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林业行政管理条例
成都市林业行政管理条例
(2001年6月30日成都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1年9月22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林业行政管理是指对植树造林、森林保护、经营管理、森林采伐、木材加工运输过程中所进行的行政管理。
第三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林业工作。区(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工作。
土地、工商、建设、环保、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林业工作。
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四条 植树造林实行部门、单位负责制。
植树造林责任单位的造林绿化任务,由所在地区(市)县人民政府下达责任通知书,予以确认。责任单位必须按要求按时完成造林任务。
植树造林要选育良种壮苗,遵守造林技术规程,实行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本行政区域内当年造林,验收成活率不足85%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切实加强幼林管护。需封山育林的,由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五条 依法保护单位和个人植树造林、承包造林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造林者依法享有的所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六条 植树造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第三章 森林保护
第七条 禁止盗伐、滥伐林木。
禁止毁林开垦、采土、采石、采沙及其他破坏林地的行为。
禁止在幼林地、封山育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禁止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等毁林行为。第八条 禁止对天然林进行采伐和从事可能导致天然林毁坏的活动。
以保护、培育天然林为目的的抚育性采伐,经区(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逐级上报审核批准后,由森林经营单位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实行市长、区(市)县长、乡(镇)长负责制。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驻森林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部门和单位森林防火责任制。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营管理的林木,森林防火由经营者负责。
第十条 森林防火期内,在森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经区(市)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批准,领取用火许可证后,方能在指定地点、范围内用火,并由森林防火部门监督检查。
森林防火戒严期内,森林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必须立即组织军民扑救,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
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做好扑救火灾的物资供应、运输和通讯、医疗等工作。
凡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扑救,不得拒绝或拖延。
第十二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实施以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混交等营林预防措施为主,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第十三条 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驻森林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负责其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公路、铁路行道树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林木,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病虫害防治。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其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十四条 森林病虫害发生时,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指导有关单位或个人及时除治,防止扩散。发生暴发性、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除治措施,防止蔓延。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十五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林业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全市林业长远发展规划。
区(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调查并建立档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林业发展规划等项工作。
第十六条 严格控制征占用林地,确需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程序办理审核、审批手续:
(一)由征占用林地单位向林地所在区(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查、审核;
(三)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用地单位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四)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向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不得擅自改变林地用途。
森林经营单位在其林地经营范围内修建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恢复其林业生产条件。
第十八条 改变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第十九条 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第五章 森林采伐
第二十条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部门,不得越权或超过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 运输木材,必须持有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木材运输证》。
运输木材出省或从省外运入本市的,必须持有国家林业局统一印制的《出省木材运输证》。
运输木材已到达运输证所载终点,需再次跨区(市)县运输的,必须凭原木材运输证在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木材运输证。
实行凭证运输的木材范围及品种,按《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经营、加工木竹材,必须持有所在区(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四川省木竹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和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农村居民销售自有木竹材,须持有其所在地村民委员会的销售证明。
法人和其他组织销售自有木竹材,须持有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林业站的销售证明。
禁止无证经营、加工、销售木竹材和收购无林木采伐许可证或其他合法来源证明的木竹材。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条规定,未按要求完成造林任务,责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务,逾期仍未完成的,可处未完成部分所需造林费用2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分别情况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盗伐林木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至5倍的罚款;
(二)盗伐林木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至10倍的罚款;
(三)滥伐林木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2至3倍的罚款;
(四)滥伐林木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株以上的,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3至5倍的罚款;
(五)盗伐楠竹或者杂竹,责令补种盗伐面积10倍的相应种类竹子,没收盗伐的竹子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竹子价值3至10倍的罚款;滥伐楠竹或者杂竹,责令补种滥伐面积5倍的相应种类竹子,并处滥伐竹子价值2至5倍的罚款;
(六)造成林木毁坏的,责令补种毁坏株数1至3倍的树木,并处毁坏林木价值1至5倍的罚款;造成林地破坏的,可处非法开垦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罚款;
(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毁坏天然林的,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和第十一条规定的责任人或者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视其情节和后果,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但未造成损失的,处1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比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按滥伐林木处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木材检查站扣留所运输的木材及运载工具,分别情况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无证运输木材或者运输起止地点与木材运输证记载不符的,没收所运的全部木材,可以并处木材价值30%以下的罚款;
(二)使用伪造、涂改、作废等无效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没收所运的全部木材和无效证件,并处木材价值10%至50%的罚款;
(三)运输木材的树种、材种、规格、数量与木材运输证记载不符的,没收其不符部分与超过记载数量的木材;
(四)以伪装、藏匿等方式逃避木材检查站检查的,没收非法运输的全部木材,并处以木材价值30%至50%的罚款;
(五)运输木材拒不接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木材检查站依法检查而强行运输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强行通过造成其他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六)承运人违犯本条
(一)、(四)、(五)项的,没收其木材运费,并处运费1至3倍或所运输木材价款30%以下的罚款;
(七)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木材检查站,依法扣留木材及运载工具的,应当在3日内将运载工具发还给当事人,并对所扣留的木材作出处理决定;确因情况特殊,3日内难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经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至1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无《四川省木竹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经营木竹材的,没收非法经营的木竹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
