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办法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办法(试
行)
2006-02-05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委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令》、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试行)>等六个投资体制改革文件的通知》(云政发[2004]224号)下发的云南省省级投资管理办法(试行),制订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本委审批或者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的使用省级预算内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投资的项目,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有关设备材料的采购,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应当依法进行招标的,招标方案必须经过本委核准。
第三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有关设备材料的采购,未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范围的和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的,必须在招标方案中说明不招标原因,办理核准手续。
第四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一般应当公开招标,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项目,经本委核准后,可以邀请招标。
第五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招标方案核准事项主要有:
(一)具体招标范围(全部或者部分招标);
(二)拟采用的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拟采用自行招标的还应按照规定(附表三)的内容报送书面材料;(三)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拟采用邀请招标的,应对采用邀请招标的理由作出说明;
(四)其他有关内容。
第六条 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投资项目,项目招标方案应按规定的格式(附表一)编写,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同时报本委。
申请投资补助、贴息的项目,项目招标方案应按规定的格式(附表二)编写,作为资金申请报告的附件,随资金申请报告同时报本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报送时,预算内资金尚未确定的,可按申报资金先报送项目招标初步方案,在资金明确后补报正式招标方案。
第七条 预算内投资项目招标方案一经核准,不得随意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的,必须重新办理核准手续。
第八条 政策法规处、办公室、投资处、纪检监察室、重点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等有关处室应当协同配合,在办文、投资计划安排、招标方案审查、监督检查方面各负其责,做好本委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招标方案核准工作。
第九条 本委预算内投资项目招标方案核准程序为:
(一)项目审查处室受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时受理项目招标方案,受理后将招标方案转政策法规处签收。
(二)政策法规处对项目招标方案或者招标事项进行核准时,对报送的项目招标初步方案提出初步方案核准意见,对项目招标正式方案提出正式核准意见。如招标方案(或者招标事项)与法律法规不符,应当要求项目单位予以纠正。
(三)政策法规处将核准意见送项目审查处室会签并备案。
(四)项目审查处室将招标方案核准手续是否齐全作为项目审查的内容之一,在提交投资审批委员会的材料中注明。(五)项目审批通过后,政策法规处将招标方案核准意见按办文程序呈报分管招投标工作的委领导签发。核准意见抄送委相关处室及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第十条 经本委核准,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确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资金申请报告前先行开展招标活动。
本委认定先行开展的招标活动中有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形的,应要求其纠正。
第十一条 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共同投资的项目,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企业投资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在申报项目时必须同时申报招标方案。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单位不按规定办理招标方案核准手续的,其项目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 项目申报单位不按核准的招标方案进行招标活动的,由重点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依据相关法规进行查处。
第二篇:四川省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管理办法
四川省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采取投资补助方式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进行的项目投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投资补助,是指省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资金补助。
投资补助资金为无偿投入。
第四条
投资补助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主要包括:
(一)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四)推动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
(五)根据国家要求或向国家承诺,应由省级预算内投资配套的项目;
(六)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建设项目,以及符合前期工作经费安排范围的项目。
第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严格遵照科学、民主、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做好投资补助安排工作。
第六条
省发展改革委应根据界定的投资补助安排范围,统筹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省级项目按照批复或承诺的投资额安排投资补助;省级以下项目,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项目具体情况安排投资补助。
第二章
资金申请报告的申报
第七条
需要申请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的项目,应按照有关要求,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省级部门、各市(州)或扩权县(市)发展改革委(局)、省属企业为申报单位。
第八条
按照有关规定由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以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并提出资金申请,也可以在项目经审批或者核准后,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由省发展改革委备案的项目,应在项目备案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由地方政府审批的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由地方政府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应在核准或者备案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第九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投资补助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
(四)省发展改革委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第十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附具以下文件:
(一)实行审批管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国家或省明确审批项目实施方案的,附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文件);
(二)实行核准或者备案管理的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批复文件或者备案意见;
(三)省发展改革委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条
省级项目原则上由项目所属省级主管部门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省属企业可以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项目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地方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由市(州)或扩权县发展改革委(局)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市(州)或扩权县发展改革委(局)要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第三章
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核和资金安排 第十二条
省发展改革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
(一)符合省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安排范围;
(二)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三)项目的主要建设条件基本落实;
(四)符合省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时,根据需要,可以委托有关机构或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审查结果,对同意安排投资补助的项目,根据当年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规模进行统筹平衡,按预算内投资管理程序,编制并安排下达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
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的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严禁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资金。
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要求报告投资补助项目建设情况的,项目单位和申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省发展改革委报告项目资金使用、建设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项目不能完成既定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和申报单位应当及时向省发展改革委报告情况和原因。省发展改革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相应调整。第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必要时可以对安排投资补助的重点项目进行检查总结,开展中期评估和后评价。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分工,对使用投资补助的项目加强监管,防止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资金,保证政府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顺利实施。第十九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项目单位和申报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的监督检查。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投资补助资金,并可根据情节轻重提请或者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的;
(五)拒不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二十一条
申报单位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投资补助资金损失的,省发展改革委可根据情节轻重,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资金的,省发展改革委五年之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十二条
