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11:5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写写帮整理)

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南非的宏观经济环境

南非是位于非洲最南端的国家。今天的南非已发展成为非洲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在许多领域居世界前列。目前,南非经济正处在新一轮起飞的前沿,投资机会十分诱人。南非是全球十大工业国之一,又是全球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南非的工业设备、汽车的拥有量及发电量等均占整个非洲的一半以上。

南非国土面积122万km2,航运、海运都很发达,非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德班和最大的散货港口之理查湾都在南非。南非早已是整个非洲大市场的主要货物集散地。陆运方面,除了铁路外,该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非常便利。

南非电力资源丰富,整个南部非洲用电的50%靠南非电力公司提供。其电价便宜,是世界电费最便宜的国家,约相当于人民币6分/度。该国的通讯业也非常发达。

南非的重工业发达。钢铁、汽车业在世界上很有知名度,南非有一个钢铁厂就属世界知名度很高的钢铁厂之一。另外,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在南非都有生产。

南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下矿藏。除铝以外的有色金属南非都有,世界上最大的铝锭厂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省,这与南非的电价便宜有关,因为铝锭厂需要耗费大量的电。

南非地处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交界处,冷流、暖流交汇,渔业发达。同时,南非的农业也非常发达。南非与欧美一样,农业走的是机械化的道路。南非的气候高温不超过30℃,低温不低于10℃,是世界三大水果出口国之一。

南非虽然工业发达,惟独缺乏轻工产品,特别是适合广大黑人消费的轻工产品,90%靠进口。其高档日用品从欧洲进口,中低档日用品基本从中国进口。

二、南非汽车工业的投资环境

1.南非汽车工业吸引外资情况

南非汽车工业完善的基础设施、世界领先的生产检测技術、新兴市场享有的成本优势、灵活的生产能力、丰富的原材料供给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南非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

自1996年至今,世界八大主要汽车公司平均每年约有12亿兰特(2001年兰特平均汇率:1美元兑8.612兰特,下同)投入到南非汽车工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2002年比2001年投资增加61%,2003年达到310亿兰特。

2003年启动的比较重要的投资项目包括:宝马南非公司投资20亿兰特生产新一代3系列车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投资20亿兰特生产新型C系列奔驰车;丰田南非公司增资35亿兰特将其产量在未来5年内翻一番,同时投资17亿兰特生产新型COROLLA车;菲亚特南非公司投资2亿兰特研究开发右舵皮卡车;大众南非公司计划每年投资10亿兰特进行产品和生产的研发等。此外,对中、重型商用车的外国直接投资也由2000年的600万兰特增至2001年的3000万兰特。

世界最大的10家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中的8家,以及世界4大轮胎制造商中的3家都已在南非投资从事零配件的生产。

2.汽车工业发展计划(MIDP)

1995年出台的南非《汽车工业发展计划》(MOTOR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GRAMME,“MIDP”)迄今已实施了8年,2000年贸工部决定将有效期延长至 2007年。该计划为促进南非汽车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南非汽车产品和厂商的竞争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MIDP采取的主要鼓励措施包括:

逐步减少关税保护,促使本国汽车业参与国际竞争;

允许符合一定要求的汽车出口商获得进口退税;

对生产型资产投资的生产商可以根据一定标准获取生产型资产补贴。主要内容归纳于表1。

根据MIDP的规定,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大大削减,整车厂汽车批发价的27%可以免税,最低本地化率的规定被废除,并引入进出口互补计划,使整车厂和零部件制造商可以用出口抵消进口税收。MIDP旨在鼓励南非整车和零部件生产进入全球价值链。特别是取消本地化率的要求以及引入进口退税,促进了企业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双向流动。

MIDP对南非生产汽车的国产化程度并未提出具体要求,但规定该计划的适用前提是汽车的组装必须在全拆散零配件(CKD)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车身组装、喷漆等流程必须在南非本地进行,而且国产化程度越高;从MIDP中的受益越大。

南非的汽车生产已经融入了德国整车厂的全球价值链。例如德资OEM等企业开始从南非出口大量的汽车,宝马3系和大众高尔夫4的出口合同就证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南非的汽车生产融入了全球价值链后,还为南非汽车零部件出口提供了渠道。南非汽车零部件出口大部分销往德国,整车出口主要由宝马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驱动。由于可以进行出口信贷贸易,且出口其他公司的产品也可以获得信贷,所以可以刺激德国整车厂购买当地零部件,并向其在德国的工厂出口。出口还可以用于抵扣应缴纳的进口税。

但是,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车厂商的战略和当地整车厂在跨国公司全球运作中的地位。该政策最初实施时却使在南非最成功和最高效的汽车整车厂丰田(南非)公司处于不利地位。日本丰田在该公司仅持有少数股权,因此在与出口市场上的丰田全资或多数股权子公司竞争中无利可图。这是由于南非丰田无法用等值的汽车和零部件出口抵消进口零部件税收,使其在国内市场处于竞争劣势。2002年7月,日本丰田买下了南非丰田约75%的股份。由此南非丰田被指定为对澳大利亚市场出口Corolla(花冠)牌轿车的货源地,一种新型轻型商用车也于2004年出口欧洲市场。这说明MIDP对增加投资和进入出口市场的影响之大。

3.相关的投资鼓励政策

(1)生产型资产补贴(PAA)

作为MIDP一部分的PAA实施于2000年7月。其主要内容是为生产型资产的投资商在进口轻型机动车整车时提供进口关税退税,退税金额相当于其投资额的20%,在5年内均额分配完成。为享受这一补贴,投资商必须递交商业计划书,承诺其对生产型资产的投资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在投产之日开始2年内实现生产模具的合理化,如是初次组装,则每个平台每年要完成至少2万件的产量,供国内或国际市场消费;二是自投产之日起2年内实现产量的增长;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四是对可持续就业和技术提高做出贡献;五是对国内制造和服务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六是实现长期支付良性平衡。

如果投资者已经享受了政府给予的其它种类的补贴,则不可再申请PAA。

(2)中小型企业发展计划(SMEDP)

SMEDP的内容是对新的项目或扩建项目中在土地、厂房、建筑和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投资、且对投资额不超过1亿兰特的国内或外国公司在2年内给予补贴,一般以免税、现金补贴的形式完成。

如投资商已享受了PAA,则不可申请SMEDP。

(3)外国投资补贴(PIG)

FIG旨在为向南非引入价值在300万兰特以上投资设备的外商给予相关费用的补贴,例如机票、旅行费和安装费等。只有引入的设备经工程师检测确认是崭新的,且投资的公司在得到补贴前至少已完成其计划创收目标的25%,才可获得FIG补贴。

