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4 12:1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随着基本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仍有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了不良后果。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这部分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一)分级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是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各省(区、市)、市(地)政府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省级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市(地)级基金拨付应急救助资金的功能。市(地)级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直辖市可只设本级基金,由其承担募集资金、向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副省级市参照市(地)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省(区、市)、市(地)政府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规模原则上参照当地人口规模、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治发生情况等因素确定。中央财政对财力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并纳入财政预算安排。鼓励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资金。境内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疾病应急救助的对象和范围

(一)救助对象。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为救助对象。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

(二)救助基金支付范围。1.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2.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明确、细化疾病应急救助对象身份确认办法和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具体支付范围等。

三、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

(一)基金管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由当地卫生部门管理,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基金管理遵循公开、透明、专业化、规范化的原则,管理办法由卫生部门商财政部门制定。

(二)基金监管。成立由当地政府卫生、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参加的基金监督委员会,负责审议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管理制度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监督基金运行等。基金独立核算,并进行外部审计。基金使用、救助的具体事例、费用以及审计报告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立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部门职责。卫生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制定需紧急救治的急重危伤病的标准和急救规范;监督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无条件对救助对象进行急救,对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虚报信息 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行为。基本医保管理部门要保障参保患者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民政部门要协助基金管理机构共同做好对患者有无负担能力的鉴别工作;进一步完善现行医疗救助制度,将救助关口前移,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衔接,主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公安机关要积极协助医疗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核查患者的身份。对未履行职责的,由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予以纠正。

(二)医疗机构职责。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有效地对急重危伤患者施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2.对救助对象急救后发生的欠费,应设法查明欠费患者身份;对已明确身份的患者,要尽责追讨欠费。3.及时将收治的无负担能力患者情况及发生的费用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请相关部门协助追讨欠费。4.公立医院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列支坏账准备等方式,核销救助对象发生的部分急救欠费。5.鼓励非公立医院主动核销救助对象的救治费用。6.对救助对象急救的后续治疗发生的救治费用,医疗机构应及时协助救助对象按程序向医疗救助机构等申请救助。

(三)基金管理机构职责。1.负责社会资金募集、救助资金核查与拨付,以及其他基金管理日常工作等。2.主动开展各类募捐活动,积极向社会募集资金。3.充分利用筹集资金,定期足额向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对经常承担急救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可采取先部分预拨后结算的办法减轻医疗机构的垫资负担。

(四)建立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机构要按照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建立责任共担、多方联动的机制。卫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有关重大政策研究制定及推动落实等工作。

五、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已经开展应急救助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做好疾 病应急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要把握好政府引导与发展社会医疗慈善、基金管理与利用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此件公开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2月22日

第二篇: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管理实施细则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条 为指导、规范全县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使用管理,发挥基金效益,保证救助对象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根据《》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县开展疾病应急救助的医疗机构。对收治的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负担能力患者所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可以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

第三条

县级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辖内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

第四条

为保证救助工作快捷、高效、有序进行和救助基金使用公开透明、方便快捷、专业规范,成立由卫生局牵头,财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红十字会、县医学会等部门参与的议事决策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疾病应急救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县合管中心为县级基金经办管理机构,负责审核县级医疗机构提交的支付申请,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救治费用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支付,负责接收县红十字会转交的捐赠款。

第五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为在县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以及弃婴救治费用。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按程序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

- 1 - 第六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范围包括:

(一)经公安部门核实无法查明身份的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

(二)身份明确但无能力支付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

(三)弃婴的应急救治费用。

疾病应急救助费用,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经上述渠道支付后费用仍有缺口,患者确实无力支付的,应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第七条

医疗机构接受应急救治患者后,对身份不明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疗机构所在地派出所确认患者身份,医疗机构属地派出所应及时将身份确认情况反馈收治医疗机构。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收治医院应及时填写《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审批表》(附件1),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备案。

第八条

申请

(一)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对救助对象进行了急救。

(二)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由医疗、药学、护理、财务、医保、信息等管理部门及临床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疾病应急救助管理委员会,并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委员。

