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操作细则
监利县国家和省级投资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操作细则
为规范、合理、有序地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工作,有利于项目实施与管理,根据《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荆州市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监利县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和《监利县土地整理中心工作规则》等规定,特制定工程变更操作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2011年及以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工作,2011年以前的项目工程变更按原规定处理。
一、工程变更的条件及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须严格执行工程设计标准,不得擅自调整与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况发生的,可以提出变更。
(一)工程设计确实不符合项目区实际,无法施工的。
(二)工程设计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不能满足项目实际要求,需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的。
(三)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文物保护或生态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要求,需要对规划设计进行调整的。
(四)因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地质土壤等其他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设计进行调整的。
(五)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项目区进行了部分工程建设,为避免工程重复建设的。除以上情况需要变更外,其他可以按设计进行施工的原则上不予变更。
二、工程变更的报批程序
1、由工程变更所在村级组织向监理单位提交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增、改意见书”。任何一方提出变更都应首先征得项目区有关群众同意。“工程增、改意见书”提出变更内容和理由,并经工程涉及村加盖公章、工程涉及群众代表签字盖印和乡镇项目协调指挥部签署意见并盖章。
因工程设计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需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由设计单位提出“设计修改通知单”。
2、施工单位根据村组意见,填写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申请呈报表”。从技术的角度说明变更内容、建议、理由、工程量及预算调整情况,并由项目经理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单位。报送监理单位资料包括“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申请呈报表”、“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增、改意见书”、“变更工程施工方案”、“工程计量报验单”、施工图、有关影像照片及其他需要的内容。
3、监理单位接到变更申请后组织初审,对申请变更内容进行实地查验,并提出处理意见。监理单位审查通过并经总监理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项目业主代表。
4、业主代表受理变更申请后,会同乡镇指挥部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变更内容由指挥部申请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并向国土资源局发函。
5、县土地整理中心收到变更申请资料后,由规划设计组牵头,组织工程实施组、项目业主代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乡镇指挥部共同进行现场踏勘核实和论证,必要时邀请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专家参与,决定是否受理变更申请,提出论证意见和处理方案。
6、踏勘论证意见经参加人员会签并报整理中心主任同意后,由规划设计组负责组织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勘测、设计和预算,并形成变更说明、变更后的工程施工图、变更前后工程量及预算调整对比表等资料。变更设计工程量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审查同意后,报送规划设计组、审计机构审核。
7、完成变更设计形成方案后,乡镇指挥部应将变更方案在项目所在地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一周,并应保留影像资料存档。
8、变更设计及方案经公示无异议后,由整理中心提请业务会商,集体决策。
9、变更设计及方案经业务会审同意并完善相关手续后,由规划设计组将变更资料转交工程实施组,由工程实施组下发到项目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发出变更通知并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内容组织实施。
三、工程变更的资料顺序
1、“变更申请报告”封面。
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变更申请呈报表”。
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增、改意见书”(设计修改通知单)。
4、“工程计量报验单”。
5、“变更工程施工方案”。
6、“影像照片”。
7、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签署的意见;
8、“变更前后分部分项工程量对比表”。
9、“变更后工程施工图”;
10、若需土方计算、工程测量和其他相关数据时,相关单位数据应作为附件填写齐全。
四、工程变更的操作方法
1、工程设计不符合现场实际而无法施工的:按工程变更的报批程序和资料顺序进行操作。
2、由于工程设计存在缺陷或瑕疵需进行优化和改进的:责成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并完善“3、8、9”三个方面的资料。
3、因地质土壤问题导致基础或结构部位需要调整设计的,由设计单位和工程变更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后,完善“1、2、4、5、6、8、9”七个方面的资料。
4、规划图与工程任务不一致的:责成设计单位作出详细解释。确需变更的,由设计单位拿出具体变更方案报整理中心主任会议并填写工程会商记录。资料组织按工程变更的报批程序和资料顺序进行操作。
5、工程有漏项、掉项的:按《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合同》第二部份的第2条执行。
6、对于土地平整、沟渠清淤和道路工程涉及有土方工程量异议的:由专业测量单位进行现场测量确定其工程量,然后报审计机构审查签署意见。并按工程变更的报批程序和资料顺序进行操作。
7、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已进行建设造成工程重叠的;乡镇和村里要求在设计的合同工程范围外,新增加工程内容的;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等需要对规划设计进行调整:对于以上三种情况,待所在标段完成60%工程量后,由乡镇、村提出具体工程变更内容和方案,设计单位现场调查设计后,报整理中心主任会议审查并提交国土局党委决定。
第二篇: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新密市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促进土地整治工作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9‟124号)等法律法规及郑州市有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市级专项资金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安排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和使用新增费开展的基本农田整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第三条 项目的实施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并成立由市政府领导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城乡规划、农业农村、林业、水务、交通运输、教育体育、卫生、电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土地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 1 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整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新密市国土资源局。
第四条 市整治办公室、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为全市土地整治的业务主管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分工做好项目的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等工作。使用新增费进行的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承担实施。第五条 项目的确定和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坚持以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
