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0:3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

第一篇: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

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

胡金燕

管理学院 班级:0904 指导老师:王英兰

摘要: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或单位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它是内部监督和控制的关键环节。我国前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形象地把内部审计比喻为保健医生,国际内部审计协会也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调本组织成员有效履行其职责”。鉴于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由于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不合理造成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的事实,加以外部审计机构业务的不断拓展,使得内部审计外包成为可能。在国外内部设计外包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本身起步较晚,并且存在较多的问题,因而对于内部审计的外包就有了更多的争议和质疑。基于此,本文想对内部审计外包做一些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外包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腐败和浪费,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牵出假账大案,内部审计作为公司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甚至公司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产生了新的认识。近年来,内部审计外包作为内部审计的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公司治理背景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发展新动向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问题,通过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对解决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的研究,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一、调查概述

(一)公司概况

江苏保利轴承钢管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筹建,位于盱眙县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本公司为专业生产轴承钢管的企业。产品销售于本工业开发区、常州、盐城、浙江、安徽等地,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汽车、摩托车、轴承、纺织、儿童玩具等各个行业。

(二)调查目的

因我公司在内部审计外包问题中存在不健全,不稳定的现状和原因。故选此题材来讨论研究以及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使之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不难理解,内部审计外包就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这种举措,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从总体上提升竞争优势,但是,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设计整份问卷时,我是按照这样的思路:1—3题反映的问题是有关被调查者的工作年限及经验情况,4-7题反应的问题是被调查者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看法,比如对内部审计的总体了

解情况、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情况等。8—11题中反映的问题是被调查者对公司治理背景下内部审计的作用,12—15题中反映的问题是被调查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途径和未来发展。

(四)问卷调查时间、对象和主要方法

我于2011年9月—10月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展开了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附近几家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个人小企业、私营企业等。共发调查问卷25份,回收25份,对于此次调查情况相对比较满意。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工作年限及经验情况

由这次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从被调查者工作年限特征上来看,56.4%的被调查者在目前的企业已工作2—4年,29.7%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年限已达4—8年,13.2%的工作年限已在8年以上,工作年限在1年以内的被调查者仅占了8.3%。由此可以看出,本次被调查者的工作年限都比较长,对所在企业的会计实务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二)被调查者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看法 1.对内部审计的总体了解情况

a.针对被调查者对内部审计的含义了解情况

图1 对内部审计的含义了解

对内部审计的总体了解情况对内部审计的总体了解情况非常了解基本了解有点了解不了解

b.对内部审计的历史了解情况 图2 对内部审计的历史了解

对内部审计的历史了解非常了解基本了解有点了解不了解

从图2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缺乏对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将这图

1、图2进行对比,作为会计人员,对内部审计的总体了解的多并不够,也应该同时了解对内部审计的历史了解。要深入了解透彻。这一点也是需要改进的。

三、公司治理背景下内部审计的作用

根据统计总结出五条:

1.确保信息真实性,缓解“代理问题”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补正公司治理结构 3.合理定位,增加企业价值

4.利用自身优势,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5.预防和矫正虚假财务报表

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常受干扰

在重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师职业实务标准》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条款中,要求内部审计活动是独立的。该标准更强调内部审计组织上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现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表面上也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受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独立性太差,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不健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条件限制,缺乏政府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企业甚至在财务部门设置内部审计岗位,另一方面内审人员与本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独立性不强,不能自主地开展工作,做出的审计处理决定有时也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审计业务的监督性与行政待遇的就地性,使得审计人员很难进入角色,久而久之,内部审计便失去了权威性。

(二)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首先,审计队伍中人才资源单一,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企业现阶段的内部审计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不合理,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法律、外语等方面的技能不全面,专业职称拥有比例不高的现象。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应当多元化。

其次,审计人员个人素质不高。审计工作是专业性、政策性要求很高,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审计理论和实务,而且要掌握会计税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政策水平和处事能力,才能通过审计查证,以口头和文字的形式正确反映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只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源于企业财会部门,来源渠道单一,造成具体相关专业的内审人员数量减少,不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专业知识面窄,不具备现代企业中内审要求的知识结构,严重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普遍存在对内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内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现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为数不少的企业领导者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将财务与审计混淆,甚至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没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展到企业管理与经营领域,使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很多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审计当成是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 的机构,认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限制了他们的职权,从心理上排斥内部审计。企业领导不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削弱内部审计的力量,使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缓慢。

五、推行内部审计外包在国内发展相应对策

1.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审计

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态度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企业管理层应使内部审计人员明白,外部审计师是来帮助他们而不是来抢他们饭碗的,消除担忧,增加信任感,使内部审计师真正接纳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弥补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的弊端。

2.加强内部审计服务的监管和规范

制定内部审计指导性规范,使内部审计服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部审计服务所导致的独立性等相关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3.企业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

