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统一管理试行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批转《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统一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固原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建设厅、财政厅、物价局、人事劳动厅制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统一管理试行办法》,现批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统一管理试行办法
一、总 则
(一)为切实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劳动保险基金来源,加强对劳动保险基金的管理,促进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二)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承担施工任务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分资质等级、隶属关系和经济类别,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也不分资金来源、隶属关系,均按照本办法实行劳动保险基金统一管理。
(三)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是指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所列劳动保险基金。
(四)根据各类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并存的现状和建筑工程计价实行预算制的特点,统一劳动保险基金计取标准,不再按企业资质等级和经济类别制定费率标准。
(五)建筑施工企业应参加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六)劳动保险基金实行分级收取,分级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向建设单位从工程投资中收取。
二、收取管理
(一)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计取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全区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后,计取标准本着“以支定收”的原则,统一核定,暂按建筑工程总造价的3%计算。如有调整,须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二)劳动保险基金应在工程预算,招标标底,投标报价中单独列项计算,不作为竞争性费用。
(三)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报建时必须先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劳动保险基金按建筑工程总造价中所含劳动保险基金总额的100%一次性预交。工程竣工结算后,按审定的结算金额进行结算,多退少补。
对没有预交劳动保险基金的工程项目,各地、市、县建设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程报建及开工手续,建筑施工企业也不得施工。建设单位不按规定缴纳劳动保险基金或工程竣工后不进行清算,拖欠劳动保险基金的,房屋产权管理部门不予办理产权、产籍登记。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分工,收取劳动保险基金:
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收取由自治区级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工程项目报建招标投标项目的劳动保险基金。
地、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取由地、市、县报建招标投标项目的劳动保险基金,并负责将代收的劳动保险基金及时上缴。
(五)本区建筑施工企业到外省承包任务的,应将按工程所在地规定收取的劳动保险基金数额如实上报主管本企业劳动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
(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劳动保险基金必须直接上缴同级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银行不设立劳动保险基金帐户。具体收取管理办法由自治区建设厅、财政厅另行制定。
(七)收取劳动保险基金时,使用自治区财政厅印制的统一票据。
(八)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批准减免劳动保险基金。
三、拨付管理
(一)享受劳动保险基金拨付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 2、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健全;
3、就业人员相对稳定,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4、外省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持有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宁施工许可证》。
(二)建筑施工企业于每年元月底以前编制劳动保险基金年度预算,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负责本企业劳动保险基金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作为该企业所需劳动保险基金的凭据。
(三)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拨付劳动保险基金。具体办法由自治区建设厅和财政厅另行制定。
(四)劳动保险基金的拨付标准:
1、拨付劳动保险基金,以企业上交的社会统筹费为拨付依据。有分包行为的,应扣除分包工程所含劳动保险基金。2、参加社会保险的国有和城镇建筑施工企业按企业实际支出拨付。
3、对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建筑施工企业控制在企业自行完成建安工作量中应取劳动保险基金的20%以内拨付。
4、中央及外省入宁的建筑施工企业已参加社会保险的,按企业实际支出劳保费拨付,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控制在企业自行完成建安工作量中应取劳动保险基金的20%以内拨付。
(五)对不按规定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社会统筹费的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社会保险费征收部门的委托扣款通知后,有权代扣代缴。
