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11:1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08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12日在保山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保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正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克服困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全市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7亿元、56亿元和77.3亿元,分别增长7.8%、17.7%和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支出46.9亿元,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58.2亿元,增长20%。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200亿元,预计达201.7亿元,贷款余额预计155.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4.5%、18%。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围绕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总产值跨上百亿元新台阶,达101.9亿元,增长8.7%;粮食总产达103.4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增长4%,人均占有粮食421公斤,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位;油料总产4.4万吨,增长25%。烤烟收购89万担,产值6.18亿元,增长42%,均价13.89元,提高27%;香料烟收购21.16万担,产值1.28亿元,增长23.1%。预计甘蔗入榨量达235万吨。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类总产23万吨,畜牧业产值36亿元,分别增长12%和10.7%。新植核桃45万亩,新植茶园5.97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0.3万亩,新发展蚕桑4.16万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9万人次,其中向昆明及省外有序输出1.05万人,全年累计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21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多渠道投入建设资金 6.5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347个。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资金3亿元,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了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平。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29个,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工业总产值跃上百亿元新台阶,并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04亿元,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6.8%。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食品加工、饮料制造、非金属矿物业、烟草、电力等7个行业完成增加值24.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8.47%。电力工业发展加快,龙川江一级等一批电站建成投产,等壳、苏家河口及松山河口等电站建设顺利。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0.22万千瓦,同比增38.5%,全市装机容量达72万千瓦,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云维集团5万吨/年醋酸乙烯(配套20万吨/年电石)、立得集团硅系列产品开发、云天化腾冲30万吨化肥项目、双友公司50万吨/年轮胎钢丝基材、椅子山铅锌矿采选厂、龙陵汇合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康丰公司年产6.5万吨有机肥等项目开工建设;云南东兴集团10万吨电锌6万吨电铅配套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管理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大,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6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7%;非公经济上缴税收8.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8.8%。

(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腾冲旅游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推进顺利,试点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国家正式批准开通腾冲至密支那边境旅游线路,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组建了腾冲旅游改革发展管理委员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省检,进一步提升了保山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景区规划和建设,切实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了热海SPA水疗项目、和顺小巷、中国远征军198师纪念广场、保山官房大酒店等一批旅游项目。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腾越翡翠城、世纪金源体育休闲中心、邦腊掌景区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通过媒体、节庆、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保山“健康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休闲、度假、康体旅游人数渐增。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00万人次,增长8.6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5亿元,增长13.26%。

(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交通、农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在争取扩大内需投资项目中,工作积极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增长23.2%。保龙高速公路、腾密公路境内段已建成通车,完成通乡油路、通达工程及路网改造1609公里,建成保山客运物流中心及农村客运站19个;腾冲机场已竣工验收;保腾高速公路、大瑞铁路保山境内段、昌宁县城至永平四季利河公路、腾龙公路、金六公路、蒲赛公路建设有新进展;中印铁路已列入国家铁路网建设规划。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覆盖率、普及率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争取上级水利补助资金2.4亿元,比上年增76%,建成施甸鱼洞水库、昌宁大城水库;红岩、三岔河、八O

八、大小海坝、塘子坝等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投入烟水配套工程资金1.1亿元,建成基本烟田11.93万亩;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亿元,建成高稳产农田3万亩;解决了9万人的饮水困难。

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完成城镇建设投资3.7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5.08万人,城镇化率达26.53%,提高1.63个百分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管理得到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马里商业中心建成运营,城镇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增强。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腾冲县城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城市”。

(六)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

圆满完成了20户国有企业改革任务,37户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深化改革34户,已通过省考核验收。争取到省对我市继续维持现行电力体制的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腾冲率先开展配套改革,其它四县区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邮政储蓄银行保山市分行、富滇银行保山分行挂牌营业。行政、财税、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改革稳步推进。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积极参加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昆交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区域性会展活动,加强与缅甸及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保山对外影响。走向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实现了与印度贸易零的突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引进项目58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大企业、大集团12户。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4.4亿元,增长47.7%;实际利用外资935万美元,增长25%。

(七)民生得到明显改善

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44万个,11215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17.27万农村低保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城市低保3.8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8·21”震灾救助及时,恢复重建有序。全市筹集四川汶川大地震救助资金3840万元,市红十字会被省授予“最佳组织奖”称号。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设廉租房1.0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400万元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9000户农户住房安全问题。移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13795名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全部兑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成效明显,启动了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农业补贴“一折通”制度不断完善,全年兑现各种农业补贴资金2.69亿元,受益农户50.6万户、217万人。市场供应良好,改造“农家店”200个,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幅逐步回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126亿元,比年初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分别增长13%和10%。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市级安排科技经费119万元,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500多万元,实施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46项,建立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6个,取得92项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国家、省级“科普兴农兴村计划”项目和科普项目11项,人民群众科技素质稳步提高。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免交学杂费实现全覆盖,落实“两免一补”资金2.09亿元,受益学生34万人,救助贫困学生12.13万人。改造和新建中小学校舍8万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两基”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8.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达79.4%,提高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师专二期建设工作基本结束,“升本”通过省级初评。

农村卫生设施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参合面不断扩大,参合率达93.83%,筹资1.88亿元;减免补偿医药费1.21亿元,311万人次受益。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配送改革,新农合、城镇医保和社区卫生用药实现同质同价。城乡公共卫生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新成绩,全市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年末全市总人口24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扎实推进新时期村村通、乡村文化站(室)等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三万三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谐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文艺汇演成绩突出,城乡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育场馆及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承办省第六届城运会和举办了第二届市运会,在省城运会上取得了金牌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为保山增添了光彩。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顺利启动。围绕实施平安“奥运”、“城运”,全面加强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管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和群众工作,认真开展县区委书记大接访、党政领导干部大下访活动,群体性上访事件逐步减少,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饮用水源保护得到加强,“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源普查有力推进,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完成人工造林48.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88%。

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双拥”工作成效明显。与此同时,统计、档案、法制、气象、民航、地震、人防、宗教、对台事务、史志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九)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实施“四项制度”为抓手,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各级各部门协调工作明显加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市政府以现场会办公、重点项目交办会等形式,有效推进了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复市人大代表建议68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22件,办复率达100%。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强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加强监察、审计工作,完成审计252项,挽回经济损失1618万元。高度重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市政府承诺的10件民心工程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总结2008年的工作,我们倍感成绩来之不易。一年来,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民生工作,加强社会事业、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作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始终坚持超前谋划,真抓实干,不断加强协调工作,努力争取支持,赢得了上级对我市建设走向南亚国际大通道、旅游改革发展、电力体制、项目建设及用地等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四是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注重发挥各方力量,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市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工作和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保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帮助保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宏观经济止跌预期不明朗,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三分之一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进出口受到冲击,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体制机制、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工作作风还不完全适应。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重要一年,也是机遇与困难并存,希望大于挑战的一年。从不利因素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放缓,保增长、促发展的压力大;国家财税政策变化,今年财政收支压力大;农产品价格下跌,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从有利条件看: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采取十项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推进措施;国家和省对我市扩大向南亚开放、建设国际大通道、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等方面高度重视。这些都为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外部条件。从我市情况看:一方面,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迫切、动力十足,各级干部思想解放、作风扎实,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另一方面,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烤烟、香料烟计划增产16万担,一批电站及冶金、化工企业将相继形成产能,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坚实的支撑基础。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准确把握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更加坚定地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抓项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实现以上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农民增收,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三农”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抓好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市粮食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5.5万吨。紧紧抓住新烟区建设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烟草产业,进一步强化《保山烤烟综合标准》的实施,确保完成100万担指令性收购计划。切实抓好香料烟生产,收购烟叶26万担。巩固提升甘蔗产业,优化区域布局,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效益。认真贯彻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努力提高生猪、牛、羊等存栏、出栏率,畜牧业总产值达32.5亿元以上,肉类总产25万吨以上。大力实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核桃、茶叶、蚕桑三大农民增收产业,新植核桃45万亩,茶叶3.61万亩、低产茶园改造7.5万亩,蚕桑8.05万亩。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巩固发展咖啡、甜柿等特色产业。确保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7.5%。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供销社的引领作用,发展以“两社一会”为主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扩大订单农业、效益农业的比重,大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建立以香料烟、小粒咖啡、石斛、小绿豆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主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市场供应。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培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社会事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建立资金项目整合机制,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施“千村推进万户脱贫”工程,以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开发为重点,争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亿元以上,解决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抓住“兴边富民”工程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抓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和“8·21”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提高抗震保安能力。

