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12:1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

第一篇: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

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

摘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和难点。文章通过阐述内部审计的发展演变,认为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目标趋于一致,在指出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内部审计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1941年成立时,两位创始人曾说:“需要产生了内部审计,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任何大企业都不能回避它。如果它们现在还没有设置内部审计,迟早都会设立。而且,如果按目前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它们将不得不很快建立起来。”而国内外公司治理的实践也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公司治理是实现企业目标和价值的有效途径,其宗旨在于为公司谋求更大的持续性和市场竞争优势,而合理的制衡机制是公司持续高效顺利运转的重要保障。随着不断参与增加管理价值的管理链,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日趋一致,构成了公司治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最大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愈加密切。作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受托责任的一种控制机制,内部审计通过履行监督和评价职能,促进受托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已经成为公司治理极具价值的资源。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和演变

20世纪40年代,随着管理层级增多、企业规模扩张和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加重,现代内部审计应运而生,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两权分离下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内部审计最初在财务领域开展,主要肩负监督、鉴证受托财务责任,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随着内部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1993年版的IIA《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将内部审计职能定义为监督和评价。而2001年最新版的IIA《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更是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这一全新的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至企业风险管理和公司内部治理领域,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及治理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实现经营目标。与该定义相对应的是,增值型审计在全球迅速兴起,已经成为组织价值增值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内部审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并于同年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较为迟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初步确立的大背景下,随着国企改制和股份公司治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3年发布了《内部审计准则》,并相继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一系列配套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该定义与IIA1993年版《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职能基本一致。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正处于国际内部审计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中期水平,过渡到增值型审计阶段是今后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随着内部审计重要性的不断增强,内部审计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初的监督和鉴证职能,具备了控制职能、监督职能、评价职能、保证职能和咨询职能(刘琳等,2009)等综合管理职能。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是要保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事会三权制衡,但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很有限。监事会机构形成松散,监视工作难以到位,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独立设置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工作,审计是他们的专职,可以将审计工作向纵深方面拓展。审计委员会要保证内部审计向其反映的事项都能得到重视,并向董事会报告。笔者认为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董事长的直接领导。地位比较超脱,能够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二、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现状和不足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是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权责利及明确相互制衡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企业形成清楚的利益和决策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有效和快速发展。企业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如果公司治理结构无效,再好的经营管理者都可能变坏,导致公司管理出现问题;若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进行监督和控制,管理者也可能被约束,并促使公司管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2003年成立以来,国资委就将推动所属国有企业成立董事会,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而2004年中航油、中储棉和2005年中国诚通等公司丑闻,更是直接暴露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从而促使国资委痛下决心,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因而2005年也被管理界和企业界称为“公司治理年”。与其他产业相比,企业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对企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在企业市场形势有利的条件下,国有企业集团正在着力通过规模扩张、资源重组和升级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此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但由于管理体制、规模扩大、多元化经营和运营方式的不适应,各种经营风险不断积聚增大。同时,鉴于我国立法体系、金融模式和传统文化等制约,国有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运行状况与其理论相去甚远,在很大程度上治理模式依然体现为一种政府干预之下的股东主权模式,呈现出与企业集团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所以也称之为委托代理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三种委托代理关系之中: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股东与监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从本质上来说,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出现的问题都是这三种基本关系及其衍生关系所产生的。分析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出现的现状和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

公司治理结构(也称之为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与控制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还没有完全形成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由于原有体制的弊端,国有股东并非是最终的财产所有者,只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这样就产生了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主体有:集团公司、国资局、国有资产经营或控股公司、行业主管部门、财政局等。然而,这些国有股东并非是最终的财产所有者,只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他们并不拥有索取其控制权使用收益的合法权益,当然也不承担其控制权使用的责任。这种情况使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不是一种财产所有者与法人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成为一种政治功利和经济目标的混合体,可能导致“国有产权虚置”或“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等后果。