(4)技术支持计划(SSP)

SSP指对已经获得SMEDP补贴的投资公司在培训劳工方面的费用给予补贴。SSP对经南非劳工部批准符合要求的培训项目给予50%的费用补贴,但总额不超过每年工资总额的30%。

4.相关贸易协定

(1)《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AGOA)

AGOA是美国于2000年通过的非互惠性法案,旨在通过免关税、免配额的做法,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商品提供更多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2001年1月生效,2008年9月截止。南非和其他34个非洲国家一起被列为有资格享受该法案的国家之一。

南非汽车业是从AGOA中受益最大的部门。2001年南非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比2000年增长了387%。2002年南非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4.1亿兰特的汽车零配件、39亿兰特的整车,分别占其零配件、轻型商用车和中、重型商用车出口总额的10.5%、22.6%和13.6%。在南非组装的宝马车有一半出口到美国。

除在普惠制下已经被允许免税进入美国的汽车产品外,包括轿车,客运交通工具,轻、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的底盘、车身、消音器和排气管等十几种产品,目前也可以免税免配额进入美国市场。

根据AGOA规定,南非出口美国汽车本地化生产成分的价值不得少于该车出口美国FOB价的35%;如所用原材料是从美国进口,则这部分进口材料的价值不得超过本地化成分(35%)的15%。

除AGOA外,南非汽车业还可从以下协议中获益。

(2)《欧盟—南非自由贸易协定》(TDCA)

该协定又称《南非—欧盟贸易、发展及合作协定》,自2000年1月1日生效。根据协定,欧盟将在10年过渡期内实现对从南非进口的95%的商品实现零关税;南非在10年的过渡期内对从欧盟进口的86%的商品取消关税。目前南非汽车产品向欧盟出口可享受比正常关税低50%的优惠关税。

(3)《南非—南部非洲共同体自由贸易协定》(SADC)

该协定自2000年9月1日生效,旨在成立一个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民主刚果、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舌尔、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14个非洲国家在内的SADC自由贸易区。符合一定原产地化标准的南非汽车产品可以自由出口到其他SADC国家。拟于2004年实现本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4)普惠制(GSP)

目前南非出口的产品享受来自欧盟15国、挪威、瑞士、匈牙利、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捷克等国给予的GSP下的优惠税率。

我国与南非签有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南非设有“长城贸易中心”,为汽车企业进入南非投资建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南非的汽车生产和出口

1.基本情况

在过去的50年里,南非汽车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进口为主逐步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服务和维修为一体的自给自足的支柱产业。2001年南非GDP总值9751亿兰特,汽车业占5.7%,占南非制造业产出的29%,为南非最大的制造业部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为南非创造了近28万个就业机会。然而,和世界汽车大国相比,南非的汽车工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距离。

2.南非汽车制造商

南非是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的“联合国”,是全世界右舵汽车的生产基地。德国的奔驰、宝马、大众,美国的福特,瑞典的沃尔沃,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日本的丰田、尼桑,韩国的现代在这里都设有自己的组装厂和代理。早在1924年和1926年,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就先后在南非建厂。虽然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但南非的汽车制造业在与这些汽车强国的反复较量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3.南非汽车生产情况

南非生产的汽车主要分为轿车、轻型商用车、中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几个种类。南非汽车的出口和生产比例在未来5年内将由目前的1:5增至1:2.5。随着MIDP鼓励出口措施的实施,特别是生产型资产投资补贴的出台,南非汽车出口在今后5年内预计将翻一番。

目前南非生产的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的国产化程度分别平均为50%和75%。一般来说,按车型新旧程度的不同,其国产化程度也由35%-84%不等,越老的车型国产化程度越高。南非汽车生产率以年均4.9%的速度增长,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可以组装12.6辆汽车。

2002年南非汽车生产量为404441辆,其中乘用车为276499辆,占其总产量的68.4%;商用车产量为127942辆,占总产量的31.6%。2002年南非各汽车制造商的汽车产量分别为:大众77602辆、丰田76389辆、宝马55321辆、戴姆勒—克莱斯勒48769辆、马自达和福特38691辆、日产33716辆、通用23701辆、五十铃14945辆、菲亚特10101辆、三菱8482辆、沃尔沃1656辆、兰德·罗孚1075辆,还有其他厂家生产了13993辆。表2列出了南非的主要汽车制造商。4.南非汽车出口情况统计

自1995年开始实施MIDP以来,南非汽车出口量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2001年汽车出口总体增长50%,出口额约300亿兰特。其中整车出口额为114亿兰特,比上年增长54%。

南非汽车工业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以其高品质的产品、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稳定而不断革新的生产工艺越来越受到世界汽车市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愿意把南非作为其生产和出口基地。例如,宝马南非公司生产的3系列车型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C系列奔驰车都在大批量出口;丰田南非公司签署了新一代COROLLA车型的出口合同;雷诺南非公司成为MAGENE车型全球独家代理;NISSAN继续成为非洲轻型商用车的最大供应商。

然而,由于南非货币兰特自2001年底至今,对美元和欧元升值率分别达到76%和67%,而欧盟和美国一直都是南非汽车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所以,兰特的升值必然会给南非汽车的出口蒙上阴影。2002年南非按制造商统计的汽车出口量为:宝马43587辆、戴姆勒—克莱斯勒36979辆、大众31100辆、日产5778辆、丰田2155辆、GM/五十铃/Deha2626辆、其他厂家3081辆,总出口量为125306辆。

四、南非汽车市场概况

1.南非商用汽车市场特征

南非(商用)汽车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1)市场容量大,销量稳定,出口强劲

南非市场商用汽车销量在过去10年间一直保持在10万—15万辆之间。2002年南非轿车新车销量达到23万辆,商用汽车11.8万辆,其中95%以上出口到非洲以外国家,不足5%出口到非洲地区。

(2)政策扶持,竞争激烈

南非实行双鼓励政策:鼓励办厂、鼓励出口。因此,世界各大汽车强国在南非都设有组装厂,并从这里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据南非2002年商用车销售统计显示,该年度南非销售了104747辆轻型车、5666辆中型车、8039辆重型车,在车型上属于两头大中间小。

(3)性能要求高

南非标准局对汽车的要求十分严格,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出售;同时,南非不允许进口二手车。

(4)需求层次多

南非拥有4329万人口,其中黑人占77.6%,白人占10.3%,有色人占8.7%,亚洲人占2.5%,其他占0.9%,每个消费群体都有不同的需求。

(5)竞争秩序规范

南非实行代理制销售,经营模式与欧美国家相似。

2.国内销售情况

2001-2003年南非汽车市场销售情况为:2001年轿车销量为239060辆,载货车销量为128170辆,总量为367230辆;2002年轿车销量为231602辆,载货车销量为120626辆,总量为352228辆。