内部审计外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内部审计外包进行决策分析,考虑是否开展外包以及外包的内容;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一方面根据审计署规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职能完全外包会产生很多种后遗症。因此,部分内审职能外包将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成本效益作出决策。企业应该设置内审部门,配备熟悉企业情况、业务水平精干的内部审计人员。并根据企业需要,聘请CPA或者其他的专门人才配合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领域,可以采用“作为内部审计补充”的形式,借助注册会计师完成依靠内部力量无法完成的工作。企业对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等方面可以采用“审计管理咨询”的形式。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任务不多,设置内审部门并配备内审人员将得不偿失,此时内审职能全部外包则可能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当然,更多企业可选择合作内审。在此形式下,企业保留较少的内审人员,通过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获得许多内审工作所需要的职业判断和知识技能,为企业节约了培训费用。内审人员能够利用外审人员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审工作,并就审计方式、审计目标等问题达成一致,内部审计人员还可把握审计建议的可行性,确保审计工作结果符合企业的特定情况,更具针对性。

公司正确选择外部专业机构和人员可以有效降低外包风险。首先,应选实力雄厚的专业机构,避免选择资质较差的外部专业机构和人员;其次,应考虑专业机构的的执业信誉,这是为公司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保证;第三,应了解专业机构在本行业审计的专业水平,必须具备相应专业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满足公司复杂而专业的审计工作要求;第四,是专业机构的收费标准,收费过高的外部专业机构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收费过低的外部专业机构可能达不到要求的内部审计目标,因而一般选择收费标准适中的外部专业机构。

无论企业选择哪种方式,都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和成本来决定。但是成本将不再是企业管理层作出决定的唯一依据,审计服务的有效性,即能否在相同的成本条件或更低的成本支出下,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4.要做好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控制

开展内部审计外包可以节约企业内部审计成本,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但同时也要警惕其伴随的风险。作为内部审计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审计外包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就内审服务的业务承接、人员配置、业务开展、责任限制、报酬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着重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机构选择、合同审查、监督控制等方面做好控制工作,从而降低事务所的风险,及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审服务。同时审计外包双方应及时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和信息,以保证外包目标的实现,降低审计外包的风险。

六、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着重成本与经济效益平衡以及风险管理的审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风险控制成本也逐步增加,然而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以最低或合理的成本有效地管理风险,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一大挑战。此外,如何执行风险评估?多久执行一次?如何确认企业该关注的风险都已被关注?风险容忍度是否合理?如何确保风险评估结论的关键风险正是企业应关注的关键所在?所辨识的关键风险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如消除、转嫁、降低或者直接承受),才能协助企业达成其目标?一连串让人应接不暇的问题,却是未来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必须面对的,并且必须以实实在在和稳扎稳打的态度来谨慎应对。国外审计实践清楚说明,风险治理已经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也进一步明确了此项内容。

2.更为独立且多向发展的内部审计从业方式。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90年对内部审计定义进行修订,其中明确内部审计通过向机构成员“提供分析、评估、介绍、建议和有关被审查活动的信息”以达到内部审计目标。同时,对内部审计的从业方式也仅仅做了“系统的”和“合规的”两方面的规定;也就是说,任何从业方式,只要符合这两个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均可采取,以方便其将最新的技术运用于审计过程中,以便更为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内部审计将由原来的事后检查、比对、评价等职能,转变为以达成企业目标自上而下地评估企业整体经营流程出发,来辨识、管理、监督风险,以及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咨询的职能,因而,内部审计的范围变得更加宽广。

3.内部审计功能的成员背景向多元化发展。

面对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大众、企业管理层以及相关利益团体等对内部审计的期许,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协助企业在目标达成和风险管理之间取得平衡,还要适当地成为CEO和CFO的战略伙伴,为审计工作之目的整合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全面了解企业整体经营流程,并熟练运用最新技术执行审计工作。众多的期望和要求,都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强化审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多多涉猎和学习诸如财务会计、企业治理、专案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将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更多不同背景、学有专精的人员,例如财务会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专家、企业治理人员或者风险治理专家等将紧密协作,共同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内部审计和咨询服务。

4.分包或外包方式成为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功能的重要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意识到内部审计对公司的重要性,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对广大的需求市场而言可谓供不应求;此外,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尚无成立内部审计职能的能力或资源;或者即便有,但也不足以满足眼前的需要;或者是培训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快速成长的速度。结束语

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都因受托经济责任产生而产生,又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公司治理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它提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环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内部制度安排。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其地位已经被提到“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的高度,它是治理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石,有效的内部审计才能保证有效的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外包是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将内部审计外包,不但可以利用外包机构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为企业服务,而且可以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内部审计外包,是公司理性选择的结果,正确看待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助于内审作用的最大发挥。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还在着许多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分析研究我国内部审计外包问题,对于缓解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中的矛盾,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张巧良,杨蔚,邹伟.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评价功能研究[J] .商业时代,2006,(31):41-43.

