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搬迁劳动力就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安置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等有关规定,贯彻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有岗位、有资产、有保障、有组织”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搬迁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坚持用地单位优先招用、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鼓励搬迁劳动力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对就业困难的搬迁劳动力由所在镇人民政府实行托底安置。
第四条 搬迁镇党委、政府应及时成立搬迁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并建立搬迁劳动力就业安置保障组织,对搬迁劳动力分类指导和服务,提供适合就业岗位,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确保本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搬迁劳动力就业基本充分和稳定。
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的搬迁劳动力,是指经区级或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征地搬迁、处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
第二章 职业技能培训
第七条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面向企业需求、深化校企联合、提高就业能力”的要求,对有培训意愿的搬迁劳动力,按照岗位需求标准统一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搬迁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应注重实效,以企业需求为标准,发挥企业在课程设置、培训教学、实操训练、考核考评等环节的作用,加强企业、学员、培训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如企业具备条件的,鼓励劳动力进入企业在岗实训,促使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力争做到“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和“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第九条 搬迁劳动力可享受一次免费培训政策。
第十条 对参加本办法附件中规定的A类、B类、C类培训项目并考核合格的搬迁劳动力,区及促进就业资金以每人每天2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合格劳动力资金奖励。
培训合格奖励由所在镇就业服务中心统一向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
第三条 转非劳动力自谋职业
第十三条 鼓励转非劳动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为自谋职业人员提供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
第十四条 转非劳动力选择自谋职业的,应当从征地补偿款中支付转非劳动力本人一次性就业补助费。
一次性就业补助费的标准按照《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4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转非劳动力选择自谋职业的,应当与镇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自谋职业协议并经公证机关公证。
第十六条 搬迁镇人民政府可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转非劳动力自谋职业。
搬迁镇人民政府制定的就业安置政策、方案,须报区四有办公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转非劳动力签订自谋职业协议后,应当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由所在镇就业服务中心统一将档案转到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并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第四章 单位招用
第十七条 按照“用地单位优先招用”的就业方针,用地单位建成投产后,凡适合搬迁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应招用搬迁劳动力就业。
用地单位有用人需求的,应提前向区或者镇人力社保部门预报用工需求计划。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转非劳动力的,应当从征地补偿款中支付招用单位一次性就业补助费,补助标准按照《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4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就业服务和奖励
第十九条 各镇应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中心的作用,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输出、统一调配”的原则,有组织的为辖区内各类劳动力统一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前培训、推荐就业、拖地安置、协调劳资关系等就业服务;
(一)负责劳动力基础信息调查、登记、管理;
(二)负责劳动力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定期更新维护;
(三)负责为劳动力提供求职登记和职业指导、推荐岗位等就业服务;
(四)负责为企业提供各项用工服务;
(五)负责对劳动力开展观念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六)负责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安置服务;
(七)负责对已就业人员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八)协助用人单位协调劳动关系;
(九)负责为协助自谋职业和本中心托底安置的搬迁劳动力以集体户的形式办理集体存档手续;
(十)负责促进就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十一)其他就业管理服务事项。
第二十条 本办法第十九条第六项所指的就业困难人员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列人员:、(一)女40周岁及以上,男50周岁及以上的;
(二)符合条件的残疾人;
(三)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四)属于“零就业家庭”成员的;
(五)属于“纯农就业家庭”成员的;
(六)随军家属;
(七)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
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由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适时进行调整、确定。
第二十一条 搬迁劳动力自2011年1月1日起,通过就业服务中心实现就业,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及以上,前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区及促进就业资金给予劳动力本人就业奖励。
就业奖励的标准为:搬迁劳动力在30周岁以下的,每月100元;搬迁劳动力女30周岁及以上、40周岁以下,男30周岁及以上、50周岁以下的,每月200元;搬迁劳动力女40周岁及以上,男5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300元。
每名搬迁劳动力享受就业奖励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如果搬迁劳动力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其享受期限可延长至退休时止。
第二十二条 自2011年1月1日起,不通过就业服务中心、自主实现就业的搬迁劳动力,经向所在地镇就业服务中心备案,可根据第二十一条的标准享受就业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区行政区域内确地到户而土地经营权流转给集体经济组织或土地已经是集体经营组织经营、尚未搬迁的劳动力,在土地集中经营期间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 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如遇法律、法规、政策变化,本办法相应调整。
第二篇: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是劳动力最大的提供市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腾飞有着深远意义。因此,做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充分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为进一步合理置和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所做的充分准备。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全县2010年外出务工人数,以及在本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
2.在家待业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
3.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变化趋势;
4.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5.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6.我县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从调研情况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xxx(县市)总人口59.6万,其中农业人口近40万,占总人口的66%农业人口401万中,除老人小孩等无劳动能力人口外有农村劳动力29.53万,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约5.3万,自主创业人员约13.1万本地企业吸纳用工约6.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4.1万。
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就业地区为北京、天津、唐山等周边大城市,1
从事工作主要为钳工、瓦工、电焊工、钢筋工、木工、电工、水暖工等高强度的脏累工作。
自主创业人员主要是依靠周边砖瓦厂、砂石厂的个体运输户和个体经营商户。
2.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都同意吸纳本地工人,工资待遇略有上升,个别企业有所下降。
3.目前,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已经制约了农民的就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进程。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逐年上升。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县内非农就业比例上升,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经营经济经营方式所取代。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 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将大大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3.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进程,有利促进城乡
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五、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1. 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速
度和规模。
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居民身份差异
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并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
3.4.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诚实劳
动者再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
5.6. 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期实现稳定就
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7. 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六、促进措施:
近日,我县(xxx)第一批50名“xx月嫂”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工作。以“嫂子家园”月嫂职业培训为代表,强力打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劳务品牌。
