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制造”认证模式与认证要求(重改)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宣讲课件
(二)——“浙江制造”标准制定与“浙江制造”认证实施
讲义提纲
一、《“浙江制造”评价规范》解读
1、通用要求:什么是“浙江制造”,“浙江制造”的主要内涵,以及追求“浙江制造”品牌的企业所需要达到的基本条件。
2、管理要求
二、“浙江制造”产品标准的研制
1、产品的选取: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国际先进、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符合当前产业发展导向
2、标准的申报
3、标准制定的程序(八步)
4、标准的要求
5、企业的对标达标
三、“浙江制造”认证的实施
1、“浙江制造”认证介绍
1)“浙江制造”认证的意义和特点 2)“浙江制造”认证流程介绍
2、“浙江制造”认证要求介绍
1)管理职责 2)资源管理 3)过程管理 4)测量分析改进创新
3、“浙江制造”认证的责任和权利 1)认证机构的责任
2)证书和标志的使用权利和责任
引言:
2014年,国家认监委发文明确支持我省人民政府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积极支持以认证机构联盟形式开展“浙江制造”产品认证试点工作。2014年11月,“浙江制造”认证联盟在杭州成立。同时,已经有包括方太厨具、雅戈尔集团、杭州汽轮机股份和浙江菲达环保公司等四家试点企业成为“浙江制造”的首批获证企业。下面,我们就浙江制造认证模式和如何认证实施方面展开重点讲解。
一、“浙江制造”认证介绍
1、“浙江制造”认证的意义和特点
GB/T 27000-200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而第三方证明又是需要针对认证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的,以证实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我们日常认识较多的为管理体系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CCC认证等。
从2014年,国家认监委发文明确鼓励和支持省人民政府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支持以认证机构联盟形式开展“浙江制造”产品认证试点工作后,我省对“浙江制造”认证模式进行了创新,赋予了“浙江制造”认证显著的特点和内容。“浙江制造”认证是以卓越绩效评价、GB/T19001、GB/T 24001、GB/T 28001、自愿性产品认证为基础,集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为一体,评价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技术先进程度的综合性的创新认证模式。“浙江制造”认证不仅提供了客观、真实、具有公信力的认证结果,还是“浙江制造”品牌国际互认的基础,在认证技术上融汇了“浙江制造”特性的要求,并根据产品风险、认证风险和认证检测结果采信的程度,设计了自我声明+产品检验或验证+“浙江制造”要求评价和证后监督的不同组合的认证模式。
“浙江制造”认证模式按照“企业自主申明+第三方认证+政府监管”的思路,由认证机构组建“浙江制造”认证联盟,联盟成员机构作为认证实施主体组织开展认证活动。认证联盟根据“浙江制造”产品标准组织联盟成员编写“浙江制造”认证实施规则,经评审后发布实施,在发布实施后30个工作日内,由联盟成员机构依据国家认监委2015年第18号公告的规定向认监委备案。同时,联盟成员机构按照联盟的认证制度对申报企业实施认证。2015年4月30日,认证联盟发布实施了10个“浙江制造”认证制度,对联盟自身及成员机构的管理、认证技术文件的管理、认证和标志的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和项目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浙江制造”认证持续有效健康发展和切实增强“浙江制造”认证公正性和权威性。
2015年9月2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美国UL公司、德国TUV、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天祥集团、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等国际检验认证机构正式签约,双方将合作推进“浙江制造”认证的国际标准互认,助推“浙江制造”走向海外。
2、“浙江制造”认证流程介绍
申请“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可先对照“浙江制造”产品标准、“浙江制造”认证实施规则、“浙江制造”评价规范通用要求和管理要求,经过自我评价符合要求后向认证联盟成员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提交18类资料以证实满足通用要求、管理要求和产品要求的承诺,这些资料主要包括证实法律地位的文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证据、证实生产能力的证据、证实自主创新和产业协同的证据、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的证书、各级政府质量奖证书、质量诚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产品描述和自我声明、满足“浙江制造”评价规范管理要求的自评报告等。
目前,“浙江制造”认证模式一般采用自我声明+产品检验+“浙江制造”要求评价+获证后监督的方式,但是考虑企业的产品风险、认证风险程度和第三方检验结果的情况,“浙江制造”认证实施规则也会采用自我声明+“浙江制造”要求评价+获证后监督的认证模式,企业须详细描述认证产品信息、工艺流程、关键部件清单、商标、执行标准、认证单元内覆盖的系列产品清单及认证单元内各个型号之间的差异说明,同时提供产品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明,并就描述的产品符合“浙江制造”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管理要求进行自我声明。当获证后,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或供应商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对产品与标准符合性进行确认,并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认证机构在受理认证申请后,与申请方签订“认证合同书”,根据“浙江制造”认证实施规则策划产品检验安排和现场审核安排,认证机构确定认证单元及抽/送样范围和数量,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
机构,依据“浙江制造”的产品标准进行检验;现场评审的依据为“浙江制造”评价规范管理要求,现场评审中,如发现不合格项, 由审核组提出“不合格报告”,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并提交“纠正措施报告”及证明材料。审核组长负责对《纠正措施报告》及证明材料进行验证确认,必要时,对重点问题可进行现场验证。最终认证机构根据认证结果,决定是否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并向社会和相关方公告。
企业在获得证书后须按照“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规范”正确使用和管理证书和标志,并定期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
二、“浙江制造”认证要求介绍
“浙江制造”认证的认证要求主要由4部分构成,DB33/T944.1-2014“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第1部分 通用要求、DB33/T944.2-2014“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第2部分 管理要求、“浙江制造”产品标准、“浙江制造”产品认证实施细则。
申请“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应确保批量生产的产品符合“浙江制造”产品标准要求,管理模式符合“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管理要求的内容。
由于产品标准和通用要求在前面已经具体讲述,这里就不充分展开,主要围绕“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管理要求的主要模块,结合已经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的企业情况,分四部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测量分析改进创新,讲解一下申请组织如何达到“浙江制造”认证的现场审核要求。
1、管理职责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结合其历史沿革、行业特点和内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研讨、提炼、确立和贯彻其使命、愿景、价值观和绩效目标,从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等层面对组织文化进行展开,并在组织文化的贯彻过程中率先垂范。
高层领导还应建立内外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创造一个包括诚信守法、改进、创新等要点的文化环境,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创建企业名牌,通过主持经济活动分析会等形式,定期评价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改进和创新的重点并予以实施。
高层领导还应配置资源,确保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需求。组织应明确管理层次,设置相应的部门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任命管理者代表。
组织应确立战略和战略目标,涵盖品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等方面,同时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要。战略目标应制定长、短期实施计划,并根据近几年的绩效趋势,收集竞争对手及标杆当前和以往的绩效数据,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设定绩效具体值。
组织应对公共责任、道德行为、知识产权、公益支持方面进行管理。在产品使用、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考虑质量安全、员工和公众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消耗利用等方面的影响,采取预防、控制和改进措施,如蓄电池产品使用后的废弃,抛磨工序金属粉尘的排放,生产废水的排放等;以质量诚信为导向,识别内外部质量承诺,分析各项承诺的可能性,确认履行和兑现的承诺内容,在设计、采购、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方面建立质量诚信,如兑现对顾客的承诺,材料供应商资金的及时支付,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行贿受贿等等;在产品设计与开发、采购、技术和服务、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如未经他人许可不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购买、使用侵权产品,如盗版软件,不盗用他人商标、他人专利、企业字号、互联网域名等;进行年度公益支持规划,包括:文化、教育、卫生、慈善、社区、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提升社会形象;企业应每年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质量诚信报告。
2、资源管理
组织应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人力资源的计划;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包括薪酬、奖惩、激励等;确定与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并配置相应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确定企业各过程中的关键岗位,如焊工;采取措施确保关键岗位员工不流失或少流失;确保员工权益,如夏季通风降温措施,粉尘岗位有通风吸尘,个人有防护装置;提供福利支持,如旅游、中餐补贴,促进全体员工的满意;定期测量员工满意程度,并逐步提高。
组织应确保基础设施是适宜的,适用时使用本行业先进或一流的生产设施设备,包括机器人等;建立管理制度,对设施设备的配置、选择、验收、安装调试等作出规定;制定维护保养的制度,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保养;适用时,制定工装管理制度,对关键工装定期保养,在首次使用或保养维修后应进行验证。
组织应提供和维护生产所需的环境,包括员工所处的环境,如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
组织应对检验、试验和测量装置进行管理,根据产品检测的要求、工艺的要求进行配置,应定期检定或校准。并对其使用、维护、搬运、贮存等做出规定。
组织应建立或逐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等,推动创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对市场反应。
组织应建立知识管理的信息平台,包括:图纸、文件、专利、攻关成果、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成果、法律法规等等,通过OA系统共享。将知识转化为效益,促进知识资产的不断增值。
组织应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开展持续的技术创新。建设自主技术创新平台,设立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设计中心或研究院或满足相关要求,并有计划引进和购置本行业一流的技术研究和实验装备。技术创新的投入应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同比增长。
组织应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确定在产品、工艺、设备、营销模式、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与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相关的设计或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包括专利等。
组织应与主要供方确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销售、质量、工艺、运输等多个环节建立紧密联系,共享信息,共同抵御风险。通过产品标
准的提升、新产品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等带动供方产品、工艺、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供方中浙江省内供方比例应满足50%的要求。
3、过程管理
组织应对顾客进行分类,了解不同顾客的需求;建立与顾客接触的渠道,如广告、网站、宣传册等,方便顾客查询产品信息、进行交易;合同要评审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建立适应的售后服务模式,顾客投诉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投诉信息用于改进;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跟踪,测量顾客满意度,有效的反馈内容应用于改进和创新。
组织应对品牌进行定位,确定品牌核心价值,制定品牌中长期规划,制定品牌传播推广的措施并有效实施。