[2]王琴,苑振前.试论内部审计外包在我国的应用[J].审计月刊,2007,(6):27-28. [3]冯永梅.内部审计外包的策略分析[J].财会月刊,2007,(9):61-62. [4]杨瑞龙.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国运,胡艳丽.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J].审计研究,2005,(5):49. [7]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经济,2006,(5):119. [8]曹亦云.内部审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J ].会计之友,2010,(4):57-59.

[9]钱光明,李士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6):66-67. [10]孙梦颖.企业内部审计就外包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8):90-93. [11]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2):11-18.

第二篇: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以分析公司治理的本质为切入点引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揭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运作机理,并阐明内部审计治理功能运行的基础,旨在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探寻内部审计在治理层面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治理机制

引言

近几年在国际上随着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内部审计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被提升到了公司治理的高度。特别是美国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牵出假账大案更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甚至公司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产生了新的认识。最近国外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公司业绩等方面可以产生积极的治理作用。而且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1947年以来对内部审计定义(包括内部审计的范围、职责、服务对象等)的7次①调整中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尽管是因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但其功能是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变革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将其推向了公司治理之层面,成为治理问题研究的新焦点。2002年IIA在《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报告中特别指出,健全的治理结构是由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大基石共同构 ① 1947年IIA在首次公布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中提出内部审计的定义,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IIA先后于1957年、1971年、1978年、1990年、1993年、1999年通过修订《职责说明书》和《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不断拓展内部审计的内涵。

可见,公司治理实质上不是解决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问题,而是通过恰当的责权利配置,有效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形成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权力制衡,从而实现公司增值和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减少、遏止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行为和现象,降低代理成本与监督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②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设计并实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权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创造价值;③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实现公司的科学化决策,为公司长期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将内部审计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中加以研究和探讨,并非偶然,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

1、同一性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两者均产生于同一基础,即两权分离而带来的代理行为。不同利益方之间不一致的目标函数在不对称信息及不完备契约的现实特性下不可避免会诱发委托—代理问题,于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的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就产生了在上层建立公司治理的需求。而内部审计的产生尽管要早于公司治理的提出,但其最先作为财产所有者为保证受托财产的完整、安全而对受托经营管理者所采取的监督手

论是指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由此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司治理希望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平衡不对称信息来维系各利益方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以及促进相互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而内部审计的出现则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2、互动性

公司治理是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为内部审计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而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它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中各利益方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又可以为公司治理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正确的信息支持,是治理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三、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运作机理

内部审计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显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密切关系在实务中日益得到加强,内部审计已经触及并参与治理层面的机制运作,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中形成监督、激励和决策三大机制并促之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由此,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1、内部审计参与监督治理机制

近几年大量国内外陆续曝光的公司财务丑闻事件显示,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相关权力得不到制约是公司内部治理失衡的重要因素。作为公司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势,内部审计通过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战略审计、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评价等业务活动的开展对公司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动态关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主要问题,分析偏差并提出改进方法与建设性建议,为治理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四、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运行条件

面对治理的需要,内部审计实务被推向了公司治理层面,IIA为推动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致力于新的实务框架的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为内部审计提出了属性标准,描述了开展内审活动的机构及人员的特点,指明了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实现的基础。

1、“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应在章程中正式确定,这一确定应与《标准》保持一致,并须经董事会批准。”①该标准提出了保证内部审计权威性的建议。权威性越大,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该建议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得到公司的权威认可,从而能为内审机构的正常工作提供较高的保障。

2、“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②该标准确立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客观的鉴定和评价,对内部审计业务的恰当开展是 ①②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1000条标准。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1100条标准。

审机构自然而然被强加了国家监督的职责,因此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会产生排斥感,使其得不到重视,内部审计缺乏内在建设的动力。显然,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从观念上有所转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逐步从推动内审建设的主导地位向引导、服务内审建设的角色转换,要侧重于通过外部制度基础方面的建设规范内部审计行业自律、通过推进国际相关学术、经验交流给予内部审计以理论和技术支持等等,逐渐培育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的内审建设需求,使内审建设成为企业自觉的一种自身建设行为。

2、重组内审机构组织模式,实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保证其治理功能的发挥。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普遍存在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最早作为财会部门内设监督机构的内部审计尽管这几年地位有所提高,但其机构设置多数还是平行或低于其他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这里既有公司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的原因,更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相应治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我国目前不论从理论政策层面还是实务技术层面都在倡导和推广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想将内部审计纳入公司治理视域有效发挥其治理功能,最理想的组织模式就是将内审机构置于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之下,同时在内审机构与公司管理层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可

