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2:0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共)》。

第一篇: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共)

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机关事务条例》(国务院令第62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豫办〔2012〕2号)、《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豫事文〔2012〕130号)、《洛阳市委办公室、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洛办〔2012〕40号)等文件规定,为规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降低行政费用开支,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以及各级各类财政全额供给、差额供给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指卫生、市政、环卫等特殊用途的专用机动车辆。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管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购置、接受捐赠和以其他形式取得的各类机动车辆统一纳入编制管理范围。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分级管理。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事管局)作为全市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管理工作,负责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机关及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公务用车编制的审批管理工作,负责对各县(市)区公务用车编制总量、县(市)区直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总量进行审批和备案。各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下一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第二章 定编原则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本着规范公车管理、保障工作运转、压缩车辆规模、降低行政费用、适度从严从紧的原则核定公务车辆编制数。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公务用车编制数量根据用车单位人员编制数、核定领导职数和实际工作需要等因素核定。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到用车单位,由单位统一管理使用。非常设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单独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公务用车由其主管部门负责调配。一套工作机构,挂两块(含)以上牌子的单位,原则上按一个单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分为一般公务用车编制和执法执勤用车编制。一般公务用车编制包含公务用车编制、老干部用车编制等。第十条

执法执勤用车编制由财政部门会同公安、国家安全、司法、纪检(监察)及其他行政执法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车辆保障装备标准和工作需要核定,纳入公务用车统一管理,不得与一般公务用车重复定编、配备。

第十一条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严格审批,可不占编制。

第三章 一般公务用车定编标准

第十二条 公务用车编制核定编制标准为:在职市厅级领导干部按核定的领导职数减1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在职县处级领导干部按核定的领导职数减2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超职数和非领导职务按2人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市直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按人员编制每15人核定l辆公务用车编制;所属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按人员编制每20人核定l辆公务用车编制。

第十三条 公务用车编制是机关车辆配备的基本依据。经核定的车辆编制数是公务用车配备的上限,不是必须达到的标准,可以少配,不得超配。

第十四条 老干部用车编制核定编制标准为:10人以下不核定车辆编制,11-30人核定1辆,31人-60人核定2辆,61人一90人核定3辆,91人一120人核定4辆,120人以上核定4辆。

第十五条 各级所属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规格、职能、人员编制按上述标准核定。市属学校和医院按照编制部门七定方案规定的编制人数,每150人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

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机关及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公务用车编制核定标准适用上述定编标准。

第四章 编制管理

第十七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编制,由市事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核定,并上报省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机关及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的公务用车编制以及县(市)区公务用车编制总量,报市事管局审批备案。

第十九条 省垂直管理单位的公务用车编制,由各系统主管部门拟定,报省事管局审核批准定编,报市事管局备案。

第二十条 市事管局对各县(市)区分别下达核编通知,建立《洛阳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管理台帐》和《洛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管理台帐》,并对市直单位发放《洛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册》,对各县(市)区以通知形式下达其编制。各单位报批公务用车时,必须携带公务车辆编制册。

第二十一条 县(市)区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工作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县(市)区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应于每年11月中旬前将本地区或本单位机构规格、职能、人员编制变动情况报市事管局。市事管局根据其变化情况,按相关标准核定车辆编制,如有调整将于第二年三月中旬前下达车辆编制变更通知。

第二十二 行政事业单位撤并、升降格或职能、人员编制调整的,原公务用车编制废止,由新组建单位重新申请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第二十三条 单位接受的国际、社会有关组织无偿赠予或中央、省无偿调拨的车辆,须符合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相关标准,并携相关证明材料到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车辆入编手续。

第二十四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根据公务用车的编制情况、配备更新标准和实际情况,编制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经同级政府批准后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十四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册》和市事管局、市纪委(监察局)出具的相关手续,办理用车单位公务车辆注册登记手续;机动车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调剂、划转,凭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的相关手续,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

第五章 监督纪律

第二十五条 各级行政事务的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后,不得擅自变动。用车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规定,对违反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购置、使用无编制的车辆,财政部门不予供给保障经费,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不予列入编制,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转入上牌,纪检监察机关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事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情况

认真贯彻“两个务必”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市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论述和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快辽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辽阳市委、市政府在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今年初,为积极探索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禁止奢侈浪费行为,切实减轻财政负担,市委、市政府针对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通过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加以解决,收到较好效果。