(二)精心实施大项目,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把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突破全局的根本,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农产品加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为重点,合力攻坚,强力推进,努力确保工业持续快速发展。重点推进水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纳入省级重点园区管理,把龙陵硅特色工业园区和昌宁生物资源加工特色工业园区纳入省级特色工业园管理,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配套服务能力和聚集带动能力。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做好项目落地服务工作。

切实加强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跟踪问效和协调服务工作,重点推进云维集团5万吨/年醋酸乙烯(配套20万吨/年电石)、立得集团硅系列产品开发、云天化腾冲30万吨化肥、双友公司50万吨/年轮胎钢丝基材、滇滩小独山120万吨铁选厂、明光鸦乌山100万吨铁选厂及腾冲、龙陵、昌宁水泥厂等在建项目建设,争取年内早日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量;全力抓好永昌铅锌硅业、金厂河多金属矿产开发等新开工项目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永昌铅锌多晶硅、隆阳区10 万吨电锌6万吨电铅等项目前期工作进程。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多方帮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解决电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加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地方优势产品商标品牌化建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

通过努力,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20%以上。

(三)抓好腾冲旅游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国际化 继续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康体、购物为一体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和“健康旅游”品牌。扎实推进腾冲旅游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认真实施规划,加快精品景区景点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体制机制、保护开发、统筹城乡和运作模式的新突破,加速旅游业各要素的国际化转型。

努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世纪金源体育休闲中心、火山热海景区改造提升、大港旺宝叠水河风景区火山温泉综合开发项目、玛御谷建设、邦腊掌景区改造、腾越翡翠城、红塔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加快和顺温泉酒店、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公园、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和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加大腾越翡翠、龙陵黄龙玉为主的旅游商品开发生产,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增强旅游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努力推进“数字旅游”和“信息网络化”工程建设,多形式向国内外宣传保山。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办好重大节庆活动,积极走出去现场推介,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旅游营销机制,不断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进一步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切实组织实施好腾冲至密支那边境旅游,积极打造跨境旅游品牌。全年实现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45万人次,增长9%,旅游总收入22.5亿元,增长10%。

(四)加强规划管理控制,着力推进城镇化

进一步完善城镇村体系规划,切实抓好规划编制控制、房地产市场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形成以隆阳区为中心,各县县城为重点,特色小镇为基础的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努力使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意识,积极打造生态旅游宜居城市。严格执行《保山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规划控制与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统筹新区开发建设与老城改造,重点推进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一批项目。继续加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严密组织市容环境“四乱”整治,稳步推进周边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品位,树立中心城市的良好形象。

积极推进县城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突出特色、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规模做大、功能做强、环境做优为目标,积极发展城镇特色经济,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中心集镇、交通沿线集镇、边境口岸集镇、旅游小镇、历史文化名镇为重点,以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为载体,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的区域中心集镇,不断促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五)抢抓机遇,着力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继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制度,健全责任风险抵押,加强督促协调,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农业农村、交通、能源、旅游及社会事业、城镇及房地产开发、工业及产业化等六个行业的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6亿元。加快隆阳红岩、龙陵三岔河水库等续建工程进度;开工建设腾冲甘露寺水库,加快昌宁立觉河水库、腾冲花园水库、施甸红谷田水库、隆阳区小地方水库前期工作,实施好一批重点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山区“五小”水利、高稳产农田、烟水配套、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沼气池等工程建设,年内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及饮水困难。交通全年计划投资35亿元。确保腾冲机场按期通航,推进保腾高速公路、大瑞铁路、六库至曼海桥公路、昌宁县城至永平四季利河公路、龙瑞高速公路建设,认真组织好农村公路及客运站点建设。电力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0亿元,新增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抓好腾冲龙陵两个220KV输变电项目、槟榔江松山河口、三岔河水库及一级电站、龙川江等壳电站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保山500KV,昌宁、施甸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加强水电开发及水库建设移民安置工作,促进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稳定发展。完成城镇及房地产开发投资18亿元,工业及产业化投资18亿元。加大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及禁毒防艾等社会事业基础性投入,年内完成投资27亿元。

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围绕中央、省提出的扩大内需投资重点和“四个优先”的原则,切实抓紧抓好项目相关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盘子。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力度,全力做好“兴边富民”、国际大通道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项目储备。继续做好中印铁路、腾密公路延伸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认真配合做好怒江流域开发、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等相关工作,力争年内更多项目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六)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一是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年内完成最后3户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完善已改制企业后续工作,推进政策性破产企业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推进财税金融改革。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稳步启动公务卡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全面开展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组织实施好以增值税转型为重点的税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三是切实抓好以乡镇机构、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展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争取年内组建村镇银行。继续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基本完成配套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起新型的林业产权制度。四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支持高附加值的地方产品出口,扩大资源性商品进口,努力保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加快猴桥口岸建设。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技术、文化合作和交流,推进建立友好城市工作,进一步发挥侨乡优势,推动与南亚、东南亚沿边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市。继续实施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重大项目联系推进责任制,强化项目引进和协调服务责任的落实和监督,进一步夯实项目储备,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稳步增长,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上升。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着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推进工业化为重点,以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和推进为突破口,以培植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线,整合资金和资源,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增强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和考核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加强财政税收工作。争取和协调各级财政支持好全市重点产业建设,抓好烟草、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财源培植。落实财政收入目标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税,强化重点税源跟踪管理,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推进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坚持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重点向“三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倾斜,建设“民生财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审计、监察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增进银政、银企合作,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多方帮助企业提高融资能力,扩大利用社会资金规模,积极支持企业上市,争取实现债券融资的突破。继续促进保险业、证券业健康发展。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4%以上。

(八)统筹兼顾,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和贫困家庭及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切实抓好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新建和排除危房8万平方米。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全面巩固和提升“两基”水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强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做好师专“升本”各项工作,确保保山学院年内挂牌。加快保山医专改革和发展。重视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抓好现代远程教育,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推进示范学校建设。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化科技机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适用技术推广,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努力解决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巩固和提高参合率,完善药品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实现城乡药品同质同价。加强疫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和谐文化。继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抓好乡村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广播电视电影数字化进程,积极开展城乡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文物普查工作。扶持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事业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民体质。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计划生育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保山行动方案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广泛开展绿色创建工作,建成一批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重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力争完成人工造林50万亩。切实抓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继续抓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抓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统筹兼顾,抓好档案、人防、外事、史志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九)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农村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监管,保证基金安全和各类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保障面,落实提高保障补助资金,巩固应保尽保成果。抓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实现同网同价。全面完成1.42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任务,积极争取新的建设指标,认真做好租赁补贴发放和租金核减工作,努力使城市最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健全集中供养长效机制,提高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快殡葬改革步伐,促进精神文明发展。

努力扩大就业。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加大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开发城镇就业岗位力度,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就业培训。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35万个,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9500人。高度重视返乡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全面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强化劳动执法监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偿还政府工程欠款,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力度,坚决杜绝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关心困难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村特困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加大其社保、就医、就学等综合帮扶和援助力度。建立健全征地拆迁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社保办法。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对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切实抓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救济,使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稳定。

加强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强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及时排查调处社会热点问题,把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继续开展好党政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在“事要解决”上着力,提升信访工作水平。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公安、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创建活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加强反恐怖斗争,继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坚决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法轮功”等各种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边境安宁和社会稳定。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认真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市政府要加强领导,周密组织,按照市委安排,切实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坚定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在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突破。

(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改革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以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加大“四项制度”实施力度,以硬措施治理软环境

继续加强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四项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督促检查、明察暗访、典型宣传,切实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顽症,进一步转变文风会风,促进作风建设迈上新水平。推行政府工作的项目化管理,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外来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兑现各项服务承诺,让政府服务成为招商引资中优良的环境、优质的资源、响亮的品牌,着力建设诚信型、服务型政府。

(四)深入推进公务员队伍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政府系统公务员队伍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快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力度。切实抓好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扩大公开内容和范围,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着力打造务实、高效、廉洁的“阳光政府”。

各位代表,2009年是顺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实现保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4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8日在保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吴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意见。

一、2013: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市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预测,全市生产总值453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23.4%,财政总收入增长1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5%和6.1‰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