组织应制定年度产品开发计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产品设计开发时采用先进质量工具,包括质量功能展开(QFD)、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故障早期激发改进(FSI)等,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融入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组织应对采购原材料、辅料、配件等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要求。对工序有外包加工的,应制定委托加工协议,明确技术、管理要求。主动建立互利共赢的供方合作关系,合理选择供应方。根据供方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制定采购产品的检验或验收规范,并有效实施。
组织应依据产品要求,对工艺进行开发,适用时,应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特殊过程应规定过程试验规程,定期或需要时进行过程确认,如承力部位的焊接、衬衫的粘合工序;员工应具有相适应的的能力和资格,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需配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过程,应配置符合要求的设备;明确需进行连续或定期监视的过程,并做好适当的记录,如热加工工序的保温温度、时间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式对产品和检验状态标识;明确产品包装要求,产品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加强防护,防止其损坏;实施现场管理,可包括5S管理等;对过程工艺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组织应制定原料、配件、辅料、过程、半成品等的检验或验收规范;成品出厂应符合“浙江制造”技术规范的要求;未按规范要求完成检验的产品不得出厂和交付;对不合格的产品要明确处置意见;出厂和交付后出现的不合格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和组织的规定。
组织应识别产品、生产过程、设备维护、办公活动及后勤生活等的环境因素,如重金属元素、加工时的乳化液、废机油、润滑油,以及相关方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应考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确定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如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废气、危险废弃物等。对重要环境因素,要进行控制,建立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考虑在环境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紧急情况,如除尘设备故障,危化品泄漏,配备应急准备的设备及物质,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应定期检测噪声、废水、废气、粉尘等的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并对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组织应按同样的方法辨识危险源并加以控制。
4、测量分析改进创新
组织应至少每12个月进行一次内部审核,以确定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对发现的不符合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组织应对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顾客要求的感受信息进行监视测量,确定获取这类信息的方法,反馈的内容应用于改进和创新。
组织应就产品和服务、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以及其他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进行测量,根据绩效测量结果,评价组织的成就、竞争能力、目标和实施计划的进展、应变能力等。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至少每12个月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确保管理要求持续的适应、充分和有效。通过管理评审,应确定改进和创新的重点并实施。
组织就改进和创新方面需进行管理,如从产品检验、生产过程、顾客投诉、各类检查、内审、管理评审等活动中收集信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要改进的方面并采取措施;应组织各层次员工参与改进活动,包括QC小组,员工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在改进活动中应采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和管理工具,如过程能力分析、SPC图、假设检验、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
以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创新这四大模块的要求,是在现有各类国际通行管理基础上制定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先进管理标准要求,涵盖了卓越绩效模式、“浙江制造”4个特性、GB/T19001、GB/T 24001、GB/T 28001三体系的要求,不是最低标准或准入标准,而是代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水平标准要求,企业对其内容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尽快形成集质
量、技术、服务、信誉为一体,市场与社会公认的“浙江制造”区域综合品牌,加快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浙江制造”走向世界。
三、“浙江制造”认证的责任和权利
1、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的责任
认证机构对其认证的“浙江制造”品牌实施有效的跟踪监督检查,对于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应暂停使用认证标志直至撤销认证证书,并予公布。认证机构未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与生产者、销售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强化认证市场监管特别是对“浙江制造”认证后的监管,确保“浙江制造”认证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应当对相关认证监管部门和认证联盟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予以配合和协助,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
2、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权利和责任
证书持有人在认证有效期内,可在产品广告、产品宣传材料上使用认证证书,可在投标、产品销售过程中,向顾客出示“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可在认证合格产品及其包装和说明书上使用认证标志。
获证企业应保持获证产品质量稳定,认证产品变更未经同意,不得使用该认证证书和标志;应保证发生重大变化时,报告“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发证机构,并接受监督审核,监督审核前及监督审核不合格者,不得使用该认证证书和标志;应妥善保管好证书,以免丢失、损坏,如发生证书丢失、损坏的,可申请补发;证书不准伪造、涂改、出借、出租、转让、部分出示或部分复印;获证企业应确保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的合法性,确保商标注册证明或使用合同的合法有效;企业在使用“浙江制造”标志时,可以根据需要按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复制,一般不得改变标志颜色,如必须改变颜色,则仅可使用纯白色或纯黑色标志;企业不得在超出检验、认证范围或者检验、认证有效期的产品、包装及广告宣传中使用“浙江制造”认证标志。
第二篇:年“浙江制造”认证自评报告
2020 年“浙江制造”认证自评报告
浙江华迪钢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0 年 1 月
目录 1 术语/释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公司/部门简称.....................................................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释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组织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组织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公司主要产品、服务及交付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品质卓越..........................................................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自主创新..........................................................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产业协同..........................................................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社会责任..........................................................................7 4.0 公司环境和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战略制订..........................................................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领导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方针..............................................................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公司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和权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组织治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策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变更的策划.......................................................................40 7 支持................................................................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意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沟通与信息交流....................................................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成文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错误!未定义书签。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70 8.8 应急准备和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绩效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内部审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管理评审..........................................................错误!未定义书签。改进..............................................................................80 10.1 总则............................................................................80 10.2 不合格、事件调查、纠正措施......................................................80 10.3 持续改进........................................................................81 附录 1: 浙江制造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85 附件 2:公司关键指标未来 5 年预测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3:质量诚信报告...................................................................88 附录 4:社会诚信报告...................................................................88
术语/释义 1.1 公司/部门简称 华迪钢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各部门设置见公司结构图(图 2.1-1);
1.2 释义
ISO9001、ISO14001、ISO45001 等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报告。
1.3 术语
1)创新 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3)新型能力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整合、建立、重构组织的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4)产业协同 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间通过流程、价格、信息等一系列要素的设置,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5)品牌 能为组织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组织概述 2.1 组织简介
华迪钢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 1992 年,占地总面积 386860m2,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冶炼、轧钢、穿孔、冷拔冷轧、检测、国际国内贸易为一体的不锈钢无缝管生产的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现有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拥有 AOD 精炼炉,630 轧机,Ф50、Ф90、Ф133、Ф350 型穿孔机组,10T-800T 冷拔机组生产线 39 条,LG280、LG120H、LG60H、LG30,共 120 条冷轧生产线。拥有力学试验、涡流探伤、水压试验、具有高灵敏度多探头横向纵向超声波探伤机、德国进口光谱仪等检测设备,以及配套的理化分析等设施,是国内同行中生产和检测设备唯一齐全单位之一。公司实现了从炼钢、轧钢、热轧穿孔、冷拔/冷轧、检验检测/化学分析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检验检测等 自 1999 年以来获 ISO9001 认证和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材质的不锈钢无缝管及不锈钢棒的集团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备,现有员工 334 名,国家资格认定的人才达 12 名。
