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庐PPP:生态扶贫建设美丽乡村新篇章
临庐PPP:生态扶贫建设美丽乡村新篇章
7月17日下午,中国能建华东建投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临庐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基础建设项目正式完工移交,为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史庄村下一步的招商引资铺垫基石。
临庐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位于临泉县滑集镇北部4公里处的史庄村,是由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建设,施工方为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本项目主要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及水利灌溉,并兼顾当地居民出行作用。其中包含30条道路,里程合计10.76km;含4座桥梁,完全利用2座,本次设计2座;涵洞共设11道,拆除重建及新建共9道,完全利用2道;新建机井20座,新建半固定式喷灌工程,可满足2000亩农田灌溉需求。如今史庄村田成方、林成片、路成网,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诠释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目标,描绘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篇章。(秦琳子)
第二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2013-03-08 09:54: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有0人参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养育着九亿农民的广袤农村,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准确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多种树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工作,单纯地保护也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手段。根据我们创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经验,我认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内容。生态农业以及由此延伸的生态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村庄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农村生态文化则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
农业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农民是农业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因此,要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是抓好生态农业。除了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要抓好对农民的相关培训。在滕头村的实践中,对生态滕头的建设者实施了以“全程生态、全域生态、全民生态”为核心的全方位培训,以求达到生产生活全过程时时生态,全境全域范围内处处生态,以及全村范围内人人生态。
生态村庄要解决的是农民生活的物质家园。很难想象,如果生活区里鸡狗乱跳,休闲区里垃圾遍地,这样的村庄何以谈得上生态村庄。因此,在生态村庄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把生活功能区、公共休闲区、畜牧饲养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我们的实践中,以国家5A旅游景区的标准来建设生态村庄,参观区、农业观光区、生活区、居民休闲区等规划有致,并且形成了“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独特风格。
生态文化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文化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对生态生活方式的观念,生态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强化、持续优化的漫长过程。拿植树爱树观念的例子来说,滕头村现在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7%,期间经历过全民发动、教育惩戒、观念形成等较长过程。
努力探索适合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 在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等生态文明的诸多要素中,要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目标,发展生态产业是重中之重。
生态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按照循环、可持续的要求,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产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滕头村经济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生态立村”的原则,成立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设立项目进村的门槛,把效益虽看好但可能影响环境的5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园林绿化等生态产业。如今,滕头村已经建立起高效农业、清洁工业和特色三产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滕头村空间狭小,自身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经济如何向纵深推进?我们的主要举措是大力发展“连锁滕头”。这方面,滕头园林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在全国各地的荒山荒地上建立了3万多亩苗圃基地,既优化了当地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生态环境、生态美食为卖点的滕头生态酒店已经在宁波北仑取得较大的成功,我们将以此为模式不断复制、扩大连锁滕头的版图。凭借滕头村的生态美名,滕头白茶、滕头红酒等生态产品也将走上连锁扩张之路。这种生态产业的扩张,在输出生态产品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输出了我们的生态发展理念,为全国各地的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各地农村的基本情况有所不同,滕头村的经验也难以简单复制,但生态经济的总体特征是相同的,就是要因地因村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立足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经济内容的选择上,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或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或以专业村形式组团发展,或以集团引领模式多点开花。
着力寻找农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契合点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以生态立村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滕头村在早期起步的时候,为了尽快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准引进了一些项目,在付出了环境受损的代价后,村里开始思考产业转型,开始转变发展方式,逐渐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淘汰污染企业,建立工业区,把工业搬出村庄,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实现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赢得了全球生态500佳、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迹象,由此带来农村土地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综合效益的选择上,一定要把住关口。二是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发达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先污染后治理,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滕头村的工业项目一直坚持“精挑细选”,现在基本形成了清洁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业则创造了全国村庄最早卖门票的先例,也带动了生态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各地的农村如果立足本村实际,围绕一个“农”字,坚持一个“生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产业,相信“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是可以实现的。
三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有五:一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二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三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抓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理念;五抓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提高群众参与率。群众从生态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为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
