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组织专业委员会设立具体流程、管理办法、授权范围
社会组织专业委员会设立具体流程、管理办法、授权范围
一、总则
1、为了加强本社会组织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章程》和《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全国性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称专业委员会是指由本单位依据《章程》,在不同业务领域而设立的专门从事本社会组织业务活动的本单位分支机构。
3、专业委员会是本单位的组成部分,接受本单位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在本单位授权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具有法人资格,其开展业务活动的法律责任,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由本单位和挂靠单位分别承担。专业委员会不另行制定章程,不再下设二级专业委员会或分支机构。
4、专业委员会名称前应当冠以本单位的全称。专业委员会开展活动,应当使用全称,英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一致。
5、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遵守《章程》以及本单位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等有关规定;在国家法律和《章程》以及本办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协助本单位联系其所代表的专门领域,维护其专门领域内团体和个人会员的合法权益,在本单位与会员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专业委员会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6、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活动受本单位的指导,日常活动的监督管理由本单位秘书处具体负责。本单位秘书处可以在《章程》以及本办法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制定针对专业委员会日常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成立与变更
1、成立专业委员会应由本单位理事单位或5家以上单位会员联名发起。发起单位应当向本单位秘书处提出书面申请。
本单位秘书处也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建议或委托有关其它形式的单位会员发起设立专业委员会。经本单位秘书处建议或委托发起设立专业委员会的单位,不受前述发起单位条件限制,但该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同样应当按本办法的规定向本单位秘书处提出书面申请。
特殊情况,本单位常务理事会也可以决定直接设置专业委员会。
2、成立专业委员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规范的名称;
2)有一家发起单位愿意为专业委员会提供活动场所和经费支持; 3)有符合《章程》并适应自身特点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发展规划; 4)有代表该领域全国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规模的专家学者群体;
5)能够在代表一定的专门领域,并符合本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总体发展要求;
6)有该领域公认业务较强的人员参加。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与已设立并正常开展业务的专业委员会业务范围、名称相同或相似;
2)冠以行政区划名称,带有地域性特征; 3)在专业委员会下又设立专业委员会;
4)活动内容、承办事项与本单位的宗旨、业务范围无关; 5)专业委员会超越本单位设定的活动范围; 6)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4、成立专业委员会,应当由发起人向本单位秘书处提交以下材料:
1)由发起单位出具的申请书(由多家单位联名发起的专业委员会,应有全体发起人共同在申请书上署名并盖章);
2)由一家发起单位出具的愿意为专业委员会提供活动场所和经费的支持,并接受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挂靠的承诺函;挂靠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书,住所产权或使用权证明;
3)拟任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基本情况以及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意见;
4)专业委员会业务发展规划和组织机构说明(应当包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业务范围、代表专门领域、主要经费来源以及未来五年内主要业务活动的初步计划)。
5、本单位秘书处自收到发起单位交来的成立专业委员会申请文件后,应当提请本单位常务理事会征求意见,并在三个月内完成相关情况的审核。
经审核认为符合《章程》以及本办法规定,且已具备成立条件的,由本单位秘书处出具“经审核符合有关规定,建议成立”的意见,报本单位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并做好会议纪要。
经审核认为不符合规定或不具备成立条件的,本单位秘书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发起单位说明理由。
6、经本单位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成立的专业委员会,由本单位秘书处向发起单位印发同意筹备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发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复后60日内,召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选举办法,产生执行机构和主要负责人,成立常设办事机构。
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专业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参加,本单位常务理事会和本单位秘书处应当分别派员参加会议并监督主要负责人的选举活动。
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均应具有本单位会籍,如专业委员会确需吸收不具有本单位会籍的人士成为委员,则应向本单位秘书处申请为其补办入会手续。
7、成立大会后,专业委员会发起单位负责将成立大会的情况形成纪要,连同成立大会通过的主要负责人名单及简介、全体委员名录、会议决议等一并报本单位秘书处,本单位正式印发同意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批复。专业委员会在取得该批复文件后,方可开展业务活动。
