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椒江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椒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州海事局
第一条为维护椒江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水域通航秩序,保障大桥及过往船舶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大桥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排筏和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以及大桥的所有人、经营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大桥水域范围是指大桥轴线东1600米,西1800米之间的水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台州海事局是对大桥水域通航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州椒江海事处(以下简称:椒江海事处)负责本规定的具体监督实施。
第四条桥孔编号及通航桥孔:大桥桥墩编号从北往南排列,30号桥墩与31号桥墩间通航孔为进港通航桥孔,31号桥墩与32号桥墩间的通航孔为出港通航桥孔,32号桥墩与33号桥墩间的通航孔为备用通航孔(若起用以航行通告为准)。
第五条大桥及大桥水域设置下列助航标志:
(一)固定桥梁标志
1、上行(进港)通航孔标志
(1)4号桥梁标志:设置在30号桥墩上迎上行(进港)船一面,标志上行(进港)通航孔右侧界限,其构造为一个尖端向上的实心绿色等边三角形标牌,灯质为闪绿4秒,射程为3海里。
(2)5号桥梁标志:设置在大桥横梁上迎上行(进港)船一面的上行通航孔中心,标志上行(进港)船舶在桥下通过的最佳位置,其构造为红白竖条圆形,灯质为闪白10秒,射程为3海里。
(3)6号桥梁标志:设置在31号桥墩上迎上行(进港)船一面,标志上行(进港)通航孔左侧界限,其构造为一个尖端向上的实心红色靠边三角形标牌,灯质为闪红4秒,射程为3海里。
2、下行(出港)通航孔标志(1)7号桥梁标志:设置在32号桥墩上迎下行(出港)船一面,标志下行(出港)通航孔右侧界限,其构造为尖端向上的实心绿色等边三角形标牌,灯质为闪(2)绿6秒,射程为3海里。
(2)8号桥梁标志:设置在大桥横梁上迎下行(出港)船一面的下行通航孔中心,标志下行(出港)船舶在桥下通过的最佳位置,其构造为红白竖条圆形标牌,灯质为莫(A)白6秒,射程为3海里。
(3)9号桥梁标志:设置在31号桥墩上迎下行(出港)船一面,标志下行(出港)通航孔左侧界限,其构造为实心红色等边三角形标牌,灯质为闪(2)红6秒,射程为3海里。
(二)大桥水域浮标
1、椒江大桥1号灯浮标设置在椒江大桥以东,长顺坝以南,位置28°41′34″N,121°24′22″E,为航道右侧标灯质:快绿,绿色柱形,顶标为绿色锥形。
2、椒江大桥2号灯浮标设置在椒江大桥以西,长顺坝以南,位置28°41′29″N,121°23′14″5E,为航道左侧标灯质:闪(3)红10秒,红色柱形,顶标为红色罐形。
3、椒江大桥3号灯浮标设置在椒江大桥以西,长顺坝以南,位置28°41′43″N,121°23′00″E,为航道右侧标,灯质:闪(3)绿10秒,绿色柱形,顶标为绿色锥形。
第六条大桥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一)负责设置和维护桥梁标志,桥墩防撞装置及大桥水域的助航标志,并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二)根据主管机关的要求,提供大桥水域的航道测量图及水文资料(流速、流向与大桥法线夹角等)。
第七条通过大桥的船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最大宽度不超过20米,船舶水线以上最大高度不得超过22米。
(二)100总吨以上船舶应在VHF6频道保持正常守听,并提前1小时向椒江海事处报告船舶动态、预计过桥时间。
(三)船舶进入大桥水域时,应保持舵、锚、主机、辅机、航行信号、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通过。
(四)通过大桥通航孔的船舶应与桥墩边缘保持15米以上的横距。
(五)能见度不良时,禁止船舶通过大桥。
(六)如发现大桥水域、航道航标等有异常情况,不能确保安全过桥时,不得通过,并及时报告椒江海事处。
(七)通过大桥水域时,应依次谨慎行驶,相互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禁止追越或并列行驶。
(八)长度超过50米,宽度超过10米的拖带及装载一级危险货物的船舶在进入大桥通航水域前六小时应向椒江海事处申报,经核准后方可通过。
第八条在大桥水域码头停泊、作业船舶,在靠、离泊前,应通过VHF6频道向椒江海事处报告,经椒江海事处同意后方可靠、离泊。靠、离泊时应让清顺航道行驶的船舶,不得抢航。
第九条大桥水域禁止船舶锚泊、试航、捕捞等。
第十条未经主管机关批准,禁止在大桥水域从事下列活动:(一)进行测量、疏浚、采砂、打捞等作业及从事体育活动。
(二)建造码头及构筑有碍航行安全的水上设施。
(三)增设、变更助航标志或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标志。
第十一条在大桥水域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建设者或施工者必须按规定先向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申请从
事建造码头、设置水上水下设施、大桥通航桥孔的桥梁结构、警戒设施维修等施工作业的申请,必须提前十五天向主管机关提出,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申请从事测量、打捞等施工作业的申请应当提前七天提出。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规定或在大桥水域范围内造成水上交通事故的,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三条本规定未尽事宜,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3年6月30日
第二篇: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小编推荐]
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水域交通秩序,保障大桥和过往船舶、设施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和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船长、船员以及大桥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宁波海事局、舟山海事局(以下统称为“辖区海事管理机构”)依据本规定分工负责大桥水域通航安全的具体监督管理。
宁波海事局依据本规定具体负责大鹏山西岸与岛杵山西岸连线以西的金塘大桥水域通航安全监督管理,舟山海事局依据本规定具体负责大鹏山西岸与岛杵山西岸连线以东的金塘大桥水域和西堠门大桥水域的通航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章 航 行
第四条 金塘大桥通航孔和航道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主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允许500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双向通行。
