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位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1、各设备使用单位建立设备台账,详细说明各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编号、生产单位、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所在位置及状态等。
2、针对具体设备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各操作工必须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对不按规程操作或故意损坏设备的,将按价赔偿,对精、大、稀设备应指定专人操作。
3、制定设备检测、维护和保养计划,说明具体检测、维护和保养内容,并指定专人按期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坚持设备维护、保养“三步法”:每日一清理,每周一维护,每月一保养。
4、坚持设备点检制度,做到每日操纵设备前检查操控系统是否灵活、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可靠、润滑油路是否畅通、油压是否正常、电器系统有无断路或短路等,如实记录检查结果,对分班制,换班前应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记录。
5、坚持设备事故报告制度,设备运行过程中,若发生异常情况或损坏时,应及时报告公司安排专人检查,切莫带病操作或违章操作。
6、新进员工或换岗员工在操作设备前应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出一般故障。
7、操作工下班或离岗时,要停机或关闭电源,严禁空转运行,严禁跑、冒、滴、漏。
8、新增设备需报公司审批,说明需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年产生效益等,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同一设备原则采用竞标方式,以同等质量,最低价格、最优服务为标准,付款方式按合同签订付30%,设备到现场付30%,安装调试合格后付30%,一年质保期后再付10%原则办理。
9、设备安装过程中,设备管理员全程协助,并了解和熟悉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以便于日后进行检修,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安装日期、厂家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10、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需经使用单位试用,一切正常后,在设备验收单后签字确认,设备厂家凭验收单到财务结账。
11、设备闲置三月及三月以上,由使用单位就地封存,封存前清点附件,切断电源,放尽冷却水,将表面擦拭干净,关键部位及导轨部位涂抹防锈油,再覆上油皮纸,盖上薄膜皮,挂上封存标识;封存一年以上时,报财务部计提折旧。
12、封存设备启用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说明用途,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恢复启用,设备启用后报财务部,停止计提折旧。
13、设备使用超过年限或主要功能损坏不能使用或无维修价值时,由使用单位申请,由总经理批准后报废,相关部门收回残值。
第二篇: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目 录 总 则 1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3 特种设备培训制度 2 4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3 5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3 6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4 7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5 8 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5 9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6 10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7 总则
1.1 特种机械设备作业危险性大,技术性强,管理标准高,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公司财产不受损害,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1贯彻执行国家、省、集团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验收及试车。
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相关人员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 8
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2.8编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2.9向所属安监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特种设备培训制度
3.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3.5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5.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3.5.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3.5.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3.5.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3.5.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3.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3.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3.7.1新设备投入前,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
/ 8
操作培训。
3.7.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3.7.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3.8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4.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4.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4.3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4.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4.5 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周检、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4.6 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4.7 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4.8 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4.9 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4.10 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1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5.2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