8、专业委员会的名称、住所、主要负责人、常设办事机构挂靠单位需要变更的,应经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或经5家以上常务理事单位书面申请(全体申请人应共同在申请书上署名并盖章),并报本单位秘书处,经本单位秘书处审核后报本单位常务理事会批准。
9、专业委员会申请变更,应当向本单位秘书处提交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关于该变更事项的决议,和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挂靠单位关于该变更事项的书面意见。
办理负责人变更的还需提交本人的基本情况及身份证明。办理住所变更的还需提交新住所产权或使用权证明。
10、专业委员会的注销,应当由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致决定后,经本单位秘书处报本单位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
三、组织机构
1、专业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制度,其权力机构是专业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1人;因业务发展需要,委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但人数不宜过多。
2、专业委员会的全体会议负责制定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和任务,制定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审议和批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和罢免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决定任命副秘书长,决定增补新委员;并可以决定其它相关重要事项。
专业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聘请名誉主任和顾问,设置常务委员会或执行委员会。
3、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主要负责人由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报本单位常务理事会批准并任命。专业委员会每一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并主持,或由主任委员委托的副主任委员主持。须有2/3以上委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委员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4、专业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应当挂靠于一家发起单位内。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的挂靠单位应当为专业委员会提供活动场所和经费的支持,同时受本单位委托对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和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对所挂靠的专业委员会行使以下管理职责: 1)指导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以上领导成员人选的资格审查,确定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候选名单;
2)审查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和重大学术活动,指导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组织专业委员会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4)协助专业委员会向本单位秘书处进行年度报告; 5)监督、检查专业委员会的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情况。挂靠单位应当指定1名以上专门人员负责专业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专业委员会应将专门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的名称、通信地址、联系方式等报本单位秘书处备案。
5、专业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1名;确因工作需要可设立常务委员会,人员不得超过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一。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人选须经酝酿、协商,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并报本单位备案。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兼任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其他负责人和委员需经本单位领导批准。
6、专业委员会应当按时换届。其负责人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任期届满前,应向本单位提交委员会换届方案的请示,换届方案应包括时间、地点、届次、会员代表规模及拟任负责人推荐名单,经本单位批复后,开展换届的筹备工作。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后30天之内,将换届选举结果报本单位备案。
7、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具备条件: 1)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
(2)在业务领域内有较高造诣或有较大影响;(3)热心本单位工作,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4)工作作风民主,团队精神强;
(5)主任委员、副主任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秘书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6)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主任委员行使下列职权
(1)召集和主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检查会员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议落实情况;(3)代表专业委员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4)主任委员因故不能履职,委派或由常务委员会指定一位副主任委员代行职权。
3)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主任委员负责。专业委员会届内一般不予变更负责人;必须变更的,向本单位常务理事会提出申请,报本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变更。
