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0:3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

第一篇: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

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加快我省产业化扶贫步伐,为有效利用扶贫资金,整合涉农资源,推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申报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通知》(国开办发[2004]83号)和《关于大力支持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开办发[2005]19号)以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是指以规模种养业基地、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或以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为主体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经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认定的企业。

第三条 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认定与管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认定与取消相结合的竞争淘汰机制。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种养、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期满2年、贵州省内注册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直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开办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其他形式的经济组织等)。

(2)企业规模。主要包括:资产总值、固定资产、年销售收入、就业人数等4项指标。

——以种养业生产为主业企业。总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净值在5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600万元以上,固定就业人员在50人以上。

——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企业。总资产规模在12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净值在55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固定就业人员在50人以上。

——农产品交易市场。总资产规模在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净值在700万元以上。蔬菜、粮油、果品类销地市场年交易额在4000万元以上;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综合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8000万元以上。固定经营商户在100户以上。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设定企业规模作为约束条件。(3)生产产品。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70%以上。

(4)经济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应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

(5)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60%;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与金融机构没有借贷业务关系的除外)。

(6)辐射带动能力。企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户增加收入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工企业应以当地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流通企业应以营销当地主要农产品为主。企业必须与带动的基地、农户之间有稳定的契约关系,优先为贫困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效果显著。企业带动有契约关系的贫困农户在100户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应以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为主,其中稳定安置当地贫困农户劳动力应占企业员工的60%以上。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70%以上来源于当地;流通企业经营的农产品80%以上来源于当地。

(7)产品竞争力。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在省内同行业中其产品质量、产品科 3 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产销率在90%以上。

(8)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没有不良信用记录,法定代表人资信状况良好。

第五条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2年以上,产权明晰,符合“民办、民管、民享”原则,有规范的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比较健全的服务网络,具有较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能有效地为合作组织成员提供农业专业生产服务。合作经济组织中,农民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00户,农民成员占成员总数的95%以上。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六条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工作。

第七条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自愿向所在县(市、区、特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本级扶贫开发办公室研究签署意见,报市(州、地)扶贫开发办公室审核同意后,上报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审查认定。

申报材料内容:(1)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申报表;(2)经审计部门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材料);(3)企业资信情况,由其开户银行提供证明;(4)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

第八条 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组织审查认定后,下发“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通知书”,颁发“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牌匾。

第九条 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将认定扶贫龙头企业计划项目纳入项目库,在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等政策、资金上给予优先扶持。第十条 已申报过其他重点龙头企业的,不得再申报扶贫龙头企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每两年组织一次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并对已认定的企业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具体办法另定);每两年考核一次,对考核达不到标准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及违法经营的,取消扶贫龙头企业资格。

第十二条 对在申报、认定、监测评价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第十三条 被认定的扶贫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需要对其扶贫龙头企业称号予以重新确认的,企业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及有关材料,报省扶贫办公室备案审核确认。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河南省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工作的通知》(办行字〔2005〕35号)的精神,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9〕291号),加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规范省级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含林副产品批发市场,下同)的服务管理,推动我省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申 报

第二条 省级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申报标准:

(一)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

1、企业类型。依法设立的以林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企业。

2、企业经营规模。总资产规模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外向型出口创汇企业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年生产规模达到:纤维板5万立方米,刨花板3万立方米,细木工板、胶合板1万立方米,地板20万平方米。或者虽然规模较小,但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所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或绿色食品,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能形成带动面较大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3、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主营产品产销率达到80%以上。

4、企业综合信用。企业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违法经营,企业综合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

5、产品竞争能力。企业有注册商标和品牌,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要求,在省内同行业中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销售率在90%以上。

6、企业带动能力。企业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林农1000户以上,联结基地1500亩以上。其中欠发达地区(或山区)企业带动林农700户以上,联结基地1000亩以上。企业从事林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方式采购的主要原料或购进的初级林产品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60%以上。

