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

时间:2019-05-14 11:2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

第一篇: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

第1章 税收筹划基础

思考题

1.为什么有效的税收筹划和税负最小化不同?

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2.为什么税收筹划者不仅要知道某一特定交易对其本身的税收影响,还要知道对其他交易方的税收影响?请举例加以说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增值税纳税筹划中,一方由于增值率较高在纳税人筹划中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虽然降低了自身的税负,但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销货时购货方无法抵扣该项交易的进项税额,即便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用发票,购货方也只能抵扣小额进项税额,这便使得交易对方的税负有了一定增加。

3.你认为税后收益总是低于税前收益吗?请举例加以说明。

不一定。纳税人不应因看重节税带来的收益而过于强调节税,而应考虑财务利益的最大化。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除了要考虑降低税收外,还要考虑纳税人的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未来的财务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所得增加,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资本增值。在一般情况下,税收负担的减轻意味着纳税人股东权益的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税负的降低并不会带来纳税人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例如,由于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借款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因此纳税人为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追求节税效应,就要进行负债经营,当负债利率低于息税前的资金利润率时,利用负债融资就可以提高所有者的权益利润率;反之,利用负债融资反而会降低所有者的权益利润

率,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会随负债比例的升高而下降。4.请举例说明税收筹划、避税与逃税的区别。

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法律及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触犯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一系列涉税行为的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活动。避税的最大特点是非违法性,它包括利用合法手段,如各种特定税收条款或税法中缺乏的某些条款(即税法漏洞),而引起的应税义务的减少。

从法律角度分析,避税分为顺法意识避税和逆法意识避税两种类型。顺法意识避税也称积极性避税,是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它不会影响或削弱税法的法律地位,也不会影响或削弱税收的职能作用。例如,纳税人利用税收的起征点避税或设立高新技术产业适用低税率以规避高税率等。再如,在对烟酒实行高税率政策的背景下,纳税人通过减少烟酒的消费量以达到少纳税的目的,这是一种顺法意识的避税行为,与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一致。逆法意识避税也称消极性避税,是与税法的立法意图相违背的,甚至是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的规避税负行为。例如,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手段把高税率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子公司的行为等。

税收筹划所做的筹划行为与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是一致的,它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不同涉税行为的税法规定,通过事先的筹划安排,以达到减轻税负之目的。由于税收筹划以遵守税法规定为前提,故具有合法性;由于税收筹划多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式来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故又具有合理性。因此,顺法意识的避税行为也属于税收筹划的范围。

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逃税与税收筹划的本质区别在于逃税是违法行为,而税收筹划是通过不违法的筹划手段实现少缴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的行为。5.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税收筹划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综合考虑交易各方的税收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因此,税负最小 2

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

第三,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

税收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变化,原先不违法甚至是合法的行为有可能变为违法行为。第一,当税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纠正或税法中不明确的地方被明确后,企业相应的税收筹划权利就会转换成纳税义务。比如某种税收由全额累进税率改为比例税率时,利用累进级距的不同税率实施税收筹划的条件就不存在了。第二,当国家或政府对税法或条例中的某项(些)条款或内容重新解释并更改适用范围时,纳税人原有的权利就可能转变成义务

第四,正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

税收筹划需要在企业涉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不到税收筹划所预期的效果。另外,税法中某些比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导致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理解产生分歧,纳税人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在税务当局看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因此,任何纳税主体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但要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还必须了解征税主体对其税收筹划行为的认定和判断。

习题

1.名词解释

税收筹划 逃避缴纳税款 答案与解析: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简答题:

(1)税收筹划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逃避缴纳税款的法律界定及法律责任。(3)简述欠税的法律界定及法律责任。(4)简述骗税的法律界定及法律责任。答案与解析:

(1)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事先性和风险性的特点。

税收筹划的合法性是指税收筹划必须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这里的合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遵守税法;二是不违反税法。任何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纳税责任的行为都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围。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做出采用较低税负方案的决策是纳税人的正当权利。用道德的名义要求纳税人选择高税负,不是税收法律的本义。

税收筹划的事先性是指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涉税事项所做的规划和安排。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产生货物和劳务税纳税义务,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产生所得税纳税义务,在财产取得之后才产生财产税纳税义务等,这就为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事先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如果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纳税人再通过种种手段减少应纳税款,则被认定是违法行为。

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的,这就使未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可能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有可能是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使得本来的最优方案变成次优方案。另外,纳税人在筹划时由于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税法在某些条款上的模糊性)等而面临违法及纳税调整的风险等。

(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述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且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3)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 4

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阻止出境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制定。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

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犯有以上罪行的,判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处骗取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并处骗取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本款罪的,除处以罚金外,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3.下列哪种说法准确地描述了有效税收筹划? A. 适用较高税率的投资者应进行政府债券的投资 B. 免税的投资者应进行企业债券的投资 C. 预期税率在未来会下降时,雇员更喜欢推迟接受他们的报酬(假设这一行为成功地推迟确认应税收入)D. 租用耐用的经营资产比持有它们更有利(假如该项资产允许加速折旧)答案与解析:

ACD。政府债券收入一般属于免税收入,投资政府债券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免税的投资者投资企业债券,并没有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预期税率在未来会下降时,推迟报酬接受时间可以递延纳税。

4.纳税人A购买了100,000元的公司债券,年利率为10%。纳税人B购买了100,000元的政府债券,年利率为8%。这两种债券的到期日和风险相同。每个纳税人获得的税后收益率是多少?(A、B均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答案与解析:

政府债券收入属于免税收入。

A的税后收益率=10%×(1-25%)=7.5% B的税后收益率=8%

5.某纳税人正在考虑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是以20,000元雇佣一名税务会计师来研究筹划方案,如果成功,这一方案可为他节税22,000元,成功的概率估计是70%;方案二是以18,000元雇佣一家市场策划公司,该公司的任务是为产品制订市场拓展计划。如果成功,这一方案可为该纳税人节约广告费20,000元而不影响销售收入。方案成功的概率为80%。如果税率为15%,则该纳税人应选择哪一种方案?如果税率为25%,则该纳税人应选择哪一种方案? 答案与解析: 方案一:

净节税收益=[22,000-20,000]×70%=2,000×70%=1400(元)在税率为20%时:

税后收益率=1400÷20,000×(1-15%)=8.24% 在税率为25%时: 税后收益率=1400÷20,000×(1-25%)=9.33% 方案二:

净节税收益=[20,000-18,000]×80%=1,600 在税率为20%时:

税后收益率=1,600÷[18,000×(1-15%)+20,000×15%]=8.74% 在税率为25%时: 税后收益率=1,600÷[18,000×(1-25%)+20,000×25%]=8.65% 因此,当税率为15%时,纳税人应选择方案二;当税率为25%时,纳税人应选择方案一。

6.一家大公司聘请你作税务顾问,这家公司有累积的税收亏损,并预计以后几年会维持这种状况。该公司打算在外地设立一家新的配送工厂。估计该工厂成本为1,000万元。公司正考虑3种备选方案:依据方案A,公司借入1,000万元买入这样的工厂;依据方案B,公司发行普通股票筹款1,000万元购买这样的工厂;依据方案C,公司向当前所有者租用这样的工厂。公司要求你准备一份简要的报告,勾勒出每种方案的税收结果。在报告中,请你推荐从税收上讲最有效的方案。

答案与解析:

方案A:借款的利息支出会增加亏损,在公司亏损的情况下损失抵税效应。方案B:公司亏损不用支付股息。

方案C:租金支出会增加亏损,在公司有累积亏损的情况下损失抵税效应。所以从税收上讲,方案B相对有效。

7.论述题:

(1)论述税收筹划的意义

(2)论述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与解析:

(1)第一,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纳税人有从事经济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其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属于纳税人应有的经济权利。

税收筹划除了可以实现节税功能外,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税法陷阱是税法漏洞的对称。税法漏洞的存在,给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而税法陷阱的存在,又让纳税人容易落入看似漏洞、实为陷阱的圈套之中,这也是政府反避税的措施之一。纳税人一旦落入税法陷阱,就要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影响纳税人正常的收益。税收筹划可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从而维护其正当权益。

第二,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税收筹划要求纳税人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涉税事项的事先安排,这就要求纳税人必须熟知税法,并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行事,以避免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抵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后,企业开始重视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这种一致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只有在税制改革与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显著的情况下,税收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实现;否则,如果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较低,无疑会助长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不必进行税收筹划就能取得较大的税收利益。

企业纳税意识强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具有共同的要求。税收筹划所安排的经济行为要求合乎税法规定或不违反税法规定,而依法纳税更是企业纳税意识强的应有之意。

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同时依法建账也是企业依法纳税的基本要求。

第三,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是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框架下寻求低税点,低税负的产生除了因国家为了鼓励某一行为所给予的优惠外,还有可能是因为税收法规的缺失或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不完善的税制往往通过纳税人税收筹划的选择才能暴露出来。国家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分析和判断,有利于发现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同时也是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国家现行税法完善性的检验。国家可以利用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反馈的信息,改进有关税收政策并完善现行税法,从而促进国家税制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四,促进国家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从某一角度看,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也是企业对国家税法和政府税收政策的反馈行为。如果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正确,税收筹划行为将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良性的、积极的正面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所在,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自身的税收支出,从而增大自身的财务利益。由于企业自身具有强烈的节税欲望,国家才可能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诱导纳税人的行为,从而实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目标。例如,国家为了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所得税中规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0%的税收优惠。如果企业通过税收筹划成立了研发部门,则该企业在享受国家这一税收优惠政策、节约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实现了国家鼓励企业研发这一税收政策目标。

(2)第一,综合考虑交易各方的税收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

第三,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税收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有一 8

定的局限性,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变化,原先不违法甚至是合法的行为有可能变为违法行为。

当税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纠正或税法中不明确的地方被明确后,企业相应的税收筹划权利就会转换成纳税义务。比如某种税收由全额累进税率改为比例税率时,利用累进级距的不同税率实施税收筹划的条件就不存在了。

当国家或政府对税法或条例中的某项(些)条款或内容重新解释并更改适用范围时,纳税人原有的权利就可能转变成义务。

第四,正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税收筹划需要在企业涉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不到税收筹划所预期的效果。另外,税法中某些比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导致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理解产生分歧,纳税人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在税务当局看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因此,任何纳税主体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但要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还必须了解征税主体对其税收筹划行为的认定和判断。

第2章 税收筹划方法

思考题

1.纳税人的筹划主要从哪些角度切入?

纳税人的筹划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1)对纳税人类型的选择

从纳税人类型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纳税人: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不同性质的纳税人所适用的税收政策存在很大差异,这给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

(2)不同纳税人之间的转化

由于不同纳税人之间存在税负差异,因而可以采取转变纳税人身份的办法合理节税。

纳税人之间的转化一般存在多种情况,比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转变,可以借此实现节税。

(3)避免成为纳税人

纳税人可以通过灵活运作,使得企业不符合某税种纳税人的条件,从而彻底规避税收。

避免成为纳税人的另一种办法是,通过税收筹划安排,使纳税人发生的经济业务不属于某些税的纳税范围,因而该经济业务就无须纳税。我国税法对纳税范围有明确的界定,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纳税事项,避免其进入纳税范围,就可以彻底免除纳税义务。

2.计税依据的筹划有哪些操作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计税依据的筹划一般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切入:一是实现税基的最小化;二是控制和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三是合理分解税基。

第一,控制和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这种税收筹划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税基推迟实现,即税基总量不变,合法推迟税基的实现时间。税基推迟可以实现递延纳税。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税基推迟实现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降低未来支付税款的购买力。

(2)税基均衡实现,即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在各个纳税期间均衡实现。在适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还可实现边际税率的最小化,从而大幅降低税负。

(3)税基提前实现,即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合法提前实现。在减免税期间,税基提前实现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额。

第二,合理分解税基

合理分解税基就是把税基进行合理分解,使税基从税负较重的形式转化为税负较轻的形式。

第三,税基最小化

税基最小化就是将税基总量合法降低,从而减少应纳税额或者避免多缴税。这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筹划常用的方法。

3.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有何区别?税收筹划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或税目,不论其数额大小,都规定按同一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着课税对象或税目数额的增大而逐级递增的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税率。

比例税率的筹划主要针对同一税种对不同征税对象实行的不同税率政策,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及对税后利益的影响,可以寻找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的最低税负点或最佳税负点。例如,我国增值税有17%的基本税率,还有13%的优惠税率;对小规模纳税人规定的征收率为3%。对上述比例税率进行筹划,可以寻找最低税负点或最佳税负点。

此外,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都存在多种不同的比例税率,可以进一步筹划比例税率,尽量使用较低的税率以节税。

而各种形式的累进税率都存在一定的筹划空间,筹划累进税率的主要目标是防止税率的爬升。其中,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纳税人对防止税率爬升的需求程度较弱;适用全额累进税率的纳税人对防止税率爬升的需求程度较强;适用超率累进税率的纳税人防止税率爬升的需求程度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纳税人相同。4.请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优惠政策属于一种特殊政策,这种特殊体现了国家对某些产业或某一领域的税收照顾。优惠政策的筹划可以使纳税人轻松地享受低税负待遇。优惠政策的筹划关键是寻找合适的优惠政策并把它运用在纳税实践中,在一些情况下还表现为创造条件去享受优惠政策,以获得税收负担的降低。

优惠政策多表现为行业性、区域性优惠政策或特定行为、特殊时期的优惠政策,如福利企业的减免税政策,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环保、节能节水项目的 10

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5.税负转嫁筹划法和递延税收筹划法能否最终降低应纳税款?为什么?

两种方法都不能降低应纳税额。税负转嫁意味着税负的实际承担者不是直接纳税人,而是背后的隐匿者或潜在的替代者。税款的直接纳税人通过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自己并不承担纳税义务,只是充当了税务部门与实际纳税人之间的中介桥梁,实际纳税人通过直接纳税人实现向国家缴纳税款的义务,而应纳税款的数额并没有发生变化。

递延税收可以获取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的资助,这给纳税人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通过递延税收筹划法将纳税时间推后,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币值下降,从而降低了实际纳税额,但名义上的总应纳税款并没有发生数额上的变化。

习题

1.王丽打算成立一家经营文具生产业务的企业,预计每年可以实现利润350000元(假设不存在税会差异,无需进行纳税调整)。在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方面,现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方案二:成立个人独资企业

请从税收角度考虑,并判断王丽应当选择哪一个方案? 答案与解析:

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也明确规定了个人独资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因此,如果王丽选择投资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那么只需要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00×35%—14750=107750元,税后净利润=350000—107750=242250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这意味着王丽如果选择投资成立一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那么就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每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50000× 11

25%=87500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还会涉及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当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将税后的净利润分配给投资者的时候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投资者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意味如果王丽投资成立的是一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那么当公司将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分配给王丽的时候,还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假设公司将所有税后利润都分配给王丽,那么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00—87500)×20%=52500元。综合起来看,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缴纳的所得税合计140000元(=87500+52500),王丽最终获得的收益为210000元(=350000—140000),小于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的税后净收益242250元。

2.天轮公司是一家汽车轮胎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为了尽可能扩大市场份额,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销售产品。2015年7月发出产品1000万元(不含税市场价为1800万元),合同约定分三个月等额收款。公司内部在开具发票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意见,一方观点是在发出产品时就开具全额发票,这样处理起来比较简便;另一方则认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分期等额开具发票。(本题不考虑进项税)

请结合增值税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上述两种观点中哪一种对天轮公司更为有利?