收购无证木竹材的,没收非法收购的木竹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无销售证明销售自有木竹材的,扣留其木竹材,责令限期补办证明,超过限期未能补办证明的,没收其销售的木竹材。
第三十三条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林业部门统一印制的实物收据。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交同级财政部门;收取的国有林赔偿金及木、竹变价款作为育林基金;集体和个人所有林木赔偿金交归林主。
被责令补种树、竹因故不能补种的,依法可以改交相应的造林费,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取后代为补种。
第三十四条 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在执法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10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成都市林业行政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浅议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议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林业行政管理是林业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主要是监督、检查和管理木材的加工、利用、运输、采伐,保护森林资源等,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越来越高,然而当前的林业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出现大量的乱砍滥伐现象,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针对当前的现状,应加强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促进我国林业发展,为保护森林资源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建议,提高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林政管理监督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林木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林业建设的进程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林业资源供不应求,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当前的发展形势对林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不断建设和完善林政管理监督体系,采用科学有效的监督方式促进我国林业建设,但当前的林政管理监督工作中,缺少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林政管理监督的实效性。
(二)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
当前的林政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导致林业管理水平降低。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制定科学的造林规划,森林资源的林龄结构不合理,未成材的树木偏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树木较少,林业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加之林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些林木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大量乱砍滥伐、私自占用林地等,导致林业市场一片混乱。
(三)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多数管理人员认为林业管理不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对林政管理的认知程度较低,在林业建设、检测和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导致林业行政管理的工作质量下降,工作效率极低。此外,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很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项目中,并没有为林业建设投入充足的资金以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制约了林业建设的发展。
(四)林业队伍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当前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林业建设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依法治林
林业行政管理必须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开展各项工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实现依法治林的发展方针。同时,林政管理部门需大力宣传依法治林的重要性,通过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林业法制意识,积极呼吁群众保护森林资源。
(二)严格打击乱砍滥伐现象
首先,林政管理部门需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主要宣传《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法》等,加强从事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促使林木行业有序发展,针对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无证采伐等违法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需加强林业管理力度,特别是采伐限额管理,制定严格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杜绝超限额采伐现象发生。同时要重视林地林权管理,为避免林地逆转和流失,必须要对多占乱占、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再次,要积极宣传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科学地控制其种群数量,掌握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防治森林病虫害,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林政管理部门需建设护林队伍,做好森林巡护工作,在巡护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报告给上级部门,杜绝一切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完善的林业政策体系
1.建立林业产权制度
针对林权所有者的林地林木流转权、林木采伐处置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实行依法保护,如果林地的权属十分明确,当地政府需对林权所有者颁发林权证,并赋予林权证相应的法律效力。对于有争议或者权属不清的林地,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尽快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颁发林权证,使“两山”责任制更加完善、稳定。
2.建立林业采伐政策
商业性采伐时,不能采伐生态公益林;严格按照相关报批手续进行更新采伐和抚育间伐。
3.制定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
要合理地规划商品林和公益林,形成科学的比例,并针对两类森林资源制定出管理方案。在公益林的管理过程中,要将其纳入公益事业的范畴,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公益林中包括农民自留和集体森林资源,因此需要给出一定的补偿。此外应探索更多获取公益林的途径,不断扩充我国的森林资源。
(四)建立林业行政管理体系
1.由政府组织领导林政管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已经实现了转型,从传统林业重经济发展转向为生态环境建设,林政管理也开始重点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如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荒漠化防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及造林绿化等,提升了林业建设的公益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不只是林业部门的事,政府应积极参与进来,为林业建设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共同发展林业建设,呼吁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快速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为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奉献出力量。
2.保持林政管理体系的稳定性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最短要几年时间才能成材。林木属于可再生资源,社会生产和生活也都离不开林业资源,所以,造林规划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制定林业相关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采用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力度,保持林政管理体系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开展林业建设工作,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五)完善林业部门的职能
针对当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情况,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其次是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森林采伐实行限额管理、制止乱侵强占林地、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第三,需制定林业建设的发展战略,全面创新林业相关政策和制度,以此来维护林业生产的有序性。第四,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执行林业管理和监督工作。第五,采用“走出去”的发展方针,积极与国际交流合作,扩宽我国林业建设的管理和发展思路,全面提高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第三篇:成都市林业局机关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实施细则
成都市林业局机关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省、市工作目标的完成和政令畅通,促进全市林业事业的发展,参照省、市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对机关各处(室)的绩效考核。
第三条 考核按照“统一标准、客观公正、考评结合、奖惩逗硬”的原则,采取自查与检查相结合,半年抽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成立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局的目标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副局长、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及有关处室的处长组成。局办公室承办目标绩效考核的具体事宜。
第五条 目标绩效考核工作原则上在次年的1月份进行完毕。
第二章 考核内容
第六条 纳入目标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有:
一、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完成情况。
二、市政府奋斗目标完成情况。
三、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四、保证目标执行情况。
五、网络目标、专项目标和新增目标完成情况。
六、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各项目标完成情况。
七、市委、市政府目标督办件和领导批示件,人大代表批评建议意见、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