据南非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南非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3%,达到368000辆,创7年来的新高。其中重型商用车增长27%,达10211辆;中型商用车增长7.7%,达6100辆;小汽车增长6.8%,达247000辆;轻型商用车增长0.1%,达104000辆。

从销售纪录看,南非市场上排名第一的品牌是丰田汽车,销量为96000辆,市场占有率为26.1%;其次为大众汽车,销量为58000辆;位居第三的是南非生产的福特轿车。据专家分析,其汽车市场景气主要受益于新车价格上涨和贷款利率下调,如果2004年南非GDP能够增长2.5%,汽车销量将增长5.7%,达到389000辆。

3.进口情况

自1995年以来,南非进口车占其国内新车销售总量的比例已由5.5%升至2001年的22.1%。从德国进口的轻型商用车占南非同类车型进口总额的39%,其次为法国(12%)和美国(10%)。与全球市场的接轨使得南非每年市场上约有800种不同类型的汽车供消费者选择。南非汽车厂商对零配件的进口继续保持增长,由2000年的133亿兰特增至2001年的163亿兰特;同期对本地生产零配件的购买也由76亿兰特增至83亿兰特。

4.汽车市场的竞争状况

在南非汽车界,尽管美国人跃跃欲试,德国人却始终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奔驰C系列、宝马3系列是南非出口的拳头产品。从南非各种车型的销售情况看,丰田公司连续22年雄踞榜首;而含奥迪在内的大众公司则在客车的销售业绩上表现突出,占南非同类汽车国内市场销售的21.7%;标致公司在南非的客车销售增长最为迅猛,从2000年的889辆突增至2001年的2172辆,增幅达244%。图1所示为2001年南非客车市场份额占有情况。

五、中国汽车企业(一汽南非公司)在南非的投资情况

目前中国在南非汽车业投资的企业只有中国一汽集团投资成立的一汽南非车辆制造公司。一汽南非车辆制造公司现已经成为中国一汽在南部非洲的主要生产和销售基地。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将解放品牌系列载货车及部分客车系列产品推,向南非市场,并正在以较高的销售增长率向周边国家渗透。

1.经营状况

自1994年至一汽南非公司成立之前,一汽解放牌货车在南部非洲的保有量仅为1000辆。1994年,一汽与一家南非代理商签订了代理协议,在首都约翰内斯堡机场附近租下了12000m2的厂房,组装从国内进口的CAl41(6t长头解放牌车),并在当地销售。

1999年3月,一汽南非车辆制造(南非)有限公司(FAW Vehicle Manufacturers SA Ltd)成立,其中,一汽占有60%股份,南非占40%,以厂房和设备作为投资。

几年来,解放牌车不仅在南非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目前,一汽南非公司已经由单一的“长头车”发展到1、4、5、6、8t货车系列,在南非中型车市场占有2.1%的市场份额。

在销售方面,解放车已经出口到南非周边国家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销售队伍从为数不多的几个当地经销商发展到包括马普托、哈博罗内在内的10多家代理。2002年曾在津巴布韦一次售出92辆车。

2.生产运作与售后服务

一汽南非公司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从中国进口成套CKD散件,在南非进行组装和销售。一汽采取这样的方式,除了考虑到市场容量、出口的周边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利用了南非的

关税政策。解放牌车的 CKD散件除轮胎外,全部是零关税。而整车的关税要达到25%。也就是说,通过CKD散件组装,可节省近25%的关税和大部分的海运费。

针对南非司机“只开不修”的特点,一汽特别强调以优质的售后服务来与日本竞争对手竞争,设立了“随叫随到”的24小时售后服务,并在约翰内斯堡设有维修服务中心和备件销售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销售量和改善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该公司在南非全国各地主要城市都设有销售和服务代理,还在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等周边国家设有代理销售服务中心,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购车和修车需求。

由于解放牌车的质量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售后服务周到,性能价格比日趋合理,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2002年,一汽南非公司共销售130辆货车,销售额达到3200多万兰特。

3.近期规划

根据南非市场的特点,一汽南非公司将把重点放在建设轻型车和重型车基地方面,这正是南非汽车市场的“软肋”。一汽将把国内比较成熟的车型改换成右舵,然后推向南非市场。

此外,一汽南非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依靠现有车型,提高质量,增大市场份额。一旦南非成为一汽轻型货车的生产基地,对周边国家的出口量将会大大增加,从而也可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一汽正在寻找机会,建立零部件加工厂与国内配套。

4.竞争对手分析

在南非市场上,中国一汽解放牌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的丰田、尼桑、日野,韩国的现代、起亚和印度的塔塔。由于欧洲车中德国的曼、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货车与中国的解放车不属于一个档次,所以不是中国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车在南非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市场基础好,资金雄厚。丰田公司在南非占有25%以上的市场份额。2002年,又注资10亿兰特,将母公司对南非子公司的控股比例由原来的35.7%提高到现在的74.9%。中国一汽初来乍到,不仅没有市场基础,启动资金仅有50万美元,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汽车产业来说,这点投入可谓微不足道。同时,在南非当地组装的日本汽车国产化率高,已达55%,因而受汇率变化的影响相对较低。而解放牌车使用进口散件,在当地组装,零备件在当地基本上没有生产,因此很难躲避汇率风险。

六、有关建议

借鉴一汽南非制造公司成功的生产经营经验,结合南非本国国情,我国驻南非使馆经商处对准备进入南非汽车市场的中国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南非是法制社会,且工会力量较强,雇佣双方纠纷时有发生,国内企业要熟悉和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

第二,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产品符合当地的质量标准。

第三,充分利用MIDP、AGOA、《欧盟-南非自贸协定》和《SADC自贸协定》等提供的出口鼓励政策和优惠的市场准人条件扩大出口。

第四,努力开发高利润产品,提高单车销售利润;注意跟踪大数量定单的项目。

第五,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设施,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任度。

第六,关注市场动态,经常进行市场分析,制定长、短期生产销售计划。

第七,针对南非货币汇率起伏较大的特点,特别注意规避汇率风险,适当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运作,以减少损失。

第二篇:随州投资环境分析

随州市投资环境调查分析报告

学校:湖北工程学院姓名:续云耀

随州简介:

随州市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湖北省北部。随州市是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辖一区、一县、一县级市。市郊的曾侯乙墓曾经出土巨大编钟,为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古称隋县、隋州。市境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地势自南北向中部涢水河谷倾斜。汉丹铁路经过市区东部,公路可通武汉、襄樊等地。银杏产量居全省首位。著名特产有三黄鸡和金丝蜜枣。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2,自然资源:

