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稻田鱼养殖调研报告
连南县稻田鱼养殖调研报告
大坪镇 邓勇侠
2014年12月23日
为了让新招录的公务员更加了解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党校领导、老师安排初任培训的公务员进行了一天的调研学习。在这一天时间里我们调研考察了寨岗工业园的连盛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寨岗镇安田村委和三排墩龙移民新村的扶贫“双到”工作;参观了连南瑶族博物馆。经过有关的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实际考察,我们收益颇多。虽然由于客观现实因素,没有到涡水的稻田鱼养殖基地实际考察,但经过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对连南稻田鱼的养殖和发展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本人就稻田鱼养殖现状和发展思路作出简单的分析:
一.现状分析
稻田养鱼是连南“八排瑶”千百年流传下来颇具民族特色的耕作方式,最初“八排瑶”的先祖放养稻田鱼是为了节省田间除草等耕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稻田鱼是以本地鲤鱼为主要品种,兼养鲫鱼。每年5月份左右,中造插秧时,当地群众在稻田里放下鱼苗,采用高山流动泉水养殖(俗称冷水田),不用人工投放饲料,任其在稻田里自然生长。到当年9月份,稻谷收割之前,收获稻田鱼。每尾重量约2至4两,能达到半斤重的不多。稻田鱼的养殖主要
分布在大坪、涡水和香坪三个乡镇。但是近二三十年来海拔较低的瑶族地区群众为了提高稻谷产量,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和施用化肥,稻田鱼在连南瑶区已逐渐消失。只有海拔比较高的部分排瑶还有这样生产方式,近几年来大量的年经人外出务工,稻田出现了丢荒,所以也在逐渐的减少。而且他们采用的是传统的养殖方式,传统的稻田养殖为平板式养殖,人放天养,自产自销,没有发挥经济效益。在2012年开始,连南县在广东省财政厅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广东省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支持下已建有大坪镇大古坳村、大掌村和涡水镇必坑村、大竹湾村等高寒山村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开展实施。进行了品种的优化,确立了连南稻田鱼节,大力的宣传推广。但涉及的范围还不够广,仅限于示范园区内的群众能受惠。宣传推广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二.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近几年来,连南有几个乡镇的稻田养鱼虽然发展较快,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足,稻田养鱼及其科技产品含量较低,商品价值不高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了其产业化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养殖稻田鱼的都是海拔较高的群众,他们大都是还未脱贫的群众,所以没有基金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导致
了一部分能养殖稻田鱼的耕地没有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
(二)、粮食价格不高,养殖的稻田鱼无法销售,群众种粮和养殖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地方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现在的稻谷价格都是在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元间,每亩田的产量也不是很多,且工序繁多。现在一天短工的工钱也有一百斤稻谷的价值了,所以一些年经的人就不愿耕种多余的田,他们只是耕种够供应自己的就好。要养殖稻田鱼就需要经常的看护好田,给田放水,而且很多的农户养殖出来的稻田鱼无法销售出去,只能自己消耗,这样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所以有些地方就出现了荒种、漏种现象。
(三)、缺乏技术支持。以前只是海拔较高的瑶族人才养殖稻田鱼,他们养殖稻田鱼随意性比较强。现在有比较多的农户参与养殖,但都比较缺少文化知识,对于稻田鱼的养殖知识更是了解不多。总体养殖水平低下,养殖防病技术急需提高。稻田养鱼虽然历史悠久,但科学养殖技术试验推广时间较短,绝大多数农户没有掌握先进的科学养鱼技术,仍沿用落后传统的人放天养,自繁自养的粗放型养殖模式,致使鱼生长慢,产量低,效益不高。
(四)、缺乏销售渠道,更多农户的稻田鱼还是自产自销,无法变成经济效益。由于农户都处于比较偏僻的乡村,消息不灵通,了解信息的渠道少。品牌的包装、宣传、推广欠缺,所以更多的农户养殖的稻田鱼还是无法销售出去,发挥不出应有的经济效益。打击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
(五)、没有优良鱼苗的供给保障基地和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导致禾花鱼品种的参差不齐,良莠不均和科技示范效力的缺失致使禾花鱼产量低,效益差。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一)、加大宣传。要利用各种方式对群众要大力宣传稻田鱼养殖的经济效益,让更多的农户养殖稻田鱼;对外要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稻田鱼。打造及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品牌营销等一体的瑶山生态渔业旅游产业项目,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参观和消费。