(二)董事会构成和运作不够规范董事会是股份公司的权力机构,企业的法定代表,由两个以上的董事组成,有时又称管理委员会或执行委员会。除法律和章程规定应由股东大会行使的权力之外,其他事项均可由董事会决定。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的义务主要是:制作和保存董事会的议事录,备置公司章程和各种簿册,及时向股东大会报告资本的盈亏情况和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向有关机关申请破产等。可见,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一环,负责公司经营决策、业务执行并对外代表公司,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国有企业集团企业的董事会治理中存在着以下的主要问题:一是董事会结构不够合理;二是董事职责不清,权力制衡和内部分工有待细化;三是董事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专业和道德素质;四是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三)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监管职能在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事实分立使股东一般难以直接管理或控制公司,公司交由董事会治理。为了避免代表所有者的董事会因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的权益,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董事会进行制约和监督。多数国家设置了监事会为公司的专门监督机构,形成了股东会、股东、监事会对董事会及董事权力的多层监控机构。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对董事、经理等人员违反法律和章程的行为予以指正。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实际运营中,监事会的制约和监督功能常常被弱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法律规定不到位;2.监事会缺乏必要的独立性;3.监事会和董事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4.监事会成员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三、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要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更要坚持规范运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体制的难点所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不仅是国有企业集团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可以平衡公司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衡关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一系列的公司治理改革也将内部审计推向了前沿,内部审计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的必要环节。

(一)内部审计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不同利益主体拥有着不同动机的信息需求。如,经理层希望通过信息报告掌握经营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业绩和提高报酬打下基础;股东关心的信息是公司的绩效,并据此作出经营决策,而购买者则希望通过了解公司经营信息,决定是否继续做该公司的客户。内部审计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之一。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相关的会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既可约束管理层会计信息的编报权力,也可督促管理层及时披露会计信息,以此来缓解投资者与管理层间的信息失衡问题。通过维系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内部审计以规范的程序、独立的身份进行经济评价和鉴证,真实可靠地向监事会、董事会提供各种公司相关信息。

(二)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二者作为企业管理的形式,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特殊形式,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环节,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处于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有利于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和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审查和评估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和有效性,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司价值增值。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1年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为了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而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现代内部审计的理念和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不谋而合。内部审计可以通过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活动、业务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活动,以及保障公司治理的利益平衡机制等途径来增加公司价值。

(四)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有利补充。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因此起着鼓励诚实的作用。由于知道外部审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企业就会努力避免做那些在审计时可能会被发现的不光彩的事。然而,在经营行为发生之后外部审计机构才对其经营结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具有不完整性和滞后性。若想从本质上体现资产所有者的监督需求,则必须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角度加以考虑。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组织治理结构。而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组织框架。而内部审计凭借其独特的地位和职能,有利于制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内部组织治理机构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东红,朱秀霞。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2] 王光春。拓宽内部审计职能,降低企业并购风险[J].企业科技,2008(2)。

[3] 刘琳,陈小林。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J].审计与理财,2009(11)。

[4] 张洋。浅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

[5] 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6] 吕素玉。浅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会计之友,2005(5)。

[7] 万寿义,崔晓钟。内部审计价值变迁的结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财经问题研究,2009(11)。

[8] 陈佳俊。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功能的途径[J].中国审计,2009(21)。

[9] 周莉梅。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J].管理观察,2009(9)。

第二篇: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以分析公司治理的本质为切入点引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揭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运作机理,并阐明内部审计治理功能运行的基础,旨在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探寻内部审计在治理层面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治理机制

引言

近几年在国际上随着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内部审计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被提升到了公司治理的高度。特别是美国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牵出假账大案更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甚至公司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产生了新的认识。最近国外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公司业绩等方面可以产生积极的治理作用。而且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1947年以来对内部审计定义(包括内部审计的范围、职责、服务对象等)的7次①调整中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尽管是因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但其功能是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变革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将其推向了公司治理之层面,成为治理问题研究的新焦点。2002年IIA在《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报告中特别指出,健全的治理结构是由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大基石共同构 ① 1947年IIA在首次公布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中提出内部审计的定义,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IIA先后于1957年、1971年、1978年、1990年、1993年、1999年通过修订《职责说明书》和《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不断拓展内部审计的内涵。