八、局下达的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的完成情况。
九、“两大工程”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第三章 考核方法
第七条 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的考核,实行日常考核和年终全面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一、对目标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控并加强对重点目标的督查。
二、季度以自查为主,各处(室)每季度末要对承担的目标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认真自查,自查结果以报表形式报送局办公室。
三、半年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各处(室)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形成简要材料于6月30日前报局办公室。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将根据情况进行抽查。
四、年终全面考核,由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对各处(室)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认真考核。
五、实事目标、网络目标和专项目标,按照牵头或下达部门的要求,由承办处(室)形成单项材料上报,局办公室负责督查督办。
第八条 各被考核处(室)要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自查,如实写出目标自查总结报告,填写各类报表,归集、整理各类资料,自查报告于12月10日前报送局办公室。
第九条 目标绩效考核时,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采取听、看、查、问、议、评的办法,对被考核处(室)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打分。
第四章 计分原则
第十条 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双百分制。即:工作目标100分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100分。工作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考核的100分,由基本工作目标70分、各类加分30分构成;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分办法另发。考核结果,按工作目标折扣为80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折扣为20分,总分100分。
一、各处(室)承担的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的基本分为70分,并按创新目标30分、重点目标30分,日常目标和配合目标共10分进行分值划解。(注:只有创新目标无重点目标或只有重点目标无创新目标的,其基本分合并计算。)
二、各项加分累计得分控制在30分以内。
三、各处(室)按项目完成情况加减分。个别项目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必须于10月底前报告,经批准调低指标后并完成的不减分,但其他未完成的则按比例减分。考核总得分计算公式为:实得分=实得基本分+实得加分-实际扣分。
第十一条 加分原则。
一、完成或超额完成局下达的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项目的,除得该项目标划定的基本分外,量化目标根据目标重要程度及完成的超额幅度加分(其中创新、重点目标加基本分值的8%;其他目标加基本分值的6%),累计加分不超过4分。
二、完成或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奋斗目标、职能目标目标的,按项加0.5分,累计得分不超过3分。
三、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项目和市政府新增目标的,按项加0.5分,累计得分不超过2分。
四、完成网络目标、专项目标的,牵头处室按项加0.2分,承办处室按项加0.1分。累计加分不得超过2分。
五、承担市委、市政府目标督办件和领导批示件、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主办处室按件加0.2分,协办处室按件加0.1分,累计得分不超过4分。
六、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以奖状、奖牌、证书为准、限集体奖)加1分;受到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加0.8分;获省厅、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加0.6分;获省厅各直属单位、表彰的加0.3分,同项内容按最高级别加一次分,累计加分不超过3分。
七、日常目标管理工作突出的处室,酌情加分。加分不超过2分。
(一)处室负责人重视并亲自抓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的加1分;
(二)各种资料、报表上报及时且程序正确、数据准确的加1分。
八、在全市林业改革、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或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加分的,由各处室提出书面申请,经考核小组研究后按项加1分,累计得分不超过2分。
九、其他处室根据被考核处室日常工作配合情况评估加分,满分为2分。
十、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根据各被考核处室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6分。其中:局长的评估加分为0.5-3分,分管副局长的评估加分为0.5-3分。
第十二条 减分原则。
一、未完成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且完成量在50%(含50%)以下的,其项目基本分扣完,对目标完成量在50%以上的,按未完成的比例扣分。
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省厅、市委、市政府;省厅各直属单位、市局、区(市)县委、政府通报批评的分别扣:2分、1.5分、1分、0.6分。但情节特别严重,影响非常恶劣的,可不受扣分限制。
三、“两大工程”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完成不加分,未完成目标扣4分。
四、未完成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奋斗目标、职能目标的,按项扣1分。
五、未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项目和市政府新增目标的,按项扣1分。
六、未完成网络目标和专项目标的,按项目扣0.2-0.4分。
七、未按规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按件扣0.2-0.4分。
八、未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标督办件和领导批示件的,按件扣0.4-0.8分。
九、在完成目标任务和督办事项的过程中,强调处室或局部利益,不服从全局,相互推诿,并影响了全市、全系统目标任务和督办事项完成的扣1-2分。
十、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差的处室最高可扣9分。
(一)处室负责人不重视目标管理工作的扣2分;
(二)各种资料、报表上报不及时或不上报的扣2分;
(三)上报资料、报表程序不正确、内容不真实或数据不准确的,视其造成的影响扣1-5分。
十一、对其它特殊情况需要扣分的,由市林业局目标考评领导小组确认。
第五章 奖励和惩罚
第十三条 奖励办法
根据处室年终绩效考核得分情况,分别设立一等、二等和三等3个等次,按考核等次及考核分值计发目标奖。
第十四条 惩罚办法
对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的处(室),按以下比例扣发全年目标奖金:
(一)对得分在70-79分的处室扣发10%的奖金;
(二)对得分在60-69分的处室扣发30%的奖金;
(三)对得分在59分以下的处室,扣发全年目标奖。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市林业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细则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成都市林业系统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省、市工作目标的完成和政令畅通,促进全市林业事业的发展,参照省、市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市林业系统纳入目标管理序列的有关单位。
第三条 考核按照“统一标准、客观公正、考评结合、奖惩逗硬”的原则,采取自查与检查相结合,半年抽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成都市林业局成立目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林业系统的目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副局长、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组成。市林业局办公室承办目标绩效考核的具体事宜。
第五条 目标绩效考核工作原则上在次年1月进行完毕。
第二章 考核内容
第六条 纳入目标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涉林目标完成情况。
二、省政府下达我市的涉林目标完成情况。
三、市林业局下达的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的完成情况。
四、省林业厅、市林业局督办件完成情况。
五、市林业局交办事项完成情况。
六、被考核单位开展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情况。
第三章 考核方法
第七条 目标管理督查工作的考评采取季查、半年检查和年终全面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季度以自查为主,各单位每季度末要对承担的目标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认真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以报表形式报送市林业局办公室。
二、半年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各目标责任单位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形成简要材料于6月30日前报市林业局办公室。市林业局目标考评领导小组,将根据情况对有关区(市)县林业局进行抽查。
三、年终全面考核,由市林业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认真考核。
第八条 各被考核单位要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自查,如实写出目标自查总结报告,填写各类报表,归集、整理各类资料。自查报告于12月15日前报送市林业局办公室。
第九条 考核时,市林业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将采取听、看、查、问、议、评的办法,对被考核单位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打分,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第四章 计分原则
第十条 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的考核实行百分制。
一、各单位承担的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的基本分为70分,并按创新目标30分、重点目标30分,日常目标和配合目标共10分进行分值划解。(注:只有创新目标无重点目标或只有重点目标无创新目标的,其基本分合并计算。)
二、各项加分累计得分控制在30分以内。
三、各单位按项目完成情况加减分。个别项目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必须于10月底前报告,经批准调低指标后并完成的不减分,但其他未完成的则按比例减分。考核总得分计算公式为:实得分=实得基本分+实得加分-实际扣分。
第十一条 加分原则。
一、完成或超额完成市林业局下达的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项目的,除得该项目标划定的基本分外,量化目标根据目标重要程度及完成的超额幅度加分(其中创新、重点目标加基本分值的10%;其他目标加基本分值的8%),累计加分不超过6分。
二、完成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涉林目标的,按项加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三、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涉林目标的,按项加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四、完成省林业厅、市林业局督办件情况的,按件加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3分。
