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设计创新能力,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根据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开展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具有较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管理规范、业绩突出,能示范带动行业设计创新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四条 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考核和撤销等管理工作。
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
2计从业人员35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80%。
(四)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相关研究试验仪器设备软硬件原值不低于200万元,办公研发场所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具备独立承担相关行业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以及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
(五)工业设计在产品创新、附加值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成效显著,工业设计水平在我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经营业绩突出、服务收入稳定,近两年企业年总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其中工业设计服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利润率高于省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六)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10项以上国内外授权专利(含版权),或已获得5项省级以上工业设计相关奖项。
(七)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无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无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企业按属地原则向设区市或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申请表》(见附件1,3),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二)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上年度建设及运行情况报告。
(三)其他有关情况。
第十条 设区市或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初审,提出推荐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填写推荐单位意见,并附企业的申请材料正式行文上报省经贸委。
省集团(控股)公司可按上述要求组织所属企业申请认定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并附企业的申请材料正式行文推荐给省经贸委。
第十一条 省经贸委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和必要的现场考察并提出认定审核意见,择优确定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并在省经贸委门户网站公示。
第十二条 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由省经贸委授予“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考核管理
第十三条
省经贸委对已认定的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6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提升我省工业设计创新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综合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知识,对工业产品功能、结构、形态、包装等整合优化,或是对产业发展进行设计的创新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认定,具有较强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和鲜明的发展特色,水平领先、规模较大、管理规范、业绩显著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或工业设计基地。
第四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五条 省经信委负责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含顺德区,下同)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推荐申报工作,并协助省经信 1 委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进行指导和管理。
中央驻粤单位和省属企业可直接向省经信委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具体办法和程序参照各地级以上市执行。
第六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每年认定一次。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七条 已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我省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发设计投入,知识产权应用及保护制度健全,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工业设计专项研发经费支出额不低于500万元,占企业研发投入总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
(三)重视工业设计工作,用于工业设计的投入处于全省行业领先水平,能为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已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两年以上,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教育培训专业人 2 员的能力。
(五)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
(六)拥有设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领军人物,以及一定规模和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从业人员3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
(七)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设计类专利(含版权)10项以上或获得省级以上工业设计奖项3项以上。
(八)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八条 工业设计企业申请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我省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成立两年以上,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行业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以及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 3 力。
(三)拥有设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领军人物,以及一定规模和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从业人员35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
(四)工业设计服务水平在全省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业绩突出,经营稳定。近两年,工业设计服务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万元,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
(五)工业设计企业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设计类专利(含版权)10项以上或获得省级以上工业设计奖项3项以上。
(六)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
第九条 工业设计基地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以及各地级以上市(含顺德区)政府设立的管理机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地区经济和相关产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
(二)须以我省现有工业集群为依托,服务工业生产,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晰,配套功能完善,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在全省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
(三)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和目 4 标明确。
(四)已建成并投入运营1年以上,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入驻工业设计企业或企业设计中心20家以上,专职从事工业设计人员10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
(五)工业设计基地内工业设计企业和企业设计中心近两年内获得授权设计类专利(含版权)50项以上,或获得省级以上工业设计奖项10项以上。工业设计基地设计服务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
(六)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十条 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须按属地原则,向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分别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东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二)近两年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及运行情况;
(三)其他有关情况。
第十一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采取材料评审与现 5 场考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一)自检。申报单位对照认定条件进行资格自检。
(二)申请。申报单位如实填写广东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并按申报材料清单要求,向所在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三)初审。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四)上报。初审合格的,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出具推荐公函,书面上报省经信委。
(五)评审。省经信委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含现场考察评审),确定拟认定名单。
(六)公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根据评审结果,对拟认定名单进行5 个工作日的公示。
(七)公布。公示无异议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向社会公布认定名单。
第四章 动态管理
第十二条 省经信委对已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每年组织一次复核。
第十三条 复核程序如下:
(一)自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按照复核通知的要求,对照 6 有关规定,进行自查,并撰写有关复核材料,报送至所在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二)审核。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填写评价意见后,上报省经信委。
(三)复核。省经信委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相关行业组织进行复核,并以通告形式发布复核结果。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一)未按规定参加复核的;
(二)复核结果为不合格的;
(三)所在单位自行要求撤销的;
(四)所在单位被依法终止的;
(五)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违法行为的;
(六)其他不符合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标准的。
第十五条 因第十四条第(一)、(二)、(三)项原因被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
因第十五条第(五)项原因被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四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并暂停原推荐单位下一的申报推荐资格。
第十六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所在单位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通过所在地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报省经信委。
第十七条 省经信委将通过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等方式,支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组织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试点的认定工作。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第三篇:吉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申报材料清单
附加 2 申报材料清单
一、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清单 1.《吉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2.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2018-2019 专项审计报告(含企业2018 年及 2019 年生产经营主要数据,工业设计中心 2018 年及2019 运营、投入、专利、专业从业人员等主要情况); 3.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独立机构证明); 4.工业设计成果获得发明专利、版权及其他著作权等清单(含产品或项目名称、专利名称、专利号、权利人、授权单位、授权时间等); 5.工业设计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 6.主要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证明材料; 7.其他有关材料。
二、工业设计企业申报材料清单 1.《吉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工业设计企业); 2.工业设计企业 2018-2019 专项审计报告(含企业设计经营主要数据,工业设计业务服务业绩、投入、专利、专业从业人员等主要情况);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 2 — 4.工业设计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 5.完成的工业设计项目清单; 6.主要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证明材料; 7.其他有关材料。