第三篇:构建公司治理架构下的内部审计体系

构建公司治理架构下的内部审计体系 农业银行总审计师、审计局局长贾祥森就农行出台审计章程

答记者问

2010年08月13日

农业银行近期印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章程》(下称《审计章程》)并正式在全行实施,为便于全系统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审计章程》,日前,记者就《审计章程》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等采访了农业银行总审计师、审计局局长贾祥森。

问: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农业银行出台《审计章程》的背景。

答: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审计体制改革后,向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体系初步建成,全行审计工作的理念、定位和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一些审计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发展;二是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根据现实情况,下发了一系列监管指引、规范等,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在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和审计工作质效方面作出保证。基于这两个背景,在去年审计组织架构基本到位后,我们就着手启动审计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了《审计章程》,并经过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实施。

当前农行审计正处于全面转型的特殊时期,一些新的审计制度与改革前的工作办法、规范并存,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情况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我们将结合章程的出台,建立一套规范的审计制度体系。

问:作为审计体制改革后出台的第一项审计工作制度,《审计章程》有哪些特点?答:《审计章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新理念、新定位和新职能要求,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全面转型,与《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工作规定》等原审计制度比较,发生了质的变化。总体来说,《审计章程》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权威性。《审计章程》是农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文件之一,具有广泛的约束力,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活动的依据,充分代表了董事会对审计监督的授权,这种授权与公司决策、管理及监控系统的有效运作关系密切,是全行各部门、各分支结构都必须遵循的制度规范,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二是科学性。《审计章程》的起草借鉴了《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等相关规定以及国内同业的经验做法,是经过深入细致研究、并经历数十次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后最终形成的,突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理念,明确了以价值增值为核心的全新审计定位,强调了以技术创新为抓手的先进审计方法,并根据农行业务发展需要对审计职能范围予以适当扩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对当前乃至将来做好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是规范性。作为审计制度体系的核心和纲领性文件,《审计章程》从农行内部审计的机构人员,职责权限、程序方法、报告路径和质量控制以及考核问责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为下一步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配套手册及规范提供了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统一、规范的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

问:《审计章程》从多个方面对审计工作做出了规范。请问,在贯彻落实《审计章程》时应重点关注哪些事项?

答:为贯彻落实董事会要求,全面巩固审计体制改革成果,确保审计监督职能发挥,真正实现审计转型,《审计章程》重点对七个方面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明确。

第一,关于审计定义。《审计章程》在对内部审计进行定义时,突出了改革后我行审计工作新理念、新地位和新作用,重点明确了三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独立性要求,提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与咨询活动,不受行内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涉;二是代表董事会,以风险为导向,俯视和审视全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审计工作的宗旨是促进全行稳健发展和董事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加价值。

第二,关于审计目标。《审计章程》对审计目标的描述采用了递进方式,分三层展开:第一层是基本目标,主要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规章和本行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第二层是主要目标,重点对本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第三层是最终目标和宗旨,即促进本行经营管理、经营绩效和业务运营不断改善,增加价值。

第三,关于报告路线。《审计章程》明确,我行审计工作实行双线报告制:一是审计机构每季度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工作情况,重大审计事项及时报告;二是及时向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送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发现问题。同时明确,经董事会授权,审计工作负责人每年向全行工作会议提交审计工作报告,通报上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审计发现问题及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

第四,关于审计职责。《审计章程》明确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并要求审计机构应以风险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同时按照经营管理、行为和绩效等三大类,具体列示了12个主要审计事项,充分体现了审计转型的新要求。此外,还明确审计部门负责国家监管部门(包括国家审计署)的业务联系和协调检查,协助董事会就外部审计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的聘请、续聘或改聘等开展工作。

第五,关于审计权限。为确保审计职责的有效履行,《审计章程》重点对包括知情权、检查权、取证权、临时处置权、公告权和建议权等在内的审计权限进行了明确。比如,临时处置权就规定了在哪些情况下,审计机构有权对不当行为予以制止,甚至暂时停止有关人员的工作。而审计建议权则规定,一方面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违规责任人,有权提出处理建议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另一方面,对被审计单位所执行的上级主管部门的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有权建议主管部门予以纠正。另外,根据公司治理要求,对员工或单位实施经济处罚属于经营管理手段,不再由审计部门承担。因此章程未对审计处罚权进行明确。第六,关于审计程序。《审计章程》按照审前准备、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处理和质量评估等环节对审计程序进行了明确。其中需要重点关注三点:一是在审计报告阶段明确了两个层面的报告,提出建立审计报告审议制度;二是在审计处理阶段明确了审计机构应编制审计意见书、审计提示和管理建议书等审计结果文本,及时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持续关注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三是在审计质量评估阶段明确了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评估,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做出评价。第七,关于审计质量控制。这是《审计章程》重点设置的章节,专门对审计质量控制进行明确在我行尚属首次。章程从两个层面对审计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一是从全过程质量控制角度,明确了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今后将依据章程专门制定具体办法;二是从审计质量的保证措施角度,对保障审计质量的独立性要求、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和审计回避等进行了明确,将来以审计规范予以保障。