第三篇: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向化镇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调研报告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对于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的崇明来说,要实现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生态岛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加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10月初,趁国庆假期,根据本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要求,我到向化镇北港村就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成果作如下报告:
一、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的理论基础
(一)项目建设是继续推进向化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村庄改造工程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实现村庄“生态环境优美、民宅村容整洁、乡村特色浓郁、居住安全文明、设施配套完善”的目标,是推进向化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需求。
(二)项目建设是推进向化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村庄改造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向化镇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建设。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向化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契机 通过村庄改造工程,提升向化镇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力度,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推动向化镇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二、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的成功经验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明确职责
向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由镇长汤学锋任组长、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丁玲杰兼任办公室主任。创建村北港村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并根据创建要求,明确工作职责、人员分工,对照前期排摸出的问题逐项落实责任,确定整改时限,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深入发动,全民参与
为了确保向化镇北港村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工作的有效推进,镇政府及时召开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会议,镇相关责任部门参加,会议根据创建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北港村两委班子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召开了由全体村民代表、生产队长、全体党员参加的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动员大会,向与会人员宣传了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并要求大家在思想上与村委会保持高度统一,做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三)对照申报要求,及时做好前期整改
向化镇紧紧围绕崇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对照入围条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梳理,根据申报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了及时整改,为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建中基本符合条件的内容有:
1、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北港村2014年在全县党组织晋位升级中被评为“好”;2012、2013被评为市县级生态文明村。
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北港村经县农委检查考核已达到规范化的管理要求。
2、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
1)农村公路。经对北港村全村18km农村公路的、17km农村道路实地检查,农村道路路面比较整洁,对部分道路两侧堆放物和农作物,北港村近期发动全体村民进行清理,部分路肩有缺土和桥梁损坏的由专管部门及北港村加紧还土和维护。对道路破损的,经核实全村农村公路和道路有1445㎡需维修,作好标记并委托专业队伍做好维修工作。
2)农田水利。北港村已完成了农田水利规划,其中镇级河道6.4km,村级河道48.95km,圆涵φ60×8m28道,改造衬砌支渠3km,同时做好全镇农田水利规划及轮疏方案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六滧渔业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委托专业公司社会化养护管理,对镇河道采取河道保洁专业化养护。
3)土地流转。根据县政府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北港村可耕地面积5800亩。该村截止至今年一季度为止,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共签订流转合同76份,流转面积4047.41亩。流转用途为粮食、蔬菜、瓜果以及生态林等,对原有二户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户的流转合同进行整改。通过整改使全村的土地流转合同合法、规范。经核查,该村没有不规范的土地流转,均符合创建要求。
3、生态环境和“两违”整治方面
向化镇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和“两违”整治工作,把上述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点。
1)在拆违止违方面,镇政府多次召开拆违止违工作会议,并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检查力度,形成镇、村二级巡查网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遏制违法建筑的发生。由于镇村二级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北港村未出现违法用地行为,也无新增村民未批先建现场发生。
2)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为了美化北港村的生态环境,北港村与全体村民签订生态环境建设承诺书,北港村村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对部分存在的小粪坑污水乱排放、河平台农作物违章搭建和路肩农作物乱种植等现象,农户都表示自愿清除。同时镇、村做好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要及时制止。
4、文明创建方面 2012、2013北港村已被评为市县级文明村,全村户籍家庭数1170户,实有家庭数1130户,参与创建家庭数1130户。创建率80%。
5、社会管理方面
近年来,向化镇对北港村加强社会管理,有关部门加强对北港村指导。为确保工作得到实效,特成立社会管理工作小组,村支书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通过全村共同努力,北港村未发生失控或工作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非正常上访事件和极端个访事件,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事件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煽动案件,也未出现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的环境污染等事件。在村实有人口登记准确率达90%以上,且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考核排名在全县前列。村内重点人员居住登记信息准确率达100%,管控达100%,村内来沪人员所持有的居住证均符合办证要求。全村育龄妇女627人,已婚502人,2013年新生儿中报户口25人,其中当年新生儿16人,出生率9.8‰,计划生育率100%,外来育龄妇女出生87人,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100%,符合创建条件。
6、村民自治方面
根据美丽乡村整改要求,为使北港村全体村民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2014年3月20日北港村召开村民会议,对北港村村规民约采取表决的方式,表决通过了北港村村规民约,并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美丽乡村创建入围要求,向化镇对北港村在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使之基本达到创建要求。
(四)“一村一方案”主要内容
1、基础实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1)新建农村道路4.6km,拓宽农村公路9km(宽度1m左右),实施河道保塌3.6km,实施危旧房改造农户15户。
2)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其中镇级河道6.4km,村级河道48.95km,圆涵改造224m,衬砌支渠3km。改造全村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全村建15座污水处理站,受益农户1170户。
3)重点扶持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一亩田专业合作社以及百凤家禽专业合作社。
4)重点推进百叶水仙花基地发展,形成具有北港村特色的水仙花生产基地。
2、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村庄改造涉及全村近900户,改造金额约为900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农宅体整修、拆除违章建筑、河道保塌、河道岸坡绿化及道路建设等。同时实施村办事处周边环境改造,在北港村委会周围建公共绿地4000㎡,规划北港村绿化建设2000m,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重点开展拆违止违工作,特别是对村域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两侧影响市容市貌的破旧房屋和简易棚舍加大力度重点拆除。
3、文明创建