本公司已通过 ISO9001、ISO14001、ISO45001、和法国 BV 公司 ASTM/ASME 产品认证及 CE 产品(PED)认证及德国 TüV 认证和英国 LLODYS 认证、被美国亚太经贸委和法国科技质监委评为“向欧盟市场、美国市场推荐产品”及“高质量科技产品”、“中外名牌产品”、“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单位”、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温州市名牌产品”、“温州市知名商标”、“温州市百强企业”、“温州市自营出口二十强单位”、“温州市纳税百强”、“温州市制造业纳税 50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公司依托设备和检测优势、公司高管人员独特的企业家精神,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管理创新,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把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钢管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图2.1-1 公司组织机构图
2.2 公司主要产品、服务及交付方式
根据行业的特点,通过对市场的综合研究分析,公司从多角度对行业市场和顾客进行解剖细分,并根据公司的战略及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目标顾客和市场。
表 2.2-1 按顾客群分类 顾客需求 关键行业客户(石化、化工等)
一般客户(制造、工程)
经销商 技术开发能力 ● ◎ ◎ 产品质量稳定性 ● ◎ ● 价格 ◎ ◎ ● 品牌 ● ◎ ● 服务质量(问题处理及时性、服务态度)
● ◎ ◎ 结款期 ◎ ◎ ● 产品品种 ● ◎ ● 库存量 ● ○ ◎ 交货速度 ● ◎ ◎ 客情维护 ● ◎ ●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 3.1 品质卓越
公司推行 6S,建立 6S 巡检小组,通过培训灌输 6S 理念,并对车间、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整改,经过多年的实践,企业环境整洁,员工习惯良好,将此管理理念已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成为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作为基础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并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支持。
公司将持续在信息化、自动化上加大投入,逐步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公司也在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后期将向智能车间的目标迈进。未来几年将实现全程的质量信息自动采集与可视化管理,实现从供方管理、物料采购、产品制造过程直到入库交付以及各岗位操作人员信息的全程即时可追溯,使公司在质量管理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
公司秉承“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质量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标准,实施并通过各类体系认证,不断完善管理过程,通过技能比赛、推荐考核等程序,进行岗位调整,扩大质检团队,增强质量管理的力量。同时,把质检人员分配到车间各工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将质量考核作为车间和车间员工月绩效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对外加工点,公司实行分片管理,每一片多安排专职质检人员,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监管和技术指导,全方位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率。
公司在同行业中具有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为了实现公司的长短期发展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精益生产线。公司产品先进指标及先进设备设施见表 3.1-1,3.1-2 表 3.1-1 技术先进性指标 序号 技术名称 技术特点 1 火电机组锅炉用新型不锈钢无缝钢管 优化材料成分的加工工艺,在 TP310 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新增微调 Cr、Ni、Nb、N 元素;研发热轧穿孔、冷轧(冷拔)组合加工技术,确定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穿孔变形量最佳匹配的工艺参数,确定变形量、变形速度的范围,研究和改进专用轧辊和冷拔模具等装备。超超临界机组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 优化材料成分的加工工艺,在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新增微调 Mn 含量上限,加入 Cu、Nb 及 N 元素,达到高温强度、高温塑性及抗高温氧化的最佳组合。研发加工工艺控制生产过程中夹杂物含量和晶粒度大小。新型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研究加工过程对产品的力学性能、抗蠕变、抗疲劳、抗腐蚀等性能的影响,优化产品加工工艺。冷拔钢管的工艺头 冷拔管的生产中为了使被拔制的钢管管坯能穿过冷拔机拉拔模的模孔,一般需进行“锤头”工序,即将需要冷拔加工的钢管管坯的一定长度采用机械方法将其锤扁、锤尖,使“锤”过的钢管头部能伸进冷拔机拉拔模的模孔,由冷拔小车夹住而进行控制,使拉拔成型的钢管符合所需要的管径和壁厚。辊底式固溶炉 研发固溶炉,确保钢管输送平稳,加热炉的进料炉门端设有进料小车所送钢管进行支撑的托轮组、冷却室的出料门端设有可对已固溶处理后的钢管进行支撑的托轮组,上述托轮组包括相对钢管中心对称设置且高度、宽度方向可调的一对托轮。
表 3.1-2 部分检测设备和仪器(领先)
序号 设备名称 先进水平序号 设备名称 先进水平1 650 轧机炼钢 行业领先 5 水压测试 行业领先 2 60 菌式穿孔机 行业领先 6 光谱仪 行业领先 3 超声波探伤 行业领先 7 力学检测 行业领先 4 金相分析 行业领先 8 ERP 系统 行业领先 3.2 自主创新
技术开发能力是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也是确保业务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不断自主开发技术和产品,不断加强公司的技术势力,建立了强大的技术资源,从而在行业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公司围绕战略规划要求,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改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建立了技术中心,公司有硕士以上 2 人,大专和本科学历 36 人;有 12 位员工获得国家专业技术资格,技术和业务类人才名。公司这支梯次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专业队伍,在各个岗位上为企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目前承担材料检测、物理分析及化学分析等多个检测项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资源保障。
表 3.2-1 公司核心技术和高新企业证书 序号 专利类型 专利名称 授权证书编号 授权公告日 1 实用新型 打磨设备 Zl 2018 2.1 2019.4.16 2 实用新型 不锈钢塑复合管 Zl 2018 2.3 2019.4.16 3 实用新型 车间用除尘装置 ZL 2018 2.5 2019.4.16 4 实用新型 钢管打磨机 ZL 2018 2.X 2019.4.16 5 实用新型 不锈钢管套 ZL 2018 2.4 2019.4.16 6 实用新型 不锈钢复合钢管 ZL 2018 2.9 2019.4.16 7 实用新型 钢管打磨设备的牵引装置 ZL 2018 2.8 2019.4.16 8 实用新型 钢管酸洗池 ZL 2018 2.X 2019.4.16 9 实用新型 循环式车间用除尘装置 ZL 2018 2.8 2019.4.16 10 实用新型 钢管的铜帽 ZL 2018 2.X 2019.4.16 11 实用新型 钢管的出料装置 ZL 2018 2.0 2019.4.16 12 实用新型 双复不锈钢管 ZL 2018 2.2 2019.4.16 13 实用新型 不锈钢管道 ZL 2018 2.8 2019.4.16 14 实用新型 钢管外圆抛光机 ZL 2018 2.7 2019.4.16 15 实用新型 车间用除尘装置 ZL 2018 2.1 2019.4.16 16 发明 用于伸缩的不锈钢 U 型体及其使用方法 Zl 2018 1.0 2020.1.24
3.3 产业协同
目前公司原材料、配套件等供方浙江省内的占了绝对比例。目前合格供应商共有 8 家,其中浙江地区6 家,占比达到 75%。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下游产业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拓展。
表
3.3--2 浙江省内供应商占比 序号 供应产品名称 供货数 单位 供应商名称 供应商详细通讯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圆钢 1000 吨/年 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 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路 1263 号 陈健圆钢 5000 吨/年 永兴特种不锈钢有限公司 湖州市杨家工业区 金建忠圆钢 5000 吨/年 烟台华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烟台开发区五指山路 2 号 熊经理氢氟酸 400 吨/年 杭州大陆物资有限公司 杭州市莫干山路569 号 程鸿平硝酸 600 吨/年 杭州大陆物资有限公司 杭州市莫干山路569 号 程鸿平砂轮 8000 箱/年 温州市海力砂轮制造有限公司 温州市洞头区 王瑞光
天燃气 200 万方/年 温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大道 4567 号 李启亮热处理 450 吨/年 台州迈拓材料有限公司 临海市上盘镇北洋工业区滨海第黄建
一大道 19 号
3.4 社会责任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公共责任方面,公司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作为重点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阶段性的成果;在道德行为方面,与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公益支持方面高层领导积极带头,员工热烈响应,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
公司谋求企业与环境的和谐,积极回报社会。通过对公司在企业运营中可能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风险识别,并严格按照各种法律和法规,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使之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表 3.4-1 公共责任控制措施与指标 污染物分类 污染治理措施 排放标准 粉尘 原料 过滤器 《 大 气 污 染 物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无组织监控点排放浓度限值,4.0 废水 生活污水 从污水管道进入化粪池处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9)
清洗废水 汇集进入化粪池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9)
噪声 生产设备 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减震基础等必要的防震、隔声等降噪措施;合理布置车间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 3 类 标准 和 《 声环境 质 量 标 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固废 废品、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 外卖被回收或被清运 无相关标准 组件清洗渣、空调废滤网、废抹布及废桶 送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置
《 危 险 废 物 贮 存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GB18597-2001)
公司通过对顾客及相关方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及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深入研究得出目前公众关注点主要环保方面。公众隐忧,产生原因及措施见表 3.4-2
表 3.4-2 公众隐忧,产生原因及措施 公众隐忧 产生原因 应对措施
环境污染 废水等排放;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会释放或渗漏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1)按环境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控制 2)从分析工艺流程和物料平衡开始,确定废弃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原因,提出削减废弃物和节能增效的具体方案。
能源消耗 电力、水等资源紧缺,会造成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提高等。
1)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生产安排等方面着手,降低能源消耗。
2)不断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和制度。
公司运行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有法律法规获取、识别和更新程序;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 ISO9001 认证;公司针对能源消耗,通过运用系统方法识别出潜在风险,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在节能降耗方面采取技术改造措施,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淘汰高耗低效设备,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开展节能宣传培训等能源管理措施。
公司全面推行“诚信和谐,高效务实”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为:对员工、供应商、顾客、股东、政府和社会等负责。
公司道德行为活动的测量方法和指标见下表。
表 3.4-3 公司道德行为监测体系 道德行为 类型 监督 对象 监督 部门 测量方法与过程 测量指标 企业内部 员工 公司办 1)加强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等。
2)制定《员工手册》。
3)开展评先评优活动等。
