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德市关于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修改管理规定
常德市规划局关于印发《关于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修改管理规定》的通知
CDCR-2011-27003
常规发〔2011〕12号
常德市规划局
关于印发《关于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
修改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科(室)、分局,规划设计院,执法监察支队,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展示馆:
《关于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修改管理规定》已经局党组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常德市规划局
关于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修改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严格规范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修改(以下简称规划修改)审批行为,推进实施“阳光规划”,提高规划管理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常德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经依法批准的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的修改。
第二章规划修改的前提条件
第三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下列程序申请修改
规划。
(一)因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改变并依法批准、修改后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
(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确需修改的;
(三)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确需修改的;
(四)符合本条件1—3款条件,需调整规划和土地挂牌条件指标的,则按容积率调整程序办理。
(五)规划本身存在缺陷,需修改完善的;
(六)因其他情况经局业务例会研究同意调整的。
第三章规划修改原则
第四条规划的修改应遵循对于挂牌出让土地其挂牌条件内容不得修改(第三条中第1—3款除外),对于行政划拨用地其规划设计条件原则上不得修改和修改后的规划应优于原批准的规划的原则。
第五条规划修改中下列强制性内容不得修改。
(一)已出让的土地和行政划拨用地的用地性质和对有两种以上用途用地中已明确的各类用地用途的建筑面积不得改变。
(二)已出让土地规划设计条件所确定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学校、公厕等)不得改变。
(三)规划中权属归业主所有的公共用房和设施不得改变(详见《常德市城区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公共用房和设施建设管理规定》中的第七条)。
(四)规划设计条件中要求配建的停车泊位数量不得减少。
(五)规划修改不得减小原批准的规划中建筑间距和降低日照标准。
第六条严格控制规划重复审查和多次修改,规划修改(总平面图和建筑单体设计)不得出现二次以上的审查和修改。
第四章规划修改程序
第七条申请: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详细阐述修改的理由,并附具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编制的论证报告。
第八条受理、初审:相关审批科室对申请报告阐述的修改理由及提交的论证报告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相关局领导审查,如拟同意修改则按程序组织专家评审会审查,需要公示的应先公示;如不同意则由相关科室直接回复。
第九条公示:规划修改涉及第三方利益时应按程序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七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需要听证的,应组织听证。
第十条专家评审会审查:根据初审意见和公示意见按程序组织专家评审会审查,并形成明确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业务例会审查:相关科室根据初审意见、公示和专家评审会建议报局业务例会审查,形成明确的意见,如需报市政府确定的由相关科室书面报市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经济技术指标复核:局业务例会研究同意修改的则按规定进行经济技术指标复核工作。
第十三条申明程序:经局业务例会研究同意修改的规划在重新批准前,需执行登报申明原批准规划废止的程序。
第十四条许可:局业务例会研究同意修改,并进行了经济技术指标复核工作的按程序申请行政许可,并收回原批准规划的有关资料。
第五章监督与罚则
第十五条局纪检联络员对规划修改负责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将按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施工总说明及建筑总平面图
施工总说明及建筑总平面图
一、施工总说明
施工总说明主要对图样上未能详细的用料和做法等的要求作出具体的文字说明。中小型房屋建筑的施工总说明一般放在建筑施工图内。书中举例所示建筑的施工总说明见附录)P160)。(可参考此详细介绍之)
二、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地有关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它反映新建房屋、构筑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地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等以及与原有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建筑总平面图也是房屋及其它设施施工的定位,土方施工以及绘制水、暖、电等管线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图的依据。
三、总平面图的一般内容
1.图名、比例
2.应用图例来表明新建区、扩建*或改建区的总体布置,表明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道路、广场、室外场地和绿地等的布置情况以及各建筑物的屋数等。在总平面图上一般应画上所采用的主要图例改其名称。此外对于《建筑制图标准》中缺乏规定而需要自定的图例,必须在总平面图中绘制清楚,并注明其名称。
3.机关报建或扩建工程的具体位置,一般根据原有房屋或道路来定位,并以米为单位标注出定位尺寸。
当新建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或较大的公共建筑或厂房时,往往用坐标来确定每一建筑物及道路转折点等的位置。当地形起伏较大的地*,还应画出地形等高线。
4.注明新建房屋底屋室内地面和室外整平地面的绝对标高。
5.画上水向频率玫瑰图及指北针,来表示该地*的常年水向频率和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朝向,有时也可只画单独的指北针。
第三篇: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及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审查修改
办理事项: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及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审查修改
受理部门:住建局 承办科室:建审科
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资料齐全受理)联系电话:0752-5531213 申办资料:
1、建设单位或个人的书面申请、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3、《国有土地使用证》或用地批准书(复印件)、4、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5、修改前后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图纸光盘及说明书(修改前的文本及盖章蓝图、修改后的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图纸及说明书2本)(沿街或重要地段建筑不少于两个立面方案并应有彩色效果图,含电子版)、6、设计单位资质证明(化工类项目)(复印件,核对原件)、7、收电子报批系统光盘一式两份(需由已取得我局培训合格证书的备案人员单位签名并加盖备案人员单位出图专用章以及合格证书的复印件)、8、企业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身份证、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等复印件
建审科负责人:黄道霞 分管领导:罗文忠
报审流程:窗口递交资料-----建审科受理------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分管领导----窗口发证
第四篇: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序、文明、安全、环保的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包括:
1、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要求,按施工总平面图规划分阶段实施施工总平面布置,并做好总平面图的管理。
