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1:4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第一篇: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分析《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1956年底发表时,引起了文艺界的热烈争论。小说创作的具体表现是揭露官僚主义、暴露生活的黑暗面、展现了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王蒙的作品不仅揭露了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还塑造了赵慧文等人的形象,其中两个典型的形象:刘世吾和林震。这两个人物形象深刻的内涵对现今仍有启迪作用。

小说中刘世吾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当时的时代将他局限在官僚主义上,但是他身上有着丰富的人性特点。刘世吾爱读书,有着知识分子的气质。他喜欢屠格涅夫,会为伦蒙那个德国老头儿流泪,也喜欢叶琳娜„„但是作为领导,赵慧文说他:“就那么回事,他看透了一切,以为一切就那么回事。”“一旦他认为条件成熟需要干一气,他就把事情抓在手里,教育这个,处理那个,俨然是一切人的上司。凭他的经验和智慧,他自然可以作好一些事情,于是他更加自信。”显然,刘世吾存在官僚主义,跟林震相比,他圆滑、世故、冷淡、凡是讲究“事情成熟”,他可以驾驭那些林震觉得相当深奥的概念,像拨弄算盘子一样的灵活;但是他又不像韩常新那么浅薄,作为领导,刘世吾还是有着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在对待麻袋厂的问题,上级一身令下,他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他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韩常新的汇报问题,说:“上次你汇报的情况不是这样!”他也年轻过,年轻时有着跟林震一样的热血,只是意识形态特别固化的现实让他僵化,失去生气,真是哀莫大于心死!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他选择了妥协现实。

作为刘世吾的反光镜——林震,他年轻、单纯、羞涩,但是热情洋溢、富有朝气。另一方面,他又有着年轻人的幼稚、爱幻想、看事情片面等缺点。在对待麻袋厂的问题上,他认真负责,有着坚定的立场,不像刘世吾那样圆滑处事,虽然多次被刘世吾的“事情成熟论”和他的“官话”糊弄,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会上大胆的与领导们辩驳,却由于力量悬殊,时常处于下风。林震身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他处事不够成熟,所以很容易遭受现实的打击。

小说中经常借赵慧文“旁观者”的身份向林震介绍组织部和组织部领导。赵慧文她是一个聪慧的女人,能清楚的看出组织部发生的问题:领导有着官僚主义,处事一成不变等。她跟林震一样富有原则性和正义感,但是她认为与区委的缺点做斗争,是无法成功的,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所以像林震这样的年轻人是无法做出什么改变的。她的现实生活就是上班抄抄写写,下班看孩子洗尿布„„但是她欣赏林震,对林震说:“你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和一切坏现象作斗争”。当林震大胆的向他表白时,她也坦率的做出了回应。

第二篇:组织部来的年轻人

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第9期《人民文 学》上发表。作品描写了某区委组织部新来了个年轻人林震,他 了解到组织部长刘世吾和工厂建党组长刘新对生活缺乏热情和敏 感,对工作不讲原则,对人民失去了责任感,使基层党组织在发 展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林震尖锐地批评了机关工作中的消极因 素。

小说表现了强烈的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主题,刘世 吾这个官僚主义者形象的塑造也具有典型意义。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分类:学习快报

分析《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思想《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北京市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区委组织部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以揭露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作品描写党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区委的领导,这是较高层次的党的机构和干部。艺术描写也较成功,因而在文坛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2.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形象作品中的刘世吾是一个革命意志逐步衰退的领导干部形象,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他从一个革命者蜕变为官僚主义者的真实面目。刘世吾有一句口头禅“就那么回事”,他似乎什么都了如指掌,也什么都看透了,对工作中的缺点、干部中的问题,不是看不见,而是无动于衷,失去了理想,随波逐流。他善于找出各种理由,诸如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啦,条件不够成熟啦,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啦等等,把自己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蜕变的灵魂掩盖起来。作者也写了他对昔日斗争生活的怀恋,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写出了一旦“条件成熟”后雷厉风行的果断行动,从而使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分析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得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他的口头禅“就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也是作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3.简析林震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林震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富于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他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他感到困惑,并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斗争。林震在作品中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作品是以林震到组织部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遭遇为结构线索的;是以他为视角,通过他的眼光,刻画了一系列官僚主义者,尤其是塑造了颇有深度的刘世吾的形象。4.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的对比手法小说塑造人物运用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对比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和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意蕴。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林震、赵慧文、刘世吾构成连锁对比。刘世吾和韩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也构成对比。5.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叙述结构特征叙述结构特点是:(1)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他到组织部后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因此,林震这一个物,既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也有结构上的作用。(2)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单纯而清晰,结构严谨。

(二)、《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青春情怀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名叫林震的年轻小伙子,是个教师,年轻共产党员,新调到一个区委组织部工作。组织部主要是管理党的建设,包括入党、整风等问题。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就从一个小学校,一个很单纯的环境被派到了区委的组织部工作。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希望,共产党对他而言是非常神圣的,而他现在要做党的工作了。他觉得神圣得不得了,他去时随身带了一本书,一本苏联小说,名叫《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这是那个时代非常走红的书。它写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即总农艺师,她参加了集体农庄之后,和拖拉机站长进行了一场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女孩子非常勇敢,独身对官僚主义进行斗争,付出了代价。

