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2:3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篇: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2007-3-8 10:18:06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是指省级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和中央补助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以下简称土地专项资金)。其来源为:



(一)耕地开垦费;



(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

(三)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 

(四)土地闲置费;



(五)财政预算安排的开发耕地专项资金; 

(六)中央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



(七)按规定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其他资金。

上述资金中不包括用于中央配套的农业开发专项资金。

第三条 土地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规定必须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及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等相关支出,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章 预算编制

第四条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发耕地专项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结合本年度开发专项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收支增减因素,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提出下一年度土地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总预算,报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第五条 土地专项资金的申请以项目形式申报,各市、县在申请中央和省级土地专项资金时,必须由设区市、扩权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按规定时间联合向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报送下一年度项目预算建议书,不得越级申报。

第六条 新建项目预算建议书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立项依据、可行性论证、项目评审情况、资金筹措渠道、资金使用计划、项目预期效益、预算编制依据和标准等;续建项目除报送预算项目建议书外,还需报送上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第七条 项目预算建议书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编报。申请省级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年度预算编报规定和要求向省财政部门报送项目预算建议计划,省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核并报经省政府和省人大审核批准后,列入省级年度预算;申请中央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省财政部门联合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报送项目预算建议计划。

第八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项目以及有关的其它支出项目全部实行预算项目库管理。预算项目库设立两个层次: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部门预算项目库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管理,对报送的项目预算建议书进行审核论证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排序,列入部门预算项目库。财政预算项目库由省财政厅负责管理,省财政厅对部门预算项目库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按要求纳入财政预算项目库。

第九条 根据年度收入、支出总预算及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从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中按照续建、新建顺序,择优选取项目列入部门年度预算。第三章 项目论证

第十条 申请土地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预算项目申报条件、材料完整性、真实性、预算定额等进行评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排序。评审专家实行专家库管理,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确定评审专家。

第十一条 预算项目审核论证内容主要包括:

形式审核,预算建议书是否符合规定和填报要求,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内容审核,支出预算标准是否正确,是否分解到具体细项;综合评审,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项经济财政政策、财力状况、审核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性。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和下达项目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省财政部门和省国土资源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市、县(区)财政局在收到上级补助的土地开发专项资金后,应分别情况执行。承担单位为同级机构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的开发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施工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至项目承担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应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至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承担单位为下一级机构的,财政部门应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收到上级通知后15日内将资金及时下达下一级财政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接到预算通知书后,应尽快组织开工,严格按预算执行,确保按期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如确因不可抗力需要调整或变更项目的,须按项目申报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项目资金要实行专账核算制度。项目单位、国土资源部门和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会计核算制度,按照项目资金性质和预算收支科目设置账簿进行专账核算,全面反映和核算项目资金的收支活动,并建立项目资金收支档案。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试行专户核算制度或提款报账制度。第五章 项目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县(市、区)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责任,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跟踪监督检查项目的工程进度、项目资金的拨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要对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检查。各类土地专项资金除按中央、省财政部门规定提取管理费或业务费外,一律不得超范围、超标准提取管理费和业务费。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主动接受监督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材料。

第十六条 项目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确保土地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部门不得截留、扣留、挪用和坐支。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开支渠道不合理、开支超标、票据不规范及坐支、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有权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实施停拨资金和收回资金。

第六章 项目决算及评价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经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其中土地开发专项资金支出使用情况必须附合法的专项审计报告。第十八条 年度终了30日之内,有承担耕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编制耕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年度支出决算,上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 项目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而终止,应由批准实施项目的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清算;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清算后的剩余资金按原拨款渠道上缴。

年终未完工项目的资金结余应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因项目调整而结余的土地专项资金,由项目承担单位按原资金拨款渠道退回,继续用于其他土地专项项目。

项目预算执行完成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各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根据原预算项目设计方案,对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绩效情况进行评审,并编写绩效评价报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各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

发文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文号:冀财建[2005]69号

发布日期:2005-6-1

各设区市、扩权县(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

照执行。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用于农业土地

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是指省级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和中央补助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以下简称土地专项资金)。其来源为:

(一)耕地开垦费;

(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三)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

(四)土地闲置费;

(五)财政预算安排的开发耕地专项资金;

(六)中央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资

金;

(七)按规定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其他资金。

上述资金中不包括用于中央配套的农业开发专项资金。

第三条 土地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规定必须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及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等相关支出,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章 预算编制

第四条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发耕地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结合本开发专项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下一收支增减因素,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提出下一土地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