答案与解析:

观点一:在发出商品时就开具全额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因此,2015年7月该公司应对当月发出商品的全部收入计算销项税,即7月份增值税销项税额=1800×17%=306万元。观点二:按照合同约定分期等额开具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因此,2015年7月该公司增值税销项税额=1800÷3×17%=102万元。剩下的税款将在8月和9月分别缴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该时装公司最终税收总体上是一样的,均为306万元,但采用分期开具发票可以起到递延纳税的好处,因此第二种观点对企业更为有利。

第3章增值税的筹划

思考题

1.简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选择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为方便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保证对专用发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将增值税纳税人按照其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这两种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和征收方法存在差异。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在销售额既定的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即已确定。但一般纳税人的应缴税款还需依据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而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大,应缴税款越少;反之,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小,应缴税款越多。或者说,其增值率越高,应缴税款越多。在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时,增值率是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比较实际增值率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来作为选择纳税人身份的标准和依据。若增值率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以通过企业分立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若增值率低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以通过合并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

2.简述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税收筹划的方法。

纳税人经营的某些项目往往包含应纳增值税项目,同时也包含应纳营业税项目,如混合销售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是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的筹划问题。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为应纳税额,而营业税是以全部营业额乘以税率为应纳税额。因此,在出现混合销售时,按增值税计算缴税税负重,还是按营业税计算缴税税负重,取决于增值率的高低。纳税人可以通过增值率的计算,来判断缴纳哪一种税对自己较为有利。如果实际增值率大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则混合销售行为缴纳营业税有利于节税;如果实际增值率小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则混合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有利于节税。3.销项税额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销项税额的筹划主要包括销售方式的筹划、销售价格的筹划和结算方式的筹划。

(1)销售方式的筹划

税法对不同销售方式规定的计税方法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采用不同方式销售商品时需注意税收待遇的差别对自身税负高低的影响。

①折扣销售与销售折扣

折扣销售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税服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由于折扣是在实现销售的同时发生的,因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 13

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或者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此外,关于折扣销售的这项规定仅限于现金折扣,如果销货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该实物应按《增值税暂行条例》“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算征收增值税。销售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税服务后(在赊销的情况下),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惠,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兼销售性质与融资性质为一体的行为,销售折扣实际上是一种融资的财务费用,因此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根据销售折扣与折扣销售的概念及相关税收规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筹划:

第一,企业在使用折扣销售时,切记要把销售额和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这样可以按照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第二,企业应明确折扣销售与销售折扣的不同,以免将可以扣减的折扣额计算到应缴增值税的销售额中。从企业税负角度考虑,折扣销售方式优于销售折扣方式。如果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信誉良好的客户,销售货款回收风险较小,那么企业可以考虑通过修改销售合同,将销售折扣方式转换为折扣销售方式。第三,尽量将实物折扣转化为折扣销售。由于实物折扣按规定是视同销售的,但如果将实物折扣转化为折扣销售,则可为企业减轻税负。

②促销方法

促销方法主要包括打折(就是上面所说的折扣销售)、附送礼品和返还现金。其中,附送礼品应按实际收到的销售额确认收入。

③代理销售方式

代理销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应缴的税款也不相同:一是收取代理手续费方式,即受托方以代理销售商品的全价与委托方结算,然后收取一定金额的手续费。这对于受托方来讲是一种代理服务收入,应按营业税5%的税率计算缴税。二是视同买断方式,即委托方以较低价格将货物交由受托方代销,受托方加价后向市场销售。这对于受托方来讲是商品销售的一个环节,应按其获得的增值额计算缴纳增值税。这两种不同的代销方式对委托方、受托方的税务处理不同,总体税负也不相同。因此,合理选择代销方式,同时确定合理的代销价格可以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

(2)销售价格的筹划

销售价格的筹划主要是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目的是使企业的总体税负最低。税法规定,关联企业是指与企业有以下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拥有或控制;其他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转让定价又称转移定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经济联系的企业各方(可为两方或多方(为均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或买卖过程中,不依照市场买卖规则和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而是根据其共同利益或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收入进行的产品或非产品转让。在 14

这种转让中,产品的转让价格根据双方的意愿,可高于或低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利用转让定价对增值税进行税收筹划可以起到递延税款缴纳的作用。

(3)结算方式的筹划

企业产品的具体销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上有两种类型:现销方式和赊销方式。现行税制和财务制度对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销售实现时间的规定一般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凭据的当天;提供应税服务的,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采取预收款方式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以上销售行为中,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由此可见,不同结算方式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不同的。企业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不仅可以拖延入账时间,达到延缓税款缴纳、获得资金时间价值的目的,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损失。

企业在销售时就应该考虑到风险的存在,在购销合同中进行有效的事先防范:第一,强调销货方风险的存在,求得采购方的配合与谅解。第二,在求得采购方谅解的基础上,采用货款不到不开发票的方式,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第三,避免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结算的方式销售货物,防止垫付税款,尽可能采用支票、银行本票和汇兑结算的方式销售货物。第四,在购销合同中,注明按付款额开具销售额,余额作为借款。第五,采用赊销方式,分期收款结算,收多少款,开多少发票。

企业在选择结算方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购买方的具体情况。第二,应考虑产品市场的整体走向。第三,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第四,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第五,适当改革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4.进项税额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进项税额的筹划主要包括进货渠道的筹划、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的筹划和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

(1)进货渠道的筹划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发票抵扣的制度,只有一般纳税人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认购的货物或接受的劳务,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的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可根 15

据发票上的税额计提进项税额,抵扣率为3%;如果购货方取得的是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开具的普通发票,则不能进行任何抵扣(农产品除外)。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的货物或接受的劳务不能进行抵扣或只能抵扣3%,为了弥补因不能取得专用发票而产生的损失,必然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同时,作为供货商的小规模纳税人有时为了留住客户,也愿意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选择购货方时,要以价格折让临界点为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作出决策。当小规模纳税人报价折扣率低于价格折让临界点时,向一般纳税人采购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的税额将大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格折扣;只有当小规模纳税人报价的折扣率高于价格折让临界点时,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才可获得比向一般纳税人采购更大的税后利益。

(2)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应税劳务或免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的筹划

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的筹划又可以分为是否准确划分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的选择和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方式的筹划两个方面。

① 是否准确划分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的选择

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或免征增值税项目,应当正确划分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税项目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或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以划分清楚的,用于生产应税项目产品的进项税额可按规定进行抵扣;用于生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或免征增值税项目产品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对不能准确划分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当期全部营业额)

纳税人可将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与实际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或免征增值税项目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准确划分两类不同的进项税额,并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无须准确划分,而是按公式计算结果确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②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方式的筹划

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对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以在其用于该类用途时,从原在购进时已做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通过“进项转出”科目转出,即转入相关产品成本。在一般情况下,材料从购进到生产领用都存在一个时间差,对用于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的不同核算方法 16

决定了企业能否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如果单独设立相关科目(如“工程物资”、“其他材料”)直接计算该类进项税额,直接计入材料成本,说明在原材料购入时未做进项抵扣,该期缴了增值税;反之,如果在材料购进时并不做区分,与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一并做抵扣,直到领用原材料用于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时再做进项转出,则会产生递延缴纳增值税的效果。

(3)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

对于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而言,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尽量推迟付款时间,为企业赢得时间尽可能长的一笔无息贷款。

首先,采购时尽量做到分期付款、分期取得发票。如果在原材料购买环节中,采用分期付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就能及时抵扣进项税额,缓解税收压力,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其次,采购结算方式可分为赊购和现金采购。结算方式在筹划时可以与进货时间筹划相联系,尽量选择在供货方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采购,此时,采购方会拥有更多的谈判主动权。另外,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付款之前,先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使销售方接受托收承付与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尽量让对方先垫付税款;采取赊销和分期付款方式,使销售方先垫付税款,而自身获得足够的资金调度时间;尽可能少用现金支付等。5.增值税税率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税法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对于纳税人发生的混业经营行为,即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按照以下方法适用税率或者征收率:

①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②兼有不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征收率。

③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

为了避免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而加重税收负担的情况,兼有不同税率或征收率货物、应税劳务或应税服务的企业,一定要将各自的销售额分别核算。例如,某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商店,既销售各类日用百货,又销售农药、农具、农膜等农业生产用品。如果该商店将这两类商品的销售额分别核算,则日用百货的销售额按17%计税;农药、农具、农膜等农业生产用品的销售额按13%计税。如果不能分别核算,后者也会一并按17%的高税率计税。显然,分别核算两类商品的销售额对该商店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税收筹划思路。

在增值税税率的筹划中,纳税人应准确理解和掌握低税率的适用范围。例如,适用13%低税率中的“农机”,是指农机整机,农机零部件不属于“农机”范围,因而生产农机零件的企业可以通过与农机整机生产企业合并、组合的形式,使产品符合低税率的标准,实现节税的目标。此外,纳税人还可以通过转变经营模式,17

将适用高税率的应税项目转变为适用低税率的应税项目,以减轻税负,获取税收利益。

6.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根据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中减免税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可以利用法定的免税规定以及机构的适当分立达到节税的目的。

根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买的免税农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产品,准予按买价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当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既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也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也就是所有流程都由一个企业完成,那么它很难划分哪一部分价值是由农业生产活动创造、哪一部分价值是由工业生产活动创造,因而在计征增值税时,其所有价值都会作为工业生产产品价值一并计征增值税。如果企业将加工后仍是农产品的那部分独立出来设立一个农产品生产单位,由这个新设单位进行直接收购或初级加工,加工企业再从该企业购入所需原料,那么原来不能享受免税的价值就可以享受免税,原来不能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可以抵扣了。如果纳税人有属于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可以将该农业生产基地独立出来成立一个企业,这样不仅该农业生产基地可以享受“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优惠,加工企业也可根据农业生产基地开具的普通发票(或者收购凭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农产品生产单位与加工企业存在的关联关系。首先,农产品生产单位必须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正常售价销售给加工企业,而不能一味地为增加企业的进项税额擅自抬高售价;其次,设立单位所增加的费用必须小于或远远小于所带来的收益。总之,企业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新设立独立核算单位进行原料收购及初加工活动,有利于增加进项可抵扣额,降低增值税税负。

7.简述增值税出口退税筹划的原理与方法。

(1)确定征退税不同类别的筹划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规定非常严格,出口退税也是税务机关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管理是非常严密的,但并不是说企业在出口退税环节就不存在筹划的空间。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具体的,而国家出口产品的征税、退税是按照产品结构、性能和用途来确定的。有的产品既可能被归于这一类,也可能被归于那一类,当归于不同类别将适用不同的征退税率时,企业的选择不同,其实际税收负担的结果也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相关业务进行筹划。

(2)选择经营方式的筹划 纳税人进出口方式不同,适用的退税政策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政策之间的税收差异,通过选择合理的进出口经营方式来降低自己的税负。政策规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货物采用“免、抵、退”税办法,若是来料加工方式,则按“不征不退”办法处理。由于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货物的出口退税率低于其在国内的 18

征税率,因而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纳税人的实际税负是不同的。选用“免、抵、退”税方法还是“不征不退”方法的关键是,如果出口产品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为生产该出口产品而取得的全部进项税额,则应采用“免、抵、退”税方法,否则应采用 “不征不退”方法。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利润率较低、出口退税率较高及耗用国产辅助材料较多(进项税额较大)的货物出口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对于情况相反的货物出口,宜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3)选择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方式的筹划 免抵退税计算公式中的“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既包括当期国内购进的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又包括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其中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等于当期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和海关实征消费税三者之和。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的规定,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实耗法”和“购进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带来了一定的税收筹划空间。

(1)采用“实耗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2)采用“购进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实际购进的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若当期实际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大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的,则: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习题

1.大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钢材时,有甲、乙两个供应商,其中甲供应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钢材含税价格为40000元;乙供应商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钢材含税价格为38000元。预计该批钢材生产的产品的不含税销售收入为65000元。该公司应该从哪家供应商购进原材料?(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答案与解析:

(1)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角度 从甲供应商购进原材料钢材时,增值税应纳税额=65000÷(1+17%)×17%-40000÷(1+17%)×17%=3632.48元;

从乙供应商购进原材料钢材时,增值税应纳税额=65000÷(1+17%)×17%-38000÷(1+3%)×3%=8337.65元。由此可见,从甲供应商购入该批钢材的应纳增值税税额小于从乙供应商购进的应纳增值税税额,因此应选择从甲供应商购买,不应从乙供应商处购进原材料钢材。(2)原材料净成本的角度

从甲供应商购进原材料钢材的净成本=40000÷(1+17%)=34188.03元 从乙供应商购进原材料钢材时净成本=38000÷(1+3%)=36893.20元 由此可见,从乙供应商购入该批钢材的净成本大于从甲供应商购进的净成本,因此应选择从甲供应商购买,不应乙供应商处购进原材料钢材。(3)税后收益的角度

从甲供应商购进原材料钢材时,税后收益=[65000÷(1+17%)-40000÷(1+17%)]×(1-25%)=16025.64元; 从乙供应商购进原材料钢材时,税后收益=[65000÷(1+17%)-38000÷(1+3%)]×(1-25%)=13996.76元

由此可见,从甲供应商购入该批钢材的税后收益大于从乙供应商购进的税后收益,因此应选择从甲供应商购买,不应从乙供应商处购进原材料。

2.位于县城的东方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农机生产销售业务,此外还提供农机出租服务。2015年5月,该公司销售农机收入和提供农机出租服务取得收入合计800万元(不含税),当月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0万元。请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并思考如何降低税负。(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答案与解析:

(1)税法规定,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或者征收率。

由于东方公司并未分别核算销售农机收入和提供农机出租服务取得收入,因而一并适用17%的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该公司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为800×17%-60=76万元。

(2)税法规定,生产销售农机适用13%的低税率。如果东方公司能够分别核算销售农机收入和提供农机出租服务取得收入,则可以分别按照13%和17%的税率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从而降低税负。

3.宏兴公司是一家具有出口经营权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电池生产业务,其产品全部销往欧洲。2014年该公司自营出口电池取得销售收入6000万元,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共计500万元。已知该公司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5%。(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1)请计算2014年该公司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2)若该公司先将电池产品以同样的价格6000万元(含税)出售给兴业外贸公司(属于宏兴公司关联企业之一),该外贸企业再以同样的价格出口,这样是否能够获取更大的税收利益? 答案与解析:

(1)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6000×15%-0=900万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6000×(17%-15%)-0=120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500-120)=-380万元,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80万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900万元,所以当期应退税额=38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900-380=520万元。

(2)若宏兴公司先将电池产品以同样的价格6000万元(含税)出售给兴业外贸公司(属于宏兴公司关联企业之一),该外贸企业再以同样的价格出口,那么宏兴公司应纳增值税税额=6000÷(1+17%)×17%-500=371.79万元,兴业外贸企业应收出口退税额=6000÷(1+17%)×15%=769.23万元。两企业合计获得退税379.44万元(=769.23-371.79),比目前自营出口能够获得更少的退税。

第4章消费税的筹划

思考题

1.简述消费税纳税人的筹划方法。

消费税是针对特定纳税人征收的,在税收筹划中可以通过企业合并以递延税款缴纳的时间。合并会使原来企业间的销售环节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原材料转让环节,从而递延部分消费税税款的缴纳。如果两个合并企业之间存在原材料供求关系,则在合并前,这笔原材料的转让关系为购销关系,应该按照正常的购销价格缴纳消费税。而在合并后,企业之间的原材料供应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原材料转让关系,因此这一环节不用缴纳消费税,而是递延到以后的销售环节再缴纳。另外,如果后一个环节的消费税税率较前一个环节低,则可直接减轻企业的消费税税负。因为前一环节应征的消费税税款延迟到后面环节征收时,由于后面环节的税率较低,则合并前企业间的销售额因在合并后适用了较低税率而减轻了税负。

2.如何通过选择合理销售方式进行消费税筹划?

