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善美 青少年4修改好的1
真善美青少年,健康成长演讲稿
岩桥小学
四(3)班
张惠钫
指导老师
李美蓉
真善美以她们各自的视角,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时代,构成了最博大的爱。真善美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是陪伴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真善美?真就是真实,亦是真诚,真情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情……。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要学会真。真,足以使别人信任你,因为你做到了坦诚相待,真善美,让我们与真同行!选择真,让心灵像水晶一样纯洁。漫漫长路,艰难险阻,悲欢离合。有了真心、真情,才有一段段的潇洒、无畏。选择真,才有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放。选择真,“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把千古游子都呤得潸然泪下。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很多真情的事例令人感动,同学和老师之间,朋友和亲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都有真情在。多次的灾难降临在人间都没有击退人们的真挚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的国家从困境中走出,让我们的人民用勇气战胜困难。你看“最美的司机”吴斌,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强忍伤痛,用76秒的时间保住一车乘客的安全。“最美的教师”张丽丽,面对飞奔而来的汽车,她竟然推开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最美的妈妈”吴菊萍,面对即将勋逝的小生命,竟然伸出双手托举起幼小的生命。为什么把“最美”的荣誉称号送给她们?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芒,在危急时刻,她们用真善美诠释着人间大爱。
那么善又是什么呢?善是善良,亦见待人友善!所谓善就是见到别人时嘴角扬起,微微一笑。已便是待人友善,也是在别人有难时雪中送炭,向有难者伸出一只援手。这便是善良。善良不是一件大事,而是一件件小事。零里琐碎,公交车上,看见老人、残疾人时,主动让位,这就是善,看到别人缺什么,借给他。如:同学之间借小刀、笔、尺子等学习用品,都是善,选择善让心灵像火焰一样温暖。善是以筑起人与人之间沟通支注的桥梁,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一场真情存在!让我们与善同行。
那么美又是什么呢?美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然而这种美,不仅是外表美丽,更是心灵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选择美,让心灵像花一样绚丽。当心灵包揽了大自然,会更美好,自身也会像花朵一样绚丽。绚丽的心灵习惯了自由与清风,温暖与阳光,阴雨和暴雨再也无处容身,心灵成了灿烂的世界。伊丽莎白曾经说过:“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他包含的香味”。一张洁白的纸上什么没有,画家却能画出美丽的少女。音乐家用简单乐器演绎不朽的篇章,不拘小节,无私奉献,便可创造美丽。我们李老师用一个拥抱这么细小的动作,让我们班的肖圣群同学,找回了自信和勇气。在期评中被评为我班的智慧之星,正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那样一颗炽热有爱且美丽的内心,才会让肖圣群同学从自卑与内向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面对未来!我认为作为一名青少年应该从自己做起,同丑恶的现象作斗争。从小事做起,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为真善美播下希望的种子,让真善美之花遍布祖国的每个地方。
选择真,我们拥抱蓝天,选择善,我们渴望丝雨,选择美,我们呼唤大千世界,心灵包容了真善美三色,我们就能更加快地奔向七色的明天。让真善美陪伴青少年向上,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国争光。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祖国。让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学生。
第二篇:修改好的教案(4单元)
赶海
万海小学 赵玲春
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
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3、初步掌握写人物对话的方法。
教法学法:《赶海》学生大多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可以以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引入,首先引发学生对大海的美的印象,让学生知道,赶海是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做的事,海水涨潮把许多鱼虾贝类带到沙滩上,退潮后人们便去捡拾,这就是赶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播放《大海啊!故乡》,出示课文插图)
(相机板书:海)
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2、“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3、我在海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3)指名朗读,评议。
2、学习第2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
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② “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a.指名读第2句。
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心离开,去了又回,非常有趣)
③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有趣场景。a指名读第三句。b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C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起来的?