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时间等。
企业外部 股东 公司办及相关部门 1)遵纪守法、信息真实。
2)以《公司法》为准绳,合法生产,合法经营等。
股东满意度,企业利润等。
政府 1)依法纳税、廉洁自律。
2)严格按照国家税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等。
纳税金额等 社会 公众 1)诚信经营、保护公众利益。
2)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保护环境等。
捐赠金额等 顾客 销售部 1)加强品质控制,提高优质产品。
2)对于顾客投诉解决应对等。
顾客满意度等 表 3.4-4近三年公共责任结果统计表 项目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行政处罚(次)
0 0 0
重大工伤事故 0 0 0 职业病发生 0 0 0 火灾 0 0 0 环保事故 0 0 0 经营违法事件 0 0 0 产品质量事故 0 0 0 废水排放指标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噪声排放指标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固体废弃物排放指标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符合标准 合同履行率(100%)
100 100 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吨/万元)
0.097 0.077 0.065 表 3.4-5 公益捐赠明细(部分)
支持项目名称 支持内容 意义和作用 慈善事业 1、累计向慈善基金捐款及其它社会公益事业约 400 多万元 2、雅安地震发生,公司高层领导及公司一共捐赠 40 余万元 3、慈善一日捐二十万元 帮助受困地区,提升公司形象 捐资助学 每年资助贫困学子;教育支持等;不少于 30 万元/年 提升公司形象 就业 产业链上带来就业上千人 缓解政府就业压力,协助政府解决失业引起的动荡,构建社会和谐关系
4.0 公司环境和战略
4.1 战略制订
公司高层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识别市场及消费动向、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等,分析和评价公司内外部影响因素,结合公司自身的资源现状,谋划制订有针对性的战略规划。
4.1.1 识别和了解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以及机会 a)识别并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围绕产品和市场发展情况,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着眼于顾客的需求,与顾客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立足于满足和超越顾客的期望,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公司在确定顾客和市场需求时,凭借领先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迎合顾客需求的服务以及良好的顾客关系等优势,将业务量相对较小的顾客、尚未与公司建立产品业务关系,但有业务合作意向的潜在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的顾客,亦纳入市场策划的范围,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开拓。
根据对市场的上述分析研究,结合公司的战略及自身优势,确定产品定位、识别顾客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开发各种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的顾客和市场。
b)识别和了解顾客的期望以及机会 通过电话、网络、展示会等了解顾客对公司的期望,顾客的期望就是我们希望,顾客对公司的期望有价格,交货期,服务等。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公司的顾客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不同产品的型号规格不一样,客户的需求与使用就不一样,为了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与使用,公司按照普通客户和重点客户二个方面来制定针对性的需求获取方式,并了解不同客户的关键需求,见下表。
表 4.1.1-1 主要顾客的沟通机制 顾客(代理商)接触途径 接触要求 接触人员或部门 要求的展开方式 顾客通过网站的留言板,电子邮件,咨询电话,传真等了解公司及产品情况 网站信息准确,及时更新,24 小时开放
公司网站和邮箱及咨询电话值班人员(网站管理办法)规定负责维护网站人员及时更新信息,及值班制度规定人员值班 展销会,交易会 展示,产品说明,对产品进行介绍 销售人员,技术员 产品知识,业务技能,沟通技巧 客户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邮件等提出投诉,抱怨,建议等 熟悉产品知识,服务政策,善于倾听,礼貌用语,快速处理问题,解决客户困难并及时回馈 销售人员 产品知识,服务政策,沟通技巧,投诉处理流程等的培训 客户来访,回访客户 业务熟悉,了解客户 销售人员 来访客户接待流程的规定,商务礼仪的把握,定期访问客户 对于公司的关键顾客,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其需求与期望。针对直接顾客和间接顾客侧重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经过汇总分析并形成报告,作为公司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过程改进的决策参考和依据。
4.1.2 识别竞争环境和增强竞争能力 公司采用 PEST 分析法,对宏观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挖掘战略机遇。见下表。
表 4.1.2-1 宏观环境 PEST 分析 PEST 关键影响要素 政治法律环境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经济环境 十三五期间,GDP 增速预估稳定在 6~7%,经济的仍然较平稳发展,基建需求仍然很大,工业民用对钢管的仍然处于高需求阶段 技术环境 个性化需求促进技术进步 社会文化环境 客户需求的多元化与快速响应要求提升
目前公司产品竞争相当激烈,一是质量竞争、二是价格竞争、三是创新及技术的竞争。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钢管行的一流企业。
在战略中充分考虑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长短期战略挑战以及产品、服务、经营等方面的创新机会,并尽力在顾客满意度、社会责任方面考虑了相关方的需要,具体见以下公司 SWOT 分析。
表4.1.2-2
SWOT 矩阵分析 内部 外部 优势(S)
1、产品优势:自动化程度高,规模化生产;独特的精益化生产,成本性价比最好。
2、采购优势:良好的供方关系,稳定的采购渠道;充足的原料备库,有效应对市场波动。
3、研发优势:与科学院校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前瞻型研发与维护型研发并行;独立的研发实验室,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4、服务优势:配备优秀的专职销售经理,迅速反馈;配备经验丰富的成型技术支持团队。
机会(O)1、“一带一路”政策以及钢管市场良好发展态势,需求量不断上升。
2、“环保行动”的开展,对同行的竞争造成压力。
劣势(W)1、产品品种多,换产频繁,对生产效率存在影响。
2、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公司在高速发威胁(T)市场对价格敏感,面临价格冲击
展中,批量产品更新换代快,存在一些被替代产品的积压,导致浪费。
3、人员逐步年轻化,年轻人比较浮躁,对公司安环管理工作开展多少有些阻碍。
4.1.3 通过对各战略方案进行论证,确定公司未来战略 公司发展下四大阶段、现阶段战略达成预测、各部门战略职能,见下表:
表4.1.3-1公司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发展情况 企业文化内容 孕育期(1992-1998)
专业发展,持续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先后投资新增建设了穿孔、冷轧、炼钢车间、轧钢厂 使命: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履行社会责任,为用户、出资方、供应商、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冷轧不锈钢企业。
成长期(1998-2006)
炼钢车间、轧钢厂,并引了冶炼、冷轧/冷拔、检验检测等先进生产设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公司认清形势,从市场调研、营销、技术、品质、供应链建设、人才培养等全方面实施创新变革。先后投资新增建设了穿孔、冷轧、经营理念 BPS:当月采购(B)、当月生产(P)、当月销售(S)跨越期(2006-2012年)
发展实现跨越,总产量迈入万吨,年销售进入亿元时代,产品销售市场国际化 愿景:建成世界一流的冷轧不锈钢企业。至2024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冷轧不锈钢企业,具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高端精品,拥有稳定的用户资源,具备持续盈利能力 创新变革期(2012 至)
多元化协同发展;注重五大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平衡和价值平衡,共赢发展,至 2024年建成世界一流的钢管企业 核心价值观:诚信、协同 4.1.3 a)战略达成的预测
表 4.1.3-2 战略目标达成预测 愿景 建成世界一流的冷轧不锈钢企业 使命 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履行社会责任,为用户、出资方、供应商、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冷轧不锈钢企业。
战 略 类别 序号 指标 2020 年 2021 年 2022 2023 2024 顾 客 1 总产量(万吨)
4.5 6.0 6.3 6.5 7.8
目 标 与 市场 领域 2 差异化产品比例(%)
34.0 34.0 35 36 37 3 战略用户销售比例(%)
20.0 20.0 22 22 22 4 顾客满意度(%)
91.00 91.50 93 94 95 5 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
7.2 8.1 8.3 8.5 9.1 财 务领域 6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8.0 10.0 10.5 11.5 12.3 7 利润总额(万元)
3000 4000 4100 4300 4500 8 总资产贡献率(%)
6.20 6.50 7.1 7.5 7.7 9 成本费用利润率(%)
4.00 4.50 4.8 5.1 5.3 10 存货周转率(次)
6.2 6.4 6.6 6.8 7.1 11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8.0 8.1 8.2 8.4 8.5 资 源领域 12 新产品产值率(%)
63.0 65.0 67 69 72 13 员工满意度(%)
82.0 85.0 87.0 89.0 90.0 过 程有 效性 领域 14 成材率(%)
92.0 92.1 93 93.3 94 15 现货率(%)
5.2 5.0 5.5 5.8 5.9 16 产品准时交付率(%)
98.7 98.8 98.8 99 99 17 采购物资及时到货率(%)
98.7 98.8 98.8 99 99 社 会责任 18 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
0.062 0.055 0.057 0.058 0.055 19 重大事故发生数(次)
0 0 0 0 0 4.1.3 b)战略达成的职能规划 图表 4.1.3-2 各职能战略主要内容 战略规划项目 战略规划期间主要任务描述 责任部门 技术领先战略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产品为基础,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满足客户定制需求的能力,重点开发各应用领域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不锈钢钢管产品。其中,在产品基材方面,继续以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材料产品为基础,加强镍基、镍铬合金等耐高温、高压、高腐蚀特种不锈钢钢管的研发与经营;在产品规格方面,继续完善现有产品的规格体系,进一步开发外径Ф273mm 以上、特别是Ф450mm 以上的大口径、厚壁等高端不锈钢管产品;在产品应用方面,继续巩固在电站锅炉和石化领域的市场地位,大力开拓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管、液化天然气输送用管、煤化工用管、核岛主管道用管等新产品。
技术部 市场差异化战略 全面加强与上游原料厂商、经销商、相关细分市场领域的专业工程设计院、专业工程公司的联系,开展全产业链合作,建立战略联合体,保持供货渠道畅通,拓展业务链,大力创造参与国内石化、天然气、核电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机遇,提升承接重大项目订单的综合竞争力。
市场部 推行差异化市场策略,细分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以差异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重点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协同上下游,建成增值、高效、安全、低成本、个性化、资源调控能力强的战略供应链,成为供应链价值创造的重要活动者和发动者。
市场部
战略规划项目 战略规划期间主要任务描述 责任部门 人力资源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选、育、用、留”机制,围绕公司总体战略需求,随着未来主营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将对中层管理、项目经理、技术骨干等人力资源提出迫切需求。公司将秉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提倡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通过三大举措扩充业务发展所需的人才:一是在公司内部发掘和培训有发展潜能的员工,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和梯队递补机制;二是通过与一批高职院校或技校合作,丰富校园招聘,吸引高技术和高学历人才;三是通过网络、人才市场等渠道招聘,招聘经验丰富的生产、管理、营销和研发方面的人才。
同时公司将积极完善企业培训机制,将其贯穿于新人岗前培训、员工技能提升训练、高中基层干部培养深造等各个环节中,促使每一个员工都拥有自己完备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蓝图。除了提升薪资水平、增加员工福利投入之外,公司还将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使命认同感,将员工凝聚成为总体目标共同奋斗的强大团队。
人力资源部 采购战略 以“质量优先、成本领先、合作共赢”为指导原则,对主要供应商提供技术和质量管理支持,培养战略合作伙伴 10 家以上,提高原材料一次检验批次合格率,每年力争达到 99.5%以上,确保物资供应的高品质和稳定性。
采购部 先进制造能力战略 加强产销衔接,规范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管理,生产计划完成率 99%以上;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改进工艺管理,加强操作规程培训和检查,提升员工操作技能;将安全视为生产的第一要素,保障安全生产;深化六西格玛管理,加强改善推进。
生产部 企业 IT 战略 保证公司信息化设备(网络、硬件)稳定运行,稳定运行率达 99%以上;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建立支持全程链、协同作业、管控一体、应用集成的统一平台,ERP 系统覆盖率达 100%;加强决策信息的支持力度,实现对生产、管理、决策分析的知识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效率。
