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就医有关问题
关于太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就医有关问题的通知
并医险中心字〔2011〕234号
各参保单位,各参保人员:
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经研究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凡在山西省范围内长期居住或工作的参保人员,符合办理异地备案条件的,取消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符合取消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的情况
(一)回城市(农村)本人原籍或爱人原籍长期居住且领取居住证(暂住证)六个月以上的退休人员;
(二)户口转往异地并长期居住异地的退休人员;
(三)随子女长期居住且领取居住证(暂住证)六个月以上的退休人员;
(四)异地购买住房并长期居住且领取异地居住证(暂住证)六个月的退休人员;
(五)在工作单位异地办事机构的在职职工。
二、就医管理
(一)参保人员必须到居住地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医。
(二)参保人员在所居住城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医无法医治需转外(北京、上海、天津)治疗的,必须回太原市就诊办理转外手续。
(三)参保人员当年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次年3月31日前办理报销手续。
三、办理报销需要的资料
(一)诊疗手册、出院证、诊断建议书、正规发票、详细的费用明细(加盖医院公章),以及住院病历的复印件。填写《特殊就医申请表》一式三份、《医疗费用报销申请单》一式一份(两种表格均加盖单位公章)。
(二)由当地医疗保险机构对就诊医院出具定点医院证明及医院级别。
(三)异地居住的暂住证或居住地居委会证明,在异地工作的须出具单位证明。
四、其它
(一)2011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的,按原办法执行。
(二)本通知是太原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就医管理办法(并医险中心征字〔2005〕28号)的补充规定。
(三)本通知自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太原市医保参保者申请备案后可在异地就医 2012-01-06 作者: 出处:IT分众 责编:张赢
1月6日消息,新年伊始,太原市医保再出便民新举措:凡在太原市参加居民医保连续缴费两年以上的参保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山西省以外地区异地备案手续,在异地就医时享受医保待遇。同时,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山西省内跨市长期居住,无需异地备案。
在太原市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且连续缴费两年以上的参保人员,如果在异地居住学习,且在异地学校上学3 个月以上,就可以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在异地居住,且领取异地《居住证》(暂住证)6个月以上,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 周岁的太原市城镇户籍参保居民,在太原市连续缴费两年以上,也可申请办理备案手续。
需要备案的参保者可在每周二、三下午到首诊医院递交备案申请材料,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手续,审核时限5个工作日。申办时需填写《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人员登记表》,并携带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异地就读学校证明或异地《居住证》(暂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参保人员选择异地备案医院,应在异地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中选择。其中,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中各选一所,共选三所。其中,三级医院指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指三级乙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一级医院指二级乙等以下等级医院。
参保居民在备案医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由患者全额垫付,出院后回首诊医院按太原市同等级医院标准报销;在异地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不予报销。参保居民发生符合规定的异地住院医疗费用,必须在出院后三个月之内办理报销手续,过期不予受理。
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参保者:参保居民所备案的最高等级医院,如果受医疗条件限制需转诊治疗的,可由备案的最高等级医院出具转诊证明,经选择的首诊医院住所地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备案后进行转诊,否则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支付。此外,参保居民备案前发生的异地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城镇居民异地备案手续,自审核同意次日起生效。已经异地备案的参保居民,备案期间回太原市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变更、终止异地备案前,须将之前发生的异地住院治疗费及时予以报销。符合太原市异地备案条件,在山西省境内(不含太原市)长期居住、学习的居民,可在当地医保定点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用报销执行上述异地备案人员就医报销管理办法。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无法医治需转外(北京、上海、天津)治疗的,必须回太原市就诊办理转外手续。
第二篇:太原市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就医管理
太原市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就医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各参保居民:
根据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人社发〔2011〕92号)文件精神,现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就医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异地备案条件
参加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连续缴费两年以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山西省以外地区异地备案手续:
(一)在异地居住学习,且在异地学校上学三个月以上的我市城镇户籍未成年参保居民。
(二)在异地居住,且领取异地《居住证》(暂住证)六个月以上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我市城镇户籍参保居民。
二、报送的资料
(一)《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人员登记表》;
(二)身份证或《户口薄》原件及复印件;
(三)异地就读学校证明或异地《居住证》(暂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选择异地就医医院
异地备案医院,应在异地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中选择,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中各选一所,共选三所:其中,三级医院指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指三级乙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一级医院指二级乙等以下等级医院。
四、异地备案的变更、终止