(三)坚持土地整理复垦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四)坚持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
(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相统一;
(六)坚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六条 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竣工验收制及建后管护制等制度。
第七条 市政府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土地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督查考核,落实奖惩兑现,实施责任追究。
第二章 选 址
第八条 项目区由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林业等部门相关人员按照项目选址要求和各项控制指标进行,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第九条 项目区选址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项目选址应尊重自然规律,以流域、水系和灌区为基础,并充分考虑乡、村行政界限;
(二)与重大工程相衔接的原则。项目的选址要尽量与当地实施的农业、水利等重大工程相衔接,以利于整合资源、协作推进;
(三)先易后难的原则。将自然条件较好、有一定基础设施条件、实施难度较小、增产潜力较大的区域,优先纳入项目区范围;
(四)规模整理的原则。项目选址坚持相对集中,连片推进,做到建成一片、收益一片、发展一片;
(五)维护权益的原则。尊重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尽量保持土地权属的稳定性,保障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人的合法权益;
(六)效益最大化原则。项目选址应充分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力争使综合效益最大化。第十条 项目区选址的基本条件
(一)自然资源条件。主要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土壤等因素。项目区应满足:坡度在25度以下,地质条件稳定,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
(二)生态环境条件。项目区应具备农业生产活动承载力,适宜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三)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应具备项目实施所必须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
(四)社会经济条件。村两委重视,支持项目建设,群众拥护,班子团结,有协调施工和对项目进行后期管护的能力;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设规模的控制指标
(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土地综合整治实行整村推进,拆旧区应相对集中,拆旧复垦面积占所在行政村农村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不低于30%,拆旧区复垦面积要大于安置区面积的一倍以上。
(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项目安置区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区复垦面积。
(三)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项目区相对集中连片,项目规模原则上不小于1公顷。
第十二条 项目选址应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和项目区群众意见,并提供如下书面材料。
(一)项目所在地村民会议参会人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会议记录及代表签字资料;
(二)涉及居民点搬迁的,须附当地政府的搬迁方案和承诺书,以及搬迁户的明确意见,涉及挂钩的要提供拆旧与安置、建新挂钩初步方案,(三)项目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意见,以及群众对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的意见。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划入项目区:
(一)项目内土地有权属争议的;
(二)地质灾害频发区,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
(四)水务部门划定的行、滞洪区,城镇发展规划预留区。
第十四条 整理复垦开发后的项目区原则上不得调整为建设用地。
第三章 立 项
第十五条 申报项目应按照国家、省、郑州市有关规定进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抽派熟悉土地整治工作业 6 务和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组建土地整治办公室(以下简称乡镇整治办公室),全力抓好辖区内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第十六条 市、乡两级土地整治办公室根据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和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建立项目储备库。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应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等老建设用地应申报增减挂钩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第十七条 项目立项前,由市整治办公室对乡镇整治办公室选报的项目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土壤、水源、生态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投资、新增耕地面积、挂钩情况,确保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查有异议可组织人员实地踏勘,审查同意后才能申请立项。第十八条 申请项目立项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书;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及预算(加盖编制单位公章,所有图件上应有图签和设计人员签名),并附电子文档;
(三)项目踏勘表;
(四)项目实施前的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五)村民意见(需2/3以上村民同意);
(六)涉及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县级规划部门出具符合村镇规划的审核意见;
(七)项目实施前影像资料(照片、光盘)及其他相关资料;
(八)实施前土地利用实测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并附测量单位资质证书;
(九)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彩图,标注项目区所在位置)。第十九条 对符合条件并经市整治办公室审查同意申请立项的项目,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测、可研、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规划设计应在实测的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进行,要求做到方案可行、措施合理。
第二十条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由市整治办公室组织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务、交通运输、电业、城乡规划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审查,申请立项的全部资料经审查无异议后加盖市国土资源局公章上报省、郑州市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报市政府同意后上报。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批准后,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项目实施的主体承担单位(业主),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成立项目实施机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进行土地清查,完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并进行权属公告及异议处理。《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经公告并征求意见后,报市整治办公室备案;
(三)组织编制施工设计图及施工设计图预算;
(四)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五)组织项目工程、监理招标和合同签订;