这个女孩子叫娜斯佳,那位叫林震的小伙子就在书的扉页上写了“我要做娜斯佳那样的人,像娜斯佳那样生活”这样的话。他一心想投入到一场壮丽的事业中去,可他所面临的组织部,充斥着非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当他下到基层去调查,去发展党组织时,他发觉下面的情况非常不如人意。最使他失望的是,他们组织部第一副部长,是一个很聪明、智慧、透彻的人,他把什么事情,党、党的组织都看得非常透彻。他是一个真正的老革命,一点不掺假的。当林震和这个副部长接触时,便非常奇怪一个搞党的工作的革命者会那么没有热情,面对那样一个令人不满意的局面,他却泰然处之。林震的疑惑非常强烈,更困难的还在于他所面对的官僚主义并不像小说里那么明确和清晰,他仅是感觉到一股非常平庸的空气,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不好,好和不好都不那么区别明确。

部里有一个女同志,年龄比他大,在组织部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了,她向林震描绘那些老资格的工作者:“他们的缺点散布在他们工作的成绩里面,就像灰尘散布在美好的空气中,你嗅得出来,但抓不住,这正是难办的地方。”这样子,他无法去过滤它,把好坏清楚地过滤出来。这时他发现有两个世界,都是他无法解释的,一个是小说的世界,那么清清楚楚的,好是好,坏是坏,前进是前进,退步是退步,而另一个生活的世界,却是那么含糊,他觉得这个世界实在不对劲,但他指不出来。他有时候站在局外,站在院子里,听见打字机哒哒响,开会的报告声和发言声,电话叮铃铃响,人们跑进跑出,不禁感受到组织部的沸腾的气氛,使他挺感动,但当他走进去,又抓不住了,到处是琐碎事物,平庸气息,每个人都抱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在履行义务,仅此而已。就是这么一个很平庸的组织部,居然是在为党工作,并且产生成果,尽管成果不能使他满意。比如说他们解除了一个有问题的厂长的职务,对他进行了处理,且发展了党员,写出了很多报告,工作还在前进,速度虽不尽如人意吧,但毕竟没有退步,还是在进步。但整个气氛完全不是他所想象的。其中有一个场面写得非常好。

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之后,组织部开会,终于决定处分这个有问题的基层厂长。这天晚上,开完会后,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老党员,和林震一起去吃了夜宵。这段写得非常感性,一种又亲切又疏离的感伤气氛,又复杂又单纯,触手可及,如同手能摸到一样,我们可以用“贴肤”二字来描绘这种感觉。他们俩在一个小铺子里,要了馄饨,老党员还要了白酒,他喝了口酒之后,说话了,说他这是第六次参加处理犯错误负责干部的问题了,头几次我的心很沉重,党的工作者是医生,他要给人治病,他自己却并不轻松。他开始叹苦经,说自己的经历,然后他问小伙子今天是几号,是5月20号,老党员说噢5月20号,9年前的今天,青年军208师打坏了他的腿。这时候林震忽然发现,他眼中的一个平庸世故的老党员,实际上有着壮丽的过去,流过鲜血。林震他还没有见过鲜血呢。当革命在局部进行时,那么烦琐,平常,可是壮丽的事业也就此发生。那天晚上的谈心,刘世吾很动感情,他说了些心里话:

据说炊事员的职业病是缺少良好的食欲,我们是党的工作者,我们创造了新生活,结果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

这时候的林震,他所有的判断力都失去了,他陷入了真正的怀疑之中,他没有判断力了,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一个他所激烈批评过的前辈说的这些话使他看到他的也是非常热情的过去,单纯的过去。那么他怎么解释今天呢?又如何判断今天的好坏?今天,你说他不对,他又明明在创造成绩。

正好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与爱情有关的事。

那个叫赵惠茹的女同志,比他年长,对他非常亲切,使他到了新单位感到温暖。他到她家去,就身心感到休息和安慰。这时候却有了传言。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这个副部长告诉他:你要注意些,她对你的感情有些不对劲了。

这对他又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这时候他还不懂得爱情,他非常年轻,从来没有经历过男女之爱,他一下子面临了一个新问题。他回到宿舍里,坐到床上,衣服已经被雨淋湿了,他陷入一种忧伤的心境,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整个人都陷入一个迷宫似的情景中去了。这时候王蒙在文中表现出的一种少年人的心境是非常动人的。他不是成年人,辨别不了是非,可这些麻烦都围绕着他,使他无法脱身,他根本不懂得爱,可他碰到的第一件感情的事是这样的,他无法判断那女同志是对他好,还是别的什么,他自己对她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

我觉得处女作里表现的感情,根本不是我们后来所能表达的,后来爱情这个词已经被说滑了,随便就能出来,而且对爱情有很多解释,很多定义,写爱情可以写整整几本书,可以成篇成篇地去表达爱情,可是全都没有像处女作里面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他简直不敢去触动那话题,他不敢碰它,一碰就难过,这种忧伤是不可名状的,因为理性还没有来临。一切事情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就这么混在一起,像灰尘里面的优点一样,这里面充斥的是一种温柔的怀疑。怀疑的尖锐性是掩埋在温柔底下的。这怀疑对他的折磨非常强大,因这怀疑是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理性的结论。每个少男少女初次面对社会时,都会有这类惶惑的心情。谁都没有错,可他就是受挫。就是在这种怀疑之中,产生了一个世界,这世界不那么完整,但却是真实可信的,具有原初的质感。