x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加大培训财政投入,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积极为劳动力就业架起桥梁,有计划有重点的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对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有效整合。
为保证“阳光工程”见到实效,xxx市劳动保障部门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在当地媒体开辟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就业信息”专题栏目,帮助农村劳动力克服“小富即安”等观念,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同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持卡制度,跟踪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农民提供“舒适就业,安心务工”的就业环境。
调查人:xxxx班 xx
xxxx年x月x日
第三篇: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2007-02-06 12:26:
54乡劳动力就业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放在工作首位,紧紧围绕劳动力增收这一主线,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2005年为民办实事中有关劳动力就业工作目标,按照“劳动力自主择业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促进就来”的方针政策,精心组织,加大力度,全乡劳动力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乡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土地面积62平方公里,辖十一个村一个居委会,1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01人,其中
农业人口11111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人,其中已就业人员××人,2005年全乡地方生产总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
1、单位就业人员××人,年工资性总收入××万元,人平年收入××元。
2、外出转移就业劳动力××*人,年劳务收入1××万元,人平年收入××元。
3、各类企业就业劳动力××人,年总收入2××万元,人平年收入8××元;个体工商业就业劳动力××人,年总收入××万元,人平年收入××元。
4、务农劳动力××人,养、种殖业等年总收入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万元(粮食总产量××吨×1440元/吨=××万元);养殖业收入××万元(年出栏牲猪××头×800元/头+年出栏牛××头×1200元/头+年出售禽类××只×40元/只=万元);人均年收入××元。
二、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特点
1、就业结构不断改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乡三次产业劳动
力就业结构也发生变化。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耕作水平提高,使得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2、就业渠道拓宽。随着人们的就业观念的改变,劳动力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私营个体就业等形式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3、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就业的主流,并且成为增加收入的主渠道。
三、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做法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的关键。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社会就业工作。
1、加强领导,搭建工作平台。2005年乡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坚持把劳动力就业工作当作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之举,确保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实现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贯彻为民办实事工作目标要求,确保劳动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2、积极促进“三个”转变,稳妥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全乡上下从思想观念上、工作思路上、就业机制上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劳动力就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吸纳为主的转变,进一步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提高三产比重将是扩大就业容量的主要方式。二是实现劳动力就业从单纯种养业吸纳为主,向私营个体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吸纳为主转变。三是实现劳动力就业从乡域内吸纳为主,向县外吸纳转变。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在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
3、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
快项目建设、推进“三化”进程,不断扩大小城镇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化解失业风险。一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新经济格局。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兴乡”方略,引进和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劳动力向东部周边地区转移,鼓励外出务工劳动力携资返乡创业,实现充分就业。
4、狠抓就业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紧紧依靠县就业服务中心,广开渠道拓展领域,开展针对性的形成多样的就业培训,使劳动力由单纯的体力型转向智力型和技术型,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一是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劳动力认清形势,更新择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意识,为他们提供职业需求信息,介绍求职方法,指导他们制定个人就业的计划和措施。二是抓
好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劳动力自身特点,确定培训内容。三是进行创业能力培训。对于有意创办民营企业的劳动力,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熟悉创办必备知识,掌握经济管理方法,了解市场行情,增强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乡××个劳动力已有××个实现了充分就业,一个未就业劳动力都是因为其年事已高,本人无就业意向,就业率达××人平年收入达××元,实现了充分就业,达到了最充分就业乡镇要求,特申请最充分就业乡镇,敬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为谢。
××乡人民政府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人劳就发〔2006〕02号)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05〕36号和国发〔2006〕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我们对全乡**村**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二、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三、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二、抓住地方经济特点,加强引导与培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比如,某村土地肥沃,宜大力发展种养业。但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却很少,而且效益并不高。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还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引导与培训,从种植养殖入手,用先进技术培训种养能手,致富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不要把农业技术作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农民共同占有的致富金钥匙,以此才能走出一条致富的小康大道。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见成效。
三、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解是:由农村人口变成非农人口,要在城镇定居下来,并且有就业场所,下岗、退休后应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县大力推进“兴工富县”的新时期,政府部门应广开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开办不同规模的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真正转移。这才叫“离土不离乡,挣钱最荣光”!在吸纳农民工的政策上,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并鼓励农民工先培训后上岗,让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实现“双赢”。对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政府也应组织相应部门专门引导。要从职业培训、就业渠道的拓展上下功夫,要真正地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把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作为我们培训机构、政府部门
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工作是求真务实的,我们是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民!
四、职业教育机构应拓展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时段,鼓励对青年农民进行长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中年农民短期培训。青年农民,特别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不久的农民,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长期职业培训,学到今后工作的技能的职业培训。中年农民民,应提倡进行短期培训,诸如外出务工的必知法律法规,一般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这批农民工,我们应重点加强建筑业的培训等等。
五、解决资金缺口,抓好培训技术关,为农民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我们在调查中得知,不少农民不是不想培训,而是担心培训费过高、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应从解决“三农”问题,切实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高度,投入资金,补充职业培训的资金缺口,并督促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好培训质量关,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总之,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必须注重实效、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同时,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盲目攀比,更不能成为个别职业培训机构和政府个别有关部门赚钱的手段。我们认为,引导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要遵循“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致;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原则,政府部门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精心策划、有序组织、合理开展、切实培训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最大力量。
第五篇:劳动力培训就业证明
劳动力培训就业证明
以下培训学员在年月日至年月日,参加了就业培训。培训级别为,培训工种为,培训合格后在我公司就业。
特此证明
后附培训就业人员信息表
单位(公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