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针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附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龙头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项目单位法定名称,企业性质,股东构成,发展历程,主营业务,主导产品,人员结构,获得的主要业绩、荣誉等。申报连续扶持的,须对原有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运行和资金使用、管理等)予以说明。
1.1.2 财务状况
近两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营业(销售)收入、纳税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学历、职称、业绩以及主要社会兼职等,有无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等。
1.2 项目基本情况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应说明产品类别、产能、建设性质等。建设性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迁建等。
建设地点应说明项目的具体建设地点,若涉及到多个地点,应分别列出,并具体到乡、镇、村。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 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主要品种、技术等。主要设备名称、数量等。1.2.4 土建工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类型、工程量等。1.2.5 建设期限
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说明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包括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等。
资金来源应说明申请中央财政投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企业自 2 筹资金、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等。1.2.7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简要列出项目单位自身获得的销售(营业)收入、利润、税金等绝对指标及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相对指标。
社会效益:概述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突出带动农户的方式、数量、农户增收等情况。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综合评价
简要概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等方面),风险评估,带动作用,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结论与建议等。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包括人口、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
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围绕项目涉及的内容说明本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角度的必要性; 从完善农业产业链条角度的必要性;
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角度的必要性; 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必要性; 从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角度的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 建设地点选择
选址原则、地理位置及具体建设地点、土地类型、来源方式、占地面积等。若项目建设涉及多个地点,应具体到乡、镇、村分别列出。
3.2 建设条件
3.2.1 自然条件
包括土壤、地型及气象条件对项目产品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3.2.2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项目所涉及到的资源量、品质、价格情况及其对项目的影响; 企业技术研发力量或技术依托单位及团队力量、相关成果及与项目的关联情况等。3.2.3 基础设施条件
水、电、路、气等现状及对项目的保障情况。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项目产品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和销售价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布局、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等。
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市场需求、市场前景等。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产品质量、特色、性能、价格、商誉、认证情况等。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说明项目单位目前采取的营销策略、模式、销售渠道及项目实施后准备采取的营销策略、模式、销售渠道等。
4.3 市场风险分析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种植类项目包括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季节安排等。养殖类项目包括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及畜产品产量(水产项目包括水产养殖面积、种类、产量、季节安排)等。
加工类项目包括加工产品的种类、产量、产品的特性、季节安排等。
流通类项目包括储藏、交易或经营产品的种类、数量、交易额、季节安排等。
对于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基础和规模;对于畜禽养殖涉及扩繁的项目,应结合畜群周转表(养殖业扩繁项目根据项目情况自行编制)进行说明。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说明项目单位的总体建设规划、项目本身的布局情况及项目在实现总体规划目标中的地位。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说明项目要达到的建设标准、规范(如种植业的GAP规范),产品要达到的产品标准及认证情况等。
5.4 技术(工艺)方案
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
编制技术(工艺)路线图并对主要流程进行文字说明。种植类项目要结合建设标准和产品拟达到的标准说明在每一环节采取的农艺技术措施。
养殖项目除结合建设标准和产品拟达到的标准说明在每一环节采取的措施外,尤其要说明卫生防疫程序。
加工类项目要完整描述工艺流程并对主要工艺过程做文字说明。流通类项目要说明主要的储藏、流通、交易环节。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种植、养殖类项目要对项目所涉及到的品种及特性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品种及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来源进行描述。
加工类项目要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及其特点、技术的成熟性、技术来源可靠性进行详细描述。5.4.3 主要技术参数
种植类项目包括种植密度、成活率、补栽率、挂果期、盛果期等。养殖类项目包括配种率、产仔(蛋)数、成活率、死亡率、淘汰率、料肉比等。
加工类项目包括出品率、损耗率等。
流通类项目包括流通环节的损耗率、完好率等。5.4.4 物料平衡分析
描述主要原材料及消耗材料的保障程度,分析物料消耗与产(排)出物之间的平衡对应关系。
5.5 设备选型方案
包括灌溉、饲养、加工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管理设备等,结合技术流程和规模说明设备的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先进性等(列出详细的设备清单)。
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设备情况及与项目衔接或可能的利用情况。
5.6 主体工程方案
包括项目所涉及到的田间工程、各类圈舍、加工车间、交易设施等生产性建筑(构筑物)的面积(数量)、结构类型等(列出主体工程清单)。
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建筑(构筑物)情况及与项目衔接或可能的利用情况。
5.7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等建筑物(构筑物)面积(数量)、结构类型等;水、电、气、道路、绿化等工程。
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辅助工程情况及与项目衔接或可能的利用情况。
5.8 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工期及分月进度安排,绘制工程建设进度表(图)。
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6.1 环境影响
说明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6.2 节能减排措施
污染物治理措施、节能措施(应与建设方案一致)等。
6.3 环保部门意见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分别说明项目建设期及竣工后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职责分工等。
7.2 劳动定员
说明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辅助人员等配备情况,并列出人员配备表。
7.3 管理措施
分别说明建设阶段和项目竣工投产后的管理措施。重点说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管理方式,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的具体管理办法;竣工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
7.4 技术培训
根据生产技术要求,对农民及项目单位员工开展技术培训的人数、方法、内容、措施等。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劳动安全要说明项目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环节及相应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卫生要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手段。消防要说明项目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及相应的消防措施。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1 投资估算依据 8.2 投资估算