问:审计局今后还将通过哪些措施,进一步推进《审计章程》在全行的落地实施。答: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审计章程》的实施。一是加快各项审计管理办法及与之配套的规范、手册和细则的制定,完善审计制度体系。目前,相关管理办法、五项审计手册和若干审计规范正在加紧制定。要通过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审计运行机制,促进审计职责的履行和审计质量的提高,帮助各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实现共赢。二是加强审计培训。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审计章程》,近期在长春举办审计实务培训班,10月份将再次举办审计管理培训班,重点就审计章程及配套审计制度进行培训,加深审计人员对审计章程的理解。三是在工作中抓好落实。严格按照《审计章程》的要求,推进审计转型,实现由过去单一的合规性检查向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行为审计和绩效审计转变,揭示各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全行经营管理的目标的实现,实现审计价值增值。

第四篇: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探讨

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探讨

摘要:近年来,医院逐渐将后勤服务中的部分业务承包给具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经营管理,这种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节约成后勤管理成本,有利于医院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由此,医院内部对外包项目的监督管理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医院内部审计如何协助医院加强对后勤外包业务的管理和监督,以促进医院内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院 后勤外包业务 内部审计 探讨

一、医院后勤社会化现??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医院后勤改革的不断推行,医院逐渐将后勤服务中的部分业务,如病房用品洗涤、卫生保洁、保安、绿化、病人护送、空调维修保养以及食堂等业务承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经营管理。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特殊岗位需要专业人员的矛盾,减轻了医院管理的负担,为医院节约了运营成本,使医院能够集中精力致力于医疗、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同时,医院后勤业务的外包,引进了竞争机制,促使医院后勤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服务,促使医院后勤服务逐步纳入专业化、科学化。我院也在近几年中,逐步将保洁、洗涤、护工、食堂、空调维保、保安等项目进行服务外包。

但是,随着医院后勤外包的服务内容逐项增多,医院对后勤外包业务的管理和监督也越来越为重要。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治理手段,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协助医院加强对外包业务的审计和监督,以审计促管理。

二、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的含义和目的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是指医院审计部门对医院后勤服务外包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的审计和评价。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治理手段,通过对后勤外包业务的审计和监督,可对参与外包业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医院后勤外包业务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提高业务外包期间的后勤服务质量,提高外包管理工作的效益,促进医院内部改善经营管理。

三、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范围和方法

(一)审计范围

1、医院制定的有关外包业务的相关制度

像食堂、保洁、护送等外包业务的日常管理,医院一般规定由后勤部门负责。审计时,可从后勤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度入手,向后勤部门收集相关工作制度,了解医院后勤外包业务的管理思路是否合理合规,对后勤外包业务的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仔细查看具体负责管理人员的工作记录,了解是否对日常管理有记录,是否定期对外包业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是否针对问题对日常管理工作做出相关调整。

2、外包业务对外承包,招投标的情况

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对外承包与招投标情况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对外承包与招投标情况所进行的内部审计,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外包业务。首先,应关注医院是否建立了完备招标管理程序,该业务外包是否实施了招标程序,例如是否通过公共平台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内容是否合理,招标范围是否明确。其次,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注意以招投标单位的资质与业绩情况为依据,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公开招标以及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最后,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审计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对外承包的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的流程,招标过程是否公开公正,招标人与中标人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合理等。

3、外包合同订立及内容确定情况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外包合同的订立情况进行审计,了解合同的内容是否全面合法,是否对承包方的承包方式、付款方式以及双方的权利于义务等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否违反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是否有明确的合同期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合同的审计专业性较强,必要时,可以向专业人员请教。

4、外包业务合同的执行情况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注意对医院后勤外包业务的日常工作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并依据合同内容与外包业务的日常工作记录进行进一步实地调查,了解外包业务的实际执行情况。例如,在对医院的外包保洁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注意对保洁的范围、保洁的内容、保洁公司的人员分配情况以及保洁工作人员的个人情况等进行检查。

5、外包业务的评价情况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医院后勤外包业务的评价情况进行内部审计时,首先应当注意检查评价外包业务的评价条款是否足够全面,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公平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应当注意检查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对外包业务的评价记录,查看其是否完整,是否实事求是。或者向临床科室了解对外包业务的评价情况。

(二)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工作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审计目的而对审计对象进行检查分析,以形成审计结论的技术手段。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审阅法、复算法、比较分析法、询问调查法、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其中,审阅法主要用于对后勤服务外包的招投标资料审阅中标公司投标情况及资质情况;审阅医院与中标公司合同、协议签订情况;以及调阅会计凭证、账簿等,审阅支付给中标公司服务费用情况。

