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版 高考第3大题 考点1 归纳内容要点
考 点 一
归 纳 内 容 要 点
(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迮:狭窄。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两联,第一句写自己登高望远,乾坤狭窄,这是所见之景,寓“愁”于其中,但未明“愁因”;第二句写两个方面,一是中年得病,二是日月(指时间)紧迫(遒:迫近);第三句“空许国”言自己壮志难酬;第四句“五更画角”(画角:乐器名,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在姜夔《扬州慢》中有“渐黄昏,清角吹寒”句)言战事未息。中间两联,句意并不含蓄,考生认真思考,不难概括出答案。
【答案】 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每点2分)
一、“3步骤”解答诗歌内容提取与概括题 1.读懂全诗,尤其要细读将要概括的内容文字。
2.仔细审题,听从题干指令,如实概括,不要仅是翻译或描述。有的概括,其实就是要求考生揣摩叙述描写的角度,把这个角度找出即可。
3.具体概括时,以句为单位,紧扣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作答。这类题有时要点很多,要注意多要点提取和概括。
二、“7入手”整体读懂诗歌 1.从诗歌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例如:李绅的《悯农》,诗题“悯”就表明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深同情;有的标题反映了诗歌的表达方式,例如:曹操《观沧海》,诗中一定会有对景物的描写,鉴赏者可以紧扣诗中是如何描写客观景物的来研究诗歌;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就告诉我们,诗人的感情是快乐喜悦的。2.从诗歌描写的景色入手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3.从诗歌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入手
诗歌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若能捕捉到诗歌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歌的钥匙。4.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入手
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通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仕途不畅。其人及作品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秋兴》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其实就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5.从诗歌中典故的含意入手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了解了其中的典故,就很容易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了。6.从诗歌的注释入手
许多诗歌鉴赏题的后面都附有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那是在暗示你诗歌的创作背景,提示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诗歌的用典和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诗歌的写作风格。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7.从时代风貌入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例如:南宋国力衰弱,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豪放中带悲壮,浓情里夹无奈,在他们的诗作中,除了表现出忧国忧民,还表现出了对当局者腐败、偏安一隅的不满,以及对光复中原的期望。
(对应学生用书第27页)
[专 项 练]
一、(2017·扬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76934047】
秋兴八首(其六)① [唐]杜 甫
瞿塘峡口曲江②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③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④。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刚结束时,蜀地仍战乱不息,诗人时年55岁,滞留夔州。②曲江:地名,在长安城南。③花萼: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据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④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1.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揣摩并归纳作者的情感内容,既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特征、情感表述,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介绍,如“诗人时年55岁,滞留夔州”等,要知人论世,切忌遗漏要点。
【答案】 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1分)对战乱后京城破败的痛惜,(1分)对国家衰落的忧思,(1分)隐含了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不满。(1分)
二、(2017·通泰扬徐淮宿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感 皇 恩 [宋]朱敦儒【注】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注】 朱敦儒:南宋词人,因遭秦桧等弹劾罢职,晚年退居嘉禾。2.上片写出了小园哪些特点?由此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什么身份?(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意象及其特征的分析,进行概括,如“两三亩地”表现了面积小;“花”“竹”“篱”表现了环境清幽;“茅舍”体现其简朴等。环境的特征及其生活特征(“等闲”“林间醉”等)暗含了人物的身份(形象),即隐士。
【答案】(1)面积小,环境清幽(景色宜人),设施简朴(简陋)。(3分)隐士(隐者)。(2分)
[综 合 练]
三、(2017·南京盐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导学号:76934048】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唐]岑 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 ①大历四年(769),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岑参在嘉州任刺史期满后滞留蜀中。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②其那:怎奈。★3.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理解诗文的内容。从品读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如“白头”“不用”“岁月如流水”“心事向谁论”等。
【答案】 不受重用;韶华易逝;苍生之痛;羁旅之苦;孤独寂寞。(每点1分)4.请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江上蝉鸣空满耳”的妙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赏析这一句主要是从表现手法和情感主题两个角度入手。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赏析其表达、构思的效果和作用。
【答案】 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2分)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2分)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
第二篇:2018版 高考第5大题 Ⅱ.考点3 分析结构技巧
考 点 三 分 析 结 构 技 巧
(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比邻而居》),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作用,也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技巧。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篇都围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为本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将各家的气味贯穿起来,描写了比邻而居的各家或实打实、或浮华等不同的生活状态、生活风格,作者对此的感悟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表达出作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答案】(1)线索:气味。(2分)(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2分)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2分)
一、如何分析散文中的线索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当然,也可以是人物。可从如下角度抓线索: 1.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如《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以“悲愤”的情感为线索,一头挑着的是对烈士的沉痛悼念,而另一头挑着的则是对反动政府、反动文人的无比愤怒之情。2.注意文章的标题
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如《白杨礼赞》;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如《海燕》。