可见,公司治理实质上不是解决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问题,而是通过恰当的责权利配置,有效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形成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权力制衡,从而实现公司增值和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减少、遏止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行为和现象,降低代理成本与监督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②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设计并实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权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创造价值;③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实现公司的科学化决策,为公司长期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将内部审计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中加以研究和探讨,并非偶然,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

1、同一性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两者均产生于同一基础,即两权分离而带来的代理行为。不同利益方之间不一致的目标函数在不对称信息及不完备契约的现实特性下不可避免会诱发委托—代理问题,于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的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就产生了在上层建立公司治理的需求。而内部审计的产生尽管要早于公司治理的提出,但其最先作为财产所有者为保证受托财产的完整、安全而对受托经营管理者所采取的监督手

论是指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由此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司治理希望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平衡不对称信息来维系各利益方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以及促进相互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而内部审计的出现则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2、互动性

公司治理是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为内部审计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而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它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中各利益方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又可以为公司治理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正确的信息支持,是治理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三、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运作机理

内部审计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显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密切关系在实务中日益得到加强,内部审计已经触及并参与治理层面的机制运作,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中形成监督、激励和决策三大机制并促之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由此,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1、内部审计参与监督治理机制

近几年大量国内外陆续曝光的公司财务丑闻事件显示,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相关权力得不到制约是公司内部治理失衡的重要因素。作为公司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势,内部审计通过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战略审计、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评价等业务活动的开展对公司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动态关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主要问题,分析偏差并提出改进方法与建设性建议,为治理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四、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运行条件

面对治理的需要,内部审计实务被推向了公司治理层面,IIA为推动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致力于新的实务框架的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为内部审计提出了属性标准,描述了开展内审活动的机构及人员的特点,指明了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实现的基础。

1、“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应在章程中正式确定,这一确定应与《标准》保持一致,并须经董事会批准。”①该标准提出了保证内部审计权威性的建议。权威性越大,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该建议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得到公司的权威认可,从而能为内审机构的正常工作提供较高的保障。

2、“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②该标准确立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客观的鉴定和评价,对内部审计业务的恰当开展是 ①②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1000条标准。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1100条标准。

审机构自然而然被强加了国家监督的职责,因此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会产生排斥感,使其得不到重视,内部审计缺乏内在建设的动力。显然,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从观念上有所转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逐步从推动内审建设的主导地位向引导、服务内审建设的角色转换,要侧重于通过外部制度基础方面的建设规范内部审计行业自律、通过推进国际相关学术、经验交流给予内部审计以理论和技术支持等等,逐渐培育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的内审建设需求,使内审建设成为企业自觉的一种自身建设行为。

2、重组内审机构组织模式,实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保证其治理功能的发挥。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普遍存在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最早作为财会部门内设监督机构的内部审计尽管这几年地位有所提高,但其机构设置多数还是平行或低于其他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这里既有公司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的原因,更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相应治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我国目前不论从理论政策层面还是实务技术层面都在倡导和推广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想将内部审计纳入公司治理视域有效发挥其治理功能,最理想的组织模式就是将内审机构置于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之下,同时在内审机构与公司管理层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可

第三篇:浅谈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浅谈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时值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内部审计不能为其所在单位带来多大的效益,对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起不到多少作用,或者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作用甚微,因而建议削弱内部审计的力量、甚至撤消内部审计。要分析这一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审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一、内部审计的特殊地位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起初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的代言人,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维护财经法纪为目的。而当前受这种观点影响,内部审计地位与政府审计地位之间、内部审计职能与国家派驻企业监事职能之间的界限就有所模糊,致使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机构的正常运作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一方面使内部审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从内部审计的本身来看,内部审计是建立于各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它从属于本单位的领导,是为本单位服务的。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领导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内部审计独立于单位内部其它各职能管理部门,接受本单位最高领导决策层的直接领导,并独立开展工作,充当参谋和助手,成为一个单位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一环,服务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本身的地位是特殊的。

从内部审计所开展的工作来看,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各有侧重、各有其特色和针对性,即便是同一行业、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的内审工作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内审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决定了内审所起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目前,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不仅仅指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单位内部制订的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反馈、跟踪等等。而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又可具体表现为以下多个方面。其

