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龙头企业调查报告
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调查分析报告
xxx办(局):
根据转发《xxx》的通知,xxx办电〔xxx〕20号文件要求,xxx县扶贫办及时组织对xxx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县xxx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弥宁公路边,距xxx县城30公里,属xxx县xxx镇辖区内,茶园分布在海拔1800米的无量山区。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属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从事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经营,现有茶园面积5500亩(其中公司2000亩,农户3500亩),投采面积3000亩,职工420人从事行政管理21人,茶叶加工60人,茶园管理339人。
二、发展过程
公司始建于1989年,原隶属xxx镇xxx村集体企业,当年种植茶园200亩,1993年开始投产。2002年底,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于2003年3月组建xxx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组建后,不断建全完善管理体制,树立了“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企业精 1
神和“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服务宗旨,实施名牌战略,走开发“名、特、优、新”的路子,严格管理、狠抓质量、诚信经营,使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主要产品有“五一”生态绿茶系列和“五一”普洱茶系列,公司产品在色、香、味、型上都独具特色,自投放市场以来,长期保持质量稳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等地,荣获“云南省名优产品奖”、连续八届被评为“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200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5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2004、2007、2011年公司注册使用的“五一”商标三届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商业企业诚信单位”、市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xxx市中小企业“优强企业”等,2007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我公司“茶叶产业发展先进企业”,2008年4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我公司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三、财务状况
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1860余万元,资产负债率21%,产量220吨,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创利税25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级,无拖欠税款、工资等情况,财务状况良好。
四、带动农户增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增收。公司成立后,按当地党委、政府要求,以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道路,使茶园种植区域辐射xxx、xxx两县的三个乡镇、四个村民委员会十八个村民小组,直接参与农户1060户4200多人。到2011年,公司茶园总面积达5500亩(其中:公司2000亩,农户3500亩),2010年,投产面积3000亩,生产绿色食品茶220吨,产值达1200万元,平均亩产73.3公斤,平均单价54元/公斤。
(二)加大对农户的扶持,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制定最低鲜叶收购保护价(2010年5元/公斤二级鲜叶),向茶农收购鲜叶303余吨,茶户经济收入达151.6万元,户均增收1254元,人均增收316元,提供了40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就业336人。公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增收,促进了当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存在问题
(一)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品牌质量意识不强。
六、建议
加大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第二篇:农业龙头企业调查报告
国务院出台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 http://.cn2012年03月08日 22:17粮油市场报
本报讯(记者 王影影)3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表示,国家将通过政策扶持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
湖北奥星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梁红星在接受粮食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出台的《意见》有27条,都是利好,基本覆盖了企业发展的各方面。《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国内龙头企业大部分规模不够大,品牌意识不强,只有通过兼并重组才能尽快完善经营体系,并集中力量进行品牌化建设及资本化运作。”他认为,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及科研机构成果落地慢的关键在于人才断层,应鼓励和引导科技人才到龙头企业就业。
融资渠道畅通是龙头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增强企业发展实力。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要提升资本市场对农业等薄弱领域支持服务能力,主动贴近“三农”需求,提升资本市场对农业、食品工业的支持服务能力,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
在政策落实方面,《意见》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资金,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11.72,0.17,1.47%)收购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担保机构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担保服务。近年来,我国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逐年增加。财政部表示,2012年中央计划安排36亿元用于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帮助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物流成本已占农产品流通总成本的18%,而发达国家仅为5%~10%。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对记者表示,要解决这些顽疾,农业龙头企业责任重大。龙头企业应积极引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形态,并利用科技创新将智能农业生产与智能农产品流通对接,提高流通效率。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应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农民将生产与市场结合起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及不稳定性,防止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大。据了解,目前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已达到1253家,占全国各类龙头企业总数的1%左右。
第三篇:铜仁市级扶贫龙头企业
铜仁市级扶贫龙头企业
项目类型:申报单位:申报时间:
申 报 材 料
市级扶贫龙头企业
贵州龙乡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0日
目录