(六)实行劳动保险基金统一收取、调剂拨付后,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离退休、退职的条件及审批按国家和自治区的现行规定办理。
(七)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劳动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加强劳动保险基金使用的管理,按季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离退休职工的增减情况及有关报表,并接受建设、财政、劳动等部门的监督管理。
(八)建筑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或与总包单位签订合同后,应将合同文本复印件报送主管该企业拨付劳动保险基金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按季报送实际完成建安工作量统计报表,作为拨付劳动保险基金的凭据。
(九)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审定的劳动保险基金拨付计划报送同级财政部门,经审核同意后从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办理拨款。
四、监督管理
(一)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劳动保险基金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统计报表等制度,并接受财政、劳动等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政策,秉公办事。
(三)劳动保险基金是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从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提取的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它用,财政部门也不得用于平衡预算,结余部分结转下年度滚动使用。
(四)各级建筑施工企业对拨付的劳动保险基金要及时足额上缴社会保险部门,对不按规定上缴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停止拨付劳动保险基金。
(五)未按规定交纳劳动保险基金的建设项目,建设管理部门为其办理报建开工等手续和产权证书的,要追究该部门领导及经办人的责任,并责令追回应缴劳动保险基金。
五、附 则
(一)实行建筑工程劳动保险基金统一收取、调剂拨付办法后,企业享受该费用的各类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仍由企业负责。
(二)建筑施工企业如发生分立、合并、重组情况时,应在完成分立、合并、重组工作后一个月内将企业的变化情况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重新办理劳动保险基金管理的有关手续。
(三)建筑施工企业终止、转产、不再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完该企业劳动保险基金清算后,不再继续向该企业调剂拨付劳动保险基金。
本办法实施中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建设厅、财政厅、物价局、人事劳动厅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解释。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建筑业劳动保险统筹基金
关于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费用并入 劳保基金后由建筑行业统筹机构收取有关问题的通知
陕西省建设厅文件 陕建政发[1995]389号 各地市建委(建设局)、省级有关部门:
我省已实行了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统筹管理。为了有利于企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更好地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困难,根据省政府陕政函[1993]130号文件及国务院国发[95]6号文件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陕西省建设厅、陕西省计划委员会陕建建发[1995]361号颁发的《陕西省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市政、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费用定额》已将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费用并入劳保统筹基金中(以下简称两项保险基金),并由建筑行业统筹机构统一收取、按规定标准拨付给施工企业,作为在职职工的养老金积累和待业期间生活费用的来源。现就合并后的两项保险基金收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两项保险基金的费率合计为3.55%。其中,劳动保险基金仍为3.2%,新增的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为0.35%。
二、凡在我省境内的新建、改建、技改、维修项目,不分隶属关系和资金来源,在报建工程相关手续时,均按建安工程造价的3.55%,向行业统筹机构预算两项保险基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
三、建设单位在确定工程标底或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预算时,不分施工单位的级别和隶属关系,一律以工程直接费的3.55%的费率(以人工费为取费基础的,一律以定额人工费的35.5%)计算两项保险基金,并计入建安工程造价内,以此作为施工单位统计报量的依据。
四、有关两项基金的收取、结算等具体事项,仍按省建设厅陕建统发[1994]141号、515号和省建设厅、省计委陕建建发[1995]361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日
关于发布《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陕建政发(1993)483号
1993年7月15日各地市建委(局)、计委(计经委)、劳动局(劳人局)、财政局、建设银行,省级各委、办、厅、局,有关单位:
《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试行)》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省建筑业劳动保险统筹管理办公室反映。
附件: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试行)
陕 西 省 建 设 厅
陕 西 省 计 划 委 员 会
陕 西 省 劳 动 厅
陕 西 省 财 政 厅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