7、其它。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省内、国内先进水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产品向社会实行质量承诺,服务周到,客户满意;产品有一年以上的销售史,且没有质量事故或其它问题。

(二)林副产品批发市场

1、行业地位。市场占地、设施、资产、交易规模以及带动农户能力在所在地区同类市场中属前列。市场主营产品与地方主导产业关联度大,带动示范、集散辐射作用明显。

2、经营规模。资产总值一般在2000万元以上,市场交易额2亿元以上,市场中林产品交易占总交易量的70%以上。

3、带动能力。市场对带动地方主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比较明显,市场联结基地一般在2万亩以上,带动农户在1万户以上。

4、产权清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开办的林副产品批发市场。

5、服务功能。市场基础设施较好,配套设施齐全,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服务工作及时规范,能及时为农户和经营户提供市场信息,对引导当地林业结构调整作用明显。市场交易秩序良好,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和运作比较规范,没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现象。

6、经济效益。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不高于70%,市场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应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亏损,没有债务纠纷。

(三)森林旅游业

1、组织形式:依托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的森林旅游企业。

2、投资规模: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

3、建设规模:景区面积10000亩以上。

4、接待规模: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

(四)有的企业目前的规模虽不够上述标准,但具备下列条件的,也可申报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1、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属高新技术产品,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相关新产业形成。

2、主要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能形成带动面大的特色产业。

第三条 申报材料。

(一)申报表一式二份(附后);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企业资产、效益情况说明,资信证明、带动能力证明。企业的资产和效益情况须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提供证明;企业的资信情况须由其开户银行提供证明;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利益联结关系情况须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供证明。

(四)生产、加工企业需提供产品有效检验报告原件一份,复印件一份。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报告均属有效检验:

1、国家抽查,全国专项检查检验报告(有效期1年);

2、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部级质量检查报告(有效期1年);

3、省林业厅、省卫生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的质量检验报告(有效期1年);

(五)生产、加工企业需提供产品执行标准文本原件和复印件、商标注册复印件各一份;

(六)申报需要的附件材料:

1、企业介绍及图片资料;

2、消费者和用户评价意见;

3、获奖证书复印件;

4、其他对评选有价值的材料。

第四条 申报程序:

1、申报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直接向所在地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审核,并征求相关产业协会意见后,上报市林业主管部门。

2、各市林业主管部门对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企业进行审核、征求相关林产协会意见后报省林业厅,并附书面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

3、省属企业按照本办法直接向省林业厅申报。

第三章 认 定

第五条 各市推荐申报的企业由省林业厅征求有关部门、协会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按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第六条 经认定的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由省林业厅发文公布,并颁发证书,优先享受贷款贴息、财政支持及相关扶持政策。

第四章 监 测

第七条 对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监测,优保劣汰。为及时了解重点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建立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季度报表制度,各企业于每季末后5天内向省林业厅报送季度报表,同时抄报各相关市、县林业局。

第八条 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后每年监测一次,各企业于次年2月底前完成自查报告,并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报省林业厅。

第九条 经监测合格的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继续享受有关扶持政策,对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收回证书,不再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监测结果由省林业厅发文公布。

第十条 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的,须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按申报认定程序重新申报认定。

第十一条 出现下列情况的,取消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1、企业在申报和监测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或存在舞弊行为的,一经查实,已经认定的企业取消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资格,3年内不得再申报。

2、企业因经营不良资不抵债而破产或被兼并的,取消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资格,3年内不得再申报。

3、企业经营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取消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资格,3年内不得再申报。

4、企业不按规定要求提供季度报表监测材料,拒绝参加监测和抽检的,自动取消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资格,3年内不得再申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厅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认定的暂行办法