一、提高认识 切中时弊 选准突破口

我市原有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存在着旧体制固有的弊病。据财政部门调查统计,2002年末,市直党政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296户,人员编制总数17646人;县级(含副县级)以上领导职数978人,离休人员433人;供养小汽车1063辆;单车平均每年支出养车费用4.48万元,每年养车费用总支出4762万元,约占当年市本级实有财力的8.3%,配车数量和标准高于我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特别是近三年小汽车增量增支给平衡财力造成巨大压力,购车和养车费用支出增幅过高使财政背上沉重包袱。车辆过多、管理混乱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购车标准、档次越来越高,攀比之风日甚。普通型桑塔纳和省内地产中华轿车很少购买,帕萨特、本田、别克和奥迪a6等车型成为购买热点,车内装饰档次逐渐提高。市直单位2000-2002年新增小汽车126辆,其中绝大部分是小轿车,年均增长13.4%,新增车辆购置费2553万元,年平均支出851万元。与此同时,燃修费支出也以平均17%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嫌车况差、车辆少的呼声仍不绝于耳,申请购车、增加燃修费指标的报告频频不断,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二是车辆管理混乱,费用支出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公车私用、编外养车现象十分普遍,公务活动不计成本,用车随意性强,燃修费管理存在纰漏等问题。三是部门之间资源分配不公,形成相互攀比。旧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下,下属单位多、有实权的部门资金充裕,车况好,车辆多,领导干部每人一辆车还有剩余;而没有下属单位、清贫的部门资金短缺,车况就差,有的甚至没有公务车,这种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旧体制造成单位、部门之间在配车问题上相互攀比,有的单位或部门甚至连招呼也不打、编制审批手续都不办就动用所谓自有资金擅自买车,其结果导致配车数量和费用支出居高不下。四是小汽车过多、过滥衍生不正之风,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旧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最终形成的社会和政治结果是奢侈浪费及各种腐败现象的存在。有些领导干部已把坐什么车当作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老百姓戏称的“屁股底下的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到了必须彻底整治的程度。

二、精心设计 确定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措施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将改变人们几十年公务用车意识和习惯,直接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市财政局针对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直各单位现状、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离休人员、小汽车配备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借鉴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公务用车改革最终要实现“运行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使用货币化”的根本目标,制定了积极慎重、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案。方案经4月1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4月24日市委常委会审定后,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辽市委办发[2003]17号)、《辽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用车定编管理暂行规定》(辽市委办发[2003]25号)两个文件,从2003年7月开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范围和目标

1、重新制定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定编标准。

根据《辽宁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重新制定《辽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用车定编管理暂行规定》,把市直机关(公、检、法、司机关除外)、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除外)和团体组织纳入改革范围。在职市级领导干部(含副职)公务用车按每人一辆配备;在职县级领导干部(含副职)公务用车按3人以下配备1辆,4至6人配备2辆,7至9人配备3辆,10至12人配备4辆;市直部门的离休干部服务用车按市级每满3人配备1辆,县级每满5人配备1辆,最多不超过5辆;其他公务人员用车19人以下不配车,20人至49人配备1辆,50人以上配备2辆。

2、停止更新和添置领导干部用小汽车(包括新组建机构),对现有超编小轿车进行清理核实、收缴和处置。

3、核发租车补助,适时组建“公务用车租赁公司”。

对按规定应配备没配备或主动不配备小轿车的单位,按一定标准核发租车补助,适当时机组建公务用车租赁公司。

(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所遵循的原则

根据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目标确定的原则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减轻财政负担的原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清后改和不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

(三)主要措施

1、重新核定各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收缴和处置超编车辆。

2、停止更新和添置小汽车,核发租车补助。

三、坚定信心 扎实推进 规范做好各项工作

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牵动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直接关系着我市财政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影响着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坚定信心,扎实推进,严格按照标准和进度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组建一个级格高、效率高、素质高和精干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为确保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市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监察局、组织部、编委办、审计局、财政局、国资办、体改办和公安交警支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车管办)设在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财政局局长兼任,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