四、业务活动
1、专业委员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本委员会业务特点和代表领域相适应的业务活动。
专业委员会的各项业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及《章程》有关规定,不得违背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2、专业委员会应切实体现在该专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原则上须每年组织一次该领域的业务交流活动或培训班;积极承办相关论坛;完成本单位交办的相关任务;保障承诺用于专业委员会工作的资金依法依规使用。
3、专业委员会以本单位名义举办节庆、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展会以及各类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须征得常设办事机构挂靠单位的同意,并报本单位秘书处,由本单位向有关部门履行活动报批手续。涉外涉港澳台活动,应加强规划,提前纳入年度活动计划,由本单位于每年年初向有关部门履行报批手续。
4、专业委员会以本单位名义开展面向社会且不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活动,须征得常设办事机构挂靠单位的同意,原则上须提前2个月将开展活动的备案申请及活动工作方案(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范围、组织机构、经费筹集使用、安全预案)报本单位秘书处,由本单位向有关部门履行备案、公示手续。
专业委员会以本单位名义举办全国性会议、培训班等,须征得常设办事机构挂靠单位的同意,并报本单位批准。
5、专业委员会因传播信息的需要可以编辑、策划与学术和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书籍报刊或音像制品。上述书籍报刊或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有关出版机构合作进行。
由各专业委员会编辑、策划的书籍报刊或音像制品正式出版后应将有关样书、样刊、样品一式三份报送本单位秘书处备案。
6、本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委员会开展与其专门领域有关的各类业务活动。专业委员会受本单位委托也可以代表本单位承担本单位业务主管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交付的科研课题或研究项目。在课题或项目结题后应形成总结报本单位秘书处备案。
五、日常管理
1、本单位秘书处对本单位各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提供业务指导,业务指导的内容一般包括: 1)传达常务理事会对专业委员会业务开展的意见和建议; 2)通报行业发展的形势和有关政策、规章; 3)向专业委员会设立的顾问团队推荐专家学者人选; 4)根据需要和专业委员会的要求,由有关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听取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5)根据工作的需要,对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6)按有关规定,转发或发送有关文件。
2、本单位应当加强对专业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实行本单位与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的双重管理体制。专业委员会在党务、行政、财务、外事、人事等方面,受挂靠单位的领导。
3、专业委员会不单独设立银行账户,全部收入应当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管理,不得计入其他单位组织或个人账户。
4、专业委员会开展业务活动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捐赠或资助,接受捐赠或资助必须符合本单位规定的本专业委员会宗旨和业务范围,在捐赠或资助款物的使用方面必须根据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
5、对于专业委员会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或接收的捐赠、资助,由本单位秘书处代收,原则上用于该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业务活动或专项活动。
专业委员会在业务活动中取得收入,根据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属于涉税收入的,由本单位秘书处依法向税务部门纳税。
6、专业委员会在业务活动中必须接受本单位秘书处的日常管理,日常管理的主要事项包括: 1)审查专业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的设立和人员情况; 2)审查其负责人和内部管理情况; 3)审查其财务收支及经费管理情况; 4)审查各类业务活动的情况;
5)本单位秘书处认为需要审查的其它事项。
7、专业委员会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单位秘书处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由本单位秘书处汇总后向本单位常务理事会汇报。
8、本单位对各专业委员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章程》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经本单位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可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顿、撤销等处罚,并协助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六、促进与支持
1、本单位对专业委员会的优秀业务活动可以酌情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2、本单位每年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对开展各项工作表现突出的专业委员会给予奖励。
3、本单位鼓励专业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之间在业务活动方面开展横向合作,本单位积极为专业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之间开展横向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七、附 则
1、本办法的解释权属于本单位常务理事会。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社会组织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和授权范围
社会组织分支机构的设置流程、管理办法、授权范围
一、总则