粤经信节能〔2010〕1039号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认定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推动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鼓励企业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根据《“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06〕2913号)、《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粤经信节能〔2010〕650号)和《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2020)》(粤经信节能〔2010〕878号)有关精神,开展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认定工作。为规范认定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广东省内登记注册,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第三条 龙头企业是指在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中取得突出成绩,而且在经营规模、企业效益、新工艺(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

第四条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龙头企业的组织申报和初审工作。

第五条 龙头企业的认定,遵循自愿申报,公平公正、择优评定、兼顾地域、行业平衡的原则。

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

第六条 申报龙头企业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规模大。应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规模,年产值在本行业名列前茅。

(二)企业带动、辐射示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业绩,以及较强的上下游产业带动、辐射示范作用。

1.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技术成果年销售额不低于1000万元,占企业总产值原则上不低于20%。

2.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要求,不属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限制类、淘汰类的范围。

3.企业采用的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4.企业销售利润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投入能力。

(三)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1.企业重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工作,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主要产品资源消耗、清洁生产等指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2.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

(四)科技创新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研成果与推广运用结合紧密,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企业管理规范。企业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5%;具有科学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完整的统计体系,并通过相关认证。

第七条 申报龙头企业应提供以下材料:

1.《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评选申请表》(详见附件)。

2.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申请报告。

3.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原材料来源证明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5.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保护守法证明。

6.上一财务审计报告和税务机关出具的上一完税证明。

7.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专利或获奖证明文件复印件。

8.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有关证明材料。

9.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统计体系的材料。

10.其他与申报有关的材料。

第八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每年上半年组织开展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

凡符合条件的企业,向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将初审意见连同申请材料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第九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议,初步确定龙头企业名单。

第十条 初步确定的龙头企业名单将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网(www.xiexiebang.com)上予以公示。自发布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无异议的,认定为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称号的有效期为两年,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颁发“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证书。

第十一条 对认定的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满后根据自愿原则申请复审,对不提请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龙头企业的称号,并发布公告向社会公示。

第十二条 龙头企业应在每年1月底前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报送上一生产经营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第十三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报有关国家或省级资金奖励项目。

第十四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对龙头企业进行不定期抽查。

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属地龙头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对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企业,督促其及时整改,对于拒不整改或者经两次督促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报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取消其龙头企业的称号。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年十二月七日

第四篇:2.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认定与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认定与

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工作,现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128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龙头企业是指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为主业,通过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和直补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经营规模、企业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在省内同行业中居较强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经省级有权部门审核认定的企业。

第三条 对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 经认定或监测合格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有资格享受省规定的有关扶持政策。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应遵守季报制度,及时逐级报送企业经营情况,参加村企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二)主营产品销售占比。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主,企业经营的主营农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80%以上;或销售收入规模,苏南地区1亿元以上,苏中地区9000万元以上,苏北地区8000万元以上。

(三)企业规模。生产、加工和流通型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苏南地区8000万元以上,苏中地区6000万元以上,苏北地区4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苏南地区5000万元以上、苏中地区4000万元以上、苏北地区3000万元以上。在省内建立原料基地的农产品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成交额在5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0亿元以上。

(四)企业效益。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利息、不欠社会保险金、不亏损。

(五)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65%,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包括A级)。切实履行与农户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六)企业带动能力。企业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 — 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或农户签订经济合同,或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粮棉油、桑蚕茧及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企业带动农户数1万户或基地面积5万亩以上。畜禽、林业等产业的企业,带动农户数5000户以上。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水产、特粮特经等产业的企业,带动农户数3000户或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对特种、规模种养企业的带动农户数和基地面积,苏北地区适当放宽要求。

(七)生产基地。企业在省内建立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基地提供的原料占企业加工量的55%以上,其中通过签订合同、入股或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占65%以上。

(八)产品竞争力。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90%以上。同时,企业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新品开发能力在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当年企业产品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额1%以上。