- 2 - 疾病应急救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疗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疾病应急救助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汇总各临床科室提交的救助基金申请材料;组织定期召开疾病应急救助管理委员会会议,对申报材料进行集中审核;将审核通过的材料提交到救助基金经办管理机构。

(三)医疗机构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紧急救治后,按季度向基金经办管理机构上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审批表》,申请时间为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

(四)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医疗机构对救助对象进行救治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审批表》;

2.申请机构所在地派出所无法核实患者身份的声明或身份明确但无能力缴费患者所提供的身份证或者户口簿的复印件、《社会救助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等困难群体证明复印件;

3.急救费用清单;

4.医疗机构疾病应急救助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的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证明;

5.县卫生局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九条

审核

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医疗机构提交的支付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后,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请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县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及本细则有关规定完成审核工作。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申请救助对象是否符合疾病应急救助条件。

- 3 -

(二)医疗机构实施的急救费用是否真实、合理。

(三)基金经办管理机构认为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四)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在公安机关、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核查欠费者的身份、有无负担能力等基本信息,以及是否存在责任人、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正常支付渠道。救助对象发生的急救费用,先由上述渠道按规定支付。经核实无上述渠道或经上述渠道支付后费用有缺口的,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汇总欠费情况,并按季度及时安排收治医院应急救助资金。

第十条 批准

(一)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在审核完毕后,应当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医疗机构。审核未通过的,应当向医疗机构说明理由。

(二)医疗机构对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向县卫生局书面申请复核。县卫生局应当协调基金经办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双方,对申请材料重新进行审核,重新作出审核决定。

第十一条 支付

(一)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审核通过后,应及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救治费用上报县卫生局规财股,由规财股进一步申核通过后上报县财政局审批,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救治费用直接拨付给相应的医疗机构。

(二)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向医疗机构支付欠费后,又查明患者身份或查实患者有负担能力、有其他支付渠道的,医疗机构和 - 4 - 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追偿欠费。医疗机构应当将追回资金退回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第十二条

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应当编制基金预决算,由卫生局、财政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应当于每季度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将上季度的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报送同级财政局和卫生局,并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一的基金决算报告和工作报告报送同级财政局和卫生局。

第十三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分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县财政局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实行直接支付。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医疗机构的支付申请后向县财政局提交用款申请,财政局审核后将应急救助资金由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直接支付给相应医疗机构。

第十四条

县卫生局会同财政局,组织当地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成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管理制度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监督基金运行等。

第十五条

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其电话、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 5 -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结余,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当通过张榜公布或新闻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开展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的费用支出,由县财政局按照规定在预算中安排,不得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中列支。

第十七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变更或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审计、清算。

第十八条

县卫生局负责监督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对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虚报信息套取资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

财政局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及时合理安排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补助以及经办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支出,切实加强基金财务管理。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负责核实救助对象的身份,并出具核实意见。

第二十一条

县民政局负责做好对患者有无负担能力的甄别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深入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衔接,按规定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进行救助,不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第二十二条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参保患者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做好医保政策与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衔接工作。

- 6 - 第二十三条

县红十字会负责接收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的款项,并根据捐赠人意向将捐赠款转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专户。

第二十四条

县审计局按职能要求并结合具体工作情况开展对救助基金管理及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二十五条

基金经办管理机构负责社会资金募集、主动开展各类募捐活动;负责救助资金核查与拨付,以及基金管理日常等工作;协助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门及医疗机构确认应急救助患者身份。

第二十六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和村委会)协助民政部门共同做好对患者有无负担能力的甄别工作;对身份明确但无能力缴费的患者,由患者所在地的社区(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审批表》签暑意见。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职责

医疗机构对救助对象实施救治中,要严格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施治,防止过度医疗,杜绝骗取和套取救助基金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细则由县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自2015年6月30日起实施。

- 7 -

第三篇:贵州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医疗急救保障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明确基金管理机构,规范机构管理、筹资机制和应急救助行为,完善应急救助能力,在全省范围内快速、高效、有序地对需紧急救助但无负担能力、身份不明的患者实施应急医疗救助,避免由于“等钱救命”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筹资机制