1、为加强和完善对本社会组织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的管理,更好地扶持和促进分支机构的发展,根据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和本社会组织章程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2、分支机构是根据行业需求和本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按照业务范围的划分和体现行业代表性的特点设立,专门从事某项业务或在某一领域开展活动的机构。分支机构可称为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3、分支机构隶属于本社会组织,是本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接受本社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
4、分支机构的工作是本社会组织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是本社会组织工作的补充和专业领域服务的延伸。在本社会组织章程规定和民政部门核准的本社会组织业务范围内,自主开展工作。所开展的工作须体现分支机构的特定属性,符合专业特点。
5、分支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按要求认真履行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
二、设立和终止
1、分支机构的设立应具有行业代表性,并遵循下列原则和条件: 1)尚未建立的行业,市场发育比较成或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业态、业种。
2)体现服务功能和专业特点,符合本社会组织章程所规定的业务范围。
3)与本社会组织已设立分支机构的名称、主要业务不冲突。4)有一定数量的发起单位。5)有规范的名称和固定住所。
2、分支机构设立的程序: 1)申报。发起单位提出申请报告。
2)初审。形成初步审核意见后,报负责人办公会初审。3)考核。对提名登记负责人进行考核。4)审核。负责人办公会审核。
5)通过。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议通过。6)登记。办理登机手续。登记材料准备:
1)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包括设立的理由、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经费来源;
2)拟提名登记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及对提名登记负责人的考核意见;
3)住所产权或使用权证明; 4)有关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3、分支机构的终止。分支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注销该分支机构:
1)没有发展前景的;
2)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没有继续存在必要的; 3)有严重违规和违法现象的。
三、管理
1、分支机构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视同本社会组织职能部门管理;接受统一领导,有本社会组织领导分工负责。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由本社会组织党政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或业界内符合条件的人士担任(兼任)。分管领导对主管的分支机构进行全面领导;登记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工作实施,并承担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
2、业务指导。本着发挥优势、资源共享、提升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本社会组织分支机构独立开展业务活动,同时加强对分支机构的业务指导。
1)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分支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业务进行指导。
2)按照本社会组织领导分管原则,建立职能部门与业务性质相近或工作关联度较大的分支机构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职能部门对分支机构的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
3)分支机构所开展的业务活动,对关乎行业全局、影响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本社会组织将协助分支机构统一规划,举全社会组织之力进行培育和打造。
3、分支机构应依据本社会组织章程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则(规定、制度),并报本社会组织党政领导审定后实施。分支机构不得单独制订章程。
4、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境内外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如:代表处、办事处、联络处)。
5、分支机构要建立议事制度,完善民主程序,强化内部管理。
6、分支机构的内部机构设置。
1)分支机构可内设机构,内设机构的名称应避免与本社会组织内设机构名称重叠,只可称之为“处”或“室”,不可称为“部”、“中心”、“研究会”、“联盟”等。分支机构的内设机构不得对外承包。
2)分支机构的内设机构需报本社会组织备案。
7、分支机构负责人可称“会长、副会长”、“主任、副主任”;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可称主任、副主任。
8、分支机构人事管理。
1)管理原则: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2)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职,采取委派或竞聘的方式产生。委派的正职、登记负责人由本社会组织提名、考核后,报负责人办公会审批,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其他专职负责人,由分支机构提名,本社会组织考核后报负责人审批,办公室行文。专职副职(含秘书长)一般不超过3人。副职为兼职的,由分支机构聘用,报办公室备案。
3)竞聘的,按有关人事管理制度规定的竞聘程序办理。4)分支机构正、副专职负责人(含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岁。
5)分支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由分支机构自行管理。
(1)分支机构须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完善用人手续。按照自愿原则,现有工作人员的行政关系、人事关系、《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签订等,仍可维持原来的渠道,报办公室备案;需要办理入职手续的在职工作人员,分支机构统一委托派遣单位办理相关手续。
(2)专职人员的聘用、辞退须报本社会组织备案。(3)工作人员的日常人事管理由分支机构负责。(4)用工费用由分支机构承担。