总预算,报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编入下一预算。

第五条 土地专项资金的申请以项目形式申报,各市、县在申请中央和省级土地专项资金时,必须由设区市、扩权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按规定时间联合向省国土资源

厅、省财政厅报送下一项目预算建议书,不得越级申报。

第六条 新建项目预算建议书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立项依据、可行性论证、项目评审情况、资金筹措渠道、资金使用计划、项目预期效益、预算编制依据和标准等;续建项目除报送预算项目建议书外,还需报送上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第七条 项目预算建议书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编报。申请省级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预算编报规定和要求向省财政部门报送项目预算建议计划,省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核并报经省政府和省人大审核批准后,列入省级预算;申请中央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省财政部门联合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报送项目预算建议计

划。

第八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耕地信息与监督系统建设项目以及有关的其它支出项目全部实行预算项目库管理。预算项目库设立两个层次;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部门预算项目库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管理,对报送的项目预算建议书进行审核论证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排序,列入部门预算项目库。财政预算项目库由省财政厅负责管理,省财

政厅对部门预算项目库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按要求纳入财政预算项目库。

第九条 根据收入、支出总预算及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从部门预算项目库和财政预算项目库中按照续建、新建顺序,择优选取项目列入部门

预算。

第三章 项目论证

第十条 申请土地专项资金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预算项目申报条件、材料完整性、真实性、预算定额等进行评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排

序。评审专家实行专家库管理,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确定评审专家。

第十一条 预算项目审核论证内容主要包括:形式审核,预算建议书是否符合规定和填报要求,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内容审核,支出预算标准是否正确,是否分解到具体细项;综合评审,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项经济财政政策、财力状况、审核项目的必

要性、可行性、效益性。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和下达项目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省财政部门和

省国土资源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市、县(区)财政局在收到上级补助的土地开发专项资金后,应分别情况执行。承担单位为同级机构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的开发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施工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至项目承担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应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至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承担单位为下一级机构的,财政部门应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收到上级通知后15日内将资金及时下达下一级财政部门。项目承担单位接到预算通知书后,应尽快组织开工,严格按预算执行,确保按期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如确因不可抗力需要调整或变更项目的,须按项目申报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项目资金要实行专账核算制度。项目单位、国土资源部门和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会计核算制度,按照项目资金性质和预算收支科目设置账簿进行专账核算,全面反映和核算项目资金的收支活动,并建立项目资金收支档案。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试行专户

核算制度或提款报账制度。

第五章 项目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县(市、区)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责任,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跟踪监督检查项目的工程进度、项目资金的拨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要对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检查。

各类土地专项资金除按中央、省财政部门规定提取管理费或业务费外,一律不得超范围、超标准提取管理费和业务费。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主动接受监督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

所需材料。

第十六条 项目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确保土地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部门不得截留、扣留、挪用和坐支。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开支渠道不合理、开支超标、票据不规范及坐支、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有权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实施停拨资金和收回资金。

第六章 项目决算及评价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经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其中土地开发专项资金支出使用情况必须附合法的专项审

计报告。

第十八条 终了30日之内,有承担耕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编制耕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支出决算,上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抄送同级财政

部门。

第十九条 项目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而终止,应由批准实施项目的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清算;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清算后的剩余资金按原拨款渠道上缴。年终未完工项目的资金结余应结转下继续使用。因项目调整而结余的土地专项资

金,由项目承担单位按原资金拨款渠道退回,继续用于其他土地专项项目。

项目预算执行完成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各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根据原预算项目设计方案,对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绩效情况进行评审,并编写绩效评价报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

则,并报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02]第13号)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7月11日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989年2月27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北省荒废土地开发利用暂行规定》(省政府令[1989]第20号)同时废止。

省长 钮茂生

二00二年九月十日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土地开发,是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或者生物措施,将未利用地变为耕地的活动。本规定所称的土地整理,是指通过对农村的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第四条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二)增加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适度进行土地开发,鼓励开展土地整理;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 省、设区市、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工作。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七条 本省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制度。

省、设区市和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和当地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建立本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

第八条 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情况,拟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并在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逐级

向有立项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有立项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立项申请报告和有关材料后,应当在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勘察,做出综合评价,并决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批准立项的,应当向申请立项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立项批复;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九条 申请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经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

申请使用省级耕地开垦专项资金和列入省、设区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

申请使用设区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项目和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由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自批准立项之日起10日内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申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二)项目相对集中连片;

(三)达到国家和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规模;

(四)土地权属清楚,界址明确,地类准确;

(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六)开垦坡度小于二十五度。

第十一条 申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资金来源;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图、项目规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五)土地权属证明。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批准立项后,由主管该项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第十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由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对本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优先开发整理的权利。