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根据应税行为性质和结算方式分别按不同方式确定:

1.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的,按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分别为:

(1)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

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无书面合同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2)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3)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3.纳税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4.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企业在销售中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从税收筹划的角度看,选择恰当的销售方式可以使企业合理地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递延税款缴纳。

3.简述消费税税率的筹划原理及方法。

消费税按不同的消费品划分税目,税率在税目的基础上,采用“一目一率”的方法,每种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各不相同,这种差别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消费税的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复合税率。现行消费税的比例税率最低为1%,最高为56%;定额税率最低为每征税单位0.5元,最高为每征税单位250元。消费税税率的筹划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子目转换筹划以及兼营和成套销售的筹划。

(1)利用子目转换的方法。消费税在一些税目下设置了多个子目,不同的子目适用不同的税率,而同一税目不同子目的项目具有很多的共性,纳税人可以创造条件将某项子目转为另一项子目,在不同的税率之间进行选择,择取较低的税率纳税。另外,有些税目(如卷烟和啤酒)的子目之间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导致税率跳档,应在税率的相邻等级合理定价。

(2)兼营和成套销售的问题。现行消费税政策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和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率的,从高适用税率。企业在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健全财务核算,做到账目清楚并分别核算各种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情况;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和核算方式,达到适用较低消费税税率的目的,从而降低税负。纳税人应针对消费税税率多档次的特点,根据税法的规定,正确进行必要的合并核算和分开核算,以达到节税目的。

现行消费税政策规定,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和非应税消费品以及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企业对于成套销售的收益与税负应全面进行权衡,看有无必要搭配成成套商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税收 22

负担。如果成套销售的收益大于由此增加的税负,可以选择成套销售,否则不能实行此办法。

4.简述以应税消费品实物抵债的筹划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256号)第三条第六项规定,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当纳税人以应税消费品实物抵偿以往经营中的债务时,要特别注意其计税价格的确定,防止按较高价格计税,进而增加自身税负。例如可以按照正常价格先将应税消费品出售给债权人,在以取得的收入偿还债务。5.简述以应税消费品入股投资的筹划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256号)第三条第六项规定,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纳税人以应税消费品入股投资时,一般是按照协议价格或者评估价格确定的,只要这种协议价格或者评估价格低于其当月销售该类应税消费品的加权平均价格,直接以应税消费品入股投资就会比销售后再投资的方式缴纳更多的消费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转换为先销售后投资的方法。

习题

1.甲公司为一家大型日用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化妆品和护肤护发品的生产销售业务。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扩大销量,该公司决定将化妆品与护肤品包装成成套产品进行销售。2015年,甲公司取得化妆品的销售额为800万元,护肤品的销售额为400万元,包装费销售收入为200万元,包装费的成本为150万元。(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为30%,上述金额均不含税)

请从税收的角度分析甲公司的销售方案是否最佳?若不是,请设计能合理降低公司税负的筹划方案。答案与解析:

甲公司的销售方案不是最佳方案。能合理降低甲公司税负的筹划方案如下: 甲公司应将化妆品和护肤品分开销售给商贸企业,由商贸企业进行包装再销售,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也能避免高额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筹划前,甲公司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800+400+200)×30%=420(万元)。筹划后,由于护肤品不属于消费税的纳税范围,甲公司也不存在包装费收入,因此,只有化妆品的销售需缴纳消费税=800×30%=240(万元)。筹划后比筹划前节省消费税=420-240=180万元。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以下简称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财税[2006]33号文规定,纳税人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与外购或自产的非应税消费品组成套装销售的,以套装产品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为计税依据。

2.大兴公司主要从事小汽车的生产销售业务,2014年底以赊销方式从新华橡胶厂购入橡胶材料。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大兴公司至2015年5月底仍未偿还所欠新华橡胶厂的购货款。2015年6月,大兴公司与新华橡胶厂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大兴公司将以自产的20辆小汽车抵偿所欠新华橡胶厂的货款。大兴公司当月同类型号小汽车的平均售价为26万元/辆(不含税,下同),最高售价为30万元/辆。(假定该类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为5%)

请计算大兴公司就此项债务重组业务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从降低消费税税负的角度出发,大兴公司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答案与解析:(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6号)第三条第六项规定: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因此,大兴公司将自产小汽车用于抵偿所欠新华橡胶厂的购货款,应按小汽车当月最高销售价格30万元/辆计算应纳消费税税额,即大兴公司就此项债务重组业务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20×30×5%=30万元。

(2)从降低消费税税负的角度出发,大兴公司可考虑改变抵偿债务方式,先按照平均售价将20辆小汽车销售给新华橡胶厂,然后再用销售款抵偿所欠新华橡胶厂货款。如此一来,大兴公司销售20辆小汽车可按平均售价计算应纳消费税,即销售小汽车应纳消费税税额=20×26×5%=26万元,比筹划前节约消费税=30-26=4万元。

第5章 营业税的筹划

思考题

1.如何避免营业税的重复征税?

避免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关键在于对计税依据的筹划,规避虚增营业额的情况的出现。根据不同行业,应分别注意以下事项:

对服务业来说,营业税是就其服务总金额来确定计税依据,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纳税人收取的全部收入还要用于支付给下一环节的经营方,必然会引起虚增营业额这种现象,而我国税法仅针对一些特定的经营行为给予法律上的界

定,对于其他情形并没有给予法律上的界定。因此,营业税纳税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虚增营业额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建筑业来说,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多,有总承包、分包与转包等多种业务运营模式,且工作的流动性大。根据营业税的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全部价款。按照这个规定,纳税人在确定营业额时,一方面应注意工程所用的材料、物资和动力应包括在营业额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工程原料的预算开支来降低价款,同时一物多用,提高原材料及其他物资的使用效率。

对安装工程来说,凡从事安装工程作业的安装公司,其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营业额也应包括设备价值。这就要求安装公司在从事安装工程作业时,尽量不将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可由建设单位提供机器机备,建筑安装企业只负责安装,并取得相应的安装费收入,从而使其营业额中不包括安装设备的价款,这样就能降低计税依据。其原因在于,税法规定从事安装工程作业的纳税人,凡所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

目前,房地产公司的税负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增加了不少,其中营业税也较重。房地产公司在销售房产时往往要代天然气、有线电视网络等单位收取初装费用,而这些代收的费用并不属于其所有,支付与处理不当必然会虚增营业收入并多纳税。房地产企业要通过合同或其他有效的资金往来与处理方式,在不影响其销售的情况下,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收入尽可能地剔除出去,避免虚增收入,多纳无谓的税收。

一般来说,酒店业缴纳的营业额计税依据包括其向客户收取的全部价款,但实际上酒店业也存在大量虚增营业额的情况。例如,有一些大客户长期租赁其房间进行办公,因此要与酒店签订长期租赁房间的合同,而该合同中的所有价款并非全部属于酒店所有,其中的部分费用(如水电费)需要交给相关单位,这样酒店便因虚增营业额而多纳税了。

2.如何利用营业税的起征点进行筹划?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营业额合计未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的,免征营业税。纳税人营业额合计达到起征点的,应按营业额全额计算应纳税额。需要注意的是,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如下:

1.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5 000~20 000元; 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300~5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应在法规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方适用的起征点,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自2013年8月1日起,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营业额2万元至3万元的营业税纳税人(包含个体工商户、其他个人、25

企业和非企业性单位),免征营业税。

如果纳税人的应税收入预计处于一个营业税起征点附近的固定区间内,则应该提前对应税收入进行筹划,避免使其超过起征点而全额征税,可以通过计算节税平衡点的方式,尽量使应税收入处于起征点以下的水平,使税后利润最大化。3.如何利用营业税税率的不同进行筹划?

营业税的税目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置,现行营业税共设置了8个税目,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比例税率。建筑业、通信业、文化体育业执行3%的税率,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执行5%的税率,娱乐业执行5%~20%的幅度税率。

营业税税率的筹划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营业税征税范围集中于第三产业,这些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多样化,可能存在着混合销售行为。此时,这些混合销售行为是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好,还是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好,需要在事前测算后,再根据税法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经营过程。

第二,兼营销售行为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不同经营行为,这些不同经营项目所引起的经营行为适用税率存在差异。

4.如何利用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利用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的关键在于全面了解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规定。如果纳税人能利用好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当然会取得符合税法导向的税收收益。对于纳税人来说,其难度在于如何全面地掌握政策内容及其调整方向,这是筹划的关键所在。

及时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最新动态也是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关键,税收优惠在不断地调整、更新,纳税人应及时学习和了解这些变化,以免针对过时的优惠政策进行筹划而导致的税收损失。

习题

1.案例分析题(1)四川南充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A以5000万元竞拍到位本市商业区的一块土地使用权共21亩,这块土地如果按照规划书要求(商住)进行开发出四幢商业楼10万平方米,市场能接受的销售价格为4000元/平方米,但由于A公司资金不足,银行借贷也十分困难,于是努力从外界寻找资金想进行合作开发,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由于近几年业务开展的很好,这家合伙制的事务所积累了大量闲置资金,经过中间人的介绍,拟斥资5100万元与这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对于这项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应如何筹划(暂不考虑营业税以外的其他税种)? 答案与解析:

第一种合作方式,以物易物,北京事务所B借出5100万元给A公司开发该商业楼换取开发完成的楼盘5万平方米;

第二种合作方式,由AB共建另一家合营公司C,两家分别占股份50%,共同经 26

营风险,商业楼全部出售完毕后,由A公司再回购B事务所在C公司的所有股权,B所退出。

测算各方在两种交易模式下的营业税税负情况如下: 第一种模式下

A公司:该商业楼盘建成后,以一半楼盘所有权过户给B所时也视同销售,A公司应就其所有的楼盘承担相应的营业税及附加=4000×100000×5.5%=2200万元

而B所换取5万平方米的楼盘对外销售时,需要缴纳其营业税及附加为4000×50000×5.5%=1100万元。

双方营业及附加共计3300万元。第二种模式下

C公司独立销售整个楼盘后共计收入为4000×100000=40000万元.A与B各占股份50%,全部按股份分配应各得20000万元,A公司以20000万元现金回购B所占的50%的C公司的股份。B所仅需要就其所得缴纳相应的所得税,而不需要缴纳其在第一种交易模式下的1100万元的营业税及附加。

(2)北京市已退休的张某拥有一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普通住宅,购于2014年5月,面积为58平方米。由于退休后张某不愿意居住在市区,因此准备出售这套住宅套现。根据市场行情,这套房产市场可接受的价格为14 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到北京郊区购买房屋,一般市场均价只有8 000元/平方米,退休在家的张某希望套现后在郊区购买一套大一点的住宅,余下的现金留给即将结婚的儿子备用,而缺房急于购买的李某正好在海淀区工作,亟须购买一套位于该地段的小面积住宅。于是,通过房产中介经纪机构的介绍,2015年5月张某与李某达成了一项购房协议,并由交易双方各支付给经纪公司中介费用3 000元。从税收筹划的角度看,应如何为张某提供适当的建议?(暂不考虑营业税以外的其他税种。)

答案与解析:

不做任何筹划情况下,销售房产的张某由于该套住宅居住年限没有超过两年,必须就全部销售额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44660元(14000×58×5.5%);

如果张某与李某签订两份合同,一份为一年期的租赁合同,市场公允价格为30000元/年,而另一份合同为2016年5月份远期该房屋的交割合同。则按税法规定,张某就不需要就其销售合同缴纳44660元的营业税及附加。而仅就这一年的房屋租赁收入缴纳相关的税收,即房屋租赁的营业税为1650元(30000×5.5%)、租金收入的房产税为3600元(30000×12%)、个人财产租赁收入的个人所得税4800元(24000×20%)为及印花税30元(30000×1‰),共计10080元。

筹划后共节约34580元税收。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筹划

思考题

1、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有何区别?请简述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所适用的税收政策。

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区别: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另一类是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所使用的税收政策:

居民企业负担全面的纳税义务。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的纳税义务,对本国居民企业的一切所得纳税,即居民企业应当就其在中国境内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这里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这里所说的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2、子公司和分公司在税收筹划方面有何区别?

企业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时,不同的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子公司是以独立法人身份出现的,因而可以享受子公司所在地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税收优惠。但是,设立子公司的手续繁杂,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子公司必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纳税;在经营过程中还要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等。

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因而不能享受当地的税收优惠。但是,设立分公司的手续简单,有关财务资料也不必公开,分公司不需要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且分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便于总公司进行管理控制。

设立子公司与设立分公司的税收利益孰高孰低并不是绝对的,它受到一国税收制度、经营状况及企业内部利润分配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说来,在投资初期,分支机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大,宜采用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因而其亏损额可以与总公司的损益汇总纳税。当公司经营成熟后,宜采用子公司的组织形式,以便充分享受所在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简述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方法。

计税依据的确定较复杂,其筹划空间较大,也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重点.通过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从而减少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是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方法。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因此,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又可以分为收入的筹划、扣除项目的筹划、亏损弥补的筹划。

4、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一般从哪些角度切入? 1.纳税主体身份的选择 企业在投资设立时,要考虑纳税主体的身份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因为不同身份的纳税主体会面对不同的税收政策。

(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公司制企业的选择。(2)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选择。

(3)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选择。2.纳税主体身份的转变

纳税主体就是通常所称的纳税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按照国际税收惯例,企业所得税强调法人税制,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必须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才能申报纳税。

此外,不构成法人主体的分支营业机构必须与总机构汇总纳税,这样就可以通过一定的筹划方法,改变纳税主体的性质,使其不成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意味着企业所得税可以降低乃至完全规避。

5、如何进行收入的筹划?