第三篇:2.王蒙《组织新来的年轻人》

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研读

最初发表时名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改名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作家自述

最初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时,想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揭露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像林震这样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却又常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到何处去。

我写的几个人物和他们的纠葛,有一些地方虽然能够感受、传达,却不能清楚地分析、评价,写这篇小说时,我是抱着一种提出若干问题,同时惭愧地承认自己未能将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的心情的。

我不想把林震写成娜斯嘉式的英雄。生活不止一次地提示给我热情向往娜斯嘉又与娜斯嘉有相当区别的林震式的人物,林震式的“斗争”,林震式的受挫。甚至于,我还想通过林震的经历显示一下:一个知识青年,把“娜斯嘉方式”照搬到自有其民族特点的中国,应用于解决党内矛盾,往往不会成功。

在与林震对立的一方,刘世吾是主要人物,我着重写的不是他工作中怎样“官僚主义”(有些描写也不见得宜于简单化地列入官僚主义的概念之下),而是他的“就那么回事”的精神状态。

至于刘世吾在工作上,不少地方是正确的、可敬的,我一点也不“憎恶”他。可惜,他运用自己对于工作规律的掌握来保护、掩盖自己的冷漠,他的优点和缺点是联系着的。

摘自王蒙:《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5月8日。

我当时还不懂得什么叫影射,嗅不出这两个字后面的血腥气味。我的小说就是写了缺陷、阴暗面,而且是写的一级党委的组织部门,大胆直书,百无禁忌,影射于我,何用之有? 有人说刘世吾的谐音是刘事务,可见作者视刘世吾为事物主义者。这对于作者也无异于说梦。作者当时根本不懂用谐音来帮助自己的人物亮相,如先进人物姓洪、坏蛋姓刁之类。这篇小说里人物的名称是这样起的:作者有一批老战友,作者取他们的名字,改换了姓氏,乱点鸳鸯谱,便成了小说人物的姓名。

摘自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琐谈》,《读书》1979年第1期。

二、重要评价观点

我认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大胆地揭露了党组织工作中的官僚主义,歌颂了青年人向违反社会主义的现象进行的斗争,这自然是很好的。但是,为什么在整篇小说里,连一个支持林震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党员都没有呢?为什么整篇小说只描写一个新党员单枪匹马地战斗呢?这引起了我的怀疑,怀疑这篇小说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

摘自李滨:《真实呢,还是不真实?》,《文艺学习》1956年第12期。

王蒙同志没有一点歪曲这个作为典型环境的党组织,他逼真地、准确地写出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不能要求他根据对我们党的整个概念来写这个党组织,因为这只能流于公式化。然而只有真实,才能有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这篇小说是如此激动人心,已经不仅仅作品本身令人激动,而且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感染力,引起人们更宽广的更长远的深思,这正是这篇小说成功的地方。它有资格属于优秀小说创作的行列。

摘自刘绍棠、从维熙:《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激烈地批评了一个党委机关,一直具体化到北京的一个党区委,甚至在它隐射的锋芒上,还不止于此„„把我们党的工作,党内斗争生活,描写成一片黑暗、庸俗的现象,从艺术和政治的效果来看,它已经超出批评的范围,而形成了夸大和歪曲。

摘自《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2月9日。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篇充满矛盾和片面性的小说。有着揭发官僚主义的和表扬知识青年的热情、勇敢的好的一面,也有着衷情歌颂小资产阶级而不能令人同意的一面„„应该承认作品中有着反映了真实的片面因素,但却没有高度地全面地反映真实,只是一幅由于对于生活的混乱看法而草草交织地涂成的速写。应该承认作品中有着现实主义的因素,但这不能看作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摘自康濯:《一篇充满矛盾的小说》,《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

刘世吾不是反面人物,而是两面人物,多面人物,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摘自秦兆阳:《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刘世吾是一个双重悲剧式的人物:首先他灵魂里害上了与我们勇猛锐进着的生活相对立的病症——无爱无憎的高度冷漠症。而可怕的还在于他十分自信地把这一切看作是自己在精神上已经成熟的表现,或者半嘲解、半自慰地认为,这仅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职业病”而已。作者能写出这一性格,是凝视生活、探索生活、忠实地描写生活并且勇敢地敢于生活的结果。

摘自唐挚:《谈刘世吾性格及其他》,《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

革命+青春。这是王蒙用数学公式对他50年代创作的一个概括。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作家早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也是青春加革命,但他的旋律与以前作品不同。以前,青春与革命是高度的和谐,现在,既有和谐,也有“摩擦”。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贡献,主要在于它为新中国文学提供了刘世吾这个前所未见的典型形象。他是经过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生活长期磨练的干部,但他的肌体已经孳生了官僚主义、思想僵化、消极退步的病菌。这篇作品,和同时出现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等一起,以其形象的典型性和提出问题的尖锐性,打破了长期存在那种无冲突的、粉饰现实的文学,使社会主义文学第一次显示了它的战斗锋芒和警世骇俗的作用。

摘自张韧:《论王蒙的小说》,《新文学论丛》1982年第2期。

正如郑波与田林之间发生的感情悸动是《青春万岁》中最深沉、最温柔也最有含蕴的部分一样,赵慧文与林震之间发生的感情波流也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最深沉、最温柔也最有含蕴的部分。