(二)、加大稻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方筹资帮助农户修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把能养殖稻田鱼的耕地都建设好,并且充分利用,为养殖稻田鱼提供更多的场地资源。
(三)、相关部门要积极开拓更广的销售渠道和更多的销售方式。让农户养殖的稻田鱼发挥出应有的商品价值。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四)、提升稻米的价格,激发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只有稻米的价格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人种植,才有更多的养殖资源。这样也可以减少荒种、漏种现象。
(五)、是需领导重视,政策扶持稻田鱼养殖发展才能走向产业化。在政策倾斜方面重点从财力上为群众给予购买优
良鱼苗、鱼种补贴和技术服务,资金扶持,做到让利于民,减少老百姓的养殖成本,保障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养殖积极性。同时设立奖励机制,相关的部门要制定奖励机制,对于耕种田地多的农户和养殖户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农户的耕种和养殖积极性。
(六)、是需组织农民培训,夯实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组织聘请专业老师和利用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完全具备培训农民资格的现有水产技术人员进行推广稻田养鱼技术,对农民进行垄沟养鱼、坑沟养鱼及多种高产高效的立体养殖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养殖稻田鱼的主要骨干,大规模进行科学养殖稻田鱼,富裕农民,并与其他兄弟县市区接轨,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性的有一定规模的养殖稻田鱼产业,以稻田鱼品牌促进全县的经济发展。
稻田鱼是我们连南的一个特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特色生态农业品牌,大力的挖掘它的潜力,致力于把稻田鱼养殖业打造及培育成生态、休闲、观光、品牌营销等一体的瑶山生态渔业旅游产业项目,辐射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奔康。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二篇:稻田养殖泥鳅技术
稻田高密度泥鳅养殖技术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施肥培养浮游生物饵料,沉积池底的残饵、粪渣也可作它的食料。人工饲养还可投喂商品饲料,如花生饼、米糠、麸皮、豆饼、蚕蛹粉、螺、蚯蚓、水丝蚓、鱼肉、家禽家畜内脏等。泥鳅个体小,重量轻,贪吃,过饱时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正常呼吸造成胀死。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稻田中呈土黄色,其生长水温为15-34度,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度。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5-36度时,它便潜入泥中10-30厘米泥层进行休眠。
稻田建设
稻田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面积2-10亩的稻田,并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入泥30厘米)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5厘米。田的四周及中央挖一“田”字形水沟,沟宽、深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
鳅种放养
鳅鱼最好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整消毒。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饲养管理
一、施肥
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浮游生物不断,必须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每隔10-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用肥150公斤。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氨,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
二、投饵
由于田中泥鳅的密度较高,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螺、蚌、屠宰场下脚料、米糠、豆渣、菜籽饼、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7-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要求蚕蛹粉达15%、肉骨粉10%、豆饼25%的配比,日投饵2次,投饵率为10%。9-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等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体根据泥鳅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三、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极为重要。田面以上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四、疾病防治