(1)应税收入确认金额的筹划。在收入计量中,还存在各种收入抵减因素,这就给企业在保证收入总体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提供了税收筹划的空间。例如,各种商业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出口商品销售中的外国运费、装卸费、保险费、佣金等实际发生时冲减了销售收入;销售中的现金折扣于实际发生时记入“财务费用”项目,增加了当期费用支出。这些都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所得税,前者还减少了货物和劳务税的计税依据。

(2)应税收入确认时间的筹划。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可以延迟纳税,相当于使用了国家的一笔无息贷款。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以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从而降低税负的目的。

6、如何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1)期间费用的筹划。

税法有扣除标准的费用项目一般采用以下筹划方法:

第一,原则上遵照税法的规定进行抵扣,避免因纳税调整而增加企业税负。第二,区分不同费用项目的核算范围,使税法允许扣除的费用得以充分抵扣。第三,费用的合理转化,将有扣除标准的费用通过会计处理,转化为没有扣除标准的费用,以加大扣除项目总额、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税法没有扣除标准的费用项目一般采用以下筹划方法: 第一,正确设置费用项目,合理加大费用开支。第二,选择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法。

税法给予优惠的费用项目包括研发费用等,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的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用于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费用,允许按当年费用实际发生额的150%扣除。(2)成本项目的筹划。第一,合理处理成本的归属对象和归属期间。纳税人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第二,成本结转处理方法的筹划。成本结转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等。第三,成本核算方法的筹划。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

第四,成本费用在存货、资本化对象或期间费用之间的选择。(3)固定资产的筹划。

第一,能够费用化或计入存货的成本费用不要通过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第二,折旧是影响企业所得税的重要因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大因素,即应计提折旧额、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净残值。第三,对于不能计提折旧又不用的固定资产应加快处理,尽量实现财产损失的税前扣除。

第四,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的筹划。第五,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选择。

(4)无形资产摊销的筹划。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决定性因素有三个,即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年限以及摊销方法。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应选择较短的摊销期限,这样不仅可以加速无形资产成本的收回,避免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还可以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提前扣除,前期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5)公益性捐赠的筹划。企业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捐赠政策,分析不同捐赠方式的税收负担,在不同捐赠方式中做出选择,达到既实现捐赠又降低税负的目的。

7、合并、分立业务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1.企业合并税收筹划

企业并购是实现资源流动和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的税收负担及筹划节税问题。企业并购筹划是指企业利用并购及资产重组手段,改变其组织形式及股权关系,实现税负降低的筹划方法。

企业并购筹划一般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可以进入新的领域、新的行业;并购有大量亏损的企业,可以盈亏抵补,实现低成本扩张;企业并购可以实现关联性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流通环节的减少,合理规避货物和劳务税及印花税;企业并购可能改变纳税主体性 30

质,譬如企业可能因为合并而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或由内资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企业并购因规模扩充能够提高应提取折旧的资产总额,获取折旧抵税利益。

具体来说,筹划方法包括:(1)选择并购目标的筹划。

第一,考察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二,考察目标企业所在地及企业类型。(2)选择并购出资方式的筹划。

并购按出资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现金购买资产式并购、现金购买股票式并购、股票换取资产式并购。前两种方式属于货币出资,在并购过程中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属于应税重组交易。第三种并购以股票方式出资,对目标企业股东来说,不需要立即确认其因交换而获得并购企业股票所形成的资本利得,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属于免税重组交易。(3)选择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筹划。

由于交易方式的差别,三种类型的股权置换式并购都属于免税并购,在会计处理时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方法。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相比,资产被确认的价值较高,并且由于增加折旧会引起净利润的减少,从而形成节税效果。但购买法会引起企业的现金流出增加或负债增加,从而相对降低了资产回报率,因此税收筹划要全面衡量得失。2.企业分立税收筹划

分立筹划利用分拆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变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分立筹划一般应用于以下方面:企业分立为多个纳税主体,可以形成有关联关系的企业群,实施集团化管理和系统化筹划;企业分立可以将兼营或混合销售中的低税率或零税率业务独立出来,单独计税降低税负;企业分立使适用累进税率的纳税主体分化成两个或多个适用低税率的纳税主体,税负自然降低;企业分立可以增加一道流通环节,有利于货物和劳务税抵扣及转让定价策略的运用。

企业分立是一种产权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税收。在我国企业分立实务中,税法规定了免税分立与应税分立两种模式。对于纳税人来说,在实施企业分立时,应尽量利用免税分立进行筹划,从而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习题

1.振邦集团资产重组的税收筹划方案。

振邦集团是一家生产型的企业集团,由于近期生产、经营效益不错,集团预测今后几年的市场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于是准备扩大生产能力。离振邦集团不远的M公司生产的产品正好是其生产所需的原料之一,M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正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已经无力经营。经评估,M公司的资产总额为4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6 000万元。但M公司的一条生产线(生产线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置)性能良好,正是振邦集团生产原料所需的生产线,其原 31

值为1 400万元(不动产800万元,生产线600万元),评估值为2 000万元(不动产作价1 200万元,生产线作价800万元)。(假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暂不考虑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振邦集团与M公司双方协商,形成了关于资产重组的三种可行方案: 方案一,资产买卖行为。

振邦集团用现金2 000万元直接购买M公司的不动产及生产线,M公司应承担的相关税收负担为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按照有关税收政策规定,M公司销售不动产应缴纳5.5%的营业税及附加,生产线转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1,还需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资产转让所得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税负总额=1 200×5.5%+-1 200×5.5%-×2%×(1+7%+3%)+(1 200+

-800-600

×2%×(7%+3%))×25% =210.37(万元)

该方案对于振邦集团来说,虽然不需购买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资产,更不必承担巨额债务,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要筹措到2 000万元的现金,负担较重。

方案二,企业合并。

振邦公司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M公司,M公司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振邦公司,并取得振邦公司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

与该方案相关的税收负担如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51号公告)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振邦集团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M公司,M公司根据前述规定不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M公司被振邦集团合并,如果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M公司转让资产的行为可以不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这从经济核算的角度讲没有必要,因为M公司的资产总额为4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6 000万元,已严重资不抵债,振邦集团承担大量的不必要债务,对以后的集团运作不利。

方案三,产权交易行为。

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57号)的规定,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M公司先将原料生产线重新包装成一个全资子公司,资产为生产线,负债为2 000万元,净资产为0,即先分设出一个独立的N公司,然后再实现振邦集团对N公司的并购,即将资产买卖行为转变为企业产权交易行为。与方案二一样,M公司的产权交易行为不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于企业所得税,当从M公司分设出N公司时,被分设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其被分离出去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计算被分设资产的财产转让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M公司分设N公司后,M公司应按公允价值2 000万元确认生产线的财产转让所得600万元,计税150万元。

N公司被振邦集团合并,根据企业合并的有关税收政策,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财产,计算资产转让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N公司转让所得为零,所以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M公司分立出N公司时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M公司转让资产的行为可以不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N公司被振邦集团合并时也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N公司转让资产的行为也可以不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M公司和N公司均无需对产权交易行为缴纳企业所得税。

方案三的效果最好:一是避免了支付大量现金,解决了在短期内筹备大量现金的难题;二是N公司只承担M公司的一部分债务,资产与债务基本相等;三是振邦集团在资产重组活动中获取的利益最大,既购买了自己需要的生产线,又未购买其他无用资产,增加了产权交易的可行性。

对于振邦集团来说,把资产转让行为转化为产权交易行为,巧妙地降低了企业税负。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有以下两个关键点:①债权转让行为的可行性。要避免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怀疑企业分立行为含有逃废债务的目的而不予配合。②企业分立中会涉及税收负担以及税收负担最终应由哪一方承担,在操作时要考虑税负可以通过价格进行转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同意案例中的税收筹划方案吗?

(2)对上述案例,还有没有更好的税收筹划方案?请给出思路。答案与解析:

(1)同意该税收筹划方案,方案三要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一是避免了支付大量现金,解决了在短期内筹备大量现金的难题;二是N公司只承担M公司的一部分债务,资产与债务基本相等;三是振邦集团在资产重组活动中获取的利益最大,既购买了自己需要的生产线,又未购买其他无用资产,增加了产权交易的可行性。

(2)正如方案三中所述,如果M公司分立出N公司时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M公司转让资产的行为可以不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N公司被振邦集团合并时也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N公司转让资产的行为也可以不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M公司和N公司均无需对产权交易行为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M公司分立出N公司时和N公司被振邦集团合 33

并时都应尽量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以达到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2.股息所得与股权转让所得的税收筹划。

A公司于2014年2月20日以银行存款900万元投资于B公司,占B公司股本总额的70%,B公司当年获得税后利润500万元。A公司2015年度内部生产、经营所得为100万元。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B公司所得税税率为15%。公司可以用两个方案来处理这笔利润。

方案一:2015年3月,B公司董事会决定将税后利润的30%用于分配,A公司分得利润105万元。2015年9月,A公司将其拥有的B公司7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C公司,转让价为1 000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转让过程中发生税费0.5万元。

方案二:B公司保留盈余不分配。2015年9月,A公司将其拥有的B公司7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C公司,转让价为1 105万元,转让过程中发生税费0.6万元。

请通过计算帮助A公司进行纳税决策,应该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比较两个方案下A公司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方案一: A公司生产、经营所得100万元,税率25%,应纳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的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的规定,股权收购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在一般性税务处理中,企业股权收购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在本案例中,A公司将其拥有的B公司7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C公司,高于B公司全部股权的50%,若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他条件,A公司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股权转让所得=1 000-900-0.5=99.5(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99.5×25%=24.88(万元)

因此,A公司2015年应纳企业所得税49.88万元(=25+24.88),同时,C公司取得B公司70%的股权的计税基础为公允价值1000万元。

A公司分得股息收益105万元,不再补税。

方案二:同理,A公司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25万元。

由于B公司保留盈余不分配,从而导致股息所得和资本利得发生转化,即当被投资企业有税后盈余而发生股权转让时,被投资企业的股价就会发生增值,如 34

果此时发生股权转让,这个增值实质上就是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息所得转化为资本利得。因为企业保留利润不分配,才会导致股权转让价格升高。这种因股权转让而获得的收益应全额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A公司资本转让所得204.4万元(=1 105-900-0.6),应纳所得税额51.1万元(=204.4×25%)。

A公司2015年合计应纳企业所得税为76.1万元(=25+51.1)。方案一比方案二减轻税负:76.1-49.88=26.22(万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其原因在于,A公司在股权转让之前获取了股息所得,有效防止了股息所得转变为股权转让所得,避免了重复征税。所以,A公司应该选择方案一。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筹划

思考题

1.工资、薪金是个人所得税的最主要征税项目,其税收筹划方法有哪些? 1.工资、薪金福利化

取得高薪是提高一个人消费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工资、薪金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累进的,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而把纳税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福利,在带来相同消费满足程度的同时,还可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少缴个人所得税。(1)企业提供住所。

(2)企业向员工提供福利设施。由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若不作为现金发放,则不被视为工资收入,从而无须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企业通过提高员工福利,既可提高其生活水平,也可少纳个人所得税。2.应税项目转换筹划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于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收筹划是节税的一个重要思路。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会节约税收,而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合并就会节约税收。3.工薪收入均衡化

(1)月工资与年终奖恰当分配的筹划 在职工收入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要使个人所得税负担最轻,除了要注意上述税率问题外,还要调整好月工资总额与年终奖的分配关系,从而使工资、奖金所得最大限度地享受低税率。

第一步,预测个人年收入,计算年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扣除一年的法定费用扣除额42 000元(=3 500×12)就是年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还可以扣除员工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第二步,假设年收入全部按月平均发放,确定适用的最高税率和适用最高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步,在年终奖适用税率不能高于月工资适用税率的前提下,将工资额中适用最高税率的部分依次转为年终奖,测算税负最低点。(2)发放方式的转化 工资、薪金所得不同的发放方式可能会产生交易成本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筹划时,必须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税收筹划并不只限于纳税额的减少,而要追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

2.在特定的行业,有时收入是不均衡的,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实现收入的平均化,从而减少纳税? 收入平均化的手段通常有: ①一次性奖金分摊筹划法。对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而是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所以,可以改变上述奖金的发放方式,实行分摊发放,在一定情况下就可以减少纳税。②工资分摊筹划法。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这些行业包括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仅是这些行业的工资起伏比较大,故当纳税人在其他行业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即将每月收入平均分摊,这样就可以少缴税款,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3.对劳务报酬节税的主要思路是降低收入金额以及充分利用免征额,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如果一次性劳务报酬非常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降低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筹划方法的一般思路就是,通过增加费用开支,尽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者通过延迟收入、平分收入等方法,将每一次的劳务报酬所得安排在较低税率的范围内。1.支付次数筹划法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某些行业收入的获得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即在某个时期收入可能较多,而在另一些时期收入可能会很少甚至没有收入。这样就可能在收入较多时适用较高的税率,而在收入较少时适用较低的税率,甚至可能低于费用扣除标准,造成总体税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可以通过筹划活动,使劳务报酬在每个月比较平均地取得,从而使得该项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这样就可能获得较高的回报。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也使得支付人不必一次性支付较高的费用,从而减轻了其经济负担。2.劳务收入费用化筹划法

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 36

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提供,以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比如餐饮服务、报销交通费、提供住宿、提供办公用具、安排实验设备等日常开支,如果由个人负担,就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如果将这些自己承担的费用开支转由对方承担,相应地降低了自己的劳务报酬总额,从而使得该项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或扣除超过20%的费用(一次劳务报酬少于4 000元时),增加了实际收益。4.对于稿酬收入可以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税收筹划? 稿酬收入的筹划方法主要包括:(1)系列丛书筹划法。如果一本书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现,则该作品将被认定为几个单独的作品,单独计算纳税,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节省纳税人不少税款。(2)著作组筹划法。如果一项稿酬所得预计数额较大,还可以考虑使用著作组筹划法,即改一本书由一个人写为多个人合作创作。(3)再版筹划法。这种筹划方法就是在作品市场看好时,与出版社商量采取分批印刷的办法,以减少每次收入量,节省税款。(4)增加前期写作费用筹划法。一般的做法就是和出版社商量,让其提供尽可能多的设备或服务,这样就将费用转移给了出版社,自己基本上不负担费用,使得自己的稿酬所得相当于享受到两次费用抵扣,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5.充分利用国家所赋予的特定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收筹划通行的方法,试列举五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项目。(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这里所说的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所说的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这里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

发给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每人每年1万元的资深院士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这里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所说的救济金,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5)保险赔款。

习题

1.王某2014年工作情况如下:

(1)王某在A公司担任工程师,该公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产特征,2014年度中6个月为淡季,6个月为旺季。淡季时王某的月工资为5000元,旺季时月工资为13000元。

(2)王某还利用业余时间对外承接设计项目。2014年5月,王某与B公司达成协议承接该公司的一个设计项目,全部设计费共计20万元,其中预计5万元要用于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设计费拟由B公司向王某全额支付,由王某本人负担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

试问如何对王某2014年度的收入进行税收筹划? 答案与解析:

(1)若不做调整,王某工资、薪金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13000-3500)×25%-1005]×6+[(5000-3500)×3%]×6=8490(元)

若把淡季和旺季的工资平均到每月均匀发放,每月工资=(5000×6+13000×6)÷12=9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9000-3 500)×20%-555]×12=6540(元)筹划后比筹划前少纳个人所得税=8490-6540=1950(元)

若不做调整,王某项目设计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200 000×(1-20%)× 40%-7 000= 57 000(元)

王某实际税后收入=200 000-57 000-50 000=93 000(元)

若企业支付各项费用,工程师将各项相关费用票据进行报销,限额5万元,然后支付工程师15万元设计费,则应纳个人所得税=150 000×(1-20%)×40%-7 000=41 000(元)

王某实际税后收入=150 000-41 000=109 000(元)

筹划后比筹划前少纳个人所得税=57000-41000=16000(元)

对于王某而言,筹划后比筹划前节税16 000元。对于企业而言,无论采用哪项方案,其企业所得税和净利润均没有影响。

2.某中外合资企业税务总监李某的全年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为48万元,现有以下三种发放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每月平均发放工资40000元;

方案二:每月发放工资180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年终奖金264000元。

方案三:每月发放工资25000元,每季度第二个月分别发放奖金24000元,其余部分作为一次性年终奖金。

(1)请分别计算各方案的个人所得税,并从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的角度比较判断哪个方案最优?