在赵慧文和林震身上,在他们的情绪的波流中,王蒙是放进了宽宏的理解和温暖的同情的。这使得小说的这些片段充满了人性的力量,弥漫着槐花的清香。

探寻王蒙在50年代对爱情的见解,也必须看到,王蒙从创作生涯的开始,就把青年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对真理的追求联系在一起描写的。50年代那种健康的理想、向上的事业心、明朗而单纯的生活信念,不能不渗透、制约着王蒙对爱情的理解和描写。他笔下的恋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内心的爱情持理性主义的约束态度,而王蒙也肯定这种约束。

„„这是王蒙50年代爱情观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肯定着爱情追求中的理性态度,在这种理性态度中探寻爱情的社会准则。前者是激情,是迷惘,是如火如荼、如怨如慕的诗;后者是理智,是清醒,是道德和良知的律令。这种对爱情的双重态度,在不同的作品中,在不同的时候,各有侧重、消长,但都没有偏激、畸侧到只执一端。这样的爱情观,当然反映着王蒙内在心灵情理结构的特征。

摘自曾镇南:《王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16页。

1956年六、七月间一天,我正在河北北京中学复习功课,准备报考大学。王蒙来找我,问我准备得怎么样。然后,他从布书包里拿出一篇题名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小说手 2 稿,我一看这个题目,就被吸引住了。我赶忙看了一遍,虽感到写得不错,却没有说一句称赞的话。不知为什么,自从对《武训传》批判,对俞平伯批判,直到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我总感觉搞文学创作和研究是危险的行当,弄得不好,身败名裂,有舌难申辩。出自这种考虑,我问他:“这么写,好么?”我又建议:“能不能把结尾写得更圆满些呢?”言外之意是,最好在区委书记找林震之后矛盾解决了,沾染官僚主义毛病的领导同志认识到不妥,麻袋厂支部的一些不健康情况扭转过来了,上下左右皆大欢喜了。尽管我也知道,皆大欢喜的结尾是掩盖矛盾,违背客观现实。但如照实写来,就可能招麻烦。因为当时文艺上的清规戒律已经相当多了。王蒙可能看出了我的担心,说:“不行,就把稿子寄给《人民日报》,党报不会欢迎这种东西?”(这话我记得十分清楚),当时年纪才二十一岁的王蒙,有多么真诚,还带有多么重的稚气啊!他相信因他写了这篇东西,还会受到党的表扬呢。

几个月过去了。我并没有在《人民日报》上,而是在九月份的《人民文学》上读到它。以后发生的事情,果不出所料,并且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所料,这篇现在看来主题思想很平常的东西,当时竟引起了一场国内外都很关注的轩然大波。《文艺学习》从1956年12月开始,用了整整四个月时间,连续发了作家、评论家、党政干部、大学生等各方人士的大量文章,不论是毁是誉,态度都异常激烈。最可怕的还在于社会上兴起的那种庸俗社会学的舆论。有人联系国际背景,说它是修正主义思潮在文艺上的反映,有人说它是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有人不考虑小说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根据小说一处提到《j匕京日报》,而断定故事描写的是首都,因此对小说写作经过进行查究,由此殃及不少同志。

这场**来势猛,不仅使王蒙忧心如焚,而且连我也感到坐卧不宁。1957年二、三月间一天晚上,我去看王蒙和他爱人崔瑞芳同志,王蒙精神负担很重地说:“照这样推理、演绎,这样扣帽子,以后谁还敢写?”

过了些时候,我听说这篇小说惊动了毛主席,他出来为王蒙说了公道话。他说,我和王蒙不沾亲不带故,但要给他解围。还说,不能指责作者把地点选错了,北京为什么不能出官僚主义?他还说,王蒙有才气,有缺点,可以帮助么,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

但是,我又没有料到,毛主席的话虽然使争论平息了下来,而关于这篇小说究竟是香花还是毒草的争论并没有彻底解决。自1957年直至“文化大革命”,这篇东西给许多人带来不少麻烦和不幸。

摘自老马:《我所知道的王蒙》,《传记文学》1988年第3期。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篇有重要突破意义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中,它第一次闯进了一个文学题材的禁区:正面揭露了我们党内、党的心脏——党的领导机关,而且是党中央所在地北京市的一个区党委机关中所发生的病变。这在讽刺一位科长、局长已属不易的50年代,可以说是一种非凡之举,表现出王蒙用文学干预生活的惊人勇气。

在艺术上,王蒙严格坚持忠于生活的原则,没有把人物简单化、脸谱化„„这对当时盛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摘自学正:《当代文坛上的一场笔墨官司——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争论始末》,《语文月刊》1989年第8期。

《年轻人》表层结构叙述的是一个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故事,深层结构叙述的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

决定林震与刘世吾深层矛盾的就不是官僚主义与反官僚主义的矛盾,而是两种精神状态的矛盾,热情、单纯、进取与冷漠、世故和衰退的矛盾。这就在其本质上,决定了林震与刘世吾矛盾冲突、官僚主义与反官僚主义的矛盾实则是年轻人与成年人的两种情感方式、思想方式、生命方式的矛盾,这才是《年轻人》的深层结构„„

这一深层结构才表现着《年轻人》的最根本主题。那么,这一深层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呢?我认为,它是一种深沉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

用年轻人——成年人的原型模式去解释一部作品,或者说作品中表现了这一原始意象,并不是对这部作品的贬低,相反,却可能是指出了这部作品的最根本价值。

摘自杨朴:《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不同意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重新解读》,《松辽学刊》1994年第3期。