2、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掌握环境信息,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材料、设备、成品保护得到有效控制。
3、建立和执行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制度,落实防范范围和责任,检查和救护系统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4、建立现场卫生防疫管理网络和责任系统,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并检查职业健康服务和救援的有效性。
5、制定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料的三废防治,或处理方案。
6、施工平面规划设计原则:
a、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地面积少。
b、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c、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d、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物和现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e、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离设置。f、符合节能、环保、安全、消防等要求。
7、施工平面图设计要点:
a、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施工现场宜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大门应考虑周边路网情况,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大门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车辆运输要求,尽可能与加工场地、仓库的位置要求一致。
b、布置大型机械设备。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覆盖范围,可吊物件的运输和堆放。c、布置仓库堆场。尽可能接近使用场地,考虑交通线路,卸货时间长的仓库应远离路边。
d、布置加工厂。有关联的加工厂地尽量集中,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减少运输量。e、留置内部临时运输道路,保证材料运输、停放都不影响正常施工。f、布置临时办公场所,尽量设置在工地入口处。
g、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动力设施,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处,尽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但应有充分的蓄电能源装备。临时水池、水塔尽量设在屋面,与消防用水可一并考虑。
h、要有系统的门禁和巡更报警装置。
i、施工平面图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报批。
项目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为了保证装饰工程和机电工程施工现场各专业工种在合理的空间进行工作,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合理配置和管理各种施工资源,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1.1.设计资料。
1.2.项目的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资源计划、项目设施需求计划、施工总质量计划、施工总成本计划。
1.3.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当地的资源供应状况和运输条件等。
1.4.预制厂、仓库、办公设施的位置和尺寸,水、电源位置,以及项目安全施工和防火标准等。
2.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2.1.利用永久性设施和原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建设设施。
2.2.科学地划分施工区域,尽量减少各工种之间相互干扰和交叉,保持施工均衡、连续、有序。
2.3.合理布置各种仓储、预制场位置,减少场内二次运输。
2.4.生产临时设施与生活设施分开布置。
2.5.临时设施的布置应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尽量减少对周围已有设施的影响。
3.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主要内容
3.1.地上、地下已有和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3.2.生产、生活及行政等临时设施平面布置的设计。
3.3.临时用电的设计和临时用水的设计。
3.4.各施工班组承包范围的区域划分、场区内施工用道路(包括消防通道和紧急集合点设置)。
3.5.安全防火设施的布置、垃圾处理站或堆场及场内排水系统布置。
4.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步骤
4.1.确定项目主要设备的运输路线、确定大型吊车的站位及行走线路。
4.2.确定临时性房屋位置、仓库与材料堆场的位置、确定预制厂及各类作业场所位置。
4.3.确定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保证运输畅通和安全,并节约投资。
4.4.确定临时水、电管网及动力设施的布置、确定安全消防设施的布置。
4.5.调整及优化后,绘制正式的施工总平面图。
5.吊装方法的选用原则和步骤
5.1.吊装方法的选择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5.2.吊装方法基本选择步骤:
5.2.1.技术可行性论证。对多个吊装方法进行比较,从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的环境适用性等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
5.2.2安全性分析。吊装工作应安全第一,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对每一种技术可行的方法从技术上进行安全分析,找出不安全的因素和解决的办法并分析其可靠性.。
5.2.3经济合理。
5.2.4进度满足计划要求。
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组织、职责和内容
1.1.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生产副经理、专业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保卫、材料(设备)管理员、工队(专业分包方)负责人及电工焊工、起重吊装、架子工等相关人员组成。
1.2.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文明施工管理规划,明确创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明确专业责任分工,开展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1.3.管理施工的同时管理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负总责。各专业分包对总承包单位负责, 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
1.4.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安全防护;机械安全;施工用电;料具管理;保卫消防;环境保护;生活区管理。
2.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
2.1.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2.现场管理
2.2.(1)工地现场设置大门和连续、密闭的临时围护设施,按规定制作各类工程标志、标牌。
2.2.(2)场内道路平整、坚实、畅通,有完善的排水措施;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整齐堆放原材料和机具、设备。
2.2.(3)施工区和生活、办公区有明确的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岗位责任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施工区内废料和垃圾及时清理,成品保护措施健全有效。
2.3.安全防护
2.3.(1)安全帽、安全带以及特殊工种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符合要求;楼外沿、电梯井、回转楼梯,支搭安全网并符合要求。
2.3.(2)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防护符合要求。
2.3.(3)脚手架搭设牢固、合理,所用材质符合要求;防护棚搭设符合要求。
2.3.(4)设备、材料放置安全合理,施工现场无违章作业。
2.4.机械设备
2.4.(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室外设备有防护棚、罩;加工场地整齐、平整。
2.4.(2)起重设备、物料提升机、电动吊篮、塔吊等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
2.4.(3)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标识、台账、维护保养等齐全并符合要求;大型起重设备装拆方案、租赁合同、安全协议、交底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2.5.临时用电
2.5.(1)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配电线路架设和照明设备、灯具的安装、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特殊施工部位的内外线路按规范要求采取特殊安全防护措施。