(六)发布项目公告、下达开工令,组织协调项目实施。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行招投标制。项目工程、监理承担单位的确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并在市整治办公室、监察、检察等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第二十三条 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工程设计和相关合同,受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对工程实施全程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要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履行“三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两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组织协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行合同制。勘察、设计、代理招标、监理、施工、供货、权属调整、承包、移交管护等都要签订合同,合同的签订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无效合同。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行公示制。项目建设必须设立公示牌,明确项目规模、投资数额、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责任人、监督员等内容,以接受社会监督和项目区的群众监督。项目基本情况、权属调整等可通过张贴公告、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形式进行公告公示。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行法人制。承担单位为法人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总责,项目承担单位应派驻工地代表,负责对项目施工的领导、监督以及协调施工过程中的 10 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设计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并按工程进度组织阶段验收。第二十七条 项目施工单位按照项目设计和技术规程进行施工,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实施范围及工程建设内容。项目施工单位必须树立“质量第一,安全为重”的施工理念,建立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体系,“五大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必须到岗到位,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第二十八条 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符确需变更的,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报监理及承担单位核实后报请原设计单位作出设计变更并出具相关手续,形成正式变更材料,报有批准权限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后作为工程结算依据。
第二十九 对隐蔽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承担单位工作人员要现场认定,并作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及签证。某单元工程完成后,经监理单位签署意见,项目承担单位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三十条 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占地、青苗补偿、各种纠纷等群众工作,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所在村组、居委会负责解决。第三十一条 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项目承担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汇总项目开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等信息资料,向市整治办公室报送。对重大事项实行报告制度。
第三十二条 项目区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要求,规范设立土地整治标志牌和标识。标志牌内容应包括项目区所在位置、建设内容、投资金额、新增耕地面积、责任人、示意图等。
第五章 竣工验收
第三十三条 项目竣工实行三级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自验,确认合格后申请市整治办公室初验,初验合格后上报省、郑州市终验。第三十四条 申请项目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施工单位应提交的资料:
1.综合部分:施工管理工作报告、乡镇街道自验报告、完成工作量清单、工程移交清单、施工日志、竣工图,工程 12 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影像资料、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及历次拨付款依据;
2.结算部分:工程结算及相应签证单;
3.工程质量评定部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测合格证。
(二)项目承担单位提交资料: 1.验收主件材料
(1)验收申请报告和项目验收申请表;(2)《项目竣工报告》;(3)项目资金结(决)算报告;
(4)土地权属调整报告、项目建成后运行管护措施报告(其中权属调整报告需附当地村集体和项目涉及村民2/3以上对调整结果的确认意见及签名);(5)工程质量、监理报告;
(6)县级以上相关主管部门对堤防、桥涵、泵站、排灌渠、道路等工程质量的检测、验收及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13(7)图件包括:A.项目竣工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B.项目区位置图;C.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实测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8)表册包括:A.《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B.《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9)提交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项目资金审计报告》。2.验收附件材料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论证意见);(2)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日志;
(3)项目实施前的土地权属证明材料(《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复印件,加盖县级土地登记专用章)和村民意见(需2/3以上村民同意);
(4)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实施完成后项目竣工图测量报告(《竣工图测量报告》需附图斑面积表、原土地利用现状与竣工后现状各图斑地类面积变化流向表以及测量单位资质证书);
(5)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复印件,加盖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确认章)包括:A.项目实施两年前所涉及 14 图斑土地利用现状图(标准分幅,1/10000);B.项目实施两年前所涉及图斑和登记台帐表;
(6)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影像资料;(7)项目规划设计资料、图件;(8)项目预算文本、表格;
(9)项目规划设计变更资料及其批复意见;(10)项目招投标资料(复印件,正副本各一套);(11)项目施工合同(复印件,正副本各一套);(12)项目公告公示资料;(13)资金来源证明;
(14)项目立项申请及批复文件;(15)整改意见及整改报告。
第三十五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验收合格。
(一)出现截留、挪用、挤占、套取项目资金的;
(二)土地整治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未达到批复面积的;
(三)主要工程质量、数量、规格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的;
(四)施工、监理、竣工报告等资料内容相互矛盾,不能正确反映项目施工完成情况的。
第三十六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要针对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制定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整改到位,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第六章 后期管护
第三十七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要按照经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权益,并重新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项目承担单位要及时与项目所在村组签订工程移交和管护合同,落实好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第三十八条 管护单位要制定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资金来源,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项目建设发挥长期效益。第三十九条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整理复垦开发后的耕地加强后期管护,坚决杜绝“重建轻管”现象,对已完工验收项目必须督促农民尽快耕种,防止抛荒,不准占用项目新增耕地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四十条 项目资金实行“三专管理”,即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资金主要来源于用地单位上缴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政府提取的用于土地开发的资金和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经营性用地形成的政府纯收益部分。