五、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以奖状、奖牌、证书为准、限集体奖)加1分;受到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加0.8分;获省厅、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加0.6分;获省厅各直属单位、市局、区(县)委、政府表彰的加0.3分,同项内容按最高级别加一次分,累计加分不超过4分。
六、日常目标管理工作突出的单位,酌情加分。其中:主要领导重视并亲自抓目标管理督查工作的最高加0.5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头,有完善切实可行的部门管理考核办法,且认真实施的最高加0.5分;目标管理工作资料齐全、整理规范的最高加0.5分;各种材料、报表上报及时且程序正确、数据准确的最高加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七、在全市林业改革、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或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加分的,由各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考核小组研究后提出意见报考评领导小组审定,按项加0.5分,累计得分不超过2分。
八、承担市局交办事项的按项加0.5分,累计得分不超过2分。
九、市林业局各处室根据各被考核单位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加分,满分2分。
十、市林业局局班子根据各被考核单位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加分,满分5分。
第十二条 减分原则。
一、未完成创新、重点、日常、配合目标且完成量在50%(含50%)以下的,其项目基本分扣完,对目标完成量在50%以上的,按未完成的比例扣分。
二、未完成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涉林目标的,按项扣2分。
三、未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涉林目标的,按项扣2分。
四、未完成省林业厅、市林业局督办件的,按项扣2分。
五、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省厅、市委、市政府;省林业厅各直属单位、市林业局、区(市)县委、政府通报批评的分别扣:2分、1.5分、1分、0.6分。但情节特别严重,影响非常恶劣的,可不受扣分限制。
六、目标管理督查工作差的单位最高可扣9分。
1、主要领导不重视目标管理督查工作,工作机构、人员不落实的扣1分。
2、目标责任未分解落实,未制定本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扣1分。
3、目标管理督查工作资料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的扣1分。
4、各种资料、报表上报不及时或不上报的扣1分。
5、上报资料、报表程序不正确、内容不真实或数据不准确的,视其造成的影响扣1-5分。
七、未完成市局交办事项的,按项扣1分。
八、在完成目标任务和督办事项的过程中,强调单位或局部利益,不服从全局,相互推诿,并影响了全市、全系统目标任务和督办事项完成的扣2分。
九、对其它特殊情况需要扣分的,由市林业局目标考评领导小组确认。
第五章 奖励和惩罚
第十三条 奖励办法
对目标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由市局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先进单位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
第十四条 惩罚办法
对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及在目标绩效管理督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市林业局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细则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2008县级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
各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根据《关于2008县级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实施意见》(县委〔2008〕8号)精神,现就考核实施细则制定如下:
一、考核范围、内容和分值
县级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见附件1)。分三类考核(见附件2),第一类为经济服务与管理部门,第二类为公共服务与管理部门,第三类为综合服务与管理部门。其他垂直管理部门只考核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工作,得分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县直属机关党工委不列入考核范围。
考核总分为100分。考核内容分为共性工作、业务工作、机关作风民主评议、综合评定等四部分。共性工作(见附件3)30分,业务工作30分,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工作30分,综合评定10分。其他评分项目(包括市对县目标考核延伸奖惩、受上级嘉奖、统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扶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化与政务公开、生态县建设、食品安全工作等十一个项目)作为附加考核,不占比分,在总分中加扣。
二、考核办法
(一)考核分计算方式
计算各单位考核得分。考核分=共性工作得分+业务工作得分+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得分+综合评定得分+其他评分项目得分。
(二)共性工作的考核
共性工作由相关考核责任单位负责考评,分值以县考核办公室下达的指标为最高值,达标的得基本分,不达标的相应扣分。每项考核中被扣分的单位数应达到7个以上。具体考核办法见附件3。
(三)业务工作的考核
1、业务工作目标由各单位自行申报,县考核办公室审核把关,报县分管领导审定后作为考核依据,并反馈给各单位。
2、年终考评时,各单位应根据工作情况,对照考核目标逐条逐项进行检查、测评,并提出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说明,报县考核办公室,对未完成的目标也要如实说明情况和理由。县考核办公室对各单位的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核验,以书面审查为主,必要时进行实地抽查,量化指标一般以县统计局提供数据为准。
3、县考核办公室根据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量和工作难易程度,提出初评意见和分值,初评分范围为基础分加(减)5分,报县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后,送县分管领导审定。县分管领导可在县考核办公室提出的初评分基础上酌情加减,加(减)分值范围为初评分加(减)2分。
(四)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工作的考核
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工作根据《关于开展2008年机关作风民主评议的实施意见》(县委办〔2008〕11号),由县民主评议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县直属机关党工委具体实施。机关作风民主评议工作总分30分,采用百分制考核。具体考核办法见附件4。
(五)综合评定的考核
综合评定的分值为10分,考核范围和考核内容一般以《2008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县委办〔2008〕49号)为依据,由县委常委、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副县长等集体考评。综合评定的责任单位分四档考核,分别是优秀(10分)、较好(8分)、一般(6分)、不合格(4分),四档的比例一般应控制在20%、35%、35%、10%,县考核办公室取领导考评的平均分为各单位的综合评定得分。不列入综合评定责任单位的,得6分。
(六)附加评分项目的考核
1、市对县目标考核延伸奖惩、受上级嘉奖工作由县考核办公室负责考核。市对县目标考核结果延伸奖惩,根据市对县目标考核扣分及排名情况进行加扣分,最高加扣3分。受上级嘉奖和创新工作根据表彰、推广单位级别加分,最高加5分。
2、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负责考评。统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扶持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生态县建设、行政执法、信息化与政务公开等工作分别由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农办、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环保局、县法制办、县信息办负责考核,实行排位制考评,每项考评排名前三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排名最后二位的分别扣1分、0.5分。具体考核办法见附件5。
3、县级部门考核按类别排名,每一类的前(后)1、2、3名,分别加(扣)1.5分、1分、0.5分。
三、考核程序
1、县考核办公室负责全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2、各考核责任单位要经常性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掌握被考核单位的工作目标落实情况,建立台帐,进行动态管理,以此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依据。县考核办公室要对考核责任单位建立完善台帐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准确掌握各单位工作进度情况,并在督查与考核网上通报各单位业务工作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考核透明、公正。
3、各考核责任单位不得自行到被考核单位进行考核,确需实地考核的,应在县考核办公室确定的时间前提出,经县考核办公室批准,并一般由县考核办公室统一牵头组织实施。对擅自组织考核的单位,扣去该单位考核得分1分。
4、除业务工作外,其他考核项目扣分应提出依据,书面反馈给被考核单位,并报县考核办公室备案。被考核单位可在收文后7天内向考核责任单位提出书面申辩,并报县考核办公室备案,由考核责任单位负责核实,并将复核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县考核办公室。县考核办公室认为复核结果有争议,难以判定的,报县考核领导小组审定。被考核单位逾期未作申辩的,视为同意考核意见。
5、考核责任单位未及时报送考核材料,经县考核办公室催促,仍然拖延报送的,扣去该单位考核得分0.5分。报送的考核材料不符合本文件规定,经县考核办公室说明理由并退回后,报送的考核材料仍然不符合规定的,扣去该单位考核得分0.5分。
6、实行考核职责追究制度。如发现考核责任单位对共性目标考核调查不实,应该加扣分而未加扣分,扣减该考核责任单位相等的考核分。
7、县考核办公室对评定和记分情况进行汇总审核后,提交县考核领导小组审查,再提交县委常委会确定。
四、考核奖惩
1、根据各单位的考核得分认定其工作目标的完成实绩,在次年初发文通报,并报组织部门备案。
2、根据考核结果,结合我县实际,确定每分考核分奖额,再以分计奖,确定县级部门干部奖金额度。
3、根据考核得分进行分类排序,第一类前三位、第二类前三位、第三类前二位的部门正职为当县级优秀公务员;第一类最后二位、第二类最后二位、第三类最后一位的部门正职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公务员资格。关于印发《2009年桃江县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 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办委,县直机关各单位:
《2009年桃江县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已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桃江县委办公室 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4月8日 2009年桃江县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 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
为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根据《2009年桃江县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领导班子绩效考核
第一条 乡镇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总分为100分,工作业绩考核得分、社会公认评估得分分别占85%、15%的分值。