(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农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增长10.5%,增加值125亿元、增长8%。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137.1万吨、增长2.6%。收购烤烟143.4 万担、香料烟23.63万担,实现产值19.09亿元和2.42亿元,分别增长5.9%和9.7%。向上争取各类农业项目资金5.8亿元、林业项目资金2.24亿元、畜牧项目资金1.08亿元投入农林牧业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0.5万亩,继续实施“绿化荒山”行动,完成造林45.2万亩,整治非法加工木炭、木材经营加工、活立木移植三项行动初获成效。甘蔗、蔬菜、核桃、茶叶、咖啡、蚕桑等产业稳步发展。统筹国家、省、市资金8873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增省级龙头企业9户、市级龙头企业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160个总计达1268个,荣获“全国示范社”称号3个。新增“云南省名牌农产品”3个,保山小粒咖啡、腾冲红花油茶、龙陵紫皮石斛、昌宁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建成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腾冲县马站乡兴华社区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消除“空壳村”129个。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建成26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预计实现肉类总产47万吨、增长11.2%,畜牧业产值80亿元、增长13.2%。

“三大战役”稳步推进。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410亿元和117.4亿元,分别增长25%和20%;建筑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20%。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非电力工业预计完成投资58亿元、增长28%。规模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新增34户达139户。园区经济发展初显强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聚集发展效应初步显现,水长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进行培育,龙陵工业园区和昌宁生物资源加工园区新批为省级工业园区。5个省级工业园区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67.8%,基础设施投资达9亿元、增长52%,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0.5亿元、增长37.2%,建成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增长38.7%,保山工贸园区轻纺产业园、水长工业园区石材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达73400户、增长8.9%,从业人员21万、增长8%,上缴税金17亿元、增长20%,可完成增加值198亿元、增长24%,占生产总值43%以上。县域经济发展竞相加速。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腾冲跻身2012年科学发展10强县并位列第6名,隆阳和龙陵位次有较大提升,五县区共同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2013年1—3季度,隆阳经济总量在全省129个县区和24个市(区)中均居第13位;腾冲在25个边境县中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第2位,增速居第9位。预计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15%、16%、16%和1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增长14%。三张旅游名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腾冲旅游标准化全国试点县建设通过验收,火山热海5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专家初评,跨境旅游异地办证获得国家批准。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腾冲玛御谷悦椿温泉村、云峰山养生度假村、龙陵珠宝城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蒲缥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已近尾声。全年预计旅游总人数950万人次、增长18%,旅游总收入62亿元、增长21.2%。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南菜北运”试点和“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家店”覆盖所有乡镇和80%的村,交通运输、房地产、电子商务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

财税金融平稳运行。预计完成国税收入24.77亿元、增长17.3%,地税收入34.68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68.8亿元,其中公共预算收入42.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0.3亿元。融资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市电力公司4.8亿元企业债券、市国资公司23亿元公司债券发行报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县两级土地收储中心获批进入融资平台,银行各项融资总额达400亿元。

(二)项目投资再创新高

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全年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3.3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11公里,新增农村公路193公里。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通过总体验收,槟榔江三岔河水库建设扎实推进,龙川江梯级电站腾龙桥二级项目已经开工,预计完成规模以上能源投资19亿元、增长33.8%。水利建设投资达20.3亿元、增长22%,段家坝等5座中型水库和善洲水库等2座小型水库、中心城市东河治理、西水东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龙陵三岔河水库通过省级验收,建成1万口“爱心水窖”,新建2.5万件“五小水利”工程,解决了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保腾铁路、昌保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三)城乡建设风生水起

分层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中心城市总规修编已获省政府批复,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主干道建设渐行渐进,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市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打破行政区域集中安置被征地群众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取得新鲜经验。4个县城建设各有推进,总规修改、功能配套、风貌统筹、重点项目建设齐头并进。10个省级和27个市级特色小镇建设进展顺利,和顺镇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小镇,水碓村入选全国最美乡村。59个村庄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全省最多州市。启动农村垃圾处理项目,整合资金10.85 亿元,实施各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669个。投入各级扶贫资金7.32亿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68个,启动整乡推进项目5个,近1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统筹转户力度不断加大,完成农业人口转户进城9.6万人。全市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8.3%,比上年提高3.16个百分点。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财税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园区实体化管理,进一步理顺市区事权关系,完善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健全市对县区和市直单位及公务员管理考核机制。拓展对缅农业、交通、电力、贸易等合作,在腾冲举办首届边境贸易交易会,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完成43个桥头堡重大项目投资110亿元,率先组织开展保山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研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保山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一把手”带头招商成效明显,专业队伍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迈出新步伐,与义乌松得化纤、深圳卡蒙特服饰、河北迎新玻璃集团等企业签订了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协议,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15.2亿元、增长70.5%,引进外资1亿美元、增长37.8%。

(五)民生事业成果丰硕

全市民生类支出115.3亿元、增长10.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7%,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稳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700元和6240元,增幅高于全市经济增长水平。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加强,“永子”等9件商标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康丰糖业公司荣获首届云南省政府质量奖,市场物价总体平稳。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两基”水平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9%,高考上线率连续7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700分以上零的突破。教育“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补助政策全面落实,校安校改工程和教育园区建设有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实效,获得省级重点新产品认定3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市通过验收,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被列为国家、省重点培训教育基地,滇西抗战纪念馆、杨善洲事迹陈列室建成开放,保山历史名人堂布展工作即将完成,松山抗战遗址公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永子棋院开工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加大,新增3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和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6%。重大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新农合参合率达97.4 %。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举办全国第二届史迪威公路汽车越野赛、省第二届宗教界运动会、全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和围棋赛等赛事。就业创业工作全面加强,开发就业岗位2.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5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参保率均达95%以上。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9万人,缴存总额突破40亿元。兑现涉农补贴资金3.58亿元,完成国家农户科学储粮工程3万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万套,基本建成900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63万户。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促进民族团结稳定,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军民关系更加融洽。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地方史志、侨务、档案、人防、气象、水文、地震、老龄等工作健康发展。

(六)社会管理再现亮点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平安保山”、“法治保山”建设扎实推进,“城市一张网、农村一道岗、边境一面墙”创建工程和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的“施甸经验”、昌宁“十户联防”模式成为全省推广的先进经验,毒品、艾滋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群众工作“六项制度”,综合运用信访、调解、心理疏导、行政复议等多种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群众信访总量、集体访连续三年下降。不断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橄榄河、玉地里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政府建设得到加强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和产业建设年、服务基层年、项目落地年、作风转变年等活动,制度规定得到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干部作风有新的改进。切实抓好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所提问题的整改,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法治型、清廉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加强行政成本控制,会议、文件得到有效精简,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管理和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了8.8%。督查问责和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提案203件,办复率、面商率均为100%。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72个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有效运行,电子政务公文交换系统正式启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开展。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保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保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困难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缓慢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内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所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消费拉动增长依然动力不足,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依然突出,市内交通和国际通道不畅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财政增收和城乡居民增收压力依然很大,我们依然面临扩大经济总量与调结构转方式的双重任务。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思想、作风、能力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府工作中高效抓落实、强力抓督查、及时抓问效、科学抓考评等方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机制,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以困难为破解对象,以问题为工作导向,克难奋进,破题前行,我们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二、2014:改革开放发展稳中求快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全力扩大开放的重要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抓改革、扩开放、促稳定、推发展、惠民生,我们要把改革与稳定、开放与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努力做到稳有定力、改有动力、开放有张力、发展有活力。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力争稳中求快,突出跨越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扩大开放,抢抓丝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机遇,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更加突出激发市场活力,更加突出发展外向型经济,更加突出推进特色城镇化,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落实“四化五加强”举措,聚力打好“三大战役”,竭力打造三张旅游名片,加快培育文化品牌,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奋力推动保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稳步提升粮油、“两烟”、甘蔗、茶叶、咖啡、甜柿、蚕桑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核桃、冬早蔬菜、红花油茶、澳洲坚果、草果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石斛、中药材、食用菌、糯橄榄等新兴产业;聚力打造隆阳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安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总产139万吨。巩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特色烟叶,提升单产效益,完成收购烤烟134.2万担、香料烟23.75万担,确保收购量减但收入和效益不减。完善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推广和疫病防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实现肉类总产5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9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农业庄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获批建设省级精品庄园8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0个。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体制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担保平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5户、省级龙头企业6户、市级龙头企业20户。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100个。加强农产品标准化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支持龙头企业争创云南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营销,着力打造农林畜产品品牌。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切实抓好以公路、农田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重点水源建设,加快推进花园、红谷田、段家坝3座中型水库及西水东调工程建设步伐,开工建设25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条中小河流治理及高效节水灌溉、爱心水窖、水土保持等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腾冲小地方、隆阳上坪河等水库。继续实施好中低产田地改造、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力争实施120个建制村畅通工程,建成基本农田2.1万亩,高标准农田3.4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20.4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深度贫困群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整乡开发和整村推进,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工程,继续加大投入,实施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好片区扶贫攻坚战。投入市级以上各类扶贫资金6亿元以上,力争贫困人口减少8万人。