一、参谋与助手的功能:内部审计通过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判断,为领导决策层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其

二、建设的功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参与某些项目、工程等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其

三、保护的功能:内部审计通过查错纠弊,为本单位事业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其

四、调解协调的功能: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多个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工作时,能够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其

五、其它服务功能:如内部审计部门对外开展的咨询服务等等。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在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内审可有可无论”的提出实际上是否认了内部审计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恰恰反映出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了诸多制限,内审的作用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些制约因素有:决策层对内部审计是否重视;内部审计能否取得周围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内部审计能否取得相关部处的合作;内部审计是否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内部审计工作是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条件、手段是否跟上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等。

以上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项都将影响到内部审计能否顺利地开展工作,能否成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能否在该单位继续生存。例如,以 “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条件、手段是否跟上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点来说,随着形势的发展,如果内部审计的方法不从现在的财务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为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如果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不从手工审计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仍然采用旧的审计模式,那么,内部审计将无法进行,将无法在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讨论的不该是内部审计的去留问题,而应是如何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改变思路、作好参谋,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1999年6月26日,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董事会一致同意通过一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2000年12月,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标准委员会通过在新的专业实务框架下修订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对于内部审计活动或内部审计人员来说,新定义更倾向于反映当前世界各地正在实施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保证”和“咨询”的基本涵义反映了现代内部审计活动已经扩大了它的范畴。内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整合内审工作与相关需求、程序、策略和目标等;二是为组织贡献附加价值。这就出现了所谓“风险导向审计”(RBA)。风险导向审计要改变内审人员对于控制与风险的思考,使内审人员关心组织的目标和风险,使审计报告的重点前移到目前和未来的规划,把目前的经营管理控制同计划、策略和风险的评估结合起来。这种审计处理风险的方式有:用风险管理策略控制组织活动;在新的流程规范之后尽可能避免固有的风险和新产生的风险;将总风险分散。

这样,内部审计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控制系统本身,也不臵身于单位决策之外,而是更积极地了解和确认单位的风险,并加以评估和管理。风险导向审计将使内部审计接近单位经营活动的价值链,不断提供附加值服务,从而得到单位领导的肯定。

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新要求,内部审计应考虑逐步将工作内容从以前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的风险导向审计、经营审计,分析管理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增强整个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着眼,为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提供实现经营目标所需的顾问服务,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

三、转变工作做法,使内部审计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审计调查过程中,一般采取问题导向型审计方式。即鼓励被审部门的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表述所关心的问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使用正面而非责难性的措辞,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可改进的方法,不简单地予以暴露;将详细性的审计建议报告直接送给第一线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就地改进问题。

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是否受到重视,所提建议能否付诸实施,直接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而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又与审计报告的吸引力即审计报告的质量和编送艺术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编送审计报告时,要注重事实的准确性、清晰性、建议的可行性、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送的及时性。

同时,为使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易于理解和令人印象深刻,审计人员还可以考虑大量通过图表、照片、先进案例等直观形象的手段来阐述情况,争取管理当局的重视和支持。

另外,我国内审工作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基础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但是,在实施审计程序中存在实施不到位或没有实施的现象。审计人员最注重的是审计报告的撰写,当然一份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就象一项科研成果一样,它凝聚着审计人员的劳动和汗水,其中的审计建议更体现了审计工作所赋予审计人员的一份责任,但是在现实中却总有遗憾:许多组织并没有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实施完善的后续审计工作;而被审单位任审计报告中的问题找得多准、建议提得多好,在整改实施中却常常是变了形走了样,甚至有些被审单位往往把审计报告弃臵一旁,不予重视。这就使得内审的目的或价值得不到体现,违规违纪问题得不到纠正,且有损内部审计的可信度和威信,损害内审人员的忠诚度和职业形象,最终导致内审工作成为只图数量和业绩,而流于形式的工作,失去了它真正的内涵价值。

总之,内部审计的建立是为组织的管理提供服务的,如果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就存在价值危机(value crisis),就将面临较大的职业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合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才能由“内线”、“坐探”、“警察”,变成决策者的参谋和助手,内部审计工作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摘自: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王冬梅/张莉)