第二条 县直单位和双重管理单位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总分为100分,工作业绩考核得分分别占80%、70%的分值,社会公认评估得分分别占20%、30%的分值。
第三条 工作业绩考核
(一)工作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1.乡镇:⑴主要工作任务;⑵党风廉政建设工作;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⑸安全生产工作;⑹财政税收征管工作;⑺综合工作。(见附件1)
2.县直单位、双重管理单位:⑴主要工作任务;⑵党风廉政建设工作;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⑸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⑹政令畅通情况;⑺安全生产工作;⑻综合工作。(见附件2)
(二)工作业绩考核细则的制定
由县纪委、县委政法委、县财政局、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招商合作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7个单位分别制定考核细则并进行单独立项考核,县督查局参与。其余所有工作目标的考核统一纳入“政令畅通”项目中,以督查情况作为考核扣减分依据。
(三)乡镇工作业绩考核目标的确定
主要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分解到乡镇的指标确定,其余指标根据各乡镇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确定。
(四)县直单位和双重管理单位工作业绩考核目标的确定
1.县直单位和双重管理单位工作业绩目标总分分别为80分、70分,包括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和共同工作任务目标。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占60%,共同工作任务目标占40%。
2.主要工作任务目标确定的基本程序:
⑴征求单位党组(党委、工委)本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建议意见; ⑵由县级领导进行审查;
⑶签订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状;
⑷提交县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五)工作业绩考核的基本程序
1.各单位对照工作目标逐项自查; 2.县督查局与立项部门根据各单位自查情况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各单位相关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并征求分管领导意见,确认目标完成情况(双重管理单位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参照其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结果);
3.县督查局将审核结果反馈到各单位,根据单位申请进行复核; 4.县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考核情况。
(六)工作业绩考核目标的调整
单位工作目标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依照年初确定工作目标的程序进行调整,原则上一年只调整一次。
1.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经主观努力工作目标仍然明显不能完成的; 2.县委、县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上级决策部署,对工作作了重大调整的;
3.单位机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第四条 社会公认评估
(一)乡镇领导班子社会公认评估
乡镇领导班子社会公认评估分值为15分,由群众代表、机关干部职工满意度得分(占7分)和县级领导满意度得分(占8分)两部分构成。
群众代表、机关干部职工满意度测评参加人员为乡镇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职工,站、办、所、村(居委会、社区)的主要负责人,所在乡镇的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人大代表5至10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3至5人。县级领导满意度测评参加人员为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
(二)县直单位和双重管理单位领导班子社会公认评估
县直和双重管理单位领导班子社会公认评估分值分别为20分、30分,由县级领导满意度得分(分别占7分、10分)、单位或系统内干部职工满意度得分(分别占5分、8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满意度得分(分别占4分、6分)、乡镇班子成员满意度得分(分别占4分、6分)四个部分构成。
单位或系统内干部职工满意度测评参加人员为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职工,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的负责人和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离退休老同志代表。人数少于10人的单位由组织部门从与其工作相关联的单位随机选定10人参与测评。
(三)社会公认评估的档次确定
社会公认评估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档次,分别确定1.0、0.8、0.6、0.4的系数,弃权票不计入总票数。
第五条 领导班子等次的确定
(一)分乡镇、县直单位(4个系列)、双重管理单位分别排队。
(二)一等班子的确定 1.乡镇取考核计分的前5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 无记名投票确定4个乡镇为一等班子, 另1个则为二等。
2.县直单位分别取党群政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前5名,司法执法监督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前3名,经济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前6名、社会事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前4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分别确定4个、2个、5个、3个单位为一等班子,其余则为二等。
3.双重管理单位取考核计分的前6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5个单位为一等班子,另1个则为二等。
4.有《办法》第八条情形之一的不列入排名,依次递补。
(三)四等班子的确定
1.乡镇取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1个乡镇为四等班子,另1个则为三等。
2.县直单位分别取党群政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分别取司法执法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事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3个单位为四等班子,其余3个则为三等。
3.双重管理单位取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1个单位为四等班子,另1个则为三等。
(四)二、三等班子的确定 在确定一、四等班子后,根据各单位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最后得分和《办法》第七条规定,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第二章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第六条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得分由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得分、测评情况得分两部分加奖罚分组成。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得分
1.领导班子正职履行岗位职责得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按其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得分的75%折算。二是按县级领导对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评价占15%折算。
2.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岗位职责得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按其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得分的75%折算;二是按单位正职对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所记分数的15%折算。
领导班子正职对班子其他成员的具体考核计分办法为:由领导班子正职根据班子其他成员履行岗位职责及其工作完成情况,按照“优秀”(90—100分)、“称职”(70—89分)、“基本称职”(60—69分)、“不称职”(0—59分)四个档次进行考核记分,其中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人数不得超过班子其他成员总人数的50%(不足1人的可确定1人)。领导班子正职须以整数形式记分,且各档次内记分不能完全相同。基本完成工作目标的,记分不得低于60分。
领导班子有多个正职的,由多个正职分别对班子其他成员考核计分后取平均分。
(二)测评情况得分
1.测评分四个等次,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分别确定系数为1.0、0.8、0.6、0.4,弃权票不计入总票数。
2.测评内容:主要从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驾驭全局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民主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领导干部的测评情况所占分值为10分,分别由班子成员测评分(占5分)、机关或系统内干部职工测评分(占5分)两部分组成。
(三)奖罚分
1.领导干部个人获得省、国家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表彰的,分别给予个人1、2分的奖励加分。
2.领导干部当年因个人原因受到:⑴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等党纪处分的,分别对个人给予1、1.5分的扣减分;⑵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等行政处分的,分别对个人给予0.5、1、1.5、2分的扣减分;⑶因被问责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取消奖金、停职、免职、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降职使用等问责处理的,分别对个人给予0.1、0.2、0.3、0.5、0.8、1、1.2、1.5、2分的扣减分。
领导干部因责任追究受到上述处分的减半扣分。
第七条 年终考核时,县督查局根据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最后得分情况,按照乡镇、县直单位(分4个系列)、双重管理单位三个类别,从高到低分别进行排队。
(一)一等领导干部的确定
1.乡镇正职取考核计分的前8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7名为一等,另1名则为二等。
2.乡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取考核计分的前10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9名为一等,另1名则为二等。
3.县直单位正职分别取党群政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前4名,司法执法监督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前2名,经济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前4名,社会事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前3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分别确定3名、1名、3名、2名为一等,其余则为二等。
4.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取党群政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前8名,司法执法监督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前5名,经济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前11名,社会事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前7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分别确定7名、4名、10名、6名为一等,其余则为二等。