继续做好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标准,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4、公共服务发展 利用原有存量资产,实施企业转型,开发具有北港特色的书画文化,吸引游客,形成北港村特色文化的新亮点。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北港实际,准备建一个标准的篮球场,继续完善北港村健身设施;建设一个科普之家,改造40㎡以上的办公用房,并添置各类硬件设施,项目建成运行后,每天参与人数不少于30人;建设一个占地200㎡,建筑面积400㎡的老年活动室,投资总额约为100万元。
5、社会管理类
进一步完善村级联动工作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联动工作的有效推进。
在信访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级老娘舅作用,在完善信访接待的基础上,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6、村级组织
进一步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党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制度;加强村级档案管理,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做到各门类档案齐全,整改规范、制度建设实施到位,全面提升,北港村的档案工作水平。
三、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改善农村面貌并不是政府投入资金就行,有了资金还需要村民配合,没有优秀的带头人事情肯定难办。而从目前的部分乡村现状来看,仍有一些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没能很好地发动群众,部分乡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要继续加强村委班子建设,尤其是乡村带头人的培养,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做表率,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创业示范员”等作用,以开拓进取、务实奉献的精神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村级党支部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坚强核心。
(二)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目前有些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能配套。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我们建议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一是注重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村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二是建立多元化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有经济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才能增收,村集体才有财力,才能有内生力推动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点作为基本思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招商引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创业,做好“休闲乡村游”;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
(四)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和美乡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美化等外在美,也要注重乡风文明等内在美。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观念渗透到农村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素质。要积极开展村风评比、村级道德模范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促进村风、民风整体的好转。
(五)认真倾听民声,体现村民意愿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美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切不可以大包大揽取代群众的主体地位。
要倾听民声,体现民意,要在帮助群众明确建设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下工夫。对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在规划设计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充分考虑村民
合理诉求。二是要在建设项目与设施过程吸收村民参与。三是要让村民参与建设资金的有效监督。
(六)完善规划布局,稳妥推进建设
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建设美丽的乡村也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导。在当前的形势下,美丽乡村的工作不宜快速铺开,搞形式主义,而是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避免社会财富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七)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总动员
从2013年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至今,我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开展了美丽乡村宣传发动工作,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仍不甚了解、知之不多。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下一阶段建设中,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的宣传力度。
总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县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这既是落实县委关于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为崇明广大农村老百姓早日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一个重大民心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力戒只做表面文章,搞“一阵风”式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事求是地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崇明县经济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岛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吉林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全省本着“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突出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建设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创建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提高农村居民人口文明素质,让农村成为城乡统筹的亮点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4年7月1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吉林调研,考察了绿园区新农家村,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8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到吉林市大荒地村调研,赞扬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质量好。全省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具体表现在:
――各级领导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8月14日、9月11日,分别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省农委汇报,研究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并以省委21号文件印发了由省农委起草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2014年8月26日,时任省委书记王儒林专门到通化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并在省委办公厅调研报告上做出了专门的批示。副省长隋忠诚也多次到全省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工作,反复强调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市(州)和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也都加大了领导工作力度,分别召开工作会议和现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做到了高层重视、高度摆位、高位推动,层层传递压力和动力。