第四十一条 经批准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开工前由市政府按预期指标收购金额的30%从耕地开垦费专户中向实施项目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予以拨付启动资金,下余收购资金根据省、郑州市验收合格文件,经市财政、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全额予以拨付(或项目实施资金由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先行垫付,项目完工后根据省、郑州市验收合格文件,经市财政、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全额予以拨付);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废弃厂矿等老建设用地的复垦整理增减挂钩项目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复垦整理的面积与安置区占用耕地面积折抵后才能作为增减挂钩指标。实行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增减挂钩项目开工前由市政府按预期指标收购金额的30%向实施项目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予以拨付启动资金,下余收购资金根据省、郑州市验收合格文件,经财政、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全额予以拨付(或项目实施资金由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先行垫付,项目完工后根据省、郑州市验收合格文件,经市财政、国土资源部门审核 后全额予以拨付)。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超支不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会计科目使用要规范,开支要合理,严禁大额现金支出,白条入账等。第四十二条 市政府向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拨付的收购指标资金,大部分要按照“反哺农村”的原则,投入到农民村庄拆迁补偿、新农村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生产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第四十三条 报账凭证监督管理。项目承担单位在办理报账时,必须严格审核各种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凡不符合要求和超出规定使用范围的凭证,不予报账。
第四十四条 市整治办公室、财政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共同做好报账工作,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进行资金检查审计。
第八章 指标管理
第四十五条 建立储备库,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验收入库的指标由市政府统一管理,实施奖惩。
第四十六条 对纳入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指标,市政府按10000元/亩进行收购(需扣除项目总投资费用)。
第四十七条 对纳入增减挂钩指标储备库的增减挂钩指标,市政府按20000元/亩予以收购。
第四十八条 对没有占补平衡指标或完不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批建设用地项目时,所需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另外按10000元/亩从市储备库中购买。
第四十九条 对增减挂钩项目中复垦整理面积与安置(安置指建新农村安置群众)面积相当的,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申报增减挂钩项目后自筹资金对拆旧区进行复垦,市政府不再予以补贴;复垦整理面积与安置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自挂建新(建新指新上的工业项目)面积相当的,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对拆旧区复垦,市政府依据省、郑州市验收文件对建新面积按10000元/亩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予以补贴。建新安置必须拆旧,不申报项目造成违法占地的,从严追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的责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涉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投资由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建设项目用地时,无补充耕地指标或增减挂钩指标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10000元/亩从市 储备库中购买。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用本辖区内的挂钩指标建新的,原则上只能使用50%,另外的50%由市政府统一管理。
第九章 档案管理
第五十条 项目档案是指从项目前期工作、实施管理、竣工验收到交付使用等各阶段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和电子信息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第五十一条 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为项目档案管理单位。档案管理单位应将项目档案统一进行管理,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并登记造册。
第五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档案工作负总责,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须认真做好自身产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工作,并加强对参建单位归档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五十三条 项目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保管。整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完成。项目档案的查阅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 市整治办公室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五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项目立项批准、招投标签订合同、竣工验收等重要阶段必须到纪检监察部门备案。第五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及有关问题有权检举、控告、投诉。第五十七条 对弄虚做假或不按规划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要求施工、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将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八条 建立项目责任追究制度。项目承担单位负总责,具体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对不严格执行项目设计与预算、资金管理混乱、工程建设质量差的项目,或在招投标、工程监理、签订和执行合 同过程中违规操作的项目以及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一年。
第十一章 附 则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试用期暂定为22
第三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浅析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浅析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为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
【关键词】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管理
1.引言
按照类型划分为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具体工程涉及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等方面。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主要指项目的申报立项(申请、可研)、设计(专家论证、财政初审)、政策处理、招投标、实施(施工、监理)、验收(初验、阶段验收、终验)、审计、后续管理等。项目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过程完成时形成的成果,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将土地整治知识、专业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
2.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2.1项目规划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