6)分支机构实行回避制度。配偶与直系亲属不得在同一个分支机构任职。
9、分支机构财务管理。
1)分支机构财务原则上归本社会组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执行本社会组织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办法,不得单独开设银行账户。
2)分支机构每年需完成本社会组织下达的一定数额的会费收缴任务。
3)由合作单位前期投入全部经费联合开展的活动,所得收入按协议可进入合作单位账户,但责任和风险由该单位相应承担。
4)分支机构的经费实行自筹,单独建账,分别核算。分支机构所收缴的会费,除本社会组织留用一定份额外,其余均由分支机构自行支配。
10、分支机构业务管理。
1)分支机构开展活动时,必须使用全称,英文的译名应与中文名称一致。
2)分支机构应每年按要求向本社会组织报送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可以纳入到本社会组织整体工作规划中,并按照本社会组织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进行实施。
3)分支机构必须根据自身的专业属性和特定领域,确定主营业务。要注重培育品牌,突出专业特色。
4)不符合分支机构业务范围、与本专业无关的、与其他单位合办,但没有签订合作协议的业务活动,一律不得开展。
5)分支机构重要事项和大型活动要事先向本社会组织有关业务归口部门进行申报。如:行业评比表彰、大型会展、培训竞赛、信息发布、涉外活动、庆典等,未经批准不得举办。
6)本社会组织部门要本着一盘棋的原则,积极支持、指导分支机构的相应工作。对于内容相近、性质相同的活动,可进行资源整合,联合举办。
11、分支机构印章管理。
1)分支机构的印章刻制由本社会组织办公室负责办理,交由指定人员掌管。
2)分支机构的印章使用,按本社会组织关于印章使用和管理规定执行。
3)分支机构不得自行刻制印章,其内设处室及部门不得刻制处室印章。
12、分支机构行文管理。
1)分支机构对外行文,执行本社会组织公文处理办法。2)分支机构举办重大事项或大型活动(指面向本社会组织所涉及范围或全行业的各类活动)须由本社会组织发文。
3)分支机构联系工作的一般性函件可不编本社会组织统一文号,自行发函。
4)分支机构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活动时,以联办方为主发文的,要会签本社会组织。
5)不得以分支机构为主体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协议。
13、分支机构成员发展。
1)分支机构可自行发展所属行业成员,但不具独立会员,所发展的成员为本社会组织会员。其成员可称为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不能称为理事、常务理事。
2)分支机构发展成员,须填写《入会申请登记表》,由分支机构审核后,提交理事会通过。
3)分支机构需按本社会组织统一要求制作成员证书、牌匾。
四、经费来源
1、代本社会组织发展会员所收取的会费;
2、会员的捐赠收入、有关单位的赞助;
3、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4、其他合法收入。
五、罚则
每年由本社会组织秘书长办公会组织对分支机构进行考核。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社会组织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1、对无工作计划的,无正当理由半年为开展活动的,重大事项、大型活动未报告的分支机构,则对其进行限期整改,或通报批评。
2、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乱收费的,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3、对擅自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及批复函,或出租、出借、私刻分支机构印章、私设小金库的,则按问题的性质和情节的轻重分别给予处理。
4、对超出登记业务范围进行业务活动的,或在经济活动中引起法律纠纷,对本社会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则视情节给予登记负责人通报批评、警告,并由该分支机构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直至撤销其登记负责人的职务。
5、分支机构在用工、用印、外市活动、网站等方面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或设立境内外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警告,并由该分支机构承担连带责任。
6、没有经费保障能力、不能完成会费收缴任务的,撤销该分支机构登记负责人的职务。
7、内部管理混乱,影响单位稳定发展的,经批评教育没有明显改进的,限期整改,并追究其登记负责人的责任。
8、有违反本规定的其它不良行为,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罚。
六、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2、本办法由本社会组织附则解释。
第三篇: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表彰流程及管理办法(定稿)
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表彰流程及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本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本社会组织公信力,促进本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规定中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是指本社会组织举办的下列活动:
1、以行业、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集体或个人为评选对象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2、以产品、作品、学术成果、服务、管理体系为评选对象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3、其他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属于业务活动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为对象的本社会组织内部考核评比,以及本社会组织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的奖项,不适用本规定。
三、本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符合本社会组织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得超出活动地域和业务领域;
2、坚持面向基层、注重实效,严格控制数量,防止过多过滥;