5.双重管理单位正职取考核计分的前4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3名为一等,另1名则为二等。
6.双重管理单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取考核计分的前 6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5名为一等,另1名则为二等。
7.在同一个领导班子中,一等领导干部正职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不得超过1人。
(二)四等领导干部的确定:
1.乡镇正职取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1名为四等,另1名则为三等。
2.乡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取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2名为四等,另1名则为三等。
3.县直单位正职分别取党群政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分别取司法执法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事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2名为四等,其余4名则为三等。
4.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取党群政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司法执法监督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经济管理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社会事务部门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5名为四等,另1名则为三等。
5.双重管理单位正职取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1名为四等,另1名则为三等。
6.双重管理单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取考核计分的倒数第1名和倒数第2名,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无记名投票确定1名为四等,另1名则为三等。
(三)二等、三等领导干部的确定
在确定一等、四等领导干部后,根据各单位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最后得分和《办法》第十条规定,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第八条 下列人员按以下办法进行考核
(一)县人大、县政协各委室领导班子成员的绩效考核分别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政协党组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政协党组分别对各委室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计分排队,并将计分结果报县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后,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票决确定其等次。
(二)县机要局正、副局长,县直机关工委正、副书记(县基层办正、副主任),县综治办正、副主任,县台办正、副主任,县文联的正、副主席以及县侨联正、副主席分别按照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统战部、县文化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干部正、副职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三)在本单位提任为正、副职的,按正、副职进行考核。交流到新单位任职的,按时间界限明确所属考核单位,其中7月1日前任职的,在新单位按新职务进行考核。7月1日(包括7月1日)后任职的,在原单位按原职务进行考核。
(四)抽调到临时机构工作一年以上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原单位进行考核,其测评在抽调单位进行。
(五)兼任两个以上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根据其担负主要工作的职务进行考核(县直正科级单位副职兼任副科级单位负责人的必须参加县直正科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绩效考核)。
(六)挂职锻炼担任乡镇或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纳入绩效考核,只记分,确定等次,不纳入诫勉、免职范围。
(七)由实职县级领导兼任领导班子正职的不纳入考核。
(八)县委常委担任单位正职的县委工作部门,主持日常工作的负责人作为领导班子正职进行考核。
(九)乡镇党委副书记按乡镇班子正职进行考核。
(十)县纪委没有担任纪委常委的室主任、县直单位副科级二级机构正职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十一)乡(镇)长助理由单位纳入公务员考核。
第三章
附
则
第九条 县督查局领导班子、班子成员由县委常委会议票决确定等次。第十条 本实施细则由县督查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行政管理论文
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弊端
及对策研究
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级行政管理2班
马利平
【摘要】: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在公务员考核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务员考核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此推进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公务员 考核制度 弊端 对策
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十几年来对优化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西方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推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时间是较短的,加上特殊的中国国情,现阶段在公务员的考核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也就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揭露出的腐败大案中的不少政府高级官员,在被提拔重用前已有严重问题,却顺利通过考核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更使考核问题成为社会注目的焦点。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因此必须对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进行改革。
公务员的评议,使公务员接受民众监督成为一句空话。同时,对公务员的考核侧重对个人的考核,没有同个人所在的部门考核紧密联系起来。
2、重视定性考核,轻视定量考核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重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测评,而单纯定性的考核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情况。
3、重视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尽管《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但目前,有关部门对公务员的平时考核如何进行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许多单位和部门也不重视平时考核,一些平时考核与考核相脱节,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依据,致使考核缺乏依据,考核结果不全面,缺乏权威性。
(四)考核结果等次偏少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而且优秀比例最多不能超过15 %,而真正不称职的也是极少数公务员,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这一等次上。这其中既包括相当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比较好的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比较差的公务员。然而,他们都享受同样的待遇,混淆了公务员的行为差别,使考核失去了公正,难以起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
(五)考核结果使用不当,激励作用不足
一是对优秀与称职公务员的奖励没有拉开距离。二是对考核中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重于受行政处分的公务员。这样
西方国家公务员考评结果的等次划分一般为5—7 个。相比之下,我国公务员考核等次仍然过少,不能反映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基于中国国情,建议中国公务员考核等次设定为五档为宜,并且重新确定每个档次的基本标准。
(五)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提升考核的激励功用
赋予不同等次公务员不同的奖惩措施,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六)规范考核程序,健全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和考核监督机制 在考核程序上要做到严格、严谨与公开、民主相结合。首先,要强调对考核程序的重视,采取一切措施杜绝走过场的现象,在广泛开展民主评议、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考核。其次,健全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加强与被考核人的沟通,对考核工作及时地跟踪和评估,使考核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还必须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需要有监督考核人员的法规和机制,尤其要加强对负有考核责任的领导干部的监督。
以上的种种对策,总结起来无非是让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更加明细化、更加客观公正、对公务员的监督力度也就更大了,但是笔者认为并不能一味地因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就认为考核应该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事实上那也是做不到的),应该监视每一个公务员的一举一动。因为这样势必会给许多公务员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反而会产生一些本来不具有问题。应该给公务员们一定的喘息空间,在他们及其家人的生活得到保障了之后,他们就可以更加无后顾之忧地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林业工作总结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加压奋进,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上半年全省林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省林业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总体目标,积极开拓进取,扎实努力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进展,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林业政策、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民生、促增长的政策机遇,组织申报林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建议计划共10类、46个项目,总投资8029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61572万元、地方配套18723万元。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向国家争取森林抚育等各类补贴资金45990万元,申报的各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正在陆续到位,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中幼龄林抚育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完成了全省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将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基础。