(一)设立救助基金

分级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省级、各市(州)和贵安新区分别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级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并向各市(州)、贵安新区拨付应急救助补助基金的功能。各市(州)、贵安新区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辖区内各医疗机构支付应急救治费用的功能。

(二)筹集救助资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各级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

各市(州)、贵安新区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规模原则上参照当地人口规模、上一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治发生情况等因素确定。省级财政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资金纳入预算安排,并统筹中央资金对各市(州)和贵安新区给予补助。鼓励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资金,社会各界捐助由民政、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等会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募集。境内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对象范围

(一)救助对象

在省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为救助对象。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向辖区内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

(二)基金使用范围

按稳妥起步、逐步完善的原则,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用于支付救助对象的急救医疗费用。1.无法查明身份且无力缴费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 2.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后有缺口的,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支付经查实身份、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四、基金管理

(一)基金管理

省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各市(州)、贵安新区基金由各市(州)、贵安新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省财政部门、各市(州)和贵安新区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汇集、核拨和支付等业务。

省级、各市(州)、贵安新区卫生部门要严格遵循公开、透明、专业、规范管理原则,切实做好基金管理使用,主动开展各类募捐活动,积极向社会募集资金;加强疾病应急救助与现行医疗救助政策的衔接,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杜绝应救不救现象,严厉查处虚报信息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基金监管 成立由当地政府卫生、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组成的基金监管委员会,原则上每年采取抽查的方式,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预决算执行情况,基金支付、使用情况以及应急救助者身份确认等事宜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示检查结果。

省、市(州)、贵安新区卫生部门组织对基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外部审计,对基金使用、救助的具体事例、费用以及审计报告等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支付方式

(一)身份确认程序

省卫生厅牵头统一制定应急救助患者身份确认审批表,医疗机构收治应急救助患者后,及时填报身份确认审批表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直属医疗机构报辖区市(州)卫生局确认;其他具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逐级上报),由卫生部门牵头,会同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进行审核,确认应急救助患者是否符合救助对象范围。

(二)资金核报流程

各医疗机构对救助对象实行紧急救治后,每年1月和7月的1—15日集中填报并汇总,附患者身份确认审批表、住院票据、费用清单等向辖区卫生部门进行申报,由卫生部门 牵头会同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审核确认。

(三)资金拨付方式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原则上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在审核确认工作完成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核准的医疗费用及时直接拨付至各相关医疗机构。对经常承担急救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可采取先拨付后结算的方法减轻医疗机构的垫资负担。

六、工作机制

(一)部门职责

省卫生厅牵头制定疾病应急救助患者身份认定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监督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无条件对救助对象进行急救,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虚报信息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商财政部门制定工作流程及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具体支付范围,要严格监督各级医疗机构畅通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对应急救助的补助资金,加强救助基金财务管理;公安机关应积极协助医疗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核查救助对象的身份;民政部门负责对具有我省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进行身份认定,协助基金管理机构共同做好对患者有无负担能力的鉴别工作,及时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医疗救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做好医保制度与应急救助制度的衔接;省红十字会和省慈善总会负责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应急救助资金,设立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并及时将资金交入省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统一管理。

(二)医疗机构职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有效对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施救,严禁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诊治。医疗机构应建立疾病应急救助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将收治的应急救助患者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院前公示。鼓励非公立医院主动减免无负担能力患者救治费用。

七、工作要求

(一)积极准备,及早实施

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制定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具体工作流程等工作制度。2014年 5月1 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二)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性,积极宣传,加强沟通,提高效率,强化措施,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探索完善,提高水平

开展疾病应急救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要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政策。不断强化责任共担与多方联动的机制,不断提高疾病应急救助服务水平。

(四)做好衔接,确保长效 做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等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工作,确保此项制度长效、稳妥、可持续运行。

第四篇:疾病应急救助工作总结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董子畅)记者5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让贫困患者在突发疾病时不再担心费用,能放心接受治疗,同时也缓解了医疗机构的急救欠费压力,让医务人员专心抢救患者,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救急难”和“兜底”作用初步显现。