5.3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设备、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均应参加,3 / 8
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领导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5.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5.4.1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传达公司领导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
5.4.2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5.4.3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
5.4.4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5.4.5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5.4.6组织制订、修订特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6.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6.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表 ;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 8
6.4公司总工办负责保管和供应设备图纸、技术资料。
6.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7.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由使用部门派专人负责。
7.2每年年初由使用部门制定检验计划并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和有资质的检验单位。
7.3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
7.3.1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7.3.2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根据工作环境、工作级别和存在隐患程度调整缩短检验周期,但是最短周期不低于6个月。
7.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每年年初制定检验计划,提前一个月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预约检验时间。综合办根据检验单位确定的检验时间,提前告知生产部门和使用部门。
7.5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7.6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7.7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7.8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并向监察单位汇报整改情况。7.9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8.1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制定本制度。8.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
8.2.1定期检查即每月检查、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检查人员包括:公司领导、综合、采供和使用部门的领导。
/ 8
8.2.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8.2.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8.3检查内容:
8.3.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8.3.2重点监控设备落实责任人情况。
8.3.3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8.3.4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8.3.5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8.3.6员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情况。
8.3.7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情况。
8.3.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的建立、登记和保管情况。8.3.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8.3.10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8.4检查人员在检查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存档。8.5隐患整改:
8.5.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使用部门负责人。8.5.3使用部门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9.1总则
9.1.1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9.1.2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 8
9.1.3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9.1.4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
9.1.5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9.1.6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9.1.7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9.1.8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集团调度部门上报事故情况。
9.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9.2.1事故应急救治预案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9.2.2演练前,应制定详细计划,确定演练负责人和各人员的职责、操作内容、时间以及参加人员。
9.2.3演练前应知会与演练有关岗位的操作人员。
9.2.4演练时各参加人员要各就各位,相互密切配合,认真进行。
9.2.5演练过程中,没有参加演练的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正在运行的设备状况;演练人员在演练中不能有任何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行为。
9.2.6如在演练期间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演练,待处理好事故后,再继续演练。9.2.7演练全过程要做好记录。记录包括时间、演练内容、负责人、参加人员、事故类型、演练效果等。
9.2.8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总结和评比。