(2)找出更优的方案并计算该方案的个人所得税。答案与解析:

方案一:应纳税额=[(40 000-3 500)×30%-2 755]×12=98 340(元)方案二:应纳税额=[(18 000-3 500)×25%-1 005]×12+(264 000×25%-1 005)38

=96 435(元)

方案三:应纳税额=[(25 000-3 500)×25%-1 005]×8+[(49 000-3 500)×30%-2 755)] ×4+84 000×20%-555=34 960+43 580+16 245=94 785(元)最优方案:每月基本工资35 500元,年终奖54 000元。应纳税额=[(35500-3500)×25%-1005]×12+54000×10%-105=83940+5295=89235(元)

对于劳动关系和年收入较为稳定的员工,可以按下列步骤分配工资总额和年终奖。

第一步:预测个人年收入,计算年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扣除一年的法定费用扣除额3 500×12=42 000元就是年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还可以扣除员工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

第二步:将年应纳税所得额对半分,即让月工资和年终奖适用税率相同,计算应纳税额;

第三步:将年终奖降低一档税率(有时需要降低两档税率),用足该级距上限,计算应纳税额;

第四步:如果降低年终奖适用税率后,税额比对半分时还多,应使年终奖和月工资适用税率相同,此时税负最轻,即: 让年终奖将该级距上限用足,确定年工资应纳税所得额;或者让月工资将该级距上限用足,确定年终奖数额。

第八章 其他税种筹划

思考题

1.土地增值税的开发成本与开发费用是如何规定的?如何有效地进行筹划? 房地产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含耕地占用税)、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房地产开发费用:

1.纳税人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分摊利息支出并能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的: 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利息+[(一)+(二)]×5%以内 上述利息超过国家上浮标准;超标利息及罚息不得扣除。

2.纳税人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的(包含全部使用自有资金的无利息支出的情况)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一)+(二)]×10%以内 3.房地产开发企业既向金融机构借款,又有其他借款的,其房地产开发费用计算扣除时不能同时适用上述1、2项所述两种办法。其中:

(一)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二)为房地产开发成本 土地增值税筹划空间:

1.利用房地产转移方式进行筹划

征收土地增值税必须满足三个判定标准:仅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的行为征税;仅对产权发生转让的行为征税;仅对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行为征税。

房地产所有人可以通过避免符合以上三个判定标准来规避缴纳土地增值税。例如,房地产所有人通过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教育、民政和其他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将房产、土地使用权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等,均可免征土地增值税。2.通过控制增值额进行筹划

由于土地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基础的超率累进税率,因此土地增值税筹划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合理合法地控制、降低增值额。增值额是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去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所以控制增值额筹划包括收入筹划法和成本费用筹划法。

收入筹划法主要是指收入分散筹划,即将可以分开单独处理的部分从整个房地产中分离(比如房屋里面的各种设施),从而使得转让收入变少,降低纳税人转让的土地增值额。成本费用筹划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成本费用列支比例,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如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并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的,可以将在房地产开发工程中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据实扣除。当然,这种筹划应有一定的限度,无节制任意扩大的后果是导致税务机关的纳税调整,最终得不偿失。3.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筹划

房地产所有人可以利用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进行筹划,如建造一般民用住宅时,将增值率控制在20%之内。

2.资源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如何利用这一政策进行筹划?

资源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的,从高适用税率。因此,纳税人可以通过准确核算各税目的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分清免税产品与征税产品,分清不同税率产品,从而充分享受税收优惠,节约资源税。

3.印花税的合同类型不同,其税负高低也不同,如果一个合同涉及若干经济业务,如何进行筹划?

一个合同如果涉及若干经济业务,应当分别核算各项业务的金额,因为业务类型不同,适用的印花税税率也不同。税法明确规定,同一凭证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较高的计税贴花。

4.车船税是一个典型的行为税类,如果你的车船使用效率不高,其结果就隐性 40

地增加了税收负担。请从行为税的课征特点出发,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降低一个企业的车船税。

1.利用车船税标准的临界点

由于对乘用车按发动机汽缸容量(排气量)分档规定税率,因而产生了应纳车船税税额相对排气量变化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上下,排气量虽然相差不大,但临界点两边的税额却有很大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税收筹划十分必要。建议企业在临界点附近时,尽量选择购买排量较小的乘用车,不要跳过临界点,以便适用较低的税率,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2.利用车船税的优惠政策

税法中规定了一些车船可以减免车船税,企业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达到节税的目的。比如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辆,减半征收车船税;对适用新能源的车辆,免征车船税。对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而纳税困难以及有其他特殊原因确需减税、免税的,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企业可以选择节约能源的车辆或新能源的车辆,这样既可以享受减征或免征车船税的税收优惠,又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如捕捞、养殖渔船免税,但捕捞、养殖渔船是指在渔业船舶登记管理部门登记为捕捞船或者养殖船的船舶,符合条件的捕捞、养殖船舶应主动到渔业船舶登记管理部门登记,以便能享受免税优惠。许多企业和个人使用车船并非从一开始便具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这就需要企业和个人为自己创造条件,达到利用税收政策合理筹划的目的,即“挂靠”。同时,对于已享有税收优惠的纳税人来说,应将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清楚地区分,以求最大限度节省税款。

5.车辆购置税的税率是一定的,决定其税负高低的关键因素在于计税价格的高低,如何有效地在实践中加以筹划? 合理分解计税价格来筹划。纳税人在购置车辆时,其计税依据是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方的全部价款与价外费用,但不包括增值税税款。价外费用项目比较多,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属于价外费用的项目不计入计税价格中。显然,此举可以降低车辆购置税,具体做法应视实际销售行为而异。

第一,区别对待代收款项。凡使用代收单位票据收取的款项,可视为代收单位的价外费用,应并入计税价格中计算车辆购置税;凡使用委托方的票据收取,受托方只履行代收义务或收取手续费的款项,不应并入计征车辆购置税。第二,准确划分车款与其他相应费用。购买者随车购买的工具或零配件应作为购车款的一部分,并入计税价格中征收车辆购置税,如果时间或销售方不同,则不应并入计税价格中。支付的车辆装饰费作为价外费用,应并入计税价格中,如果时间或收款单位不同,则不应计入计税价格中。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不同时间和不同的销售方式,使其他费用与价格相分离,达到节税的目的。

同时,如果纳税人将临时牌照费、购买工具的费用、代收的保险费和车辆装饰费用等分开,由相关单位另行开具发票,就可以合理降低其计税价格,从而减少车辆购置税支出。

6.能否通过减少流通环节来节约契税?请举例说明。

可以在契税筹划通过减少流通环节加以节约税收。王某和陈某各拥有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屋,杨某意欲购买王某的房屋,而王某也想购买陈某的房屋后出售自己的房屋,假设税率为5%。如果不进行筹划,王某购买陈某的房屋,应缴纳契税10万元,同样王某向杨某出售自己的住宅,杨某也因此缴纳契税10万元。但是如果王某利用房屋交换的方法进行筹划,先和陈某交换房屋,再由陈某将房屋出售给杨某,同样可以达到前述的买卖结果。因为王某和陈某交换房屋所有权为等价交换,没有价格差额,不用缴纳契税,只需陈某将房屋出售给杨某时,由杨某缴纳契税10万元。这样,王某通过筹划节约了10万元。

习题

1.位于北京市的A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2014年其商品房销售收入为5亿元,其中普通住宅的销售额为3亿元,豪华住宅的销售额为2万元。税法规定的可扣除项目金额为3.6亿元,其中普通住宅的可扣除项目金额为2.6亿元,豪华住宅的可扣除项目金额为1亿元。请问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如何筹划,才能使本年度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较少? 答案与解析:

纳税人可以选择将普通住宅和豪华住宅放在一起核算或是独立核算。若不分开核算。

应纳营业税金及附加50000×5%×(1+7%+3%)=2750万元 土地增值额50000-36000-2750=11250万元 增值率11250/38750×100%=29.03%>20% 土地增值税11250×30%=3375万元

企业所得税(50000-36000-2750-3375)×25%=1968.75万元 税后所得50000-36000-2750-3375-1968.75=5906.25万元

若独立核算。

普通住宅:应纳营业税金及附加30000×5%×(1+7%+3%)=1650万元 土地增值额30000-26000-1650=2350万元 增值率2350/27650×100%=8.50%<20% 土地增值税0万元

企业所得税(30000-26000-1650)×25%=587.5万元 税后所得30000-26000-1650-587.5=1762.5万元

豪华住宅:应纳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5%×(1+7%+3%)=1100万元 土地增值额20000-10000-1100=8900万元 增值率8900/11100×100%=80.18% 土地增值税8900×40%-11100×5%=3005万元

企业所得税(20000-10000-1100-3005)×25%=1473.75万元

税后所得20000-10000-1100-3005-1473.75=4421.25万元 二者合计为6183.75万元。

可以独立核算,独立核算比不分开核算税后所得多277.5万元。

2.B公司和C公司为D公司的两家子公司。2015年初,C公司由于业务扩张,急需新的办公场所,B公司正好有一处办公楼处于闲置状态。B公司和C公司经过协商决定将其自有的闲置办公楼以投资联营的方式提供给C公司使用。该办公楼购置于2010年,原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现有两套对外投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B公司向C公司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风险,当年取得的固定收入共计为300万元。

方案二,B公司参与投资利润分红,与C公司共担风险,当年取得分红为300万元。已知当地房产原值减除比例为20%,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2%。请问应该采用哪种方案?

方案一: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风险。该方案中,甲公司实际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产租金,应由甲公司(投资方)按租金收入计缴房产税,税率为12%,2015年应缴纳的房产税=300×12%=36(万元)。应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300×5%×(1+7%+3%+2%)=16.8(万元)。2015年全年集团公司就该投资联营应纳税额合计=36+16.8=52.8(万元)。

方案二:甲公司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在该方案中,应由乙公司(被投资方)以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税率为1.2%,2015年应缴纳的房产税=5000×(1-30%)×1.2%=42(万元)。同时,税法还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因此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2015年全年集团公司就该投资联营应纳税额合计为42万元。

由此可见,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分析,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税款合计10.8万元(52.8-42),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第二篇:《税收筹划实务》部分思考题答案

《纳税筹划实务》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说明 1.第1、2、3、4、14、15章思考与练习题为问答题,教材上均可找到参考答案;

2.先附上第5~13章参考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答案

1.如果能够分开主营和附营业务的核算,则增值税=100 000×17%=17 000(元),营业税=2 000×5%=100元,合计税金17000+100=17 100元;该企业原来主营和附营不能分开核算,比分开核算多缴税金240元。2.筹划前的增值税负担: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320×17%-80×17%

=40.8(万元)

增值税税收负担率=40.8÷320×100%

=12.75%

由于该企业税收负担率较高,该企业决定通过以下筹划方案来降低税负:

再注册同样股权的服装销售公司,分别是A和B两个公司。两个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分别是160万元,还是以前公司的原班人马,分处不同的公司,业务统一,分开核算,并分别申请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3%(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这样筹划之后,两个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合计为:

A公司应缴增值税额=160×3%

=4.8(万元)

B公司应缴增值税额=160×3%

=4.8(万元)

合计:两个公司共须缴纳增值税9.6万元。

增值税税收负担率=9.6÷320×100%

=3%

由上可见,通过把原企业(一般纳税人)分解成两个独立核算的具有小规模纳税人资格的公司后,该企业节税31.2(40.8-9.6)万元,税负由原来的12.75%变为3%,避税效果十分明显。

3.《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物流企业从上游企业采购货物再销售给下游企业属于转销,应就转销中的差价征收增值税,税率为17%或者1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规定的通知》(财税[1994]26号)规定,代理销售行为不征收增值税,只征收营业税,但是代理行为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受托方不垫付资金;

(二)销货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发票转交给委托方;

(三)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如系代理进口货物则为海关代征的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

取手续费。因此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实现将转卖过程中的差价由交增值税变为交营业税则可以实现较大的税收利益。

方案一:丙集团直接从市场购买,则需资金5 000×520=260(万元),甲厂需交纳增值税为260×17%=44.2(万元),该增值税实际上由丙集团承担,所以丙集团应支付304.2万元。

方案二:通过乙物流公司转购。乙公司以500元/吨从甲厂进货,以510元/吨的价格卖给丙集团。丙集团应支付购买价格为510×5 000=255(万元),支付增值税为255×17%=43.35(万元),共计298.35万元。乙物流公司从中赚取差价为10×5 000=5(万元),需交纳增值税为5×17%=0.85(万元),乙物流的纯利润为5-0.85=4.15(万元)(忽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方案三:乙物流进行代理销售业务。丙集团按照510元/吨的价格直接到甲厂购买,乙物流收取甲厂5万元代理费,则丙集团仍然只需支付298.35万元,而乙物流所得的5万元可以作为代理收入,只需按照5%缴纳营业税0.25万元,乙物流的纯利润为5-0.25=4.75(万元)(忽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对比以上三种方案,对于乙物流而言,第三种方案的收益大于第二种方案。对于丙集团而言,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成本相同,均小于第一种方案。因此综合来看,第三种方案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

第六章思考题答案

1.方案一:组装后再销售方式,其应纳消费税为:36.3元[(25+8+10+40+12+5+15+6)×30%]。

方案二:将上述产品先销售给商家,再由商家组装后对外销售,其应纳消费税为:22.59元[(25+8+10)×30%+(40+12+5)×17%]。

筹划结果:按工厂销售产品,商家组装方式,每套化妆品可节约消费税税额为13.71元。

2.可以将手表销售价格降低100元,为每只9900元。由于销售价格在1万元以下,不属于税法所称的高档手表,可以不缴纳消费税。销售每只手表共向购买方收取9900+9900×17%=11583(元)。应纳增值税9900×17%=1683(元)(未考虑增值税进项抵扣),税后收益为:11583-1683=9900(元)。

相比较,销售价格降低100元,反而能多获利1900元。显然,获利原因在于此方案可以避开消费税。3.方案1:该酒厂自行销售,应纳消费税税额为:

100×500×25%=12500(元)