第十四条 除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开发整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土地开发整理合同,取得3年以内的土地开发整理权或者50年以内的土地使用权。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前,主管该项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从事集体土地开发整理的单位和个人,签订土地开发整理合同,约定开发整理期限、质量标准、资金来源和其他有关内容。

第十五条 从事国有土地开发整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开发整理合同,约定开发整理期限、质量标准、资金来源和其他有关内容,取得3年以内的土地开发整理权或者50年以内的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 对国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质量监理制。

第十七条 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单位和个人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施工。不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第十八条 主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十九条 通过开发整理形成的耕地,应当达到下列标准:

(一)耕地的平整度能够保证田块均匀接受水分,喷灌或者滴灌的地面坡度不大于二十五度,其他的地面坡度不大于五度;

(二)耕地的覆土厚度折算为自然沉实土壤,山区不小于四十厘米,平原区不小于六十厘米;

(三)耕地的耕作层厚度不小于二十厘米,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应当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

(四)耕地的排灌设施符合排灌技术要求。

第二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验收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组织验收。

经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使用省级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的项目和列入省、设区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一条 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项目验收结束之日起10日内,出具验收报告。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验收报告,变更土地利用现状图。

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委托并验收合格的,应当自项目验收结束之日起10日内,将验收报告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验收不合格的,组织验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项目验收结束之日起10日内,提出整改意见,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第二十二条 取得土地开发整理权的单位和个人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当根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将土地移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并依照合同约定取得报酬。

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当依照合同约定使用土地并取得报酬,并有权在合同约定的用地期限内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

第二十三条 省、设区市、县(市)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的,应当将新增加的耕地分别纳入同级补充耕地储备库。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

第二十四条 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的耕地,用于抵顶建设占用耕地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耕地减少。

使用设区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的耕地可以用于补充因为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所造成的耕地减少,不得用于抵顶因为建设占用耕地所造成的耕地减少。

第五章 项目资金

第二十五条 本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第二十六条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以依照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所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有关项目资金。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项目的,凭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报告,在同一设区市范围内的县(市)之间,可以有偿转让补充耕地指标。

实施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其项目资金由国家有关部门拨付,本省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予以资金配套。

第二十七条 设区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供应建设用地时,应当把土地开发整理费用计入供地成本。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耕地开垦专项资金。

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由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闲置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新型墙体材料开发费分成、土地使用税以及人民政府拨付的其他资金组成。

第二十九条 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由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计划,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本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资金、上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配套资金、当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补助资金,以及土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验收、信息发布等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报送同级财政部门,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联合下达项目计划和预算。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对耕地开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防止截留和挪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开垦活动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水土流失、盐渍化和荒漠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对擅自截留、挪用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在开发整理的土地上可以建设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临时性房屋,但不得擅自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确需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应当按照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2年09月10日 实施日期:2002年10月01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山东大学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山东大学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是指学校管理和使用的各类专用资金,包括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下拨的、学校配套和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经费及专用基金。目前,我校设立的专项资金主要有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及其他专用基金等。

第三条 全校各类专项资金由学校计财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管理办法从其规定;国家无明确规定的,由计财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商订管理办法。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建立由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制定设备材料采购、资金开支审批、施工组织等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第四条 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贯彻“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集中使用”的原则,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得层层下分,划整为零。

第五条 学校的项目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展情况严格审核把关;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开支专项资金,并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审计部门定期对专项资金开支情况进行审计,并考核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对房屋修缮、建安工程等项目必须要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第六条 学校计财处会计服务中心负责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监督,按项目设置明细帐户分类核算。终了,应编制各类专项资金决算表,同时应附必要的文字说明,经计财处审核后,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 各类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国有资产,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建账建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认真维护。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基建项目及大型维修项目必须由学校有关部门先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并报计财处或学校批准后方能购置、施工,属于招标范围的必须按学校规定采取招投标或集中采购的方式。

第八条 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或项目验收,项目管理部门和各项目实施单位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效益汇报。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将项目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以书面形式填写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反馈书,上报学校及有关部门,学校有权对项目节余资金统筹安排。项目管理部门和各项目实施单位应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真实性和效益最大化负责。

第二章 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管理

第九条 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是学校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并通过预算分配设立的专项资金。

第十条 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按照《山东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山大人字[2001]041号]管理使用。由人事处负责立项,分管校领导审批开支。年终计财处负责审核,审计处进行审计。