2、营造一种愉快、宽松、良好的操作环境。

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涉及市直近300个单位,如果没有一个宽松和良好的氛围、得不到广泛共识是难以实施的。为此,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宣传,广泛动员。一是在摸底调查期间,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无论是市委全委会、人代会,还是政府全体会,只要是适合的场合必讲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而且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政策、统一行动,7月8日,召开了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一把手参加的“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主持,市政府秘书长宣读有关文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作动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作总结,正式拉开了全市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大幕。三是所有驻市新闻单位齐上阵,创造舆论氛围。四是通过《辽阳日报》发布通告,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出群众监督的好环境。

3、制定一个规范、严密、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万无一失,车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把握工作进程和方向。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还多次专题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对近300个市直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车管办的人员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草拟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后以辽市委办[2003]17号文件的形式下发。方案明确规定了本次工作的实施范围、目标,具体措施,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方案还详细规定了核编截止时限、停止购置新车、超编车辆处置、富余司机安置、核发租车补助和租车办法等内容。

4、编制一套科学、严谨、周到的定编办法。

要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制定一套科学严谨周到的定编办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这项工作的成败。为了确保成功,在精细测算的基础上,依据《辽宁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辽委办发[1995]22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辽委办发[1999]22号),重新制定了《辽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用车定编管理暂行规定》,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和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严确定市直单位的小汽车编制。既考虑到市直部门单位特殊行业的工作性质,又考虑其现有车况和公车使用效率,又不至于影响工作。

5、掌握一手翔实、准确、真实的基础资料。

为确实保证公平和公正,市直各单位的基础资料的真实准确也是非常关键。为此,车管办的组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编委办负责人员编制、财政局负责小汽车编制、老干部局负责提供离休人员数、组织部审核现职副县级以上实职领导数,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与协助下,反复核实有关数据,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将涉及到的市直237个单位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离休人员情况和现有车辆的状况编制了一本基础资料汇编。这本汇编在收缴超编车辆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各单位上缴的车辆没有经过事先调换、所有定编职数准确无误。同时,对缺车单位调剂余缺也提供了有利依据。

6、坚持一系列严格的、铁的纪律。

任何一项政策确定之后,执行得如何,必须有一系列铁的纪律做保证。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之所以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铁的纪律做保证。不论是在《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里,还是在市长的动员报告和总结讲话中,纪律要求都是重中之重。把这项工作上升到“是我市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实际举措,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切实减轻财政负担的一条治本之策”的高度。在实施过程中,不论是领导小组的领导,还是具体工作人员,都做到不讲情面、不徇私请,统一政策,一个标准,把公平和公正贯穿始终。在这些纪律的约束下,仅用了15天,超编的54台车辆就全部主动上缴到位,使调剂和处置按时完成,保证了整个工作的顺利结束。

四、措施得力 办法有效 取得了可喜成果

我市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从2002年10月份开始酝酿、到今年5月实质运作、到今年9月份超编车辆调剂处置结束,前后历时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车管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车管办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次车改共清理出超编、借用、吃“空头饷”小汽车85台:吃“空头饷”小汽车22台;退回借用车5台;暂缓收缴4台;实际收缴54台超编车,其中调剂了25台,包括给空编单位19台、调剂更换6台、报废8台、公开处置拍卖27台,共节约财政资金1686.6万元。具体成果如下:

1、有效遏制了新车不断增长的势头。自5月份停止审批购置小汽车以来,与上年同期相比较,车辆购置费支出大幅减少,按前三年年平均851万元计算,今年可节省财政支出近800万元。

2、切实减轻了财政在养车费用上的支出负担。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共清理出超编、借用、有编无车的小汽车85辆。其中有编无车的22辆,收缴超编车54辆,按每辆车每年支出养车费用4.48万元计算,可节约财政支出340.5万元。

3、通过调剂解决了一些单位缺车的状况,也改善了一些单位车况过于陈旧的现状。通过调剂,保证了这些单位都能配备公务用车,又节约了购买新车的支出。本次共调剂解决了25台车,按购置新车平均每辆20万元计算,可节约财政资金500万元。

4、处置上缴的超编车辆,使财政回收了一笔资金。这次收缴的54辆超编车,除了调剂出去的以外,其余的35台都予以公开处置和拍卖,共获得收入46.1万元,增加了财政收入。

5、公车腐败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这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的开展,刹住了个别单位公车使用中的不正之风,为全市加强机关后勤管理,尤其是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项工作中还发现了纪检委等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上非常优秀的单位。