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原则,做好投资补助安排工作;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原川发改投资〔2005〕64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云南省省级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01-01 【生效日期】2005-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云南省省级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省级预算内投资行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加强监管,根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或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的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进行的投资活动。
第三条第三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及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重要领域发展建设规划和政府投资中长期计划的要求,提出省级预算内投资规模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级预算内投资规模应当与省级财政收入保持适当比例关系。
第四条第四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一)省级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的基础设施项目;
(二)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教育、文化、卫生、水利、农业、林业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项目;
(四)支持地方公益事业建设;
(五)扶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六)支持重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大项目;
(七)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第五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分别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投资方式。
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式,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
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程序审批,主要包括编制和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进行建设准备和建设实施,办理竣工验收和产权登记等。有特殊规定的项目,需要审批开工报告。
采用投资补助、贴息方式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按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的程序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或审核权限,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第六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当符合规划、环保、土地、劳动、安全和建设项目强制性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第七条第七条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
第八条第八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当通过建立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等制度,加强对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当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前期工作和投资计划的指导作用,编制全省发展建设规划和专项发展建设规划。建立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制度,指导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和完善省级预算内投资管理。
第二章 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第十条第十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适用本章规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对于省人民政府直接举办的政权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全额或者主要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通过拨款无偿投入。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对于需要省人民政府参与或者支持的经营性项目,采取资本金注人的方式将省级预算内投资注入省人民政府授权投资机构,由其按照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要求进行投资。
省级预算内投资形成的股权或资产,由省政府授权投资机构行使出资人权利。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三)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四)项目建设选址、占地面积设想;
(五)项目总投资匡算、资金筹措和还贷方案设想;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估计,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七)环境影响、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等初步分析;
(八)建设进度初步安排;
(九)结论。
项目建议书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编制格式编写。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项目建议书由项目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州(市)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或省级有关部门审核后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州(市)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大型企业集团等可直接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报项目建议书。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申报单位在报送项目建议书时,应附以下文件:
(一)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或州(市)级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二)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或州(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初审意见;
(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要点和初步意见;
(四)使用银行贷款的项目需要提供银行意向或初步承诺;
(五)按照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随同应当补充的有关问题,通知申报单位。需要委托咨询机构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评估的,在受理后向咨询机构出具委托函。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批准项目建议书前,可以通过公示、专家评议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收到咨询评估意见后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于批准的项目,向申报单位出具批准文件;对于不予批准的项目,应书面通知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提出的可行性和依据;
(三)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四)项目建设选址;
(五)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消耗;
(六)项目外部配套建设条件论证;
(七)劳动保护、卫生防疫和消防;
(八)项目总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落实情况;
(九)招标方案;
(十)风险管理方案;
(十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十二)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
(十三)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编制格式编写。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项目单位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附上以下文件:
(一)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
(二)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文:
(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或者规划批准文件;
(四)银行贷款承诺;
(五)国家和省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经有资质的咨询机构和专家的评估论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予审批。
咨询机构要对出具的评估论证意见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评估后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或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从事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或评估的机构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范围,并应列明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用地规模、主要材料和设备选择等。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评审后,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审批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概算应当包括项目建设所需的一切费用。总投资概算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总投资估算的10%,否则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重新报批。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单位应当按照初步设计建设。因设计变更、项目实施环境变化等情况,确需调整项目概算总投资的,由项目单位提出调整方案,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未经批准,超出概算由项目单位自行平衡。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国家的规定,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合并或者减少某些审批环节,但不得擅自增加审批环节。
第三章 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资金审批程序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投资补助是指使用省预算内投资用于非省事权范围内的项目建设,通过拨款无偿投入。
贴息是指使用省预算内投资对建设项目使用银行贷款所发生利息的补贴。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采取投资补助、贴息方式的,适用本章规定。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当根据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规定投资补助的原则,包括补助的重点、定额或比例的补助方式,明确资金用途。遵循科学、民主、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安排投资补助和贴息。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的项目主要包括:
(一)农林水利项目;
(二)公益事业项目;
(三)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
(四)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五)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项目;
(六)其他项目。