方案2:该酒厂在当地设立一个独立核算的经销部,该酒厂按照销售给其他批发商的产品价格每箱400元与经销部结算,该酒厂转让定价后,应纳消费税税额为:

100×400×25%=10000(元)

这样,可节省税收2500元。

第七章思考题答案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规定:“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因此,营业税为:(2500-1000)×5%=75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75×10%=7.5万元,上述资产抵债过程中的总税负为82.5万元。

乙企业收回房产后以2000万元的价格将其转让给丙企业,这时乙企业的税负为营业税负,但是由于售价低于抵债时的作价,因此,此时无需缴纳。契税在此按3%计算,2500×3%=75万元,总税负最低为75万元。

丙企业的税负为契税2000×3%=60万元。

上述资产的过户、登记等费用一般以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但由于各地没有统一标准,在此忽略不计。

【筹划】如果双方约定以该房产变现后的价款抵偿2500万元的贷款、该款项在乙方控制之内并确保在收回该款项的前提下,由甲方直接将上述资产转让给第三方丙企业而不经过乙方的话,则将大大降低双方的税负。假如甲方以2000万元直接销售给丙企业,同时将2000万元抵偿乙方2500万元贷款,这时甲方的税负为营业税(2000-1000)×5%=50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0×10%=5万元,总税负为55万元。

由于乙企业只是控制该笔交易而不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交易,所以乙企业的税负为零。

丙企业的税负不变仍为契税60万元。

比较筹划前后的两种方法可知,通过税收筹划甲企业可减轻税负27.5万元(仅就该项资产抵债和变现过程而言,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费用),乙企业最少可减轻税负75万元,丙企业不变。

2.该舞厅兼营货物和娱乐服务,开架销售食品饮料,独立核算,那么歌舞厅兼营货物,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此时食品饮料销售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税收计算如下:

歌舞厅应缴纳的营业税=700×20%=140(万元)

歌舞厅应缴纳的增值税=300÷(1+3%)×3%=8.74(万元)

两税合计=140+8.74=148.74(万元)

比筹划前节税:200-148.74=51.26 3.方案一:按照租赁合同执行,则A物流应缴纳的营业税为60×5%=3(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3×(7%+3%)=0.3(万元)。合计应纳税为3.3万元。该公司纯收入为60-3.3=56.7(万元)。

方案二:如果A物流将租赁合同变为异地作业合同,由物流公司派遣两名操作人员并支付工资6万元,为客户甲提供装卸服务的同时收取66万元服务费,则好运物流按“交通运输—装卸搬运”税目应缴纳营业税为66×3%=1.98(万元),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98×(7%+3%)=0.198(万元)。该公司的纯收入为:66-6-1.98-0.198=57.822(万元),与未筹划前相比增收1.122(万元)。而且客户甲不需要安排操作人员,虽然支付的费用相同,但是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合作双方都有利。

第八章思考题答案

1.(1)银行贷款利息。该组设备价值3000万元,含税价3510万元,因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暂不考虑该部分增值税对资金的影响。按年利率6%计算,3000万元银行贷款支付的利息为3000×6%×1÷4=45(万元),年利率为6%的1年期复利现值为0.9434,因银行利息可在税前扣除,企业因支付利息净流出资金为45×(1-25%)×0.9434=31.8398(万元)。

(2)采取通常折旧方法。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0年,年折旧额为(3000-150)÷10=285(万元),年利率为6%的10年期年金现值为7.3601,则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285×7.3601=2097.6285(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2097.6285×25%=524.4071(万元)。

(3)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10×60%=6(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3000-150)÷6=475(万元),年利率为6%的6年期年金现值为4.9173,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475×4.9173=2335.7175(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2335.7175×25%=583.93(万元)。

比较:企业提前3个月购置新设备,因银行贷款而支付利息,资金净流出31.8398万元,但可享受到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税收优惠政策,较采取通常折旧方法多抵税而少流出资金583.93-524.4071=59.5229(万元)。两项因素合计,因提前3个月购置新设备可减少资金净流出59.5229-31.8398=27.631(万元),企业提前更新设备为佳。另外,甲公司提前更新设备,报废原有设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的规定,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专业鉴定证明等在企业所得税前申报扣除。因此,企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选择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不一定为佳,企业应具体分析。

2.吉祥公司的纳税情况分析如下:

2008年,吉祥公司是新办企业,但无税收优惠,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5万元。

2009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

2010企业被同时认定为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据《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吉祥公司的获利为2008年,2008年进入了两免三减半的时期,2008年与2009年为两免时期,2010年~2012年为减半。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吉祥公司2011年~2018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2010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

2011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

2012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

2013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

2014年~2018每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450万元。

吉祥公司2008年~2018年企业所得税流出的现值(基准点2008年1月1日)为967万元。

综上所述,吉祥公司自2008年~2012年应该享受两免三减半期间未享受一分钱的税收优惠。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如下,先要准确把握三个基本的概念:开始获利是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的第一个有应纳税所得额的;享受减免税起始时间应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有应纳税所得额的起,享受相关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资质认定时间是企业由认定机构颁发资质证书后,认定机构据以确认资质的上报资料所属确认。

由于软件企业的认定有较严格的条件限制,一般的软件企业不可能在成立之时就申请到软件企业的资格,而未进行纳税筹划的企业往往在资质认定时间之前已进入开始获利且开始计算减免税起始时间,但企业因未认定资质却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实际上享受优惠的时间仅为进行获利后的5年,扣除获利到资质认定前的内的范围内。这样未经过筹划的软件企业享受的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是不完全的。

【筹划分析】

我们可以对吉祥公司纳税筹划前的经营活动作出一些假设:2009年2月发生的自有房屋装修款25万元,未达到房产原值的50%;2013年的12月一笔赊销销售收入70万元,相应的成本为40万元。

2014年1月1日企业购入一台研究开发设备,单位价值在300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企业按允许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5年)实行加速折旧,2014年~2018年的折旧额依次为1200万元、720万元、432万元、324万元、324万元。

方案一:对费用与收入进行调整。

1.房屋装修提前到2008年进行,经过调整后的2008年亏损金额为-5万元;

2.2009年~201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75万元、-200万元、-100万元、0万元;

3.2013年的12月一笔赊销销售收入70万元,相应的成本为40万元,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可以合同中约定的收款时间为次年1月,相应地2013年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所得为570万元),弥补以前亏损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

4.2014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20万元。

5.2015年~2018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万元/年。

如此进行费用与收入的纳税调整后,吉祥公司的开始获利应该为2014。吉祥公司2014年~2015年免企业所得税;2016年~2018年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225万元/年。

吉祥公司2008年~2018年企业所得税流出的现值(基准点2008年1月1日)为261万元。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吉祥公司对设备折旧方法由余额递减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年均折旧600万元(为简化分析,不考虑残值,按年均摊)。

如此调整后,吉祥公司2014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620万元(3020+1200-600),2015年~2018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次为3120万元、2832万元、2724万元和2724万元。

吉祥公司2014年~2015年免企业所得税;2016年~201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依次为212万元、204万元和204万元。

吉祥公司2008年~2018年企业所得税流出的现值(基准点2008年1月1日)为240万元。

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运用中,常见的规律是,在免减税期内应尽量减少折旧;在正常纳税期内应尽量增加折旧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的纳税筹划人员理解这一点后,就不会在免减税期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的加速折旧法而要用年限平均法来有效减轻税负了。

结果显示,方案一较未进行纳税筹划时节税706万元(967-261);方案二较方案一节税21万元(261-240)。

3.(1)设立全资子公司情况下集团公司的所得税税负:

子公司缴纳的所得税 =3×20%=0.6万元;

A公司缴纳的所得税 =100×25%+2÷(1-20%)×(25%-20%)=25.13万元;

集团公司整体税负 =0.6+25.13=25.73万元。

(2)设立分公司的情况下总公司的所得税税负: A公司缴纳的所得税 =(100+3)×25%=25.75万元。

比较 A公司的整体税负,设立分公司的所得税税负比设立子公司的所得税税负多 0.02(25.75-25.73)万元。

从上述实例看出,企业投资设立下属公司,当下属公司微利的情况下,企业应选择设立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第九章思考题答案

1.如果两个个体户互相拆借,该甲向乙贷款60万元,年利息率为10%,末甲应向乙支付利息6万元,则:甲应纳税额=(300000-60000)×35%-6750=77250(元);乙应纳税额=(60000-10000)35%-6750=10750(元)。通过筹划,两者共少缴税款10250元(98250-77250-10750=10250)。

2.(1)年终奖年末一次性发放,该员工全年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为:全年工资、薪金应纳税:[(10000-2000)×20%-375]×12=14700元;年终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120000×45%-15375=38625元;共计14700+38625=53325元。

(2)如果将奖金平摊到各月中,每月工资1万元,奖金1万元,则其全年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0-2000)×20%-375]×12=38700元,节税53325-38700=14625元。

因此,将奖金平摊到各月中发放更节税。

3.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李某可以与顾主在签订合同之时约定,他负责为其提供服务,而顾主根据他的要求,将其劳务报酬采取支付约定金、生活费和结算金的方式,分批分次支付。且规定各次支付的时间在不同月份,这样,他就在内,每月才能取得一定数量的现金收入,对于顾主来讲,因不用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而减轻了经济负担,而乐于执行。由于他在每个月取得的收入是全部收入的一部分,这样分次收取,减少了每个月的所得额,而并不减少他的全部收入,但是他的税收负担,却可以适用较低税率。

第十章思考题答案

1.如果进行纳税筹划,公司将该房屋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公司,并且将该分公司承包给某家商贸企业,承包费为20万元一年。由于该房屋没有进行出租,不能按照租金计算房产税,应该按照房产原值计算房产税。应纳房产税100×(1-30%)×1.2%=0.84万元。公司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同样,不考虑企业所得税,公司的利润为20-0.84=19.16万元。该纳税筹划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19.16-16.5=2.66万元。

2.如果两企业在签订合同仅规定每天的租金数,而不具体确定租赁合同的执行时限,则根据上述规定,两企业只须各自缴纳5元的印花税,余下部分等到结算时才缴纳,从而达到了节省税款的目的。当然这笔钱在以后是要缴上去的,但现在不用缴便获得了货币时间价值,3.甲乙可以通过合作,节省契税。具体方式是:乙以自己的名义买下120平米的房子,而这根据规定免征契税,然后甲和乙再将房子交换,这项行为只须就其价差缴纳契税。比如,甲的房子是60万元(包括装修等),而购买的新房子价格为90万元。则只须缴纳契税1.2万元[(90-60)×4%]。如果不进行筹划,则应缴纳契税3.6万元(90×4%)。通过筹划,可以节省契税2.4万元。4.A公司可以先将装修改造前的房产出租给关联方B(B可以是个人,如公司股东;也可以是企业,如公司股东投资的其他公司),并签订一个期限较长的房屋租赁合同(假设为30年),每年收取租金60万元。然后由B出资50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并对外转租,假设每年仍然收取租金200万元。按此方案实施后的税费负担测算如下:

A公司应负担的税费仍为10.5万元。

B应负担营业税1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万元,B不是房产的产权所有人,不需要缴纳房产税,合计应纳税费11万元。

A公司和B的税费负担合计为10.5+11=21.5万元,比筹划前可少负担税费35-21.5=13.5万元。

第十一章 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

1.某制约企业2009收入总额为500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为800万元,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按现行税法的规定,该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超支额为50万元(800-5000×15%);业务招待费超支额为55万元(80-5000×0.5%)。该企业需进行纳税调增105万元。如果该企业将销售部门分离出去设立一家销售公司,制约企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给销售公司,总价为4 000万元;销售公司再销售给客户,总价为5000万元。双方商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各支付600万元、200万元,业务招待费由双方各支付40万元。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 【答案】

分立后企业的企业所得税 制药企业: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4000×15%=600 因此,60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全额扣除 业务招待费的60%=40×60%=24(万元)税前扣除限额=4000×0.5%=20(万元)可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20(万元),纳税调增40-20=20(万元)分立出来销售公司 销售收入=5000万元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5000×15%=750 因此,60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全额扣除 业务招待费的60%=40×60%=24(万元)税前扣除限额=5000×0.5%=25(万元)可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24(万元),纳税调增40-24=16(万元)

分离后两个企业纳税调增=20+16=36,远远小于分立前需调增的105万元,可节税=(105-36)×25%=17.25万元。

可见,由于制药企业分立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与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限额分开算,可税前扣除的费用总额增加,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该方案是可行的

2.乙公司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2009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200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1000万元),负债1205万元,净资产-5万元。公司股东决定清算并终止经营。甲公司与乙公司经营范围相同,为了扩大规模,决定出资1205万元购买乙公司全部资产,乙公司将1205万元全部用于偿还债务,然后将公司解散。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并购的意义。【答案】

乙公司在该交易中涉及不动产销售,需缴纳营业税及相关附加,纳税情况如下:

营业税=1000×5%=50(万元)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0×(7%+3%)=5(万元)

财税[2002]19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16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产权不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和国税函[2002]4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规定:转让企业产权是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其转让价格不仅仅是由资产价值决定的。所以,企业产权的转让与企业销售不动产、销售货物及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是完全不同,既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也不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因此,转让企业产权既不应交纳营业税,也不应交纳增值税。股权转让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也不征收营业税。

对于上述交易,如果甲公司将乙公司吸收合并,乙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全部转移至甲公司账下,则甲公司无需立即支付资金即可获得乙公司的经营性资产,而且乙公司也无需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可以实现节税55万元。

第十二章

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纳税筹划

1.若甲公司为实行并购需融资400万元,假设融资后息税前利润为80万元,现有3种融资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完全以权益资本融资;方案二,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融资的比例为10∶90;方案三,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融资的比例为50∶50。

假设债务资金成本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选择方案?