3、小结第二自然段。
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活动。我在海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4、学习第3自然段。(创设情境,抓住关键段落,通过品读字词深入体验小作者赶海之趣,多角度把握,感受到文章是如何把这赶海之趣写活的。)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2)讨论交流。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4)指名读第3自然段,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5、学习第4自然段(第4段是略写。其中“平静”一词,最能引导学生认识习作的重要性,为“写”作铺垫。)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3)指导读。
6、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1、总结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抄写课后词语。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出下列字的结构和偏旁。舅努痒虏载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议。
二、讨论写法、品味朗读。(赶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其实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既然有趣,就用文字记录下来,留住美好的趣味瞬间。)
1、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美。
(2)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3)小作者用词很准确。
2、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录音,仔细品味品味。
3、听课文录音。
三、说话、写话练习
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写话要求。
2、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选出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练习说一说。
3、指名说,评议。
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
5、把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读,评议。
四、作业
完成写话练习。
板书设计
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捏 大虾
课后反思: 我的做法:
由学生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引入,引发对大海美的印象。在朗读中学生交流着“我”的赶海之趣。
在评价中帮助学生体会“我”的 赶海之趣,捉虾之趣,观景之趣„„
在句式比较中体会“嘿,我抓住了一只海星!”等语气组词开头句中的情趣。荷花
万海小学
赵玲春
教材分析:
《荷花》写“我”清早去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陶醉而浮想联翩,如果有条件,最好以播放荷花的录像片段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播放优美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读,交流。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随风飘动”等词语。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通过情景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教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习运用本文的写作手法。
教法学法:1、2、3、运用录像、音乐等媒体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读悟结合,边读边无悟,培养语感,促其积累。
听中想象,读中体验,抓住契机,训练语言,发展思维。
课时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揭示课题。(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板书:莲花)
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
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二. 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充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
1、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2、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 自学课文。
四. 自学讨论,理清层次。(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 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第一节:
1. 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 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3.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第二节:
1. 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 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
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 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板书:色彩美)
4. 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板书:姿态美)
5.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 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表情朗读第四节。
9. 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荷 花 色彩美
看着 美 冒 露 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 爱 风过了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
2. 学生齐读课文。二. 复习阅读。
1. 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2. 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
例句: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三. 教补充教材。1.《王冕看荷花》(略读)
(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
(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须臾、烦躁)
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
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导入: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
(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2)讲解: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很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洁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格的赞羡。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书: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
板书:
我爱(),我爱(),我更爱()。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说话训练: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野外看了野花,野花有许许多多,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学生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
荷花
蒲公英
色彩
我爱,花
外表美
姿态美 我爱,茎叶 内在美
品格
我更爱。课后反思:
《荷花》一文,我这样设计 : 一欣赏、品味、情境感悟
由谈话引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配乐范读,纠正字音的同时,激发学生朗读情趣。其后,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学生在音乐和教师的讲述中欣赏文中一幅幅精美的荷花插图。在美的欣赏后,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细细品味并设想自己站在荷花前的情境,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二 摘抄、诵读、亲密接触