由于泥鳅适宜于水田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没有疾病发生。为防止赤皮病发生,每月用呋喃酮药饵10-20克,配50公斤饲料投喂2-3天,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水稻施农药时间一般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对秧苗施药预防一次。
五、日常管理 日巡田2次,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雨天注意仔细检查漏洞。防止天敌入侵(如水蛇、鸭等),观察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严禁含有甲胺磷、毒杀酚、呋喃丹、五氯酚钠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
捕捞方法
一是冲水捕捞,在靠近水口的地方,铺上网具,从进水口放水,因泥鳅有逗水特性,待一定时间后将网具提起捕获。此法适于水温20度左右,泥鳅爱活动时进行;二是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糠或麸皮放在竹笼内,将笼置于沟内诱鳅入笼;三是干田捕捉,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到沟土裸露处捕捉。
稻田泥鳅的捕捞新法
1、网捕法:在稻谷收割之前,先用三角网设置在稻田排水口,然后排放田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
2、排干田水捕捉法: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把田中鱼沟、鱼溜疏通,将田水排干,使泥鳅随水流入沟、溜之中,先用抄网抄捕,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网具连淤泥一并捞起,除掉淤泥,留下泥鳅。天气炎热时可在早晚进行。田中泥土内捕剩的部分泥鳅,长江以南地区可留在田中越冬,次年再养;长江以北地区要设法捕尽,可采用翻耕、用水翻挖或结合犁田进行捕捉。
3、香饵诱捕法:在稻谷收割前后均可进行。于晴天傍晚时将田水慢慢放干,待第二天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入坑溜中,使泥鳅集中到鱼坑(溜),然后将预先炒制好的香饵放入广口麻袋,沉入鱼坑(详见池塘捕捞中的食饵诱捕法)诱捕。此方法在5-7月期间以白天下袋较好,若在8月以后则应在傍晚下袋,第二天日出前取出效果较好。放袋前一天停食,可提高捕捞效果。如无麻袋,可用旧草席剪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将炒香的米糠、蚕蛹粉与泥土混合做成面团放入草席内,中间放些树枝卷起,并将草席两端扎紧,使草席稍稍隆起。然后放置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铺放些杂草等,泥鳅会到草席内觅食。
4、笼捕法:是采用须笼或鳝笼捕捞(具体内容见工具捕捞法)。
5、药物驱捕法:通常使用的药物为茶粕(亦称茶枯、茶饼,是榨油后的残存物,存放时间不超过2年),每亩稻田用量5-6公斤。将药物烘烧3-5分钟后取出,趁热捣成粉末,再用清水浸泡透(手抓成团,松手散开),3-5小时后方可使用。
将稻田的水放浅至3厘米左右,然后在田的四角设置鱼巢(鱼巢用淤泥堆集而成,巢面堆成斜坡形,由低到高逐渐高出水面3-10厘米),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一般为脚盆大小,面积0.5-1平方米。面积大的稻田中央也应设置鱼巢。
施药宜在傍晚进行。除鱼巢巢面不施药外,稻田各处须均匀地泼洒药液。施药后至捕捉前不能注水、排水,也不宜在田中走动。泥鳅一般会在茶粕的作用下纷纷钻进泥堆鱼巢。
施药后的第二天清晨,用田泥围一圈拦鱼巢,将鱼巢围圈中的水排干,即可挖巢捕捉泥鳅。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可直接上市,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鳅继续留田养殖。若留田养殖需注入5厘米左右深的新水,有条件的可移至他处暂养,7天左右待田中药性消失后,再转入稻田中饲养。此法简便易行,捕捞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且无污染(须控制用药量)。在水温10-25℃时,起捕率可达90%以上,并且可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但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是用茶粕配制的药液要随配随用;其次是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药一定要均匀地全田泼洒(鱼巢除外);此外鱼巢巢面必须高于水面,并且不能再有高出水面的草、泥堆物。此法捕鳅时间最好在收割水稻之后,且稻田中无集鱼坑、溜的;若稻田中有集鱼坑、溜,则可不在集鱼坑、溜中施药,并用木板将坑、溜围住,以防泥鳅进入。
怎样巧捕泥鳅
仲春后直到中秋,正是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捕捞家鱼苗、鱼种的池塘拉网,或专门编织起来的拉网扦捕池塘养殖泥鳅。作业时,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尤其是专门设置的食场木桩等,然后将鱼粉或炒米糠、麦麸等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作为诱饵,等泥鳅上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扦捕泥鳅,起捕率较高。
