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破人骨教堂案例分析报告
“智破人骨教堂”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及组内成员分工: 1.分析目的 2.所用知识点 3.案例简介 4.分析步骤 5.结论
1.分析目的
在近代哲学发展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基本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哲学被划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原则。
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其中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命运。
人骨教堂一案中以“骨魔”费林格和警长助手安东为代表,通过案件中正反力量的周旋充分展示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交锋与较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案件中,最开始就有民间传说“骨魔”的存在,经过凶手的伪装与诱导,人们也因未知的恐惧而偏向于相信“骨魔”的存在,但是安东却坚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拒绝“骨魔”杀人这一唯心论说法,通过科学的方式调查、研究从而最终侦破案件。
如今,人类虽已用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唯心主义有神论的虚幻性,可是人民大众却因缺少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熏陶,总会因为他人恶意诱导或自身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犯唯心主义错误。不过,正如案件中安东这一人物的存在,它告诉我们即使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会因为自身的正确性战胜那些错误的观点。2.所用知识点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2)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
(3)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和发展的
(4)人类能通过实践能动的改变客观世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5)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对立性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6)意识能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意识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深入认识和遵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7)必然中有偶然(最初的杀人者的后代中有个别人继承了这种杀人取骨的变态欲望)(8)偶然中有必然(以人骨装饰的圣坛总有机会被打破,从而为警员提供了破案的线索)
(9)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案例简介
2004年11月19日的鬼节前夕,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来参观人骨教堂。威里打赌让哈尔在教堂内呆上一晚,如果他敢就赢得赌金100美元。没想到第二天哈尔失踪了,警察把教堂搜了个遍都没找到哈尔。在收队时,助手安东的对话机意外飞进神坛,撞碎了几根腿骨。安东碰了碰受损的腿骨,没想到手沾上了骨油,由此他推测这是一根新鲜人骨。于是,警方进行全面搜查,最后搜出5个人的新鲜骨头,但这些都与哈尔的DNA不符。
传说在19世纪,人骨教堂里的装饰,全是出自于工匠瑞特手中。人们私下传瑞特杀了不少人,用新鲜的骨头去代替那些腐朽的骨头。并且有谣言传出:骨魔瑞特再世,由于鬼节前的献祭被打扰,27日晚上,瑞特会重返人骨教堂,再次献上祭品。
27日入夜,费林格警长独自待在教堂内抓捕瑞特,却被困在教堂受到攻击。警员们用专门工具破开大门,把昏迷的警长送往医院,并在现场发现了哈尔的骨头!
由于警长受伤住院,安东决心独立破案。他收集资料,大胆推理,得到了大量的推测,于是指挥警员们开始了新的搜查。在以教堂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圆圈内,警方找到了一栋可疑的房子。警方在房屋附近展开拉网式搜索,发现了大量的人类碎骨,并且意外地发现这栋房子的主人居然是费林格,而费林格居然是骨魔瑞特的后人。最终,费林格自杀谢罪。4.分析步骤
1.在助手安东的整个破案过程中,凶手并没有露出重大破绽将怀疑引到自己身上,相反他做的步步谨慎,而安东正是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线索中,经过自己的推理,将所有事情联系在一起,推断出案件的真相,这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和发展的”思想。安东正是把握了这事物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性,才从一个个看似毫无相关的事物中找到整个破案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安东的破案事件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一个很小的体现。
2.整个故事中警长为避免引人怀疑,在小镇中传出骨魔再世,鬼节献祭的谣言,并设计自导自演了一出密室伤人的好戏,最后出现在警局办公桌上的白骨确实增强这个谣言的可信度,使大部分的无知群众更坚信骨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办案人员的思维。警长正是抓住了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意识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深入认识和遵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5.结论
冷静的安东认为,这是个物质世界,决不存在什么魔和鬼之类的 东西,这一定是人的行为,是谋杀。经过一系列周密调查,终于使真相大白。安东的想法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学道理, 即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在许多人都认为杀人是“骨魔”所为的时候,尤其是安东的警长还绘声绘色地描述如何遭到“骨魔”袭击的时候,安东还是坚持杀人者不是“骨魔”,而是人。经过周密的调查之后,最后终于发现,警长费林格就是杀人犯。这是一次唯物主义的胜利。
第二篇:《啃“骨”记》案例分析
《啃骨记》案例分析
1.陈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
答:陈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了解了教材内容,其次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学相关的大量资料最后又从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三维目标这些都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说明陈老师真正下了功夫认真备课了。
2.你认为陈老师教学探究的设计是否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
答: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陈老师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由于前期陈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查阅了大量的“罗马法”资料,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到了备学生、备教材等,所以支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3.如果你是陈老师,你会怎样了解学生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
答:我认为陈老师采用的课前问卷的形式很好,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如果是我,我也会采用此种方法,我还认为对于不同的课程采用的方法不同,像数学要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最好用测验的方法。
4.你认为陈老师收集学生问题来备课,应该问那些问题?