(二)努力扩大工业规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

壮大园区经济实力。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深入落实倍增计划,确保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和20%以上。完善五大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实体化管理体制,全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和“主战场”。着力加强园区承载能力建设,突破配套设施瓶颈,新建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切实抓好工贸园区轻纺产业园和木材加工交易园、水长园区石材产业园及腾冲综合物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努力为中小企业入园发展创造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增入园企业28户以上,5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以上。

强化工业项目投资。加快龙陵极斛公司石斛基地及加工厂、昌宁摩尔农庄核桃综合开发、缤纷实业石材加工、复烤厂异地搬迁等项目进度,力争年内建成投产。抓好博翔科技年产6000吨弹性纤维、深圳卡蒙特服饰、鸿博矿业石材加工等项目落地并尽快开工建设,加强100万吨聚酯切片、玄武岩纤维、陶瓷卫生洁具等项目前期工作并争取尽早落地。

抓实要素协调保障。充分发挥保山电网优势,加强两网协调融合管理,保障全市电力输送畅通和企业生产用电需求。加快中缅天然气管道支线及城市管网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扶持。继续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培育,确保年内新增30户。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企业减负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信息、管理、融资、人才、培训等服务,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达45%以上。

(三)努力增加消费需求,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力推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城镇、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完成三张旅游名片规划编制并付诸实施,力争火山热海国家5A级景区创建成功,启动北海湿地和云峰山4A级、善洲林场3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及乡村旅游,扶持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农庄,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服务的水平。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规范发展网上营销,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深化腾冲旅游综合试点改革,推进腾冲至缅甸密支那无障碍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分别增长10%和20%。编制实施五大文化品牌建设规划,抓紧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扶持壮大一批文化企业,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7%以上。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国家促进消费和收入分配调整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预期,增强社会消费能力和意愿。努力促进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性消费增长,着力培育住房、教育、文化、医疗等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养老等便民服务,加快形成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审定中心城市商贸物流规划并付诸实施,优化综合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布局,推进保山工贸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园、腾冲中和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产业,着力打造滇西现代物流中心,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

(四)努力推进特色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编制完善规划体系。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张图纸调控,切实提高用地集约化程度。扎实开展中心城市空间风貌规划、坝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等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城镇上山组团发展,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格局。

建设特色宜居城镇。中心城市围绕打造“生态园林、休闲度假、商贸物流”为一体的滇西城市群核心城市和“最适宜人居城市”目标,深入落实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确保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建成营运,加快推进五洲国际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三校一院”、永子棋院、“一湖四路”、沙丙路等重点项目进度,开工建设东环路、北城路等新区道路,切实抓好永昌路、保岫路、青堡路及其综合管沟建设,实施人民路改造工程,抓好红庙等安置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腾冲以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启动实施中和新城区建设,完善西山坝新城区、高黎贡山国际旅游城规划建设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撤县设市步伐。推进龙陵“山水玉”特色旅游城市、施甸和昌宁山水田园城市建设。支持腾冲特色小镇建设,抓好姚关、勐糯、柯街卡斯等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进城农民市民化为核心,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切实做好8万以上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城镇化率达40.5%。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积极推广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域集中安置的经验,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增强融资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强化日常维护,加大执法力度,实现高效管理。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违法建设、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尘土飞扬、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畅通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中心村”、“特色村”为重点,注重挖掘民俗文化,保留历史风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建设水平,彰显地方特色,打造新农村升级版。有序引导散户并村、迁村并点,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乡改镇、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加强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传统村落规划建设和申报,建设各类美丽乡村试点500个,重点打造40个市级示范点。

(五)努力强化项目支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严格落实投资工作责任制、重大项目挂钩制,强化项目督查,突出解决“三难”问题,强力推进交通、能源、工业、农业农村、服务业、市政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重点抓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大瑞铁路保山段、龙江特大桥、龙瑞高速公路龙陵段、沙(坝)蒲(缥)公路等项目进度,推进通乡油路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加强能源建设,重点抓好腾冲槟榔江三岔河龙头水库及电站、龙川江龙头水库及梯级电站、农网改造升级、跨境电力贸易等项目,进一步抓好移民安置工作。

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重点项目前期投入,提高项目成熟度,充实项目储备库,推进投资项目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平台建设,提高审批效率,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和省核准并开工建设。重点抓好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保腾铁路、中猴高速、220千伏兰城变电站和500千伏永昌变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加强对上沟通衔接,力争得到国家和省更多支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及“新三板”市场融资,做大做强永昌投资公司,落实市国资公司23亿元公司债券、市电力公司4.8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和市土地收储中心5亿元融资。进一步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六)努力推进改革开放,激发更大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改革促创新发展,以改革促结构优化,以改革促民生改善,力争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赢得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坚定的信心、坚决的态度、坚韧的干劲、坚实的举措,扎实抓好沿边金融开放、政府职能和机构、投融资体制、社会治理模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稳妥推进以电力、天然气等为主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扎实做好农村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抓住建设丝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机遇,尽快制定和完善规划,积极争取设立国际经济合作区,力争猴桥边境经济合作区升格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加强对缅关系协调,努力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油气贯通、电讯互通、电力输通、商贸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加快推进境外陆水联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北线通道,做好腾冲口岸机场申报争取工作,为建设国际经济走廊打好基础。鼓励支持企业到境外合作开发交通、农业、水电、矿产及教育、卫生等,推动沿边经济合作区建设。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继续加强“一把手”带头招商,推进县区、园区和部门联动招商,以硬手段打造软环境,为项目引进和落地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形成招商引资强大合力,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等大企业,着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外向型企业,确保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

实现进出口平稳增长。积极争取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黑泥塘边民互市区建设,争取免税店建成运营。加大出口企业扶持力度,整治违规收费行为,研究出台新一轮出口奖励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境外替代种植农产品进口返销指标和项目补助资金,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重点出口业务的跟踪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七)努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支持保障能力

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工业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积极培植新兴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坚持依法治税,推进税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

切实强化财政管理。深化预算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硬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廓清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综合考虑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性。统筹各项财政资金,进一步盘活存量,积极稳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认真做好防控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各项工作。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确保银行各项融资增加67亿元以上,直接融资12亿元以上。用好用足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政策,推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力争在人民币跨境结算、金融招商等方面取得突破。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农村产权确权登记、评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规模,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

(八)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保山的美丽指数

加快“森林保山”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生物生态、生活生态和生产生态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提升保山美丽指数和幸福指数。大力实施绿化荒山行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抓好水土流失、石漠化区域、“两江四路”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绿化荒山115万亩,改造低效林36万亩,在低热河谷生态脆弱区规划发展20万亩糯橄榄并在年内完成种植6万亩。按园林城市标准开展城市绿化,确保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33%以上。继续开展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严格森林资源管理,抓好森林防火,强化林政执法,依法打击涉林违法行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昌宁城市田园风光、龙陵黄龙玉资源省级立法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市创建,强化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大饮用水源地、湖库、河流、大气、噪声等监测管理和综合整治力度,切实减少环境污染。稳步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公墓和骨灰堂等设施建设,极力消除乱埋乱葬现象。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围绕省控目标,强化监控管理,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力推广城市清洁能源,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资源化利用步伐,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73%和98.7%以上。

(九)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培训指导工作。开发就业岗位2.2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确保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孤儿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提高15%。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1万套保障性住房。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逐步放宽提取条件,让更多职工平等享有保障权益。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规范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大力培育养老服务业,健全社会福利和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兑现,落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继续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6%以上。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深入推进“品质保山”建设,着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完善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综合运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性保险等手段,有效保障物资供应,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努力改进市场监管,切实加强消费维权,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确保居民消费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巩固“普九”成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抓好高中教育“扩容提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确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3%。继续支持保山学院和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5%。抓好校安校改、中西部校舍改造等工程,教育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补助政策,解决好进城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积极扶持民办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办好各级老年大学,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保山建设,实施重点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等工程,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为保山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市创建成果,建立健全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服务机制和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抓好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下基层服务水平,力争在文化项目建设、文艺作品创作、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确保参合率达96%以上,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腾冲中医院、龙陵中医院迁建及腾冲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切实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落实“单独二胎”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抓好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筹办好2014年棋赛、车赛。