――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投入有了大的突破。2014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19.9亿元,专项资金放大效应达到11.1倍。今年在各级财政十分紧张的大背景下,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尤其是市县两级投入的专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粗略统计,全年市县两级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36134.5万元,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市(州)增长123.5%,县(市、区)增长53.8%。一是市州带头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带动了县(市、区)投入的积极性。比如:长春市新农村专项资金由上年8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四平市由200万元增加到550万元,梅河口市由230万元增加到775万元,公主岭市由56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二是专项资金投入达到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市县数量增加,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有16个市县,比上年增加9个。三是中部和东部地区投入明显增大,尤其一些产粮大县破解了投入难的问题。仅榆树市、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县、德惠市、九台市、双阳区、梅河口市、敦化市、扶余市、前郭县等11个产粮多的大县(市、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达到6027万元,其中有一些产粮大县过去投入是空白。
――新农村建设典型引领作用大。2014年全省各地把打造新农村建设典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量,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取得实效。长春市集中打造了绿园区新农家、哈达、岳家等5个村靓丽的新农村建设景观带,四平市集中打造了梨树至铁西区、铁东区两条公路沿线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群,延边州打造了魅力乡村样板村群,松原市集中打造美丽家园,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提升行动,通化县集中提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水平,磐石市建设了绿色生态走廊,东丰县实施了环境整体改造提升,镇赉县打造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样板,靖宇县下大力气抓整治农村环境。全省建成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产业作用支撑明显、环境清洁优美的标兵村800个左右、先进村500个左右,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58个,打造国家、省、市级美丽乡村和魅力乡村142个,建成新型农民小区120个。这些典型都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各类项目建设科学规范。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前提下,各地新农村办公室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村,抓紧项目规划、招投标和加快项目施工,全省新农村项目赶在上冻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2014年,省政府批准实施868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863个,占99.4%。410个重点村新修道路1863.9公里,新修路边沟1629公里,改造和新建砖瓦房4.76万户;改建围墙854.3公里,新建公厕1016个,新建垃圾临时堆放场点149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804台;村部数量371个,卫生所367个,农民夜校238个,农家书屋304个,健身广场312个,安装路灯6871盏;栽树1364万棵,栽花2471万株。
――新农村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配套。2014年,全省各地认真总结了多年的工作实践,创新性探索和系统总结出吉林省独有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机制和模式,即:推广了高位推动、政策促进、督导监管、城乡联动、帮扶援建、载体带动、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等8大机制;美丽乡村、社区建设、旧村改造、整体推进、生态走廊、民族建村、民俗文化、产业富村、旅游兴村、合力共建、能人治村、合作共赢、项目带动、新式民居、环卫下乡、镇乡带村、屯务管理、村规民约、志愿服务、服务外包等20种模式。这些机制模式,充分体现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作用,全省9个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624个乡(镇)、9382个行政村、3.8万个自然屯都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机制和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宣传培训工作成果丰硕。2014年,继续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民政厅,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万名村干部培训,每年培训2000名,每期培训10天。新一轮培训进行了改革创新,增加了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解读、农村土地确权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在培训对象上,增加了专业大户、农场主和合作社带头人等职业农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乡(镇)三资代理负责人。到2014年底,已完成5期2000名培训任务,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400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街道乡镇三资代理负责人400名、大学生村官800名、新型职业农民400名。在省委宣传部开展的农民文化活动节中,与委科教处共同举办送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社会关注度和群众参与度。多次被《吉林新闻联播》、《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与委信息中心共同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共筑美好家园》专题网站,并被省政府网站评为2014优秀专题网站;组织编印了《百村集萃》、《新农村建设读本》、新农村建设简报,总结经验,宣传政策,推广典型,扩大影响力。
2015年,是我省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奋斗目标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攻坚一年。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突出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建设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创建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任务。
第一,坚定不移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这一目标,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实现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相融合,努力提高农村城镇化带动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特别在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更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把农村这个“短腿”补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第二,优化全省新农村建设布局。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1000个省级示范村、推进410个重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启动新一轮4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要本着点线结合、集中连片、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建设重点村。在大中城市、县城以及重点镇周边,充分利用就地就近和城乡联结紧密的地理区位优势,引导农民拆除旧房,整理宅基地,规划建设农民新居,“破茧化蝶”,化村为城(镇),建设城镇融入型城镇化新农村;以中部农区、西部地区为重点,选择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引导合村并组,创建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区化新农村;以东部地区为主,充分的发挥规模化种植、养殖和栽培以及边境商贸旅游的优势,集中建设高效农业村、工业主导村、商贸聚集村、休闲旅游村、民俗文化村等一批特色化新农村。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和科学确定新农村现代农牧业、新型工业、服务业、科教文化、生态保护、农村社区等多功能区分布,集中建设高效种植业区、棚膜蔬菜园区、畜禽养殖小区、工业集中区、商贸旅游区、居住区、办公区、休闲活动区等,各区之间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有序衔接、相互支撑。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村生态产业、生态设施、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田园风貌和乡村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5年末,全省要建成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产业作用支撑明显、环境清洁优美的标兵村800个、先进村500个,打造国家、省、市级美丽乡村和魅力乡村200个,集中连片新农村建设示范区70个。
第三,强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建新村、见新貌。要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入转向农村。要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如期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工程规划任务。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屯屯通和户户通,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要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结合农村改厨、改厕、改院和应用普及新能源技术,加强农村住房及院落综合改造,提高防寒保暖能力,创建美丽新居。要搞好农村文化大院和体育健身广场建设,强化河流、沟渠等排水设施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选择一批新农村建设产业突出的示范村和重点村,开展好新农村电子商务,搭建农村商务流通、产品销售平台。