答:为了了解学生认知情况,我认为陈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涉及到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看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例如:罗马法起源于什么?罗马法涉及的范围有哪些?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陈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如:你对罗马以及罗马法有什么程度的了解?
5、对比陈老师前后两次的探究问题的设计,你觉得陈老师的修改的是否合理?为什么? 陈老师的修改完全合理。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有了陈老师的课前调查,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才有了后来的修改。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所以非常合理。
第三篇:培智案例分析材料
案例分析材料 案例一:
小莉,女,2003年5月8日出生,出生后发现四肢关节僵硬,双侧髋关节强迫屈曲,内收位,外展受限明显,于3个月时行双侧股内收肌松解术。四肢肌力不平衡,肌肉无弹性,双下肢肌肉稍有萎缩,能短暂维持直坐位,无语言,不会发音,听理解稍差。双手抓握尚可,精细动作差,爬行时呈青蛙式,转移能力差,不会独站,双下肢肌张力较高,屈髋屈膝,扶走时呈剪刀步态。
请根据该案例中儿童的行为特征,说出该儿童是属于哪类残疾,该类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有哪些?儿童教育活动中主要使用什么样的特殊教育方法,请用专业理论知识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该儿童属于脑瘫,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患者特征有:
1、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
2、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
3、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
4、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牛奶和食物推出。嘴部闭合困难。
5、异常行为:好哭、易激怒、睡眠差,但有时候非常安静,睡得太多,该学生在出生3个月时还不会笑。
康复治疗方法: 1.综合康复医疗
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如下:①手术;②矫形器;③水、电、光、声疗法;④语言、交流的治疗;⑤运动功能的治疗;⑥ADL训练。
2.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螺旋藻片(胶囊)。再就是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有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作用与片剂一样):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胆碱等。
3.中医疗法
包括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4.小儿脑瘫运动疗法
儿童脑瘫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
(1)儿童脑瘫运动疗法的共同目标 ①尽量使用正常方式运动。②使用双侧身体。③在卧、坐、跪和站立时保持伸直位。④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和活动。⑤预防畸形。
(2)各型儿童脑瘫的训练目标 ①痉挛型 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②手足徐动型 用手抓握动作训练以稳定不自主的动作,如果异常体位变化不定,按痉挛型的目标做。③共济失调型 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稳定的抖动,尤其是双手。
案例二: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和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他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力测试结果为弱智。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他人玩耍,不参加他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他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有目光挽留也没有任何动作反应,似乎没有对父母的正常依恋,面部表情很单调。若有需要,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无法用手指指物。身体语言贫乏,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兴趣狭窄,喜欢爬高,站在窗户上看外面的马路;喜欢在有弹性的表面如沙发、床上蹦跳直至疲惫;喜欢来回地奔跑。
请根据该案例中儿童的行为特征,说出该儿童是属于哪类残疾,该类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有哪些?儿童教育活动中主要使用什么样的特殊教育方法,请用专业理论知识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该儿童属于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和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案的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可以对小华采取生活环境的改变、目光接触训练、指令听从训练、模仿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目标主要在于,改善儿童感觉统合的能力,延长儿童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时间,提高对某一活动的注意力,训练儿童对指令的理解和简单动作的模仿,并进行简单要求的表达。
第四篇:财政学案例分析:浅议学前教育困局如何破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浅议学前教育困局如何破?