3、坚持非营利性原则,不得向评选对象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在评选前后收取各种相关费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费,不得以任何形式与营利性机构合作举办或者委托营利性机构举办;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做到奖项设置合理,评选范围和规模适当,评选条件和程序严格公正,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5、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或奖项的名称前应当冠以本社会组织名称,未经批准不得冠以“中国”、“全国”、“国际”、“世界”或其他类似字样。
四、本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按章程规定履行内部工作程序后,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
评比表彰事项应当包括: ●项目名称 ●理由依据 ●评选范围 ●评选数量 ●奖项设置 ●评选条件 ●评选程序 ●奖励办法
●活动周期和经费来源等。
五、本社会在本区域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由业务主管单位按归口请示上级部门,并在征求民政部门意见进行审核后,按程序报请,待批准后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审批结果。
六、本社会组织已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如需变更名称、评选范围、奖项设置、活动周期等内容,应当提出申请,按照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查。
七、本社会组织申请设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运作规范,组织机构健全、内部制度完善;
2、实行独立会计核算,有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所必需的经费。
3、本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接受所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并在工作报告中作为重大业务活动事项报告。
4、积极配合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和业务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制止、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本社会组织须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对待群众举报、抽查审计等手段,加强对本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并处理。
八、本社会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停止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1、申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时弄虚作假的;
2、不具备本规定条件的;
3、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对推动工作失去实际意义或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
九、未经上级批准,本社会组织不得与境外组织合作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十、本规定由本社会组织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聊城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
聊城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聊城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根据《聊城市医学会章程》第四章第三十三条关于设立专业委员会的规定和《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的规定,结合聊城市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会各专业委员会及其下设专业学组的组织建设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会各专业委员会是本会理事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本学科学术活动的学术分支机构。各专业委员会名称不得直接冠以“聊城”字样,正式名称为“聊城市医学会某某专业委员会”,不另定章程。各专业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学组。
第二章 任务和工作制度
第四条 专业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
一、坚持学会宗旨,根据本会的学术活动方针和总体计划,制定本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计划;
二、组织本专业委员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三、组织评议、审定与本专业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推荐优秀论文和科普作品;
四、掌握本专科的国内外及省内外科技动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五、承接有关部门委托的咨询工作;
六、组织本专业的继续教育,举办学习班和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
七、发现和推荐优秀科技人才,联系本专业科技人员,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八、指导有关专业学科的学术活动,沟通与有关专业委员会之间的业务联系。
九、完成本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 专业委员会要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大问题、计划等都要经过全委会讨论决定,特殊情况可由正、副主委研究决定,并及时报告本会。
第三章 成立的条件和办理程序
第六条 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专业已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门学科,与本会其他专业委员会不存在交叉重复;
二、本专业已形成覆盖全市的学术队伍,并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批热心学会工作的会员队伍;
三、能独立开展本专业的学术活动,组织继续医学教育,审编学术论文及培训资料。
第七条 申请成立专业委员会应由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提议,至少3人附议(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会员),并作为发起人,提出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报告,说明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现有专业队伍和医学会会员队伍的情况,成立专业委员会的目的、任务、必要性、活动范围、活动内容以及本专业学科的有关论著、科技成果,并填写成立专业委员会申请表,报市医学会。