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深化建筑业改革,解决建筑企业劳动保险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正确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在市场中平等竞争,更好地保证建筑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确保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稳定,结合建筑业劳保费用从建设项目投资中收取和建筑产品微利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建筑行业实行劳保费用统筹管理(以下简称行业统筹)是根据建筑业的实际,按建安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统一向建设单位提取劳保基金的一种统筹办法。实行这个办法后,各类建筑安装企业仍按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参加各地的社会保险统筹。
第二条 建筑业劳保费用实行行业统筹的范围包括:
1.全省登记注册的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和建筑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运输企业、供应企业。
2.全省登记注册的省、地、县各级集体所有制建筑安装施工企业。
3.其他预算内国有专业施工企业(暂不包括已参加其他行业统筹的企业)。
第三条 劳保费用统筹项目
1.离休干部和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的工资,按规定发放的生活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及按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发放的生活补贴。;
2.退休职工的退休费,按规定发放的生活补贴和副食品价格补贴;
3.退职职工的退职生活费,按规定发放的生活补贴;
4.六十年代精简人员的生活补助费;
5.离、退休职工的冬季取暖补贴;
6.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
7.《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死亡丧葬费及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因公致残人员退休后的护理费和死亡后供养亲属的抚恤费;
8.规定在劳保基金列支的其他费用。
劳保费用统筹项目的标准及企业离、退休(职)人员的审批,严格按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离、退休和退职人员的劳保费用,统筹机构有权拒绝支付。
第四条 劳保统筹费用支付形式:
1.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根据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费用,按实际支出由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支付。
2.集体所有制企业按地方政府有关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退休养老的规定办法,建立劳保制度。未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按各个企业承担的工程项目应收取的劳保费用返回20%,做为企业集体劳保基金,包干使用。已建立劳保制度的,由行业统筹机构按统一规定支付劳保费用。
3.统筹范围内独立核算的工业、运输、供应企业,按规定的75%支付。
4.经省建设厅或西安市批准在我省承担施工任务的省外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已建立劳保制度的按其所承担工程项目收取的劳保统筹基金的50%、未建立劳保制度的按20% 返还给企业。
行业统筹范围的企业,应按实际发生的劳动保险费用支出项目建立帐目,定期向企业归口管理的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填送报表,提出申请计划,行业统筹机构按本条规定予拨劳保费用,年终结算。
第五条 建立劳保统筹基金
劳保统筹基金从建筑企业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中提取,并列入工程概预算。其收取方式由原来的施工单位收取改变为由统筹机构统一向建设单位收取。改变之后,施工单位不再收取此项费用。但在统计产值时,应列入总产值;在竣工决算时,应列明计取劳保基金的数额,以利工程决算。
第六条 劳保统筹基金的取费标准
劳保费用行业统筹的取费标准,本着“以支定筹,略有节余”的原则。统一核定的劳保统筹基金取费标准为:按建安工程造价的3.20%向建设单位提取。
第七条 劳保统筹基金的收取办法
凡在本省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改、维修项目和独立的机械土石方工程,构件制作安装工程、装饰装璜工程、桩基础工程、道路桥梁堤防工程等(不含城乡私人住宅建设),不分隶属关系和资金来源,在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后,办理开工手续前,均须由建设单位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向归口管理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预交劳保统筹基金。建设投资如有增减,竣工时按实际工程造价结算。
劳保统筹基金,除省、部属工程项目由省劳保统筹机构收取外,其他均由办理开工手续的所在地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收取。
实行行业统筹范围的建筑安装企业在省境外承揽工程,其应缴纳的劳保统筹基金,不论是否收足,均应按工程所在地规定的劳保基金费率上缴。
对没有预交劳保统筹基金的工程项目,各地、市、县计委或建委(局)不予办理开工手续,各地建设银行或其它有关银行不办理工程拨款,建筑安装企业不得开工。
第八条 劳保统筹基金的管理
建筑行业劳保统筹基金统一在建设银行开立专门帐户,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其存款利息按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及实存期限计息。所得利息并入劳保统筹基金专户。
省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归口管理省、部属工程项目劳保统筹基金的收缴,并负责省、部属建筑企业的劳保统筹基金的支付。地、市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地、市、县工程项目劳保统筹基金的收缴,并负责地、市、县属建筑企业劳保统筹基金的支付。
全省建筑安装企业的劳保统筹基金,统一由省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平衡调剂,原则上每半年预结一次,年终决算。各地、市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平衡决算的结余部分,80% 上缴省行业统筹管理机构,作为平衡调剂资金,20%留地、市劳保统筹管理机构。收不抵支的由省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核实后,予以调剂。
