县处级正职:县长、地级市的各局(处级局)局长、区长,省部委各司厅局的处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
县处级副职:副县长、副区长,副处长,处级局的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
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主任科员
科员:基层公务员,个别地区在这一级还分设了正、副股级领导职务
办事员:基层公务员
第二篇:编制公务员录用计划探讨
编制公务员录用计划探讨
编制公务员录用计划探讨
——公务员录用调研
某某公安部门招考人民警察其中有一个职位专业要求是“房地产经营与土地管理”,资格条件是“男性,普通高校往届大专以上”。公安局需求“房地产经营与土地管理”这样的专业吗?回答可以是肯定的:不需要。这种专业为什么不是房产局招考,而偏是公安部门
招考的职位呢?这种情况是因人设位吗?有标准可以执行吗?是不是招考职位可以随意设呢?
《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就要实行,公务员录用有法可依了,对公务员录用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了。公务员录用是公务员队伍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依法做好公务员录用工作,把好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要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通过考试、考核等程序招考国家公务员。现行的公务员录用单项法规中,需从改善编制录用计划这方面着手,把好公务员录用工作质量关。
编制录用计划主要是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根据本单位的职位设置和空缺职位要求(专业知识、学历、工作能力等要求),再编制本单位的录用计划。简单说是本单位缺什么样人,录用什么样人。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是履行公职的,行使国家政府职能的,应该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有较高各种专业知识水平、有群众基础的。公务员素质的高低,也关乎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能力强弱,政令能否畅通的关键。
为确保新录用国家公务员的高素质,做好公务员录用程序中的编制录用计划工作至关重要。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位主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三大类。考虑到公务员的能力要求、学历、年龄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要求,编制录用计划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专业”要求的审定工作。
由于全省统一的公务员笔试的内容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行政能力倾向测验和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测试考生的主要是高中以下的知识,不能测试到考生的对职位要求具体专业知识水平。
公务员每一个职位,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如公安局的刑侦痕检科员,哪么就要求新录用的公务员需具备大专(可以要求更高如本科)以上学历,在院校主修专业为痕检及相关专业,就不是建筑规划等专业毕业生能够应付得来的工作。
1、结合公务员法实施后的相关公务员确认工作,公务员单位要调查核实各个岗位的情况,对每一个职位进行细化,编写职位说明书,对于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要求书面化备案,不能根据现任职人员情况因人设位,要从履行该职位所需求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学历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编写。
2、有职位空缺时,按职位的专业要求,根据职位的能力要求编写录用计划,就有依有据,有章可循了。
二、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的“工作经历”要求的编写工作。
根据公务员队伍的培养要求和人才金字塔理论,基层干部素质高,上层自然不差,在基层干得出色的干部,优先录用安排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公务员队伍素质就会较高。这些基层干部特点就是基层工作能力强、了解基层需求、在群众中有威望、与基层干部和百姓沟通能力强,录用这部分干部到公务员队伍应是以后录用公务员的主要对象和方向。
市县级以上机关公务员要经常性地参与指导部门业务等工作,有工作经验人员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进机关后一般能较快进入角色;职位只面向有工作经验者招考,就能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一线去工作,基层干部队伍基础就更加坚实,上层公务员队伍领导就更牢固了。因而,在资格条件一项,就多加一项“具备XX工作经历者”。不应是“具备XX工作经历者优先”,不应是可有可无一项。
建议地级市、省直、国家级的公务员单位不要从大学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国家不能为某些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录用后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交“学费”和浪费国家财政资源。这些公务员单位如果出现职位空缺,可从基层的县、乡镇机关中表现突出、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中采用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录用。从而也给了基层公务员的进阶机会和优势导向。
三、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的“学历”要求的编写工作。
有人说公务员招考学历要求只有国家认可学历就行,其实并不全是这样。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国家全日制毕业学历优于自考优于成人教育优于函授毕业,研究生优于本科优于大专优于中专学历,这是客观实际。录用公务员实际上是优选,是好中选优。建议公务员招考的资格条件要以全日制教育学历为主,以高学历为主。
四、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的“技术职称”要求的编写工作。
某些职能部门如卫生局、农业局、教育局等,主要是面向管理卫生、农业、教育等事业单位,具有鲜明的和较高的技术专业要求,这些部门录用公务员对象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职称,要避免外行管内行,越管越乱。
五、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的“政治面貌”要求的编写工作。
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保证党的绝对领导,党群公务员单位和某些政府机密、重要部门招考公务员,要以中国
共产党员为主,具备中国共产党员政治面貌为首要条件,缺其不可。
六、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的“年龄”要求的编写工作。
公务员法规定录用公务员从18周岁到35周岁。基层公务员单位录用公务员年龄起点可以放低些,县、市(地级)公务员机关依次累计要求多少年基层工作经历类推。
七、做好公务员招考职位的“招考对象及范围”要求的编写工作。