继续抓好地方史志、侨务、档案、人防、气象、水文、地震、社科研究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十)努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促进和谐稳定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市政协发挥民主协商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提高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四五”依法治市进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建设精神家园。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开展感恩教育、学习实践中国梦、云南精神、善洲精神相融合,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弘扬时代主旋律,增加社会正能量,塑造社会正形象,培养文明新风尚。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加快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类、慈善类、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重点人群排查、管控、服务、救助工作体系,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推行视频接访和联合接访,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应用法律手段解决缠访闹访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大好局面。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强化边境管控,维护边境安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大源头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政府建设:转作风树新风清廉高效

“打铁还靠本身硬”,自胜者强。面对今年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为目标,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心清身廉,务求高效,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一)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政府建设,首要的是思想建设。我们必须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进一步坚守政治纪律,紧密结合保山发展实际和政府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好学习、培训和研讨,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断提升争取支持、推动落实、协调各方、服务发展的能力,为保山改革开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杨善洲精神为镜子,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遵循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以倡勤治懒、倡廉治奢为重点,坚决反对“四风”,大兴联系群众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勤俭节约之风。牢固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意识,敢于担当、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钉钉子”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务实高效的作风狠抓落实。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减化办事流程,加强督查问效,努力使行政效率更高、服务环境更优、工作效果更好。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又是宏观调控的“当头炮”。围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职能转变上重点抓好“接、放、管”,既要把中央和省下放给市场的权利接转放开,把中央和省下放给地方的职能接好管好,又要把市级政府该放的权利切实放下去,还要把该管的事情管起来、管到位;在机构改革上着力搞好“控、调、改”,既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又要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还要深化改革推动机构编制释放潜力。同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健全行政运行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切实规范政府行为。增强法制理念和程序意识,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及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监督、内部层级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五)切实加强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行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遵循程序、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继续推进政务、村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坚决贯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制度,勤俭节约办事,艰苦奋斗创业,力控行政成本,继续精会简文,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树立政府清廉形象。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当先;千帆竞发,奋勇者领航;万马奔腾,跨越者居上;后发先至,保山人在行。前行的路上不会一马平川,赶超跨越必定充满挑战。但是,山高高不过人,路长长不过脚。一切都在变,一切都会变,保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保山人民盼发展促发展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基本面不会变。只要全市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勇于攀登,敢于拼搏,善于进取,就必将凯歌行进、一往无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克勤克俭,开拓创新,为实现保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保山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保山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千方百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在困难中突破、在危机中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16亿元,可比增长12%以上。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7亿元、63亿元和86亿元,分别增长8%、18%和10%以上。完成财政总收入25.69亿元,增1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1亿元,增长26.9%;一般预算支出61.79亿元,增长3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3亿元,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增长18%以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1亿元,贷款余额18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8%、29%。农民人均纯收入3119元,增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9元,增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以上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扎实抓好“三农”工作,完成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9%。粮油产量再创新高,粮食总产108万吨,增长3.8%;油料总产6.6万吨,增长49%。完成烤烟指令性收购计划100万担,比上年增加11万担,中上等烟比例达90.11%,提升2.91个百分点;收购香料烟25万担,比上年增加4.66万担;食糖产量30.38万吨,增长2.1%,达历史最好水平;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产业扎实推进,新增核桃面积45万亩、茶园4万亩、蚕桑4.3万亩、红花油茶17万亩,完成低产茶园改造9万亩。肉类总产量26.4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39.5亿元,分别增长10%和9.12%。咖啡、甜柿、蔬菜等产业较快发展。围绕烤烟等重点产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77个,农民的市场化、专业化组织程度明显提高。多渠道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25亿元,实施试点村建设512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4亿元,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了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平。

(三)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矿冶、木制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市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狠抓市水长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产业发展平台;通过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努力增加新的产能;通过狠抓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健全运行监测和电力等调节机制,努力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电力、硅业、化工、生物资源加工等重点产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长。云维集团一期电石项目、腾冲小独山120万吨铁选厂及隆阳区五星石墨电极厂建成投产,腾越水泥厂、腾冲10万吨含硫尾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立得硅业一期10万吨工业硅项目、双友钢铁年产50万吨轮胎钢丝基材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6亿元,增长28.3%;完成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17%。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完成增加值81.6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7.8%;上缴税收9.1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5.7%,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

高度重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编制了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中心城市商业网点等规划。明确了以腾冲为中心,隆阳、龙陵为两翼的“一个中心,两翼推进,带动全市”的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思路。腾冲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成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亮点,并成功承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腾冲机场建成通航。旅游规划工作全面加强,完成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规划》、《龙陵邦腊掌温泉项目总体规划》、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详规,启动了江东银杏村等项目规划工作。世纪金源体育休闲度假中心、腾越翡翠城等一批新的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火山热海、和顺景区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邦腊掌温泉、板桥古镇等改造提升工程顺利推进,红塔五星级酒店、叠水河休闲度假区、荷花中国翡翠第一乡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初见成效。区域合作不断推进,开通了从缅北延伸至缅甸全境的跨境旅游,统筹以腾冲为中心,连接保山、德宏的滇西旅游环线,建成了全省首条导视系统最完善的自驾车旅游线路。市场整治得到加强,行业素质不断提升,市场开拓卓有成效,远程游客快速增长,我市已成为云南旅游新的热点和亮点。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60万人次,增长11%,完成旅游业总收入23.5亿元,增长13.25%。通过猴桥口岸到缅甸旅游5100多人次。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商业、餐饮、通信、运输、金融等服务业市场活跃,全市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工作力度,做到早抓、紧抓、常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7年保持30%以上高位增长。四年来累计完成投资408.5亿,提前完成“十一五”投资目标任务。全年共争取到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项目四批290个,总投资12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资金7.1亿元;全面落实三个“百分之百”的考核要求(项目百分之百开工建设,市县配套资金百分之百到位,检查发现问题百分之百完成整改),得到中央和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着力解决大瑞铁路征地拆迁资金、保腾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问题,得到省里给予铁路征迁资金2亿元贷款和保腾高速公路资本金10亿元的支持,两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抓住国家实施取消政府还贷性二级公路收费建设项目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到六曼、昌永、施孟、腾龙等二级公路建设项目7个,其中6条已经省审批并开工建设,是全省争取项目较多的州市之一。保山客运站投入运行,客货运能力进一步提高。槟榔江、龙川江流域水电开发进展顺利。在已开工建设隆阳红岩、龙陵三岔河两座中型水库基础上,又新开工腾冲甘露寺水库,是全省中型以上水库建设项目较多的州市之一。新开工建设的2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得到落实,移民安置工作扎实有效。投入资金1.32亿元,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2.4万亩。解决了9万人的饮水困难。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进一步落实、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县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城镇建设投资20亿元,新增城镇绿地面积30公顷,新增城市道路3.65公里,新增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达51.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28.27%,提高1.74个百分点。

(六)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确权率达97%,发证率达98.2%,腾冲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在省级检查中得到较高评价。燃油价税费改革、财税改革、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增发临时补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了北京世纪金源、上海申申强、云投、云南城投、云南旅投等大企业、大公司到保开发投资。全年累计实施招商项目187个,其中新开工35项,引进市外到位资金64.86亿元,增46%;实际利用外资1851万美元,增98%。

对缅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将缅甸确立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多次组团到缅甸考察洽谈,对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缅经贸洽谈会,缅方企业、商会、侨团等先后到保进行投资考察,签订了农业、矿产、旅游等一批开发合作协议。促成缅甸政府开通了甘拜地口岸,并于2009年8月1日举行通关仪式,确立了对等开放地位,对缅北地区农业、旅游、矿产等合作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经过不懈努力,走向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腾冲猴桥口岸建设总体方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

(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高考成绩迈上新台阶,全市高考上线率达87.87%,比上年提高8.4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12个百分点。保山师专成功升格为学院,6个本科专业首批招生361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排除危房和新建校舍面积1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1.1倍。解决了2万名中小学生睡地铺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大烟草、冶金、蚕桑、咖啡等重点产业科技投入。全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扶持科技项目23项、科普项目19项,专项经费1597万元。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创新型企业5户、科普创效示范企业3户,认定市级第三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7个,表彰科学技术奖励项目50个,申请专利60件。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氛围逐步形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体育成绩突出。认真落实外来拍摄影视作品以奖代补制度,《翡翠凤凰》等五部作品在中央及部分省市电视台播出,目前还有两部作品正在拍摄,保山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的大戏《梦幻腾冲》成功首演。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重要文体赛事组织有力,在全省文艺展演和残运会上获得较好成绩。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达95%,资金使用率提高18个百分点,达96%,参合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市中医院等一批建设项目推进顺利,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试运行。开展博爱活动,红十字精神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措施,在腾冲、龙陵两县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奖励、扶持农户2.6万户,兑现奖励扶持资金7322万元。年末全市总人口250.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1‰。