【答案】

当息税前利润额为80万元时,税前投资回报率=80÷400×100%=20%>10%(债务资金成本率)。而当税前投资回报率大于债务资金成本率时,税后投资回报率会随着企业债务融资比例的上升而上升。方案三的企业债务融资比例最高,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三,即50%的债务资本融资和50%的权益资本融资,这种方案下的纳税额最小,即:

应纳企业所得税=(80-400×50%×10%)×25%=15(万元)

2.假设某企业需要筹集资金100万元进行投资,预计收益期为5年,每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为2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现有以下3种不同资本结构,各种结构下企业所得税的负担也不同。试从纳税筹划角度选择筹资方案: ⑴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1∶0; ⑵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1∶1;

⑶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0∶1。【答案】(1).若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1:0,即全部为自有资金,则该企业每年平均纳税=(20万元-0)×20%=4万元,5年企业纳税总额=4万元×5=20万元。

(2).若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1:1,即借入50万元,借入资金利率为10%,则该企业每年平均纳税=(20万元-50万元×10%)×20%=3万元,5年企业纳税总额=3万元×5=15万元。

该方案与第一种资本结构相比,5年可节税5万元(20万元-15万元)。

(3).若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之比为0:1,即全部为借入资金,则该企业每年平均纳税=(20万元-100万元×10%)×20%=2万元,5年企业纳税总额=2万元×5=10万元。

该方案与第一种资本结构相比,5年可节税10万元(20万元-10万元)。

由上述计算可见,资本结构中借入资金比例越高,利息节税就越明显,企业所得税的支出就越少。如果单纯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出发,考虑企业节税最多、税负最低,则应该选择方案3

3.2009年9月,某内资企业计划与某外国企业联合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为6000万元,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其中,中方1200万元,占40%;外方 1800万元,占60%。中方准备以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原价1200万元(假定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和房屋建筑物1200万元投入,投入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房屋、建筑物作价 1200万元作为其他投入。

方式二:以房屋、建筑物作价12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机器设备作价 1200万元作为其他投入。

上述两种方案看似字面上的交换,但事实上蕴含着丰富的税收内涵,最终结果也大相径庭。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应选用何种投资方式? 【答案】

方案一: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以设备作为注册资本投入,参与合资企业利润分配,同时承担投资风险,不征增值税及相关税金及附加。但把房屋、建筑物直接作价给另一企业,作为新企业的负债,不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应视同房产转让,需要解缴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契税,具体数据为: 营业税=1200×5%=60(万元)城建税、教育费附加=60×(7%+3%)=6(万元)契税=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缴纳)

方案二:房屋、建筑物作为注册资本投资入股,参与利润分配,承担投资风险,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可以不征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但需征契税(由受让方缴纳)。同时,税法又规定,企业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售价不超过原值的,不征增值税。方案二中,企业把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直接作价给另一企业,视同转让固定资产,且其售价一般达不到设备原价,因此,按政策规定可以不征增值税。其最终的税收负担: 契税=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缴纳)

结论:从上述两个方案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中方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虽然只改变了几个字,但由于改变了出资方式,最终使税收负担相差66万元。这只是投资筹划链条中的小小一环,对企业来说,投资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纳税又是投资过程中必尽的义务,企业越早把投资与纳税结合起来规划,就越容易综合考虑税收负担,达到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十三章

企业会计核算的纳税筹划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即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得以税前扣除,既先要满足60%发生额的标准,又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5‰的规定。

试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分析,企业如何能够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又可以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 【答案】

企业如何达到既能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又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分析如下:

假设企业2008年销售(营业)收入为X,2008年业务招待费为Y,则2008年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Y×60%≤X ×5‰,只有在Y×60%=X×5‰的情况下,即Y=X×8.3‰,业务招待费在销售(营业)收入的8.3‰这个临界点时,企业才可能充分利用好上述政策。有了这个数据,企业在预算业务招待费时可以先估算当期的销售(营业)收入,然后按8.3‰这个比例就可以大致测算出合适的业务招待费预算值了。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销售(营业)收入是可以测算的。假定2008年企业销售(营业)收入X=10 000万元,则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最高不超过10 000×5‰=50万元,那么财务预算全年业务招待费Y=50万元/60%=83万元,其他销售(营业)收入可以依此类推。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0万元>计划83万元,即大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则业务招待费的60%可以扣除,纳税调整增加100-60=40万元。但是,另一方面销售(营业)收入的5‰只有50万元,还要进一步纳税调整增加10万元,按照两方面限制孰低的原则进行比较,取其低值直接纳税调整,共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12.50万元,即实际消费100万元则要付出112.50万元的代价。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40万元<计划83万元,即小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则业务招待费的60%可以全部扣除,纳税调整增加40-24=16万元。另一方面销售(营业)收入的5‰为50万元,不需要再纳税调整,只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4万元,即实际消费40万元则要付出44万元的代价。

因此,得出如下结论: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大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时,超过60%的部分需要全部计税处理,超过部分每支付1 000元,就会导致250元税金流出,等于消费了1 000元要掏1 250元的腰包;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小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时,60%的限额可以充分利用,只需要就40%部分计税处理,等于消费了1 000元只掏1 100元的腰包。

2.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未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2009年5月,企业计划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拟对一组因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较快的关键设备进行置换。该组设备固定资产原值3000万元,已使用9年,折旧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150万元,已无多大使用价值。类似的新设备市场价格仍为3000万元。甲公司管理层在决策时认为,依据企业固定资产5年投资规划,计划在2010年报废该组设备,并同时购置新设备。如果提前更新购置该组设备,将大大提高产品更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但按照年初财务资金预算,并没有安排该部分资金,如需购置,应调整财务预算,并增加银行贷款3000万元。

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对提前购置该组设备进行分析。【答案】

根据国税发〔2009〕81号文件的规定,企业拥有并使用的固定资产符合本文件第一条规定的,在原有的固定资产未达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前,使用

功能相同或类似的新固定资产替代旧固定资产的,企业如根据旧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和本文件的规定,对新替代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为此,甲公司新购置的设备应尽量享受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甲公司现有设备已使用9年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企业如选择在最低折旧年限到期3个月前购置该组设备,则符合上述政策要求,可享受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

1.银行贷款利息。该组设备价值3000万元,含税价3510万元,因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暂不考虑该部分增值税对资金的影响。按年利率6%计算,3000万元银行贷款支付的利息为3000×6%×1÷4=45(万元),年利率为6%的1年期复利现值为0.9434,因银行利息可在税前扣除,企业因支付利息净流出资金为45×(1-25%)×0.9434=31.8398(万元)。

2.采取通常折旧方法。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0年,年折旧额为(3000-150)÷10=285(万元),年利率为6%的10年期年金现值为7.3601,则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285×7.3601=2097.6285(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2097.6285×25%=524.4071(万元)。

3.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10×60%=6(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3000-150)÷6=475(万元),年利率为6%的6年期年金现值为4.9173,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475×4.9173=2335.7175(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2335.7175×25%=583.93(万元)。

企业提前3个月购置新设备,因银行贷款而支付利息,资金净流出31.8398万元,但可享受到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税收优惠政策,较采取通常折旧方法多抵税而少流出资金583.93-524.4071=59.5229(万元)。两项因素合计,因提前3个月购置新设备可减少资金净流出59.5229-31.8398=27.631(万元),企业提前更新设备为佳。

3.某跨国公司总部设在A国,并在B国、C国、D国分设甲、乙、丙三家子公司。甲公司为在C国的乙公司提供布料,假设有1000匹布料,按甲公司所在国的正常市场价,成本为每匹2600元,这批布料应以每匹3000元出售给乙公司;再由乙公司加工成服装后转售给D国的丙公司,乙公司利润率20%;各国税率水平分别为:B 国30%,C 国35%,D 国25%。该跨国公司为逃避一定税收,采取了由甲公司以每匹布2800无的价格卖给D 国的丙公司,再由丙公司以每匹3400无的价格转售给C 国的乙公司,再由C国乙公司按总价格3600000元在该国市场出售。

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转让定价方式对各国税负的影响。【答案】

对各国税负的影响分析:

(一)在正常交易情况下的税负: 甲公司应纳所得税=(3000-2600)×1000×50%=200000(元)乙公司应纳所得税=3000×20%×1000×60%=360000(元)则对此项交易,该跨国公司应纳所得税额合计=200000十360000=560000(元)(二)在非正常交易情况下的税负: 甲公司应纳所得税=(2800-2600)×1000×50%=100000(元)

乙公司应纳所得税=(3600000-3400000)×60%=120000(元)丙公司应纳所得税=(3400-2800)×1000×30%=180000(元)则该跨国公司应纳所得税合计 =100000+120000+180000=400000(元)比正常交易节约税收支付: 560000-400000=60000(元)

这种避税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B、C、D 三国税负差异的存在,给纳税人利用转让定价转移税负提供了前提。

4.假定甲公司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欲用转让定价方法将其税前200万元利润转移给与之相关联的乙企业,乙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0%。

试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税负的变化情况。【答案】

甲公司将利润转移前应纳的所得税额=1000×25%=250(万元)甲公司将利润转移后应纳的所得税额=(1000-200)×25%+200×20%=200+40=240(万元)甲公司将利润转移后应纳的所得税额比转移前少了10万元,因此将利润转移对甲企业更有利。

第三篇:浅谈税收筹划

浅谈税收筹划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陈晓霞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生产经营或投资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适当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的行为;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必然产物,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十分重大。由于成功的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税收筹划在我国

一、税收筹划的基本特点

1税收筹划以追求最大化为目标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目标在于追求的最大化。即使当前税负水平提高,但若能带来税后利益的增加,这种纳税方案还是可取的。虽然税负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税后利益的提高,但税负的提高有时候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此外,税收筹划过程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税收政策和合理安排税务活动,达到税后利益最大化开展的。2避税和利用税收征管的灰色地带成为税收筹划的重要手段

在税收筹划中,采用与立税精神相一致的涉税行为,能够获取正常的筹划利益;而若能成功地采用与立税精神相悖的涉税行为,例如,避税甚至是逃税,则能够获取超正常的筹划利益。虽然这种筹划要冒较大的风险,而且筹划成本又比较高,但由于其超正常利益较大,在目前我国的税收筹划中已被广泛地使用,特别是避税筹划。此外,利

用税收征管漏洞实施避逃税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把应税收入转为灰色收入,利用税务机关对灰色收入的确认困难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由于目前国家对税务行政司法监督较严密,税务机关在执法程序上必须做到“先取证,后决定”,在未能获取确凿证据之前,往往不能贸然实施行政处理,这无形之中便给筹划者提供了避税的机会。3税收筹划的专业化程度较高

税收筹划能否实现其最大化的目标,关键在于:一是能否找出现行税制存在筹划的空间;二是能否利用这些筹划空间以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三是税收筹划提供的纳税方案能否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要做到以上三点,税收筹划者必须对现行税制和纳税人涉税经济行为有充分的了解,对各项税收政策运用所产生的税后收益有正确的评估,以及对筹划中提供的纳税模式的运行效率及其被税务管理当局认可的程度有准确的把握,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筹划者较高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纳税人普遍缺乏税收筹划应具备的信息和技能,因此,税收筹划活动大多要由专业人员和专门部门进行。税收筹划的专业化,不仅有效地降低筹划成本,使筹划方案更具可操作性,而且还造就了一支税收筹划的专业队伍,推动了税收筹划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4、税收筹划受税务机关的监督

税收筹划是为特定的人在特定条件下设计的纳税模式,该纳税模式实施的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涉税行为。税务机关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纳税人的有关涉税行为的合法性实施监督与管理,因此,税收筹划者对现行税制的理解和遵循,对税务活动的安排等,只有在获得税务

机关认可时,筹划的目标才得以实现。一旦税收筹划含有的与立税精神相悖的避税逃税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行为成立,则避税者将根据反避税法被追缴税款;逃税者将依据税收征管法等有关法规除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外,还要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要移送司法部门予以刑事处理。为纳税人提供有违立税精神的税收筹划方案者,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可见,只有合法的税收筹划才可获得法律的保护。税收筹划活动必须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而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对现行税制的理解程度,对避逃税的辨别能力,也将对税收筹划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税法是处理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征纳双方共同遵守的法律准绳。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也应依法征税。因此,原则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要遵守的最基本司,外资企业注册综合原则

??? 综合原则是指企业不仅要把税收筹划放在整体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而且要把它放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中加以考虑。税收筹划是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它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认识不到这一点,企业很可能作出错误决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采用筹划后的最优纳税方案,虽然不一定能使税负最轻,但能使企业税后收益最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税收筹划的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情况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税收筹划方法的变化多端。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也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模式上,而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使税收筹划有效进行。换言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否则就会犯张冠李戴、刻舟求剑的错误。充分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税收筹划需要在市场法人主体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变数错综复杂,且常常有些非主观所左右的事件发生,这就使得税收筹划带有很多不确性的因素,因而其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况且,税收筹划的经济利益也是一个估算值,并非绝对的数字。因此,市场法人主体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然后再做出决策。了解主观认定与客观行为的差异在理论上,税收筹划、避税及逃税(偷税)固然有不同的含义,能够进行区别。然而在实践中,要分辨某一行为究竟是属于税收筹划行为,或者是避税行为,还是逃税行为,却比较困难,要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定和判断。可认定和判断又随主观与客观而有不尽相同的结果。因此,任何纳税人在实施税收筹划策略时,除必须精研有关税收法律的规定外,还应进一步了解税务人员在另一角度的可能看法,否则,一旦税收筹划被视为逃税,就会得不偿失。密切注视税法的变动税收法律规定是决定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依据,也是纳税人安全保障。在实施税收筹划策略的过程中,市场法人主体不仅要了解各种决策因适用已有税收法律的不同,其产生的法律效果或安全程度随之有异,还必须注意税法的变动。税法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税收分配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它常随经济情况变动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修正,修正次数较其他法律要频繁得多。因

此,市场法人主体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对于税法修正的趋势或内容,必须加以密切注意并适时对税收筹划方案做出调整,使自己的税收筹划行为在税收法律的范围内实施。

???我国的专家学者对税收筹划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发展缓慢。税收筹划在我国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观念陈旧??、税制有待完善?、税法建设和宣传滞后?、税收征管水平不高等,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税收筹划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由于我国税制将与国际惯例接轨,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将加入到纳税人的行列,使纳税人的总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会不断提高,对税收筹划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法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使得更多的税源和税基被纳入所得税等直接税体系,偷税的机会日益减少、风险日益增加,使得税收筹划变得日益重要。??