第四篇: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 2(小编推荐)

浅析内部审计的作用

【摘 要】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企业堵塞管理中的漏洞,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效果和投资效益。内部审计是由各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查清经营管理的效率、效果、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等,为改进管理与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提供各种改进措施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是由各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查清经营管理的效率、效果、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等,为改进管理与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提供各种改进措施。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涵义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和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包括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它是由专职审计机构和人员,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直接受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领导,依法对本部门或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的特点

服务对象的内向型。内部审计是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自身需要而建立的,处于部门或单位内部,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部门、本单位服务。内部审计实际上是本部门、本单位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审查内容的广泛性。内部审计不仅对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而且还对内部控制、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开展效益审计,其范围十分广泛。

审查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经常性。内部审计人员因常年在本部门、本单位进行审计监督活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并可随时了解企业的经济动态和信息,能随时针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工作,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执行。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缓解信息不对称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形成契约合同的各方存在着不同动机的信息需求,经理层期望通过信息报告掌握经营现状,从而为进一步粉饰自己的业绩、提高报酬而打下基础;股东要关心的信息是公司的绩效,并依此做出经营决策;潜在的购买者也希望通过了解公司经营信息,决定是否继续做该公司的客户。那么,谁最有资格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呢? 毫无疑问是内部审计,这一切都需要内部审计来完成。

(二)修正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在传统企业模式中,经营者与所有者合二为一,因此,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是其发自内心的需求。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主动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以监督企业内部中级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履行其职责的情况,当时的内部审计直接对经营者负责。在现代企业中,正是因为有受托责任的存在,较之传统企业来说,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又多了另一层担忧,如何清楚地鉴证其履行责任的情况并由经营者向所有者澄清责任,以便减轻所有者对其可能发生“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的忧虑,要求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也是经营者的需求。与传统企业模式下经营者对内部审计职能要求不同的是,在现代企业中,经营者除了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的职能部门进行审计外,还主动地要求其能够对经营决策进行审计监督,以保证决策能力的提高。

(三)预防和矫正虚假财务报表

内部审计是在内部实施连续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并确定和调查那些可能预示虚假财务报表迹象的最好选择。内部审计师在组织中所拥有的独特位置,熟知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能力及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内部控制环境的熟悉等这样一些因素。使其有能力确定和估计标志虚假财务报表可能性的信息。

(四)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不足

从国内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督体系方面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日趋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股权较为集中,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弱化,致使经营管理失控,决策程序流于形式:其次,因真正的所有者虚位,导致监事会动力不足,不能发挥监事会的法定监督职能;最后,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完整,经理人市场没有形成,而外部审计机构是在经营行为发生之后就其经营结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具有滞后性和不完整性,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导致了外部监督质量降低。

三、影响内部审计作用发挥的几个因素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健全

有的企业将审计机构和监察合并,有的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有的干脆

不设审计机构和人员。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这样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内部审计职能的模糊认识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有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些认识,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一方面使内部审计人员有“双向服务 ”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在:一是专职人员少、专业知识单

一、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改行而来,大多不是专业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二是审计理论钻研气氛不浓,对国际内审准则、内审发展状况、经验技术等知识了解甚少;三是审计手段落后,计算机程序审计、网络信息审计涉足甚少,电算化内部审计几乎处于空白;四是审计报告质量欠佳,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五是审计行为不规范,部分审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利用手中的权利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降低了内审人员的威信和形象。

四、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层次

在规范运作的企业,可以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要提高企业内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广大企业内审人员无后顾之忧。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企业内部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度的产物。内部审计对企业的依附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内部审计只能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代表企业对内实行经济监督,强化服务职能,确保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励机制中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内部审计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科学定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应冲破制约作用的范围,扩展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 盈利水平等作用的方面,通过评价企业组织内部的控制,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企业高效地运作和发展,以顺利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和战略。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深入开展经营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为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发挥建设性服务作用。