各级行业统筹管理机构要建立劳保统筹基金财务会计制度、预算决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统计制度和其他有关制度。接受同级劳动、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接受同级建设银行的财务监督,按期报送收支计划和预决算报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
第九条 加强领导,建立劳保统筹管理机构
劳保基金行业统筹管理,由省建筑业劳保基金行业统筹办公室负责行业统筹管理工作。行业统筹管理办公室由省建设厅组织筹建。由各地、市、县建委(局)负责,组成相应的强有力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或配备得力的专职干部,分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并统一受省行业统筹办公室领导。
各级劳保统筹管理机构为事业编制单位,其管理服务费从收取的劳保统筹基金中提取,统一由省建筑业劳保基金行业统筹办公室提出,报省财政厅核定后下达,各级劳保统筹管理机构要加强管理,并接受有关方面监督,如有节余应返回劳保统筹基金内。
行业统筹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职责是:
1.负责劳保统筹基金的收取、管理、支付、调剂;
2.负责审查统筹范围建筑企业劳保统筹基金的开支拨付和结算;
3.负责对建筑企业劳保统筹基金的管理,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4.负责向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汇报行业统筹管理情况,各地、市、县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按期向省行业统筹管理机构填写报表,汇报工作。
5.负责编报劳保统筹基金及管理费的收支预决算和财务统计报表。
第十条 劳保基金实行行业统筹管理后,离、退休、退职职工的费用发放,学习、生活、医疗、福利等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仍由原企业负责。
第十一条 本办法从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开始执行。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以后新开工的工程一律按本办法执行;在此之前的在建工程和已办招投标手续的工程项目,暂按省经济定额管理部门的取费标准执行。今后国家和地方如有新的规定,由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三篇:廊坊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廊坊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来源:廊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 作者:
第一条 为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规范和加强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001]第12号)和省厅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帐户收支和结余情况的监督,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农村保险基金。
第三条 市劳动保障局主管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局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市县两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具体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第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应遵循客观、公正、合法、效率的原则。
第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包括以下内容:
(一)贯彻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
(三)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支出及结余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监督机构及其监督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被监督单位提供或报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相关资料;
(二)查阅被监督单位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相关资料;
(三)就监督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四)对被监督单位隐匿、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相关资料的行为予以纠正或制止;
(五)对被监督单位转移、隐匿社会保险基金资产的行为予以纠正或制止;
(六)对被监督单位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予以纠正或制止。
第七条 监督机构及其监督人员在履行职权时,应负下列责任:
(一)、监督机构及其监督人员在履行职权时,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
(二)、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时,必须由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共同进行;
(三)、监督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方式包括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监督机构应当制定监督计划。监督计划要明确现场监督的地区或单位的比例,并抄送同级财政、审计部门。
现场监督是指监督机构对被监督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实施的实地检查。现场监督分为定期监督、不定期监督和按规定受理举报案件的查处。
非现场监督是指监督机构对被监督单位报送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的检查、分析。非现场监督分为常规监督和专项监督。常规监督通过被监督单位按监督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有关数据进行;专项监督通过被监督单位按监督机构的要求报送专项数据进行。在非现场监督过程中发现被监督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应实施现场监督。