6、占用、借用车的退回,减轻了企业负担。这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虽然仅查出和退回占用、借用小汽车5辆,但影响很大。一是被占用和借用单位举双手赞成,说了他们想说不敢说的话、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二是为那些暗中侵占下属部门单位资产的机关单位敲了警钟,迫使他们进行清退。

7、通过一个侧面检验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是我市历史上的第一次,是机关公务用车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次检验。工作中既涌现出了一批如市委办、政府办、财政局和执法局等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的单位;但也有个别千方百计找借口、不能按要求填报基础数据、不按规定时限上缴车辆的单位。

第三篇: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情况

认真贯彻“两个务必”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市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论述和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快辽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情况。为此,辽阳市委、市政府在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今年初,为积极探索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禁止奢侈浪费行为,切实减轻财政负担,市委、市政府针对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通过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加以解决,收到较好效果。

一、提高认识 切中时弊 选准突破口我市原有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存在着旧体制固有的弊病。据财政部门调查统计,2002年末,市直党政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296户,人员编制总数17646人;县级(含副县级)以上领导职数978人,离休人员433人;供养小汽车1063辆;单车平均每年支出养车费用4.48万元,每年养车费用总支出4762万元,约占当年市本级实有财力的8.3%,配车数量和标准高于我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特别是近三年小汽车增量增支给平衡财力造成巨大压力,购车和养车费用支出增幅过高使财政背上沉重包袱。车辆过多、管理混乱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购车标准、档次越来越高,攀比之风日甚。普通型桑塔纳和省内地产中华轿车很少购买,帕萨特、本田、别克和奥迪A6等车型成为购买热点,车内装饰档次逐渐提高。市直单位2000-2002年新增小汽车126辆,其中绝大部分是小轿车,年均增长13.4%,新增车辆购置费2553万元,年平均支出851万元。与此同时,燃修费支出也以平均17%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嫌车况差、车辆少的呼声仍不绝于耳,申请购车、增加燃修费指标的报告频频不断,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二是车辆管理混乱,费用支出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公车私用、编外养车现象十分普遍,公务活动不计成本,用车随意性强,燃修费管理存在纰漏等问题。三是部门之间资源分配不公,形成相互攀比。旧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下,下属单位多、有实权的部门资金充裕,车况好,车辆多,领导干部每人一辆车还有剩余;而没有下属单位、清贫的部门资金短缺,车况就差,有的甚至没有公务车,这种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旧体制造成单位、部门之间在配车问题上相互攀比,有的单位或部门甚至连招呼也不打、编制审批手续都不办就动用所谓自有资金擅自买车,其结果导致配车数量和费用支出居高不下。四是小汽车过多、过滥衍生不正之风,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旧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最终形成的社会和政治结果是奢侈浪费及各种腐败现象的存在。有些领导干部已把坐什么车当作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老百姓戏称的“屁股底下的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到了必须彻底整治的程度。

二、精心设计 确定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将改变人们几十年公务用车意识和习惯,直接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市财政局针对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直各单位现状、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离休人员、小汽车配备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借鉴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公务用车改革最终要实现“运行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使用货币化”的根本目标,制定了积极慎重、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案。方案经4月1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4月24日市委常委会审定后,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辽市委办发17号)、《辽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用车定编管理暂行规定》(辽市委办发25号)两个文件,从2003年7月开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范围和目标

1、重新制定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定编标准。根据《辽宁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重新制定《辽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用车定编管理暂行规定》,把市直机关(公、检、法、司机关除外)、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除外)和团体组织纳入改革范围。在职市级领导干部(含副职)公务用车按每人一辆配备;在职县级领导干部(含副职)公务用车按3人以下配备1辆,4至6人配备2辆,7至9人配备3辆,10至12人配备4辆;市直部门的离休干部服务用车按市级每满3人配备1辆,县级每满5人配备1辆,最多不超过5辆;其他公务人员用车19人以下不配车,20人至49人配备1辆,50人以上配备2辆。

2、停止更新和添置领导干部用小汽车(包括新组建机构),对现有超编小轿车进行清理核实、收缴和处置。

3、核发租车补助,适时组建“公务用车租赁公司”。对按规定应配备没配备或主动不配备小轿车的单位,按一定标准核发租车补助,适当时机组建公务用车租赁公司。

(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所遵循的原则根据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目标确定的原则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减轻财政负担的原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清后改和不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工作汇报《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情况》。