部分地方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认真谋划,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够得力,规划综合性不强。土地整治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没有很好地衔接,“统”的功能不够; 规划与当地实际不符,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项目选择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同时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也存在不科学性,比如灌溉水源多引用地下水,甚至在具有地表水源的情况下依然开采地下水,而又不及时对地下水进行补源,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2.2项目进度相对滞后,资金使用效益显现不充分
进度缓慢是当前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讲,项目的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需要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主要原因在主观上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将项目当做主要工作来抓,造成到期的项目仍未竣工,该验收的没有及时验收,验收后整改落实不到位,验收合格文件下达不及时等。从以往对已建成项目的检查中发现,项目的建设成效没有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项目没有亮点,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和农民增收不明显。这些项目的延期效果显现不够充分都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安排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2.3市以下管理队伍难以满足当前项目管理的需要
项目管理机制改变后,规模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日常监管、验收等权限全部下放到市级,省级仅是备案。市级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加强,也做到了责、权、利的统一。但随着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市级监督和县级土地整理机构与各局委及乡(镇)、村等各方协调任务十分繁重。但部分市、县(区)没有正式成立土地整理机构,或者成立的土地整理机构不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管理人员少、办公设备落后,在项目管理责任大、任务重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了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而也导致项目监管和实施管理工作不到位。
2.4庭承包责任制对项目实施和管护形成制约
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项目建设过程中占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田间渠系建设过于迁就工程用地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建设过于破碎和零散,不能发挥灌溉效益。项目竣工验收后,虽然签署了后期管护协议,但是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等原因,造成项目后期管护流于形式,特别是对田间渠系的破坏,成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效益的致命伤。
3.竣工验收管理措施
3.1高起点规划,确保项目规划的综合性与科学性
高起点规划就是要加强项目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田网、水网、路网、林网、电网和村庄建设。与相关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规划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集中连片、聚合资金、综合治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用项目作支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科学整合,叠加实施,形成综合效益。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克服随意选址、按行政命令选址的问题,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不受人员变动和机构变化的影响。
3.2 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监管力度
①认真研究制订项目建设监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②建立项目建设的推进机制。抽调土地、农业综合、公安、规划设计等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有业务指导组、农民质量监督组、监理等组织。同时,建立重大示范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月通报、季考评、年总评及定期督查等,坚持联审联批制度,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③明确项目责任分工。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复垦整理、拆迁、服务均确定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好地推动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3加强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投入不断增加,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必须加强。市、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需理顺关系,进一步改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办公设备落后的现状。因此,成立和规范市、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建设,加强市、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承担繁重的土地整治事业奠定基础。
3.4 利用土地流转破解后期管护难题
201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正是解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破碎、管护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根据群众意见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建设系统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系统,通过“谁承包、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加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3.5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经验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大多也是通过土地整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建立从而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国家的农业自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制定工程后期管护具体方案、措施和奖惩机制。工程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于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能否发挥预期的效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得工程设施能够很好地发挥应有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应由整治工程所在地的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颁布可行的工程管护方案,明确规定管护主体、原则、内容、方式、资金来源以及工程主体的清理和责任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程管护好的单位和农户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有利于调动整治工程管护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对于那些破坏工作的农户进行惩罚,切实保证后期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华蓉.浅析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华北国土资源,2013(6):81-82.[2] 王芳.浅谈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科技视界,2014(28):
[3] 郧文聚,杨晓艳,石英.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资源与产业,2008,10(5):1-2.[4]韩育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治策略分析[J].企业研究,2012(8):182-183.