(二)西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允许500载重吨以下船舶双向通行。
(三)东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允许500载重吨以下船舶双向通行,或500载重吨及以上至3000载重吨以下船舶单向通行。
除前款所列通航孔和桥区航道外,金塘大桥其余桥孔禁止船舶通行。
除从事桥梁、航标维护保养的船舶外,任何船舶,未经海事机构同意,不得进入大桥禁航水域。
第五条 西堠门大桥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允许300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双向通行。
第六条 通过大桥的船舶,应当保持足够的富裕高度,根据本船的吨位和当时水面以上的最大高度,按照桥区航道及通航孔的通航技术标准,选择适合本船安全通过的桥区航道及通航孔,并尽可能选择缓流时段通过大桥。
禁止超大桥通航尺度的船舶通过大桥。
第七条 船舶进入大桥水域前,应对舵、锚、主辅机、航行设备、通信导航设备等重要设备进行再检查,确认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落实相关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通过。
第八条 船舶通过大桥水域时,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备车航行,加强了望,船长在驾驶台指挥、轮机长在机舱值班;
(二)提前与过往船舶取得联系,相互通报船舶动态,协调通过顺序。
500载重吨及以上至3000载重吨以下船舶应当经联系确认对 向无船舶通过时,方可通过金塘大桥东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不论何种原因,当500载重吨及以上至3000载重吨以下船舶与任何其他船舶在金塘大桥东通航孔及其对应桥区航道相向航行时,逆水船应当等候顺水船,确保单向通过。当船舶对流向有怀疑时,应当假设本船为逆流船,主动等候和联系对方,待协调一致后,安全通过。
(三)在进入大桥水域前,通过金塘大桥主通航孔、西通航孔的船舶,应向宁波VTS中心报告船舶动态;通过金塘大桥东通航孔、西堠门大桥的船舶,应向舟山VTS中心报告船舶动态。
(四)顺流不得超过12节,逆流不得超过10节。第九条 船舶通过大桥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时,应按照相应桥涵标的引导航行。
船舶在单向通航的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内航行时,应当尽可能在通航孔和航道中间行驶;船舶在双向通航的通航孔及其对应的桥区航道内航行时,应当尽可能靠近其右舷的航道一侧行驶,并与大桥桥墩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第十条 船舶在桥区航道及其通航孔内航行,禁止下列行为:
(一)追越;
(二)调头;
(三)横越;
(四)长度超过100米的拖带船组从金塘大桥东通航孔、西通航孔通过;长度超过300米的拖带船组从金塘大桥主通航孔通过;
(五)1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危险品船舶和2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其他船舶、长度超过250米的拖带船组夜间通过大桥;
(六)妨碍其他船舶安全的行为。
第十一条 大桥水域预报风力达到8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金塘大桥西通航孔;大桥水域预报风力达到9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金塘大桥。
能见距离小于1000米时,禁止船舶驶入桥区航道。能见距离小于500米时,禁止船舶在大桥水域航行和靠离泊作业。
执行公务或救助任务的船舶可不受本条规定的天气条件限制。
第十二条 通过大桥的下列船舶,必要时应当申请引航:
(一)船长首次来港的外国籍船舶;
(二)操纵能力受限制船舶;
(三)通过金塘大桥主通航孔1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危险品船舶和2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其他船舶;
(四)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第十三条 长度超过250米的拖带船组通过大桥,应提前24小时申请辖区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现场交通管制。
第三章 停泊、作业
第十四条 船舶在大桥水域进行靠、离泊作业,应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并及时向过往船舶通报船舶动态,避免妨碍他船航行。
第十五条 在大桥水域码头停靠船舶,应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断缆,危及大桥安全。
第十六条 除主管机关公布的锚地外,大桥其他水域禁止船舶锚泊。
在大桥水域锚地锚泊的船舶,应保持备车状态,按规定值班,防止发生走锚,危及大桥安全。
非自航船舶在大桥水域锚地锚泊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配备足够数量和功率的拖轮值守。
第十七条 禁止船舶在大桥水域试航、校正罗经、捕捞、采掘及其他有碍大桥安全的作业。
第十八条 未经辖区海事管理机构许可,任何单位、个人及船舶不得在大桥水域进行测量、打捞等作业及从事水上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体育比赛。
第十九条 大桥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对大桥通航孔的桥梁结构、防撞设施、助航标志等进行有碍通航安全的维修、作业,应提前15天向辖区海事管理机构申请,经许可后方可进行。突击性或临时、零星施工作业,须征得辖区海事管理机构同意后进行。
第四章 安全保障
第二十条 大桥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当加强对大桥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大桥的安全负责,并落实下列措施:
(一)建立大桥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大桥水域日常巡视、维护和安全管理责任。
(二)按规定设臵和维护大桥防撞、监控设施、助航标志等 安全设施,确保其效能完好,标识清晰。
(三)制订相关应急预案,对桥区航道水深、水文进行定期测量,并将相关资料及时向海事、引航机构提供。