刘世吾有过梦想(幻想、理想)的狂热,只是不得不压抑了这种狂热。他的生活信念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经验要丰富,但是心要单纯,这是早年的革命活动所造就的心理定势。

问题不在于现在是事务性工作,而是在于他的生命有相当一部分被无意义地耗费掉,刘世吾之所以欣赏韩常新写材料的做法,是因为那样才能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

这时候,我们不仅不觉得他是个官僚主义者,反倒觉得某种程度上他是个这种环境中善于工作的智者!他善于适应环境,现实地而不是理想化地去理解环境,力图在镣铐中跳舞,在限制中努力,在丰富的工作经验后面,不失作为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单纯的心。

摘自杨新敏、郝吉环:《论刘世吾等形象的生成机制——(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新议》,《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这是一个有关“外来者”的故事,也是一个表现现代中国的“疏离者”的命运的故事。

摘自洪子诚:《“外来者”的故事:原型的延续与变异》

作家王蒙当日也如林震那样年轻。他触及了生活内里的阴冷和黑暗。而且触及了它的顽强和蛮横,它无止息的浸染和弥漫。应当承认刘世吾对生活的复杂性的理解有他的深刻性,对比之下,他是“成熟”的,而林震则是“幼稚”的。生活还在逼使林震变成第二个赵慧文,而且生活的强大惯性毫无疑问地将使这位年轻人就范。王蒙感受到这一点,但他还是让他的人物在力量悬殊中抗争。

摘自谢冕:《青春的激情:文学和作家的骄傲》

在王蒙小说创作中,有一个贯穿到后来的冲突模式,即自我意识趋向与外部现实的冲突,同时也是某种人格类型与一种文化规则的冲突。

在《组织部》里,“年轻人”——林震,是这个小说的原发点,这篇小说是由他的感受,体验而产生的,或者说,小说的动机与意向性,都产生于林震的内心经验。

摘自毕光明:《回到作品:对小说文本的返观》

现在重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总的感觉是,艺术表现上相当不成熟,叙述和描写都显得笨拙,远不是80年代那个能像玩魔术般玩语言玩技巧的王蒙。不过在这种幼稚的表现中,仍可看出王蒙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气氛营造达到对生活的真实表现的才能。

人物塑造方面,林震和赵慧文都显得苍白,韩常新和区委书记显得概念化值得一说的还是刘世吾。

摘自杨鼎川:《献给生活和文学的情诗》

以上摘自谢冕、洪子诚主持:《重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三、作品简析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发表时名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这篇作品刊发后,一时间,多家报纸杂志纷纷就此组织了讨论,稿件多达上千篇,赞成和批评的意见针锋相对。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纯属歪曲现实,而有人则认为这篇小说揭露了我们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所有这些讨论,集中来看,讨论的重点放在了是“真实”还是“歪曲”生活上面。这场纷争,所引起的论争之大是当代文坛中罕见的,其触及话题的敏感性(阴暗面)和前后评价的极大反差也使其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经典的分析文本。就建国之后复杂的现实形势和小说所反映的事件所在地——北京这些方面原因,产生这种评论我们可以理解。今天看来,当年纷争不休的话题已不再成为讨论这篇小说的障碍了,我们 4 今天的评论者更多的应该是以理性的态度从文学本身去解读它。相对于王蒙后来的老到多变,这篇小说无论在叙事技巧还是语言风格上都呈现出了王蒙早期的不成熟。其后来所体现出来的饱经世故的沧桑,都是当时写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王蒙所没有的。但王蒙的幽默特点在这篇作品中却有体现。王蒙的幽默是在借鉴欧美文学中黑色幽默的荒诞因素和传统相声中的喜剧手法基础上形成而来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常常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夸张、变形的反映,使得其作品内庄外谐,从而对生活中的假恶丑给予充分而善意的嘲弄与讽刺。应该肯定的是,王蒙在这篇作品中对20世纪50年代人们思想情感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表现得十分深刻,对当时我们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善意的揭露。作为时代的见证人,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反映了时代的沧桑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见证历史的文学史材料。它因其“文学”和“文学史”上的双重意义而将继续被诠释下去。

四、重要研究著作目录

1.李滨:《真实呢,还是不真实?》,《文艺学习》1956年第12期。

2.刘绍棠、从维熙:《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

3.《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2月9日。

4.康濯:《一篇充满矛盾的小说》,《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

5.秦兆阳:《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

6.唐挚飞谈刘世吾性格及其他》,《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

7.张韧:《论王蒙的小说》,《新文学论丛》1982年第2期。

8.费振钟、王干:《论王蒙的小说观念》,《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3期。

9.曾镇南:《王蒙对五十年代爱情生活的探索和反思》,《江淮论坛》1987年第3期。

10.曾镇南:《王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老马:《我所知道的王蒙》,《传记文学》1988年第3期。

12.学正:《当代文坛上的一场笔墨官司——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争论始末》,《语文月刊》1989年第8期。

13.伍华仁:《略谈王蒙创作思想的发展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变化——以五十年代和新时期的创作为例》,《语文月刊》1993年第12期。

14.杨朴:《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不同意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重新解读》,《松辽学刊》1994年第3期。