第八条 受理成立专业委员会申请后,须经本会审核同意,并报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本会将办理结果及时通报发起人。
第九条 经审批同意组建的专业委员会由本会正式行文批复。在原发起人的基础上组成筹备组,在本会领导下,由本会和筹备组共同协商,提出全市委员的建议名单。委员所分布的地区和单位不宜过分集中,如发起人年龄超过60岁,原则上不进入委员会。在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并确认其医学会会员资格后,经本会审议,确定委员人选。
第十条 自常务理事会批准成立专业委员会之日起,应在一年内完成组建工作并开展有效的学术活动,否则即自动取消成立资格。
第四章 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和委员任期
第十一条 专业委员会实行委员制和主任委员负责制,委员总数以10-30人为宜,少数专业队伍庞大,学科范围较宽的专业委员会,可酌情增加若干人。
第十二条 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5人、秘书1-2人。
第十三条 专业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可以连任,但原则上连任主任委员不超过2届,副主任委员不超过3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隔届可以再任。
第五章 专业委员会改选办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 专业委员会的改选,由本会及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一、由本届主委、副主委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委员会改选方案,包括委员人数、各地分布比例和委员连任人数等。
二、我会将分配名额和建议名单送有关单位及辖市(区)医学会,经民主程序协商、酝酿、推荐出委员人选,报我会进行委员资格审查。如对推荐人选有异议,应及时调整。
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可根据现任主任委员推荐,经学会办公室考察审核提交会长办公会审议确定。亦可经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时到会委员必须超过委员会总人数的2/3以上方为有效。
第十五条 委员人选应是本学科中水平较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能联系和团结科技工作者、热心学会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骨干)的本会会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应由本学科中具有上述条件,并有较高声誉者担任。
第十六条 委员名额分配应注意本学科各主要领域的需要,适当照顾地区分布,但不要平均分配。第十七条 每届委员会改选,委员更新的比例不应少于1/3。要注意选拔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进入委员会。45岁以下的委员比例,争取达到不少于1/3。新增选委员的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凡年高体弱或离休退职,或本人不愿继续连任、不热心参加学会工作,以及调离本专业从事其他工作者,均不再推选连任。
第十八条 新任的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由本会确认并颁发聘书。本会正式行文将委员会名单通知各辖市(区)医学会及相关单位。
第十九条 主任委员在任期内,因故不能主持专业委员会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由本会与专业委员会协商,从副主任委员中推荐一名代理主任委员主持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因故空缺时,待换届时增补。
第二十条 凡本届卸任的、不在下届委员会继续任职的正、副主任委员可由下届委员会推荐审议通过,分别聘为名誉主任委员和顾问。名誉主任委员、顾问均任期一届。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一条 专业委员会应认真贯彻学会宗旨,切实制定学术活动计划,积极组织学术活动。本会年终将根据有关规定,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 专业委员会成立后,2年内不开展学术活动,经本会审核后报常务理事会批准予以调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二十三条 专业委员会违反《聊城市医学会章程》及有关规定,由本会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经常务理事会审批,予以调整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或撤消该专业委员会。
第五篇:重庆设立分公司流程,公司设立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重庆设立分公司流程,公司设立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请问分公司设立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设立公司已成为市场活动中的常见部分,设立公司流程并不难,但如何更好的经营公司,将企业做大做强才是令企业家和决策者头疼的问题。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间,在巨大的机会与风险并存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让设立公司成为发展的坚实的第一步,这才是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
重庆设立分公司流程
异地注册分公司,不仅要去工商局办理注册,还有很多程序,以下是详细的分公司注册流程及所需文件。
一、名称核定:
1、开办公司的全体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发起人签署的分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2、公司的法人资格证明:经工商行政管理局加盖公章的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执照》复印件(用工商局的营业执照专用复印纸复印);分公司负责人照片两张、非当地户籍的需暂住证、计生证,有些地方还需要务工证;
4、联系电话;公司委托代理人的证明(授权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
6、主要经营范围;
二、工商登记注册: 申请报告:公司董事长或分公司负责人签署的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申请书(加盖公章);