第二十一条 船舶应当配备大桥水域的最新航海图书资料。第二十二条 船舶在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水域航行、停泊时,应保持有效通信值守。配备AIS的船舶应当正确使用,并保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十三条 航标等助航设施维护单位,应经常组织巡查和维护,确保航标等助航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船舶和个人发现大桥水域内的航标移位、损坏、灭失及其它有碍大桥通航安全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向辖区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五条 船舶在大桥水域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组织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轻可能对大桥造成的危害,并立即向辖区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按本规定实施通信值守、报告船舶动态、船舶间通信联系时,在金塘大桥水域的船舶应使用VHF06频道,在西堠门大桥水域的船舶应使用VHF11频道。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者,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金塘大桥通航孔及对应的桥区航道: 东通航孔:通航净空高度28.5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当地历史最高潮位,下同),桥梁通航净空宽度121米,其对应的桥区航道为30°03'24“N/121°50'12”E、30°03'35“N/121°50'25”E和30°03'45“N/121°50'36”E 三点连线为中心线,两侧各宽60.5米,航道走向为044°-224°。
主通航孔:通航净空高度51米,桥梁通航净空宽度544米,其对应的桥区航道为30°05'00“N/121°48'11”E、30°03'39“N/121°48'14”E和30°02'39“N/121°48'16”E三点连线为中心线,两侧各宽272米,航道走向178°-358°。
西通航孔:通航净空高度17米,桥梁通航净空宽度126米,其对应的桥区航道为30°01'20“N/121°42'59”E、30°01'46“N/121°42'42”E和30°02'13“N/121°42'24”E三点连线为中心线,两侧各宽63米,航道走向150°-330°。
(二)西堠门大桥通航孔及对应的桥区航道:通航净空高度49.5米,通航净空宽度630米,其对应的桥区航道为30°03'27“N/121°55'28”E、30°03'52“N/121°55'03”E和30°04'15“N/121°54'40”E三点连线为中心线,两侧各宽315米,航道走向139°-319°。
(三)大桥水域:系指大桥轴线两侧各3000米范围内的水域,其中沥港段为大桥轴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
(四)大桥禁航水域:系指金塘大桥除通航孔及桥区航道外,大桥轴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的水域,其中沥港段为大桥轴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的水域。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二○○九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第三篇: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通航管理规定
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水域交通秩序,保障大桥及过往船舶、设施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大桥水域内船舶和设施的航行、停泊、作业行为,船舶和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船员以及大桥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从事的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 航 行
第四条 主通航孔和桥区航道允许450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双向通行,其余桥孔均禁止船舶通行。
45000载重吨以上至65000载重吨以下的船舶若要通过大桥,应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提前24小时将船舶载重吨、实际吃水及当时水线以上最大高度等船舶概况和航次计划报海事管理机构,并服从海事管理机构指挥。
任何船舶和设施,未经海事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进入大桥禁航水域。
第五条 通过大桥的船舶,应当保持足够的安全富裕高度,根据本船的吨位和当时水面以上的最大高度,按照主通航孔和桥区航道的通航技术标准,尽可能选择缓流时段通过大桥。
禁止超大桥通航尺度的船舶通过大桥。
第六条 船舶进入大桥水域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向宁波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报告船舶动态;
(二)对舵、锚、主辅机、航行设备、通信导航设备等重要设备进行再检查,确认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第七条 船舶通过大桥水域时,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备车航行,加强了望,船长在驾驶台指挥、轮机长在机舱指挥;
(二)提前与过往船舶取得联系,相互通报船舶动态,协调通过顺序;
(三)顺流航行不得超过12节,逆流航行不得超过10节。第八条 船舶通过桥区航道时,应按照相应的桥涵标和水上助航标志引导航行,尽可能靠近其右舷的航道一侧航行,并与大桥桥墩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第九条 船舶在主通航孔和桥区航道内航行,禁止下列行为:
(一)追越;
(二)调头;
(三)横越,西泽至横码客运航线客渡船除外;
(四)长度超过300米的拖带船组通过;
(五)20000载重吨及以上船舶、长度超过250米的拖带船组夜间通过大桥;
(六)妨碍其他船舶安全的行为。
第十条 10000总吨及以上的新造试航船舶通过大桥时,应落实拖轮监护等安全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 大桥水域预报风力达到9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
能见距离小于1000米时,禁止船舶驶入桥区航道;能见距离小于500米时,禁止船舶在大桥水域航行和靠离泊作业。
执行公务或救助任务的船舶可不受本条规定的天气条件限制。
第十二条 通过大桥的下列船舶,必要时应当申请引航:
(一)10000总吨及以上的新造试航船舶;
(二)20000载重吨及以上船舶;
(三)操纵能力受限制船舶;
(四)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第十三条 长度超过250米的拖带船组通过大桥,应提前24小时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实施现场交通管制。
第三章 停泊、作业
第十四条 船舶在大桥水域内进行靠离泊作业,应选择合适 时机进行,并及时向过往船舶通报船舶动态,避免妨碍他船航行。
第十五条 在大桥水域码头停靠的船舶,应落实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断缆,危及大桥安全。
第十六条 大桥水域禁止船舶锚泊。
第十七条 禁止船舶在大桥水域进行试航、校正罗经、捕捞、采掘以及其他有碍大桥水域通航安全的作业。
第十八条 未经海事管理机构许可,任何单位、个人及船舶不得在大桥水域进行测量、打捞、海洋开发等作业及从事水上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体育比赛。