15.杨新敏、郝吉环:《论刘世吾等形象的生成机制——〈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新议》,《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6.谢冕、洪子诚主持:《重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李光龙)

五、名师导评

王蒙的短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对现实主义的既有观念形成了最初的冲击。王蒙22岁时,已经是一个具有八年党龄的“少年布尔什维克”。他的短篇小说经编辑部改动后,以《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为题(原稿题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9 月号《人民文学》。小说叙述纯真的青年人林震在北京某区委会组织部工作期间,事业的信仰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矛盾引起的精神困惑。叙述中有王蒙身为共青团市委干部的经验与对理想主义精神氛围中的社会真实的思考。小说因此而产生了正义与关注,得到了“严酷地、认真地忠实于生活”的评价;在最初的争论中也曾引起毛泽东为他“解围”,说“不能一棍子把人打 5 死”。但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这部小说很快被指责为“歪曲现实”,诬蔑党的领导的“毒草”。批评者指出,小说写的不是“典型环境”,“把我们党的工作,党内斗争生活,描写成一片黑暗、庸俗的现象,从艺术和政治的效果来看,它已经超出了批评的范围,而形成了夸大和歪曲。” 小说通过区组织部对下属通华麻袋厂支部事件的处理过程,通过各种人际关系的描写,较成功地刻画、塑造了一些形象,尤其是有官僚主义气息的刘世吾对有理想期待的读者形成了冲击。刘世吾有革命的工作经验,熟悉“领导艺术”,也有能力和魄力,但缺乏热情。刘世吾对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和缺点处之漠然,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反映出他的疲倦心态。阅读刘世吾,你会为其冷静理智的观察和分析打动,谅解他的世故与冷漠。因为他的表述中有特殊的辩证法:“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他代表现状对理想的冲击,和理想对现状的妥协。新生官僚主义者韩常新、蜕化变质的王清泉是小说中直接抨击的对象,写得比较简单。林震,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共产党员,单纯并朝气蓬勃,热情而富有理想。他带着“节日的兴奋”从小学教师的岗位来到组织部,可是理想的期待与现实工作环境有很大差距,官僚主义作风、世故冷漠的态度让他惶惑、感愤而格格不入。通过他与刘、韩等人价值观的对立,及其在组织部处境中的无能为力,读者看到比主观热情更强大的现实。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仍属现代知识分子个人成长的小说,它有“干预现实”的社会担当,更多的仍然是叙述青年知识分子林震的心路历程。青春焕发的林震,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寄托。他与刘世吾有深入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虽不满意刘世吾冷漠处世的态度,但并没有多少外在冲突,冲突主要在林震的内心展开。他对刘世吾既有质疑和批判,也不缺少理解、同情甚至钦佩。他钦佩刘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和他的经历、工作经验与能力。刘世吾对他说“你这个干部好,比韩常新强”,表明这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准确判断力的领导。刘世吾过去的理想激情与他现在的理智世故,让林震惶惑、感伤和自警,刘世吾是怎样从理想与激情变得淡漠的?他是青年人的明天?林震对赵慧文有朦胧的爱情意识,他们相互理解,她比林震先到组织部;在林震对现实惶惑时,赵慧文一双忧郁而美丽的眼睛注视着他。林震的情感矛盾以理智的现实原则对内心欲求的胜利获得解决,这是否也曾是刘世吾的过去?虽然人们对小说的关注多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其新人在新环境中的努力与内心痛苦,仍是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小说的延续与发展。叙述人的见证视角与林震心理冲突的呈现,使得小说在外部现实和心理写实两个层面上展开。最终,外部矛盾通过高一级领导干部解决,这是一个权力叙事模式的不良开端,心理冲突的呈现才是其现代艺术的魅力所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试图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延续中国现代文学中对知识分子良知的考验,也是延续人文主义文学观与心理写实(从内心灵魂表现人与生活)的表现方法的努力。但是,这种把重视个人心灵放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之上的做法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指责与批判。

(徐德明执笔)6

第四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推荐]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一)小说直接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有个年轻人来到了组织部,而这个年轻人却是不轻易放弃的。

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当他来到的组织部门时,对党工作充满了神圣的憧憬,他很单纯,也有些幼稚,比如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党的工作者的,不乏有些天真。他带着他满腔的热血来到组织部,就像小说当中开始不久写道“他带着一种节日兴奋心情跑着到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去报到。”这是他跟刘世吾的第一次见面。刘世吾是个有经验以及经历的人,在他的面前,林震显得是弱小的,他只能集中最大的注意力去听他讲一些他觉得相当深奥的概念。但是这时候他还是高兴的。当然正因为他和刘世吾对工作的态度的不同导致两个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讨论麻袋厂问题的区委常委会上林震显得有点执着勇猛他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一个人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王清泉个人是作了处理,但是如何保证不再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但同时他又是矛盾的他判断不清究竟那样对,是纳斯嘉的“对坏事绝不能容忍”对呢,还是刘世吾的“条件成熟论”对。刘世吾老道有经验,他总能把他的思想打压下去,变得模糊。