(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扎实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共完成造林绿化270.5万亩,其中三北工程造林65.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60万亩、农防林枯死树更新改造5万亩、采育林冠下造林60万亩、更新造林80万亩。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行动,完成村屯绿化2096个。结合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完成了4个示范区7个县市的防护林建设任务。80万亩中幼龄林抚育任务基本结束。强化荒漠化治理工作,协调落实了“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督查指导各地落实了防治和保障措施,全省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
(三)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全省新上规模以上项目42项,投资额18亿元;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298亿元,同比增长35.4%。科学谋划产业发展,高质量编制了《吉林省2010年—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精心筹备召开了全省林业产业大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做出了科学部署。协调落实林业产业发展政策,省财政从今年开始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林业产业,经初评有46个项目被列为支持重点。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集中开展资源外业调查,完成外业调查面积3598万亩,占参改林地面积的98.6%。有序开展确权工作,完成确权到户面积3246万亩,占参改林地面积的90%;有8165个村制定了村组林改实施方案,占参改村总数的94%;已签订各种林改合同108万份,面积2770万亩,占已确权面积的83%。妥善处理林权矛盾纠纷,共排查出林权纠纷27064件,涉及林地面积182万亩,纠纷调处率64%。借助林改契机,积极开展清理回收林地工作,全省共清收非法蚕食林地近200万亩,其中有100万亩使用权已落实到户,并已还林。
(五)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按照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方案,今年我省林业棚户区改造任务是40800户,其中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26000户、森经局棚户区改造6500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8300户。为确保完成改造任务,及时组织召开了全省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会议,对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并深入林场职工家中进行走访,在全面掌握各地工作情况,真实了解职工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编制了《吉林省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新建设计图集》和《吉林省国有林场危旧房维修改造技术措施》,为危旧房改造工作提供了指导。目前,各地的入户调查、协议草签、规划编制、建设用地审批等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六)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周密部署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了春防期间全省无大火,胜利实现了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把侵占蚕食林地作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有力地保护了林地资源。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起草了《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吉林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了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机制。认真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积极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加强木材加工运输管理,在全国率先启用了全国统一木材运输办理系统,规范了木材加工运输秩序。加强湿地建设管理,《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已通过省人大第一次审议;向海湿地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开展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工作,组织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特别是对东北虎、豹保护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大力宣传,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布了吉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严格实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采集证制度,有效保护了野生植物资源。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七)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不断推进机关党建活动载体创新,深入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五好党支部创建”、“争、创、评”和读书演讲比赛等项活动,全面加强了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围绕落实省委32号文件,制定了12个方面、45条细化措施,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了厅领导和相关处室,并对各处室和厅直属单位实行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较好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有关规定,制定了厅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规范、述职评议和部分处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等项制度,干部队伍建设步入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轨道。基层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近期可正式启动实施。信息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林业行政审批工作得到群众普遍好评。林业工会、机关服务中心、老干部和厅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总的看,在全厅同志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厅党组是满意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林业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步伐还不够快。尽管通过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活动,全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局部生态环境改善的任务仍很繁重,个别地方还存在绿化档次、质量不高问题;尽管纵向比林业产业产值增幅较大,但与发达省份比,还存在结构不优、总量不大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具备较大规模、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二是改革力度不够大。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意识不强,改革步伐不大,改革领域还局限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制约当前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没有从体制机制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研究破解,林业发展活力还没有充分迸发出来。三是外部推力还不够强。一方面是各级林业部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不够,一些重要工作还没有上升为地方党委、政府行为,还局限于部门抓林业的范畴;另一方面,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林业建设上做得不够,林业发展还没有形成向全社会开放的格局。四是工作方式方法亟待改进。习惯于开会、发文部署工作,对相关政策措施研究不够,在抓落实上拿不出着实、过硬的措施办法,工作指导不够到位,影响了工作的整体进度;在培育典型、用典型带动林业发展上投入力度不够,缺乏叫得响、树得住的样板工程。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工作安排意见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全省下半年林业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振奋精神,咬定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基本方针,紧紧围绕建设林业强省总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加强生态建设,突出发展林业产业,致力改善林区民生,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努力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区和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具体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努力提升全省生态建设水平。要始终把生态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下大气力,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一要全力打好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攻坚战。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面完成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建设任务。认真谋划编制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做好全省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总结表彰暨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启动实施大会的筹备工作。二要继续抓好重点工程造林建设。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全面完成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农防林枯死树更新改造、日贷项目和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态保障等项工程建设任务。三要做好检查验收准备工作。对全省造林质量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要做好退耕还林工程、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省级验收和迎接国家验收的准备工作。