对于第(一)(二)(三)(四)项的项目主要采取投资补助方式,对第(五)项的项目主要采取贴息方式。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对申请投资补助、贴息的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建设规划、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实现政策目标和建设目标的保障措施,以及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申请贴息项目的银行贷款办理情况等;
(三)专项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所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四)申请理由。
资金申请报告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编制格式编写。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项目单位申请投资补助和贴息时,应当向当地发展改革部门申报,并逐级上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送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以下文件:
(一)州(市)政府和州(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有关文件,县(区)备案机关备案的有关文件;
(二)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报告;
(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初审意见;
(四)根据国家和省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批,必要时在审批前委托咨询机构和专家对项目概算进行评审。
第四章项目建设实施管理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人的政府投资项目,适用本章规定的项目建设实施程序。
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的项目,参照本章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的公益事业和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除有特殊要求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外,应当选择专业化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
专业化的建设管理单位应当通过招标等方式择优确定。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使用资本金注人的经营性项目和其他经营性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正式成立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的设立和运营应当符合《公司法》及有关项目法人的规定。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项目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由国家公务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和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当于投资计划下达后或者批准开工后建设实施。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以对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开工条件、开工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等作具体规定。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当实行监理制,以控制工程投资、工期和质量。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程、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设备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一般应当采用委托招标。特殊情况可以采用自行招标,并办理相关手续。
全额使用省级预算内资金的项目,招标方案应当随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有关设备材料的采购,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有关配套规定进行招标。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应当实行公开招标,确需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要经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对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未经批准擅自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不得批准开工。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同一经营实体对同一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当只能承担咨询、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中的一项工作。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确需变更设计但不需增加省级预算内投资的,应当经原设计单位编制变更设计说明,按照原审批程序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重大设计变更或需要增加省级预算内投资的,应当按规定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以委托有关机构对设计和有关方案进行审查。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完成单项工程结算,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审核。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按批准的设计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当于六个月内编制完成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审核,并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竣工验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以授权州(市)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项目单位应当于竣工决算审核完毕和竣工验收合格后三十日内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未经产权登记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产权登记后,项目代建单位应当及时与使用单位办理项目移交手续,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建成运营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和机构对项目质量、投资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价。
第五章 规划和投资计划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省级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资源开发等重要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包括专项发展建设规划。
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或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发展建设规划,是省级预算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当指导相关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应当达到规定的深度。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投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编制发展建设规划和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实行储备制度。储备项目包括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的投资项目、发展建设规划内的投资项目、政府投资中长期计划内的项目以及其他申请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的项目。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批准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和资金申请报告的资金安排纳入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列入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项目和在建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安排原则和重点投向;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三)项目建设单位已经选定或者项目法人已经成立;
(四)具备开工条件;(五)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需要列入当年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但不具备上述规定条件的项目,可以在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中预留相应的资金,作为拟安排项目列入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应当于上一年的10月编制完毕,并上报省人民政府。
省预算内投资计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财政厅列入预算。
省级财政预算报省人民政府确定,并报经省人代会批准后,向各部门、各地下达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年在年初计划中安排投资总量的70%左右,其余30%左右在中安排。中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总量的30%左右,主要用于:
(一)中省委、省人民政府交办的需要当年安排投资的项目;
(二)本办法第五十八条所列项目;
(三)需要调整的其他项目。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包括下列内容:
(一)省级预算内投资总额;
(二)续建、新建和拟安排项目的名称、建设内容、建设期限、项目总投资额、投资额;
(三)投资补助、贴息及项目前期费用的总量和重点支持方向;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应当优先保证续建项目和中央支持项目的资金需求。
依法应当进行招标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项目决算总投资额根据项目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价格确定。
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确需调整已列入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项目及项目投资额的,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整,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招标后的结余资金,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筹安排。
中标总投资超过批准概算的,应当重新报批概算。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后,省财政厅根据投资计划及时、足额拨付建设资金。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与州(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他出资人共同投资建设的项目,省人民政府与州(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他出资人应当严格按照预算内投资计划要求,按照各自承担的比例,及时、足额将投资资金拨付到位。
分安排的投资项目,州(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他出资人未及时、足额将承诺投资资金拨付到位的,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在下一投资中扣减上一省预算内出资部分。
州(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他出资人未及时、足额将投资资金拨付到位的,财政部门应当暂停资金拨付。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当加强对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的管理,并负责对计划的实施进行协调。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报送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组织稽察特派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省级预算内投资进行稽察。