(3)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将涌入中国。它们不仅直接扩大税收筹划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全新的税收筹划的观念和技术,促进我国税收筹划的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 总之,企业税收筹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发显得重要,并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目前国内的税收筹划专业人员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提高业务能力,抢占国内市场,提高与外资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竞争力。相应地,立法

机关和税务机关应积极取得专家的协助,重视对税制的研究和改革,加快税收立法和司法建设的步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减少税法本身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引导税收筹划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税收筹划事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

第四篇:课后思考题

1、分析评价《改革政府》中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的有关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如何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

1、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论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意义与产生缘由;并说明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在理论研究与行政实务上的发展情形

参考要点:

(1)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2)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对建立独立的行政学学科的意义;

(3)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4)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行政学对该理论的批评和否定;

(5)新公共管理理论关于决策与执行分离的理论主张;

(6)在行政实务上,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行了决策与执行分离,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北欧等;

(7)我国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意义,对“行政三分”的说法加以评论;

3、在公共行政的研究中,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宪政主义的取向,它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另一种是管理主义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问题,强调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问题:试论述两种研究取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人物,并提出你个人的看法。

下面就以“市场化取向下的政府外包及其管治 ”为内容来具体说明经济环境对行政的影响作用。

第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含义

市场化取向是当代各个国家行政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政府从社会中部分退出和政府职能转变所采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其内容实质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具体包括:

(1)推行政府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在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与市场机制;

(2)减少政府职能,将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实现政府从社会的部分撤退,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放松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制,简化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

(4)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放松规制,裁减机构与人员,削减财政开支,实行小政府模式和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5)将政府的决策与执行功能分离,加强对政府的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树立服务意识。

市场化的具体表现内容

1、政府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市场化

在政府行政机关内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划分责任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自治性单位,实现项目管理制。这样,放松了传统的规制管理,下级政府和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从过程导向的管理转向了结果导向的管理。其特点是:(1)责任明确;(2)结果导向;(3)合同约束;(4)用户至上。

2、政府行政机关内部人事制度市场化

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建立灵活、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用人机制。具体包括:

(1)实行合同雇佣制。有助于政府对不确定的环境作出灵活、快捷的反映,摆脱传统的公务员终身制的束缚,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人员;

(2)淡化职位分类。实行自由流动,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造就通才;

(3)简化管理规则,将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逐渐转移到各级业务部门手中;

(4)改革工资制度,推行绩效工资制。

3、政府行政机关自我服务的市场化

在政府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服务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将政府与社会力量联结起来,通过多元竞争提高政府自我服务的能力,减少服务费用和成本。在内部的自我服务功能上,政府不一定都要自己直接经营,而是可以设立特殊的市场,花钱为自己购买服务,采用竞争性的、公开的市场招标形式,并进行宏观管理。

第二、实现市场化的具体途径

1、市场化不等于民营化(私有化)

2、具体途径:

(1)租赁

(2)承包

(3)合同

(4)招标

第三、市场化取向下的政府管治

1、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2、处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处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4、纠正两种偏向:

(1)将管理与服务对立

(2)将划浆与掌舵对立

我们翻阅了一下副市长办公桌上的台历,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记载着他来去匆匆奔波操劳的足迹。以1998年5月4日为例,早上6时,去火车站欢迎从北京载誉归来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午8时,参加地方工业品展销大厦落成开业剪彩仪式;上午9时,到工人文化宫向“十位优秀青年企业家”颁发奖状;上午10时,在市委听取全市上月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中午12时,赶到某宾馆与某省工业厅的领导同志共进午餐;下午2时,参加市长办公会议;下午6时,应邀参加一个兄弟城市市长来本市参观结束后的答谢宴会;晚上7点30分,出席市青少年宫举办的青年职工文艺汇演,向优胜单位和个人颁发奖杯和奖品;晚10时,前往火车站为兄弟市的市长送行;晚11时,回家阅批文件到深夜12点半。据悉,这一天,该市长还有两起重要的会谈,因实在挤不出时间而推迟了。至于登门拜访或请示汇报工作的人可能也不少,然而都扑了空。难怪有人感慨地说:“市长们真忙,也真难找啊!”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位副市长一天的工作?作为行政首长的市长怎样才能摆脱繁杂的日常事务,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行政首长的主要职责是出主意、用干部。所谓出主意,主要是切合当地实际,作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决策。这就要求行政首长深入实际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所谓用人,主要是如何选用优秀人才,以及如何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市长,应该

集中精力进行宏观调控,而不应该忙于琐碎事务。市长应该管大事,出好主意,用好干部。

作为行政首长的市长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注意下述几点:⑴明确市长的职责,抓好大事。⑵善于授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⑶减少“文山会海”,克服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张明是一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原在B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1992年调到A市公安局交通处任处长。张处长上任后,针对各队普遍存在顶撞交通处领导、处领导没有威信、软弱无力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⑴请环保局有关部门到各主要马路测量空气污染程度,要求上级给交通处每人每月10元钱的空气污染补贴费;⑵为每个交通岗亭安装电风扇和扩音器,为每个交通队配备小汽车、事故勘察车和携带式通话机;⑶派人到各省市和出国去学习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制定岗位责任制;⑷对少数违法乱纪的干警进行必要的惩处;同时派工作组进驻一些不听指挥的交通队,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处长采取这4条措施后,威信倍增。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张处长,似乎没有他的点头许多事情就很难办。按照张处长本人的说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样才有号召力。但自1996年张处长离休后,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

1、为什么张处长离休后威信也随之消失了?

2、行政领导者怎样才能建立持久有效的威信?

威信,是指一个人在人群中的声望和信誉。行政领导干部的威信,实质上就是行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威信就高;反之,影响力越低小,威信就越低。那么行政领导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威信呢?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不外乎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权力性因素,即依靠法律赋予的职权所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以外部推力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强制性,且难以持久;另一方面来自非权力性因素,即依靠领导者的学识、才能、品行、人际关系等所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它使部属自觉追随,表现为一种内趋力,不具有强制性,是在部属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稳定地、长久地、深入地影响部属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发挥出权力性因素所无法发挥的影响。案例中,张处长的领导基础观是片面的,没有理解领导的真正含义;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去推行工作,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忽视了依靠发扬民主、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来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处长的领导风格 也有问题,采取的是集权型的领导方式,也违反了职权责一致原则,没有发挥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职能,仅仅起一个管理者的作用。

第一,张处长对威信的理解存在偏差;采取了集权式的领导方式。

第二,领导者要建立持久有效的威信,必须注意下述几点:⑴提高自身素质。⑵实行既集中又民主的领导方式。⑶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

中国石油能源战略管理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费原油2.52亿吨,同比增长12%;进口占36.1%,同比增长31.29%。未来20年中国仍是石油需求增长较快时期,预计到2020年,进口量将可能达到4.5亿吨;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比例也将从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目前,能源已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没有一个单独隶属于中央的能源部,对能源和石油进行统一管理与协调。对能源的管理职责被分散在几个机构中,无法集中力量对能源及石油事务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长期以来,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门的石油法令对石油活动进行规范。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制订有效能源战略,应对能源危机,解决能源引起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问题:面对我国的石油能源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战略管理措施?

1、完善我国石油管理体系。

2、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出台一部石油法令,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具体管理规章制度。这样一是对石油活动进行规范;二也是确保石油管理部门有效发挥管理作用。

3、应根据新情况考虑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运作的能源(石油)综合管理部门,承担目前仍由各石油公司行使的监管职能,并逐步将分散在国家各有关部委的能源(石油)管理职能统一起来,对石油利用进行有效发展规划,对石油活动进行有力管理和监督,合理制定和实施石油政策。

4、根据我国国情引进和建立有效、科学和严谨的微观管理模式,如许可证制度、环境评估制度等,以使石油活动规范有序进行,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如何认识和明确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2、在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走向“服务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关于公共部门的研究,欧文·休斯(Owen.E.Hughes)在《公共管理导论》中认为,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都用来描述公共部门的研究,是三种不同的范式或途径。他认为公共行政的学派正逐渐转变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的学派,公共部门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更常被称之为管理。他把从传统公共行政模型转换而来的新范式称为“新公共管理范式”或“管理主义”。(《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请分析评价欧文·休斯的观点,并论述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五篇:浅谈企业税收筹划

浅谈企业税收筹划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达到价值最大化,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何实现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当今企业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内涵,原则,分类,特点等来浅谈企业税收筹划。

关键词:税收筹划;避税;节税;效益最大化

税收筹划的英文是tax planning,翻译成中文可以成为税收计划、税收安排、税务规划、纳税筹划或税收筹划等。税收把一部分经济资源由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改变了市场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一方面为政府部门筹集了税收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征与不征、征多征少来实现政府调节经济的功能,因此政府的税收政策的这种差异必然要对市场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纳税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纳税多少成为企业和个人进行各种决策所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税收筹划就是从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或个人角度来间就在合法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纳税。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一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事先合理地安排其经营、投资和财务活动,将其纳税义务筹划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形式发生,从而实现其税后收益最大化或者谋取某种税后利益行为的总称。[1]

对于企业而言,税收筹划是其整个经营管理计划的不可割分的一部分,而且税收筹划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追求税负最小化,纳税人如果纯粹为了追求税负最小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从事任何活动,从而不用交任何税,税负为零,当然最小,但也没有利润,这显然不符合税收筹划的本意。因此,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正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样,当然是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纳税最小化。税收筹划有时也称为税收成本管理,企业上缴的各项税收无论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最终都要用企业的利润来上缴,税收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也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若企业能通过精心的税收筹划安排来降低税收负担,则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严格意义上的税收筹划仅指符合税法立法精神的安排,那么实际上主要是指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税收筹划是国家税收政策的重要传导机制,它并没有损害国家利益,而是落实国家宏观政策的措施和桥梁。比如,我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配合这一战略任务实施,对西部投资的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是时候,继续保留了这一优惠税率,那么东部地区的企业在权衡人力资源成本和税收优惠政策之后,决定将东部地区设立 1 [3]的工厂迁移到西部地区,从而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那么这种战略性迁移的筹划安排不仅符合税法条款,而且也符合税法的立法精神。

二、税收筹划的特点

从税收筹划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税收筹划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前瞻性。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还没有发生以前,预先对其经营活动所做的计划、安排,从而使其自身税负最优化,因而它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台湾学者把税收筹划成为租税规划,用“规划”可能更确切些,体现了其战略性。战略性包含全面性和长久性两层含义:全面性指纳税人把税收放在其整个经营计划中来考察,对其所有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安排;长久性指税收筹划立足于现在,着眼于将来,税收筹划不仅要针对现行税法进行筹划,而且还要在方法、策略上留有灵活机动余地,以对付未来税收政策可能的变化。合法性。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不仅是指符合税法条文上的要求,而且要符合税法的立法精神的要求。税收筹划并非利用法律的漏洞,卫视顺应法律精神,利用税法中又腐案税收优惠、税收激励等税式支出条款来进行筹划。[1]

三、税收筹划的条件、基本原则、分类

(一)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依法治税;企业管理人员的节税意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健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税收、会计、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二)基本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任何活动都应遵循的原则,税收筹划也一样,税收筹划的成本包括设计筹划方案、查找法律依据、聘请税务顾问、聘请中介机构等而发生的费用,收益主要是去的的节税利益,只有在其收益大于成本的条件下才能展开,否则得不偿失。

2、时效性原则,税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国家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税收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出台,同时也会对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规章做出修订、补充、废止,这就导致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税收筹划方案,任何一个筹划方法或方案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企业每年的经营状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必须及时地去修订原有的税收筹划方案,以适应企业变化了的内外部条件。

3、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方案的成功与否最终必须得到税务部门的税收检查的确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风险防范的准备措施,要能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其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这些证据包括合同、原始凭证、发票、账簿、银行记录等,同时也要收集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以避免税收筹划风险的发生。

(三)分类:

1、按税种进行分类,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增值税筹划、营业税筹划、消费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筹划、其他税种筹划等。按税类划分,税收又可分成流转税筹划、所得税筹划、财产税筹划、资源税筹划和行为税筹划等。

2、按地域范围划,税收筹划可以分为国内税收筹划和国际税收筹划。国内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本国税收法规下对其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筹划;国际税收筹划是指跨国纳税人从事跨过活动时所进行的筹划。

3、按纳税人来划分,税收筹划可分为个人或家庭税收筹划和企业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筹划还可以从经营的角度来考虑,按照企业的经营流程来分类,如可以分为企业设立决策的税收筹划、企业经营觉得的税收筹划、企业财务决策的税收筹划、企业投资决策的税收筹划、企业注销清算的税收筹划等。

四、企业税收筹划的一般方法

税收筹划的方法很多,而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交叉并存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方法:[2]

调整成本法。是指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合理调整,抵减收益、减少应税所得额以减轻企业税负的节税方法。成本的调整应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适当处理,决不能乱摊成本,乱计费用。

折旧计算法。提取折旧是对企业固定资产予以补偿的基本途径,没有折旧提取,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都不可能实现。由于折旧要计入成本,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利润的高低,从而影响纳税。通常,采用加速折旧法可推迟纳税。

费用列支法。企业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列支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尽可能的缩小税基,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收入控制法。是通过对收入的合理控制,相应的减少所得,减轻或拖延纳税义务以减轻企业税负的节税方法。这里必须明确,收入控制是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合理财务技术处理。

五、税收筹划同避税和节税的关系

讨论税收筹划时总是和避税分不开,避税是一个容易同税收筹划相混淆的概念。避税一般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缺陷、空白特例、含糊之处或其他不足之处,做出适当的财务安排,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规避税负的行为。

避税尽管符合税法条款的规定,但是却违背了税法的立法意图。举例来说,某国出台了遗产税,但是对直系亲属之间财产赠与行为尽管符合税法规定,少缴了遗产税,但是却违背了税法的立法意图,因此,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仅仅开征遗产税而不同时征收赠与税。再举例,1696年,英国用“窗户税”取代了詹姆斯二世统治期间开征的“壁炉税”,“窗户税”按照房屋窗户数量的多少大小征收,税额随窗户的的增加而增加,而英国纳税人为了避税则尽量少开窗户,少开窗户可以少缴税,这就是避税行为。尽管我们说避税是合法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避税也往往是指处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灰色区域,因为,没有哪个国家会宽容纳税人肆意的影响大税法权威性的避税行为,世界各国税法都会控制相应的反避税条款,因此避税的合法性就收到了反避税规则变化的制约。所以,避税方法和策略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中,纳税人总在不断地寻求税收制度的缺陷或漏洞,而税务机关总是在发现了漏洞和缺陷之后马上加以弥补,这就使得避税的合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数,合法避税和非法逃税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税收筹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交易活动既符合税法条文要求,也符合税法立法精神的要去;而避税却是以完全合法的方式来利用税法中和某些事实中的某些含糊的地方。法律的含糊性来源于法律条文本身的含糊之处或对某个时间在运用时的含糊性;事实含糊性源于事实本身不太清楚,如税务机关在转让定价中就纳税人是否执行了独立竞争价格常会和纳税人之间发生争议。税收筹划并不完全等同于避税,它是排除利用法律漏洞违背税法立法意图的避税方法。

节税也是一个容易同税收筹划相混淆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讲,节税同税收筹划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节税利益,但二者并不是完全是这种关系,尤其是企业战略性税收筹划,获取节税利益只是影响企业战略性决策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因素,因为企业战略性税收筹划的目的不仅是节税,而且是追求税后收益最大化或者谋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总之,税收筹划是一门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安排其自身活动,减小税负,增大税后收益或谋取其他税后利益的艺术。企业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税收筹划来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初旺.税收筹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2]萨利·琼斯.高级税收战略:第四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2

[3]刘佳.税收优惠政策对破产重整的法律调整及优化进路[J].税务与经

济.2014.(2)

浅谈企业税收筹划

班级:110514

学号:20112254

姓名:张诗宇

指导教师:李中霞

下载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梁俊娇2015.11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收筹划知识点

    第一章 (1)税收筹划的概念: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

    税收筹划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税务筹划》课程论文 班级:08国贸二班 姓名:何紫君学号:2008914214 成绩:税务筹划感想 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

    税收筹划作业

    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即销售100元商品,其成本为60元,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将商品以7折销售;凡是购物满100元者,均可获赠......

    税收筹划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纳税筹划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这次的实践课程,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

    税收筹划历史

    税收筹划的由来 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安排等进行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节税”(TAX XAVINGS)的税收利益的行为可以说......

    《税收筹划》习题范文

    《税收筹划》课程习题 1、中良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不含税价格,销售实现时结转销售成本。中良公司销售商品和提......

    《税收筹划》课程

    1.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请归纳分析税收筹划方法的一般步骤?答: (一)掌握纳税人的相关资料和筹划意图 1.掌握纳税人的情况 家庭状况、收入情况等;组织形式、财务情况、投资意......

    税收筹划心得

    税收筹划心得 通过一个学期的税收筹划学习,对税收筹划也有了些自己浅显的认识,下面就来谈一下我对税收筹划的几点认识。 税收筹划主要是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对税收政策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