9.2.9有关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属下员工学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进行考核,并做好记录。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 8
一、工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三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追究责任。”
二、工作要求:
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情况和鉴定结果,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依照《条例》或《规定》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4、事故处理后,方可由具备修理资格的单位进行修理。
/ 8
第三篇:冶金设备维护单位交接班管理制度
维检中心交接班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倒班岗位交接班制度的严格贯彻执行,保证各厂矿生产及指挥系统畅通有序进行,确保生产、设备稳定顺行。第二条
交接班制度,是连续性生产作业及专事指挥管理系统有序运作衔接各项工作的行为规范,也是生产、管理岗位人员在倒班时,应遵守交班、接班事项的基本准则。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维检中心所属各维检站现执行所在厂矿的交接班制度管理。
第二章交接班制度管理
第四条
交接班制度由总公司、维检中心、维检站、作业区、班组五级进行管理,其各部门职责是:
(一)总公司总调度室计划处负责交接班制度进行归口管理,负责提出交接班制度的原则要求和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二)维检中心不定期组织对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执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三)中心业务科每月对各维检站作业区、班组的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每月28日前汇总、分析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贯彻执行管理情况,并上报总公司调度室计划处。
(四)维检站应根据本单位的交接班制度进行管理。(1)结合工作岗位情况组织制定相应得岗位交接班制度,达到人手一册。
(2)按中心专业要求组织交接班制度的培训、学习、考试。(3)对新调入或调岗人员进行交接班制度的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4)收集班组反映的现行交接班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或不适宜新条件的条款要组织落实进行修订,并将修订后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各专业部门反馈。
(5)组织对岗位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每月26日汇总、分析本站交接班制度执行管理情况上报中心业务科。
(7)按专业要求完善基础管理。
(五)班组交接班制度的管理
1、严格贯彻执行岗位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人手一册。
2、岗位人员要熟知本岗位交接班制度的内容。
3、按要求组织交接班制度的学习、考问并做好记录。
4、交接班记录(日志)内容要写全,班中发生的问题要写清,交接问题要留有记录,无交班工作或问题要在交班栏内写明安全、设备、保卫防火情况。第五条
各级领导职责、标准:
(一)中心领导(副主任)(1)每季发布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根据情况提出建议。
(2)不定期的对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管理工作进行抽查,根据站内的管理情况,提出检查意见。
(二)中心业务科(科长)
(1)每月对本科交接班制度管理专业员的检查台帐进行签认。
(2)每月对专业过问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并根据专业提出的问题,对维检站提出考核意见。
(3)每季度对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签认,(4)每根据各站反映交接班制度某项条款不符合实际的,要组织专业进行落实修订、完善。
(三)中心业务科(专业)
(1)协助做好各维检站交接班制度管理基础工作。(2)每周抽查2个维检站交接班制度管理和执行情况,并抽考4名岗位人员。并签认。
(3)每根据各站反映交接班制度某项条款不符合实际的,要组织站专业进行落实修订、完善。
(4)每月28日对各维检站上报的交接班制度管理月报表汇总,经科长审批后上报总公司调度室计划处。
(四)维检站领导(主任)
(1)负责站内倒班岗位交接班制度管理工作,交接班制度达到倒班人员人手一册。
(2)每月对站内上报中心的交接班制度管理汇总表审核签认。(3)每月1-2次对岗位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有记录,并在站内班组长以上会议进行公布,对不足之处要有整改建议和考核。
(4)每月1次对交接班制度管理专业人员的台帐进行检查签认。(5)督促落实每年两次的交接班制度考试工作,考试人数达到倒班人数的100%。
(五)维检站(专业)
(1)本岗位交接班制度达到人手一册,并有发文记录。(2)每周检查1次,岗位交接班记录(日志)对记录内容不全,未按专业要求填写,字体不规范者,要签署考核意见,并留有签名。交接班记录要连续保留三个月以上。
(3)每月26日,统计站内交接班制度管理执行情况,并按报表内容要求填写上报中心业务科。
(4)每周检查2个岗位交接班制度学习、考问记录、并抽考4人,交接班制度熟知情况,并在班组台帐上留有抽考记录。(5)对新调入或调岗人员,根据安置岗位的情况,对其进行交接班制度的培训、学习、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岗。(6)要随时了解岗位工作情况,对岗位交接班制度内容,有的条款不适合新岗位条件的,要及时修订和补充,并报中心专业备案。(7)每年1-6月份、7-12月份,编制、组织交接班制度的试卷考试工作,考试面达到100%。
(六)维检站(班长)
(1)负责本班组岗位人员,交接班制度人手一册。
(2)每周组织至少1次交接班制度的学习、抽考,每次抽考要达到在岗人员的25%,每月抽考面达到100%,学习、抽考成绩要记录专业台帐。(本人也要接受抽考)
(3)交接班制度学习、抽考台帐,不准隐藏,要随时接受上级各部门的专业检查及抽考。
(4)根据本岗位工作要求,对现行的交接班制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要提报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有记录)
(5)按照站里时间安排,组织好本班组岗位人员100%参加交接班制度的试卷考试。
(6)岗位交接班记录要规范、整洁,填写字迹清楚、不漏项,不得涂改、乱划。妥善保管,不损坏,不遗失。
(7)对调离本班组的岗位人员,负责将〈交接班制度〉收回,并上交站内负责人。
(七)岗位职工
(1)要有本岗位交接班制度,不得丢失。
(2)严格执行岗位交接班制度,严格按制度管理规定开展工作。(3)必须熟知本岗位交接班制度,随时接受各级专业检查和抽考。(4)岗位交接班记录要规范、整洁,填写字迹清楚、不漏项,不得涂改、乱划。妥善保管,不损坏,不遗失。第六条
交接班制度检查内容:
(一)交接班记录(日志),以及当班中的工作情况记载和交接人的签字确认。
(二)交接班制度的学习、抽考情况。
(三)交接班中发生问题后的责任与处理情况。
(四)交接班发生的违规违制及考核情况。
第七条
各级领导和制度管理人员都要熟悉和掌握交接班制度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内容,严格按制度要求开展工作,针对问题和薄弱环节逐级检查签认,并做好检查记录。第三章基础工作
第八条
各级管理应建的台帐、记录。
(一)维检中心专业科(专业):
1、岗位交接班制度目录、制度文本汇总;
2、岗位交接班制度发放记录;
3、交接班制度培训、学习、抽考台帐
4、交接班制度检查台账;
5、交接班制度管理考核台帐;
4、交接班管理月报。
(二)维检中心各维检站(专业):
1、岗位交接班制度目录、制度文本汇总;
2、岗位交接班制度发放记录;
3、制度培训、学习、抽考台账;