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五条 财政、审计、行政监察等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项目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应当在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施工现场和建成后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显著位置公示。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七条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当设置并公布举报电话、网站和信箱。任何单位、个人都有权举报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审批、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项目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三年内不得承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排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履行有关程序擅自开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建设标准,改变建设内容,扩大或者缩小投资规模的;
(三)未依法组织招标的;
(四)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五)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或者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六)已经批准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实施或完成的;
(七)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有关投资中介机构在对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进行招标代理、咨询评估时弄虚作假或者评估结论意见严重失实的,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得从事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排的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评估论证意见严重失实的,要依法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取消资质。
第七十条第七十条 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法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开工报告的;
(二)强令或者授意项目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一条 省级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衔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
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
文号:深府〔2009〕10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请定期报送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的通知》(发改投资〔2008〕8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在深圳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公司)以及外资以并购境内企业的方式所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项目。
第三条
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分类,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在1亿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限制类项目,须经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意见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余项目中,跨市项目需由省发展改革部门核准,非跨市项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按本办法核准。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的合同、章程由市贸工局负责审批,须报商务部审批的,由市贸工局受理后转报。
第四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政策的制定,并负责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核准管理工作。
第二章
核准程序
第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及《深圳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申请表》;申请报告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
第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申请报告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要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四)节能方案分析;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补偿分析;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七)经济影响分析;
(八)社会影响分析。
第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除提交申请报告外,需附如下资料:
(一)项目法人注册文件以及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复印件)、外商投资批准证书(复印件)及经审计的最新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复印件);
(二)资本金证明文件(原件),需要融资的项目应提供融资意向书(原件),需增资、购并的项目应提供公司董事会决议(复印件);
(三)房地产项目应提供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复印件)和相关土地证明材料,旧住宅区、旧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改造项目需提交市规划部门的审查意见(复印件);
(四)特许经营、特种行业、专营专卖和控制行业的项目及需政府配置特殊资源的项目,需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或意见(原件)。
需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或需由省里核准的跨市项目还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交如下资料:
(一)项目节能方案的评估和审查意见;
(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审查意见;
(三)环评审查意见;
(四)用地预审文件。
第八条
项目申报单位按上述要求备齐材料后,市发展改革部门应正式受理,并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受理通知。
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要求的,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申报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办理期限自项目申报单位补正全部内容之日起计时。
第九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在受理核准申请后,如果有必要,应在3个工作日内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且评估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对于可能会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市发展改革部门在进行核准审查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条
对于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申请报告中涉及环保等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事项,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主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在收到市发展改革部门的征求意见函(附项目申请报告)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书面审核意见;逾期没有反馈书面审核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一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在正式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做出对项目申请报告是否核准的决定,或向上级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审核意见。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核准决定的,经核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并应及时书面通知项目申报单位,说明延期理由。
市发展改革部门征求公众意见、委托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时限内。
第十二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
(一)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
(二)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的规定;
(三)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四)符合公共利益和国家反垄断的有关规定;
(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工艺标准的要求;
(六)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外债管理的有关规定。
对需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或需由省里核准的跨市项目,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征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后方可转报上级部门核准。
第十三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同意核准的项目须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核准通知书;不予核准的,须在规定时限内出具不予核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项目核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将该核准文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章
核准效力
第十四条
核准通知书从发文之日起3年内有效。项目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届满时仍未竣工验收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在该文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市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延期。未申请延期或已申请延期但未获准予的,期限届满时,原文件自动失效。
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交正式的延期申请书,并附上原核准文件(含复印件)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受理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执行,凡同意予以延期的在规定时限内颁发延期通知书,不同意的则在规定时限内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己经核准的项目,如需对项目名称、投资主体、拟建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主要产品等进行变更或原核准总投资额增减20%以上的,项目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向市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交正式的变更申请书,阐明变更理由,并附上原核准文件(含复印件)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受理程序及期限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执行,凡同意予以变更的在规定时限内颁发变更通知书,不同意的则在规定时限内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申报单位。