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生态市县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认真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顺利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不断规范。完成人工造林60万亩,全市生态环境稳定改善。

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做好征兵、转业复退军人安置和伤残军人优抚工作,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效。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在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老龄、残疾人、统计、档案、法制、人防、地方志、决策咨询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民生进一步改善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5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积极贯彻落实“贷免扶补”政策,扶持自主创业815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9.8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8万人,向昆明及省外有序输出农民工1.05万人,3.4万名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再就业。

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得到加强,施甸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开,初步实现全民医保目标。城乡受灾及特困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享受城市低保4.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扩大到19.4万,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5万平方米,48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兴边富民”新三年行动计划、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和特困民族发展项目、“8·21”震后恢复重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农家店建设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文化科技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边疆社会保持稳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禁毒防艾工作,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有力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积极应对缅北局势动荡对我边境造成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国庆安保任务,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局面。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和群众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各级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加大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应急体系、应急机制建设,成功扑灭了“2·21”中缅边境森林火灾,有效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加强抗旱防洪和动物疫病防治。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有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得到全面加强,全年未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及安全生产事故。

(九)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省委关于“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责任政府、法制政府、阳光政府各项制度,开通“96128”政务查询专线,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和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市土地收储交易中心挂牌运行,市投资公司正抓紧组建;成立小额贷款公司4个,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显著加强。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新上工业项目进园区、旅游规划控制区和环境敏感区严禁资源性项目开发、高黎贡山旅游项目布局和招商市级统一把关、推进腾冲县城生态田园风光保护等规定。强化行政督查工作,各项决策和部署得到较好落实,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复市人大代表建议71件、市政协提案129件,办复率达100%。高度重视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公车采购指标比前三年平均数下降15%。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努力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市政府领导走进省市广电直播间与各界群众沟通,听取各方面意见,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务实开拓的政务环境。

一年来,我们的经验主要是:

一是坚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危机。树立必胜的信心,逆势而上,超前谋划、果断决策,积极主动化解危机,以“保三农、促投资、抓工业、推旅游、扩开放、重民生”为重点,上下一心抓落实,有效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的不利影响,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大向上级的汇报和争取支持力度,赢得了国家和省的重视支持,保腾高速公路资本金、大瑞铁路保山段地方征迁资金、猴桥口岸选址、甘拜地口岸通关以及跨境旅游等发展难题都逐一得到破解。

二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工作。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重点,采取现场办公等方式加强各类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和推进。健全了市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等一系列责任制,通过抓组织领导、抓责任落实、抓督促检查,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是突出重点锲而不舍抓突破。进一步突出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国际化、城镇化及加强项目投资、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社会维稳和作风建设的“四化五加强”工作重点,善始善终抓落实、一鼓作气抓到底。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经济影响较大的实际,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建立了工业用电价格下调杠杆机制,促进硅、铅锌等企业相继恢复生产。同时,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缓解供电企业的压力,并加大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密度,适时抓好运行调节,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指导协调跟踪督办力度,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走向企稳回升。

四是坚持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及省委“三个一”的要求,采取一线工作法,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职能部门工作积极主动、跟进及时、措施落实、服务到位,服务协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200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最大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们不断加强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和重视民生维稳的结果,是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保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帮助保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内需不足,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二是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压力仍然较大;四是入冬以来的持续干旱对小春、甘蔗等农作物造成较大影响,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五是一些部门及干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与当前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行政效能、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势头,为“十二五”奠定坚实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影响经济工作的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我国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国家对产能相对过剩的钢铁、水泥、多晶硅、电锌等产业进一步加强调控。同时,社会发展中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民生改善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繁重。对此,我们不能小胜则喜,盲目乐观,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抓得更扎实一些,切实做到居安思危、攻坚克难。

新的一年,我们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诸多机遇。一是世界经济呈现回暖迹象,国际需求逐步恢复增长。二是国家已明确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是我市一批生产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的产能加速形成,为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四是我市应对市场经济波动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谋发展抓突破的意识不断增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当前,我市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在危机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中推动新发展,坚持加快发展信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的措施不动摇,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大投资夯实基础,进一步培植产业增强后劲,进一步改革开放突破重点,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农业、突出发展工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着力加强项目投资、对外开放、民生维稳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5%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

为实现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强化农民增收基础,推进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实施好增产计划。继续实行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逐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稳定种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组织实施好粮食优良品种推广、高产创建示范、生物多样性技术推广、耕作制度改革、植物保护和沃土工程,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110万吨左右。紧紧抓住新烟区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更大支持,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确保完成105万担烤烟收购任务。香料烟产业要稳定市内、拓展市外种植面积,着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完成市内25万担收购任务。巩固发展蔗糖产业,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单产,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完成核桃新植面积42万亩、新植茶园1万亩、低产茶园改造8万亩、种植蚕桑1.6万亩。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机遇,做好规划,强化科学移栽管理,围绕全市发展红花油茶200万亩的目标,今年新植25万亩,总面积达到65万亩,努力将保山建成全国最大的红花油茶生产加工基地。着力抓好冬季农业开发,提高经济作物比例,种植油菜面积54万亩,实现产量7万吨以上。突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完成34万亩种植面积,实现总产值7亿元以上。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责任制,确保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肉类总产量28.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42.5亿元。利用小湾电站蓄水带来的良好条件,加快渔业发展。以蔬菜、香料烟、核桃等产业为重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60个以上,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各种措施的落实,实现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的目标。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红岩、三岔河、甘露寺3座中型水库建设,实施好12座小

(一)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抓好农田水利冬春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7.51万亩任务。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提高电力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能力。认真落实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抓好抗旱、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快规划建设昌宁县核桃等农特产品加工交易市场,加强农村现代服务流通体系建设。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好“千村推进万户脱贫”工程,抓好易地扶贫、信贷扶贫、外资扶贫、社会帮扶等工作,努力争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亿元以上,解决和巩固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三村”、“五化”、“十有”目标,坚持点上做优与面上推进相结合,以省级重点村为平台,推进500个试点,继续建设一批重点村。

(二)以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市水长工业园区和保山、腾冲两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及龙陵、昌宁特色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园区运行机制。狠抓在建项目的推进和新项目的招商,落实好新上项目原则上进园区的规定,围绕我市冶金、化工、建材、生物资源加工等产业发展重点,按照新型工业化理念引企入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着力延长产业链,确保每个工业园区引进大项目、大企业1个以上,努力把工业园区建成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区。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立得硅业、腾冲鸦乌山100万吨铁矿综合选厂、永昌硅业新增10万吨硅铁、双友钢铁、云维化工二期6万吨乙烯、龙陵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带余热发电等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腾冲、龙陵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做好昌宁、施甸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确保立得硅一期10万吨工业硅、腾越水泥厂、云天化30万吨化肥上半年投产,双友钢铁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加大隆阳恒源兴茂日处理4000吨电锌项目、10万吨电解锌、6万吨电铅、腾冲200万吨球团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多方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保证煤电油运等重点生产要素供应,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一对一”重点支持,促进满负荷生产。通过努力,使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增20%,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5%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实现增加值37亿元,增长20%以上。

(三)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

深入推进腾冲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加快以温泉度假、体育休闲、珠宝购物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推进全市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建设,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开展旅游质量年活动,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好世纪金源体育休闲中心、叠水河休闲度假区、玛御谷温泉旅游度假区、腾冲红塔五星级酒店、邦腊掌温泉旅游度假区等续建项目和西山坝旅游休闲度假区、荷花中国翡翠第一乡、恒益东山体育健身中心、湿地国际生态旅游区等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快高黎贡山国家公园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市内旅游环线,优化出境旅游线路,抓好隆阳、龙陵连接腾冲、德宏旅游环线节点景区规划建设,争取在高黎贡山、潞江坝、松山抗战遗址等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加快翡翠、黄龙玉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和购物环境建设。强化品牌宣传,推进区域合作,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10万人次,增9%以上,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85亿元,增10%。

(四)拓展空间提升品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推进城镇化为中心,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增强城镇特色,提高城镇品位。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市场调控和监督,保持房地产业、建筑业、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73个百分点,达30%。