孩子们在音乐中摘抄那些精彩的句子,细细揣摩那些令她喜欢的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美美地摘抄之后,学生在音乐中朗读自己摘抄的语句,交流相互情感体验。此时,学生经历了由文到像,由像到文,由文入境,由境激情,人文相融地过程。就能达到感悟了解、无为而至的语言积累的目标。
这样的课文积累是乎已经完成,但是,我却没有就此止步,积累不能停止在课文中。
三积累、运用、才情勃发
以课文做为始发点,将积累引发到课外。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语句之后,出示中国古典诗词,师生共同诵读,在《小池》 《荷花》,以及晏殊的《渔家傲》中共享荷香四溢,在《爱莲说》中感受荷魂精髓。学生再次摘抄这些凝聚了中国文化精华的诗句,他们被语言文字的美所震撼。
是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呢?当然不,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将摘抄的语句进行修改、加工,结合《练习七》学用字词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花。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动人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回溯、检验和巩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生字词,理解诗中的意思,认识多音字“行“。
难点:朗读、欣赏,体会诗句意思。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总结全文
本诗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1、指导背诵
出示轻重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指导书写 紫:上宽下窄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壮美山河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
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一行 白鹭 上 青天。近景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舒畅愉快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远景 课后反思:
《古诗两首》一课,这篇课文我班学生已经自学了。自学方式是建立上学期习作八《古诗研究报告》以及第三组课文《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的学习基础上的,因为这几篇课文,都是名人名句佚事,名人名篇趣事等。教学中先组织学生收集两首古诗资料,了解古诗意思、写作背景等,然后指导学生模仿第三组课文《李广射虎》、《少年王勃》的写作方式,在两首古诗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一首写成《古诗故事》。然后通过开展古诗故事朗读会,学生在朗读自己作品中,加深体会。在聆听他人作品时,理解诗意,产生共鸣。更加激发学生古诗学习情趣。
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我们教师再不用为教学课时不够而快马加鞭了,又能腾出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语文活动中,不断积累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病句修改好
病句修改
修改原则:多留少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尽量不改变原意。
病句修改的方法:
1.提取主干、分析枝叶法:
例: 我国相继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结束了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主义痕迹。
保尔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采取紧缩法,先看“主干”再看“枝叶”是否有毛病——成分是否残缺或多余;搭配是否妥当;修饰是否恰当;包含正反意义的判断是否前后呼应。
2.分析句意是否合乎事理、语言习惯。
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二、常见病句分类修改训练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提示:并列短语共做一个成分,易出现搭配不当语病,故应特别注意“和”“与”“跟”“及”“一齐”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2.主宾搭配不当
例②:这次在工厂的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3.动宾搭配不当
例③: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④: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5.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5: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强化训练题
⑴.同学们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杨红樱的报告。
⑵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⑶由于今年冬天气温持续下降,空调市场很火,市家电大楼平均一天的销售额达五十台。
⑷上课了,王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⑸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⑹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⑺他深沉懂得来自群众的信任是最高贵的。
(二)成分残缺或多余
1.主语残缺或赘余
例1: 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2.谓语残缺或赘余
例2:派出所反扒教育活动。
3.宾语残缺或赘余
例3: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郑渊洁以五年的精力完成了童话故事《皮皮鲁和罐头小人》。
4.缺少关联词
例4: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竹枝。
强化训练题
⑴ 由于《皮皮鲁传》具有特色,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⑵ 暑期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对我印象很深刻。
⑶ 好书好比慢慢品味上品的牛肉干,要仔细咀嚼,才得其妙。
⑷ 经过玉树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⑸ 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⑹ 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⑺ 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⑻ 伦敦奥运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叶诗文的奋力拼搏,终于或得女子400米混合游的金牌。
(三)语序有误
1. 关联词搭配不当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例1: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例2: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3.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3: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3.不符合规律:
例4: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训练题
⑴尽管南极气候恶劣,我国科考队员还是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
⑵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⑶昨日,已逝女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追思会在台北举行。
⑷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市人。
⑸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
⑹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7)武汉市张惠妹的粉丝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非十分丰厚,难以承受百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
(五)表意不明
1. 指代不明
例① 电影《英雄》试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分析:“其”是指电影还是小说中的画面?不明确。
2.有歧义
咬死了猎人的狗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他胸前戴着五彩夺目的大红花。
