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促进工业经济创新转型升级,根据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2010〕390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及《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皖经信产业〔2014〕184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含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企业,下同)认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含软硬件)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包装及用户体验和流程设计等进行整合优化的设计创新活动。
第三条 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是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发展水平居行业领先或先进地位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四条 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认定一次。
第五条 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考核和撤销等管理工作由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各县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所辖区域的推荐申报、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定条件
第六条 已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工业设计给企业带来明显的量质提升和竞争优势。
(二)已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1年以上,有较好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办公研发场所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具备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教育培训专业人员的能力。
(三)重视工业设计中心工作,能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经费保障。
(四)工业设计中心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
(五)拥有设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带头人,从业人员15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80%。
(六)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应用及保护制度健全,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或获得全国性或行业性工业设计相关奖项。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含版权)1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低于2项,并应用于主营产品的生产制造,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七条 工业设计企业(含高校、科研院所工业设计单位)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我市工业设计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上年度工业设计服务年总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万元,利润率高于市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二)成立1年以上,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有较好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和行业影响力,办公研发场所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具备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以及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拥有设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含软件设计师),拥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人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8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80%。
(四)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2项以上国内外授权专利(含版权),或已获得全国性或行业性工业设计相关奖项。
第八条近两年来,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企业向所在县(市)区经信委(经促局)、开发区经贸局提出以下申请材料:
(一)《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见附件
1、附件3),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二)上年度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建设及运行情况。
县(市)区经信委(经促局)、开发区经贸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提出推荐意见,并上报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第十条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材料审查和必要的现场考察,专家组出具评审意见及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研究确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并在网站公示5天。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授予“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和牌匾,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已认定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每两年组织一次复评。接受复评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须填写《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评表》(见附件
2、附件4),并按程序参与复评。
第十三条 复评程序如下:
(一)复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的复评材料及有关情况进行核实,提出复评意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复评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评价结果。复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公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行文发布已认定的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评结果。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一)未按规定参加复评的;
(二)复评结果为不合格的;
(三)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
(四)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五)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违法行为的。
第十五条 不受理。因第十三条第(一)、(二)、(三)项原因被撤销合肥市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两年内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因第十三条第(五)项原因被撤销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叁年内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 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年度复评中将有关情况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复评文件中给予其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更名。
第十七条 对获得“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市、县区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同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
附件2 2015年度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名单
一、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1、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9、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0、合肥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1、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2、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3、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4、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5、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6、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7、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8、安徽安风风机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9、合肥忆恒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0、安徽万朗磁塑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1、龙迅半导体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2、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3、固力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4、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5、合肥万向钱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6、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7、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8、合肥日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9、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0、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1、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2、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3、东风精密铸造安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4、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5、合肥创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6、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7、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8、安徽远鸿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9、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0、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1、安徽富煌和利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2、安徽东风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3、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4、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5、安徽舜禹水务实业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6、安徽华星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7、安徽盛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8、安徽状元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9、合肥市远大轴承锻造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0、合肥顺昌分布式能源综合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1、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2、安徽超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3、安徽通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4、安徽信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5、安徽海龙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6、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7、合肥恒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8、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9、合肥正威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0、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1、安徽呵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2、合肥联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3、精英模具(合肥)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4、安徽雷鸣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5、安徽乐库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6、安徽信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7、合肥嘉伟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8、安徽云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9、合肥探奥自动化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0、合肥固泰自动化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二、工业设计企业
1、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企业
2、安徽深装合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企业
3、合肥德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企业
4、安徽实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企业
2016年度合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名单
一、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1、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安徽新视野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合肥科烨电物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9、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0、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1、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2、安徽金星预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3、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4、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5、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6、安徽新中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7、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8、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19、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0、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1、合肥汇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2、合肥虹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3、安徽金诚汽车装饰设计开发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4、合肥和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5、合肥市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6、合肥卡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7、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8、合肥锦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29、合肥汉德贝尔属具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0、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1、合肥巍华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2、合肥市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3、合肥锦利丰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4、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5、合肥南南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6、安徽华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7、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8、合肥市华达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39、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0、安徽宽居电器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1、安徽华