(九)省级龙头企业原则上在市级龙头企业中产生。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六条 按属地原则,由申报企业直接向企业所在地的县(市)、或设区的市级农工办(农委)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省农垦所属企业由省农垦统一组织直接向省农委提出申请;符合条件

— 3 — 的省直企业由企业直接向省农委提出申请。

第七条 按照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各市农工办(农委)认真审核县(市、区)上报企业材料的真实性、完善性,筛选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省级龙头企业申报表,并附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经市政府同意后,以正式文件统一上报省农委。

第八条 申报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填写《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申报表》;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有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四)金融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的信用等级证明;

(五)生产基地的产权证书或企业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土地、生产设施使用合同、协议等复印件;

(六)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或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带动农户的合同、协议和占所带动农户10%的农户名册(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或相关证明材料;

(七)所在地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分税种上纳税情况证明;

(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等情况证明;

(九)产品质量、环保、科技成果、商标、专利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1、农产品原产地证明、无公害证书、绿色食品证书或有机食品证书复印件;

2、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证书复印件;

3、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证书复印件;

4、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达标评定证明、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等复印件;

5、专利证书复印件;

6、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7、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

以上材料可根据企业情况据实出具。

第四章 认定办法

第九条 由省农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各市推荐上报的企业进行评审,根据标准择优确定省级龙头企业候选名单。

第十条 经省农委确定的候选省级龙头企业,先在江苏农业信息网公示一周。公示期满,如没有异议,由省农委发文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

第五章 监测管理

第十一条 建立省级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制度。对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实行运行监测、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能进能出。

第十二条 实行省级龙头企业季度监测信息上报制度。省级龙头企业在每个季度结束后5日内,填报《省级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统计表》,由市农工办(农委)汇总审核后上报省农委。

第十三条 对省级龙头企业实行两年一次的监测评价制度,具体办法是:

(一)由省农委发出监测评价通知。

(二)被监测的省级龙头企业按第八条要求,将监测评审材料报送市农工办(农委)进行汇总、审核,并出具是否监测合格的初评意见,以正式文件报省农委审定。

(三)经省农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为合格的省级龙头企业将在江苏农业信息网公示一周,公示期满,如没有异议的,将报省农委确认公布,并颁发证书,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监测不合格的,取消其省级龙头企业资格。

第十四条 省级龙头企业因改制、重组等原因更改名称的,由各市主管部门及时提出更名意见,企业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省农委将企业更名情况通报省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一经查实,采取一票否— 6 — 决制。

(一)被税务部门查实,有偷、逃、骗、抗税违法行为的;

(二)由于防范措施不力或防范不当,致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的;

(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经工商、质检等部门查实并给予处罚的;

(四)环保不达标,经环保部门查实并给予处罚的;

(五)财政扶持资金使用不规范,或有严重违纪行为的;

(六)在提供有关材料时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的;

(七)其他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为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之前公布的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农委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省级龙头企业标准

省级龙头企业标准

(一)企业类型:

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等。企业经营的产品中农产品经营额须占企业经营总额的70%以上。

(二)企业规模:

分别按农产品生产型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等三种类型企业,根据注册资本(金)、资产总值、固定资产、年销售收入等指标进行考核。

(三)企业信用:

企业应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应有良好的金融机构信用等级。

(四)企业资产负债率。

(五)企业带动农民能力。企业应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合同,或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形式,明确企业与农户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

(六)企业生产基地。企业应具有与其生产规模相当的生产基地。

(七)企业产品竞争力:

1、企业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

2、企业应有包括加工原料和加工产品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施和人员。

3、企业的主营产品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4、企业的产品质量或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应在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第六条

考核评分办法省级龙头企业考核以百分制计分,综合得分80分以上的,方可列入省级龙头企业候选对象。

具体考核计分办法如下:

(一)企业规模(以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中介机构审核数据为准,30分)企业分三种类型计分。

农产品生产型龙头企业。

1.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的计25分,达不到的计0分;每超过500万元增计1分,最高增计5分。2.注册资本(金)200万元以上,达不到的不得评为省级龙头企业。