随州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铀、铝、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磷矿石、稀土和石棉数百种,其中重晶石储量丰富,质量居全国之冠、储量居全省之首。随州素有“鄂北粮仓”之称,建有优质大米、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茶、菜牛、瘦肉型猪、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产基地;银杏、蜈蚣、蜂蜜、中药材、柞蚕等名列全国榜首;银杏、香菇、茶叶、葛根等闻名海内外。

⑴ 旅游资源:随州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 而闻名海内外,有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 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吴山鸡鸣山,相传得名于张三丰,道家发源地;高贵三潭风景区等。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季梁、随侯;战国有曾侯乙;唐时有胡紫阳,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宋代有欧阳修,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

⑵ 特产:

红梅李:红梅李是随州开发的新特产,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该品种产量高、品味纯甘甜可口,颇受群众欢迎。开始在随西双河镇试种成功,后来推广到全市。年产神农李18000吨,市场销路看好。计划以尚市镇为中心的10个乡镇扩大种植面积6700公顷,形成稳产高产的神农李高产带。

蜜 枣: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1800吨。该枣炙制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湖北十大名产之一,明清为皇帝贡品。全市年产蜜枣755吨,现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香 菇:香菇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产品。随州香菇以个匀、肉厚、杆粗短、发头大的特色而闻名中外。随西南大洪山区和随东北桐柏山区为主要产地,80%以上的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分散种养。年产香菇3000吨,其中“编钟牌”香菇2000吨,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三里岗香菇市场是中南地区较大的香菇集散中心,年成交额近亿元。

板 栗:随州市柳林镇山林面积广,地形平缓,为鄂北板栗主产区。全镇现有板栗基地10万余亩,年产4000余吨,畅销东北、华南、三峡等地,并经香港远销东南亚,直接出口日本。

吉阳大蒜:广水全市吉阳大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大蒜砣2.5万吨,大蒜苔2.1万吨,是全国五大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东南亚诸国及地区。

茶 叶: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云雾毛尖和车云山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中国名茶》。

银 杏:随州银杏产业以中国蓝田集团为依托,已初具规模。随州洛阳镇有许多千年银杏,是世界三大银杏部落之一。

葛 根:野生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卫生部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野生葛粉采用生长在大洪山区的野生葛根,经18道工序精制而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绿色保健品。年产量近200吨。该产品被国家列为“星火计划”开发项目,产品远肖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日本列为“皇家食品”。

三黄鸡:原产于曾都区洪山镇,现分布洪山、长岗、三里岗、涢阳、环潭等地。“三黄鸡”深受港澳市场欢迎,是由于它外貌美观,品质优良,皮嫩肉细,汤鲜味美,别具一格,仅香港市场,每年需“三黄鸡”150万至 200万只。为此,1973年,国务院以三十三号文件指定,随州“三黄鸡”为中国“名贵鸡”。泡泡青:泡泡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在随州地区普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亩产鲜菜100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鲜菜5万吨左右,单项总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泡泡青过去主要在本地区销售。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泡泡青逐步享誉省内外,甚至成为随州人招待贵宾、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礼品。

二,经济环境

1、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2010年达到401.66亿元。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7.0:41.8:31.2调整为21.6:45.2:33.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连续8年增产,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星农业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随州成为中国香菇之乡、中国银杏之乡、中国蕙兰之乡。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4%,2010年达到142.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98家。服务业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2010年达到133.43亿元。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2010年达到198.4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5%,2010年达到9.53亿元。

2、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市政广场、神农大道、白云大道、波导路等市 政工程全面启动并相继竣工;沿河大道、316 烈山大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高标准包装改造,立交桥维修、明珠广场植绿、白云山公园商业旅游街和88条街巷道路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白云湖水库即将完工蓄水,届时白云湖将成为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区内湖;城南新区标志性建筑市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建成现代化住宅小区和商业步行街12处,市区街道已形成五纵六横的大格局。城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人口40 余万。随州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渝铁路、西宁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3公里。电力、能源、水利、通讯事业快速发展,物流运输畅通发达,随州已成为鄂北重要的枢纽城市。

3、产业环境。随州坚持 " 开放兴市,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随州市神龙养殖场中国最大蜈蚣供应基地,以现代生物工程资源利用为核心发展,专业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养殖基地。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 100 亿元。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2000年,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 18 个剂型共 137 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 2 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 59 家,拥有 10 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工业园区,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具备了 10 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目前,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年销售额 12 亿元,利税 4 亿元。

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2003 年,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集纺纱、印染、服装 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

随峰茶业催生茶产业。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现有高标准良种茶园13000多亩,设计年生产能力1000余吨。产品严格按照色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预计五年以后,全市茶园面积将恢复发展到20万亩左右,茶叶年创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2500万元以上。

汽车业带动了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先后拥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汽车改装企业,如湖北齐星,航天双龙,湖北大力、湖北华威、湖北合力、湖北程力、江南东风、湖北楚胜等。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随州市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美誉,城市品位不断增强,从而坚定了外来企业家来我市投资的坚强决心。汽车改装车,用东风系列,所改装的车有洒水车、垃圾车、油灌车、随车吊、压缩垃圾车、道路清障车,其中绿化洒水车占到中国80%的市场。

4、固定资产投资逐年提高。2011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4.48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62.99亿元,增长40.8%;房地产开发投资24.68亿元,增长14.0%。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内资企业投资354.02亿元,增长47.8%;港澳台投资1.5亿元,下降49.6%;外商投资4.33亿元,下降25.9%;个体经营投资3.14亿元,下降66.9%。按产业划分,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3.26亿元、205.76亿元和143.97亿元,分别增长0.3%、88.5%和6.3%。

5、区域优势逐步显现。围绕打造“鄂北区域经济中心、新型文化旅游胜地、国家专用汽车名城、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强化区域竞争力,随州正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门户”城市和“节点”城市,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中国蕙兰之乡的魅力进一步彰显。

6、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11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51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出口89951万美元,增长18.6%;进口5216万美元,增长28.0%。在出口中:国有企业17559万美元,增长48.2%;外资企业29199万美元,减少17.7%;民营企业43193万美元,增长51.6%。批准外资项目6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213万美元,增长29%;其中,外资企业758万美元,增长111%;中外合资5455万美元,增长23%。

7、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购买力增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16.99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60元,比上年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7427元,增长18.3%。

三,政治环境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两票制”选举、“两会制”决策等基层党建品牌叫响全国,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以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影响广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提高。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明创建生机勃勃,涌现出一大批全省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村镇。“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社会环境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高,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两基”教育任务提前完成,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基础教育继续巩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