刘世吾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冷漠,但这并不等于往日的革命热情在他身上已经完全泯灭。不,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也有不满之感,因而他为了摆脱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厌倦感情和无聊心绪,常常贪婪地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从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可是当他睁开眼睛来看现实的时候,那种“透明生活”的幻影就立即消失,心情又回到黯淡和灰色。他怀念过去的战斗生活,然而对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却陷入极大的麻木与冷漠。像刘世吾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革命到来之前,昂扬兴奋,对革命抱着诗一般的幻想;然而一接触革命实际,他们便容易失望。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它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繁琐的事业。对于刘世吾来说,如果过去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充满激情的战斗生活曾经鼓舞过他,那么当前需要进行坚韧、琐屑的日常工作的时候,现实在他眼里就失去了诗意。革命的日常工作不再是他的内心要求,而变成了他的负担。因此革命热情随之衰退,疲惫情绪应运而生。他自己的灵魂里害上了与时代对立、无爱无憎的精神冷漠症。

你会很容易发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描写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情,那些忙忙碌碌,漫不经心地工作场面;拖拖沓沓却假装正经的工作态度;毫无效率也不负责任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只为应付局面的工作用语;那些假惺惺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还依稀存在。或许文学的价值就在这里吧,它反映的永远是生活的深层面。

小说的中的林震,就像我们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但是现实却总是无可奈何的,就像王蒙在自传《半生多事》中说的那样青春洋溢着欢唱和自信,也充斥着糊涂与苦恼。青春总是自以为是,有时候还咄咄逼人。青春投身政治,青春也燃烧情感。青春有斗争的勇气,青春也满是自卑和无奈。青春必然成长,成长又会面临失去青春的惆怅。

但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依旧要奋斗着,“要更积极,更热情,但是一定要更坚强。”

1130140017 胡艳丽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二):时代需要“林震”

参加工作时间长了,越来越容易看到对工作不用心的人,看到了很多得过且过的人。有时很纳闷:怎么可以这样呢?心里在为大家鼓气,但看到的依然是大家的碌碌无为。

小时候,校门口贴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标语充满时代的气息,于是我走向教育的路。一路奔来,对教育之路幻想着——心想自己一定能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心想着教育世界的璀璨与辉煌。

然而,现实很残酷。长辈们让我知道生活和理想有时背道而驰,额外的工作让我知道一些和教育教学无半点关系的事情只有做了才能让我继续教育着。于是,有时很愤青。愤青时有时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1956 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看来,那时的人们应该都是奋发图强之人。有时在办公室,长辈们也常说“毛爷时代”如何好,如何廉洁。

于是,想起了王蒙所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想起了那个被别人评为“理想主义者”的“林震”。

这篇小说告诉我,现实从来没有理想过。

大家以为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落后,人人都做事认真。小说告诉了我们真相。

区委,神圣的地方;政府干部,高尚的人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高潮”,人人“滔滔不绝地讲着社会主义高潮中的各种气象”。

小说以真实的笔调给我们展现了政府里忙忙碌碌,漫不经心地工作场面;拖拖沓沓却假装正经的工作态度;毫无效率也不负责任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只为应付局面的工作用语。林震初到通华麻袋厂时,“工厂门口的警卫同志听说他是区委会的干部,没要他签名,信任地请他进去了”,可见在那个时代官的威力真大,到哪都有特权。今天的官僚主义盛行可说是得益于那个时代的官,得益于老百姓的畏官心理(中国的官僚主义从来都没有消退过)。

小说中的刘世吾曾说“党工作者是医生,他要给人治病,他自己却是并不轻松的”。这话说得很经典,我们党内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医治。就说刘世吾这个人,他是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工作能力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从对林震所说的话来看他又是个看问题很透彻的人。在他给林震介绍组织部工作时说“‘把党的生活建立在„„ 上’,听起来就象‘把生活建在登登登上’”,官腔十足。对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使他有着可怕的冷漠与麻木的心态和病症,容忍一切。韩常新和王清泉的官僚主义就是他包庇出来的。他的冷漠与麻木,挂名的上司李宗秦有很大的责任。

王清泉,是仗着解放前的事迹混在机关单位的蛀虫,劣迹斑斑、为官霸道。唯我独尊,对魏鹤鸣大呼小叫,怒叱不断,只会以上欺下。典型的只领功领钱的领导。关于处理王清泉的问题时,刘世吾曾对林震说“我明天找他谈话,有原则性的并不仅是你一个人。”而王清泉受到处罚是因为林震和魏鹤鸣把事情闹大了,可见,事情不闹大就跟原则扯不上边。

韩常新这位工厂建党组组长,“比领导干部还象领导干部”。常常“迅速地提高到原则上分析问题和指示别人”。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处理,还打击积极工作的魏鹤鸣和林震,可见韩也是党干部中的败类。韩到通华麻袋厂了解发展党员工作时的做法完全是浮夸风主义,追求数字结果,不注重过程,写起文章来圆滑而又强拉硬扯,有浓重的八股文味道。对工作投机取巧和狐假虎威。这样的人却能够步步高升,真的让人心寒。

魏鹤鸣,是个正直的人,很想改进工作,因为长期受到王清泉的压制,对现实心生不满,又因上级的消极态度对工作不再有希望。当林震来了调发展党员工作时,“他好象应付似的希望快点谈完。”总的来说他是个工作负责,关心群众,充满激情的年轻人。

第五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小说的开头说“三,天空中纷撒着似雨似雪的东西。”这让我们首先在心里就有了一种朦胧、混沌的感觉,就好像这篇小说以及它的主人公林震。