袋捕
此法是根据泥鳅喜欢寻觅水草、树根等隐蔽物栖息、寻食的习性,用麻袋、聚乙烯布袋,内放破网片、树叶、水草等,并放入诱饵,放在水中诱泥鳅入内,定时提起袋子捕获泥鳅。此法多用在稻田内捕捉泥鳅。
选择晴朗天气,先将稻田中鱼溜、水沟中的水慢慢放完,待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使其鼓起,并放入饵料。饵料由炒熟的米糠、麦麸、蚕蛹粉、鱼粉等与等量的泥土或腐殖土混合后做成粉团并晾干,也可用聚乙稀网布包裹饵料。作业时,把饵料包面团放入袋内,泥鳅到袋内觅食,就能捕捉到。这种方法宜在4~5月份作业,以白天为好。8月至入冬前捕,应在夜晚放袋,翌日清晨太阳尚未升起之前取出,效果较佳。如无麻袋,也可把草席剪成60厘米长、30厘米宽,将饵料团或包置于草席上,并把草席两端扎紧,中间轻轻围起,然后放入稻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捕放些杂草等物,泥鳅会到草席内摄食,同样也能捕到大量泥鳅。
药物驱捕
稻田养殖的泥鳅可用药物驱捕。药物一般使用茶枯,用量是每亩稻田5~6公斤。先将茶枯置柴火中烘烤3~5分钟后取出,趁热碾成粉末,再用水浸泡,浸泡3~5小时后即可使用。将稻田内水深降至3厘米左右,然后在稻田的四角设置由淤泥堆聚而成、巢面逐步倾斜并高于水面3~8厘米的鱼巢。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宽30~50厘米。施药宜在傍晚进行,均匀地将药液泼洒在稻田里,但鱼巢面积不施药。施药后第二天早晨,将鱼巢内的水排完,即可捕捉泥鳅。排水口有鱼坑的稻田,可不用做鱼巢,直接于傍晚自进水口向排水口逐步均匀泼洒药液,在排水口鱼坑附近不施药,这样能将泥鳅驱赶到不施药的鱼坑内,第二天早晨用抄网在鱼坑中捕捞泥鳅。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可上市出售,规格较小的泥鳅,可移到他处暂养,待稻田中的药效消失后(7天左右),再将泥鳅放回该稻田饲养。
此法需注意:
药物必须随用随配,浓度要严格控制,泼洒药物一定要均匀。鱼巢巢面应高于水面,其他地方不能再有高于水面的任何堆积物。
干塘捕捉
池塘排干水捕捉泥鳅,一般在泥鳅泥食量较少,而未钻泥过冬时的秋天进行。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留余时,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方法是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厘米、深25~30厘米的排水沟,在排水沟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无水,沟、坑内积水,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即可用抄网捕捞。若池大未捕尽,可进水淹没池底几小时,然后慢慢放水至只剩沟坑内有水,继续用抄网捕捞。若池中还有泥鳅钻到泥中未捕到,则再进水淹没池底过夜,第二天太阳未出之前慢慢放水,再重得捕一次,可基本捕尽池中的池鳅。
稻田排干水捕捉泥鳅
一般在深秋水稻成熟或收割后进行。稻田内的水,可分两次缓慢排干。第一次排水让稻田表面露出,泥鳅则会游到鱼沟或鱼溜内栖息。第二次排水在第一次排水后1~2天进行,主要排放鱼沟、鱼溜中的水。当泥鳅集中在鱼溜、鱼沟时,先用抄网将其捕起,再用铁丝制成的抄网连泥一并捞起,挑出泥鳅放入容器,最后还可以用手配合翻泥捕尽稻田中的泥鳅。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一、气泡病
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2)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3)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kg/亩~6kg/亩;(4)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白尾病
1、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
2、防治方法:(1)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ppm;(2)将1千克干乌桕叶(合4千克鲜品)加入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ppm;(3)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ppm。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ppm,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三、赤皮病
1、主要症状,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于全身,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死亡率高达80%。
2、防治方法:鲜蟾酥10克,于凉水中搅拌均匀,全池泼洒,浓度为0.5ppm,每3天1次。
四、水霉病
1、主要症状:此病大多因鳅体受伤,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以看到发病处簇生白色或灰色棉絮状物。病鳅行为迟缓,食欲减退,瘦弱致死。
2、防治方法:尽量避免鱼体受伤。(1)苗种下塘前用0.3ppm的灭毒净或3%的食盐溶液浸洗消毒;(2)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1∶1)配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
五、烂鳍病
1、主要症状:背鳍附近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停止摄食导致死亡。此病易在夏季流行。