第十九条 大桥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对大桥结构、防撞设施、助航标志等进行有碍通航安全的维修、作业,应按有关规定提前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经许可后方可进行。
第四章 安全保障
第二十条 大桥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当加强对大桥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大桥的安全负责,并落实下列措施:
(一)建立大桥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大桥水域日常巡视、维护和安全管理责任。
(二)按规定设置和维护大桥防撞、监控设施、助航标志等安全设施,确保其标识清晰,效能完好;在大桥安全设施有效设置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警戒船艇实施现场警戒;遭遇台风等恶 劣天气影响时应安排足够数量的大马力拖轮值守。
(三)制订相关应急预案,对桥区航道水深、水文进行定期测量,并将相关资料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和引航机构提供。
第二十一条 航标等助航设施维护单位,应经常性组织巡查,确保航标等助航设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船舶和个人发现大桥水域内的航标移位、损坏、灭失及其它有碍通航安全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三条 船舶应当配备大桥水域最新航海图书资料。第二十四条 船舶在大桥水域航行、停泊时,应保持有效通信值守。配备AIS的船舶应当正确使用,并保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十五条 船舶、设施在大桥水域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组织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轻可能对大桥造成的危害,并立即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主通航孔位于73号桥墩与74号桥墩之间,通航净空高度53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当地历史最高潮位),通航净空 宽度448米。
(二)桥区航道,系指通航孔上下游由大桥水上侧面标志和桥梁助航标志所标示的通航水域。
(三)大桥水域:系指大桥轴线两侧各3000米范围内的水域。
(四)大桥禁航水域:系指桥区航道以外,由大桥轴线两侧禁航标志所标示范围内的水域。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年××月××日起施行。
第四篇: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和国家管辖海域从事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水上水下活动,适用本规定:
(一)勘探,港外采掘、爆破;
(二)构筑、设置、维修、拆除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者设施;
(三)架设桥梁、索道;
(四)铺设、检修、拆除水上水下电缆或者管道;
(五)设置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
(六)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
(七)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
(八)打捞沉船、沉物;
(九)在国家管辖海域内进行调查、测量、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拖带、捕捞、过驳、养殖、科学试验等水上水下施工活动以及在港区、锚地、航道、通航密集区进行的其他
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
(十)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的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和可能影响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三条 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具体负责全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从事本规定第二条第(一)项至第(九)项的水上水下活动的建设单位、主办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明确的相应条件向活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报送相应的材料。在取得海事管理机构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水上水下活动。
第六条 水上水下活动水域涉及两个以上海事管理机构的,许可证的申请应当向其共同的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共同的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海事管理机构提出。
第七条 从事水上水下活动需要设置安全作业区的,应当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准公告。
无关船舶、设施不得进入安全作业区。
第八条 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对航道、码头前沿水域进行疏浚的,作业单位可以边申请边施工。
第九条 许可证应当注明允许从事水上水下活动的单位名称、船名、时间、水域、活动内容、有效期等事项。
第十条 许可证的有效期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活动的期限及水域环境的特点确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不能结束施工作业的,申请人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15日前到海事管理机构办理延期手续,由海事管理机构在原许可证上签注延期期限后方能继续从事相应活动。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
第十一条 许可证上注明的船舶在水上水下活动期间发生变更的,申请人应当及时到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办理变更手续。在变更手续未办妥前,变更的船舶不得从事相应的水上水下活动。
许可证上注明的实施施工作业的单位、活动内容、水域发生变更的,申请人应当重新申请许可证。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及时向原发证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办理许可证注销手续:
(一)水上水下活动中止的;
(二)3个月以上不开工的;
(三)提前完工的;