8.2.1 总投资
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8.2.1.1 建设投资
按概算法,包括工程费用、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
按形成资产法,包括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原值和其它资产原值。
8.2.1.2 建设期利息 8.2.1.3 流动资金
8.3 资金来源
8.3.1 中央财政资金 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 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 8.3.5 其他
8.4 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说明财政资金的具体补助环节。
第九章 财务评价
9.1 财务评价依据
说明相关的取费标准、财务制度规定、税收政策、银行贷款利率、贴现率(8%)、项目计算期(10年)等。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9.2.1营业收入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
种植、养殖业项目应分别说明目前和项目完成后种植或养殖的品种、价格、收入、税金等;流通类项目应说明项目单位自身获得的收入,同时说明交易额等;改扩建项目应分别说明目前及项目完成后产品种类、产量、价格、收入、税金等。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9.3.3 经营成本估算
种植业项目及改扩建项目应分别说明目前和项目完成后总成本、经营成本等,尤其是折旧、摊销计算时要考虑利用原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流通类项目应说明项目单位自身所发生的支出、折旧等成本。
9.4 财务效益分析
9.4.1 盈利能力分析
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税后、静态),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和财务净现值(税后)等。
对于种植业项目及改扩建项目,应分别说明“有项目”与“无项目”的利润等,并计算增量盈利能力相关指标。9.4.2 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
银行贷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无银行贷款可不做此项分析。
9.5 不确定性分析
9.5.1 盈亏平衡分析
计算盈亏平衡点并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9.5.2 敏感性分析
编制敏感性分析表并绘制敏感性分析图。针对敏感性因素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措施。
9.6 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10.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0.2 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等。
10.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直接带动基地的规模、方式;
项目带动农户的数量、方式;利益分配办法,增收的方式、来源和数量;
项目安排就业的人数、年度工资总额,其中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增收情况。
附
录
一、附表:
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2-3:科技投入明细表
附表2-4: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费估算表 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4-1: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单位成本估算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9:银行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注:附表格式仅供参考,必要时可适当调整;种植业项目及扩建、改建项目应分别列出“有项目”与“无项目”相关表格。
二、附图:
1.地理位置示意图 2.现状图 3.总平面布置图 4.其它附图
三、附件:
附件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附件2: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3: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养殖、种植项目用地)
附件4: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附件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附件6:企业信用等级证明(若项目涉及银行贷款)附件7:项目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
附件8: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若现有产品为相应产品的项目)
附件9: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
附件10:与农户签定的种植养殖合同或协议
附件11:报告中企业及项目情况介绍涉及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QS、HACCP、GMP、GAP等,龙头企业证书,商标注册证书及获得国家、地方著名商标等证书,企业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产品销售合同等)
第二篇: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农民合作社、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一)合作社概况 合作社成立时间,成员及出资构成,收益分配机制,获得的各种荣誉及认证情况,合作社法人代表基本情况,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
(二)运营状况
1.主业发展情况。主导产品生产及销售、盈利情况。2.项目申报前一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
(三)以前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二、项目立项背景
(一)必要性分析
主要阐述项目对合作社发展、促进成员增收及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必要性。
(二)优势分析
实施项目的技术、资源、政策等方面优势。
(三)市场分析
项目产品(服务)的市场前景预测及风险分析。
(四)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合作社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筹资方式、收益分配等。
三、项目目标
包括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等目标。
种植类项目应说明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季节安排等;
养殖类项目应说明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水产项目应说明水产养殖面积、种类、产量、季节安排等);
加工类项目应说明加工产品的种类、产量、产品的特性、季节安排等;
流通类项目应说明贮藏、交易或经营产品的种类、数量、交易额、季节安排等。若项目为在现有基础上的扩建、改建项目,应说明现有生产能力及新增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一)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详细说明具体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来源、社员参与方式,种植、养殖项目应说明每个社员承担的具体种植面积、养殖数量等。2.技术路线(农艺措施)及流程
详细说明产品技术路线(农艺措施)、产品工艺并提供流程图。3.设备购置
详细说明设备清单(名称、型号、数量、价格)。4.设施建设
详细说明生产设施、辅助设施等各类设施任务量(名称、类型、数量、价格等)。5.科技措施
详细说明新品种、新技术(包括新工艺、新材料)的来源,先进性及技术引进、示范方案,技术培训方案。6.其它措施
(二)主要技术参数
种植类项目包括种植密度、成活率、补栽率、挂果期、盛果期等。
养殖类项目包括配种率、产仔(蛋)数、成活率、死亡率、淘汰率、料肉比等。加工类项目包括出品率、损耗率等。
流通类项目包括流通环节的损耗率、完好率等。
(三)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 1.养殖项目污染物处理等措施。2.加工项目废弃物处理等措施。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3.进度安排 4.管理措施
分别说明建设阶段和项目竣工投产后的管理措施。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一)总投资估算
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及分建设内容的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 1.中央财政资金 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3.自筹资金及来源 4.银行贷款及筹措 5.其它资金
(三)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补助资金主要支持的环节 2.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
(四)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项目投入产出情况
合作社自身的产出量、收入、成本、利润等绝对指标。2.成员增收情况
参与项目农户生产环节的增收情况。包括产量、质量、价格变化等情况。3.可分配盈余及分配情况
(二)社会及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 项目辐射周边农户数量及带动增收情况等。
附表:
1.财政补助合作社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 2.投资估算汇总表 2-1.设施投资明细表 2-2.设备投资明细表 2-3.科技措施投资明细表
2-4.流动资金测算表 3.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4.盈余及盈余分配表
4-1.经营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测算表 4-2.成本费用测算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示意图
2.项目规划或平面布局图 3.其它图件
附件:
1.合作社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2.合作社章程、相关制度及入社成员名单(包括姓名、身份、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3.合作社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申报项目的决议 4.自筹资金证明
5.项目申报前一财务审计报告
6.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种植、养殖项目用地)
7.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8.其它相关材料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一)合作社概况
1、合作社成立时间:2009年6月。
2、成员及出资构成:xx县巷子口镇金枫水果专业合作社由154户果农出资创立,出资总额为63.48万元,其中谢建强、贺兵秀、彭专等10户各出资1万元以上(详见成员出资明细附件)。
3、收益分配机制:该社《章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合作社收益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的机制分配。该社对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4、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谢建强,男,现年56岁,汉族,大专学历,从事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长达30多年之久,工作责任心强,诚信度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多次被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评为农村经济能人。无破产、无银行欠资等不良行为记录,信誉度较高。
5、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该社管理机制健全,设有:成员(代表)大会(全体成员组成),是该社最高权利机构;常设机构有:理事会11人(设理事长1名)、监事会3人(设监事长1人)和经营管理层,简称“两会一层”;经营管理层设: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质量监测部、财务管理部,简称“四部一室”。
6、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办公地点设金枫园村部,建筑面积480平米。主要工作人员32人,谢建强任法定代表人,何阳任理事长、李延召任监事长、刘立新、刘分明任监事。其他经营管理人员27人。
7、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该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接受监事会监督。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管理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
(二)运营状况
1、主业发展情况
合作社负责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和同类生产经营者生产的水果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水果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年产能力3000吨,年产值1208万元,提高农民人均年纯收460元。
2、项目申报前一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
截止2009年末,合作社资产总额425.6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7.01万元,固定资产232.51万元,农业资产116.16万元;负债112.08万元,所有者权益313.6万元。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208.26万元,支出1033万元,年利润117.2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7.4%,总投资报酬率27.55%,资产负债率为26.33 %。
(三)以前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以前未争取财政扶持资金。
二、项目立项背景
(一)必要性分析
1、是落实国家政策及行业规划的需要 扶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体现。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20条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为贯彻和落实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精神和有关部委行业发展规划、调农业产业结构,xx县委、县政府把水果产业列为宁乡第四大产业,在政策上倾斜,财政上支持,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扶持。巷子口镇党委、镇政府依据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到2014年发展建设万亩优质李基地的目标。
2、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3、是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
4、是合作社做强做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5、是促进社员增收、带动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的需要
6、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第三篇: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试行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试行“先建后补”的通知
日期:2010-06-07
发布单位:省局产业处
各市、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办)、财政局,省有关单位:
为积极贯彻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工作效能,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从2009年起,我省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试行“先建后补”。为切实做好“先建后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行原则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先建后补”,坚持按项目管理和县级财政报账制的原则,实行项目先实施、后报账。
二、试行范围
凡属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扶持范围内的,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项目,均试行“先建后补”。
三、补助范围
财政资金补助范围按照国家农发办下发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申报指南的有关要求执行,主要对生产经营性投入进行补助,不得超范围使用财政资金。市县开发、财政部门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
四、补助标准
具体补助标准按照国家农发办当规定标准执行。2010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0%;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50%。项目建设总投资中不含劳务工资、土地购置及租赁费、化肥、农药、饲料、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办公设施及非生产性投资。项目单位从申报项目建议书之日起发生的属于该申报项目建设内容范畴的支出可以纳入总投资核算范围。
五、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条件、程序,按当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和省选项通知的要求执行。对用地手续落实、企业自筹资金已到位、带动农民增收作用突出、在申报项目时手续完备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优先申报。市、县开发、财政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要认真审核,确保申报材料真实。
六、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严格执行批复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方案)和管理程序。强化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进度统计月报制、资金报账季报制,县级要对每个项目明确管理的具体责任人。项目单位须按照县级开发、财政部门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并建立项目专(台)账,完整反映项目的投资情况。
七、竣工验收
认真做好竣工验收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各地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跟踪进度,指导项目单位及时完成项目竣工资料的归档,保证验收资料真实完整。项目竣工验收依据是经批复的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以及项目建设支出凭据等相关资料。项目竣工后,项目单位及时提交相关资料,向县级开发、财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竣工验收由县级负责验收,市级复验,省级抽验。县级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将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审计报告报省、市备案。市级要及时进行复验,市级复验合格后,由市级汇总复验情况报省级备案。
八、财政报账
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的项目,经县级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向县级开发、财政部门申请报账。报账时需提供验收报告、竣工决算报告、项目审计报告、项目建设支出凭据等相关材料。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项目,在单项工程完工验收后向县级开发、财政部门申请报账。报账时需提供验收材料、单项工程决算、项目建设支出凭据,由合作社负责人及5名以上社员签字的证明材料,经县级开发、财政部门审核后,县级财政部门依据批文核定的补助金额,按不超过完工单项工程投资额的50%拨付财政补助资金。整个项目竣工后,经县级开发、财政部门验收合格,项目单位需提交完整的验收报告、竣工决算报告、项目审计报告、项目建设支出凭据、合作社相关人员签字等相关材料,向县级开发、财政部门申请全额报账。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实行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后报账。