第四篇:项目变更管理
项目变更管理
项目变更管理(Project Change Management)
什么是项目变更管理
项目变更管理是指项目组织为适应项目运行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对项目计划进行相应的部分变更或全部变更,并按变更后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
项目变更管理的内容
项目变更管理的目的是以一种对于项目影响最小的方式改变现状。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了解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织要经常关注与项目相关的主客观因素,及时发现和把握变化,认真分析变化的性质,确定变化的影响,适时进行变化描述。
(2)进行变更处理。当变化了的各种因素影响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时,项目组织必须及时进行计划变更,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计划的变更应征得项目主体的同意,项目组织还应及时向其反馈变更及变更执行情况。
(3)监控变更合理性。变更处理总是根据项目实施的客观需要进行的,但并不是每次变更都是合理的。或许现在的变更处理并不经济,还有更好的变更办法,或许我们的变更还有违背客观规律的情况,变更计划根本就行不通。
项目变更管理的种类
项目变更因多种变化而存在,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项目范围变更。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和技术因素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项目范围,而且这种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是无法抗拒的。
(2)项目进度变更。
(3)费用预算变更。
(4)项目合同变更。项目合同变更通常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改变合同的内容和标的的法律行为。在项目合同变更时,当事人必须协商一致,这将会使合同的内容和标的,亦即使项目发生变更。合同变更的法律后果将产生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项目人力资源的变更。项目变更管理应当考虑的因素
每一个组织都应该有一个正式的项目变更控制流程或控制程序。当提出一个变更申请时,以下一些要点应予以考虑:
(1)变更是否会影响工作范围、成本、工作质量和时间进度?
(2)是否会对工种设备和工具产生影响?
(3)会对零部件和成品库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在产品开发项目中,变更会不会影响开发产品的形式、通用性和功能?
(5)变更会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受欢迎还是被抵制?
(6)变更是否会影响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如果答案肯定,那么项目在这一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水平上是否可行?
(7)如何证明变更是合理的?是竞争优势所需求的?是某些规定的强制要求?其商业必要性是什么?
(8)变更是为使项目回归原来的轨道所需要的?还是项目已偏离原定目标过远,这一变更不过仅用来记录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同时用做一条跟踪未来进展的基准线? 项目变更管理的控制方法
任何成功的项目变更管理都包括两个文件:项目变更申请和项目影响说明。
1.项目变更申请
项目经理要重视项目的每项变更,客户的每次变更申请都必须记录存档。项目团队必须为客户提供标准的变更申请表。只有当项目团队清晰地理解了变更申请,项目团队才能进一步评估变更的影响(在评估过程中项目团队要考虑客户的满意程度),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变更申请。
2.项目影响说明
回应变更申请的文件是项目影响说明,它是项目经理针对变更申请提供的纠正措施的备选方案。申请者负责选出最佳方案。项目影响说明文件描述项目经理提供的各种可行性方案以及每种方案的利弊,或许还包括最佳方案的推荐。最后决策应该由申请者做出。
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于项目变更也有不同的控制方法:
情况l:绩效保持常量
绩效固定时,成本可以看作是一个时间的函数。值得注意的是,在目标时间内完成项目所需的成本往往比预算成本要高,这可能是由于为了在目标时间内完成工作而额外增加了资源或加了班,而由于时间延迟所增加的加班会导致总成本逐渐提高。
在绩效固定时,有四种基本情况:
1)可能需要额外的资源,这通常会使成本很快上升。
2)工作范围可能被重新定义,不改变项目绩效要求的工作可能会被删除。
3)为了平衡项目成本或者加快在关键路径上的某些活动,有效资源会被移动到那些拖后腿的工作中。
4)计划的改变会把某些工作由顺序进行改为并行,这种变更也会导致资源的重新分配。
情况2:成本固定