(三)主要措施

1、重新核定各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收缴和处置超编车辆。

2、停止更新和添置小汽车,核发租车补助。

三、坚定信心 扎实推进 规范做好各项工作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牵动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直接关系着我市财政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影响着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坚定信心,扎实推进,严格按照标准和进度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组建一个级格高、效率高、素质高和精干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为确保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市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监察局、组织部、编委办、审计局、财政局、国资办、体改办和公安交警支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车管办)设在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财政局局长兼任,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

2、营造一种愉快、宽松、良好的操作环境。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涉及市直近300个单位,如果没有一个宽松和良好的氛围、得不到广泛共识是难以实施的。为此,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宣传,广泛动员。一是在摸底调查期间,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无论是市委全委会、人代会,还是政府全体会,只要是适合的场合必讲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而且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政策、统一行动,7月8日,召开了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一把手参加的“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主持,市政府秘书长宣读有关文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作动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作总结,正式拉开了全市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大幕。三是所有驻市新闻单位齐上阵,创造舆论氛围。四是通过《辽阳日报》发布通告,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出群众监督的好环境。

3、制定一个规范、严密、可行的实施方案。为了确保此项工作万无一失,车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把握工作进程和方向。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还多次专题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对近300个市直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车管办的人员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草拟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后以辽市委办17号文件的形式下发。方案明确规定了本次工作的实施范围、目标,具体措施,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方案还详细规定了核编截止时限、停止购置新车、超编车辆处置、富余司机安置、核发租车补助和租车办法等内容。

4、编制一套科学、严谨、周到的定编办法。要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制定一套科学严谨周到的定编办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这项工作的成败。为了确保成功,在精细测算的基础上,依据《辽宁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辽委办发22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辽委办发22号),重新制定了《辽阳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务用车定编管理暂行规定》,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和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严确定市直单位的小汽车编制。既考虑到市直部门单位特殊行业的工作性质,又考虑其现有车况和公车使用效率,又不至于影响工作。

5、掌握一手翔实、准确、真实的基础资料。为确实保证公平和公正,市直各单位的基础资料的真实准确也是非常关键。为此,车管办的组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编委办负责人员编制、财政局负责小汽车编制、老干部局负责提供离休人员数、组织部审核现职副县级以上实职领导数,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与协助下,反复核实有关数据,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将涉及到的市直237个单位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离休人员情况和现有车辆的状况编制了一本基础资料汇编。这本汇编在收缴超编车辆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各单位上缴的车辆没有经过事先调换、所有定编职数准确无误。同时,对缺车单位调剂余缺也提供了有利依据。

6、坚持一系列严格的、铁的纪律。任何一项政策确定之后,执行得如何,必须有一系列铁的纪律做保证。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之所以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铁的纪律做保证。不论是在《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里,还是在市长的动员报告和总结讲话中,纪律要求都是重中之重。把这项工作上升到“是我市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实际举措,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切实减轻财政负担的一条治本之策”的高度。在实施过程中,不论是领导小组的领导,还是具体工作人员,都做到不讲情面、不徇私请,统一政策,一个标准,把公平和公正贯穿始终。在这些纪律的约束下,仅用了15天,超编的54台车辆就全部主动上缴到位,使调剂和处置按时完成,保证了整个工作的顺利结束。

四、措施得力 办法有效 取得了可喜成果我市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从2002年10月份开始酝酿、到今年5月实质运作、到今年9月份超编车辆调剂处置结束,前后历时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车管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车管办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次车改共清理出超编、借用、吃“空头饷”小汽车85台:吃“空头饷”小汽车22台;退回借用车5台;暂缓收缴4台;实际收缴54台超编车,其中调剂了25台,包括给空编单位19台、调剂更换6台、报废8台、公开处置拍卖27台,共节约财政资金1686.6万元。具体成果如下:

1、有效遏制了新车不断增长的势头。自5月份停止审批购置小汽车以来,与上年同期相比较,车辆购置费支出大幅减少,按前三年年平均851万元计算,今年可节省财政支出近800万元。

2、切实减轻了财政在养车费用上的支出负担。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共清理出超编、借用、有编无车的小汽车85辆。其中有编无车的22辆,收缴超编车54辆,按每辆车每年支出养车费用4.48万元计算,可节约财政支出340.5万元。