加强城镇建设。一是加强新区开发。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坚持市区共建、以市为主,全面启动保山火车站北片新区开发建设。二是推进旧城改造。以改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内涵为目标,实施好保山中心城市隆阳路等6条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三是以城市绿化为突破口,继续实施好“四化”建设。启动保岫广场、太保山、易罗池、行政区全面进行补绿、透绿、扩绿工作,继续实施好城区面山环境整治和植树造林,抓好东河治污与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四是抓好县城建设。腾冲县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总体规划,以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县城为目标,依托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西山坝片区新城建设,统筹推进老城改造。施甸县要以规模适度、完善功能为原则,重点抓好旧城改造和路网建设,改善市容市貌。龙陵县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重点抓好县城南片区开发建设。昌宁县要以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狠抓城市绿化,保护好田园风光,建设“新田园城市”。

加强城市管理。树立“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实施城市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城市交通、户外广告、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城市噪声、建筑施工现场等专项整治活动,营造良好城市秩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二是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

(五)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项目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项目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业、交通、能源、旅游、农业农村、城镇及房地产、社会事业为重点,着力推进一批前景好、潜力大、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项目保障、运行、促进机制,成立市“项目工作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工作部署、责任落实和奖惩考核。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及市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责任制。建立和完善项目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立项核准(备案)等程序运行的“绿色通道”,政府审批部门集中会商会审,限时办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抓住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给予更大支持,实行争取资金目标考核责任制。实施市级百项重点工程,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倒计时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工作目标和时限,建立竣工投入使用一批、推进在建续建一批、落地开工建设一批、上报争取或储备招商一批、开展前期研究一批的项目工作体系。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力配合推进大瑞铁路保山段建设,积极推动保山至龙陵段建设工作。加快保腾高速公路建设,严格执行主体工程30个月完工的建设施工协议。开工建设龙瑞高速公路。强力推进7条二级公路建设步伐,确保2011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抓好通乡油路和农村通达工程建设,启动小湾电站码头、停靠点建设。在重点项目支撑下,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4.4亿元。认真抓好槟榔江、龙川江流域等在建和新开工水电开发项目,完成能源投资25.5亿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6万千瓦,全市总装机容量达148万千瓦。确保完成工业投资32亿元,农业农村投资25.7亿元,旅游业投资31.7亿元,城镇及房地产投资30.4亿元,社会事业投资10.3亿元。通过努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以上。着力加快腾冲机场扩建、保山至腾冲猴桥至缅甸密支那铁路、槟榔江三岔河龙头水库、怒江流域水电开发、500千伏永昌输变电工程、昌宁立觉河水库、施甸红谷田水库、腾冲花园水库、复烤厂整体迁建等50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六)切实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财税金融政策、项目布局、专项资金等杠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鼓励各县区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力争每年都有县区进入全省20个争先进位县名录。

抓好财税金融工作。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加快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财源。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突出烟草、工业、投资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管,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继续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适当提高机构运转保障水平,确保人员工资、机构运转和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需要;努力保障民生支出、重大项目配套、产业发展等重点支出。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切实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监督。更加重视和支持金融工作,继续完善政府、银行和企业沟通协调制度,积极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支持领域,增加信贷总量,发挥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全年努力确保银行新增贷款增长18%以上。积极创办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快组建运行市级永昌投资公司,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扶持壮大市担保中心,全面增强投融资能力。

(七)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精心组织好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按照审批方案,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机构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抓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扫尾工作,全面启动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改革改制任务。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战略,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创新招商机制,变一个部门招商为有条件的部门都招商,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格局,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完成市外到位资金72.6亿元,增长12%以上。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建成、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我市地缘优势、侨乡优势和已经形成的基础条件,研究规划保山沿边开放试验示范区。积极拓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合作与交流。加快猴桥口岸建设进程,抓好中缅腾冲至密支那经济合作区研究策划建设工作,发展以缅甸为前沿,面向南亚的贸易、物流和出口加工业,努力依托口岸建设特色经济园区。加强对外贸易工作,采取新对策、新措施,积极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对缅贸易,加大地方出口产品扶持力度,进一步搞活猴桥口岸物流,抓好中电投腾冲服务基地建设,以大项目拉动出口,带动劳务输出,深入推进与缅北地区农业、矿产、旅游等合作,确保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

(八)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进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继续支持保山学院建设,扩大本科专业招生规模,提升影响力。积极推动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高中质量,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积极发展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远程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排除危房和新建设校舍18.5万平方米。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技术创新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新型适用技术推广,确保科技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扶持,努力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深入推进新一轮改革,大力支持各类文化企业、文艺团体走向市场化。继续鼓励支持外来影视作品拍摄,不断提高保山文化影响力。做好公益性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级达标。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各种特色文化,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阶段性任务。积极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系列文化活动,提高文化体育设施综合利用水平。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和手机电视开通工作。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净化文化环境。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好省运会等重要赛事参赛工作。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推进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步伐,抓紧抓好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等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努力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医和工作环境,促进城乡医疗卫生协调发展。加强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突出抓好甲型H1N1流感严防严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积极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好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紧缺人才,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强化本土实用型、创新型工业人才培养,抓好技能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开发工作,努力扩大人才总量,提高整体水平。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人工造林60万亩。深入推进生态市县创建,强化生物多样性和饮用水源保护,抓好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环保工作,推进清洁生产,抓好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确保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不断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巩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成果,加大特困民族扶持发展力度,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管理宗教,引导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国防教育,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积极支持驻保部队建设。不断推进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会、慈善、残联等事业发展,统筹兼顾,抓好档案、外事、侨务、统计、决策咨询等工作。

(九)加强民生改善,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提高参保率。继续推进敬老院等福利设施建设,对特困老人和五保对象逐步实行集中供养。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切实做好救灾救济、社会互助、特殊群体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工作,全面实施农村民房灾害保险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切实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廉租住房建设,严格执行分配管理制度,让广大低收入群众满意。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更多农户从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中受益。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企业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鼓励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积极开辟就业增长点,开发新的就业岗位1.5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万人次,有序向昆明及省外输出农民工0.9万人。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强化稳定第一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三基”工程和“三项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高度重视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深入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维护边疆安定。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活动,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以“事要解决”为目标,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妥善处理好各类社会群体矛盾,切实做到对各类群体性事件预防为先、及早发现、处置在小。加快改善城乡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和谐社区和民主法制村示范创建。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公共安全。切实抓好市场监管工作,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化战略。完善应急机制,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成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科学预测和判断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制定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措施,努力编制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好规划。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三个一”的要求,切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一)继续推进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

健全完善责任政府、法制政府、阳光政府各项制度,加强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有效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行为合法化、规范化,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强化政风行风热线和96128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

(三)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促进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健全完善和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推进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二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从制度上、措施上使广大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上。坚持以项目工作带动政府工作全局,在资金争取、项目工作、重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不断促进政府工作的项目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项目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切实转变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树立务实高效的政风。认真整治各种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顽症,加强行政监督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各项部署得到落实、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严格控制公务车辆购置,坚决制止公费出国旅游,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数量和规模等,大力促进厉行节约。

(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各种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树立团结干事、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务实开拓,为全面完成2010年主要目标任务及“十一五”规划、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保山市博物馆

保山市博物馆

保山博物馆位于保山市隆阳路文化中心广场内,是云南 省新建的几个地州级博物馆 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保山市内标志性的公益文化设施。保山市博物馆创建于1999年,由原保山地区文物管理代行管、业务职能。2003年5月保山市博物馆在原文物管理所基础上正式成立。馆址位置

保山市博物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保岫路西端太保山玉皇阁内。管辖隶属

保山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10月。隶属于保山市文化局。馆舍介绍

馆址原附在市文化馆内。1985年太保山玉皇阁修竣后,市政府决定将博物馆馆址定在该阁内。玉皇阁为明代道教宫观,由主体建筑玉皇阁及附属建筑灶君楼、会真楼三个院落组成一横向排列的建筑群体。有中式木结构建筑五幢二十四间,占地3784平方米,建筑面积842,9平方米。全部建筑均按原貌修缮完毕,用于展览的八间687.5平方米,用作办公室的三间128.8平方米。用于藏品保管的一间15平方米。历史沿革