四要积极争取生态建设项目。主动向国家林业局汇报沟通,增加我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重点加大对白城市“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活动和科尔沁草业集团生态草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西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进一步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林业强省建设进程。认真贯彻全省林业产业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四区五带八大产业”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合力推进林业经济强省建设。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落实林业产业大会精神,加强对各地林业产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督促各市(州)、县(市、区)编写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谋划好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二要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启动实施省级林业百强企业和项目建设工程,建立省级林业产业项目库,鼓励支持各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大资本、大项目,加快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增强带动功能。抓好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调查审核和认定,年底前完成14个省级龙头企业和3个省级林业产业园区的申报、认定工作。三要充分利用国家林业项目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下林业贷款贴息调查摸底及统计审核工作,争取在享受国家林业项目贷款贴息政策方面得到更多实惠。四要完善县级林业产业管理体系。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县级林业产业管理机构,落实机构职能,配齐工作人员,强化对林业产业的服务管理。五要抓好科技、产业项目管理验收工作。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有关规定,对国家林业局、省政府支持的科技、产业项目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和指导,确保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三)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下半年林改工作要在完成合同签订、“两权”落实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回头看”,全面落实主体改革政策,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一要加强对林改工作的督导检查。由各级政府督查室、林改办牵头,对林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保证林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二要切实做好纠纷调处工作。对林改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深入研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定对策,依法依规妥善予以解决,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三要做好林改检查验收工作。出台《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采取省、市联合检查验收的方式,对各地林改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四要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年底前基本完成通化市配套改革试点任务,重点研究探索建立健全林业支持保护制度、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全省配套改革探索路子。
(四)进一步抓好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实现林区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针对今年我省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任务较重、国家棚改投资计划又刚刚下达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马上分解下达投资计划,为基层单位抢进度、赶工期创造条件;协调各县(市、区)发挥主观能动性,抢时间、争主动,想千方、设百计,落实好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资金、建设用材、工程项目和各项优惠政策等前期准备工作,动员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立即启动棚户区建设。同时,抓好去年棚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强对改造工作的监督检查,按规定程序做好考核验收工作,确保把好事办好。
(五)进一步强化各项管理,全面提高林业建设服务水平。适应现代林业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林业各项法规制度,坚持依法治林,不断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提请省政府对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进行总结表彰,积极做好秋季森林防火准备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坚持一手抓森林资源培育,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继续加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以向海湿地生态示范区为重点的湿地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切实保护好、开发利用好林地、湿地资源。要强化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搞好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装备的储备,确保险情发生,快速反映,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关于对机关工作的具体要求
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全厅上下各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同志,必须进一步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各自的工作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要深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省林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林业强省首先必须在更深的程度上推进思想解放,推进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林业加快发展的根源性思想问题,破除影响林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在谋划工作上解放思想。各处室、各单位要结合本职工作,重点围绕新形势下林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以宽广的视野、全局的观念和战略的思维,超前谋划林业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要在落实工作中大力提倡敢闯敢试精神。凡是对林业科学发展有利、对加速吉林崛起有利、对群众利益有利的事情,就要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充分激发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厅同志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尽职尽责,带头开明开放,带头敢闯敢试,勇于做改革的促进者、创新的实践者,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二)要坚持责任推动,狠抓工作落实。有责任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实践证明,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各处室、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推动工作上来,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本处室、本单位承担的职责,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制定过硬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力争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要加强处室、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序开展。厅办公室要加强总体协调调度,定期通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承担考核任务的处室要加强对岗位责任制的考核监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优良的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以“严、细、实、快”为标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扑下身子,深入工作一线,深入林区群众,了解林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了解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了解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妥善化解矛盾,不断推进事业创新,以加快发展体现实干精神,以实干精神促进作风转变。对于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部署的工作,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抓好落实,做到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罢休。对重点任务要抢时间、争速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四)要与时俱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目标,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锻炼、改进机关作风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要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即提高抢抓机遇能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破解难题能力,提高政策落实执行能力。要切实抓好机关制度建设,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行之有效的要继续坚持,不够健全的要尽快修订完善,并在狠抓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在全厅形成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抓落实机制,用制度建设的成果促进、保证全厅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要努力培育林业行业文化,认真办好和谐兴林运动会。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守廉洁从政准则,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同志们:全年时间已经过半,完成全年任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艰苦的努力。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为推进林业强省和现代林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