3、通过调剂解决了一些单位缺车的状况,也改善了一些单位车况过于陈旧的现状。通过调剂,保证了这些单位都能配备公务用车,又节约了购买新车的支出。本次共调剂解决了25台车,按购置新车平均每辆20万元计算,可节约财政资金500万元。

4、处置上缴的超编车辆,使财政回收了一笔资金。这次收缴的54辆超编车,除了调剂出去的以外,其余的35台都予以公开处置和拍卖,共获得收入46.1万元,增加了财政收入。

5、公车腐败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这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的开展,刹住了个别单位公车使用中的不正之风,为全市加强机关后勤管理,尤其是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项工作中还发现了纪检委等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上非常优秀的单位。

6、占用、借用车的退回,减轻了企业负担。这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虽然仅查出和退回占用、借用小汽车5辆,但影响很大。一是被占用和借用单位举双手赞成,说了他们想说不敢说的话、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二是为那些暗中侵占下属部门单位资产的机关单位敲了警钟,迫使他们进行清退。

7、通过一个侧面检验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本次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是我市历史上的第一次,是机关公务用车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次检验。工作中既涌现出了一批如市委办、政府办、财政局和执法局等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的单位;但也有个别千方百计找借口、不能按要求填报基础数据、不按规定时限上缴车辆的单位。

第四篇:四川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

四川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有效保障公务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四川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配备的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包括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

机要通信用车是指用于传递、运送机要文件和涉密载体的机动车辆。

应急保障用车是指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或者其他紧急公务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中央批准的执法执勤部门(系统)用于一线执法执勤公务的机动车辆。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固定搭载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机动车辆。

第四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制度规范、分级分类管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根据职责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指导监督下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第二章 编制和标准管理

第六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车辆编制根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等因素确定。

(一)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编制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四川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有关原则确定。

(二)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编制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送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备案。(三)各级党政机关因机构变动或者职能增加导致车辆保障明显不足,确需调整编制的,由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或者省级财政部门审批。

(四)“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单位按1个单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五)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第七条 党政机关配备公务用车应当严格执行以下标准:(一)机要通信用车配备价格12万元以内、排气量1.6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

(二)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配备价格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确因情况特殊,可以适当配备价格25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的其他小型客车、中型客车或者价格45万元以内的大型客车。

(三)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价格12万元以内、排气量1.6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因工作需要可以配备价格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含)以下的轿车或者其他小型客车。确因情况特殊,可以适当配备价格25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的其他小型客车、中型客车或者价格45万元以内的大型客车。(四)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配备标准由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保障工作需要、厉行节约的原则确定。

(五)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因工作需要可以适当配备价格25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的国产越野车;确因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气候恶劣、道路交通条件较差,根据地貌区域分布,按照程序报批后,可以参照相应标准适当配备国产越野车。地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可以配备价格60万元以内、排气量3.5升(含)以下的车辆;地处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的,可以配备价格50万元以内、排气量3.5升(含)以下的车辆;其他地区可以配备价格35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的车辆。

省直机关原则上按不超过盆周山地区的标准配备。市(州)直机关原则上按不超过驻地所在区(市)的标准配备,确因情况特殊,经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参照所辖县(市、区)上限标准按一定比例配备。

(六)公务用车配备新能源汽车的,扣除补贴后的价格不得超过以上标准。

上述配备标准应当根据公务保障需要、汽车行业技术发展、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

第八条 严格控制执法执勤用车的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当严格限定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

第三章 配备和经费管理

第九条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根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标准和现状,编制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

第十条 财政部门根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统筹安排购置经费,列入公务用车主管部门预算。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会同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制定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定额标准,统筹安排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列入党政机关部门预算。

第十二条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统一组织实施公务用车集中采购。

第十三条 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用于机要通信、相对固定线路执法执勤等车辆购置更新时,应当以采购新能源汽车为主。

第十四条 省直机关配备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由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审批;配备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由省级财政部门审批。第十五条 市(州)及以下党政机关配备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和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由市(州)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审批;配备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按分级负责原则,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确因工作需要超出规定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必须报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公务用车注册登记管理,无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的批文,不得办理注册登记。

第十八条 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公务用车产权注册登记所有人应当为本单位法人,不得将公务用车登记在下属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名下。

第四章 使用和处置管理

第十九条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越野车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