企管部(信息科)
安全与环境战略 坚决贯彻“全员参与,预防为主,强基控源,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企业的 EHS 管理经验,建立更为规范的、覆盖各级的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发动全员参与 EHS 管理改善和创新,实行安全环保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
企管部 生产部 安环科 财务战略 实施稳健发展型战略,以创造和提升企业价值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以价值为基础的系统、具体的业绩衡量标准;加强公司预算管理,降低管理财务部
战略规划项目 战略规划期间主要任务描述 责任部门 经营成本,审慎选择投资领域,控制财务风险,实现效益与规模并重的发展之路。
设备及节能降耗 合理配置生产及检测设备,为先进制造能力提供设备支持;实施设备三级保养制度,主作业线设备综合效率 84.00%以上;强化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资源消耗的日常监控;积极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实现节能效益 100 万元以上,战略规划期综合能耗下降 10%以上。
生产部 设备科 社会责任 成为国内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示范性企业;成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国内企业典范。
企管部 4.1.3c)战略达成的市场竞争对手分析 钢管行业的标杆是久立特材,主要竞争对手为武进不锈钢和华昌不锈钢,公司超越竞争对手、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为:
①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行业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合作;聘请日新周南厂技术专家。
②不锈钢工艺技术装备全球领先:经过近年的不锈钢改造和建设,公司系统集成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实现了不锈钢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生产高效化、环境清洁化和产品绿色化。
③企业管理优势:华钢的管理模式。
④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每年保持较大的研发费用投入,已经形成核心技术。
⑤产品全覆盖、高端化、特色化:依托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和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公司加强开发高合金含量的不锈钢无缝管,包括超级 304、超级双相钢、各类镍基合金管等,以满足不同耐蚀行业和环境的需要。
⑥绿色发展水平国际一流:率先在国内应用推广世界最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形成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打造企业内部三个循环产业链的同时,不断拓展企业在高能效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加快推进由企业自身的小循环向城市的大循环转变,提升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水平。公司主要节能减排指标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竞争地位的主要变化:宏观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旺,钢材出口困难;大宗原燃料价格大幅波动;需求结构多样化与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矛盾不断加剧。
下表是这三家公司的经营业绩。
表 4.1.3 c-2 主要竞争对手的整体规模 标杆/ / 竞争对手
关键绩效测量指标2018 年2019 年
0 2020 年预测
久立特材 营业收入(亿元)
28.33 40.63 45.00 净利润(亿元)
1.34 3.03 3.20 每股收益(元/股)
0.36 0.16 0.20 总资产(亿元)
49.51 51.82 53.50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58.5 65.3 70.0
标杆/ / 竞争对手
关键绩效测量指标2018 年2019 年
0 2020 年预测
武进不锈 营业收入(亿元)
14.61 20.00 23.00 净利润(亿元)
1.28 1.99 2.30 每股收益(元/股)
0.63 0.99 1.05 总资产(亿元)
25.64 28.84 31.25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45.6 50.5 53.0 华昌不锈 营业收入(亿元)
3.25 4.67 5.50 净利润(亿元)
0.20 0.32 0.45 总资产(亿元)
1.5 1.5 1.5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53.5 58.0 62.0 在总体业绩上,以上公司虽然占据优势,但在精密无缝不锈钢管这类产品上,华迪在国内属于一流行业,甚至在部分指标上超越以上竞争对手。
表 4.1.3 c-2 精密无缝不锈钢管的市场占有率分布(%)
年份 2017 2018 2019 华迪 5.3 5.7 6.1 久立特 9.0 9.4 9.8 武进 2.9 3.3 3.2 中兴 3.0 3.1 3.3
表 4.1.3 c-3 无缝钢管 产品指标对比表
样品
0 06Cr25Ni20 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细腻度
(感官)
C C
Si
Mn
P P
S S
C Cr r
N Ni i
抗拉强度
断货伸展率
华迪 0.05 0.54 1.07 0.026 0.002 24.84 19.65 585 48 华迪与久立特表面细腻、精细、均匀;武进有色差、针孔、亮度不够 久立特材 0.05 0.56 1.00 0.029 0.002 25.12 19.65 575 41 武进不锈 0.05 0.61 0.97 0.031 0.003 25.22 19.95 575 47 华昌 0.05 0.60 0.98 0.031 0.003 25.24 19.65 580 46
4.1.4 影响产品、服务及运营方式的重要创新、产业带动趋势或变化 公司灵活运用自主创新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合作等多种研发模式,多快好省地推进项目研发,与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研发近多项新产品。
公司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素质优异、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技术部等各专业人才 12人,着力提升研发实力。
4.1.5 识别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考虑的产品、服务或领域的机会
公司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改性工程塑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注重自动化改造以及高效率生产,配套有国内一流的研发、生产、检测设备,本着自我改造、联合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以机器换人的方式积极提升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
4.1.6 识别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准入、规范要求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识别出公司主要的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准入、规范要求的机会与威胁、优势和劣势,并运用矩阵分析,拟订措施。
表 4.1.6-1 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及其他风险分析 风险类别 风险说明 采取行动 战略风险 产业投资方向、行业发展状态等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发展公司优势产品为重点,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性能水平,以稳定并拓展客户并在规划内提升产品种类及多样性 市场风险 来自消费者偏好、竞争对手策略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关注竞争对手、标杆企业的动态,分析市场竞争成功要素,努力形成自身核心竞争优势,把握市场变化,注重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提升顾客满意,稳定并拓展客户 运营管理风险 快速发展引起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不尽完善 加强组织建设能力,形成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管理创新持续优化管理水平法律、安全、环保相关风险 从产品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等要求带来的影响 密切关注行业最新法律法规动态要求。严格高标准执行,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较大思考,努力生产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产品风险 产品原料采购、研发、生产等环节可能存在的质量技术等风险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产生的风险 在行业内率先同时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入库检查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建立了产品追溯体系并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人才储备 人才储备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建立人才库,注重人员内部培训与外部引进;建立储备干部培养制度
4.1.7 识别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公司经过收集信息,识别出国内外的经济变化对公司主要经济形势变化的机会与威胁。
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快,消费产品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带动公司的发展,反之则会抑制需求增长,进而影响本公司的业绩,给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各职能长短期实施计划实施后所反映出的在产品和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关键变化:
表 4.1.7-16 产品和服务、顾客与市场的关键变化
类别 关键变化 产品方面 产品多样性将进一步发展,个性化用户需求增多,产品向智能化、个性化、高性能发展。
市场方面 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并朝智能、节能化领域发展。
顾客方面 主要集中在代理商,同时将进一步拓展外贸市场。
运营方面 产品合格率与顾客满意度将每年持续上升。健全全球性销售服务网络。
4.1.8 针对公司特有的影响经营的因素,包括个人消费者市场的经营性品牌、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求及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针对本公司特有的经营的因素,主要是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求,运用五力分析模型分析供应商的讨价能力、购买者的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从而识别行业竞争状况。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小型企业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因资金链等问题有不少已申请破产,中型企业则被大型企业收购兼并,目前新的竞争者进入比较少,且全球经济持续回暖,潜在市场比较大对公司有利;通过以上分析,当前行业竞争比较激烈,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回暖,潜在市场比较大,对公司进行创新战略发展比较有利。
4.1.9 识别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趋势需求和相关因素; 公司综合考虑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以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趋势需求和相关因素。
表 4.1.9-1 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需求及相关因素 项目 内
容 战略挑战 1.生产厂商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2.买方议价能力强; 3.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极快,快速反应需进一步提升; 4.众多国内知名上市企业的相继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
战略优势 1.产品线全,优势产品群差异化明显,竞争力突出 2.渠道销售多元结构稳定,新兴渠道优势明显 3.科技创新能力强 4.产能大、成本低 5.本质量管理体系 6.与众多院校的技术合作
4.1.10 保障战略的执行能力; 1)公司机构和职责保障 公司依据“业务差异化,职能专业化”的原则,建立了与战略相匹配,基于业务发展所需要的部门;
对个别部门基于降本增效考虑,采用纵向以产品线贯穿、横向以行政职能制构架,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化运营,并逐步向事业部方向发展。
基于公司架构,公司制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本着“人、岗、事”三者之间合理匹配的原则,从核心业务流程入手,开展职位分析,实行定岗定编管理,并形成《岗位说明书》。每年初,公司办根据公司工作计划和经营业绩预期,充分征求用人部门意见,对各部门的岗位编制进行调整。
2)确定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公司编制发布了《岗位说明书》,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出了详细规定,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由公司办编制了岗位说明书,明确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工作环境、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并发放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3)建立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机制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组织机构规程和内部考核制度,形成了多项管理过程以及其他工作标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内审管理过程》、《管理评审过程》等监督和考核制度,确保管理要求的落地和执行。及时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并制定措施落实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4.1...