第九条 监督机构实施现场监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监督计划和工作需要确定监督项目及监督内容,制定监督方案,并在实施监督3日前通知被监督单位;
(二)检查被监督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统计报表,查阅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被监督单位和有关个人调查取证,听取被监督单位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汇报;
(三)根据检查结果,写出监督报告,并送被监督单位征求意见。被监督单位应当在接到监督报告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十条 监督机构实施非现场监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监督计划及工作需要,确定非现场监督目的及监督内容,提出定期报送数据或专项报送数据的范围、格式、报送方式及时限,通知被监督单位;
(二)审核被监督单位报送的数据,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应要求被监督单位补报或重新报送;
(三)分析被监督单位报送的数据,评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写出监督报告。
第十一条 对现场监督或非现场监督中存在问题并需要改进的被监督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监督处理意见。
第十二条 监督机构对被监督单位执行监督处理意见的情况,有权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被监督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监督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监督机构建议被监督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阻挠监督人员进行监督的;
(二)拒绝、拖延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资料的;
(三)隐匿、伪造、变造、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资料的;
(四)转移、隐匿社会保险基金资产的。
第十四条 被监督单位报复陷害监督人员的,由被监督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公证赔偿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在线公证:https://www.xiexiebang.com
公证赔偿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公证工作改革的需要,建立公证风险保障体制,保证公证机构的赔偿能力,维护公证行业的信誉,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证赔偿基金是用于偿付公证行业各公证机构及工作人员在履行公证职务过程中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其他有关支出的专项基金。
第三条 中国公证员协会负责组织和领导公证赔偿基金的管理工作,并接受各级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 公证赔偿基金实行按规定筹集、分级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二章 基金的筹集
第五条 公证赔偿基金的来源:
(一)各公证机构按国家规定提取、缴纳的费用;
(二)公证赔偿基金用于国家批准投资的收益;
(三)公证机构因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而缴纳的滞纳金、罚款;
(四)单位或个人捐赠等其他收入。
第六条 公证机构每年年初应按上一自然公证业务收入总额的3%一次性提取公证赔偿基金。
第七条 公证机构应于每年3月31日以前,将提取的公证赔偿基金的1/2上缴中国公证员协会。,用于集中缴纳公证责任保险的基本保费;其余的1/2作为公证赔偿后备金(以下简称“后备金”),其中:1/3上缴中国公证员协会,1/3上缴省级公证员协会,1/3留在本公证机构。
第八条 中国公证员协会管理的后备金总额达到上年全国公证业务年收入的3%时,应停止收缴;省级公证员协会管理的后备金总额达到本省公证业务年收入的15%时,应停止收
在线公证:https://www.xiexiebang.com 缴。
中国公证员协会收缴的后备金达到规定限额的,原应由其收缴的部分转由省级公证员协会收缴;中国公证员协会及省公证员协会收缴的后备金均达到规定限额的,原应由其收缴的部分转由公证机构充实后备金。
第九条 为壮大基金而进行的投资仅限于用基金购买国债和国家批准发行的可贴现债券。投资收益首先用于支付为获得收益而支出的费用,剩余部分充实基金本金。
滞纳金、罚款首先用于支付有关追缴的必要开支,剩余部分充实基金本金。
第三章 基金的使用
第十条 公证赔偿基金的使用范围:
(一)支付公证责任保险合同规定的保险费;
(二)支付保险赔偿范围以外的公证责任理赔及赔偿费用;
(三)支付为减少公证赔偿案件的发生而建立公证质量监控系统的开发及使用维护费用;
(四)支付司法部核准的其他费用。
第十一条 公证责任保险是强制性全行业统一保险。由中国公证员协会代表全体公证机构向保险公司投以公证机构为被保险人的全行业公证责任保险。
公证责任保险的保险费实行浮动费率制。基本保费在中国公证员协会集中的公证赔偿基金中列支。因费率浮动致使保险费超过基本保费的部分,由中国公证员协会、各省级公证员协会及各公证机构按各负担1/3的原则从所管理的后备金中补足;因费率浮动致使保险费低于基本保费的部分,返回各公证机构用于补充其自管的后备金。
第十二条 后备金用于支付(含垫付)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的理赔费用,包括:法院诉讼费、律师费、公证责任赔偿委员会办案费及其他合理费用。
后备金用于本办法第十条第(三)项用途,不得超过当年提取的后备金总额的5%。
后备金用于本办法第十条第(四)项用途,不得超过后备金总额的80%。
第十三条 用后备金支付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费用,首先从应负赔偿责任的公证机构的后备金中支出;不足部分(不含绝对免赔额)由该公证处所在的省级公证员协会管理的后备金垫付;仍不足的,由中国公证员协会管理的后备金垫付。
第十四条 公证机构向省级公证员协会申请使用省管后备金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经省级公证责任赔偿委员会审核后由省级公证员协会批准使用。
在线公证:https://www.xiexiebang.com
省级公证员协会管理的后备金不足以支付的部分,由省级公证员协会向中国公证员协会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经中国公证员协会公证责任赔偿委员会审核后由中国公证员协会批准使用。
第十五条 公证机构使用国家和省两级后备金的额度(限额)为其所缴纳后备金的总额减去该公证机构已使用费用的余额的10倍。