项目单位申请报账所提供的项目建设支出凭据必须是原件,县级财政部门在有关票据的原件上加盖“财政已补助”印章后,复印存档,原件退还项目单位。报账票据日期可追溯到项目立项1月1日。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项目,县级财政部门均须在县级验收合格后,给项目单位拨付80%的财政补助资金;市级复验合格后,拨付剩余的20%财政补助资金。
九、项目调整、变更或终止
项目调整、变更或终止,须按项目计划管理权限执行。因市场或人为因素导致项目无法实施,对立项当年12月底仍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由县级开发、财政部门按照项目管理程序逐级提出项目调整、变更或终止方案,项目终止需重新选项的,须实行公开竞争选项,并按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履行立项程序。对不按规定报批,擅自调整项目的,暂停该县下项目申报资格。
第四篇:福建省2012年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福建省2012年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福建名牌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龙头企业项目
1、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年产1500吨昆布鱼肉混合调理制品加工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连江远嘉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2、福州市仓山区年产1200吨蔬菜薯粉冷面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单位:福州昌盛食品有限公司。
3、惠安县10000吨花生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惠香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4、福建省好邻居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年新增1,000吨混合型点心巧克力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好邻居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5、洛江区100吨茶叶精制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泉州市洛江泉岩茶业有限公司。
6、仙游县1000万粒蛋制品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
7、秀屿区180万粒鲍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莆田市华海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8、云霄县600吨水果罐头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云霄县盛吉食品有限公司。
9、漳州市南靖县40吨虎伯寮金线莲茶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荆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武平县年产100吨名优绿茶扩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武平县梁野山茶业有限公司。
11、年产320吨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项目单位:上杭县古田绿海蔬菜有限公司。
12、清流县750万株非洲菊组培快繁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清流县鸿翔农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3、大田县50吨高山名优茶精制加工新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建崇圣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4、沙县年产50吨红边茶加工扩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沙县宏苑茶业有限公司。
15、松溪县200吨脱水蔬菜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松溪县好味食品有限公司。
16、武夷山市1500亩优新乌龙茶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节节清(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17、霞浦县180吨紫菜深加工新建项目,项目单位:霞浦县凯源食品有限公司。
18、蕉城区275吨缢蛏立体生态养殖改建项目,项目单位:宁德市东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9、扩建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单位:福建锦荣实业有限公司。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
1、福州市连江县年产25吨鲍鱼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连江县金海洋农业专业合作社。
2、福清市200亩大棚番茄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福清市玉荣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3、举源合作社茶园改建项目,项目单位:安溪县龙涓举源茶业专业合作社。
4、大名府合作社茶园改建项目,项目单位:安溪大名府茶业专业合作社。
5、南安市5000?O鲈鱼网箱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南安市益众淡水鱼专业合作社。
6、德化黑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德化县戴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7、仙游县300亩优质红心文旦柚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
8、城厢区500吨果蔬气调储藏流通设施改建,项目单位:莆田市城厢区常保枇杷专业合作社。
9、城厢区100亩香花槐苗木繁育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城厢区长青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10、涵江区300亩铁观音种植基地扩建项,项目单位:福建省莆田孙氏茶叶专业合作社。
11、涵江区50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莆田市涵江区东盛蔬菜专业合作社。
12、荔城区1000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莆田市荔城区三联农机专业合作社。
13、仙游县200亩铁观音标准化茶园改建项目,项目单位:仙游县东山合作社。
14、仙游县750亩枇杷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仙游县绿野果蔬专业合作社。
15、龙海市550吨蔬菜冷藏保鲜新建项目,项目单位:龙海市亿源果蔬专业合作社。
16、云霄县800吨蔬菜冷藏保鲜新建项目,项目单位:云霄县佳田果蔬专业合作社。
17、漳州市平和县年加工储藏保鲜3万吨?g溪蜜柚流通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平和县国农果蔬专业合作社。
18、漳州市漳浦县1275亩葱类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漳浦县碧油蔬菜专业合作社。
19、漳州市长泰县155亩大棚蔬菜种植新建项目,项目单位:长泰县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20、长汀县万亩笋竹两用毛竹丰产林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长汀县绿源竹笋专业合作社。
21、连城县万亩笋竹两用毛竹丰产林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连城县绿缘竹业专业合作社。22、2012年龙岩市上杭县年新增出栏10万羽三黄鸡养殖扩建项目,项目单位:上杭县旧县福村鸿建山鸡专业合作社。
23、龙岩市永定县8000亩笋竹两用毛竹丰产林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永定县新村竹业专业合作社。
24、年出栏5万只福建黄兔扩繁场,项目单位:永定县万家兔业专业合作社。
25、年产30吨水仙茶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漳平市朴玉茶业合作社。
26、年产80吨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改造项目,项目单位:漳平市和顺渔业专业合作社。
27、永安市100亩优质蔬菜示范种植基地新建项目,项目单位:永安市百叶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
28、永安市100亩优良水产湘云鲫养殖示范基地新建项目,项目单位:永安市丹桂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9、宁化县年产100吨金牡丹(铁观音)新品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福建省宁化县翠云山茶业专业合作社。
30、沙县年产1000吨黄瓜设施栽培新建项目,项目单位:沙县子涵种植专业合作社。
31、沙县年产4000吨“神椒一号”辣椒新品种种植基地与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沙县龙腾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
32、建宁县2000吨多糖建莲营养粉深加工新建项目,项目单位:建宁县莲籽专业合作社。
33、建宁县3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改造项目,项目单位:建宁县缘鑫果业专业合作。
34、大田县960亩低产茶园改造项目,项目单位:大田县石牌镇岩韵茶叶专业合作社。
35、尤溪县3000亩欧柑基地改造项目,项目单位:尤溪县后楼瓯柑专业合作社。
36、浦城县1200亩薏米种植基地新建项目,项目单位:浦城县官路乡信源薏米专业合作社。
37、浦城县353亩丹桂苗木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浦城县绿野苗木专业合作社。
38、光泽县100吨山茶油加工新建项目,项目单位:光泽县乌君山油茶专业合作社。
39、松溪县8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松溪县祖墩乡慧添富蔬菜专业合作社。40、松溪县600吨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松溪县亚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41、建阳市山溪1000亩葡萄基地避雨设施改造项目,项目单位:建阳市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