第十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凭项目核准通知书,到相关部门办理用地规划、土地使用、环评、消防、民防、安全生产、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确认等方面的手续。未经核准的项目,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章
监
督
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须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项目申报单位以分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市发展改革部门应撤销对该项目的核准,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由项目申报单位承担。对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应会同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监督。
第十九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增减核准事项,不得拖延核准时限。
第二十条
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根据本办法履行职责。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本市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哈尔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177号)
《哈尔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办法》,已经2007年10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张效廉 二○○七年十一月二日
哈尔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下列政府性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一)市本级财政预算建设资金;
(二)纳入市本级财政管理的专项建设资金;
(三)国家和省预算内资金;
(四)国债资金;
(五)国内金融机构政府信用贷款;
(六)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
本办法所称企业投资项目,是指企业(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不使用政府性 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项目,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外商购并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资等各类外商投资项目。
第三条 本市市级管理权限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以及本市管理权限企业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本办法,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管理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管理权限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工作。
市、区、县(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企业投资项目(使用非政府性资金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除外)和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工作。
市、区、县(市)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使用非政府性资金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工作。
建设、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水利、统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相关工作。
本办法第三、四章所称项目核准或者备案部门,是指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
第五条 建设、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和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等部门,应当加强协调、互通信息,根据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将本部门的项目办理情况予以告知。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均有权向有关机关举报。受理举报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为举报者保密。
第二章 项目审批
第七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市级管理权限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
第八条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对市级管理权限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
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或者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批:
(一)采用直接投资或者资本金注入方式,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公益类项目、300万元及以上的非公益类项目,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二)采用直接投资或者资本金注入方式,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公益类项目、300万元以下的非公益类项目,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
(三)采用投资补助或者贷款贴息方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第九条 需要审批项目建议书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通过主管机关或者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及其审批请示文件。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建议书及其审批请示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条 需要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通过主管机关或者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请示文件,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但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取得的建设项目用地除外;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四)资金来源和落实情况证明;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咨询机构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论证,并依据评估论证意见,自论证通过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一条 需要审批初步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通过主管机关或者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编制的初步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及其审批请示文件。
对不需要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在申报审批初步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时,提供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应当提供的材料。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咨询机构对初步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进行评审,并依据评审意见,自评审通过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使用市本级城市改造建设资金等建设的路桥等项目的初步设计,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需要审批资金申请报告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通过主管机关或者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及其审批请示文件,并提供项目备案、核准或者项目批复文件等;申请贷款贴息的,还应当出具银行贷款协议。
资金申请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贷款贴息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四)需要提供的与项目相关的其他内容。
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贷款贴息额度在50万元以下的,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件材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简化。
第十三条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资金申请报告时,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家或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评估,必要时还应当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资金申请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需经评估的,应当自评估通过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四条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或者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或者评审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评估论证或者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第十五条 需要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资金申请报告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涉及的资金申请报告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告知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需上报国家和省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者资金申请报告,由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报国家或者省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政府性资金;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
(三)擅自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或者改变项目建设内容。
第十八条 咨询、设计或者评估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者对项目进行咨询、评估,应当客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出具严重失实的结论性意见。
第三章 项目核准
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哈尔滨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本市管理权限企业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
第二十条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和《黑龙江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制定、调整《哈尔滨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增减《哈尔滨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的范围。
第二十一条 项目核准部门对需要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或者外商投资项目,应当进行项目申请报告的核准。
第二十二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并按照管理权限向市、区或者县(市)项目核准部门报送。
由市项目核准部门核准的项目,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申报:
(一)中、省直单位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向市项目核准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二)本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当通过主管机关或者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市)项目核准部门,向市项目核准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第二十三条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经济社会效果分析等。
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除包括本条前款规定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经营期限、投资方基本情况、项目总投资、注册资本以及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以及融资方案、需要进口设备以及金额等。
涉及安全的项目还应当在申请报告中增加安全评价内容。
第二十四条 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当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第二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但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取得的建设项目用地除外;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六条 外商投资项目申报单位申请核准项目,除应当报送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营业执照、商务登记证以及经审计的最新企业财务报表、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
(二)投资意向书,增资、购并项目的公司董事会决议;
(三)以国有资产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出具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文件。
不能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的新设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第二十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保证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和所提交的材料真实、合法、有效,不得以拆分项目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项目核准文件。
第二十八条 项目核准部门认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受理决定。
项目核准部门认为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时或者自收到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项目申报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九条 项目核准部门应当在下列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
(三)未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公众利益;
(四)未影响生态环境;
(五)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第三十条 项目核准部门在进行项目核准审查时,涉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的,应当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项目核准部门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反馈的,视为同意。
第三十一条 项目核准部门对可能给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应当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议。
第三十二条 需要咨询评估的项目,项目核准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咨询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接受委托的咨询评估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咨询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时,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如实进行说明。
第三十三条 项目核准部门应当自受理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出具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项目核准部门在6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是否核准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 延期,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工作日;项目核准部门应当将延期核准的决定告知项目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项目核准部门委托咨询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评议时,每项工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时限内。
第三十四条 已经核准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持变更申请和有关变更证明材料到原项目核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化;
(二)投资方或者控股方股权发生变化;
(三)主要建设内容和主要产品发生变化;
(四)总投资额累计超出或者减少原核准投资额30%以上;
(五)法律、法规或者产业政策规定需要办理变更手续的其他情形。
原项目核准部门应当自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结。
第三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自取得项目核准决定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原项目核准部门可以注销原核准决定。
对仍需开工建设的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在2年届满之日的30个工作日前,提出合理延缓开工理由,并向原项目核准部门申请延期。
原项目核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对决定可以适当延期的,延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三十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依据项目核准文件,依法办理城市规划、土地使用、资源利用等许可和有关减免税等确认手续。
对应当经项目核准部门核准而未申报或者虽然申报但未经核准的项目,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应当取得核准后方可办理的其他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 需上报国家和省核准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由市项目核准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报上级项目核准部门核准。
第四章 项目备案
第三十八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市管理权限并且不属于《哈尔滨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范围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
第三十九条 除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向国家或者省有关部门备案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向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区、县(市)备案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 项目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进行项目备案,如实填报《哈尔滨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并出具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其复印件。
申请表应当包括企业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投资情况等内容。
第四十一条 项目备案部门对报送材料齐全的项目,应当即时予以备案,并向项目单位出具备案手续;对材料不全或者有需要澄清事项的项目,应当即时告知项目单位,补充相关材料或者澄清有关事实。
第四十二条 已办理备案手续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项目产品或者主要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更的,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向原备案部门重新申请备案。
第四十三条 已备案但未开工建设的企业投资项目,因《哈尔滨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调整变更为核准项目时,项目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办理核准手续。
第四十四条 备案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材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相关材料。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政府投资项目申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限期整改,可以核减、收回或者停止拨付政府性资金;情节严重的,暂停项目建设或者暂停项目单位新项目的审批: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政府性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三)擅自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或者改变项目建设内容的。
第四十六条 企业投资项目或者外商投资项目申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核准部门依法给予处理、处罚:
(一)应当申请核准而未申请核准的,责令其停止建设,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符合核准条件的项目,责令其限期办理手续;
(二)未按照项目核准文件要求进行建设或者应当申请变更而未申请的,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依法撤销对该项目的核准,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企业投资项目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备案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罚款:
(一)应当进行项目备案而未报送备案的;
(二)已办理备案手续,在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项目产品或者主要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更,未重新申请备案的;
(三)未按照项目备案内容进行建设的。
第四十八条 咨询、设计或者评估机构弄虚作假,出具的结论性意见严重失实的,由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其该项目收益5倍的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项目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符合审批、核准条件,应当审批、核准而未给予审批、核准的;
(二)不符合审批、核准条件而给予审批、核准的;
(三)超出规定时限审批、核准的;
(四)对超出《哈尔滨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范围的项目实施核准的;
(五)未对材料齐全的备案项目及时予以备案的;
(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七)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条 区、县(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参照本办法执行。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使用非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项目,参照本办法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者备案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哈尔滨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02日 实施日期:2008年01月01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