3.资产总值在2000万元以上,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若两项指标中的一项达不到的扣2分,最高扣4分。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

1.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的计25分,达不到的计0分;每超过500万元增计1分,最高增计5分。2.注册资本(金)400万元以上,达不到的不得评为省级龙头企业。

3.资产总值在4000万元以上,其中固定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若两项指标中的一项达不到的扣2分,最高扣4分。

农产品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

1.年交易(经销)额达到5亿元的计25分,达不到的计0分;每超过1亿元增计1分,最高增计5分。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达不到的不得评为省级龙头企业。

2.资产总值在1亿元以上,其中固定资产总值在5000万元以上,若两项指标中的一项达不到的扣2分,最高扣4分。

(二)企业信用(以相关部门证明为准,10分)

1、企业审核依法纳税的计4分,欠税的计0分。

2、企业不欠职工工资、不欠社会保险的计3分,若有一项不达标的扣3分。

2、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达到A级以上(含A级)的计3分,达不到的不得评为省级龙头企业。

(三)企业资产负债率(以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中介机构审核数据为准,5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含50%)的计5分,高于50%低于70%(含70%)的计3分,高于70%的计0分。

(四)企业带动农户能力(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合同、契约或“订单农业”方式为准,计35分)

1、企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500户的计10分,达不到的计0分;带动农户超过500户的,每增加100户,增计1分,最高增计5分。

2、企业带动农户2000户的计10分,达不到的计0分;带动农户超过2000户的,每增加100户,增计1分,最高增计5分。

3、企业所带动的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户均年取得收入1000元的计5分,达不到的计0分。

(五)企业生产基地(以基地所在地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证明文件为准,10分)企业需提供与其生产规模相当的生产基地情况资料,包括基地规模、提供原料数量、带动农户情况和利益联结方式等,资料与证明文件应相吻合,缺一项扣2分。

(六)企业产品竞争力(以企业提供的证明材料为准,10分)

1、农产品原产地证明、无公害证书、绿色食品证书、有机食品证书,有其中一项的记2分,没有的记0分;

2、有中国驰名商标证明文件的记2分,没有的记0分,有省著名商标证书记1分,没有的记0分,最高不得超过2分;

3、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证书,有其中一项的记2分,没有的记0分,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证书,有其中一项的计1分,没有的记0分,最高不得超过2分;

4、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达标评定证明、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等,有其中一项的记1分,没有的记0分;

5、有专利证书的记1分,没有的记0分;

6、有商标注册证的记1分,没有的记0分;

7、有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记1分,没有的记0分。第七条

企业应提供的材料:

(一)填写《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申报表》或《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监测表》;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有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四)金融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的信用记录证明和信用等级证明;

(五)生产基地的产权证书或企业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土地、生产设施使用合同、协议等复印件;

(六)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农产品购销、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带动农户的合同、协议和占所带动农户10%的农户名册(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或相关证明材料;

(七)所在地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分税种纳税情况证明;

(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等情况证明;

(九)产品质量、环保、科技成果、商标、专利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1、农产品原产地证明、无公害证书、绿色食品证书或有机食品证书复印件;

2、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证书复印件;

3、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证书复印件;

4、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达标评定证明、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等复印件;

5、专利证书复印件;

6、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7、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以上材料可根据企业情况据实出具。

下载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提升我省工业设计创新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国......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 2007-04-09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搞好......

    扶贫龙头企业调查报告

    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调查分析报告xxx办(局): 根据转发《xxx》的通知,xxx办电〔xxx〕20号文件要求,xxx县扶贫办及时组织对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贵州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行政单位......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黔扶领(2003)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国......

    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设计创新能力,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根据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设......

    江西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样例5)

    江西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和扶持,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

    云南省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26日修改稿)

    云南省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 认定和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省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云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