(一)异地备案变更
异地备案已满一年,可申请变更异地备案医院,须重新填报《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人员登记表》、退回原《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人员登记表》。
(二)异地备案终止
1.异地备案已满一年,可申请终止异地备案,提出申请并退回原《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人员登记表》; 2.参保居民中断缴费,异地备案自动终止; 3.参保居民变更首诊医院,异地备案自动终止。
五、异地备案手续办理要求
每周二、三下午,首诊医院接收异地备案申请材料,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手续,审核时限五个工作日。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信息录入、资料保存和归档。
六、异地备案人员就医报销管理
(一)参保居民因备案的最高等级医院医疗条件有限需转诊治疗的,可由备案的最高等级医院出具转诊证明,经选择的首诊医院住所地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备案,否则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支付。
(二)参保居民报销异地医疗费用时须填写《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申请单》、并携带身份证或《户口薄》复印件、诊疗手册复印件、出院证、诊断建议书、财税部门统一监制的住院票据、住院费用汇总明细、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材料须盖医院公章。
(三)参保居民将报销资料报送首诊医院,首诊医院进行费用审核、分类,市医保中心居民科进行费用审批、登记,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费用录入报销、资料保存和归档。
(四)参保居民在备案医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由患者全额垫付,出院后回首诊医院按太原市同等级医院标准报销;在异地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五)参保居民发生符合规定的异地住院医疗费用,须在出院后三个月之内办理报销手续,过期不予受理。
(六)参保居民在备案医院住院时如发生跨住院医疗费用,按入院时间所在管理。
(七)参保居民备案前发生的异地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八)参保居民的费用报销,从首诊医院接收报销资料到县(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批报销,审核时限三十个工作日。
七、其它
(一)城镇居民异地备案手续,自审核同意次日起生效。
(二)已经异地备案参保居民,备案期间回太原市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三)变更、终止异地备案前,须将之前发生的异地住院治疗费及时予以报销。
(四)符合我市异地备案条件,在山西省境内(不含太原市)长期居住、学习的居民,可在当地医保定点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用报销执行上述异地备案人员就医报销管理办法。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无法医治需转外(北京、上海、天津)治疗的,必须回太原市就诊办理转外手续。
(五)大学生寒暑假不在校期间,在太原市以外地区住院治疗的,执行《太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通知》(并劳医发〔2009〕117号)文件规定。
(六)本通知自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执行。附: 1.《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备案人员登记表》 2.《 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申请单》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三篇:梅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和异地就医管理暂行办法
梅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和异地就医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和异地就医管理,根据《梅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梅市府[2000]23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依照《暂行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
被保险人患病后,应在被保险人本人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诊治,超出本人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属转院诊治或异地就医。
第四条
转院诊治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按程序办理转院诊治:
(一)转院才能抢救的危重伤病员;
(二)经多次检查会诊仍未诊断的疑难病症;
(三)专科疾病,首诊医院无法继续诊治的;
(四)病人病情严重而本市无条件(无此设备或技术)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或无足够条件诊治抢救的危重伤病员。
第五条
转院审批办法:
(一)凡需转院者必须由主诊医生填报医疗保险转诊审批表;
(二)在本市内转院的,由定点医院科主任签字,医务科审批,报社会保险管理局备案;
(三)需转住市外医院就医的,由本市最高级别定点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或相当的市级定点医院(所、站)副主任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经医务科长审核,报社会保险管理局批准。原则上应转住省内的上一级定点医院,转院住院时间一般不超过30元,最长60天。特殊情况超过60天的须依据住院病情简介和疾病诊断证明,向社会保险管理局申办延期手续。
第六条
特殊危急病人急需转住市外医院抢救的,可由主诊医生提出,医务科批准。先行转院,一周内由转出医院提供转院证明,报社会保险管理局补办转院手续。
第七条
转院诊治不得转往的医院:
(一)市内非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二)市外的非全民所有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诊所、门诊部等。
第八条
常住异地(连续一年以上,下同)和异地定居的被保险人,可在当地选择一间公办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报社会保险管理局备案。患病住院需在一周内报社会保险管理局备案。如病情需要转院原则上转回本市医院。若需转往其它医院的按本办法转院诊治的规定,报社会保险管理局批准。
第九条
被保险人到异地出差、探亲、休假期间患病受伤,属急诊的,可在当地公办医院就医。如需转院,原则上转回本市的医院;若因病情不能转回本市医院的,应在住院一周内通知社会保险管理局。
第十条
费用结算及管理:
(一)转院和异地就医的被保险人凭转诊审批表,疾病证明、住院病情摘要、门诊病历、处方付方、检查报告单、医疗费发票、住院结算清单等凭据到社会保险管理局审核报销。门诊的医疗费在个人帐户中支付,超出部分自理。经批准转到市外医院住院,以及到异地出差,探差、休假期间在市外住院者,医疗费先由个人垫支,统筹基金不垫付,报销住院医疗费按《暂行办法》的规定,各段自付比例每个付费段增加5%。经批准的市内转院,不增加自付比例;
(二)常住异地和异地定居的被保险人,门诊医疗费用按个人帐户额包干使用。住院医疗费先由个人垫支,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医疗费,凭疾病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住院结算清单等按市内住院的支付比例结算;
(三)转往市外医院或在异地就医需做血液透析、人工器官置换、安装或器官(组织)移植等特殊治疗的,应报社会保险管理局批准,其发生的费用按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梅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报销。