2.5.(2)配电箱和开关箱选型、配置合理,安装符合规定,箱体整洁、牢固。
2.5.(3)配电系统和施工机具采用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配电箱和开关箱均设两级漏电保护。
2.5.(4)电动机具电源线压接牢固,绝缘完好,无乱拉、扯、压、砸现象;电焊机一、二次线防护齐全,焊把线双线到位,无破损。
2.5.(5)临时用电有方案和管理制度,值班电工个人防护整齐,持证上岗;值班、检测、维修记录齐全。
2.6.料具管理
2.6.(1)工地的料具、库房等按平面图规定地点、位置设置;料场平整坚实。
2.6.(2)料具和构配件分规格存放整齐,标识清晰;库房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
2.6.(3)施工零散料及时清理,做到工完场清;施工垃圾集中存放。
2.7.保卫消防
2.7.(1)施工现场出入口设警卫室,昼夜有人值班;要害部门、部位保卫措施有效。
2.7.(2)施工现场有明显防火标志,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工具、器材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不准吸烟。
2.7.(3)易燃、易爆、剧毒材料必须单独存放,搬运、使用符合标准;明火作业要严格审批程序,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2.7.(4)施工现场有保卫、消防制度和方案、预案,有负责人和组织机构,有检查落实和整改措施。
2.8.生活区管理
2.8.(1)生活区设置符合标准;办公室、宿舍清洁、整齐;有防暑降温或取暖措施;配备药品和急救器材;有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2.8.(2)食堂符合卫生标准;炊事人员上岗穿戴工作服、帽;食品、炊具等存放符合标准。
2.8.(3)厕所符合标准,专人定期保洁;有灭鼠灭蝇等措施。
第五篇:常德市规划管理规定
常德市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减少或杜绝违法建设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____《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指武陵区、鼎城区、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有关范围)。各区政府、管委会以及各有关单位在履行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监督管理职能时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是指在市城市规划区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
第四条 市城管执法局对市城区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负总责,制定违法建设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第五条 市城管执法局应按照违法建设监督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原则,在各区、管委会对应设置城管执法大队,由市城管执法局和各区政府、管委会实行双重领导,其日常工作和队伍管理以区政府、管委会为主。驻区(管委会)城管执法大队应当在区政府、管委会的组织领导下,做好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
第六条 市城区违法建设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各区政府、管委会统一领导,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及相关执法部门参与的市城区违法建设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各区政府、管委会为辖区内违法建设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街道办事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应确保辖区内新产生的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并及时对违法建筑依法组织拆除。
第七条 违法建设日常监督管理实行动态执法巡查与静态网络化管理相结合。动态执法巡查由各区政府、管委会组织街道、社区,乡镇、村组,以及辖区执法部门进行,发现违法建设行为立即查处并对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
静态网络化管理由各区政府、管委会按照全覆盖要求制定和完善网络化管理目标责任制,明确若干责任管理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行定人、定责、定标准管理。网络责任人负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并依程序及时报告。相关责任单位和辖区执法部门接到报告,应立即组织调查,依法处理。
第八条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应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辖区内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发现、制止和拆除。各区政府、管委会及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违法建设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及时有效地查处失职、渎职、玩忽职守以及违纪、违规行为。对涉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违纪、违规问题,由区政府、管委会及其相关部门及时通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直接由市监察机关立案查处。
第九条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项目监督检查制度。根据《湖南省行政许可检查规定》,市规划、国土资源、建设、房产等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报市监察机关和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监察机关和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每季度或每半年对行政机关许可项目按___%到___%的比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防止和杜绝乱作为、乱审批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 市规划、国土资源、建设、房产、城管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和联系制度,共同搞好市城区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形成没有规划部门核发的规划许可手续,国土资源部门不办理用地手续,建设部门不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房产部门不办理房屋确权手续的监控体系。
施工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揽、承建违法建设的,由建设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第十一条
为及时有效地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各相关单位在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市规划、国土资源、房产、建设、城管执法等相关部门在验证、调阅资料、扣发证照等方面给予配合的,上述部门在接到监督管理单位的书面通知后___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但最迟不得超过___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
对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行动的,由所在区政府、管委会负责组织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应当全力配合支持;需要跨区域行动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
第十三条
各区政府、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应明确专门人员负责违法建设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联系与衔接。市城管执法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违法建设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联系会议,通报情况,总结经验,研究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四条
违法建设监督管理工作中如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对一个违法建设行为均有管辖权时,实行首查负责制,由首先立案的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查处,其他相关部门予以配合、协助。
第十五条
各区政府、管委会应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面向社会公布违法建设监督举报电话,由专门的投诉、举报受理机构负责受理、处置违法建设的投诉与举报。凡举报一起新的违法建设,经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侮辱、殴打工作人员或者暴力阻挠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