3.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
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如何解答思路、构思和材料安排题 1.分析整体结构和构思
(1)分析线索在文中的作用: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散文中可以用来作线索的事物有很多,人、物、情、理、时、空等都可以。一般而言,线索都有语言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
(2)看思路特点。在对全文内容、层次梳理后,再看它在写作顺序上有何特点。如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
(3)看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特点。如开头的倒叙,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以景结情等。
(4)个别情况下可考虑选材上有无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等。2.分析全文内容的安排和组织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什么时候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这种全文结构上的安排也是考查全文构思的一种形式、一种考法。对于这种考法,一般要综合分析,注意以下三点:
(1)受散文文体特点尤其是具体散文类型及手法的制约。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如游记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顺序去写;状物散文的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
(2)出于结构安排的效果考虑。如使用顺叙,使结构清晰;使用倒叙,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使用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3)服从于主旨表达的需要。3.分析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
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要点。文中的穿插性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其作用如下:
(1)衬托突出主题;(2)对比凸显主题;(3)伏笔铺垫,引起下文;(4)欲扬先抑,引出主题;(5)前后照应,呼应主题;(6)渲染感情,烘托气氛,深化主题;(7)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8)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9)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切记:答题时要指出或概括题干中所提到的事或物,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或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59页)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76934073】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
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虽说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的不同和季节的差异,四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长。而我们那儿,最长的季节是冬天。它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人们在呼号的风中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你走在户外,男人的髭须和女人的刘海,都被它染白了。所以北国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话世界的人,他们中谁没扮过白须神翁和白毛仙姑呢?
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了,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了,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红瓦的现出热烈的红色,青瓦的现出深沉的钢青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婚日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
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这时窗缝的封条撕下来了,门上用于抵御寒风的棉毡也取下来了,人们换下棉衣棉裤,家禽们又可以寻觅园田肥美的虫子,作为它们的小点心了!
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我对最美春色的记忆,居然与伤痛联系在一起。
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因车祸罹难,我赶回故乡奔丧。料理完丧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绿满枝的时候。姐姐见我很少出门,有一天领着孩子,拉着我去堤坝走走。太阳已经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我却觉得脊背发凉。堤坝是我和爱人常去的地方,我们曾在河边打水漂,采野花,看两岸的山影、庄稼和牛羊。我走下堤坝,看到几棵嫩绿的柳蒿芽,随手采了,那是我和爱人喜欢吃的野菜,把它用开水焯了,蘸酱吃鲜美无比。我采了柳蒿芽,又看见了野花,白的,粉红的,淡蓝的,星星似的眨眼。我没有采花,因为以往采回的野花,会放到床头桌上,照亮两个人的梦境。想着爱人与这样的春色永别了,想着再无人为我采撷这大好春色,伴我入梦,我忍不住落泪了。我怕姐姐看见,便朝茂密的柳树丛走去。泪眼中的春色飞旋起来,像一朵一朵的云,在人间与天堂之间绽放,那么迷离,那么凄美!四野寂静,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我最爱的词人辛弃疾,曾写过“春风不染白髭须”的名句。是啊,春风染绿了山,染红了花,染蓝了天,染白了云,可它不能把我们的白须白发染黑,不能让岁月之河倒流。但春风能染红双唇,让它在夜深时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1.本文写春色,却从冬天写起,这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首段从冬天写起,“十月便入冬了”“最长的季节是冬天”“一吹就是半年”写出了冬天的漫长,极言冬的难熬,使下文中人们对春天的渴盼顺理成章,为下文的叙写做铺垫。
【答案】 突出北方冬天的强悍和漫长;为下文写人们渴盼春天做铺垫。(每点2分)
[综 合 练]
二、(2016·苏北四市联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5题。(20分)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老人„„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2.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技巧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本题涉及引用诗文开篇布局的艺术思考,落脚点在作用。作用不外乎内容、结构两个主要元素。所谓内容,就是诗句自身的含意、诗句与散文主体对象的关联;所谓结构,就是上下文之间、前后段之间、题目与内容之间的联系照应。以此入手,可以快速答题。
【答案】 ①内容上:指出桑树、梓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点明种桑树、梓树的价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②结构上:照应文题,引出下文对树与故乡、树与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叙写。(2分)3.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个题目答题要点有两个:“这样”指代哪些树要明确;“犹若亲属”即不是亲属胜似亲属,需要解释出“亲属”这一比喻的内涵。结合文章选材,分别有故乡的枣树、饥荒年代的树、离乡返乡时的树以及南方香樟树;这些树或荫泽家族,或果腹充饥,或寄托乡情,或陪伴终身。
【答案】 ①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②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材。③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④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4.请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一般说来,考题中所给的文段多含有多种手法、技巧,答题时不能有遗漏;其次,手法内涵较宽,词的使用、句子的选用以及修辞技巧都是考虑范围;再次,回答作用必须紧紧照应所给出的手法特点,用语要规范,要有具体内容而不能只是空洞的术语。如比喻形象生动,排比情感强烈,叠音词韵律和谐等。
【答案】 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情感,(1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分)②运用比喻、排比手法,形象而强烈地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分)③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韵律和谐。(1分)5.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这个探究题包含两个点:第一要肯定“亲属”特质,第二要强调“路人”结局。无论亲属还是路人,两个词都是形象的比喻,在于强调我们没有了树木后的“恶果”,这些“恶果”要立足“自然、我们、亲属、路人”之间的关系分析,要立足对“我们成了路人”的强调,且这不是我们胡乱臆想的,要来自文章的内容,紧扣作者的情感认知。