4、交接班制度检查台账;
5、交接班管理考核台账;
6、交接班管理月报。
(三)班组(含各级调度室)建立:
1、岗位交接班制度学习、抽考台账;
2、岗位交接班记录(日志)。
第九条 交接班管理台帐的填写项目要齐全,内容要明确、具体,根据检查结果提出不同签认意见:合格、有差距、不合格。处理意见为具体的考核。
第十条 交接班记录的填写不得遗漏、空项,交接班记录中不得出现与交接班无关的记录内容。
第十一条 交接班记录本不得挪作他用、不得随意损坏、遗失,保存期连续三个月。
第四章交接班制度考问
第十二条
班组长、各级检查人员抽考岗位职工交接班制度,内容不得少于5条。
第十三条
考问评分标准,统一为100分、90分、80分。岗位职工回答考问内容时:熟知、顺畅、不提示准确答出评为100分;基本熟知、不够顺畅,或经过1-2次提示正确答出评为90分;不够熟知、不顺畅、经过3次提示,基本答出评为80分(及格);不熟知,经3次以上提示,不能基本答出,评为不及格(下班后进行试卷考试)。第十四条
公司、中心进行检查的同时,要对专业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考问。
第五章交接班管理考核
第十五条
对交接班管理的各项工作,按当月进行考核(包括各级领导、部门、专业管理人员)
(一)未达到专业工作要求扣月奖5分;专业工作未组织、未开展扣月奖10分。
(二)问题重复发生、问题重大,加重考核。
(三)违反“总公司交接班管理办法”、“总公司生产专业较交接班管理规定”“岗位交接班制度”,造成影响的,按违规违制处理。造成重大影响加重处理。造成事故按事故大小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刑事处罚。
(四)交接班管理工作有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加5分。第十六条
各单位自检发现的情况,由检查部门进行考核。第十七条
中心组织专业检查或中心业务科日常检查发现的情况,由中心专业科室对存在问题的维检站进行考核。问题重复发生、问题严重的加重考核。
第十八条
由于领导职责不落实,管理有漏洞造成问题发生,追究领导责任。由上级领导或专业管理部门进行考核。
第十九条
公司组织专业检查,查出那个单位有问题,并给中心造成影响,扣单位工资总额1-3分。
第二十条
岗位职工未达到规范要求,由各单位制订考核规定,进行考核。;
维检中心业务科 2005年11月24日
第四篇: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4、推广、交流设备管理和维修先进经验;
5、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6、参与本单位设备更新改造的论证工作。
第五章设备管理基础工作
第一条各单位必须完善并认真执行设备管理使用、维护、检修三大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如:润滑、点检、巡检制度等)。
第二条各单位应按规定每月向设备部报送设备情况表、设备管理工作总结和计划、事故统计与分析等设备管理报表。
第三条加强设备验收、档案、原始记录、技术图纸、资料、检修记录、台帐和统计等各项管理工作。各单位要设专业人员管理。
第四条公司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要分解到工段、班组,以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
1、烧结厂: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作业率≥95%,计划检修完成率≥99%。设备点、巡检率100%,设备润滑率100%。
2、一铁厂: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作业率≥98%,计划检修完成率≥99%。设备点、巡检率100%,设备润滑率100%。
3、炼钢厂: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作业率≥85%,计划检修完成率≥99%。设备点、巡检率100%,设备润滑率100%。
4、发电厂: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作业率≥99.5%,计划检修完成率≥99%。设备点、巡检率100%,设备润滑率100%。
5、制氧厂: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作业率≥99.5%,计划检修完成率≥99%。设备点、巡检率100%,设备润滑率100%。
第六章设备的选用、购置及安装调试
第一条设备的设计和选型要组织技术和经济论证,力求实现技术先进(精度高、耐用性强、安全可靠、维修方便、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等),经济合理(能耗低、效率高、费用低、资金回收快)和生产适用为前提。
主管处室审议项目的过程中,凡涉及设备的设计选型与购置,应有设备部参与。
公司基建设备的供应由筹建部门负责。生产、更新、技措设备的供应由设备部负责。各单位对下的设备购置计划,应在本十一月底之前上报设备部;设备部按公司确定的设备购置允许的资金,进行平衡审定。计划外购置的设备,必须经主管经理批准和审定费用来源后,才允许购置。
第二条为加强设备的验收工作,设备进厂后,由设备部和设备安装或使用单位联合验收。凡属实物型号、数量与合同不符,质量与技术文件不符及技术资料(图纸目录、易损件、配件加工图、使用维护说明书、合格证、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等)不齐全的设备,安装或使用单位有权拒绝使用。技术资料送设备部档案室保管;设备部档案室复制后,交安装、使用部门使用。
第三条基建竣工交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安装调试规程组织安装调试,作好记录存入设备部档案室。
第七章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第一条搞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安全运行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巡检制、点检制、维护保养制度、润滑管理制度、检修制度、考核制度等必须齐全,并落实到责任者,严格考核。
第二条设备的操作执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使用、维护人员推行包机制度。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操作。末经考试合格的工人不能上岗位操作设备。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严肃处理。
第三条严格照章办事,不准拼设备超负荷运行;不准挤掉设备检修时间;严禁取消安全保护装置;经常保持设备部于完好的运行和技术状态,备用机组做到需用时能立即投运。
第四条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动力、起重、运输、仪器、仪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和预防性试验。维护、检测、试验的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入档,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必须认真整改。
第八章设备的检修
第一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锈蚀及其它原因致使设备精度和性能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设备的检修是消除设备缺陷,恢复和提高设备能力,防止事故发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设备要实施计划检修。
第二条设备检修的分类:设备检修分日常维修、中修、大修三类。
日常维修的内容是:清洗设备,部分拆检其零部件(记录其磨损程度、精度降低情况),更换、修复少量磨损件,紧固调整,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中修内容是:包括日常维修全部内容,对设备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件,恢复并保持设备的精度、功能,基本上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
大修:中修仍不能消除缺陷的设备,可安排大修。其内容是:对设备进行大解体,全部消除设备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精度、效率,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其原有工作能力。