2、防治方法:用0.2ppm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连续3天~4天。
六、打印病
1、主要症状: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过印章,主要流行于7月~9月。
2、防治方法:(1)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用0.3ppm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
七、车轮虫病
1、主要症状,车轮虫一般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泥鳅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死亡。流行的季节为5月~8月。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的比例为5∶2)合剂全池泼洒,浓度0.7ppm。
八、三代虫病
1、主要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主要流行于5月~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
2、防治方法: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浓度为20ppm,浸洗时间15分钟~25分钟。
九、侧殖吸虫病
俗称的“闭口病”即是侧殖虫病,被感染泥鳅生长停滞,解剖后可见大量吸虫积于前肠部位,肠内无食。
防治方法:清塘,彻底消毒;消灭螺类及其它野杂鱼类。
6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一、赤皮病
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
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
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
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
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敌害生物
泥鳅的主要敌害生物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
防治方法
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
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
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
第三篇:稻田养殖龙虾论文
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
要求选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没有工业污染、进排水比较方便的稻田;田块底质比较肥沃,田埂比较厚实,不渗不漏,保水性好,以自然田块为单位,集中连片经营为宜;交通方便。
1.1加固加高田埂
为了防止满水逃虾,一定要对田埂加固加高,一般田埂以高0.5m、宽0.5m为宜,并要捶打结实,做到不渗不漏不垮,以防止大雨冲塌或漏水塌方。
1.2挖好虾沟和虾溜
为了使水稻在生长期不同阶段能正常生长,同时避开稻田因施化肥、农药或除草剂时对虾苗的毒害,以及捕捞时方便易捕,必须挖好虾沟和虾溜。虾沟可分为环沟和田间沟。环沟是养虾的主要场所,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离田埂距离因田而异,一般可离田埂2~4m处开挖,沟宽1~2m,深0.8~1.0m。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虾苗出入稻田觅食隐蔽用,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几条横沟与环沟相通。在交叉点上挖虾溜,深1.0~1.2m,面积约为3~8m2。虾沟和虾溜的面积,通常根据田块大小而定,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15%~20%。
1.3筑好进出水口和安装拦虾设施
通常养虾用水要和农田用水分开,单独建设进水渠道。进出水口建在稻田相对两角上,并都要安装滤网,以防止虾苗外逃。滤网一般以6~8目为宜。出水口滤网要高出田基20~30cm,下部深埋在基土中,进水滤网长度为2~3m,成弧形向稻田内安装,严防野杂鱼混入。
2虾苗的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
为了提高大龙虾的成活率,必须放养3.0~3.5cm的大规格虾苗。放养密度掌握在1.2~1.5万尾/hm2;若投喂饲料,放养密度掌握在2.75万尾/hm2左右。规格小,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放养时间以4月上旬为宜。
3田间管理
3.1定期换水
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使虾沟内的水质保持清新,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更要勤换水,即使在水稻晒田时也要保持虾沟内水位稳定,为虾苗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3.2投喂饲料
幼虾放养后,立即开始投饵,一般可用麸皮、豆饼,或鱼(虾)用颗粒饵料投喂。每天投喂2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喂量可按在田虾体重的2%~4%掌握。根据季节、天气和苗虾吃食情况,合理调整,使虾吃饱吃好,促进生长。
3.3处理好施肥用药与养虾的矛盾