【答案】 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②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第三篇:高考地理大题答题(第3版)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 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 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 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 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 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 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 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 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 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
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 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2.相对位置 「自然条件」
1.农业条件: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以耕 地、林地、草原为主等>、土壤)b.气候(类型、水热 条件、光照、热量等)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d.生物资源(如: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 物、农作物特征)
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海盐、能源等)「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包括:劳动力的素质、质量)2.交通3.市场4.科技5.历史:包括:工农业基础 6.国家政策
第二版块应用案例模板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 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 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 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 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
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 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 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
1促进民 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
繁荣)特色和吸引力 ○
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 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 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 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工业集聚的优势 ☆产业转移的影响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交通: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经济: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
1.调节气候2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3保持水土4.防风固沙
5.涵养水源6.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7.稳定大气成分8.吸烟除尘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 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 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 水价调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 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4.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5.答案主要来源于材料,注意分析材料的关键词
第四篇:广东高考大题
2012.
36.(18分)
图18(a)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质量均为m,水平面上PQ段长为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紧靠滑杆(A、B间距大于2r)。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8(b)所示。A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uo,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ΔE。(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ω得取值范围,及t1与ω的关系式。
(3)如果AB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道P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求ω的取值范围,及Ep与ω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2013.35图18,两块相同平板P1、P2至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以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与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P1、P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1和P的最终速度v2;
(2)此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x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p
第五篇:人力三级大题 考点总结
考试(大题)
1,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
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原则;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合理分配职责原则;
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A准备阶段 B调查阶段
C总结分析阶段(21页)3,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要求
A再每个工作班内,使元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工时强度 B大多数一个在多数情况下,一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其脑力活体力的支出,应达到活接近国家或劳动卫生标准。
C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看,某一生产岗位的员工,在定额执行初期可能在新定贯彻定额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到了中期,后期,由于员工提高了熟练程度,通过积极努力会达到并超过定额。3,劳动定额定期修订的步骤; A准备阶段 B修订阶段
C审查平衡和总结阶段 4,企业定员的原则
定员必须以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5,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A准备展位 B准备资料和设备 C招聘人员的准备 D与协作方的沟通联系 E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F招聘会后的工作 6,筛选简历的方法
分析简历结构; 审查简历的客观内容; 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审查简历的整体印象; 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判断应聘者态度; 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 注明可疑之处。7,面试的程序 A面试签到准备 B面试开始阶段 C正式面试阶段 D结束面试阶段 E面试评价阶段 8,公文处理模拟法
A发给每个被测试者一套文件汇编,包括下级呈来的报告,请示,计划,预算,同级部门的备忘录,上级的指示,批复,规定,政策,外界用户,供应商,银行,政府有关部门乃至所在社区的函电,传真及电话记录,甚至还有群众检举或投诉信等,这些文件经常会出现在管理人员的办公桌上; B向被测者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然后告诉被测者,他就是这个岗位上的任职者,负责全权处理文件篓里的所有公文材料。
C将处理结果交给测评小组,将既定的考评维度与标准进行考评。8,无领导小组讨论法(92)9,计算题p97 10,人员招聘过程的基本环节
A招募环节的评估{招募渠道的吸引,招募有效性的评估}
B甄选环节的评估(信度效度的评估,面试方法评估,无领导小组评估)C录用环节的评估(录用员工的质量,职位填补的及时性,用人单位对招聘的满意度,新员工对所在岗位的满意度)11 p126 12,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反馈及强化性原则 E目标性原则 F延续性原则
13,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 A明确员工培训的目的
B对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 C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 D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 E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 14,培训有效性的内容 A认知结果 B技能结果 C情感结果(学员收获)