成本固定时,绩效可以作为时间的函数,绩效水平的高低也往往决定是否改变项目的时间计划。如果成本固定,项目经理首先要仔细研究项目的合同,合同中对于要求达到的绩效水平必须有清晰的规定,对于包含什么不包含什么必须陈述清楚。密切注意由于客户需求变化或者额外要求发生的成本,有助于减少成本超出计划的可能性。一个有经验者签订的合同会确保那些被没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忽略的成本也包含在合同内。谨慎和巧妙的协商谈判对于把所有的成本都包含在合同内很有必要,常见的经常被忽略且能引起成本增加的问题有:
1)过细的报告。
2)不必要的文档。
3)多余的成本、时间和项目进度文档。
4)对项目采用了错误的合同类型。
在一个固定成本的约束中,绩效通常是为满足约束首先牺牲的。但是,如果那些放弃的绩效对于满足一些未明确规定的要求是必要的,比如说长期保养,那么这样的变更方法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就可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长期来看,降低的绩效事实上会增加成本而不是降低成本。因此,项目经理和他的助手应该确保对于任何绩效的变更,都要对其相应的成本改变有良好的分析和深入的理解。
情况3:时间固定
在时间固定的情况下,成本会随着绩效而改变。在目标成本下,如果绩效能够保持在100%的水平,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承包商可能会要求降低绩效。此外,额外成本就会发生,也就是说绩效的降低将意味着对客户方面信誉的下降,也将会对公司以后的商业行为产生影响。多数情况,按进度计划完成项目是很重要的。例如,在飞机的生产过程中,当发动机已经交付时,飞机发动机机箱还没有完工,就会阻滞发动机生产商和飞机生产商,最终影响到客户。由于一个产品生产的延迟,会导致所有三方面的实质损失。不但将会对公司以后的生产产生影响,也会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生意场上,一个声誉不甚良好的公司往往是不受欢迎的。
有的时候,即使假设时间固定,实际上往往也会有一个变化幅度,前提就是不会给客户带来任何不便。当整个大型项目(你的项目只是它的一个子项目时)都在进度计划之后,客户没有为你单独的项目做好准备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了。
时间因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时间变更的“早期警告”。这种做法经常会降低因时间变化而对客户造成的损失。在项目开始之前和过程中,详细的进度计划和进度跟踪,各个项目组成员的紧密协调,时间进度计划的实时处理等措施都可以保证尽早把时间变更通知到客户,确保双方可以在时问、资金甚至技术、绩效之问进行统一的平衡分析并处理。客户想要的另一件事,就是在时间进度计划变更时,有一份好的进度报告,这样客户就会对进度计划的变动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情况4:没有约束是固定的
另一种常见情形是时间、成本和绩效都不固定,即可以在不同的绩效水平上进行成本和时间平衡。承包商有不同的成本路径可以达到期望的时间和绩效限制,而最终路径的选择依靠承包商愿意承受风险的大小。
变更的平衡分析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任何时点上都是必需的,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上平衡分析的准则是有可能变化的,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上,时间、成本和绩效约束的相对重要性是能够变化的。在项目初期,成本可能没有积累到重要的地步。另一方面项目的绩效可能被过分强调,有时比进度计划更重要,当项目临近结束时,人们开始重视成本的约束,特别是当项目的利润是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时。这时,绩效和进度计划对于项目完成的影响将会降至次要位置。
不论以上何种情况发生,一旦项目变更的目标确定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分析和选择可行的备选方案。分析备选方案应该包括项目成本、时问和绩效目标修改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要分析所需资源、总的进度计划以及支持每个方案必需的项目计划的修改。接下来就要发挥高层领导的职能了,项目和职能经理一起选择方案,目标是使项目所受到的总影响最小。这种影响不仅要以短期的财务结果来衡量,还应考虑长期的战略和市场状况。
这一步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一份正式的项目变更报告,包括要达到的变更的工作范围,进度计划和成本。
2)构造一个包含成本、工作目标和进度计划的决策树,同时估计每种情况下到达决策点成功的概率。
3)为内部和外部项目管理者提供几个备选方案,同时给出各自的成功概率。
4)利用管理的一致性选择恰当的完工策略并实施,此时假设项目经理不会坚持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的变更方案的确定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工作。许多公司利用一个检查表来建立检验变更方案评估准则,同时用来评估未来的潜在问题。
下面这些问题是这样检查表的一部分:
1)别的项目受到影响了吗?
2)在以前的任务中要求重复工作了吗? 3)维修(和/或者)保养变得更难了吗? 4)未来会有额外的任务吗? 5)项目组成员将如何反应?
6)对于项目生命周期有什么影响? 7)项目的灵活性降低了吗? 8)对关键职员有什么影响? 9)对客户有什么影响?