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当他来到的组织部门时,对党工作充满了神圣的憧憬,他很单纯,也有些幼稚,比如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党的工作者的,不乏有些天真。他带着他满腔的热血来到组织部,就像小说当中开始不久写道“他带着一种节日兴奋心情跑着到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去报到。”这是他跟刘世吾的第一次见面。刘世吾是个有经验以及经历的人,在他的面前,林震显得是弱小的,他只能集中最大的注意力去听他讲一些他觉得相当深奥的概念。但是这时候他还是高兴的。当然正因为他和刘世吾对工作的态度的不同导致两个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讨论麻袋厂问题的区委常委会上林震显得有点执着勇猛他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一个人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王清泉个人是作了处理,但是如何保证不再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但同时他又是矛盾的他判断不清究竟那样对,是纳斯嘉的“对坏事绝不能容忍”对呢,还是刘世吾的“条件成熟论”对。刘世吾老道有经验,他总能把他的思想打压下去,变得模糊。

他在实际的生活和斗争中成长、成熟起来,懂得了生活的真正美好和分量,懂得了斗争的困难和价值,渐渐明白单凭个人的勇气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刘世吾的性格比较复杂,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人物。他身上带有严重的官僚主义的作风和习气,但他并不那么惹人讨厌,有时他还令人感到可亲和钦佩。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能一下子战胜“非”。但他并不热爱“是”,憎恨“非”,并帮助“是”去战胜“非”。他取笑缺陷,却并不愤懑,更不想克服它;他欣赏成绩,却没有热情,也并不想去巩固和发展它。是与非,成绩与缺陷,在他心中都不过是“就那么回事”。他经常讲的“就那么回事”,是他的口头禅,又是指导他工作和生活的哲学,因而在“就那么回事”的背后掩盖着刘世吾可怕的冷漠与麻木的心态和病症。他仿佛是一个看透一切的“哲学家”,成了对事业、对生活的旁观者。他没有热烈的爱,也没有强烈的憎。他容忍一切。他整天也忙忙碌碌,但只不过是机械地做着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但刘世吾决不仅仅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官僚主义者。他善于对部下启发诱导,有时还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并且还有一套坚固的理论,诸如“领导艺术论”、“成绩基本论”、“条件成熟论”等,成为他掩盖和庇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挡箭牌。即如林震到区委会后,发现了许多他意想不到的缺点和问题,因此非常激动和愤懑。而刘世吾却告诉他:“当然,想象总是好的,实际呢,就那么回事。问题不在有没有缺点,而在什么是主导的。我们区委的工作,包括组织部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呢还是缺点是基本的?显然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于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着。”以此来回避和掩盖现实矛盾。刘世吾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冷漠,但这并不等于往日的革命热情在他身上已经完全泯灭。不,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也有不满之感,因而他为了摆脱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厌倦感情和无聊心绪,常常贪婪地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从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可是当他睁开眼睛来看现实的时候,那种“透明生活”的幻影就立即消失,心情又回到黯淡和灰色。他怀念过去的战斗生活,然而对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却陷入极大的麻木与冷漠。像刘世吾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革命到来之前,昂扬兴奋,对革命抱着诗一般的幻想;然而一接触革命实际,他们便容易失望。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它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繁琐的事业。对于刘世吾来说,如果过去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充满激情的战斗生活曾经鼓舞过他,那么当前需要进行坚韧、琐屑的日常工作的时候,现实在他眼里就失去了诗意。革命的日常工作不再是他的内心要求,而变成了他的负担。因此革命热情随之衰退,疲惫情绪应运而生。他自己的灵魂里害上了与时代对立、无爱无憎的精神冷漠症。你会很容易发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描写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情,那些忙忙碌碌,漫不经心地工作场面;拖拖沓沓却假装正经的工作态度;毫无效率也不负责任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只为应付局面的工作用语;那些假惺惺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还依稀存在。或许文学的价值就在这里吧,它反映的永远是生活的深层面。

小说的中的林震,就像我们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但是现实却总是无可奈何的,就像王蒙在自传《半生多事》中说的那样青春洋溢着欢唱和自信,也充斥着糊涂与苦恼。青春总是自以为是,有时候还咄咄逼人。青春投身政治,青春也燃烧情感。青春有斗争的勇气,青春也满是自卑和无奈。青春必然成长,成长又会面临失去青春的惆怅。

但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依旧要奋斗着,“要更积极,更热情,但是一定要更坚强。。”

下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小说写的是青年教师林震被调到区委会后,在工作中碰壁,困惑,迷茫的故事。小说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

    讨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范文大全

    1文本的主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官僚主义与官本位的思想. 从林震最初来到组织部对新的工作,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化的思路和想法去对待自己新的工作和生活.结......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共5则范文)

    l转——《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赏析 已有 830 次阅读2010-3-24 14:22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上。发表时,标题被编辑部改为《组织部新来的青......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书心得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敲响内心的门 ——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后有感 近日读了王蒙的一篇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感触颇深。作品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突出......

    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合集五篇)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王蒙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 作者简介 王蒙(1934~)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王蒙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 1.分析:&、简析思想主题、艺术特色思想主题:通过林震的眼光,描写了林世吾这个官僚主义者的形象,揭露了人民群众与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障碍——思想僵化和......

    初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初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摘要 文学总是要顺应历史潮流,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作者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自身感情杂糅而成,我们从作品里既可以看出时代的烙印,也可以看到作......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对刘世吾青年时代及林震未来的推想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在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他来到组织部后,对党的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