D效果性结果 E投资净收益(企业收获)
15,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 A第一步:评估目标的确定 B第二步:评估方案制定。C第三步:评估方案实施 D第四步:评估工作总结。16,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 A明确培训评估的目的 B培训评估方案的制定 C培训评估信息的收集 D培训评估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E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17,培训效果四层次评估应用 A反应层次评估 B学习层面评估过 C行为层面评估 D结果层面评估 18计算题171 19,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
A培训课程分析(课程目标分析,培训环境分析)B培训教学的设计的内容 C撰写培训大纲 D培训课程价值的评估 E培训课程材料的设计 F培训课程的修订与更新 20,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A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B培训前的介绍工作 C案例讨论 D分析总结 E案例编写的步骤
21事件处理法的操作程,199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实施要点 22,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200 A准备阶段 B热身阶段 C明确问题
D记录参加者的思想 E畅谈阶段 F解决问题
23,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 A在课程前期工作中准备好“你自己” B决定如何在学员间分组
C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24,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A前期准备工作 B培训实施阶段 C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D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E培训后的工作
26,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应用开发阶段)
27,准备阶段是绩效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解决 四个基本问题 A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正确的回答“谁来考评,考评谁。”
B根据考评的具体对象,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和标准指标,明确回答“考评什么,如何进行衡量和评价”。
C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正确的选择考评方法,具体地回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
D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说明“如何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28,考评阶段 A考评的准确性 B考评的公平性 C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29,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 A准备阶段
B沟通阶段(沟通环境,沟通原则,沟通过程,)
C形成阶段(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的目标紧密相连,并且员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描述已经按照现有的组织环境进行了修改,可以反映绩效期内主要工作内容;管理人员和员工就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各项任务的重要程度,完成任务的标准,员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享有的权限都已经达成共识;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清楚再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且明确管理人员所能提供的支持帮助;241)30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步骤
A进行岗位分析,获取本岗位的关键事件,由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B建立绩效评价等级,一般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
C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将他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及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D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等级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 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从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31 锚定考评体系的优点: A对员工进行的考量更加精准 B绩效考评标准更加明确 C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D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
E考评维度清晰,个绩效要素相对独立性强,有利于综合评价判断; 32薪酬管理遵循的原则: A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B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C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D对成本具体控制性原则 33,薪酬管理的内容
A薪酬制度的设计(薪酬策略的设计,薪酬体系的设计,薪酬水平的设计,薪酬结构的设计;)
B薪酬日常管理(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34.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A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B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的目标和要求 C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D掌握企业财务状况
E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F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35,岗位薪酬体系的八大步骤: A环境分析 B确定行程策略 C岗位分析 D岗位评价 E岗位等级划分 F市场薪酬调查 G确定行程结果与水平H实施与反馈
36,设计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
A准确标明制度名称,如工资总额计划与控制制度; B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 C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D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如支付原则 37,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度程序p298 38,p320 39.p342计算 40,p344计算
41,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A薪酬 B工作 C晋升 D管理 E环境
42.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A确定调查的对象 B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 C确定调查方法 D确定调查组织 E确定调查结果分析 F结果反馈
G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44,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
A形成概念(进行信息沟通的第一步是信息发送者需要传输什么信息,即形成,确定概念或思想。)
B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和时机
C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信息说明,解释;,信息利用;反馈;} 45,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
A制定主体合法,即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不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C职工参与。D 正式公布
46,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A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B协商集体合同
C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D审核期限和生效; E集体合同的公布。47,劳动争议处理程序p410 48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的具体步骤:p411 49,调节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A申请和受理 B调查和调解 C调解协议书
D与协调,调解相关的实效规定。’ E人民法院的支付令。50,工伤认定申请:
A工伤认定申请主体与申请时限 B工伤认定材料 C工伤认定的决定 51,劳动能力鉴定p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