面落实,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7%以上;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明显,随州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医疗质量稳步提高,依法、科学、果断处置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传输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3%。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耕地基本实现总量动态平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定标准,大气环境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基本达标,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到2010年末,全市五险参保人数达到87.8万人次,五年累计新增扩面1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7.7%;五年累计新增就业9.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5%。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1、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44人,在校生7789人,毕业生302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7636人,毕业生881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4983人,毕业生26661人;普通初中和小学在校生245466人。

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1项,申请专利509多件,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3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2、文化卫生事业

全市共有文化机构77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电影院5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1.6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090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医院48个;卫生技术人员7201人,其中:职业医师2213人,注册护士2333人;病床床位6000张。

3、人气指数显著提升

围绕擦亮“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两张文化名片,打造“鄂西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高规格举办了两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全面提振了城市的人气、品牌的名气和干群的士气;突破性推进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建设,炎帝神农故里、玉龙温泉跻身国家4A级景区;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一批镇、村被评为全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2010年旅游总人数达到59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85亿元。

总结:

随州地处湖北省的北部,西走川陕,北通中原,南望江汉,自古就是连接荆楚与中原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南有大洪山环列,北有桐柏山拱峙,是中国著名的南北界河一一淮河的发源地。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冲积平原。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随州市,全市面积9636平方公里,辖曾都区、广水市、随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人口258 万。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

第三篇:德国投资环境分析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三色旗的来历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在后来16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17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飘扬在德意志大地上。1918年德意志帝国跨台后,魏玛共和国也采用黑、红、黄三色旗为国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依然采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采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锤子、量规、麦穗等国徽图案,以示区别。1990年10月3日,统一后的德国仍沿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三色国旗可在机场、宾馆、宴会和其他场合悬挂。联邦政府机构和驻外使馆等悬挂带有黑鹰图案的国旗。

国徽:为金黄色的盾徽。盾面上是一头红爪红嘴、双翼展开的黑鹰,黑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自然地理: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020.22平方公里(1999年12月)。地势北低,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 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据1982年国际协定,德国在北海和东海的领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约22公里),其面积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德 国 国 会 大 厦

人口:8237万(2001年底),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有750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9%。通用德语。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 柏林(Berlin),人口:338.7万(2001年9月),年平均气温约8.6℃。详情点击>>

德国统一的象征: 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汇处,是柏林市区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德国统一的象征。

领先的经济实力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市场。它占据了欧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16%的欧盟国家人口都来自德国。德国的经济高度工业化的多元化。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也是欧洲的经济引擎。投资者不仅能从德国良好的经济成效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还可以由此顺利进入欧盟扩展后的大量成长型市场。

领先的国际地位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曾连续六年成为出口冠军,目前仅次于中国。德国拥有4790亿欧元的外国投资。这表明德国具有强大的资金吸引力,是外国投资者首选的投资地之一。

德国制造的产品,特别是化学品、汽车、机械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需求

量。德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洲各国,如: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其国际市场还包括美国、中国、俄国和日本。

高生产率

德国在过去十年经历了生产力的大幅度上升——略高于各自劳动成本的增幅。这说明单位劳动成本下降了,尤其为制造业带来了真正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德国的高生产率是与其优秀员工和生产过程标准化紧密相连的。

德国能保持其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其拥有全球较高的生产率、德国质量,及其不断下降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在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和市场改革之后,德国进一步加深了其经济持续增长,使其成为一个欧洲最有成本效益的生产基地。高素质的劳动力

德国有超过4000万的劳动人口,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储备。我们的世界级的教育体系保证了最高的标准。81%的德国人拥有高中毕业后可进入大学的证书或者获得被承认的职业培训资格。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世界经合组织的67%的平均值。此外,高技能和专业的员工是德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关键特征,这一特征在未来也会继续保持。据经合组织统计,德国是拥有最高博士学位毕业率的国家之一,每100万居民中就有315个博士毕业生,在经合组织的国家中,德国名列第二。

此外,德国提供了高素质和灵活的劳动力储备。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系统——将课堂教育与在职培训结合成两年到三年的模式——可以满足行业的需求。目前,双重教育体系提供350种职业的培训与教育。德国工商会(IHK)确保严格执行业内标准,保证德国所提供的培训质量。

强大的创新能力

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是来源于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市场来说都是新颖的。德国经济研究所(DIW)201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没有哪个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导向型行业附加值比重比德国的更大。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预算则在全部收入的2.5%到7%之间。通过快速实施最新的创新技术,公司能够迅速在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德国是欧洲排名第一的研究地。德国的研发依靠联邦政府每年划拨的约数十亿欧元的基金的支持,使其成为世界级的创新领袖。正是这个支持使我们成为欧洲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并成为全球的可再生能源领域领衔军。

一流的基础设施

德国地处欧洲的中心,是欧洲第一的物流市场。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海路、内航道和国内、国际机场。德国到国内外市场均有十分便捷的通道。无疑,德国是一个全球物流枢纽中心。

德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仅是世界最好的,而且德国物流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其实,全球最大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就是一家德国公司——德国邮政国际集团

(DPWN)。德国联邦铁路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的运输和物流公司。汉莎货运航空公司是全球空运服务的佼佼者。

先进的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和一流的运输网络可以保证货物及时到达,为您的公司提供一条成功的快车道。

极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

德国向所有的投资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在投资进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具体的补助支持项目。支持的范围从对直接投资的现金补偿到员工和研发的补贴。研发项目可以相应地享受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低利率贷款和特殊伙伴关系计划等都进一步完善了德国对研发项目的支持政策。

极具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德国有一个颇具竞争性的税务体系,这为公司提供了诱人的税率。近年来,德国政府已实施了根源性的税制改革,从而使德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地点。德国税收制度允许不同城市有不同税率。平均而言,合股企业的整体税负不到30%。某些德国城市有明显较低的税率,甚至可以少8%的税率。因此总税收负担可以低至22.83%。这使德国公司的税务制度在重要工业化国家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德国大幅地削减了企业税收。一个意义深远的企业税收改革帮助了公司投资并保证了新的业务。联邦政府多项改革措施改进了税收的框架并间接使劳动成本价低,也为更多的投资者打开了机遇之门。

安全的投资框架

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框架为您的投资业务提供必要的安全。德国有一个稳定而透明的法律环境。由于德国司法的独立性,世界经济论坛将德国列入全球133个重要国家之列。稳固的法典和有效的执法制度为投资商提供了一个安全完整的法律框架,并且使商家能够迅速行使各自权利。