第三篇:计量认证流程及要求
计量认证
一.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
“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此考核称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简称“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涉及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 计量认证一般都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
第一方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自身进行测试能力的自我评价或鉴定; 第二方认证:检验机构的用户对提供测试服务的质量确认;
第三方认证:由专门的认证机构站在第三方公正立场,对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进行考核,就是通常所称的既计量认证。二.术语
1.计量(measurement)是用法制和技术手段保证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2.认证(accredidation)是甄别合格和任命之意。
3.标准化(standardization)199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4.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QM)是“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它是为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所进行的工作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等各项工作的总称。
5.计量基准计量基准是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简称。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6.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计量标准器具的简称,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是把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及将测量结果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重要环节。
7.量值传递量值传递是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计量检定(或其它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可靠,这一过程称之为量值传递。8.量值溯源是测量结果通过具有适当准确度的中间比较环节逐级往上追溯至国家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标准的过程。
量值溯源是量值传递的逆过程,它使被测对象的量值能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标准相联系,从而保证量值准确一致。三.计量认证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1.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配备及其准确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必须与检验的项目相适应,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并经检验或校准合格。
2.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条件,均应适应其工作的需要并满足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
3.使用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其操作技能必须考核合格。
4.具有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二)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 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组织机构; 2.仪器设备; 3.检测工作; 4.人员; 5.环境; 6.工作制度。
(三)计量认证评定办法
评审组根据上述评审内容的六个方面,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对被认证单位进行评定。
在所有评审项目中,带*号的项为重点项(共20项),若在评审中任一带*号的项不通过时为评审不通过;
不带*号的项若3项以下(含3项)不通过时,不再继续评审,而规定一个改正期,在改正期内再进行评定。
正式评审中,评审组还要选取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要求被认证单位进行实测,实测结果不合格者,按认证评审不通过处理;基本合格者,对需要改正的地方提出改正意见,限期改正。四.计量认证的实施步骤 一般包括六个基本步骤。1.申请:提出包括机构名称、地址、技术负责人情况、各类技术人员数等内容的计量认证申请书。同时提供〈仪器设备一览表〉。
2.受理: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在接到计量认证申请书和申报材料后,在三十天内审核完毕并发出是否接受申请的通知。
3.准备:被认证单位在申请被批准之后,必须立即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编制《质量管理手册》、检定仪器设备、进行量质溯源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以及环境条件的整顿等。4.初查和预审:计量行政部门同意接受申请后,将派人到申请单位商定认证考核计划,解答问题。
5.正式评审:现场评审的评审组一般由计量部门的专家和与被认证业务的行业方面的专家及业务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一般为5~8人)。评审工作严格按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规定要求进行,若认证通过,则填写《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报告》,上报国家计量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审批。
6.审批发证:计量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向被计量认证单位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通过的检测项目表,并同意其使用统一的计量认证标志。对不合格的,发给考核评审结果通知。五.计量管理手册
《计量管理手册》是说明质量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工作范围和检验公正性的文件,它应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质量。内容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包括:质检机构的基本情况;检测能力、检测项目和依据标准等。
2.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如:提供标准物质一览表、计量标准器具及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及量值传递图等。
3.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原始记录有多种类型,如样品收发及保管登记表、分析测试原始记录、仪器设备安装记录等。各类记录都必须按规则填写。例如“分析测试原始记录”的填写。
分析测试数据必须按照检测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计算准确,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与使用仪器的准确度相适应,数据计算必须符合《数字修约规则》)。
4.各级技术负责人和各类业务技术人员技术概况以及对各类技术人员专业和法律知识培训计划和管理及考核规定。六.计量认证的特征
(一)强制性在我国计量认证被纳入法制体系,实行强制性管理。
(二)统一性我国计量认证统一由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管理。
(三)适用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指向社会从事产品质量评价工作的技术机构,其所提供的公证数据是用于贸易出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和质量仲裁等方面。
(四)服务性 七.计量认证的作用
通过与国际接轨,可以在经济贸易往来中扩大信息交流范围,为开展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向国际服务市场开放等,促进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1987 年 1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1987 年 2 月 1 日国家计量局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废除办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国家有计划地发展计量事业,用现代计量技术装备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计量保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章
计量基准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具
第四条 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鉴定合格;
(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 非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其计量检定工作。
第六条 计量基准的量值应当与国际上的量值保持一致。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技术水平落后或者工作状况不适应需要的计量基准。
第七条 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计量检定合格;
(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八条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本行政区域内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须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其他等级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
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批颁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后,方司使用。
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第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向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乡镇企业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企业、事业单位方可使用,并向其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计量检定
第十一条 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第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
第十三条 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
第四章
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修理
第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申请办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考核;乡镇企业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准予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志,有关主管部门方可批准生产。
第十五条 对社会开展经营性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办理《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可直接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当地不能考核的,可以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方可准予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志和批准营业。
第十六条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个体工商户,须在固定的场所从事经营。申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按照本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凡易地经营的,须经所到地方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验证核准后方可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对申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考核的内容为:
(一)生产设施;
(二)出厂检定条件;
(三)人员的技术状况;
(四)有关技术文件和计量规章制度。
第十八条 凡制造在全国范围内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过定型鉴定。定型鉴定合格后,应当履行型式批准手续,颁发证书。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定型,而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应当进行样机试验,样机试验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凡未经型式批准或者未取得样机试验合格证书的计量器具,不准生产。
第十九条 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样机试验由所在地方的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
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型式,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作为全国通用型式。
第二十条 申请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的单位,应当提供新产品样机及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的单位,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样机和技术文件、资料必须保密。
第二十一条 对企业、事业单位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质量,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抽检和监督试验。凡无产品合格印、证,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准出厂。
第五章
计量器具的销售和使用
第二十二条 外商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须比照本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型式批准。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当地销售的计量器具实施监督检查。凡没有产品合格印、证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的计量器具不得销售。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不得使用残次零配件组装和修理计量器具。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教学示范中使用计量器具不受此限。
第六章
计量监督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监督和贯彻实施计量法律、法规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二)制定和协调计量事业的发展规划,建立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组织量值传递;
(三)对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实施监督;
(四)进行计量认证,组织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
(五)监督检查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按照本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管理人员,负责执行计量监督、管理任务;计量监督员负责在规定的区域、场所巡回检查,并可根据不同情况在规定的权限内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现场处理,执行行政处罚。
计量监督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任命并颁发监督员证件。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为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其职责是:负责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
第二十九条 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检定证件。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人员,由其主管部门考核发证。无计量检定证件的,不得从事计量检定工作。
计量检定人员的技术职务系列,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形式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一)授权专业性或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二)授权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三)授权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其内部使用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执行强制检定;
(四)授权有关技术机构,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第三十一条 根据本细则第三十条规定被授权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被授权单位执行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单位考核合格;
(二)被授权单位的相应计量标准,必须接受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检定;
(三)被授权单位承担授权的检定、测试工作,须接受授权单位的监督;
(四)被授权单位成为计量纠纷中当事人一方时,在双方协商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下,由县级以上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和仲裁检定。
第七章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
第三十二条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第三十三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
(一)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性能;
(二)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
(三)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第三十四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本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第三十五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对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按照本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已经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按照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单项计量认证。