比较分析法:审计科可以调阅医院对各业务中标公司日常服务工作评定资料,与合同、协议签订的服务内容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中标公司履约情况和后勤部门管理情况。

观察法和询问调查法:审计人员可以随机抽查和走访医院病房,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正式或非正式会谈,查看后勤服务现场(比如保洁),从而向审计项目关联单位及个人直接或间接了解评价对象的信息,形成初步判断和评价。

调查问卷法:针对后勤服务外包业务的特点,审计人员可以审计调查表,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收集、分析调查问卷,从而推断确定目标群体满意度,进而评价本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实施医院后勤业务外包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

(一)事前审计:参与医院后勤服务外包事项的事前监督,防患未然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医院的相关制度进行审计,确保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各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监督;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应参与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信?u、管理水平以及用户评价等进行市场调研,广泛听取其他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对招标文件中有关评标要求及评标标准的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审查。并对开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最后,内部审计部门应对签订的外包合同进行审查,重点关注合同中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一致;外包业务的具体内容与范围、双方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有无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服务费用的计算、考核标准等是否明晰。

(二)事中审计:控制费用,保证质量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医院后勤外包业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监督,了解医院后勤业务管理部门以及外包单位是否按合同规定履行业务,相关服务费用结算是否准确等。内审人员可根据外包业务的性质、服务对象、费用计算标准等确定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例如,我院保洁项目的服务费用是按照保洁人员岗位人数计算的,我院审计人员在此前开展的后勤外包业务专项审计中就重点复核、关注了保洁人员岗位增减变动、授权人员签字,并现场对保洁人员的在岗情况进行了突击抽查,了解岗位设置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虚报人数、缺勤等损坏医院利益行为的发生。又如,在对医院病房护工服务进行内部审计时,我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采取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对医院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进行重点审核。

对于在以上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内审人员应及时汇总并提出整改措施,与后勤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进行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反馈意见及解决方案,促使审计建议及时、准确落实。

(三)事后审计:进行综合分析,以审计促管理

事后审计是指: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外包业务完成后,依据外包合同的标准进行验收与绩效评估,对整个服务期间外包业务的服务质量、服务费用,以及医院相关部门对外包单位管理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客观评价。结合事前、事中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与原因分析,广泛听取临床科室意见,研究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该外包业务相关行业的市场价格、技术水平等因素的编号以及给医院带来的影响提出前瞻性意见,为医院下一步选择外包单位以及服务方式,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以达到保障外包业务服务资料,降级成本的目的。

五、结束语

医院后勤外包业务内部审计的开展通过对医院后勤外包业务的事前监督、事中审计以及事后审计对医院后勤服务事项做出了客观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促使员工正确认识医院后勤服务,在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和促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阮肖晖,黄汉津.国内外医院后勤服务业务外包的对比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05年11期

[2]韦来平,孔秋枫.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监督与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06期

[3]刘莉.论医院后勤企业集团的管理审计[J].中华现代医学管理杂志,2007年02期

第五篇: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

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

国外最早的内部审计外包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O世纪8O年代末期。1982年,AICPA发布了《业务审计合约》的报告,将业务审计从一项由公司内部提供的服务,重新界定为可以由外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承包人来提供的服务。这便为外部提供者进行内部审计服务敞开了大门。1988年,注册会计师便开始游说 “财 富 100强 ”企业外包其内部审计业务(Barr& Stanley,1993),但未形成气候。1991年 4月底,有假消息称“美国一家大银行将其包括200名职业人员及助理人员在内的内部审计职能部门整体外包”,这则假消息使内部审计界极为“震惊”(Courtemanche,1991),但内部审计外包还是在9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外包的政策制度及文章从制度层面和理论与实务层面进行分类研究,找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制度层面的研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等职业团体对内部审计外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性研究,并且随着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其观点和态度也在不断的转变。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执行委员会发布了道德准则解 释《征求意见稿 :扩展的审计服务》,认为外包不会损害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只要 ;(1)依然是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负责 ;(2)事务所没有成为客户的管理层或雇员,或扮演类似角色 ;(3)内部审计职能不是从事实时的监控活动。之后,AICPA又成立了“确认服务特别委员会”。探讨可 由外部 审计人员提供的各种确认服务的新形式,为注册会计师争夺内部审计服务大开绿灯。作为 内部审计的权威组织。IIA的观点是逐渐转变的。开始时,IIA努力地反击外包,其最有力地回击是 1996年 1月 19日.在 AICPA职业道德执行委员会的开幕会上,IIA大胆地提 出反对完全将内部 审计职能外包给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因为这将损害事务所的独立性。而在96年末,IIA和其他的财务报告认为,外包是一项对于改善内部和外部审计质量的有益的和节约成本的方式。随后,IIA(1998)指出,会计服务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是日益增加的新的确认服务,特别地是,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对于执业会计师来讲是一个新出现的。并且具有潜在丰厚利润的市场。