——对政府主导下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新思考
案例来源:根据2015-04-24 金羊网-新快报发布的“广州市公办幼儿园派位挤破头 62人争1个学位”和2015-06-01 南方网发布的“中山城区入园难、入园贵,优质幼儿园现通宵排队”(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卢兴江)的新闻编写。案例内容:
现象1:家长彻夜排队,争取入园名额
2015新学年,石岐区第一城“柏基中英文幼稚园”只招收两个小小班,共50名幼儿,但报名的家长超过了500个,有人提前16个小时去幼儿园门口排队报名时,现场已有六七十位家长坐在自带的椅子和板凳上排起了长龙,有的已经排了11个小时了。“天当房顶地当床,面包饼饭当干粮。”这就是描述在某幼儿园门口,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宝贵的入园名额,全家老少齐上阵,经历几天几夜排队等号的场景。但即使这样,也有很多家长无法争取到一个入园的名额。
现象2:优质公办幼儿园,挤破头也难进
据最新数据,目前广州市共有幼儿园1651所,在园幼儿约41万人。其中,各类公办园499所,提供学位14万个,其中教育部门办园159所,提供学位3.1万个;民办幼儿园1152所,提供近27万个学位。从报名情况看,招生人数最多的市一幼、市二幼最火,前者有192个计划,共2468人报名;后者170个计划吸引1595人报名。从竞争来看,大热门幼师附幼今年依然最火,其天河东园区只招收20人,却吸引了1234名幼儿报名,竞争比达62:1;海琴湾园1224人竞争29个学位,录取比约42:1。现象3:入园贵,保教费猛涨
西区翠景东方幼儿园也是一家省一级幼儿园,因性价比不错,备受欢迎。不过,记者采访得到的最新情况是,该园的保教费已经从原来的4000元,猛涨到了9500元。尽管如此,报名者依然超过500人,差不多10个报名者中,只有1个能有机会入读该园。
现象4:高额的赞助费,犹如一个“香饽饽” 某公立幼儿园的赞助费用从8000元/年涨到了18000元/年,仅一年的时间,涨幅堪比房价;而且有的幼儿园赞助费高达2-5万元/年。
总体来说,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为家长们心病。公办的收费便宜教学质量好,但挤破头都难进;私办教学质量稍好点的,保教费贵得离谱,上个幼儿园赶上供一个大学生了,甚至有一些幼儿园收费远远超过大学。另外入好园更难的现象是一种普遍性,由于家长担心“输在起跑线上”,怕孩子入读差一些的幼儿园吧,安全和教育得不到保障。所以继义务教育免费、高等教育控制学费及完善资助体系等措施之后,学前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问题已成为各地区急需破解的社会民生问题。案例分析:
导读:这里的学前教育是指狭义的学前教育,具体是指3—6岁儿童所接受的幼儿园教育。“入园难”是指人们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和合格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公办幼儿园、惠普性民办幼儿园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入园难”是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严重不均衡的结果。“入园贵”根源于入园难,它是指家庭接受学前教育的费用严重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范围,给家庭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通常表现为幼儿园收取高额的保教费,以及收取额外的赞助费,举办兴趣班等收取的杂费等。案例分析将从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我的思考这几点展开。
一、历史背景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为了支援经济建设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把学前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对待,免费为所有幼儿提供学前教育。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各级各类教育的产品属性,将义务教育(在我国是小学和初中)看作纯公共产品,将其他层级的教育看作准公共产品。然而,在这个制度转型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受到了有意无意的忽视,国家把学前教育推向市场,这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
二、发展现状
从2010年下半年起,国家剑指“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文件和行动密集出台,打破了学前教育多年以来被边缘化的局面,学前教育真正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列入政府工作的责任范畴。国家颁布的《 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 若干意见》认可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了学前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认识到学前教育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决定,政府应该成为主导,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经费。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有很大回升,从2007年全国学前三年仅44.6%的毛入园率,到2013年底,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67.5%,增长了近23%。
三、存在问题
虽然从数据方面来看,学前教育的办园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入园率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公办幼儿园入园难、民办幼儿园入园贵的情况依然存在。学前教育困局突出,关注度只增不减。
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发布:学前教育关注度首超高等教育。其中去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教育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教育质量”,第二是“教师素质”,而“入园难、入园贵”的关注度虽然有所下降,从第一退到了第三位,但问题仍然突出,像上述案例中所出现的家长彻夜排队,争取入园名额的现象屡屡发生。在城市里民办幼儿园缺乏政策环境的支持,收费和质量都存在问题,致使家长普遍选择公办幼儿园,为了优质资源的公办幼儿园派位挤破头,出现了 62人争1个学位的入园难现象,而对比农村幼儿园数量少质量不高,一些乡镇上新建的幼儿园闲置资源招生不满的怪象,更是突出了当前大家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已经从义务教育阶段提前至学前教育阶段,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成为一个焦点性的社会民生问题。
四、原因分析
我觉得“入园难”、“入园贵”的学前教育困局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地方,学前教育倍受冷落,举办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了市场,财政投入长期过低。而这些本就数量不多的经费又仅仅投向了少数示范幼儿园,由此导致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这是造成“人园难”“人园贵”的主要原因;第二家长对优质特色幼儿园的迫切追求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的攀比心理,使优质公立幼儿园和一些有知名度的私立幼儿园成了家长们追捧的目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导致“ 入园难”的重要因素 ;第三,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外来人口不断流入而且难以预测,使本来就有限的学 前教育资源出现短缺。
以上三方面原因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供需之间的矛盾。供需矛盾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方方面面注意力都在经济层面上,更多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在那个时期这是主要的矛盾。所以,有一些地方政府更多注意力在经济上,不在教育上,尤其是基础教育相对更容易被忽视。由于注意点更多在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教育,所以造成学前教育差不多近十年大滑坡。基本上在2003年滑到谷底,04、05年是恢复性的回升情况。近几年生活发展了,经济建设上去了,老百姓对教育更关注了,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让孩子在早期就接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个需求就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使得供需矛盾突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在于政府责任不到位。学前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同时还具有受益的排他性、正外部效应、社会公益性。因此,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其投入上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在现实中因此,强化学前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责任是解决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治本之策。
五、应对措施
(一)国家已发布的措施