第三条设备检修内容及基本要求
设备月修计划由使用单位安排,于检修前10天上报设备部及生产处,临时紧急检修计划提前2天上报。其内容是:设备名称、检修部位、计划时间、材料备件准备情况、检修负责人、配合岗位人、验收人等。检修完毕及时总结,三日内报设备部。
设备大中修计划由各厂提前六个月报设备部,设备部汇总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纳入计划执行。其内容有:设备名称、检修内容、更换主要部件及材料所需资金预算、施工费用、检修时间等。
第四条大中修项目的实施
公司批准的大中修项目由设备部负责,委派专人组织实施,各厂应积极配合。大中修计划编制详细项目施工进度表,落实检修使用的材料、备件、检修设备、工具、资金、人力、技术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情况。需要更新改造的设备要有改造说明书、更新改造方案,并将此文件装入设备档案。
第五条设备大中修项目的验收、移交
设备大中修项目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向设备部申请验收。设备部组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相关处室及有关人员参加共同试车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填写“设备大中修竣工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上交设备部。检修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由设备部组织施工单位进行返修,待达到技术标准后,正式办理移交手续。检修单位在检修完毕一周内将检修的技术资料整理归档上交设备部。技术资料包括:检修施工记录,检修工程总结,检修时原机有变异处理部分必须记录清楚,对底图和资料予以修整。
第九章设备更新改造
第一条主要设备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时,由主管领导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做到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
第二条技术改造费用、实际工料费不足5000元者由生产费列支,在5000元及以上者列入更新改造费。大修更新改造列入大修费。设备更新改造竣工后,由设备部及财务处按新增固定资产办理增值列帐手续。
第三条设备维修人员或操作者对使用设备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改造方案,经采纳并创出良好经济效益,可按新创效益的1~5%予以奖励并通报表扬。
第四条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范围
1、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包括相应的土建工程)和房屋建筑物的重建;
2、综合利用原材料治理“三废”,防止环境污染等增添的设备和相应土建工程;
3、劳动安全、环境保护需要增添的设备和相应的土建工程;
4、在原有基础上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和节约能源进行的技术改造;
5、调出固定资产的拆除清理费;
第五条公司新建扩建项目、公司或各厂整体技术改造、房屋建筑物增加层数或扩大建筑面积等项目不属于更新改造范围,应纳入基本建设投资。
第六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
1、经予测,继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3、大修理虽然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
4、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5、按国家规定应淘汰的设备。
第十章教育与培训
第一条为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对设备管理系统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设备部和人劳处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对现有设备操作、维修工人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素质。
第二条各单位设备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包括经过自学、培训、达到同等水平的),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第十一章考核
第一条积极开展设备检查评比活动,各厂每月最少组织一次设备专业检查。设备部每月
最少组织一次由各厂设备厂长和设备管理员参加的公司设备联合大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公司并提出考核意见。
第二条对长期设备完好率低、管理混乱、设备失修、事故频繁的厂领导班子追究领导责任。对玩忽职守、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责任者和领导者,追究经济、行政和刑事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本制度由公司设备部起草、解释。
第五篇: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厂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做到合理使用,精心维护,让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一、维护保养
1.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障碍)。
2.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车,严禁不盘车即启动转动设备。②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③严格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
④保持设备整洁,及时协助维修人员消除跑冒滴漏。
⑤严格执行容器加料规定,禁止将腐蚀物品加到非防腐蚀的容器和设备内。
3.所有备用设备由所属车间和维修车间共同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潮、防冻、防腐蚀,备用转动设备要定期盘车,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通知值班长或车间主任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需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5.维修车间工人要定时上岗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6.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可减少设备磨损,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各车间要建立健全设备润滑台账。
7.车间主任对全车间的润滑负领导责任。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量、定时)和三级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
8.自动注油的润滑点,要经常检查油位、油温、油泵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
9.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
10.常用阀门的丝杆和螺母之间,要定期注润滑油。不常用的阀门丝杆螺母处,要用油维护。
11.设备润滑装置、润滑工艺条件及选用的润滑油(脂)必须符合规定,不得任意滥用和混用。如需季节换油,必须清洗后方可加入。
二、检查
1、成立设备管理检查小组,检查小组由生产部长、设备主管和各车间主任组成。
2、每周不定期检查,每月组织大检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