为解决身份不明和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中国官方2013年2月印发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中国建立起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该制度着眼于困难民众的基本医疗保障,规定救助对象是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助。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上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在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4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同时,地方财政共配套了3.8亿元。截至2014年12月26日,全国各医疗机构共救助患者32.9万人,申请资金16.0亿元。(完)

第五篇: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第三章

基金支付范围

救助对象的急救费用应先由责任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等渠道按规定支付,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还应先由工伤保险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医疗救助基金等渠道按规定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支付后费用有缺口的,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

第十三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范围不包括:

(一)普通门诊及普通住院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

(二)急诊急救后续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经查实身份、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四)疾病应急救助患者急诊急救期间的生活费用、急诊急救后的康复医疗费用及生活费用。

第四章

基金申请程序

第十七条

简易申请程序

(一)医疗机构救助属于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城乡孤儿)患者(以下简称民政救助对象),可申请简易程序。

第十八条

一般申请程序

(一)医疗机构救助属于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或非民政救助对象因故无力支付急救医疗费用的患者,应申请一般程序。

(二)相关部门职责

1、医疗机构对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应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国卫办医发[2013]32号)规定的诊疗标准及诊疗规范开展救治,并报请卫生计生管理部门向公安和民政部门提出身份和支付能力确认申请。

2、对无法查明身份患者,身份核查工作由当地公安部门负责。医院内设立警务室的,由警务室负责;尚未设立警务室的,由辖区内派出所负责。

3、对非民政救助对象因故无力支付急救医疗费用的患者,经济状况认定工作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负责。民政部门通过当地街道或乡镇政府对患者经济状况进行审核,经审核确认的,将患者纳入相关救助范围。

(三)申请程序

1、医疗机构收治疾病应急救助患者后,应在就诊期内填报《吉林省疾病应急救助患者身份确认表》,并向所辖地市(州)或县(市)级卫生计生部门提出核查申请,卫生计生部门应派员现场核查,确需核查的,由卫生计生部门发函向同级公安或民政部门提出身份和支付能力核查申请,公安和民政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确认工作。

2、医疗机构根据核实后的患者身份及救治情况,填报《吉林省疾病应急救助患者身份确认表》、《吉林省疾病应急救助医疗费用申请表》并附病历及费用清单,每年5月底和11月底前向本辖区卫生计生部门提出资金申请。

第五章

基金审核支付

第十九条

市(州)、县(市)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医疗机构的应急救助医疗费用的审核工作,各地要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医疗救助基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将资金直接拨付相关医疗机构。

(一)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提交的支付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认真审核,在公安机关、基本医保管理部门、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核查欠费者的身份、有无负担能力等基本信息,以及是否存在责任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医疗救助基金等正常支付渠道。

(二)救助对象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先由上述渠道按规定支付,经核实无上述渠道或经上述渠道支付后,费用有缺口的,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及时审核汇总欠费情况,定期填报《吉林省疾病应急救助医疗费用审批表》(附件3),向同级财政部门提报资金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将资金由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直接支付给相应医疗机构。

第二十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执行每年两次的核销制度。每6月30日前完成上一12月至当年5月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12月底前完成当年6月至11月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市(州)级和县(市)级卫生计生部门在完成核销工作后要及时填写《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情况统计表》(附件4),并报送省级卫生计生部门。

第二十一条

对经常承担急救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各地可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办法减轻医疗机构的垫资负担。

第二十二条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向医疗机构支付欠费后,又查明患者身份或查实患者有负担能力、有其他支付渠道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追偿欠费。并将追回资金退回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下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大病......

    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发布:admin时间:2009-04-15 晋民字[2004]80号各市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

    突发事件救助、应急处理制度

    上海四团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四团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处理报告制度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效控制事态的局面,切实......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卫科教发„2013‟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

    卫办发„2007‟ 号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关于建立医务......

    国务院办公厅基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国务院行政法规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

    江苏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江苏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以及《江......

    逐步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逐步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实现同案同判,力求司法公正红河中院审务办审判实务中,同一案件因不同法院的法官,或者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审判,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