招考对象及范围是录用计划的重点,公安部门应重点从公安院校和优秀的退伍兵中录用警察,公安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修读公共管理、刑侦、痕检等专业,有较强的专业对口性。基层公务员单位应以有相关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为重点招考对象。
录用公务员工作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突破口,公务员主管部门把好这个“入口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第三篇:事业编制和公务员区别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区别
1.经费来源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财政全额拨款。
事业编制分三种,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2.升迁不同。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即工龄长薪级工资涨,就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
而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就说你专业扎实,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还高。
3、公务员升迁机会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顶。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所以升迁机会很少,因为职数少。
4、事业单位未必工资比公务员低,一是看哪个单位,比如烟草专卖就比公务员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职称,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很不错的。毕竟基层公务员一辈子混到副处的很少。当然我指的是基层。省市和国家的除外,省里公务员起步就是处级。
事业编制
开放分类: 社会、政治
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编制的分类
1、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2、事业编制一般都是要考的,比如烟草局、海关、检察院之类。
3、以前有经济警察、现在的港口警察、铁路警察等,他们是事业编制,现在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编制,现在警察中的公安就要求统一编制,即是公安即是公务员。
公务员编制的待遇最稳定。
事业编制分三种:
1、全额拨款事业;
2、差额拨款事业;
3、自收自支事业
其中,以1为最稳定,但工资较少;2的待遇形式比较灵活,电台、电视台等都属此类,虽然财政拨款只占一部分,但每月拿钱却很多;3不是财政拨款,退休时拿的是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退休金。退休后,上述四种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补贴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务员、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事业编制的和公务员待遇是不一样的,事业编制比公务员待遇低。但是还是国家工作人员。
第四篇:公务员、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很多人可能对公务员、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概念很模糊。所以我最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发到论坛上,希望对一些想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朋友有所帮助。
进入行政编制的意味着你是国家公务员,如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像学校就是典型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为自收自支、差额拔款、全额拔款三种类型。不用我说大家也能自明白,第一种就是你的工资和福利全由自己单位的收入来支付。比如你进入一个一个风景区的管委会工作,可能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就是你的工资和福利有一部分是政府负担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单位的收入负担。我的理解像人民医院之类的单位就是这样的。第三种就是你的工资和待遇全部由政府负担,这种的事业编制就从形式上和公务员是一模一样的了。现在讲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最大的区别:行政编制也就是国家公务员是有级别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员,可能是最低一级的,你几年以后当了科长,就是股级。再几年以后当了局长,就是局级。也就是说,你如果是行政编制,那你就是“走”级别的。而事业编制,名义上是国家干部,实际上还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职称,比如你几年以后是初级工,几年以后是中级工,几年以后是高级工。学校老师是最典型的事业编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业编制的人员不能当领导干部。想进入行政编制只通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都有国家的和省的公务员考试。要注意,现在只有地级市才有权力组织公务员考试,也就说县级市的乡镇或单位来招聘的话,一定是事业编制的,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公务员队伍界定:我国的干部身份很复杂。公务员队伍的确和一些网友所说,其实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对并不是十分庞大的队伍。很多人都把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行政职能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作为公务员收入比较高的论据,因此,我就把他们全列进来了。
在我国真正具备公务员身份也并不是所有党政机关。党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务员就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分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人,具有行政编制的也未必全是公务员。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比如说史志办(政府)、党史研究室(党委)、考试办、编办、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分配办(人事局)、电教中心(组织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这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是公务员。再就是政府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