(三)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是指内部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包括: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的效率、查处问题的充分性和层次性,审计的广度和深,以及审计建议、审决定被企业采纳和实施的程度和效果。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计的实效性:一是从业实际、内审自身力、队伍素质结构出,选择企业当前生产营和管理过程中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作为突破口,调整部力量,加大审计力度,为企业排忧解难,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做到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手工和账表审计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审计相结合;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使内部审计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要在审计报告建议的质量上下功夫,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提出有价值、有份量的审计建议;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服务宏观调控。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三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处罚。在审计违法违纪问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办事,傲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适当、评价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防范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四)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以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同时,要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使内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使企业内审人员成为既懂财务会计、熟悉审计业务,又具备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技术职称资格化的企业内部审计专业队伍,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各项审计制度,以加快内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一)贝利、格拉姆林、拉姆蒂著,王光远译。内部审计思想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

(二)夏李君,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讨企业技术开发2005(10)

(三)李海英,企业内部审计面面观,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6)

(四)林张,论内部审计在健全公司治理中作用。中国内部审计2005(2)

第五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定稿]

摘要: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关键因素。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公司治理有效性最终得以实现,必须构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目前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中,内部审计所担任的角色并未突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造步伐的加快,完善内部审计体制迫在眉睫。内部审计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一决策层和高级管倒会,应充分发挥其在风险管理中的监督、评价作用,为业务的稳健运行保驾护航。

关健词: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控制

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健全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就银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应有的作用,谈一点看法。

一、握高对.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要性的认识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真正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面临着股改上的改革。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银布予证券保险会议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杨心和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侧弋金融企业制度,提高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所在。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国工商铡于这次改革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把建设现代金融企业作为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

“内控严密”是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重要目标。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既是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更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中作用。

l、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老滩士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内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按照现代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的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并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机制。由此可见,搞好公司治理,把银行办成市场经济下充满活力、管理规范、内控严密、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迫在眉睫的客观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和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内部控制体系,也促动了金融企业管理层对银行内部控制的进一步思考。公司治理问题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和揭露财务造假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内部审计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确保公司治理有效性最终得以实现,应实施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加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丛根本上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金融企业真正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轨道,就需要依靠地位相对超脱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达到客观反映企业经济效益,保护国家、企业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为加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提供保障。

2、内部审计具有不可替代性。内部审计扎根于部门、企业单位内部,贯穿于本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对本单位整过运行管理机制实施适时、有效监督,促进加强管

理、畅通政令、改善经营和提高效益发挥重要作用是外部监督机制无法替代的。首先,在审计的内容、目的和作用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很大的差别。政府审计对企业主要监督检查财务收支和经营的合规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社会审计主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而内部审计除了对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及会计报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外,更要对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是否有效地执行进行审计;在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和具体经营活动的审计上,外部审计侧重的是真实合法,而内部审计更侧重效益性。其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内部审计根据本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具体安排,其审计范围不受限制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外部审计的范围却是有限的;外部审计在开展工作是,要受到时间、人力等因素的影响,且工竹具有阶段性,而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经常地、随时地和手郭卖不断地监督;另外,在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对资料信息占有的及时性和广泛程度上,内部审计均优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现代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3、对所属企业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决定,是从严治企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工商银行进一步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和责任稽核,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对所属企业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4、内部审计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负有监督和评价的责任。根据国资委、财政部的要求,从2以又年起,中央企业要实行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资产损失及减值、折旧方法、坏帐列销等会计处理业务有更大的自主权。新企业会计制度也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真实反映和披露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如果实行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因此,维护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审计有监督和评价的责任。