(四)因许可事项变更而重新办理了新的许可证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批准的水上水下活动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从事本规定第二条第(十)项列明的活动的,应当在活动前将作业或者活动方案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在内河通航水域和沿海航道从事维护性疏浚、清障等影响通航的航道养护活动,或者确需限制通航的养护作业的,应提前向海事管理机构书面通报。
第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重大影响项目专家技术审查制度,对从事本规定第二条中可能对通航安全、防治船舶污染构成重大影响的水上水下活动,在许可之前组织专家对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第十五条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招投标前明确参与施工作业的船舶、浮动设施应具备的安全标准和条件,在工程招投标后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将施工作业船舶、浮动设施及人员,以及为施工作业或者活动服务的船舶及其人员纳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体系,并与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第十六条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明确本单位和施工单位、经营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人。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涉水工程水上交通安全制度,落实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各项要求。
第十七条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应当确保水上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十八条 涉水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
第十九条 涉水工程施工单位应当落实安全与防治船舶污染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保障施工作业及其周边水域交通安全。
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应当包含涉水工程对通航环境、水上交通秩序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通航安全保障措施等。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在水上水下活动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作业内容、核定的水域范围和使用核准的船舶进行作业,不得妨碍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
(二)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通报施工进度及计划,并保持工程水域良好的通航环境;
(三)使船舶、浮动设施保持在适于安全航行、停泊或者从事有关活动的状态;
(四)实施施工作业或者活动的船舶、设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明显处昼夜显示规定的号灯号型。在现场作业船舶或者警戒船上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施工作业或者活动期间指派专人警戒,并在指定的频道上守听;
(五)制定、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禁止随意倾倒废弃物,禁止违章向水体投弃施工建筑垃圾、船舶垃圾、排放船舶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质。
第二十一条 水上水下活动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准设置安全作业区的,建设单位、主办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设置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或者警戒船,切实落实通航安全防范措施。
主办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安全作业区的范围。需要改变的,应当报经海事管理机构重新核准公告。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主办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除水上水下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碍航物,不得遗留任何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的隐患。在碍航物未清除前,必须设置规定的标志,并将碍航物的名称、形状、尺寸、位置和深度准确地报告海事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应当在工程涉及通航安全的部分完工后或工程竣工后,将有关工程有关通航安全的技术参数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涉水工程施工作业或活动现场监督检查制度,依法检查有关建设单位、主办单位和施工作业单位所属船舶、设施、人员水上通航安全作业条件和采取的通航保障措施和防治船舶污染措施落实情况。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一)因恶劣自然条件严重影响施工作业及通航安全的;
(二)施工作业水域内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危及周围人命、财产安全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作业:
(一)建设单位或者业主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
(二)未落实通航安全防范措施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更换或者增加施工作业船舶的;
(四)未按规定采取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措施进行水上
水下活动的;
(五)雇佣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船舶和设施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撤销其水上水下活动许可,注销其许可证,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施工作业单位、施工作业的船舶和设施立即停止施工作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水上水下活动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许可擅自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二)使用涂改或者非法受让的许可证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三)未按本规定报备水上水下活动的;