第二十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车管理服务平台。各地应当结合实际,将各类公务用车纳入平台集中管理。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信息互联互通,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调度、高效使用,鼓励通过社会化专业机构提高平台管理运行效率,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条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特殊情况下应急公务交通保障预案,确保重大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车辆保障。

第二十二条 党政机关应当实行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和其他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其他公务用车应当统一标识。

第二十三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台账,加强相关证照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加强监督,降低运行成本。

严格公务用车使用时间、事由、地点、里程、油耗、费用等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回单位或者其他指定地点停放制度,节假日期间除工作需要外应当封存停驶。

实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健全公务用车油耗、运行费用单车核算和绩效评价制度。第二十五条 党政机关应当减少公务用车长途行驶,工作人员到外地办理公务,除特殊情况外,应当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外事接待、会议和集体活动用车主要通过社会租赁方式解决。租赁车辆以完成单次工作任务为租用时限,不得租用超标车或者豪华品牌汽车。

第二十六条 公务用车是特殊的国有资产,未按程序报经同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置或者改变公务用车的使用性质。

第二十七条 公务用车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可以更新;达到更新年限仍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因安全等原因确需提前更新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公务用车按照规定更新后,可以采取拍卖、厂家回收、报废等方式规范处置旧车。处置收入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定管理。

第五章 监督问责

第二十八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省、市(州)、县(市、区)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统计汇总本地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第二十九条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各项规定,将公务用车配备更新、使用、处置和经费预算执行等情况纳入内部审计、政务公开和政务诚信建设范围,接受社会监督。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使用、处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或者公示相关情况。

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务用车经费预算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督促整改违规问题,并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与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交换公务用车注册登记信息、使用状态等情况。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公务用车管理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第三十条 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违规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的;(二)违规审批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三)违规审批未到年限更新公务用车的;(四)违规安排公务用车经费预算的;(五)有其他未按规定履行管理监督职责行为的。

第三十一条 党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二)违反规定将公务用车登记在下属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名下的;(三)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或者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四)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或者擅自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的;(五)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的;(六)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的;(七)在车辆维修等费用中虚列名目或者夹带其他费用,为非本单位车辆报销运行维护费用的;(八)违规处置公务用车的;(九)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802—2014《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界定。

第三十三条 省直机关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公务用车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各民主党派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适用本办法。

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按照本办法的原则管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委负责解释,具体工作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承担。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11月2日起施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月29日印发的《四川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

办法》的通知

国资事发[1995]106号

颁布时间:1995-9-5发文单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处)、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资事发[1995]17号),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本办法已经财政部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告诉我们。

附件一: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

(一)无偿调出。指国有资产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

(二)出售。指国有资产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收取相应处置收益的资产处置。

(三)报废。指经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四)报损。指对发生的国有资产呆帐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第三条 审批权限

(一)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价值在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仪器设备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国有资产局会同财政部审批。规定标准以下的审批权限,由主管部门决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

第四条 申报程序。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标准以上的国有资产,首先向主管部门申报,提出申请处置国有资产的报告,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格式附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一)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帐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二)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

(三)评估机构出具的有关资产评估文件;

(四)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资料和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五)提交单位领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行政事业单位)》。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出、报废、报损的资产,申报单位可凭核准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批复书》(样式附后),调整有关资产、资金帐目。出售的资产,申报单位凭不低于《批复书》所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底价”的实际交易价格调整有关资产、资金帐目。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复书》是调整单位有关资产、资金帐目的依据和原始凭证。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均属国家所有,由单位按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第七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制止资产处置中的各种违纪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对违反本实施办法,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的单位,均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对使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害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并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八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党派、社会团体,以及集体性质的事业单位。

第九条 境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依据本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国家批准的某些特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和有关部门会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依据本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中央各部门可根据本实施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二: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

附件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一九九五年九月五日

下载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榆政发〔2007〕66号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政府同意市财政局拟定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第106号) 2007-10-17 11:05:3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联合......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07-06-08 13:09:57.217 国资事发[1995]06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根据国家有资产管理局、财......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2007-6-8 11:04:57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

    内蒙古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内蒙古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11......

    国资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国资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文件 国资事发[1995]第106号 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各部委、各......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

    洛阳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洛阳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2004年6月10日洛阳市人民政府第66号令公布)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河南省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