42、延平区年产300吨速冻保鲜笋制品深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单位:延平区后坪笋竹专业合作社。
43、延平区68.4万枝百合花种植地基新建项目,项目单位:延平区茫荡百合花专业合作社。
44、福鼎市150吨鲈鱼养殖新建项目,项目单位:福鼎市闽鼎水产专业合作社。
45、柘荣县1300吨蘑菇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柘荣县旺之源早季蘑菇专业合作社。
46、霞浦县80吨红花油茶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霞浦县强民油茶专业合作社。
47、霞浦县3万只兔养殖新建项目,项目单位:霞浦县金康兔业专业合作社。
48、福安市500亩有机生态茶园示范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安市闽春农业专业合作社。
49、福安市200亩高香型优质茶树新品种基地改建项目,项目单位:福安市天仁茶叶专业合作社。
50、寿宁县450吨脐橙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寿宁县九峰脐橙农民专业合作社。
51、古田县50.4万袋银耳工厂化栽培新建项目,项目单位:古田县绿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可研编制大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项目单位法定名称:惠州市源资农业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股东构成:公司股东由两人出资,出资情况如下
胡彦仁 600.0000万元人民币 90.09% 翟文华 66.0000万元人民币 9.91% 公司发展历程: 主营业务: 主导产品:
获得的主要业绩、荣誉等。申报连续扶持的,须对原有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运行和资金使用、管理等)予以说明。1.1.2 财务状况
近两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营业(销售)收入、纳税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学历、职称、业绩以及主要社会兼职等,有无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等。1.1.4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点,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根据项目区实际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广泛吸纳和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推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积极培育发展具区域比较优势的蔬菜和水产两个主导产业,在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和明显提高的目标下,以广东省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臵和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构建由生物、信息、材料、管理、营销、培训等要素综合集成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体系,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高效化。把项目区建成“布局合理化、种养科学化、作业机械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安全化、管理民主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环境良性化”的大型农业现代化项目区,成为推动本市、省乃至我国粤南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1.2 项目基本情况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惠州市仲恺高新区6000亩种(养)殖及冷藏物流配送基地
建设性质包括新建。
建设地点:位于五村村6000亩、山塘350亩、三和村650亩、黄屋村占地300亩。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 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主要品种、数量、产量、产值、技术等。主要设备名称、数量等。1.2.4 土建工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类型、工程量等。1.2.5 建设期限
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说明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包括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等。
资金来源应说明申请中央财政投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等。1.2.7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简要列出项目单位自身获得的销售(营业)收入、利润、税金等绝对指标及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相对指标。
在社会效益方面:将①提供本县及辐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样板,3 促进沿海地区率先进行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②为社会提供优质无公害农畜(水)产品,其中:无公害优质蔬菜??万吨、畜牧??吨、水产品??吨,丰富菜篮子,满足人民生活需要;③引导并吸纳农民进入高效的二、三产业,年可提供劳务收入近??万元;④促进项目区农村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大辐度提高农民绿色证书获得率;⑤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带动农户达60%以上。
在生态效益方面:①项目区通过科学规划和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蔬菜、畜牧、水产业生产,并促进农畜水结合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②通过监测项目区水、土安全生产有关参数,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减少水体、土壤污染,提高农(水)产品安全性,提供洁净饮用水;③通过项目区防护林建设,改善抗风灾能力,防止水土流失;通过灌排体系的合理分布和沃土工程,降低埭田次生盐渍化,提高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综合评价
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等方面),风险评估,带动作用,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结论与建议等。
简要概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地区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4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品种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项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当地资源特点,确定以优质和特色蔬菜、牲畜、水产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建设内容,既适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方针。惠州市对该市2011-2020年农业结构与布局作了全面规划,提出惠州市扩大“八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建设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生态农业观光科普旅游基地、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和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农业必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必须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出发,继续优化农业结构。计划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研、技术引进、旅游观光、教育、推广、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形象工程,以此带动惠州市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展蔬菜、牲畜、水产等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促进惠州市乃至广东省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2、充分的完善了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链条
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提高农副产品的安全性,确保市民吃上“放心米、放心菜、放心肉、放心水产品”,同时由于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和批发交易的发展,进一步形成可靠的农产品需求等信息系统,将带动农户的种植方向、时间、品种等,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工配送平台建设也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 5 后向产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中间需求的扩张,只有中间需求得到扩张,农业生产才有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才能蒸蒸日上。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初级农产品与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扩张农业的中间需求,而且直接关系到满足最终消费的需求,对农业生产、批发、零售、消费和对外贸易都有重大影响。农产品生产也是经济发达地区防止农业萎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维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惠州市农业经济的特点是分散化、小生产化,农产品商品标准化工作还很不完善,项目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蔬菜、肉类、水产类商品批量生产、批量加工和批量销售,引导本区域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延伸农业链,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并逐渐形成农产品的商品标准,尽早实现与国际农产品商品接轨,以此保持农业经济的稳定性。