保山博物馆位于保山市隆阳路文化中心广场内,是云南 省新建的几个地州级博物馆 之一,同时也是保山市内标志性的公益文化设施。

博物馆座南朝北,面对文化中心广场,馆舍建筑仿中国古代南方铜鼓造形。馆内共设7个展厅,展线总长400余米。展出内容分为“史前文化”、“哀劳文化”、“永昌文化”、“滇西抗战”、“历代人物”、“民族文化”、“五十年建设成就”和“自然资源”共八大专题。全部展览共采用各类文物和自然标本663件(套)、资料照片762幅、绘画图表58幅,以文、图、物相结合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保山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数万年间的社会发展演变历史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馆藏作品

该馆现有馆藏3254件,经鉴定,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21件;一般性文物87件;资料性文物3008件;工艺品11件。其中有著名画家徐悲鸿、袁哓岭的作品;还有些地方民族特色十分浓厚的器物,如塘子沟旧石器文化-打制石器、保山坝子的汉晋砖瓦等。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 8:0018:00 开放。

第五篇:保山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保山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人居环境和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城市绿化应当坚持政府领导,群众参与,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和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各类公园、道路、防护隔离带、居住区、办公区、生产区等地进行栽树、种花、植草等。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绿地,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

(一)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的各级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及公共小游园、街道和广场的绿地、街边绿地、花坛等。

(二)居住区绿地:指城市规划居住区内除公园和行道树以外的绿化用地。

(三)防护绿地:指以隔离、卫生、安全等防护目的的林带和绿地。

(四)单位附属绿地:指机关、团体、学校、医院、部队、企业、社区等单位的绿化用地。

(五)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卉、草坪和种子的苗圃、草圃、花圃等绿化用地。

(六)风景林地: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托自然地貌进行美化和改善环境的林地。

(七)道路绿地:指城市所有道路的绿地,包括分车带绿地、中心绿岛、林荫道绿地和行道树。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化工作,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绿化的组织、检查、指导、协调和监督等工作。

各县(区)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公共绿地的人均占有率,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城市规划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和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 规 划

第九条 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城市绿线,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制度。

第十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绿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园绿地中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

(二)防护绿地、生产绿地;

(三)道路绿地、对外交通绿地及其他绿地。

(四)具有重要生态和园林景观价值的滨河、湖塘、山体、湿地、风景林地等景观生态控制区域;

(五)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规定的保护范围;

(六)其他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

第十一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化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座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的城市绿线应当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大类、中类、小类中的三个层次来划定。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方案,划定绿地界线和绿线内容。

第十二条 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道路规划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

第十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第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应当提高城市绿化用地比例。建成区内空闲或者腾出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应当严格控制建筑密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第十五条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体现地方特色,坚持节约型绿化原则和本地树种优先原则,有针对性地引进特色树种、大树、名树。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配套绿化工程的绿化景观设计要以适宜地方生长的大树乔木为主,灌木为辅,花草点缀,体现四季不同景色,并配以石景、水景和建筑小品等,形成“树成林、花成片、植成景”的绿化景观效果,做到景观性与生态性、地方性和文化性的有机结合,用材要尽量利用地方资源,体现地方特色。

第十六条 城市规划区各项绿化指标应当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城市道路绿地指标

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2.红线宽度大于50米(包括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红线宽度在40米—50米(包括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红线宽度小于40米(不包括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新区建设绿化指标

1.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5%,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2.工业、商业、金融、仓储、交通、市政公用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15%,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5%;

3.机关、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部队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4.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具有噪音污染的工厂,绿地率不低于3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并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设置宽度不低于50米的防护林带,如果防护林带宽度达不到要求,单位绿地率应达到35%,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5%。

(三)旧城改造绿化指标

1.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

2.工业、商业、金融、仓储、交通、市政公用等单位,绿地

率不低于1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0%;

3.机关、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部队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

第三章 建 设

第十七条 城市绿地按照下列规定建设:

(一)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地由其管理部门或单位负责;

(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附属绿地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

(三)居住区绿地由其管理机构负责。

第十八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严格实行“绿色图章”审批制度。“绿色图章”即“城市绿化审批专用章”,是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附属绿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审批、管理的签章。第十九条 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在按基本建设程序向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项目实施单位需持附属绿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相关图纸报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规划设计方案符合城市绿化有关要求、绿地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加盖“绿色图章”。加盖“绿色图章”后的绿地率指标不得随意降低,确需降低的,应当报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审批。

第二十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附属绿化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发现不按规划实施建设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建设项目进行规划验收时,凡属绿化工程达不到规划标准要求或擅自改变绿化设计方案的,由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房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房屋产权证书。

第二十二条 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按以下办法筹措:

(一)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多渠道筹集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积极支持城市绿化。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的建设资金由地方政府筹集。

(二)单位绿化资金由本单位负责筹措。

(三)认建、认管、认养绿地的绿化资金,由认建、认管、认养的单位或个人负责筹措。

(四)通过竞拍、出让方式转让城市公共绿地的设施冠名权以及按规定转让城市公共绿地内广告设置权等获得的资金,全额用于城市绿化。第二十三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总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其所占比率不少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2%。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建设单位将配套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存入专户后,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新建、改建各种管线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地下管线的外缘,离行道树干中心不得少于1米;

(二)架设电杆、安装消防等设施,离树干中心不得少于1米;

(三)高压输电线的高度不得低于9米;

(四)其他新建架空线的高度以及已建成的地上地下设施未达到前项规定的,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应当制定保护措施。

第二十五条 城市绿化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应当依法实行招标。

第四章 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城市绿线内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确需占用或变更的,应当征得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城市绿线确需调整的,应征得原划定和批准机关同意。

第二十七条 鼓励和倡导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每人每年植1棵树,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任何公民有权举报和制止损害城市绿化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城市绿化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十九条 城市绿地按照下列规定进行保护和管理:

(一)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地由其管理部门或单位负责;

(二)单位附属绿地由本单位负责;

(三)居住区绿地由其管理机构负责;

(四)居民个人所有的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由居民个人负责。

第三十条 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推行门前绿化管护承包责任制,与临街单位和居民签订门前绿化管护承包责任书。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因建设或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的,须经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绿化补偿费;占用公共绿地的,每平方米交500.00元的绿化补偿费,绿地内有乔木的按乔木价值的3倍交付补偿费。占用期满后,由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恢复绿地,所有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临时占用绿地不能按期退还的,须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三十二条 禁止下列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一)损坏草坪、花坛、绿蓠,摇晃、攀折树木,剥刮树皮,采花摘果;

(二)在树上牵绳挂物、架设电线,就树盖房,围圈树木,以树承重、设置广告牌标语牌,刻划钉钉;

(三)穿越绿带,攀登园林建筑和雕塑,损坏、盗窃绿化设 施;

(四)在绿地内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倾倒垃圾、渣土或者倾倒、排放污水、废弃物、燃烧物品、停放车辆、放牧、开垦种植;

(五)擅自在公共绿地内设置营业摊位,从事商业、服务性经营活动;

(六)距树木1米以内堆放物料,树冠垂直投影1米内挖坑取土、倾倒有害物质;

(七)其他破坏绿地、有碍树木生长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城市中的树木。确需砍伐、移植的,须报经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林业部门批准,并按规定补植树木或者缴纳绿化补偿费。遇有不可抗力需砍伐的,可以先行处理,但应当在事后2日内报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林业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 电力、电信、广电等部门的各种管线、交通信号标志及设施的建设,应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各类新建管线应当避让现有城市绿地,确实无法避让的,在施工前应当经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协商确定保护措施,建设单位承担所需经费及绿化补偿费。

第三十五条 城市规划区内古树名木应当由林业主管部门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进行重点管理和养护,严禁砍伐、迁移或损坏。因特殊原因需砍伐或迁移的,应经林业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违反以上规定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依法处罚。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2008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山市党代会报告

    争当桥头堡 建设排头兵 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保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9月17日) 李正阳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

    云南保山市导游词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而在抗战时期,这里又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的“滇缅公路”......

    保山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

    保山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鼓励国内外各种组织、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山的招商引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保山市成功引进市外资金、设备、技术等的国内外公民......

    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

    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德育工作介绍 坚持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一、德育工作队伍......

    保山市2010年六一儿童节主持词[本站推荐]

    开幕词 甲:各位老师 乙: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送去五月的芬芳 乙:迎来六月的时光 甲: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乙: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甲: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 乙:六月,有童年......

    保山市2010年招考公务员

    保山市2010年招考公务员(工作人员)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经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公务员局审核批......

    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

    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 新教师培训方案近年来,我校新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新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根据学校领导对新教师培训的要求和新......

    云南保山市介绍导游词

    云南保山市介绍导游词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而在抗战时期,这里又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