5、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也要求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目前,在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商业银行的要求,其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隐患。如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虽然剥离了一部分不良资产,但按照五级分类口径仍较高,风险隐患较大;内控制度不健全,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制约,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案件时有发生;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率仍大大低于国际水平,存在的问题实质是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机构色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换,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所有这些迫切要求尽快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健全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任何一家企业有序高效运行都离不开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其重点就是内部审计。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国家审计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有关法律,在2003年5月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国家机关、金融企业、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该规定从法律上确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地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因而,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升公司企业治理水平,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产生的客又见玫果。李金华审计长曾指出“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不一样,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你所在的部门一单位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据此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应发挥好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发挥好监督和服务作用。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下,内部审汁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内部审计最主要的职能是发现和管理刊险,并提出改进风险管理建议。因此内部审计要以风险为导向,从彭昔防弊,逐步向对银刁录经营效益、风险控制和保障统一法人经营目标的完成方向转变。即从真实性、合规性为主向乒脸性、业绍律毛审计为主转变。突出杨自业务和高风险环节,要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准确分析、汁量和评价各业务、各岗位、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风险状况。要对银行经营乒脸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和警示。要通过在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方面为银行提供帮助等工作,发挥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管理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工作要将重心偏重于全业管理功能的发挥以及对经济效益实现程序的审查和评价。在银行经营的安全与发展上接男毛真正意义的保证,起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2、发挥好防护性、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要与时俱进,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实现审计重点由事后向业务全过程和内部评价转变。要积极组织实施事前、事中审计,把审计工作贯穿于银行经营的全过程,变事中为事前防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最大限度地避免夕脸,确保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以便更好地为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服务。采取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其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总体评价,督促和监督各级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能使决策层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其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内部审讨要调整传统的审计手段,探索新的审计手段,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应用,实现审计方法由以现场审计为主向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要充分利用银行的先进电子技术手段,广泛利用训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全面开展非现场审计。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精神和银行业审慎经营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非现场预瞥监测指标体系。要通过运用非现场审计风险监控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级行经营管理的整体性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发现重大风险,及时规避风险。

3、发挥增值的作用。内部审计要借鉴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的内审经验,采用逻辑性的审计方法和科学的抽样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瑙丈程的有效性,改善经营和增加组织的价值,从而帮助组织实现最终目标,提高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审计的内容要向经济效益审计、制度审计、经济责任审伟秘决策审计等方面 延伸。通过内部审计,使企业在资金、人员和财产等方面发挥最大效益,揭示出企业存在问题的根源。同时利用审计所掌握的内部信息,为企业深化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决策服务。促进企业经济有效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领导履行的经济责任做出切实的评价,在风险性、业绩性审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发挥“参谋”作用。内部审计在职能上不再是单一的监督者,而是监督评价职能并重,“警察、参谋”角色同演,要逐步向评价职能和参谋角色倾斜。内部审计要成为银行决策层获取可靠信息的重要来源;要紧紧围绕本单位各项经济目标和领导关心的难点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人开展审计监督,将问题查深查透,大胆反映和揭露,提出具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审计意见和切实可行建议,消除群众的疑虑,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银行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审计,使审计的时效性和预防性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要在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内审作用,必须加强制度、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质量。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内部审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要规范审计机构设置,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对董事会负责、独立运作的内部审计体制,确保内部审计不受其他方面的干扰,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要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不断强化和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内部审计人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业务飞速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内部审计队伍。四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同时要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避免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金融企业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成为金融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有力手段,是强化企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中心环节,具有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金融企业内部审计要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审计的新路子、新方法、为我国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和确保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下载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公司2013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xxx公司(以下简称“xxx公司”)始终将合规经营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公司领导自始至终强调:公司经营必须坚持规范的秩序和规则,如果公司违反......

    银行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影响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规定

    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企业可持续经营......

    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2009-7-21 12:18 戚闽粤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摘 要: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一项迫切任务,要从统一对内部......

    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

    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 胡金燕 管理学院 班级:0904 指导老师:王英兰 摘要: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或单位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它是内部......

    从公司治理角度,谈改善,内部审计质量

    从公司治理角度谈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摘 要:随着内部审计领域不断拓宽,力度不断加大,职能不断完善,其改善企业经营的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说,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内在需要,内部审......

    构建公司治理架构下的内部审计体系

    构建公司治理架构下的内部审计体系 农业银行总审计师、审计局局长贾祥森就农行出台审计章程答记者问2010年08月13日农业银行近期印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章......

    从GE模式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从GE模式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2015-07-09GE模式的先进性在于内审部门直接参与和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同时保持了与经营层的相对独立。这种机制保障了监督职能的独立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