第四篇:1.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根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认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显著、发展水平居全省各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三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拥有较强的设计研究和创新设计能力,处于省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工业设计从业人员3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不重复累计)。
(七)工业设计中心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获得市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近两年内获得授权专利(含版权及其他著作权)15项以上。
(八)企业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第七条 工业设计企业申请认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本省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和竞争优势。
(二)成立两年以上(省外知名设计公司在我省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中心或设计公司,成立年限可以放宽至一年以上),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具有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拥有设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拥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人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2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
第十一条 经公示七天无异议后,由省经信委公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二条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在省经信委门户网站及有关媒体公布,并适时更新,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第十三条 省经信委对已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每两年组织一次复核。接受复核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须填写《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表》(见附件
2、附件4)报市、直管县经信委。市、直管县经信委审核后填写评价意见,经省经信委复核后发布复核结果。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
(一)未按规定参加复核的;
(二)复核结果为不合格的;
(三)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
(四)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五)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违法行为的。第十五条 因第十四条第(一)、(二)、(三)项原因被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在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省级认定。
第十六条 因第十四条第(五)项原因被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企业在三年内不得申请省级认定。
第五篇: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2014年05月05日 10:38 来源:教育部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人人网
为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中四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即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A类)、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B类)、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C类)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D类)的认定。
第二条认定工作坚持开放、择优的原则,高等学校须在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才能具备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资格。
第三条认定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宁缺毋滥,支持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和取得明显培育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条认定工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强化跨学科、跨领域的成效认定方式,广泛邀请社会各方面专家参与认定,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统筹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知名学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组成。
第七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对“2011计划”发展战略、计划目标、阶段任务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与建议;(二)对通过会议答辩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咨询,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建议名单;(三)参与评估验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并对“2011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承担“2011计划”领导小组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八条发挥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作用,推荐专家进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参与发展规划制订,论证提出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的新方向、新领域等。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分为形式审查、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综合咨询和领导小组审定五个环节。第十条形式审查。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报书和相关证明材料的齐备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申报资格等进行综合审查。
第十一条专家初审。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类型,组织专家对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材料进行集中审议或通讯评审。初审专家原则上从专家库中选取,包括学术、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专家,重点审查协同创新中心的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需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落实情况、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运行状况与已有基础、机制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与操作效果等。根据专家初审结果,确定进入下一环节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十二条会议答辩。分为集中答辩和现场考察两阶段进行。按照不同协同创新类型,对通过专家初审的协同创新中心分组进行集中答辩审议。参审专家原则上从专家库中选取,包括学术、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专家。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质疑答辩和充分讨论,围绕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与任务、运行管理和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成效等,重点审核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协同创新任务落实与执行、人员评聘与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创建、资源汇聚与利用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择优确定各组的推荐名单。
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推荐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现场考察。考察专家原则上从集中答辩的每组专家中产生,由学术、管理、财务等方面专家组成。以牵头申报高校为重点考察对象,具体考察协同创新中心的现有环境、平台、装备等基础条件,团队到位与人才培养状况,依托单位政策落实与经费投入情况等,现场随机选择中心部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给出专家组的现场考察意见。
第十三条综合咨询。由“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可按理工和人文两组分别进行。综合咨询专家组在听取各会议答辩组的情况汇报、审阅相关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通过会议答辩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审议,提出咨询意见,形成认定的建议名单。
第十四条领导小组审定。“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专家初审、会议答辩和综合咨询意见,报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认定条件
第十五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突出协同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突出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牵引,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运行和培育成效作为认定的主要内容,确保质量,择优遴选。
第十六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准确的协同需求。协同创新方向的选择应同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重大需求的要求,具有重大协同创新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须有国家或地方、行业、企业等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牵引,任务落实,研究路径清晰,分工具体明确,组织实施得当。
(二)雄厚的协同基础。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协同创新体的组建合理,运行状况良好,依托的主体学科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集聚了国内最优的创新力量,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牵头高等学校和主要协同单位在人才资源、学科支撑、科研能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充实,具备实现协同创新目标的整体实力。
(三)有效的协同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组织实施,开展了系统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团队评聘到位,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社会资源充分汇聚,国内外合作深度推进,构建了良好的协同机制和协同氛围,形成了高效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实质的进展与效果。
(四)明显的协同增效。通过协同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协同创新成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认同度高,证明材料充分、详实。
第五章 专家遴选
第十七条参与认定的专家遴选原则:
(一)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著名学者;(二)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的管理专家;(三)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状况、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知名专家;(四)来自长期致力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及服务的行业、地方、企业等方面的代表。
第十八条建立专家库。入库专家由学术、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以及知名专家推荐产生。
第十九条按照四类协同创新中心的特点和认定要求,综合平衡评审认定专家组的来源和构成比例,原则上高校系统和非高校系统专家在专家初审、会议答辩阶段各占50%。其中A、B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要立足原始创新,以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为主;C类、D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要突出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和市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专家作用。第二十条专家库定期进行更新,保持动态调整,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邀请未能参加认定工作的专家,将不再保留在专家库中。认定过程中发现有不规范评审行为的专家,将取消认定专家资格。
第六章 回避和保密
第二十一条认定专家不得参加本人所在单位牵头申报的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协同创新中心聘任人员不得参与该中心的认定。需要回避的人员应主动提出。
第二十二条参与“2011计划”实施管理的专职或聘任人员、参加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专家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按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对有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高等学校和推荐主管部门应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的协同创新中心,一经发现,将取消认定资格,并给予申报高校相应处罚。
第二十四条本暂行办法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