这些具有明显党政机关特征里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具有干部身份,是事业编制,事业编、行政岗。就是领导干部里面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大家一注意就能明白,看组织部或政府的红头文件任命书里,凡是任命的,一般是公务员,而聘任,则肯定不是公务员。就这么说吧,类似财政局、人事局、经贸局、环抱局这样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行政机关,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也就是所有工作人员的40%—50%。
再说其他事业单位,比如说学校,虽然说学校是事业单位,但是学校也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所以学校里面也有人具有公务员身份,而学校里的教师(除了临时工),统统都是干部身份、事业编制(吃财政拨款);卫生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机关,受它管理的比如说防疫站和少数没有改制的医院,都是事业单位,而部分医院改制后,虽然成了企业单位,但是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保留了原有的身份,或者是干部身份或者是工人身份,或者是行政编制或者是事业编制。再就是粮食局,这也是个比较特殊的机关,因为这个部门的行政职能日益减少,很多地方把粮食系统进行了改制,所以说粮食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大部分不是公务员。-g* 再说具有行政职能的企业单位,比如说电业公司、电信公司、药材公司、房地产交易中心(也有的地方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虽然说经过改制全部变成了企业,但是因为这类企业在2002年以前都是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因此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改制,里面的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公务员变为工人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单位改制了,但人没有改制。况且,这类单位的领导干部,大都还是经过组织部门任命,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当然,除了少数聘任的)
再说银行,现在正进行银行系统的改制。也可以说,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大部分也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再说企业,比如说烟草公司、旅游公司(少数地方还叫旅游局)、石油公司,这类企业也比较特殊,特殊在哪里呢,就是他们在市场没有全部放开的情况下也具备一定类似行政职能的职能,所以,这些公司里面的领导层,也几乎全是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
最后再重申一点,事业编制的虽然是干部,但肯定不是公务员,行政编制的也不一定是公务员;真正的公务员只是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因此说,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当数量不是很大的队伍。
而真正队伍庞大的是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领的是职称工资,具有本科学历的,就是拿初级职称工资,而中级、高级职能通过考试、评议也能容易获得,所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对比较高。
而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拿的是职级工资,同样是本科学历,如果不是领导干部,就得能科员或者办事员工资,那样工资就很低了。与事业单位(包括教师)相比,那些具有中级支撑的就相当与公务员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拿公务员里的县处级工资。因此说,一个地方,能拿到县处级工资的公务员只有3 个(县长、书记、政协主席),而事业单位就数量很多,高级教师有10来个、高级农艺师、会计师、经济师都很多。而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比不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一般来说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等是行政单位,采用的是行政编制,但是由于机构改革后行政编制很难增加,而工作量在不断增大,所以很多行政单位都通过采取增加事业编制的作法来达到增加人员,但是由于机关事业编制一般限制在行政编制的15%以内,所以对于需要大量增加人员的单位,通常采取了经过批准下设一些局或所、队、中心等的事业单位,如各省交通厅下设的公路管理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下设的社保基金管理局,因为他们具有部分的行政权力,故产生现在公务员暂行条例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些都是采用了事业编制,所以是绕过了行政编制这个坎,当然也就是造成被人所诟病的机构改革越改越来越大的现象.
第五篇:参公也是公务员编制
这种答复很不礼貌也没有素质。
全国参照或依照公务员管理(以下简称参公)的事业单位的公务员,是国家公务员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编制证岗位栏目中注明是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员的权利,享受公务员的相关待遇。
但目前一些区县将参公单位另眼相看,不准参公单位的公务员调入其它行政单位;同时,不给参公单位的公务员参加考试选调入行政单位的机会,(综合各地的现行公务员报考规则,大致有如下:凡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自2003年以来在全国和全省公务员公开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行为的人员,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公务员、录用后未满五年最低服务年限即辞职的公务员、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均不得报名。已具有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不属于考试录用的对象,也不得报名。)不准报考。所以目前来说参公单位到行政单位是逆向流动。
分 析: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参公单位的公务员也是和其它行政单位公务员一样,是严格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程序,通过公开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如果不准流动,那么就只能在参公单位工作一辈子,这是对参公单位以及参公单位公务员的一种歧视。同时还将埋没一大批有识之才。
从道理上讲,参公单位公务员的编制证上已经明确是国家公务员,那么就应该享受公务员的一切权利和义务。至于编制性质是事业编制,那是由所在单位的性质决定的。应该来讲单位性质不等于人员性质。
从法律的角度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从法理上来说,公务员就是一个权利义务的集合体,既然履行了公务员义务,就应享受公务员的权利,参公单位的公务员就能流动,不应该设立参公单位公务员不能流动到行政单位的界线。
具体的办理程序,请你咨询对方单位人事机构,参照相应人事管理条例及法规、按照现行人事调动程序进行。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