(四)擅自扩大安全作业区范围的。
第二十九条 未按本规定取得许可证,擅自构筑、设置的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设施,船舶不得进行靠泊作业。影响通航环境的,应当责令构筑、设置者限期搬迁或拆除,搬迁或拆除的有关费用由构筑、设置者承担。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建设单位、主办单位或者施工
单位未对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的隐患采取消除、设置标志、显示信号等措施的,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在军港、渔港内从事相关水上水下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1999年10月8日原交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9年第4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水上交通秩序, 保护水域环境和通航资源,保障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和国家管辖的一切海域从事下列涉及通航安全的水上水下活动的,适用本规定:
(一)勘探、采掘、爆破;
(二)构筑、设臵、维修、拆除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者设施;
(三)架设桥梁、索道;
(四)铺设、检修、拆除水上水下电缆或者管道;
(五)设臵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
(六)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
(七)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
(八)在国家管辖海域进行的调查、开采、测量、疏浚、救助、打捞、拖带、捕捞、养殖、装卸、科学试验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
(九)在国家海域内的港区、锚地、航道、通航密集区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航路内进行其他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
(十)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的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航道日常养护、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和可能影响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三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具体负责全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水上活动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水上水下活动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 从事水上水下作业活动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
第六条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和经营管理单位要建立涉水工程水上交通安全有关制度和管理体系,严格履行涉水工程建设期和使用期水上交通安全有关职责。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明确本单位和施工单位、经营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人。
第七条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确保水上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八条 涉水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招投标前对参与运输、施工作业的船舶、设施明确应具备的安全标准和条件,在工程招投标后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将施工作业船舶、浮动设施及人员和为施工作业或活动服务的所有船舶纳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并与其签订安全协议。施工单位应落实国家安全作业和防火、防爆、防污染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方案,完善安全生产条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定水上应急预案,保障涉水工程的水域通航安全。
从事施工、作业或活动的船舶、浮动设施及人员应当处于适航状态或适于所从事活动的技术状态,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书、文书。
第九条 水上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加强对所有参加水上活动单位、船舶或浮动设施及人员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保障水上活动的安全。
第十条 涉水工程业主单位、经营管理单位,应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确保涉水工程试用期运行和竣工后的水上交通安全。
第三章 水上水下活动的许可和备案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立项的涉水工程,建成后对通航安全、防治船舶污染可能构成重大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立项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通航安全评估,编制通航安全预评估报告。海事管理机构依据中国海事局确定的职责分工组织对通航安全预评估报告的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第十二条
涉水工程的预可、工可、初设阶段研究时,应充分听取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
水上水下活动在建设期间或者活动期间对通航安全、防治船舶污染可能构成重大影响的,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在申请海事管理机构水上水下活动许可之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通航安全评估。
第十三条 从事本规定第二条第(一)至