第十一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基金的开支范围:(1)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费、(2)一次性安家费、(3)特别研究资助费三方面。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211工程”专项资金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以及项目组自筹配套资金(以下简称“自筹资金”)。基本学科建设项目自筹资金可以从有关学院的发展基金、项目组科研经费及捐赠等方面筹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自筹资金主要应来源于项目组成员的科研经费。

第十三条 “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项目的评审立项,建设资金的筹措以及经费计划的编制等工作。学校计财处负责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帐务管理和核算,对项目经费的收支按项目控制管理。“211工程”办公室(学科办)负责学科建设项目计划的执行检查和经费使用的管理监督,并会同各单位组织对项目的验收。

第十四条 单位自筹专项资金的管理。学校设专户归集各单位自筹专项资金,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学校投入的专项资金和自筹配套资金应同步进行,验收合格的项目结束时若有节余,按立项时自筹资金占项目总经费的比例返还单位。

第十五条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相关学科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实验室新建、改建等条件建设及有关学科建设相关业务费等软件建设。其中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条件建设费用不得低于学科建设经费的70%;理、工、医学科首先应完成设备购置计划,其条件建设费用不得低于学科建设总费用的90%。具体开支范围如下:

(1)设备购置费:指购置学科建设项目所需设备发生的费用。如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图书、计算机软件,以及设备安装、维护费等。

(2)修缮费: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房屋改造、维修费等。

(3)业务费: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学术交流差旅费、材料费、学术专著出版补助费、资料费、测试费、设备使用费、外请专家讲课费。

(4)其他费用: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意列支的上述三种费用之外的耗费。

第十六条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不得提取奖金,不得用于国外(境外)进修、攻读学位和支付电话费、人工费等。不得用于各种招待、罚款、捐款、还贷、赞助、对外投资支出以及与学科建设项目无关的其他开支。

第十七条 凡用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包括图书),均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统一管理范畴,按《学科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用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维修改造的须按照《山东大学关于修缮及零星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的实施办法》办理。

第十九条 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由学科负责人负责管理。其报销手续按《山东大学资金收支管理办法》执行,须经项目负责人、经办人、验收人签字,并报学科办审核、备案后,方能报销。

第二十条 用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专项开支情况要定期向院(部)学术委员会汇报,向院(部)内教职工公开。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学校计财处将会同学科办、审计、监察等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估经费的使用效益,各学科建设项目单位须做好配合工作。对未遵守本管理办法的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将冻结其学科建设经费,并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出处理。

第四章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211工程”专项资金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并通过学校预算分配设立。

第二十二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包含教学评优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校园网建设经费、图书购置经费、教室维修经费、多媒体教室维护和教室课桌椅购置经费等。经学校同意立项后,各项经费分别由教务处、资产处、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处等职能部门审批开支;计财处会计服务中心严格核算与监督;“211工程”办公室会同各职能部门就“211工程”专项资金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组织检查、验收。

第二十三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及房屋修缮,必须先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按有关规定审批开支。

第二十四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列支口径及开支范围如下:

(1)设备购置费:指购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所需设备发生的费用。如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图书、家具以及设备安装费等。

(2)修缮费: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房屋改建费、修缮费用,新建扩建工程不列入修缮费。

(3)业务费: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材料消耗、资料印刷、网络通讯等费用。不包括水电费、电话费、人工费、招待费、勤工助学等。

(4)其他费用: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意列支的上述三种费用之外的耗费。

第二十五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不得提取奖金,不得用于各种罚款、捐款、还贷、赞助、对外投资支出以及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无关的其他开支。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来源于国家“211工程”专项资金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由学校预算设立,用于学校基建项目和校园文明建设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改造。

第二十七条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经学校立项后,由基建处和后勤处分别按照《山东大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山东大学关于修缮及零星基建工程予决算审计的实施办法》的规定,负责管理使用;“211工程”办公室负责组织对“211工程”专项经费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验收。

第二十八条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基建和修缮项目应先进行校内可行性论证或预算审计,涉及基本建设支出的项目,须按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有关部门立项审核,论证或审计通过后,由学校招标办组织相关业务主管部

门及专家组成的招标小组招标建设。基建项目按相应财务规定和要求进行核算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各种招待、罚款、捐款、还贷、赞助、对外投资支出以及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关的其他开支。

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三十条 专用基金是指我校按规定提取和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等。各项专用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统一规定的,由计财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制订。各项基金应集中在计财处统一管理和核算,并按规定的来源渠道,在资金进入计财处账户后,方能安排使用,不得未提先用。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其他未列入本办法的专项资金参照以上办法执行。国家或学校新增的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及学校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计财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00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3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3号 【发布日期】2002-09-10 【生效日期】2002-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3号)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7月11日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989年2月27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北省荒废土地开发利用暂行规定》(省政府令〔1989〕第20号)同时废止。