使用农药应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撒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干水撒药法。在撒药前将水放干,让虾苗集中在虾沟虾溜中,然后进行撒药。将药物撒在稻叶上,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再往田间注入新水。
(2)深水撒药法。先把田水加深,再进行撒药。
(3)药物浸秧法。插秧先将苗根部放在药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插秧,这种方法治螟虫有特效。
3.4定期巡查
定期巡查进出水口是否畅通、拦虾设施是否完备、田埂是否牢固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暴雨天常会出现田间大量积水,甚至田埂翻水,容易冲垮田埂,更应加强巡查。
4防病除害
(1)严把虾苗质量关,选购体质强健、无感染的虾苗。
(2)做好水质管理体制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增加碱度,改良水质。
(3)选用优质饵料。
(4)及时捕捉老鼠、水蛇等,禁止鸭子进入稻田。
5起捕
10月份前后,当最低气温下降到18℃时应及时起捕成虾。一般种植单季稻的,这时稻子也进入收割期,成虾捕捞比较方便。如果稻还没有成熟,可以放水、冲水收捕,一般选择白天上午放水,张好网具,虾绝大部分自然随水进入网中,水放干后再用水冲几次,可将虾全部捕出。
第四篇:稻田养殖小龙虾田间管理要点
稻田养殖小龙虾田间管理要点
2009-6-5 8:01:36
养殖小龙虾的稻田在田间管理上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现介绍如下:
一、晒田。晒田宜轻烤,而且时间要短,不能将田水完全排干,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最好在虾种入田前先烤田1次。晒田时发现虾有异常反应要立即注水。
二、施肥。基肥要一次施足,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追肥应少量多次,最好一半田面先施,另外一半田面后施。
禁止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追肥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亩施尿素5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施化肥时,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中,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以便田泥和水稻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此外,施追肥时应注意避开小龙虾大量蜕壳期。水稻生长期间尽量减少施肥次数。
三、用药。小龙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要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生物制剂,避免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并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施药要严格把握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的安全。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以免对虾造成危害。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稻田施药同样要避开小龙虾大量蜕壳期。
四、苗种暂养。刚放入稻田的小龙虾会在稻田或沟中到处乱爬,对刚活棵的水稻秧苗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在田间工程建设时,于逆水口处开挖深1.2米、坡比1:2.5左右的暂养池,面积占稻田面积的3-5%,将小龙虾暂养至秧苗活棵后再放入大田。
第五篇:甲鱼稻田养殖饲养技术
甲鱼稻田养殖饲养技术
1.投饵
稻田养鳖的投饵每天分2次,一般为上午9:00,下午4:00。饲料可购买厂家生产的成鳖料,投饵以鳖吃饱好吃并根据吃食情况、气候变化情况灵活增减,一些人担心鳖会捕捉田里的青蛙对水稻防虫害带来不利,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青蛙在田里本身的活动和反应比鳖灵敏,除了病伤的,鳖很难抓到青蛙。另外由于人工投饵,鳖在有食物保障的情况下也很少会去主动捕食活动能力比它强的水生动物。相反,田里的一些虫和虫卵及螺杂鱼等,倒是鳖捕捉的好饲料,也会给种稻带来好处。2.防止敌害
在稻田中养鳖,由于密度小,环境好,如鳖放养时体质好,消毒好,一般不会染病。但难免在养殖过程中有大型的敌害侵袭,如鼠、蛇和一些野猫,它们不但直接危害鳖的生命,也在钻洞挖穴后给鳖逃出创造了条件,所以在巡田时,必须十分认真检查进、出水口和拦墙,如发现敌害和洞穴,应马上清除和修复。另外,打药施肥是稻田的常规管理,但如不注意,也会给鳖带来毒害,所以在打药施肥前,应先到稻田走一趟,把鳖赶到鳖沟的水里,然后再打药施肥,而打药施肥时,也应注意尽量别把药喷洒到水沟里,以免鳖中毒死亡。3.注意农田水位
除了设闸门溢水口保持稻田水位不超过标准过,下雨应特别
晨辉饲料
注意田间巡查,如发现拦墙倾斜倒塌,就应及时修固好,闸门框栅网粘贴的杂物也应及时清出,以免堵死网眼影响溢水,对田埂破损的地方也应及时修复,以防塌墙逃鳖。4.捕捞
捕捞时间通常在水稻收割前后,当然最好是看市场情况,诱捕够规格的及时上市,诱捕可用倒须笼。最后放干水清底是捕捞的最终办法。但也不能完全捕出,所以即使清底后,也不应把防逃墙拆除,等捕捉到放养数量成活率基本接近时再放弃,为了方便捕捞,一些地方利用鳖喜钻沙底的习性,在鳖沟底部先捕上水泥板,然后在板上铺上20厘米左右的细沙,等捕捞放水时,大多数鳖都会钻到沙层中去,这样就方便了捕捞,但相对增加了设施和成本。
晨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