(九)项的水上水下活动的建设单位、主办单位或者对工程总负责的施工作业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明确的相应条件向活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提出活动申请并报送相应的材料。在取得海事管理机构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水上水下活动。
从事水上水下活动需要设臵安全作业区、警戒区的,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可以在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许可证》时一并提出,并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准公告。
第十四条 从事本规定第二条第(十)项列明的活动的,应当提前十四天将作业或者活动方案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海事管理机构收到前款规定的备案后,应当及时审查,提出通航安全管理措施和有关安全要求,于有关活动开始前书面通知报备者。
第十五条 《许可证》应当注明允许从事水上水下活动的单位、船舶、时间、地点或水域、活动内容、有效期等事项。
《许可证》的有效期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活动的期限及水域环境的特点确定,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第十六条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不能结束施工作业的,申请人应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到海事管理机构办理延期手续,由海事管理机构在原证上签注延期期限后方能继续从事相应活动。
本条前款规定的延期,只能延期一次,延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第十七条 对于施工作业期超过二年的施工作业者,申请人应于《许可证》有效期期满之日前到海事管理机构重新办理许可手续。
第十八条 对于活动期间《许可证》上注明的船舶发生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及时到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办理变更手续。在变更手续未办妥前,变更的船舶不得从事相应的水上水下活动。取得《许可证》后,作业项目、地点、范围或实施施工作业的单位等发生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重新申请《许可证》,原《许可证》应当交原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注销。
第十九条 从事水上水下活动,按规定需办理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的,应当在活动开始前办妥相关手续。
第二十条
遇有紧急情况,需对航道进行修复或者对航道、码头前沿水域进行疏浚的,作业单位可以边申请边施工。
第二十一条 水上水下活动水域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海事管理机构的,许可证的申请应向其共同的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共同的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海事管理机构提出。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证》的申请者应当及时向原发证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办理《许可证》注销手续:
(一)涉水工程及其设施中止的;(二)三个月及以上不开工的;
(三)在建涉水工程因自然灾害造成毁灭的或水位抬升等被淹没而失去使用功能的;
(四)提前完工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批准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或者活动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水上水下活动的通航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在水上水下活动进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作业性质、用途和核定的水域范围进行作业,不得妨碍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
(二)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通报施工进度及计划,并保持工程水域良好的通航环境。
(三)保持船舶、浮动设施适于从事相关活动。
(四)实施施工作业或者活动的船舶、设施须按有关规定在明显处昼夜显示规定的号灯号型。在现场作业船舶或警戒船上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施工作业或者活动期间指派专人警戒,并在指定的频道上守听。
(五)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对施工水域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抢险救助。
(六)制定、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禁止随意倾倒废弃物,禁止违章向水体投弃施工建筑垃圾、船舶垃圾、排放船舶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其它有害物质;
(七)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有超载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四条 水上水下活动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准公告设臵安全作业区或警戒区的,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设臵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或警戒船,切实落实通航安全评估中提出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对策,并做好施工与通航及其它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协调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与批准的水上水下活动无关的船舶、设施不得进入安全作业区、警戒区。
建设单位、主办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施工作业安全作业区、警戒区的范围。需要改变的,应经海事管理机构重新核准公告。
第二十六条 水上水下活动结束后,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不得遗留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的隐患,并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通航安全报告。