第八章
计量调解和仲裁检定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并可根据司法机关、合同管理机关、涉外仲裁机关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指定有关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仲裁检定。
第三十八条 在调解、仲裁及案件审理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改变与计量纠纷有关的计量器具的技术状态。
第三十九条 计量纠纷当事人对仲裁检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仲裁检定通知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诉。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的仲裁检定为终局仲裁检定。
第九章
费
用
第四十条 建立计量标准申请考核,使用计量器具申请检定,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申请定型样机试验,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申请许可证,以及申请计量认证和仲裁检定,应当缴纳费用,具体收费办法或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会同国家财政、物价部门统一制定。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所进行的检定和试验不收费。被检查的单位有提供样机和检定试验条件的义务。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为贯彻计量法律、法规,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所需要的费用,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分别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十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细则第二条规定,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责令其改正;属出版物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可并处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四条规定,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和进口,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 10% 至 50% 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未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而开展计量检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和属于非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的,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生产、停止营业,封存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 10% 至 50% 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封存该种新产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 3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未经出厂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而出厂的,责令其停止出厂,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并处 3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进口计量器具,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而销售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其销售额 10% 至 50% 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的,责令其停止经营销售,没收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五十三条 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或者不按照规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其停止制造、修理,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 5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 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责令其停止检验,可并处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计量监督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样机试验的单位,违反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计量检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检定数据的;
(二)出具错误数据,给送检一方造成损失的;
(三)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的;
(四)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
(五)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计量检定的。
第六十条 本细则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罚款 1 万元以上的,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一律上缴国库。
本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二)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三)定型鉴定是指对计量器具新产品样机的计量性能进行全面审查、考核。
(四)计量认证是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有关技术机构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的考核和证明。
(五)计量检定机构是指承担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关技术机构。
(六)仲裁检定是指用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第六十二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涉及本系统以外的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亦适用本细则。
第六十三条 本细则有关的管理办法、管理范围和各种印、证、标志,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十四条 本细则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计量标准考核
一、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
二、计量标准考核的要求:
(一)计量标准设备配套齐全,技术状况良好,并经主持考核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
(二)具有计量标准工作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环境条件和工作场所;
(三)计量检定人员应取得所从事的检定项目的计量检定证件;
(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计量标准的保存、维护、使用制度、周期检定制度和技术规范。
三、任何单位建立国家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均需向主持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申请考核应按照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规定填报计量标准考核申请书。
四、主持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对接受考核的项目编制考核计划,并将考核的时间和安排通知申请考核的单位,做好考核准备工作。
五、计量标准考核由主持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有关技术机构承担。考核工作由考评员执行。考评员须由承担考核的单位报主持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定聘任,也可由主持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直接聘任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担任考评员。
六、经负责考核的单位认定考核合格的,由主持考核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查后发给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并确定有效期。
七、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后,属部门最高计量标准的,由主管部门批准使用,属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的,由本单位批准使用,并向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篇:保健食品GMP认证要求
保健食品GMP认证程序 医药认证
一、检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为了规范保健食品的生产,提高保健食品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加大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制定本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二、审查内容
根据《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表》。
三、审查程序
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以下简称 GMP)实施情况的审查分为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两方面,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具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出申请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结果认为已经或基本达到 GMP 要求的,可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审查。申请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报告;
2、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自查情况;
3、企业的管理结构图;
4、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复印件(新建厂无需提供);
5、各剂型主要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图;
6、企业专职技术人员情况介绍;
7、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设备目录;
8、企业总平面图及各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包括人流、物流图,洁净区域划分图,净化空气流程图等);
9、检验室人员、设施、设备情况介绍;
10、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11、洁净区域技术参数报告(洁净度、压差、温湿度等);
12、其他相关资料。
(二)资料审查
省级通过资料审查认为申请企业已经或基本达到 GMP 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可以安排进行现场审查。
(三)现场审查
(四)出具 GMP 审查结果报告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公司)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先进科学的生产规程、完善的质量控制以及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成品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对其生产过程的正确控制,以达到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
生产加工每个操作环节的相当科学合理布局;
先进科学的生产加工的硬件设施装备;
连续化、自动化、密闭化的操作流程;
包装、贮存、配送的优质保安运行系统;
完备的卫生、营养、质量等生产环节控制系统;
健全的卫生、营养、质量“三级检测网”;
严格的员工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食品质量的综合管理监控系统;
良好操作规范(GMP)—出口食品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
车间面积与生产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且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车间内墙壁、天花板和门窗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顶角应当具有弧度(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cm)。
车间内的操作台、传送带、运输车、工器具应当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
应当在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或用品,水龙头应当为非手动开关。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车间入口处应当设有鞋、靴和车轮消毒设施。应当设有与车间相连接的更衣室。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还应当设立与车间相连接的卫生间和淋浴室。
1、车间结构:
食品加工车间以采用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并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在结构设计上,适合具体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
车间的空间要与生产相适应,一般情况下,生产车间内的加工人员的人均拥有面积(除设备外),应不少于1.5平方米。过于拥挤的车间,不仅妨碍生产操作,而且人员之间的相互碰撞,人员工作服与生产设备的接触,很容易造成产品污染。车间的顶面高度不应低于3米,蒸煮间不应低于5米。
加工区与加工人员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淋浴间和卫生间等,应该在建筑上为联体结构。水产品、肉类制品和速冻食品的冷库与加工区也应该是联体式结构。
2、车间布局:
车间的布局既要便于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又要便于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交叉污染的发生。食品加工过程基本上都是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即从非清洁到清洁的过程,因此,加工车间的生产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使产品加工从不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不允许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交叉和倒流。
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便控制彼此间的人流和物流,从而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加工品传递通过传递窗进行。
要在车间内适当的地方,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供工器具清洗、消毒用的清洗槽、消毒槽和漂洗槽,必要时,有冷热水供应,热水的温度应不低于82℃。
3、车间地面、墙面、顶面及门窗:
车间的地面要用防滑、坚固、不渗水、易清洁、耐腐蚀的材料铺制,车间地面表面要平坦,不积水。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该比厂区的地面水平略高,地面有的斜坡度。
车间的墙面应该铺有2米以上的墙裙,墙面用耐腐蚀、易清洗消毒、坚固、不渗水的材料铺制及用浅色、无毒、防水、防霉、不易脱落、可清洗的材料覆涂。车间的墙角、地角和顶角曲率半径不小于3厘米呈弧形。
车间的顶面用的材料要便于清洁,有水蒸气产生的作业区域,顶面所用的材料还要不易凝结水球,在建造时要形成适当的弧度,以防冷凝水滴落到产品上。
车间门窗有防虫、防尘及防鼠设施,所用材料应耐腐蚀易清洗。窗台离地面不少于1米,并有45度斜面。
4、供水与排水设施: 车间内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用不易生锈的管材,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即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
车间内的供水管路应尽量统一走向,冷水管要避免从操作台上方通过,以免冷凝水凝集滴落到产品上。
为了防止水管外不洁的水被虹吸和倒流入管路内,须在水管适当的位置安装真空消除器。
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并形成3%的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排水的方向也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方向排放。排水沟上应加不生锈材料制成活动的蓖子。
车间排水的地漏要有防固形物进入的措施,畜禽加工厂的浸烫打毛间应采用明沟,以便于清除羽毛和污水。
排水沟的出口要有防鼠网罩,车间的地漏或排水沟的出口应使用U型或P型、S型等有存水弯的水封,以便防虫防臭。
5、通风与采光:
车间应该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是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的面积与车间地面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16。若采用机械通风,则换气量应不小于3次/小时,采用机械通风,车间的气流方向应该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动。
靠自采光的车间,车间的窗户面积与车间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4。车间内加工操作台的照度应不低于220Lux,车间其他区域不低于110Lux,检验工作场所工作台面的照度应不低于540Lux,瓶装液体产品的灯检工作点照度应达到1000Lux,并且光线不应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车间灯具须装有防护罩。
6、控温设施:
加工易腐易变质产品的车间应具备空调设施,肉类和水产品加工车间的温度在夏季应不超过15℃~18℃,肉制品的腌制间温度应不超过4℃。
工具器、设备:
加工过程使用的设备和工器具,尤其是接触食品的机械设备、操作台、输送带、管道等设备和篮筐、托盘、刀具等工器具的制作材料应符合以下条件:
——无毒,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
——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变形;
——易于清洗消毒;
——车间使用的软管,材质要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GB11331-89)要求。
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结构在设计上应便于日常清洗、消毒和检查、维护。
槽罐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要能保证使内容物排空。