公证机构使用上述后备金用于公证责任赔偿后,对于超过该公证机构上缴后备金余额的部分,应于次年起分两年偿还,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时一年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公证机构偿还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可以延缓一至三年偿还。
第十六条 公证机构赔偿后,可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证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公证员协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公证赔偿基金收入、支出等进行检查,并接受财政、审计、司法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中国公证员协会、各省级公证员协会应根据需要配备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管理公证赔偿基金。
第十九条 中国公证员协会、各省级公证员协会在基金的收付中应当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基金专用票据,并在银行设立专门帐户;
公证机构应当对公证赔偿基金的自留部分单独核算。
第二十条 中国公证员协会的管理职责:
(一)领导和组织全国公证行业执行国家有关公证赔偿基金管理的规定;
(二)负责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以公证机构为被保险人的全行业公证责任保险;
(三)负责由本会集中的公证赔偿基金的收缴、支付和管理;
(四)对各省级公证员协会及各公证机构的公证赔偿基金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二十一条 省级公证员协会管理职责:
(一)领导和组织本地区公证机构执行国家有关公证赔偿基金管理的规定;
(二)负责由本会集中的后备金的收缴、支付和管理;
(三)对本地区公证机构的公证赔偿基金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二十二条 公证机构每年应将自管的后备金使用情况向省级公证员协会报告。
在线公证:https://www.xiexiebang.com
中国公证员协会、省级公证员协会每年应将全国或本地区所管公证赔偿基金的使用情况向同级公证员协会理事会报告,并于每年3月10日前将上一公证赔偿基金的财务决算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
第二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期如实缴纳公证赔偿基金。因延迟或不如实提取、缴纳公证赔偿基金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由该公证机构自行承担。
第二十四条 公证机构无故不按时、足额缴纳公证赔偿基金的,按欠缴款额收取每日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第二十五条 公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责令其限期改正外,由公证员协会报请司法行政机关视情节给予行政处罚:
(一)无故不按时、足额提取、缴纳公证赔偿基金,经基金经办机构催缴无效的;
(二)挪用、挤占公证赔偿基金的;
(三)故意骗取公证赔偿基金的;
(四)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 负责基金管理的人员有挪用、滥用、贪污、违规发放公证赔偿基金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相应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前公证机构已经提取的用于公证责任赔偿的资金金额,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转为公证机构自管的公证责任赔偿后备金。
第二十八条 中国公证员协会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公证赔偿基金管理的实施细则,经司法部批准后实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司法部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河北省建筑工程投标人资格审查试行办法
河北省建筑工程投标人资格审查试行办法
2002-4-1 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河北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文
号:冀建招办[2002]2号
发布日期:2002-4-1 执行日期:2002-4-1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资格审查的组织和实施程序
第三章 资格预审文件
第四章 资格评审
第五章 资格预审评审报告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投标人资格审查工作,维护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筑工程投标人资格审查包括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在发出招标文件前,对潜在投标人是否具有投标资格进行的审查。只有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申请人,方可取得投标资格。
资格后审是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的资格审查资料,对投标人投标资格进行的审查。只有通过资格后审的投标人方可进入评标。
工艺、结构复杂,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应采用资格预审;一般建筑工程可采用资格后审,也可采用资格预审。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投标申请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工程的能力,并具备资格预审公告(或招标公告)规定的资格条件。非本国注册的企业应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第五条 资格审查工作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 资格审查的组织和实施程序
第六条 资格审查由招标人依法组织实施。不具备自行组织招标能力的招标人,应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资格审查工作。
第七条 依法必须公开招标工程的资格预审,资格预审公告在国家或当地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的同时,必须在“中国工程建设与建筑业信息网”发布。