在德国,知识产权受到高度保护。对于技术和商业上的创新,产权可以登记为专利、实用模型专利、商标和设计专利。当外国人在德国登记产权时,这些规定也同样适用。世界经济论坛将德国列入“知识产权”国家之一。

在德国成立公司的手续快捷、高效,只需几个简单的步骤即可完成。成立公司的费用并不高,更重要的是费用在一开始就可以确定。德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德国使用最广泛的法律法人形式。它结合了高度的灵活性和相对较少的义务。高品质的生活

德国是一个开放、宽容、卓有见识的国家。德国拥有非常高的生活标准并拥有先进的医疗和教育体系。德国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无数娱乐与运动的机会以及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有超过七百万外国人安居在德国的原因。

德国原属法兰克王国,于公元919年创立了德意志国家和王权。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6545万平方公里,人口7950万,其中德意志人占95%左右,另有少量丹麦人,索布族人和400多万外国移民。德语为国语。白鹳早已成了德国人心目中的国鸟.服饰礼仪:德国人不喜欢服装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穿西装一定要系领带。在赴宴或到剧院看文艺演出时,男士经常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并略施粉黛。在东部地区,已婚者都带上金质戒指。

仪态礼仪:德国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社交场合也举止庄重,讲究风度。德国妇女的特点是素,这不光是体现在穿着打扮上,也体现在言谈举止上。与德国人相处时,几乎见不到他

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把这些动作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

相见礼仪: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者不宜直呼其名。

主要禁忌:德国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有45%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和犹太教,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忌讳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不喜欢他人过问自已私事。

德国经济

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属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德国的出口额现居世界第二位。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

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

政府奉行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

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

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

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

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第四篇:山东投资环境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论文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山东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现状

台湾电子信息企业为何纷纷向长江三角洲转移?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这里的投资软环境,就是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人才、政府服务与效率等因素,而我省和其他一些东南沿海城市之所以在投资环境方面得不到较高评价,并不是因为硬环境差,而是因为投资纠纷多、人身安全受到较多侵害、海关税务等部门办事效率低等原因。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在政府效率、经济安全、社会秩序、人口素质等方面的环境远超过其它地区外,还在人才、信息、金融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扩展潜力,使其对整个中国市场具有极好的控制力和传导性。这种投资软环境的优越,使那些注重长远发展的国际大企业无疑情有独钟。

涉外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较低、个别涉外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差、投资政策缺乏稳定性、退税不及时、对外企有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等等,这是山东与长江三角洲和广东等南方省市存在差距的主要因素。

山东的胶东地区自然条件、投资硬环境不比苏南差,有些方面还优于苏南地区,但由于投资软环境的差别,两省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从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看,山东招商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市场需求萎靡,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暂时受到一定冲击,各地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我省招商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从外国直接投资长期发展趋势看,我省利用外资也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1.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高速增长态势,有利于我国和我省拓展利用外资规模和空间。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跨国并购是投资的主要形式,我省跨国并购投资发展空间巨大。跨国并购在外国直接投资中越来越占有主要地位。山东既是重化工业和大型国有企业集聚的地区,农业大省,又是沿海开放地区,外向经济发达,吸引并购投资潜力很大。

3.从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看,中国仍是热门投资国家。ATKearney顾问公司是一家国际管理顾问公司,该公司定期发布的投资意愿调查报告享有盛誉。它通过对全球营业额最高的1000家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等高层管理人员的投资意愿调查,汇总出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中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热门的目标之一,排名仅次于美国。列第三至第十位的是巴西、英国、墨西哥、德国、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近1/3的受访者指出,中国投资前景日渐改善,只有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投资前景恶化。这一点有助于我省多元化吸引外资和吸引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的投资。

4.我国加入WTO后带来新一轮利用外资的热潮,也为我省吸引外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入世后对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准入限制大大放宽,降低关税,逐步削减进口许可证、配额制、外汇管制、技术检验等非关税壁垒,将有助于外商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下降的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允许外商在商业、外贸、运输、医疗、教育、金融、保险、电信及各类中介机构等领域进行投资,这些变化为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机会,更有利于外资进入我国市场。可以说,入世后对我省乃至对其他各省市区来讲,都是一次吸引外资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看,总体上讲对我省是有利的。特别是我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闻名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有毗邻韩国和日本的地理优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快、有良好的硬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及有海尔等一批著名的企业等有利因素,只要我们政策得当,我省吸引外商投资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

投资环境改善

我省新时期应把投资软环境作为营造重点。我国已加入WTO组织,随着全国各地方政策优势的消失和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差别的缩小,吸引外来投资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地对吸引外资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说,今后各地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分享国际资本流动的份额,环境也是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同时外商对环境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环境,而是拓展到全方位的商务环境;不仅仅只关注短期的目标利润和税收之类的优惠政策,更关注产业扩张空间、市场变化、技术力量及人才资源、企业的稳定性等长期发展因素。面对新的对外经济发展形势,我省要在继续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对外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治理和维护投资软环境上,特别是要解决好投资纠纷、人身安全、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等方面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务环境,只有这样,我省才能在加入WTO后新的一轮对外经济发展中争取更多的主动和优势,进一步促进全省对外经济的发展。

(一)坚持把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投资环境作为利用外资战略的重点

20年多年来,从大环境上看我国在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我省同样也存在这些问题。在未来各省争取外资进入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新时期利用外资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一是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投资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如外经贸行业协调体制、市场规范管理、金融服务体系、中介组织、信息与咨询机构、法律援助、贸易保险制度等;二是充分利用多边框架下能够享有的制度与政策自主安排空间,构筑有效的产业保护和经济安全体系。上述制度调整有利于我省改善投资环境、规范市场行为,对利用外资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调整会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目前外商投资享有的一些“超国民待遇”,使这些企业的收益受到一定影响。对此,我省应当有相应的过渡安排。第一,充分利用关税减让和国内市场对外国货物与投资的公平开放承诺,通过降低进口与制度成本弥补收益压缩部分。第二,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规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逐步由制度和政策倾斜的引导方式转向市场化调节机制。第三,提高投资及其相关政策的透明度、规范化和稳定性,这对招商引资特别是对跨国公司制定长期性投资战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在需要继续保持一些特殊优惠的领域,实行内外统一的政策,在保留外资企业优惠条件的同时,对非外资企业给予同样的待遇,在今后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原则。总之,建立、完善与市场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全省贸易和利用外资管理体制,最大可能地发挥制度调整对招商引资积极作用,应当是新时期利用外资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通过方式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

创新首要地是从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开始。目前的紧迫课题是要根据国家统一步骤,切实减少服务贸易领域的准入限制,允许在服务领域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设立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是我省对外开放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必要阶段。因为通过吸引外资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强化市场竞争程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投资环境,增强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