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2、安徽松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3、安徽省德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4、合肥永升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5、合肥马瑞利排气系统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6、合肥市航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7、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8、安徽亚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49、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0、安徽森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1、巢湖市金辉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2、安徽中乐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3、合肥梵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4、安徽合叉叉车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5、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6、合肥威尔燃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7、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8、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59、安徽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0、延锋汽车饰件系统(合肥)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1、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2、合肥正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3、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4、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5、合肥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6、安徽省思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7、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8、安徽一天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69、安徽省长城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0、安徽双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1、巢湖市海风门窗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2、安徽省瑞杰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3、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4、合肥德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5、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6、安徽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7、国机通用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8、安徽省宏瑞泰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79、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0、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1、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2、安徽天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3、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4、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5、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6、合肥大多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7、合肥宝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8、安徽恒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89、安徽凯旋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90、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91、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二、工业设计企业
1、合肥启道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第二篇:1.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根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认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显著、发展水平居全省各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三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拥有较强的设计研究和创新设计能力,处于省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工业设计从业人员3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不重复累计)。
(七)工业设计中心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获得市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近两年内获得授权专利(含版权及其他著作权)15项以上。
(八)企业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七条 工业设计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本省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和竞争优势。
(二)成立两年以上(省外知名设计公司在我省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中心或设计公司,成立年限可以放宽至一年以上),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具有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拥有设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拥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人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2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
第十一条 经公示七天无异议后,由省经信委公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二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在省经信委门户网站及有关媒体公布,并适时更新,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第十三条 省经信委对已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每两年组织一次复核。接受复核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须填写《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表》(见附件
2、附件4)报市、直管县经信委。市、直管县经信委审核后填写评价意见,经省经信委复核后发布复核结果。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一)未按规定参加复核的;
(二)复核结果为不合格的;
(三)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
(四)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五)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违法行为的。第十五条 因第十四条第(一)、(二)、(三)项原因被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在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省级认定。
第十六条 因第十四条第(五)项原因被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在三年内不得申请省级认定。
第三篇: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规范和加强我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提升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我市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绩效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三条市经委会同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市经委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指导,并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能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共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第二章认定
第四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一般每年组织一次,受理
认定申请的截止时间为每年的5月30日。
第五条申请认定市级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在我省各主要行业(产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企业具有2年以上独立法人资格,且上一主营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近两年企业不亏损。
(二)企业主要领导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企业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和较强的科技研发持续投入能力。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每年不低于200万元;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30人;销售收入5000-10000万元的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净值不低于200万元;销售收入10000-30000万元的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净值不低于300万元;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净值不低于500万元以上。上述四项指标中任何一项应不得低于评价指标值。
(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和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企业两年内未发生下列情况: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等。
第六条认定程序:
(一)企业依照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条件和要求,向所在县区经贸委、开发区经贸局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1)和《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2),申报材料一式七份。
(二)市经委按照《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3)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和初评,并提出评价意见。
(三)依据初评结果,市经委会同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等部门组织专家择优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四)对于评价得分低于65分(不含65分)的申报企业,不予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第七条 市经委对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予以公布、颁发证书和推荐奖励。
第三章 复评
第八条 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市经委定期组织对已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复评,原则上两年复评一次。
第九条 复评程序:
(一)数据采集。已经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应于当年
5月20日前将评价材料报所在县(区)经贸委、开发区经贸局。复评材料包括《合肥市认定复评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1)和《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2)。
(二)数据初审。各县(区)经贸委、开发区经贸局对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复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当年5月30日前报市经委(复评材料一式2份)。
(三)数据核查。市经委对上报的复评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并按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形成复评报告。核查方式包括函询、召开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
第十条 复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一)复评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复评得分65分(含65分)至85分之间为合格。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复评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5分;
2、逾期不上报评价材料的企业技术中心;
3、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研发与试验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净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3)规定的最低标准。
第十一条 市经委会同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国
税局、地税局、统计局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确认,并由市经委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第四章 表彰与奖励
第十二条 为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对新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均可按照合肥市政府合政[2007]18号文件有关政策给予奖励兑现。
第五章 终止与撤销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一)评价不合格;
(二)市认定技术中心企业被依法终止;
(三)由于技术原因导致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
(四)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第十四条 市经委对终止与撤销的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公布,并对已奖励的资金予以追回。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评价材料的内容和数
据应真实可靠。经核实如提供了虚假材料,三年内不得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第十六条 被撤销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第十七条 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将重要情况报市经委。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11月6日起开始施行,原有的合经贸技术〔2006〕183号《关于印发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的通知》自动作废。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经委负责解释。
第四篇:2016年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各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要求,2013年,我委制定印发了《重庆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渝经信发〔2013〕41号)。该办法实施以来,对提升全市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助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加快我市工业设计发展,提升设计创新能力,我委按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2016年11月18日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的建设,发挥设计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根据《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要求,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济信息委)认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三条
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市经济信息委负责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以及择优推荐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各区县(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推荐申报工作,并协助市经济信息委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进行指导和管理。
中央在渝及市直、市属企业可自行组织申报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第五条
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每年认定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当年的4月30日。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
已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商登记注册,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知识产权应用及保护制度健全,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三)重视工业设计工作,用于工业设计的投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能为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已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一年以上,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教育培训专业人员的能力。