2000年美国 SEC规定,业务审计都可以外包,但与内部控制、财务系统、财务报表有关的内部审计,如果客户公司总资产规模在 2亿美元以上,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内部审计服务不得超过 40%。

安然事件之后,美 国国会 于 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加强 了对审计师独立性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对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的限制性条款,即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得 同时既承担企业 的外部审计又承担企业 的内部审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师事务所外包业务的拓展,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内部审计外包的进一步规范。

2003年 1月 13日,在给美 国 SEC的文件中.IIA明确表示 :“由于对独立性的损害,内部审计服务不能 由审计公 司财务报告 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2004年 IIA再次表示 .内部审计业务可 由多个不 同的主体提供,但仍强调了即使法律允许,考虑到其对独立性的损害,内部审计服务不能由审计公司财务报告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的提供。与国外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没有现成的与内部审计外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 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定义的规定,仍强调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但在 IIA影响的大环境下,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 和国外事务所在 中国业务的开展,也使得中国部分的企业尝试内部审计外包,很多学者也更是对内部审计外包进行了研究。

(二)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文献综述

1、关于内部审计开展状况的研究

Pelfrey& Peacock(1995)的调查显示 .16%的公司涉足了内部设计外包。1997年,Kusel等(1997)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1%的美国公司和 3l%的加拿大公司都至少外包了部分内部 审计职能,另外未推行外包的公司中,有32.4%的美 国公司和 36%的加拿大公司表示有意在未来外包 内部审计职能。Petravick(1997)对美国金融机构管理的调查表明:将内部审计外包的公司占到三分之一,未将内部审计外包者也占到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的公司要 么是尚未设立 内审部门,要么审计职能 由母公司履行。Ritteneherg&Covaleski(1997)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外包内部审计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Krishn&Zhou(1998)的调查显示,内部审计外包在规模公司更为流行,像财富100强公司有5以上外包了相当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Chades L. Martin & Miehsell K.Lav(2000)在一项对 13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中发现,25%的美国公司和 31.5%的加拿大公司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审计组织执行。暂时没外包的企业中有 1/3以上表示计划将在未来间实施 内部审计外包。Jenny Goodwin(200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企业首席内部审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每个部门有超过的内部审计活动外部化。而对于一项相似的部审计业务,公共部门比私营部门更加倾向使用外聘审计师来提供这项服务。Peter CarNava Subramaniam & Kann Chua e Chi(2007)对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99家司进行的内部审计外包情况进 行研究 .54.5%公司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而 45.5%公司外包了部分或者全部的内部审计职能。

2、关于内部审计外包原因的研究

根据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 1999年对美一些公司的经理选聘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动因调查结果表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主要动因包括 :(1)节约审计成本(60%);

(2)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占17%);(3)替代不合格的内部审计师(占10%);(4)更加相信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占13%)。从调查结果以看出,节约审计成本是主要动因。

Sunita S.Ahlawat$D Jordan Lowe(2004)的实证研究指出,经济的压力也会迫使很多企 业不得不把外部化作为内部审计职能的一个替代性选择。

Lynda S.Ramirez—Blust(2007)的研究,通过外包内部审计 .组织可以避免招聘、培训及员工更替时的费用。成本的节约使得企业处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乐意将自己的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者全部外包。

国内:张翌轩(1996)指 出,外部化是内部审计专业面临的新挑战之一,他认为,外来专业的竞争促成了外部化的形成,“公司为了改变成本机构”导致外部化的发展越来越快。

刘峰、刘海燕(2000)从代理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他们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守约成本 .它是因为代理问题而产生的 .其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和最大化企业价值,只要可以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有可能。

赵光宏(2003)将 外部化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 :社会分工专业化和企业对价值最大化的追求 ;内审的缺陷需要通过外部化加以弥补以及外部审计人员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可能性。他认为,内部审计的外部化作为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动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内部审计部分与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的竞争。

姜薇(2005)指 出外部化不是为了削弱或取代内部审计,而是通过内外部审计资源的结合,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制约作用。

3、关于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研究

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国外的很多学者也进行了分析。Martin、Lavine(2000)以 Barr&Stanley(1993)的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内部审计的四种外包形式 :补充、审计管理咨询、全外包和替代。“替代”这种形式直接威胁到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生存,引起的争议也最大。

D Jordan & Lowe& Marshall A Geiger&Kurt Pany对 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了较多的研 究。2001年,他们从信贷中的角度做了一个调查,把外部化分为五种情况 :l、不委外 ;

2、委托给非外部审计机构 ;

3、委托给 同时从事管理职能的外部审计机构 ;

4、使用相同的审计人员从室内外部审计 ;