2、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公司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4、公司章程及设立分公司的文件、董事会决议(全体董事签名)或股东会决议;
5、分公司负责人照片(四张)、身份证原件及户籍证明、个人简历(一份)、暂住证、待业证原件;
6、雇工名单(18--24岁男性兵役状况证明、30岁以下学历证明等);
7、场地使用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协议,有的工商局要现场踏勘);房屋租赁合同、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
8、分公司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9、其他(如健康证、务工证等);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11、登记机关所发的全套登记表格及其他材料。
三、凭《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办理企业法人代码证书。
四、凭《营业执照》和《企业法人代码证书》开设银行帐户。
五、税务登记证(国税、地税)、申领发票。凭开办公司(总公司)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国税、地税)、分公司《营业执照》、《企业法人代码证书》、银行开户证明、财务人员相关资质证明等。
六、统计证。
七、社保账户等。流程的确非常麻烦,还有个办法就是异地注册办事处,对经营上有点影响,但简便多了,而且只需要在工商局或外经委办理就可以了。
公司设立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一、选择形式: 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3万元,需要2个(或以上)股东,从06年1月起新的公司法规定,允许1个股东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又称“一人有限公司”(但公司名称中不会有“一人”字样,执照上会注明“自然人独资”),最低注册资金10万元。如果你和朋友、家人合伙投资创业,可选择普通的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金3万元;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作为股东,则选择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金10万元。
二、注册公司的步骤:
1.核名:到工商局去领取一张“企业(字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表”,填写你准备取的公司名称,由工商局上网(工商局内部网)检索是否有重名,如果没有重名,就可以使用这个名称,就会核发一张“企业(字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租房:去专门的写字楼租一间办公室,如果你自己有厂房或者办公室也可以,有的地方不允许在居民楼里办公。租房后要签订租房合同,并让房东提供房产证的复印件。签订好租房合同后,还要到税务局去买印花税,按年租金的千分之一的税率购买,例如你的每年房租是1万元,那就要买10元钱的印花税,贴在房租合同的首页,后面凡是需要用到房租合同的地方,都需要是贴了印花税的合同复印件。
3.编写“公司章程”,章程的最后由所有股东签名。
4.刻私章: 去街上刻章的地方刻一个私章,给他们讲刻法人私章(方形的)。
5.到会计师事务所领取“银行询征函”:联系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领取一张“银行询征函”(必须是原件,会计师事务所盖鲜章)。
6.去银行开立公司验资户:所有股东带上自己入股的那一部分钱到银行,带上公司章程、工商局发的核名通知、法人代表的私章、身份证、用于验资的钱、空白询征函表格,到银行去开立公司帐户,你要告诉银行是开验资户。开立好公司帐户后,各个股东按自己出资额向公司帐户中存入相应的钱。银行会发给每个股东缴款单、并在询征函上盖银行的章。
7.办理验资报告:拿着银行出具的股东缴款单、银行盖章后的询征函,以及公司章程、核名通知、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
8.注册公司: 到工商局领取公司设立登记的各种表格,包括设立登记申请表、股东(发起人)名单、董事经理监理情况、法人代表登记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登记表。填好后,连同核名通知、公司章程、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一起交给工商局。
9.凭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的刻章社,去刻公章、财务章。后面步骤中,均需要用到公章或财务章。
10.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凭营业执照到技术监督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技术监督局会首先发一个预先受理代码证明文件,凭这个文件就可以办理后面的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户开户手续了。
11.去银行开基本户: 凭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去银行开立基本帐号。最好是在原来办理验资时的那个银行的同一网点去办理,开基本户需要填很多表,最好把能带齐的东西全部带上,包括营业执照正本原件、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公财章、法人章。开基本户时,还需要购买一个密码器,今后你的公司开支票、划款时,都需要使用密码器来生成密码。
12.办理税务登记:领取执照后,30日内到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税务登记证。一般的公司都需要办理2种税务登记证,即国税和地税。办理税务登记证时,必须有一个会计,因为税务局要求提交的资料其中有一项是会计资格证和身份证。
13.申请领购发票: 如果你的公司是销售商品的,应该到国税去申请发票,如果是服务性质的公司,则到地税申领发票。最后就开始营业了。注意每个月按时向税务申报税,即使没有开展业务不需要缴税,也要进行零申报,否则会被罚款的。
请问分公司设立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办理分公司设立登记:
1、《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企业设立登记申请表》、《投资者名录》、《企业负责人登记表》、《企业经营场所证明》等表格;
2、《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及《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指定(委托)书》;
4、总公司拨款证明;
5、公司对分公司负责人的任命文件,负责人不是本地的需要提供暂住证复印件;
6、加盖公司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7、总公司章程(应提交经公司登记机关备案并己加盖登记机关菱形章的章程)复印件;
8、公司拨付给分公司使用的资金数额证明文件;
9、经营范围涉及前置审批项目的,应提交有关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