第四,提升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物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搞好农村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人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留住农村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要切实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好部分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两后生”的职业继续教育和就业创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农民教育和新一轮村干部培训工作,将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培训重要内容,拓宽培训视角。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役。
第五,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力度实现突破。要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农村生态改善等六大工程,重点推进村屯道路、安全饮水、房屋整修、围墙大门改造、村部、休闲广场、垃圾处理、卫生厕所、清洁能源、储粮仓、人畜分离、绿化美化亮化等30项重点整治任务。2015年要着力解决公铁路沿线、农村居住区、办公休闲区等重点部位垃圾清理问题,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禁止农村焚烧秸秆,努力实现路边清洁、村庄清洁、河流清洁和空气清新,农村环境总体达标率达到60%以上。
第六,提高新农村建设组织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强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工作力度。要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加大各级专项投入,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调动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按照市带县、城帮乡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各有关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各类企业和民兵预备役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责任,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文明向农村辐射。要加强新农村宣传展示工作,年内全面完成2000名村干部新农村培训任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00个,组织文化专家挖掘历史名村、文化名村、民俗名村100个。
(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 供稿)
第五篇: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在全球聚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际,国务院批准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江西人民的亲切关怀。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必将极大激励江西全省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赣新局面,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如何推动发展,不仅有模式问题、路径问题,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都已充分意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财富增加,并不等于体现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并不等于代表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传统的工业文明必然要向生态文明融合、迈进,这是客观规律使然,是世界大势使然。大湖流域,自然条件好,开发潜力大,既是孕育和发展农业文明的重要区域,也是兴起和承载工业文明的重要区域,但是,综观国内外大湖流域开发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鄱阳湖内连五河、外通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也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千百年来,为孕育灿烂的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水量年均为1450亿立方米,占长江径流量的15.6%,超过黄河、淮河与海河入海水量的总和,鄱阳湖流域的水量大小、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决不是只讲生态不讲发展,而是要把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统一于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全国乃至世界积累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新经验。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意图。矛盾是普遍的,但事物又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发展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似乎有不可融合的界限,但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生态与经济、社会必然会由对立走向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历史阶段,应对得当、转型到位,就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平稳进步;否则,不仅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也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系统性风险。如何取舍抉择,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面临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又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世界眼光、时代精神,努力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开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协调统一的新局面。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鄱阳湖地区是江西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适宜开发的地区,以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历届江西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该区域的发展,并作出了不懈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工程、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去年,党中央确定江西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省份,试点工作一开始,我们始终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理念、完善科学发展思路、创新科学发展举措,从江西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这是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实践,体现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统一,与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江西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发展和提升。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化危为机、危中求进,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立足当前保增长,又着眼长远增后劲,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创造条件,力争在这一轮经济波动中实现江西经济在全国位次前移。
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西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寄予了殷切期望。中央领导同志在江西考察时多次鼓励江西干部群众“江西可以、也应当在促进中部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要求我们“继续努力,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中央领导同志在有关文件上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这是我们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将以此为统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率先取得突破,在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上率先取得突破,在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率先取得突破。同时,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打造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国家部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鼎力支持,有4400万江西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奋力拼搏,我们一定能够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