车间内加工设备的安装,一方面要符合整个生产工艺布局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便于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同时还要便于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在安放较大型设备的时候,要在设备与墙壁、设备与顶面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以便设备维护人员和清洁人员的出入。
7、人员卫生设施:(1)更衣室
车间要设有与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宜的更衣室,更衣室要与车间相连,必要时,要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作业的加工人员分别设置更衣间,并将其出入各自工作区的通道分开。
个人衣物、鞋要与工作服、靴分开放置。挂衣架应使挂上去的工作服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墙壁贴碰。更衣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室内可以通过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灭菌消毒。
(2)淋浴间
肉类食品(包括肉类罐头)的加工车间要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淋浴间,淋浴间的大小要与车间内的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应,淋浴喷头可以按照每10人1个的比例进行配置。淋浴间内要通风良好,地面和墙裙应采用浅色,易清洁,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地板要防滑,墙裙以上部分和顶面要涂刷防霉涂料,地面要排水通畅,通风良好,有冷热水供应。
(3)洗手消毒设施
车间入口处要设置有与车间内人员数量相适应的洗手消毒设施,洗手龙头所需配置的数量,配置比例应该为每10人1个,200人以上每增加20人增设1个。
洗手龙头必须为非手动开关,洗手处须有皂液器,并有热水供应,出水为温水。盛放手消毒液的容器,在数量上也要与使用人数相适应,并合理放置,以方便使用。
干手用具必须是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的物品,如一次性纸巾、消毒毛巾等。在车间内适当的位置,应安装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施和配备相应的干手用品,以便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定时洗手、消毒,或在弄脏手后能及时和方便地洗手。从洗手处排出的水不能直接流淌在地面上,要经过水封导入排水管。
(4)卫生间
为了便于生产卫生管理,与车间相连的卫生间,不应设在加工作业区内,可以设在更衣区内。卫生间的门窗不能直接开向加工作业区,卫生间的墙面、地面和门窗应该用浅色、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并配有冲水、洗手消毒设施,窗口有防虫蝇装置。
8、仓贮设施:
原、辅料库
原、辅料的存贮设施,应能保证为生产加工所准备的原料和辅助用料在贮存过程中,品质不会出现影响生产使用的变化和产生新的安全卫生危害。清洁、卫生,防止鼠虫危害是对各类食品加工用原料/辅料存贮设施的基本要求。
果蔬类原料存放的场所还应具备遮阳挡雨条件,而且通风良好,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应设有专用的保鲜库。
包装材料库
食品厂应该为包装材料的存放、保管设置专用的存贮库房,库房应清洁、干燥,有防蝇虫和防鼠设施,内外包装材料应分开放置,材料堆垛与地面、墙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应加盖有防尘罩。
成品库 食品厂成品存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要与工厂的生产相适应,并应具备能保证成品在存放过程中品质能保持稳定,不受污染。成品贮存库内应安装有防止昆虫、鼠类及鸟类进入的设施。冷库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用材规定要求。贮存出口产品的冷库和保(常)温库,必须安装有自动温度记录仪。
第五篇:绿色食品认证及申报要求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
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
二〇〇六年三月
-0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
1.绿色食品概念
1、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
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备的条件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第五条中规定:“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作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申请人”。
1)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企业要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承担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费用;
2)申请人必须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能控制产品生产过程,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3)申报绿色食品的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必须有商标注册证明;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作为绿色食品申请人: a)与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有经济或其它利益关系的;
b)可能引致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产生误解或不信任的,如批发市场、粮库等;
c)纯属商业性经营的企业(如百货大楼、超市等)。d)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政府和行政机构。
2、产品必备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
准备《绿色食品认证附报材料清单》中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并装订成册后提交到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缺一项不予受理)
2、认证审核(文审)
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收到申请企业上述材料后,进行编号并下发《受理通知书》。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下发《文审意见通知单》,将审核结果通知申报企业。《文审意见通知单》内容包括补充材料和进行现场检查以及环境监测的时间。
3、现场检查
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根据据企业申报材料和跟企业协商指定地和时间,派绿色食品检查员对申请企业产品(原料)生产、加工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对申报产品进行抽样。实地检查内容包括:召开首次会议、检查产品(原料)生产情况、访问农户和有关技术人员、检查产品加工情况、查阅文件(基地管理制度、合同(协议)、生产管理制度等)、记录(管理记录、出入库记录、生产资料购买及使用记录、交售记录、卫生管理记录、培训记录等)、召开总结会议。现场检查后认为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委托定点的环境监测机构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将抽样的产品交到定点产品检测单位安排产品检验。(对绿色食品检查员现场检查的过程需要进行拍照)
4、上报国家中心
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申报企业初审合格的材料以及的绿色食品检查员现场检查意见、《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等材料上报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申报材
标准和产品标准两部分组成,目前,经农业部颁布的有关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贮藏运输等涉及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农业行业标准共90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为绿色食品开发、认证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健环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部分。这类标准有:
NY/T 392-2000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3-2000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71-2001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2001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3-2001绿色食品 动物卫生准则 NY/T 755-2003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9流失而制定的许可采集管理制度;
3、对于屠宰企业,提供屠宰许可证复印件;
4、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及蔬菜种子的,提供由国外生产商出具的非转基因种子证明文件原件及所用种衣剂种类和有效成份的证明材料;
5、提供生产中所用农药、商品肥、兽药、消毒剂、渔用药、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产品标签原件;
6、生产中使用商品预混料的,提供预混料产品标签原件及生产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且养殖方式为集中饲养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但养殖管理方式为“公司+农户”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预混料批准文号及审批意见表复印件;
7、外购绿色食品原料的提供有效期为一年的购销合同和有效期为三年的供货协议,并提供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及批次购买原料发票复印件;
8、企业存在同时生产加工主原料相同和加工工艺相同(相近)的同类多系列产品或平行生产(同一产品同时存在绿色食品生产与非绿色食品生产)的,提供从原料基地、收购、加工、包装、贮运、仓储、产品标识等环节的区别管理体系;
9、原料(饲料)及辅料(包括添加剂)是绿色食品或达到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相关证明材料;
10、企业准备照相机,便于检查员实地检查时照相备案。
(二)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
申请人准备的所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要装订成册,并编制页码,附目
1填写当年(申请认证的)生产量来填写,应以“吨”为单位。要注意的是下面的销售量不得大于年生产规模。3)情况原料供应单位
⑴原料生产单位要具体填写单位名称,经济性质主要是原料供应单位的所有制形式;供应形式为申请认证企业与生产基地或原料供应单位间的关系一般为“自产自销”、“公司+基地+农户”、“合同收购”、“协议供应”、“订单农业”等形式;原料供应单位的年生产规模为原料种植面积,应由“亩”来表示;年供应量为原料提供两,应由“吨”来表示。
对于畜禽、水产类申请认证企业,原料的供应包括两部分,即畜禽、水产品供应单位,饲料(饵料)供应单位。
(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补报材料)
表二 农药与肥料使用情况:
该表应填写种植业产品、产品原料的种植情况、畜产品饲料原料的种植情况,该表由原料生产单位填写、加盖公章并负责表中内容的真实性。
1)种植面积及年生产量:主要指该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年生产量,要与表一里面的原料供应情况一栏相符;
2)农药使用情况:“主要病虫害”一栏填写当年发生的病、虫、草害;“农药名称”要填写通用名称,“剂型规格”填写“XX%的XX粉(液/体),目的应为防治某某虫害或病害,使用方法上对于大田作物(包括蔬菜),农药“每次用量”单位应用g(mg)/亩或l(ml)/亩,不得用稀释倍数;对于果树、酒花,用稀释倍数;拌种用药单位以“g(ml)/kg种子(或 ‰)”表示;末次使用时间指的是蔬菜等多次采摘的作物要标明安全间隔期(施用农药与产品采收间隔的天数)。每项必须填写,不得涂改(如属笔误,进行杠改);(不符合以上要求的重新填报)3)肥料使用情况:填写所使用的有机肥料、化肥和微生物肥。使用方法一般为基肥、追肥和叶面肥,并如实填写施用时间、每次用量和全年总的施入量。有机费和化肥的比例要控制在1000:10的范围内。使用化肥氮肥或氮磷钾复混(合)肥的,要注明氮肥的种类,并提供商品肥标签(比例表)。
审查评判
1、不符合上列填写规范的,分别按“重新填报”或“补充材料”处理;
2、附报材料中,缺农药、标签的,要“补充材料”;
3、凡属下列任一情况的,按“不通过处理”: ⑴农药使用—
①农药使用与主要病虫害(防治对象)不相符;
②使用无三证农药(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号); ③使用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包括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④农药用量超标;
⑤农药使用次数超标,包括使用混配(有机合成)农药中,含有已使用过的同种农药成分;
⑥末次使用日与收获日之间的间隔期小于该农药规定的安全间隔期; ⑵肥料使用—
①只施用化肥、不施用有机肥;
②使用硝态氮肥或含有硝态氮肥的复混(合)肥;
4范,如“10g/头”、“3瓶”③未注明使用方法、停药期等;
3、下列情况不予通过: ⑴饲料成份名称、比例及药剂使用情况栏目随意涂改;
⑵饲料—①饲料中绿色食品(副产品)或通过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的成分相加不到90%②饲料成分中可能有转基因的原料(如棉籽壳、进口豆粕)③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了以哺乳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饲料产品(如骨粉等)④饲料中使用了工业合成油脂或畜禽粪便;
⑶预混料、饲料添加剂—①添加了无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号的预混料②预混料中添加了绿色食品禁用的添加剂(如乙氧基喹琳、人工合成的着色剂、药物性添加剂等)③饲料添加剂使用量超标
⑷使用药剂—①“便用的药剂”与“用途”不符,如抗菌剂在“用途”栏填写“防治寄生虫”②使用了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药剂③使用药剂对象超出了限定范围④使用药剂超出了限定的使用方法⑤使用剂量超标⑥末次使用与宰杀(挤奶、捕捞)时间间隔小于停药期; 说明
1、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中规定“不应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包括中药。
2、农业部2002年发布通知,在所有食品动物上禁用抗菌药泰乐菌素,绿色食品生产中要执行。
3、《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停药期”中“X天”是指肉用畜禽“奶废弃期X天”是指奶牛产奶期可用药;但用药后X天内的奶不能作为产品或原料;“产奶期(产蛋期)禁用”是指整个产奶(产蛋)期内禁用。
6②、执行标准a、无或不明确;b、已发布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产品,仍执行国标、行标、地标或企业标准;③缺添加剂产品标签;④添加剂名称不规范,无法判定其有效成份;
3、下列情况不予通过:⑴主原料来源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⑵添加剂:①使用了绿色食品禁用的添加剂(包括绿色食品相应产品标准中“不得检出”的添加剂),或复合添加剂中,含有绿色食品禁用的成份;②添加剂使用超出了限定范围;③添加剂使用量超标。
2、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声明》应包括申报企业保证《绿色食品标志续展申请书》中填写的内容和提供的有关材料全部真实、准确;保证申报产品严格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标志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而且包括企业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认证检查和企业检查等监督管理措施,并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所作的决定意愿等内容;由法人代表(签字),申请企业盖章。
3.生产操作规程
1、种植规程:
1)种植规程应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能用地方标准或技术资料的复印件,也不能以无公害的种植规程来代替;种植规程制定出来后有申报企业和种植负责单位加盖公章进行认可并负责实施。
2)规程要执行绿色食品农药、肥料使用准则,内容应详细,应包括:立地(建园)条件,品种和茬口(包括轮作方式),育苗与移栽,种植密度,8生虫要求说明当地常见或可能发生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国家强制性防治的疫病必须在规程中列出。
3、加工规程
1)该规程由申报企业依据本企业、本产品实际加工情况而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程制定出来后,正式打印、加盖公章并负责实施。
2)加工规程内容应包括:原料、辅料来源、验收、储存及预处理方法;生产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如温度、浓度、杀菌方法、添加剂的使用;主要设备及清洗方法;包装、仓储及成品检验制度原、辅料比例;
3)添加剂应注明品种、用途、使用量;使用量用千分数(‰)表示;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中注明“吨耗率”,即生产1吨产品所需要的原料量。
4.产品(原料)质量控制体系
1、基地及农户管理制度
申报企业应建立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基地农户(养殖户)严格按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公司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机构的职责及主要负责人,应有该机构来组织、管理绿色食品生产,全面负责包括基地管理、技术指导、生资供应、监督、收购、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
公司应建立一套详细的培训制度,加强对干部、主要技术人员、基地农户有关绿色食品知识培训。要求公司对基地和农户进行统一管理(即统一供应品种、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导、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各管理措施要求详细,符合实际情况,并具可操作性;如公司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部门)进行管理,0⑴规模:合同或基地(农户)名单提供的种植面积(养殖规模)及提供的产品量大于或小于申请认证产品的规模的需补充材料;⑵无质量控制体系或不完整,例缺基地(农户)合同(协议)、农户清单、基地图;缺组织机构图、管理制度;⑶缺委托管理合同(有效期3年)、缺受委托管理单位对基地管理制度。
2、下列情况要求重新制定:
⑴管理制度内容不全面。例缺技术指导、生产中投入品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⑵所有合同(协议)无有效期或有效期不足3年;⑶基地图编制不规范;
3、下列情况不予通过:
⑴基地管理制度或合同(协议)中有绿色食品禁用的投入品;⑵基地管理制度中有公司转让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现象,例申请人本身不销售认证产品,而同意(授权)基地(农户)自行销售时使用绿色食品。
5、其它材料
1、产品执行标准: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必须执行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没有绿色食品标准的执行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执行行标、地标或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在省级以上技术监督局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备案);企标备案人要与申请人一致;产品名称与申请认证产品名称要一致;企标中产品原料配方与“表四 加工产品情况”要一致企业标准中,不能有绿色食品禁用的投入品(食品添加剂)。
2、营业执照:申报企业应提供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要与申请人名称一致,所申报产品不应超出营业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