资格预审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时间和办法,允许参加投标的投标人的数量范围等事项。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依法实施的资格审查工作,也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性待遇。资格预审公告没有载明允许参加投标的投标人的数量范围的,招标人不得限制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进行投标。资格审查合格投标人的资格在招标活动中将不再予以评审。
第九条 资格审查应遵循下列程序:
(一)资格预审程序:
1、招标人准备资格预审文件;
2、公开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3、发售资格预审文件;
4、投标申请人编写资格预审申请书,递交资格预审申请书;
5、招标人对投标申请人进行必要的调查,组织对资格预审申请书进行评审;
6、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并将结果通知所有投标申请人。
(二)资格后审程序:
1、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中资格评审的规定,对投标人投标文件中的资格审查资料进行评审。
2、未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将被取消投标资格。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进入评标阶段。
第三章 资格预审文件
第十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工程的性质和特点,编制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资格预审申请人须知;
(二)资格预审申请书格式;
(三)资格预审申请书的内容;
(四)资格预审的评审内容和条件;
(五)工程概况及合同段简介;
(六)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
第十一条 资格预审公告的主要内容:
(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二)招标工程的性质、数量和规模;
(三)招标工程的地点和时间要求;
(四)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办法、时间和地点;
(五)提交资格预审申请书的地点和截止日期;
(六)资格预审的时间安排。
第十二条 资格预审申请人须知应作如下规定:
(一)投标申请人一般应独家申请资格预审。如以联合体形式申请资格预审,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联合体成员不得超过三家;
2、联合体每个成员只能参加一个联合体或单独参加资格预审,任何违反这一规定的资格预审申请书将被拒绝;
3、联合体必须签订联合体协议书,明确主办人和各方承担的责任。
(二)投标申请人(包括联合体成员)不得以其它形式对同一个合同段再次申请资格预审。
第十三条 资格预审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标申请人的企业概况、财务状况、人员、设备、业绩等资料表;
(二)拟投入到本工程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资料表;
(三)投标申请人的企业社会信誉、重合同守信用等情况;
(四)如有分包计划,应列明详细的分包内容,管理、工作配合措施,质量要求及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五)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章 资格评审
第十四条 资格评审由招标人组织进行。应按照资格预审通告规定的时间和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内容、方法和标准进行。
采用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可对投标申请人的业绩、拟投入到本工程的关键人员、主要设备,主要财务指标、社会信誉和履约情况等资格条件,制定强制性资格标准;对投标申请人技术能力、类似工程经验、财务状况、重合同守信用等按照资格评审标准进行评议或评分。
采用资格后审的,评标委员会对投标申请人的独立签订合同的权利、履行合同的能力、类似工程业绩、主要财务指标及重合同守信用等情况进行审查。经资审合格的,才能进入评标。资审不合格的,其投标文件将被退回,不能参加评标。
第十五条 资格预审评审一般应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符合性检查;
(二)强制性资格条件评审;
(三)资格评议或评分;
(四)澄清与核实。
第十六条 通过符合性检查的主要条件:
(一)资格预审申请书应完整;
(二)投标申请人(包括联合体成员)营业执照和授权代理人授权书应有效;
(三)投标申请人(包括联合体成员)企业资质等级应与拟承担的工程标准和规模相适应;
(四)如以联合体形式申请资格预审,应提交联合体协议,明确联合体主办人;
(五)如有分包计划,应提交详细的分包工程内容,管理、工作配合措施,质量要求及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实质上未响应资格预审文件或未全部通过符合性检查的投标申请人不能通过资格预审。
第十七条 根据资格预审评审条件和标准规定,对通过符合性检查的投标申请人进行强制性资格条件评审。未全部通过强制性资格条件评审的投标申请人不能通过资格预审。
第十八条 根据资格预审评审条件和标准规定,对通过符合性检查和强制性资格条件评审的投标申请人各项资格进行评议或评分,汇总每个投标申请人资格评议结果或得分。
第十九条 在资格评审过程中,招标人有权要求投标申请人对资格预审申请书中不明确的和重要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澄清和核实。如内容失实,招标人有权不通过其资格预审。
第二十条 对联合体进行资格评审时,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工程的能力,其综合能力为各成员单位之和。
第二十一条 对含分包人的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评审时,其能力为投标申请人和分包人之和。分包人的资格能力应与其分包工程的标准和规模相适应。主体工程不得分包。禁止转包和二次分包。
第二十二条 对同一个合同段的投标申请人,按照资格评议结果或得分由高到低排列顺序,由招标人根据资格预审办法确定的资格预审通过标准,按排名先后择优确定资格预审合格人。
第五章 资格预审评审报告
第二十三条 资格预审评审结果经招标人审查后,编制资格预审评审报告,报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备案。招标人应在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期限内将结果通知所有资格预审申请人,同时向通过资格预审的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资格预审评审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项目概述;
(二)资格预审工作情况报告;
(三)资格评审结果;
(四)资格评审表等附件。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采用合资、合作、独资方式融资的项目,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