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惠州市是广东省沿海的重要城市,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惠州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项目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状况,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这为农户 6 生产优质农产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动农户按国际标准的要求去生产和加工,使其产品尽快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形成以无公害蔬菜、牲畜和水产产业化农业技术体系,逐步达到在品种选育、种(养)技术、农药使用、施肥料、灌溉及产品检测等技术符合国际规范要求,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有利于促进惠州市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项目本着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水、土地、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生态农业的世纪,要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和生产无公害的健康绿色食品。因此,探索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农产品项目的实施,均采用无害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通过无公害蔬菜、牲畜和水产生产技术生物与化学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机生物复合肥料和绿色饵料的使用、以及沼液无害化应用技术、节水灌溉和水质调控等先进实用科技的应用,将使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食物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产系统,为惠州市的农业逐步向节约、高效、保护环境和无害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5、项目的建设是保障深莞惠三地农产品的供应需求
随着深莞惠三地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数量极巨增加,相应的,人口增加的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由于深圳和东莞两地自身发展空间受区域限制,已无多少空闲之地发展农产品种养植,现惠州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充分的开发空间。本项目看准时机,抓住机会,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种养植项目,已立足深莞惠、流通粤南、面向广东省、辐射周边城市为目标,因此,对保障深莞惠农产品的供给需求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包括人口、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2.1.1惠州市经济状况分析
1、人口
【户籍总户数和总人口】 2009年末,惠州市总户数90.19万户,比上年87.06万户增长3.59%。户籍总人口324.36万人,比上年318.84万人增长1.73%。其中:男性165.09万人,增长1.60%;女性159.27 8 万人,增长1.87%。非农业人口(按公安部门统计口径,惠城区、惠阳区及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全部计作非农业人口)187.07万人,比上年增长0.48%;农业人口137.29万人。
【暂住人口】
年末全市暂住人口72.85万人,比上年增长-1.38%。
【常住总人口】
据统计部门统计,惠州市2009年末常住总人口397.21万人,比上年末的392.7万人增加4.51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经市计划生育部门抽查、验证、认可,年末人口出生率为10.95‰,自然增长率为6.35‰,比上年上升0.31‰,政策生育率为97.05‰,仍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
2、产业结构
惠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2005年的9.3:56.7:34调整到2010年的6:59:35,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适度重型化特征日益突出,轻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52.9:47.1调整为2010年的25:75。石化、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其中,2010年,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3.1亿元,增长41.2%;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281.5亿元,增长18.7%。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光电产业基地列入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2006年以来,西湖、罗浮山等旅游景区建设和环大亚湾五星级酒店群建设全面推进,新增五星级酒店4家、4A级旅游景区7个,引进银行10家、证券保险机 9 构42家,房地产、商贸、物流、会展、传媒等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实力明显增强,2006-2010年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8个,建成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广东省名牌农产品11个。
2010年6%59%35%2005年9.3%56.7%34.0%0%20%40%第一产业6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80%100%
图1-2 2005、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
惠州市决定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大力发展特色型种植业、循环性养殖业、生态林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产品物流业,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园区。
(1)特色型种植业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以优质稻种植为重点,建设博罗、惠东和龙门三个省级产粮大县。加快甜玉米、马铃薯、梅菜、荔枝、龙门年桔、石湾韭黄、特色蔬菜以及花卉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特色效益农业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特色主导农产品从8个拓展为12个以上。打造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0个以上。10 建设高标准节水型农田灌溉系统,重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以上。建设机械化作业高效农业示范区,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以上。
(2)循环型畜牧业
以生态健康养殖为发展理念,按照适度集中的布局原则和畜(禽)—沼—鱼—果(菜、粮、花)的立体种养方式和沼气综合利用等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科学规划设臵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重点促进龙门县、惠东县畜牧业的发展。重视农牧产业链耦合功能,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及畜牧业生产与大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现代化畜牧业基地,建设和完善现代畜牧业生产基地60个以上。
(3)生态渔业
强调“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和“生态养殖”,用现代化渔业工程技术推进名优、珍稀鱼类的引种、繁育和工业化高产养殖。在全市范围内的山塘、水库和池塘,视水源保护控制情况以分散粗养和集中精养、网箱养殖等方式,安排淡水养殖。打造特色优质水产养殖基地,改造低产鱼塘5万亩,新建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0个,建立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20个。
3、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是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 11 划纲要(2008-2020年)》为动力,积极实施“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促增长,推创新、促升级,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17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5亿元,增长2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拉动GDP增长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4.8亿元,增长1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1%,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55.8:37.8调整为6:59:35。
图1
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57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2亿元,增长2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5.3亿元,增长37.4%。其中,教育支出32.1亿元,增长25.2%; 1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亿元,增长35.2%;医疗卫生支出10.6亿元,增长30.8%;农林水事务支出14.6亿元,增长10.1%。税收总收入466.7亿元,增长33.9%。其中,国税362.7亿元,增长36.2%;地税104亿元,增长26.9%。