5、使用不同的审计人员。结果显示第三种情况的审计独立性、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取得贷款 的可能性均最低。在 2002年他们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预期和决策,提倡使用不同的审计人员分别从事内部 审计以解决独立性问题。

国内:周为利(2002)提 出 “合作 内审”的外部化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能够使内部审计的成本与效益达到最佳均衡。

魏一华(2005)通 过对我 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后提出,中小企业外包应该走一条“全部外包——合作 内审——审计管理咨询——协力式委外”的动态发展模式。

赵娜(2006)认为,内部审计外包不应该被理为不加区分和选择的整体“出让”,通过对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比较及优势分析,提出我国应采取部分外包。即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结合开展审计业务。

4、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及对策的研究

George R Aldizer III& James D Cashell&Dale R Martin(2003)认为外部化对公司和事

务所双方都有利 :对企业而言,外部化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专业性的服务 ;对事务所而言,接受外部化委托无疑可以增加收入,均衡事务所的业务量,而且通过内部审计获得的信息对年终 审计也有用,相应的可以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率。

Lynda S.Ramirez—Blust(2007)研究指出通过内部审计外包,对必需的资源进行支付来 减少固定成本,提高独立性,可以获得信息技术、舞弊和其他风险领域的熟练的审计专业知识。

国内:王光远(2002)探讨了内部管理审计的外部化问题 .他认为 .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审计组对同一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并不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崔刚(2005)打破以往的常规,以组织发展与战略管理为背景,采用辩证的方法阐述了内 部审计外部化的原理依据及其对于组织经营和管理控制的多元影响,并据此提出内部审计 外部化的策略分析模式,进一步强调对外部化之后委托代理双方的资源、能力、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有机整合 .以保证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施效果。

庄莉(2006)提出我国应从转变观念、重设机构 ;加强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沟通以及对外包进行风险分析控制人手开展 内部审计外包工作。并指出外包最终要走 出一条 “从 内到外——从~'t-N内”的演化路径。

当然,在很多学者对内部审计外包优势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其弊端的研究也不乏其人。王学龙(2002)指出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四大局限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 ;并非是最佳资源配置方式;势必造成审计的权威性受限:易于引发 “审计寻租”行为。马金达(2004)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在解决我国内部审计存在问题方面并不是一副灵丹妙药,外部化并不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其在更好的发挥监督评价职能方面也有待于考察,并强调外部化未必能够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外部化还会为企业带来诸如保密性等问题。

崔秀梅、彭鹏翔、刘静(2004)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从企业文化方面解释注册会计师不能代替内部审计,不利于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及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文献评价

以上是就最近三十年学者们对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和实践的论争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论争主要还是集中于三个方面(1)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原因 ;(2)关于内部审 计外包的形式选择 ;(3)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及策略。国外学者在对内部审计外包问题进行 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相关因素对内部审计外包的影响,从而得出内部审计外包的主要动因,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外包。同时,从以上文献回顾中,我们可

以看出,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在近十几年有了较迅速的发展,而国外相关政策制度对外包的支持对它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之下,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实践很少,几乎停留在尝试阶段,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待于健全。我国学者对外包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是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劣势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分析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进行内部审计外包可行性的分析,并且大都是笼统地讲述我国应采取何种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没有结合企业的规模及现状进行分析。

当然,任何一种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其支持者与反对者。尽管大多数学者对内 部审计外包持完全赞同的态度,但仍有部分学者对内部审计外包的劣势进行分析。现实情况是,很少有人对内部审计外包持完全反对的态度,所以,虽然在研究外部提供者提供内审服务存在独立性欠妥等问题,但就目前来看,内部审计外包是未来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下载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定稿]

    摘要: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关键因素。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公司治理有效性最终得以实现,必须构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目前在我......

    公司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公司2013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xxx公司(以下简称“xxx公司”)始终将合规经营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公司领导自始至终强调:公司经营必须坚持规范的秩序和规则,如果公司违反......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 2(小编推荐)

    浅析内部审计的作用【摘 要】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企业堵塞管理中的漏洞,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经验分享】关于劳务外包业务的内部审计

    【经验分享】关于劳务外包业务的内部审计 导读 劳务外包审计的主要内容 劳务公司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劳务公司资质及选定程序,如事业单位需司资质及选定程序,二是劳务......

    关于银河房地产公司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的调查报告

    关于银河房地产公司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 的调查报告(提纲) 10级 注册四班 金雪 37 一、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为了更好的对企业各种运营项目的评价、审查......

    浅谈公司治理下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浅谈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浅谈公司治理下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国的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良好的......

    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

    试论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 摘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和难点。文章通过阐述内部审计的发展演变,认为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目标趋于一致,在指......

    从公司治理角度,谈改善,内部审计质量

    从公司治理角度谈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摘 要:随着内部审计领域不断拓宽,力度不断加大,职能不断完善,其改善企业经营的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说,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内在需要,内部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