(五)工业设计中心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
(六)工业设计中心人才队伍素质较高,经验丰富,工业设计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从业人员3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70%。
(七)工业设计中心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含省市级以上工业设计奖项),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含版权)10项以上。
(八)企业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七条
工业设计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工商登记注册,在工业设计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行业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以及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拥有设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拥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人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2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80%。
(四)工业设计服务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业绩突出,经营稳定。近一年,企业工业设计服务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万元,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五)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八条
企业按照属地化原则向其所在地区县主管部门申报,中央在渝及市直、市属企业直接向市经济信息委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见附件1-
1、1-2),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二)上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建设及运行情况。
(三)其他有关情况。
第九条
区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上报文件和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报送市经济信息委。
中央在渝及市直、市属企业的申请材料直接报送市经济信息委。
第十条
市经济信息委负责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和现场核查,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市经济信息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审议后,择优确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并在市经济信息委门户网站公示。
第十一条
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授予“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并对外公布。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二条
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在全市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设计服务、项目示范和人才培育等支撑。
第十三条
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符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标准的,由市经济信息委择优向工信部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第十四条
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将在市经济信息委门户网站及有关媒体公布,并适时更新,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第十五条
市经济信息委对已认定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自认定年份起每两年组织一次复核。接受复核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须填写《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表》报区县主管部门。区县主管部门审核后填写评价意见,在复核当年的4月30日前将上述材料报市经济信息委。中央在渝及市直、市属企业可按上述要求将复核材料直接报送市经济信息委。
第十六条
市经济信息委将按照《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表》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并公布复核评分标准,组织专家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上报的复核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资料评价及实地核查。
第十七条
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中:获专家组平均评分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89分的为良好,60-79分的为合格,59分及以下的为不合格。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一)未按规定参加复核的;
(二)复核结果为不合格的;
(三)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
(四)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五)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有违法行为的。
第十九条
因第十五条第(一)、(二)、(三)、(五)项原因被撤销重庆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在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
第二十条
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注册地变更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市经济信息委。第二十一条
市经济信息委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结果,以及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调整、撤销情况,以通告形式公布。
第二十二条
市经济信息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等手段,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发展。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享受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关新增研发投入奖励、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等优惠政策。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区县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本办法组织开展区县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并对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市经济信息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原《重庆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渝经信发〔2013〕41号)和《重庆市工业设计体验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补助实施办法(暂行)》(渝经信发〔2014〕发布之日起不再执行。
号)自本办法12
第五篇: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精)
n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产业〔 2012〕 4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 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 〔 2010〕 390号,加快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 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建设,工业 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现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 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按照要求和程序,组织好本地区国家 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申报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 9月 10日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的建设,促进工业设计 产业发展,根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
〔 2010〕 39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 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 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 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突出,发展水平居全国 先进地位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三条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 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 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推荐 申报工作,并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进行指导和管理。中央管理的企业可自行组织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将逐步过渡到从已认定为省(区、市级的 工业设计中心中择优确定。
第五条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每两年认定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 为当年的 4月 30日。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 已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知识产权应用及保护制 度健全,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三重视工业设计工作,用于工业设计的投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能为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已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 2年以上,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较好 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教育培训专业人员的能力。
(五工业设计中心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和目 标明确。
(六工业设计中心人才队伍素质较高,经验丰富,工业设计水平在同行 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从业人员 5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 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 于 80%。
(七工业设计中心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 益,或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近2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含版权 20项以上。
(八企业 2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 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七条 工业设计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工业设计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二成立 2年以上,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 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行业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 设计服务以及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拥有设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拥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人 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 人员 7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 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 80%。
(四工业设计服务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业绩突出,经营稳定。近2年,工业设计服务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1500万元,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 不低于 50%,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五 2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 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八条 企业通过所在地政府管理机构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 以下材料:(一《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见附件
1、附件 3,并附相关证 明材料。(二 2年来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建设及运行情况。(三其他有关情况。
第九条 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推荐企 业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上报文件和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 部。
中央管理的企业可按上述要求将申请材料直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和必要的现场审查 并提出审核意见,择优确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 户网站公示。
第十一条 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经工业和 信息化部批准,授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并以通告形式公布。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二条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及有关媒 体公布,并适时更新,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第十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已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 理,每 2年组织一次复核。接受复核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须填写《国家级工 业设计中心复核表》(见附件
2、附件 4报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审核 后填写评价意见,在复核当年的 4月 30日前将上述材料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 央管理的企业可按上述要求将复核材料直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经工业和信 息化部复核,以通告形式发布复核结果。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一未按规定参加复核的;
(二)复核结果为不合格的;
(三)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
(四)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五)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违法行为的。第十五条 因第十四条第(一)、(二)、(三)项原因被撤销国家级工 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在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国家认定。第十六条 因第十四条第(五)项原因被撤销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的,企业在 4 年内不得申请国家认定,并暂停所在省级主管部门下一申报 工作;通过中央管理的企业申报的,暂停该中央企业下一申报工作。第十七条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 30 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通过省级主管部门报工业和信息 化部,中央管理的企业直接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八条 形式公布。第十九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等手段,支持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调整和撤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以通告 工业设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省级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本办法组织开展省(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并对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给予支持和指 导。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略,详情请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2.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表(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略,详情请 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3.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工业设计企业)〔略,详情请登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4.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表(工业设计企业)〔略,详情请登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