图2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3.2%。其中食品类上涨6.5%,居住类上涨5.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上涨1.4%,文教娱乐及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衣着类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4%。
图3 13
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2204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山区、贫困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
(2)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2万亩,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58.7万吨,增长0.1%;蔬菜总产量201.7万吨,增长6%;水果总产量54.9万吨,增长6%。
全年肉类总产量20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14.8万吨,增长4.3%;禽肉产量4.8万吨,增长1%。全年水产品产量14.3 14 万吨,增长1.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万吨,增长3.5%;海水产品产量7.4万吨,增长0.5%。
2.1.2深圳市经济状况分析
1、人口
2、产业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
2.1.3东莞市经济状况分析
1、人口
2、产业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
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围绕项目涉及的内容说明本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地区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品种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项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当地资源特点,确定以优质和特色蔬菜、牲畜、水产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建设内容,既适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方针。惠州市对该市2011-2020年农业结构与布局作了全面规划,提出惠州市扩大“八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建设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粤港澳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生态农业观光科普旅游基地、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和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农业必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必须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出发,继续优化农业结构。计划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研、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教育、推广、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形象工程,以此带动惠州市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展蔬菜、牲畜、水产等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促进惠州市乃至广东省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2、充分的完善了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链条
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提高农副产品的安全性,确保市民吃上“放心米、放心菜、放心肉、放心水产品”,同时由于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和批发交易的发展,进一步形成可靠的农产品需求等信息系统,将带动农户的种植方向、时间、品种等,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工配送平台建设也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 16 后向产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中间需求的扩张,只有中间需求得到扩张,农业生产才有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才能蒸蒸日上。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初级农产品与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扩张农业的中间需求,而且直接关系到满足最终消费的需求,对农业生产、批发、零售、消费和对外贸易都有重大影响。农产品生产也是经济发达地区防止农业萎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维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惠州市农业经济的特点是分散化、小生产化,农产品商品标准化工作还很不完善,项目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蔬菜、肉类、水产类商品批量生产、批量加工和批量销售,引导本区域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延伸农业链,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并逐渐形成农产品的商品标准,尽早实现与国际农产品商品接轨,以此保持农业经济的稳定性。
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惠州市是广东省沿海的重要城市,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惠州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项目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状况,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这为农户 17 生产优质农产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动农户按国际标准的要求去生产和加工,使其产品尽快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形成以无公害蔬菜、牲畜和水产产业化农业技术体系,逐步达到在品种选育、种(养)技术、农药使用、施肥 料、灌溉及产品检测等技术符合国际规范要求,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有利于促进惠州市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水、土地、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生态农业的世纪,要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和生产无公害的健康绿色食品。因此,探索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农产品项目的实施,均采用无害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通过无公害蔬菜、牲畜和水产生产技术生物与化学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机生物复合肥料和绿色饵料的使用、以及沼液无害化应用技术、节水灌溉和水质调控等先进实用科技的应用,将使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食物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产系统,为惠州市的农业逐步向节约、高效、保护环境和无害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5、项目的建设是保障深莞惠三地农产品的供应需求
随着深莞惠三地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数量极巨增加,相应的,人口增加的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由于深圳和东莞两地自身发展空间受区域限制,已无多少空闲之地发展农产品种养植,现惠州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充分的开发空间。本项目看准时机,抓住机会,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种养植项目,已立足深莞惠、流通粤南、面向广东省、辐射周边城市为目标,因此,对保障深莞惠农产品的供给需求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 建设地点选择
选址原则、地理位臵及具体建设地点、土地类型、来源方式、占地面积等。若项目建设涉及多个地点,应具体到乡、镇、村分别列出。
3.2 建设条件
3.2.1 自然条件
包括土壤、地型及气象条件对项目产品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3.2.2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项目所涉及到的资源量、品质、价格情况及其对项目的影响; 企业技术研发力量或技术依托单位及团队力量、相关成果及与项目的关联情况等。3.2.3 基础设施条件
水、电、路、气等现状及对项目的保障情况。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项目产品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和销售价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布局、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等。
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市场需求、市场前景等。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产品质量、特色、性能、价格、商誉、认证情况等。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说明项目单位目前采取的营销策略、模式、销售渠道及项目实施后准备采取的营销策略、模式、销售渠道等。
4.3 市场风险分析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种植类项目包括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季节安排等。养殖类项目包括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及畜产品产量(水产项目包括水产养殖面积、种类、产量、季节安排)等。