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市社会保险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与《暂行办法》同时实施。
第四篇:沈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管理办法》的通知
沈劳社发〔2007〕27号
各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及各有关单位:
现将《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六月一日
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解决异地安置人员就医问题,根椐《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市政府〔2001〕第5号)和《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管理暂行办法》(沈劳社发〔2001〕3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凡参加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且在异地居住一年以上的退休人员。第三条 申办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本人在外地定居并有当地户籍或产权住房证明。
2、配偶或子女在外地定居并有当地户籍或产权住房证明。
3、无子女或子女均在境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由其亲属赡养、照顾,该亲属在外地定居,有当地的户籍或产权住房,并且同意长期赡养、照顾老人。
4、投奔在外地定居的配偶或子女,配偶或子女是现役军人的。
第四条 申办程序。申请办理异地安置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到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随单位参保的人员由单位负责办理,灵活就业退休人员由本人或代办人办理。第五条 医疗待遇。异地安置人员办理审批手续一个月后,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发生的住院、急诊留观转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按我市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执行。
符合门诊特殊病种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门诊特殊病种待遇。但必须按规定返回参保地,在医保中心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认定。经认定合格的可以享受门诊特殊病种医疗待遇。
第六条 就医管理。异地安置人员可在当地就近选择三所医疗保险定点的综合医院(一、二、三级各一所)就医。患有专科疾病的还可选择一所专科医院就医。
享受门诊特病待遇的患者,可在上述定点医院中选择一所作为门诊特病定点医院。定点医院选定后一年之内不得更改。
异地待遇生效后,将封锁医疗保险IC卡在参保地的统筹待遇。
第七条 费用结算。异地安置人员发生的住院、急诊留观的医疗费由个人先行垫付,符合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医疗终结后三个月内,持相关手续到市医保中心,按我市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结算。门诊特病发生的医疗费用也由个人先行垫付,实行限额报销,定期持相关手续到市医保中心报销。限额报销标准参照沈劳社发〔2006〕44号文件规定的,同病种统筹基金人均定额执行。不足一年的按实际月份执行限额报销标准。
异地安置人员个人账户基金可以返还现金,每年申报结算一次。
上述结算工作,随单位参保的人员有单位负责办理,灵活就业退休人员由本人或代办人办理。
第八条 已办理异地安置手续满一年以上的人员需返回我市或变更异地安置的,应及时到市医保中心及时办理注销或变更异地安置就医手续。
第九条 在职职工随工作单位需常驻异地工作一年以上的,可参照本办法执行。在职职工随单位驻异地工作不满一年的,可参照“出差、外出学习”处理。异地居住不满一年的,可参照“探亲”处理。第十条 市医保中心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操作细则。
第十一条 单独统筹区、县(市)可参照本办法精神,研究解决本地区异地安置人员的就医问题。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社会保障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银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居住
银川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居住 人员门诊大病管理工作流程
一、门诊大病病种范围
1、冠心病
2、高血压
3、糖尿病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类风湿性关节炎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7、慢性病毒性肝炎
8、肝硬化
9、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10、透析治疗
11、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
12、系统性红斑狼疮
13、精神病
14、慢性肾脏病
15、恶性肿瘤放疗或药物治疗
16、再生障碍性贫血
17、老年性痴呆
18、风湿性心脏病
19、癫痫 20、股骨头坏死
21、强直性脊柱炎
22、干燥综合征
23、重症肌无力
24、帕金森病
2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6、小儿脑性瘫痪
27、儿童支气管哮喘
28、苯丙酮尿症
二、就医审批
参加银川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办理了异地安置手续的人员,患有医保政策规定范围内的门诊大病中的某种(或几种)病种,可申请异地门诊大病就医,并到银川市医保中心办理异地门诊大病审批备案手续。
(一)审批需提供的资料
1、异地居住人员门诊大病审批表(表格式样附后),在异地居住地当地选择两家医疗机构(加盖医疗机构公章有效)作为异地门诊大病的协议医疗机构。
2、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的诊断证明及最近两年内的就医资料(患高血压、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提供二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及相应的检查报告;上述四种以外的其他二十四种疾病,需提供两年内的住院病案复印件、出院证)
经银川市医保中心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可办理异地门诊大病的审批手续。自审批之日起所发生的符合医保政策的费用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二)居住地或就医地变更的申请
参保职工居住地或就医地发生变更的,须在每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到银川市医保中心申请变更,从变更下月开始在变更地进行门诊大病治疗,享受门诊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三、报销
1、异地居住人员门诊大病费用每半年或一年报销一次,每年的元月1日或7月1日以后,到银川市医保中心报销前一年或前半年的门诊大病费用
2、报销时提供的资料: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审批表复印件、门诊大病发票原件、电子处方副本及门诊病历或门诊大病处方本。
3、在医保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每一对所审批的门诊大病门诊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先自付500元的起付额,起付额以上自付25%,报销75%。
四、注意事项
1、异地居住参保人员门诊大病就医所发生的费用,须针对所审批的病种因病施治,否则所发生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2、报销的最高额度不能超过门诊大病的最高限额(每年发布)。
3、异地门诊大病处方药量每次最多不能超过4周量(静脉输液不超过3天量、中草药不超过7剂)。不得超量开药或开具多种有同一疗效的药品及重复检查项目。
4、参保人员因门诊大病住院,出院不得带与门诊大病相关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