中国加入WTO之后,法律和政策对外资并购的限制将大大减少,外资参与国内企业的跨国兼并、重组尤其是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国有企业改革与改造将是利用外资新的热点。国家经贸委已经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资产重组的暂行规定》,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大胆利用外资的积极态度。但是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省跨国购并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降低投资者实施购并的法律风险,构筑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和援助体系,实现吸引外资

和实现公平竞争、社会稳定的多重目标。

观念更新是制度与方式创新的基础和内容之一,利用外资的很多方面都存在观念更新的必要性。以金融服务为例,长期以来,对于国内金融机构面向外资企业的信贷存在很多限制。这些限制既增加了外资企业的筹资成本,影响了许多外国厂商利用信贷资金在国内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同时使中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不利于金融服务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这类问题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必须予以更新。金融服务如此,同样其他方面的服务也都存在着观念更新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向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国民待遇体制的必然选择

(三)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根本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是目前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作为投资软环境,信用环境具有第一位的因素。因为投资首先考虑到的是资本安全和风险,而没有信用被认为是最大的风险。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一个企业或地区进行投资环境的评估,尽管考察的对象主要是这个企业或地区的获利水平和风险程度,但最终的分析结果则看这个企业或地区的“信用等级”属于何种水平。

培育好的信用环境,最突出的方面是抓好政府的信用即“公信力”。政府信用是社会经济信用的核心。如果一个地方的政府政策多变、政出多头、政府领导人随意决策和允诺、谁权大谁说了算、政策“假大空”或不落实、政府工作人员因人行政等,那么,这个地区的企业和个人显然难以形成较好的信用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政府部门十分注重信用,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很少发生轻易承诺各种难以兑现的优惠条件的事件,尤其是政府的各种规定和文件严格执行,同时政府的行政程序透明,很少发生“地下关系”,也很少出现政府默许或纵容下的制假、售假、逃废债务、走私、“政绩工程”等推动经济信用恶化的事件发生。

其次是抓好中介机构的信用。因为外商企业来华投资,必然牵涉到合资、合作、资产并购等经济活动,而这些活动的进行又必然牵涉到一系列中介机构的参与,如会计师、评估师、公证机关等。政府部门严格管理这些中介机构,严防中介机构在执业过程中作假。

第三要抓好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经济信用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信用。企业“失信”或经济信用环境恶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赖逃废债现象普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商业欺诈和陷阱层出不穷、逃税骗税广泛存在、恶意贷款屡屡发生、走私骗汇成为“群众运动”以及假广告、假合同、假招标、假统计、假发票、假验资报告无处不在。这些东南沿海和内地的某些城市相当严重。

第四要抓好法律信用。要打造优质的“信用环境”,执法部门的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是关键。长江三角洲地区备受外商青睐,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外商对该地区的执法环境的认同。一个地区法治程度的越高,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越稳定,经营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确定性越低,投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就会越大。相反,一个地区的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不按规章办事,外商在经营中经常去面对过多的纠纷,以及一些部门对外商企业乱收费、高收费等,在这样环境下吸引外资成功的机会是很低的。所以,我省要进一步健全法制,创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依法维护外商合法权益,这是利用外资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

(四)积聚人才是未来招商引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保证

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在吸引跨国公司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优势。我省历来也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在新的时期,除继续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重点做活以下两方面的文章。一是要做大做强高等教育产业,为招商引资提供人才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和人才的培育。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和提升高校竞争力中,最先发起冲锋的大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校,如浙江大学等。同时,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让方面,中国最早的高校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也在杭州。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年沉淀几十万本地高校培养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从而为世界各国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二是对高素质人才要去掉一切引进门槛,把开发人才资源扩展到全国甚至海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近期效益看会增加一些地方政府负担,但从长远效益看,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培养投入,而且对当地经济生活长期带来的活力、社会经济效益是无法衡量的。各地政府要积极营造科研环境、创业环境和优美生活环境,利用各种优厚待遇,吸引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和其他科技、管理人才,为产业升级和扩大外商投资提供人才支持。

(五)政府要扮演好服务角色

在中国现行经济发展阶段和制度背景下,政府作用是构成投资环境的主要指标。所以,加入WTO后各地政府都必须扮演好自己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的角色,即政府的角色就是服务,不是演员。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建立廉洁高效、运作规范、公开透明,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创造精干高效的政务环境,改进利用外资工作方式。各级政府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属于企业行为的招商引资工作上,而应该集中主要精力在改善投资“软环境”上下大功夫,包括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经济法制等方面。政府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服务就是要减少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投资者的负担。

第五篇:孝感投资环境分析

孝感市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魏朋涛090534130

一、区域投资环境定义

区域投资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为接受或吸引外来投资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集合, 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系统, 既包括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状况、基础设施等物质形态的硬环境, 也包括该地区政治和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等非物质形态的软环境。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的一些特征和必然联系。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投资活动的正常开展, 它关系到投资的发生、投资的效益、投资的风险等重要内容,乃至工业化进程。因此,投资环境问题尤其是投资环境的分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孝感市投资环境分析

1、孝感市经济环境

目前(截止2011年数据),孝感投资发展态势良好,城镇项目投资增幅一直在30%以上,孝感市城镇项目完成投资达65亿元,分别高出荆州11亿元、黄冈9亿元,孝感市城镇项目投资增幅继续在39.9%的高位运行,全市普查登记法人单位15973个,产业活动单位22501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7206个,事业法人单位3420个,行政法人单位806个,社团法人单位580个,其它(村委会)法人单位3961个。在全部法人单位中,单产业法人单位14615个,多产业法人1358个;第一产业法人单位1个,第二产业法人单位4180个,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1792个;规模、资质和限额以上等“三上”法人单位1319个,其中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15个,建筑业法人单位145个,房地产业单位130个,批发和零售业单位90个,住宿和餐饮业单位39个。全市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590239人,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342792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247447人。全市个体工商户为203954户,从业人员636160人。在全部个体户中,第二产业个体户37619户,从业人数218708人;第三产业个体户166335户,从业人数417452人。全市法人单位较一经普增长40.4%,产业活动单位较一经普增长32.7%,个体经营户较一经普增长52.8%。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数较一经普增长27.5%。个体户从业人数较一经普增长98.9%。

2、孝感市法律政策环境

孝感市坚持诚信立区,全面兑现国家、省、市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及项目投资合同承诺。开发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项目,根据投资项目情况分别给予优惠价格供地。在税费方面,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享受所得税“二免三减半”优惠;非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照“二免三减半”政策对企业进行奖励;增值税前三年按企业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企业建成投产前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在物价部门核定的范围内与收费单位协商收取。开发区运营成本较低,水、电、用工、物流等费用相对于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3、孝感市服务环境