加工类项目包括加工产品的种类、产量、产品的特性、季节安排等。
流通类项目包括储藏、交易或经营产品的种类、数量、交易额、季节安排等。
对于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基础和规模;对于畜禽养殖涉及扩繁的项目,应结合畜群周转表(养殖业扩繁项目根据项目情况自行编制)进行说明。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说明项目单位的总体建设规划、项目本身的布局情况及项目在实现总体规划目标中的地位。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说明项目要达到的建设标准、规范(如种植业的GAP规范),产品要达到的产品标准及认证情况等。
5.4 技术(工艺)方案
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
编制技术(工艺)路线图并对主要流程进行文字说明。种植类项目要结合建设标准和产品拟达到的标准说明在每一环节采取的农艺技术措施。
养殖项目除结合建设标准和产品拟达到的标准说明在每一环节采取的措施外,尤其要说明卫生防疫程序。
加工类项目要完整描述工艺流程并对主要工艺过程做文字说明。
流通类项目要说明主要的储藏、流通、交易环节。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种植、养殖类项目要对项目所涉及到的品种及特性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品种及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来源进行描述。
加工类项目要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及其特点、技术的成熟性、技术来源可靠性进行详细描述。5.4.3 主要技术参数
种植类项目包括种植密度、成活率、补栽率、挂果期、盛果期等。养殖类项目包括配种率、产仔(蛋)数、成活率、死亡率、淘汰率、料肉比等。
加工类项目包括出品率、损耗率等。
流通类项目包括流通环节的损耗率、完好率等。5.4.4 物料平衡分析
描述主要原材料及消耗材料的保障程度,分析物料消耗与产(排)出物之间的平衡对应关系。
5.5 设备选型方案
包括灌溉、饲养、加工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管理设备等,结合技术流程和规模说明设备的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先进性等(列出详细的设备清单)。
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设备情况及与项目衔接或可能的利用情况。
5.6 主体工程方案
包括项目所涉及到的田间工程、各类圈舍、加工车间、交易设施等生产性建筑(构筑物)的面积(数量)、结构类型等(列出主体工程清单)。
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建筑(构筑物)情况及与项目衔接或可能的利用情况。
5.7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等建筑物(构筑物)面积(数量)、结构类型等;水、电、气、道路、绿化等工程。
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说明现有辅助工程情况及与项目衔接或可能的利用情况。
5.8 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工期及分月进度安排,绘制工程建设进度表(图)。
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6.1 环境影响
说明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6.2 节能减排措施
污染物治理措施、节能措施(应与建设方案一致)等。
6.3 环保部门意见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分别说明项目建设期及竣工后的组织机构设臵,人员配备及职责分工等。
7.2 劳动定员
说明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辅助人员等配备情况,并列出人员配备表。
7.3 管理措施
分别说明建设阶段和项目竣工投产后的管理措施。重点说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管理方式,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的具体管理办法;竣工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
7.4 技术培训
根据生产技术要求,对农民及项目单位员工开展技术培训的人数、方法、内容、措施等。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劳动安全要说明项目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环节及相应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卫生要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手段。消防要说明项目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及相应的消防措施。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1 投资估算依据 8.2 投资估算
8.2.1 总投资
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8.2.1.1 建设投资
按概算法,包括工程费用、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
按形成资产法,包括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原值和其它资产原值。
8.2.1.2 建设期利息 8.2.1.3 流动资金
8.3 资金来源
8.3.1 中央财政资金 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 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 8.3.5 其他
8.4 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说明财政资金的具体补助环节。
第九章 财务评价
9.1 财务评价依据
说明相关的取费标准、财务制度规定、税收政策、银行贷款利率、贴现率(8%)、项目计算期(10年)等。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9.2.1营业收入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
种植、养殖业项目应分别说明目前和项目完成后种植或养殖的品种、价格、收入、税金等;流通类项目应说明项目单位自身获得的收入,同时说明交易额等;改扩建项目应分别说明目前及项目完成后产品种类、产量、价格、收入、税金等。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9.3.3 经营成本估算
种植业项目及改扩建项目应分别说明目前和项目完成后总成本、经营成本等,尤其是折旧、摊销计算时要考虑利用原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流通类项目应说明项目单位自身所发生的支出、折旧等成本。
9.4 财务效益分析
9.4.1 盈利能力分析
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税后、静态),财务内部收益率(税 26 后)和财务净现值(税后)等。
对于种植业项目及改扩建项目,应分别说明“有项目”与“无项目”的利润等,并计算增量盈利能力相关指标。9.4.2 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
银行贷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无银行贷款可不做此项分析。
9.5 不确定性分析
9.5.1 盈亏平衡分析
计算盈亏平衡点并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9.5.2 敏感性分析
编制敏感性分析表并绘制敏感性分析图。针对敏感性因素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措施。
9.6 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10.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0.2 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等。
10.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直接带动基地的规模、方式;
项目带动农户的数量、方式;利益分配办法,增收的方式、来源 27 和数量;
项目安排就业的人数、工资总额,其中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增收情况。
附
录
一、附表:
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2-3:科技投入明细表
附表2-4: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费估算表 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4-1: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单位成本估算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9:银行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注:附表格式仅供参考,必要时可适当调整;种植业项目及扩建、改建项目应分别列出“有项目”与“无项目”相关表格。
二、附图:
1.地理位置示意图 2.现状图 3.总平面布置图 4.其它附图
三、附件:
附件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附件2: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3: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养殖、种植项目用地)
附件4: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附件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附件6:企业信用等级证明(若项目涉及银行贷款)附件7:项目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
附件8: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若现有产品为相应产品的项目)
附件9: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
附件10:与农户签定的种植养殖合同或协议
附件11:报告中企业及项目情况介绍涉及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QS、HACCP、GMP、GAP等,龙头企业证书,商标注册证书及获得国家、地方著名商标等证书,企业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产品销售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