2.概念误用: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辞海》、《百科全书》等。
3.主客倒置:那时,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很少。
4.否定不当:没有人能不否认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
5.前后失衡,缺乏照应:小李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强化训练题
⑴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⑵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
⑶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4)饺子包好了。
(5)他原来住在这里
(6)这次卫生大扫除,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部参加了。
三、综合训练: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山东的花生是全国产量最高的省份。
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D.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程老师的事迹。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全省广大青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3.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不尊重生命的“假人权”的本质。
4.学生语文成绩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5.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6.大家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往往会忍俊不禁的笑。
7.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8.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9.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10.迟回家,我真担心被唠唠叨叨的妈妈挨骂。
11.我国的石拱桥到处几乎都有。
12.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13.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4.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1)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2)消失得销声匿迹。
改正:(1)(2)
第四篇:修改好的代课老师协议书
渠县宋家乡中心学校 代课教师聘任合同书
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码: 因教学工作需要,(甲方)聘请乙方为代课教师。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合同法》、《劳动法》的有关条款,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聘请乙方担任宋家乡学校 年级 科及 年级 等学科教学任务,并兼任
年级班班级管理工作。
二、甲方履行的责任:
1、对乙方进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及辅导;
2、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奖惩;
3、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乙方;
4、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和实绩决定是否聘用;
5、乙方工资710元以上要求为依据。
三、乙方履行的责任:
1、按时完成甲方规定的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
2、师德高尚,既教书又育人,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积极树立优良的教师形象。
3、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出现有损学校声誉及教师形象的行为。
4、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各种培训、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
5、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管理,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
6、服从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7、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参与教育实验工作;
8、严格执行教育六项流程,教育质量教好,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9、乙方不认真履行职责,发生学校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甲方将按照国务院和省有关规定,视其情节轻重予以处罚,乙方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四、因乙方不能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完不成教学任务,甲方有权随时解聘乙方。
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因故需要解除合同,应提前一个月通知甲方。如果乙方没有处理好相关事宜,玩忽职守,擅自离岗,造成学生安全事故,学校按有关规定追究乙方责任。
五、如乙方须交相关保险,相关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甲方不承担乙方的各种福利费用。
七、在合同期内,乙方完成甲方交给的工作任务,甲方多支付乙方一个月工资,是用于乙方养老保险。
八、如乙方在合同期内无理上访或不按信访条例上访。甲方将按劳动法辞退乙方。
九、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本合同有效期自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止。
十一、合同期满本合同自然终止。
十二、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盖右手大拇指印):
2011年
月
日
2011年
月
日
第五篇:修改好后的演讲稿
123泰勒焦虫病是动物普遍传染和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病,牛的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致死率高达42%-100%,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布帕伐醌是治疗泰勒焦虫病的最有效药物,但其原料成本较高,产率低,导致该药物价格昂贵。因此我们想通过实验来提高收率,降低成本。
4我们针对此问题查阅现有合成路线,它是通过缩合和水解反应再通过精制得到了布帕伐醌。
5然后我们小组通过对现有合成路线进行分析,发现硝酸银作为催化剂,工业成本高,布帕伐醌产率低。
6我们把银离子在反应中可能起到的催化作用作为思考的突破口,查阅了相关文献,初步确定银离子可能起到了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作用。如下:
7然后我们推出了反应机理
8我们先做了硝酸银催化的反应反应结束后,我们做了TLC,紫外灯照射下可以看到三个点。其中有两个产物点,说明两种产物极性不同,过柱使之分离。最后我们做核磁共振,证明了有产物生成。
9我们又做了氯化锌催化的反应,此反应中我们将ZnCl2锌代替硝酸银
10反应结束后,我们将锌离子与银离子的反应液同原料做了TLC,我们惊奇的发现,两个产物点所处位置是一样的!说明锌离子可以代替银离子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1因为铝离子的路易斯酸的作用比锌离子作用强,我们为了寻找最优催化剂,再次做了铝离子作为催化剂的反应.同样我们做了TLC,但是只有一个原料点,证明铝无催化作用Ag与Zn都是过渡金属元素,离子半径相差不大,而Al是主族金属元素 13我们决定排除银离子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作用,我们再次查阅了文献,如下:
14为此我们推出了新的反应机理:银离子与过硫酸根反应,非常缓慢生成三价银离子,三价银离子使对乙氧基环己乙酸脱羧,生成碳正离子,碳正离子进攻电子云密度较大的三位碳原子
15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机理,我们把一价铜,二价铁作为催化剂
实验结果证明亚铜离子二价铁离子也可以作催化剂代替银离子
16在可能机理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从原子序数,离子半径,副族金属出发选择了
Cu2+、Ni+、Fe3+.我们接下来将用这几个离子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想法,17如果我们将原有合成路线中的硝酸银替换,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我们还会继续寻找更加高效低廉的催化剂。
我们将在机理的指导下尝试改变反应物,使反应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