孝感市在湖北省首家建立了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对投资项目进行集中审批,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开发区实行项目专班代理服务制,从项目的政策咨询、审批立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海关备案以及规划、建设等办证办照事项和项目建设由专人、专班全程代理服务;并确定专门领导联系企业,最大限度为投资客商搞好服务。全省首批省级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100多家,为企业提供技术、场所、融资、中介、知识产权等服务。通关服务便捷高效,武汉海关对孝感经济开发区进出口企业实行“一章通”作业模式和“5+2”工作

制,“365天,天天能通关”,通关时间短、手续简化,从武汉口岸出发的货物集装箱,“水路两天到上海,铁路一天到深圳”。

4、孝感市产业结构

2002年孝感市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例为30.9%,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009年为46.6%,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该指标在工业化评分中得分由2002年的17.9分上升到2009年54.7分的较高分,表明孝感市工业化进程近年来有较大进展,以五大支柱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发展较快,但仍停留在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资源驱动”和“粗放增长”特征明显,迫切需要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从分县来看,工业化进程也不够均衡,南部4县除孝南以外,其余3县均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且得分很高;孝南因建筑业增加值较大,影响了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例,导致得分不高。北3县因制造业发展不足,得分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孝昌县该项得分也为零分

5、孝感市交通环境

这里的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是投资开发的热土。它得改革开放之天时,占交通便捷之地利,兼内外客商支持之人和。紧连武汉大都市,离武汉市中心50余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2公里。以孝南为轴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有60多个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市场空间十分巨大,物流配送十分便捷。北京至深圳的107国道、福州至兰州的316国道以及北京至珠海、武汉至十堰的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京广电气化铁路纵贯全境,内河航运直通长江。从这里到全国主要中心城市,无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能夕发朝至,交通十分便利,是中西部交通的重要枢纽。

6、孝感市土地矿产资源

孝感地质矿藏丰富,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石膏质地储量2.49亿吨,岩盐地质储量2800一吨,磷矿地质储量1.72一吨。还有储量可观、开采潜力巨大的芒硝、稀土、金、银、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等。

孝感市的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据2004年统计,全市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62万公顷,占总面积25%左右,基本农田29.2万公顷,人均耕地0.725亩。

7、孝感市社会文化环境

孝感市市孝子董永的故里,是孝文化的发源地,孝文化是孝感市的主流文化,孝感市多次举办孝文化节,以湖北工程学院为研究基地对孝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可喜成绩,2010面10月16日成功举办以“中华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孝文化国际研讨会。“孝”是深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的一种精神,同样也是为国际社会认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孝文化为依托的孝感市可以更好地利用“孝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

8、孝感市经济开发区硬件设备

电力供应充沛。开发区在华中电网负荷电力20万千瓦,形成双回路供电网络系统 水源供应充足。开发区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30万吨。

通讯装备先进。孝感市国内信息枢纽城市之一,城区电话交换机容量260万门,移动电话用户110万户,宽带网络覆盖全城。

能源供应方便。地处开发区中心位置的万吨级铁路货场处于西煤东送、北煤南运的中位地段,价格合算、运力有保障。孝感是西气东送——忠武线重要用户城市,天然气管线一进入城区,年供气能力3.5亿立方米。

城市功能完备。星级酒店、酒吧、网球场、保龄球道、健身中心、大型购物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临近的双峰山、观音湖风光秀丽,汤池温泉去乏解疲,是上午活动、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以上是对目前孝感市的总体环境分析,简言之:孝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二线城市,其发展前景巨大,加之各种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城市。同时,我们也对以上的环境分析做以下的投资对策及建议。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下降,各地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果我们不能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国内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建设,有可能丧失机遇。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齐抓共管:

1、要改善信用环境。一是对信用企业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倾斜。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者的成本,鼓励诚信经营。二是应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依靠法律的力量和制度、政策来约束信用关系各方面的行为。三是建立公开的信用状况查询系统。建立并开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信用服务。四是加强信用状况考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信用登记制度,设立征信组织,加大信用建设的社会监督。五是强化舆论监督。在企业和全市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

2、要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和举报监督制,标准审批及监督检查等公务活动中做到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要简化审批手续,疏通融资渠道,开展投资信息系统建设并提供信息化服务,减免服务费用,提高政府信用,强化行业协会功能,培育商业服务网络。

3、治理乱收费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必须形成乱收费就是破坏投资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共识,围绕供水、供电、供气、教育、医药、住房、技术监督、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关系经济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收费热点问题,开展清理整顿,严格执法。从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环境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乱收费的危害性,形成全市齐抓共管的局面,为武汉市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4、保持吸引外资的竞争力。要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要将国企和外资放在同等地位去支持去服务,为外商投资营造好的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要保持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政策调整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尽力给外商提供一个“愿意来,留得住”而又具独特性的软环境。

魏朋涛090534130

下载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非汽车工业投资环境分析(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孝感投资环境分析

    孝感市投资环境分析 周伟华 080534147 一、区域投资环境定义 区域投资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为接受或吸引外来投资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集合, 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因素......

    福州投资环境分析

    福州投资环境分析 福州的自然环境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接三明市、南平市,北接宁德市,南邻莆田市,泉州市。福州......

    芜湖市投资环境分析修改版

    论文————芜湖市投资环境分析 芜湖市投资环境分析 【摘 要】:近20年来芜湖市GDP平均增速达到16%以上,芜湖市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成为中西部城市代表,各跨国公司在选择进入中西......

    [讲解]武汉市投资环境分析

    武汉市投资环境分析武汉市招商局- 武汉市招商局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是武汉市政府为创新招商机制,实现招商主体由以政府为主转向以企业、中介组织为主,强化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投资环境分析报告框架结构

    投资环境分析报告框架结构 报告经济指标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为标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与产业指标对比分析对我市产业经济做综合数据评价,并结合资料与社会人文环境就该地区投......

    洛阳市城市投资环境分析

    洛阳市城市投资环境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投资环境的理论综述及分类的介绍分析,对洛阳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研究,总结出洛阳市投资环境的优势及劣势,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彩虹之国——南非投资问题

    封跃平律师解答南非投资法律风险问题 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彩虹之国”南非位于非洲大陆南端的战略要冲,是“金砖五国”和南部非洲关税同......

    上海闸北区投资环境分析(大全)

    上海闸北区投资环境分析 张永庆 戈健强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摘要:本文阐述了投资环境的定义,分别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闸北区投资环境做了评价,并收集了相关数据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