省 长:季允石

二○○二年九月十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 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土地开发,是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或者生物措施,将未利用地变为耕地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的土地整理,是指通过对农村的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第三条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第四条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二)增加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适度进行土地开发,鼓励开展土地整理;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第五条 省、设区市、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工作。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七条第七条 本省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制度。

省、设区市和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和当地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建立本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

第八条第八条 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情况,拟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并在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逐级向有立项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有立项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立项申请报告和有关材料后,应当在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勘察,做出综合评价,并决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批准立项的,应当向申请立项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立项批复;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第九条 申请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经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申请使用省级耕地开垦专项资金和列入省、设区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

申请使用设区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项目和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由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自批准立项之日起10日内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第十条 申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二)项目相对集中连片;

(三)达到国家和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规模;

(四)土地权属清楚,界址明确,地类准确;

(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六)开垦坡度小于二十五度。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申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资金来源;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图、项目规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五)土地权属证明。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批准立项后,由主管该项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由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对本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优先开发整理的权利。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除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开发整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土地开

发整理合同,取得3年以内的土地开发整理权或者50年以内的土地使用权。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前,主管该项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从事集体土地开发整理的单位和个人,签订土地开发整理合同,约定开发整理期限、质量标准、资金来源和其他有关内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从事国有土地开发整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开发整理合同,约定开发整理期限、质量标准、资金来源和其他有关内容,取得3年以内的土地开发整理权或者50年以内的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国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质量监理制。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单位和个人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施工。不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主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通过开发整理形成的耕地,应当达到下列标准:(一)耕地的平整度能够保证田块均匀接受水分,喷灌或者滴灌的地面坡度不大于二十五度,其他的地面坡度不大于五度;(二)耕地的覆土厚度折算为自然沉实土壤,山区不小于四十厘米,平原区不小于六十厘米;(三)耕地的耕作层厚度不小于二十厘米,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应当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四)耕地的排灌设施符合排灌技术要求。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验收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组织验收。

经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使用省级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的项目和列入省、设区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项目验收结束之日起10日内,出具验收报告。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验收报告,变更土地利用现状图。

设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委托并验收合格的,应当自项目验收结束之日起10日内,将验收报告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验收不合格的,组织验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项目验收结束之日起10日内,提出整改意见,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取得土地开发整理权的单位和个人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当根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将土地移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并依照合同约定取得报酬。

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当依照合同约定使用土地并取得报酬,并有权在合同约定的用地期限内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省、设区市、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的,应当将新增加的耕地分别纳入同级补充耕地储备库。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的耕地,用于抵顶建设占用耕地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耕地减少。

使用设区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的耕地可以用于补充因为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所造成的耕地减少,不得用于抵顶因为建设占用耕地所造成的耕地减少。

第五章 项目资金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以依照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所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有关项目资金。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项目的,凭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报告,在同一设区市范围内的县(市)之间,可以有偿转让补充耕地指标。

实施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其项目资金由国家有关部门拨付,本省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予以资金配套。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设区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供应建设用地时,应当把土地开发整理费用计入供地成本。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耕地开垦专项资金。

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由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闲置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新型墙体材料开发费分成、土地使用税以及人民政府拨付的其他资金组成。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由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计划,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本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项目资金、上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配套资金、当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补助资金,以及土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验收、信息发布等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报送同级财政部门,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联合下达项目计划和预算。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对耕地开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防止截留和挪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开垦活动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水土流失、盐渍化和荒漠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对擅自截留、挪用耕地开垦专项资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在开发整理的土地上可以建设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临时性房屋,但不得擅自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确需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应当按照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来源: 河北省民政厅监察室 时间: 2009-01-16 15:0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规范专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

    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冀国土资发〔2014〕1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土地整治管理,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有量,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根据《国土资源......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索 引 号:00021892-3/2009-00172 主题分类:土地 发布机构:省国土资源厅 发文日期:2009年02月18日 名 称: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精选)

    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 来源:河北省 | 时间:2006-3-10 1:29:29 (1996年6月21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 次会议通过 1996年6月21日公布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设计管理办法

    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设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管理,保证勘测设计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土地开发整理......

    舟山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舟山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信息类型:法律法规 信息发布时间:2003-4-7 信息浏览次数:699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确保全市......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来源:省国土厅门户网站发布:陈晨时间:2012-04-24 14:39:57 浏览:72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使用省级和国家级财政专项资金土地开发整理......

    黄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黄山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切实加大人才发展投入,保证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及时投入到位并得到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