1.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与定位。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属于社会公共事业,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决定,政府应该成为主导,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经费。
2.“国十条”里指出: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公办园的资源供给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另一种优质公办幼儿园适度举办分园或合作举办分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3.国家加大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国十条 ”中提出 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不断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规范的财政拨款机制。
(二)其他建议
1.在今天面临幼儿入园高峰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可以接受学前教育,应该将租赁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公共教育资源予以收回,如收回部分出租给民办幼儿园的公建配套教育设施,用于开办公办幼儿园。鉴于新建一家幼儿园所投入的土地购置、基本建设成本,所以可在原有基础上对多个公建配套幼儿园进行大修和二次装修,可以解决更多适龄儿童享受国家的公共服务。这能在短期内解决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问题。
2.针对城市里民办幼儿园收费和质量存在的问题,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资料进行审计,进一步促进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行为。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是根据办园成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质量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由幼儿园合理制定,在报区(县)教育局、物价局备案、签署《对社会履行备案收费内容承诺书》、列入招生简章向社会公示后执行。考虑到教育和物价部门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可以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民办幼儿园提交的收费备案资料进行审计。此外,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发表意见的公正性,建议委托审计的相关费用由财政资金保障。总之,采取各种有效应对措施,真正缓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民办幼儿园“入园贵”的问题。这是一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服务水平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我的思考
我在选题、搜集信息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专家学者们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建议,还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均表示,公立幼儿园少、幼儿园师资缺乏、入园难和入园贵等问题逐年加剧。优秀的幼儿园一直是家长们争抢的对象,简单地通过价格杠杆已经很难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然而,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的特点。钟娟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之后,学前教育也就应该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但是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不一样的是,幼儿的年龄太小了,父母有选择的权利,所以学前教育就不具有强制性,而只具有免费性和公共性。“因此,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不合适。
不过我觉得不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学前教育不可以具备免费性和公共性。我们不能单纯地把义务教育(纯公共产品)和非义务教育(准公共产品)这种对教育的二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往往会模糊我们的视线,跳出这种二分法,把学前教育看成是非义务教育的纯公共产品,即不剥夺“家庭对小孩个性化教育的自由”的权利,又可以使想要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家庭不产生负担和心理压力。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但是,除了义务教育以外,军队、警察、监狱、环境保护、桥梁、公路和灯塔等也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纯公共产品不必是教育,更不必是义务教育。我们以此来反观学前教,可以认为学前教育可以是像军队、警察、监狱、环境保护、桥梁、公路和灯塔等一样是公共产品,但不必是义务教育。
当然还存在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幼儿园免费的话那财政的投入过大,国家会难以负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向幼儿提供三年的免费教育,应等到一个国家已经富裕起来,完全有实力再考虑。很多人会问国家哪来的资源来支持这些服务呢?这是一个好问题,但它有个很好的回答,答案在相当程度上在于相对成本。在发展中国家里,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可以相对来说以更低的成本建设幼儿园的园舍和购买幼儿教育需要的物品,而包括园舍在内的很多大型设施一旦建成或购买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不需要每年都进行投资重建。我觉得政府将学前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性的纯公共产品对待,向所有幼儿,尤其是向低收人家庭的幼儿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教育,对于幼儿个人、幼儿的家庭、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教育实现社会阶层的变迁和改变命运。这集中体现在家长对自己子女教育的期待上,他们即使自己生活贫困,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为此,他们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向来不遗余力。从这种角度看,国家对幼儿教育进行投资,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对于家庭的资助。
第五篇:模块二可选案例分析《啃骨记》
《啃“骨”记》案例分析
1、陈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
答:我认为陈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主要是从三维目标入手进行考虑,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查阅了大量资料、调查学生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说明陈老师真正下功夫进行认真备课了。
2、你认为陈老师教学探究的设计是否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
答:我认为陈老师教学探究的设计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因为前期陈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查阅了大量的“罗马法”资料,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到了备学生、备教材等,所以支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3、如果你是陈老师,你会怎样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
答:我认为陈老师采用的课前问卷的形式很好,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如果是我,我也可能采用此种方法,我还会采用:出示教学问题测试等方法,但自我感觉还是陈老师的这种方法好。
4、你认为陈老师收集学生问题来备课,应该问哪些问题?
答:(1)你对罗马法了解多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
(2)什么是罗马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3)罗马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多大的促进作用?
5、对比陈老师前后两次对探究问题的设计,你觉得陈老师的修改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陈老师的修改完全合理。因为,新课标提倡:要联系学生实际学习,因为有了陈老师的课前调查,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才有了后来的修改,这是完全调查后得到的结论,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所以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