存在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隐患的,在未妥善处理前,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在通航安全报告中将碍航物的名称、形状、尺寸、位臵和深度准确地报告海事管理机构,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清除、设臵标志等措施。
通航安全报告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实或者未妥善处理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隐患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清除、设臵标志等措施的,海事管理机构有权暂停或者限制涉水工程投入使用。
第二十七条 水上水下活动的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各项要求,并落实通航安全评估以及活动方案中提出的各项安全和防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八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涉水工程施工作业或活动现场监督检查制度,依法检查有关建设单位和施工作业单位所属船舶、设施、人员水上通航安全作业条件和采取的通航保障措施落实情况。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
第二十九条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一)因恶劣自然条件严重影响安全的;
(二)施工作业水域内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危及周围人命、财产安全的;
(三)其他严重影响施工作业安全或通航安全的情形。
第三十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涉水工程施工单位水上交通安全诚信制度和奖惩机制,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列入黑名单,并公告:
(一)施工过程中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水域污染的;
(二)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并违法施工的;
(三)不服从管理,未按规定落实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存在重大通航安全隐患,拒不改正,强行施工的。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撤销其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注销其《许可证》,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涂改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收缴有关许可文件和证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内河通航水域施工作业许可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或情况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施工作业单位、施工作业的船舶和设施立即停止施工作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内河通航水域施工作业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应申请《许可证》而未取得,擅自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二)《许可证》失效后仍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三)未按《许可证》要求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更换或增加施工作业船舶的;
(五)未按规定采取安全和防污染措施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六)雇佣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船舶和设施进行水上水下活动的;
(七)未按本规定报备水上水下活动的。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或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停止作业直至撤销其行政许可等措施:
(一)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二)不再满足法定的安全条件;
(三)未落实通航安全评估提出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或情况之一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施工作业单位、施工作业的船舶和设施停止作业。
(一)未按有关规定申请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即行施工作业的;
(二)施工作业与航行警告、航行通告中公告的内容不符的;
第三十六条 未按本规定取得《许可证》,擅自构筑、设臵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设施的,禁止任何船舶进行靠泊作业。严重影响通航环境的,应责令构筑、设臵者限期搬迁或拆除,搬迁或拆除有关费用由构筑、设臵者自行承担。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水上水下活动结束后未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通航安全报告或者通航安全报告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实擅自投入使用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未妥善处理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隐患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清除、设臵标志等措施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可采取组织强制清除、强制设臵标志等措施,有关费用由建设单位或者主办单位承担。
第三十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不按法定的条件进行海事行政许可或不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的,由其所在机构或上级机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许可证》格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规定。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 年 月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