对于所有未来潜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都应进行评估。如果问题发生的概率或者问题严重性的概率较高,变更计划设计中就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发生问题的概率。人力、物力、资金、管理、时间、政策、质量和变化的要求等内部限制都会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引发问题。外部限制如资本、完工日期和负债也会影响项目的灵活性。
第五篇:浅谈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范文)
浅谈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项目工程现场管理是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根本保证。施工现场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建设一支一流的工程管理团队,质量管理要创建“过程”精品,进度控制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要以安全管理为龙头,规范现场管理,通过文明工地建设,不断提高工程现场的全面管理水平,加强工程量和投资额目标控制,最大限度的实现“高质量、低费用”建设。来凤县2008年旧司乡水田坝土地治理项目区,通过注重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工程进度显著加快,取得了较好的项目管理效果。到目前,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48万元,占计划的100%,新建改建渠道、埋设管道、新建桥涵、机耕路、改良土壤、种植优质桑苗、培训及示范推广等主要内容已基本完成,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可谓达到了白热化,“高质量、低投入”是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的追求目标。施工现场是展示工程形象的窗口,是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基地,是提高乡村农业新科技的阵地,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源泉。所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十分重要,一定要树立“管好现场,多措并举打造精品”的理念,实现工程精细化管理。下面,对如何进行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发表以下几点浅见。
一、建设一流的项目工程管理团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以人为本,建设一流的项目管理团队。
(1)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工期的长短及对该工程的期望目标,成立项目组织机构。项目指挥部及工程监理部作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管理核心,一定要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强作风、树形象,打造团结、求实、奋进的管理队伍,树立新时期的农发精神:一是和衷团结的氛围,二是体恤民情的情怀,三是吃苦奉献的品质,四是创新发展的意识。
(2)团队要进行全面的管理策划,确定工程所要实现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文明工地创建目标、安全管理目标、工程量及投资控制目标。
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运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管理体系对所确定的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一个标段、每一个单项工程,明确各项目经理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让各施工队伍都知道该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做到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3)要进行绩效考核,制订激励约束措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首先由农发办主任牵头,根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量化分解,每一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监理人员和专管员配合情况、为项目管理、项目创新建言献策情况、为成本降低所做的贡献情况,制定每个人的绩效奖金和惩戒措施,真正实现奖优罚劣。其次是要制订各标段的激励约束措施,如工程按期,分别确定每个标段实现目标的奖励措施。极大地调
建成精品工程。
(1)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确定质量目标,进行目标量化分解,形成全员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各标段项目经理和五大员学习《建筑法》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要让全体施工人员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明确质量终身责任制的义务,使干好工程质量责任到人,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过程奖罚措施。
(2)加强技术指导工作,策划先行,使每道工序都要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交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和项目管理策划纪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并交指挥部和监理部进行审核,然后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操作技术交底,对一线施工班组工人要进行培训。工程观感要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力求美观,体现工程艺术、塑造工程亮点。
(3)把好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关。
所有工程均实行公开招投标,在招标文件中必须明确U型构件的规格型号及参数,所采购的材料,要检查其外观、品质,检查厂家企业资质、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按规定做好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并对进场材料做好标识,防止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工程实体施工中。
(4)加强过程控制,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样板在达到要求情况下,再大面积展开施工。
严格项目部自检、监理工程师检、质检站检的“三检”制度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在重点工程及工程的重点
(3)加强沟通和协调,充分履行职能。
一项工程要按期完成,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管理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尽量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如确需变更的增减工程、隐蔽工程实行集体研究,共同认定。变更图纸和工程预算要及时,对分项、分部工程要及时进行验收,不能因验收而耽误工程进度。
(4)推行工程建设质量及进度公示制。项目工程完成招投标后,按照真实、公开、及时的要求,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将项目工程数据、开工时间、资金使用、用料标准、质量优劣、进度快慢等予以公示,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四、以安全管理为龙头,规范现场管理
安全管理方面,要确定 “以安全管理为龙头,规范现场管理”的管理思路,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明确每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从项目负责人到一名普通职工个个安全有责任,人人有指标,要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2)要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配备足够的有充分管理经验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全员安全的培训、教育工作,从重要岗位人员的安全学习到全员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技术交底都要按部就班的进行。要经常有规律的进行施工现场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要时时处处讲安全、程的灵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未来想,安全最重要”等脍炙人口的标语,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六、加强工程量及投资额的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实现“高质量,低费用”建设
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具有点多面广、工程量小、战线长、施工现场情况复杂等特点。工程施工必须采取最优方案,完善设计中未能充分考虑的现场因素,做到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的有机结合。同时积极协调施工单位与项目村的各种关系,创造有利的施工环境。
(1)以人为本,科学设计。
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必须以上级下发的财政资金控制额度为基础,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走出地图,踏入田块,拿出工具,亲自动手,勘察到位,做到规划设计在实际中形成,田块地貌熟记于心中。要尊重民意搞设计,在项目区召开村民大会,确定每一单项工程的走向,能取直的绝不能弯,做到设计美观,预算准确。根据不同工程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难易程度,确定各个单项工程每一道工序的适用定额。结合预算编制和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取费基数,实行农业、林业、科技、水利工程的单项预算,统一编制格式、统一表格内容、统一预算单价、统一计算方法。三是严格实行预算审计,确保工程预算科学合理,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增减。
(2)指导各施工企业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成本控制。首先是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施工队伍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