1.县(区)扶贫办推荐为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推报文件 2.对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情况的说明 3.市级龙头企业申报表 4.申报龙头企业申请报告
5.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6.企业简介材料 7.企业资信等级证明
8.企业不欠税、不欠薪、不欠社保金的相关证明 9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及相关材料 10.企业管理人员花名册
11.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名册、利益连接机制的合同、分红清册 12.公司规章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 13.企业相关图片
关于申请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的
申请报告
铜仁市扶贫办:
贵州龙乡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21日经铜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法人代表莫亚辉,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是蔬菜、花卉、苗木、水果栽培,水产、畜牧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设计,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现有在职员工60余人,农民工120多人。其中,管理人员20名,专业技术人员6名。
公司从成立以来,努力打造中国西南侗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简称双龙农业示范园),该园坐落在大龙经济开发区的双龙村和九龙村,核心区面积10000亩,拓展区面积20000亩,在大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公司拟投资5个亿进行园区建设,目前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主要内容有新型油茶育苗及推广基地7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400亩、大棚建设40亩、特色水果种植区200亩、科普示范园120亩、特色养殖基地200亩、综合楼一座800平方米、现代农民培训中心一座600平方米,以及人工湖100亩、专家楼区域100亩、桃花岛景点、温泉区、生态龙建设等,主要由新型油茶和中药材实业型加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构成,日接待游客能力达3000人以上。
目前,园区已经投入近亿元,打造核心景观区1000亩,进行了园区主干道油路建设,机耕道水泥硬化道路建设,桥梁、道路、水电建设。特色综合木楼已经投入使用、现代新型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即将完成。连栋大棚、高山葡萄、黄桃、蔬菜、花卉已经完成,中药材种植也接近尾声。各种特色养殖设施已投入使用,娃娃鱼、黑星鱼、甲鱼、青鱼呈现在人们眼前。人工湖、桃花岛观赏景点、观光生态龙长廊即将完工。
在建设园区的同时,公司努力尽社会责任,以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园区所在地双龙村和九龙村,两村贫困人口 120 户460人。通过项目实施,分批次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经营及劳动,进而带动全村贫困人口逐步脱贫。目前已有两村50余户182人脱贫,达到项目扶贫、精准扶贫的目标,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万亩的贡献。
鉴于该公司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所作出的显著贡献,特向贵办提出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申请。
贵州龙乡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0日
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情况
1、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
项目运营过程中,将国家惠农政策和本地生态资源相结合,立足现代农业,带领农民齐心协力进行农业产业化开发,实行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开发,品牌化发展。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建设单位对基地进行宏观调控,统一提供茶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种植户只承担种植环节。项目以带动贫困户脱贫为主要目标,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规模化生产,将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种植户通过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从而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进了项目区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益分配机制:本项目围绕花卉、优质种苗、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服务,在利益分配机制上主要采用定单生产、保护价收购、成本价提供生产资料、提供技术全程服务等,把基地与龙头企业、农户与龙头企业紧紧联结在一起,农户依托基地,基地联结项目建设单位。在兑现措施上,主要采用与农户签订供种、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等合作协议,通过协议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同担”。
2、带动基地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情况:
公司在双龙村和九龙村成立贵州大龙九子龙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大龙垄上杜仲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把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和农户紧密联结起来,形成统一目标的利益联结体,先后发展了金皮西葫芦、羽衣甘蓝、桃子、葡萄等为代表的蔬菜种植、地黄、白芨、紫淮山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澳洲龙虾、中华鲟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带动贫困农户147户、405人脱贫。直接促进农民户均增收11700多元,真正做到了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互惠共赢,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四篇:2012年扶贫龙头企业总结
贵州博方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2年经营情况总结
一、经营情况
贵州博方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贵州惠水县长田工业园区,占地34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其中,1980平方GMP生产车间为10万级洁净区。现已开发出高品质“红糖姜茶”等20余个产品,产品的技术特色是公司独特的“低温提取工艺”,目前为国内先进技术,该技术是直接用“生姜”生产姜饮料,充分保持生姜的天然风味和药用保健功能,成为国内直接采用“生姜”制成姜饮料的主要企业。2010年获得黔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属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之一。
2012年是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之年。公司员工增加至87人,大专以上医药专业人员占50%,其中中高级职称5人。完成“开味乐”液体饮料工艺研发。完成“泡泡福”生姜沐足姜粉的产品申报工作,预计2013年上旬推向市场。
2012年10月通过了ISO9001、ISO14001、HACCP换证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初审合格”受理通知书4项。其它专利受理通知书15项。申请通过“卫生注册”验收工作,获得进出口业务资格。已向马来西亚相关机构申请穆斯林“哈拉”认证,将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
2012年公司加大在贵阳、广东、浙江、湖南、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市场投入。专门成立公司ERP“网络营销中心”,与北
京大学合作建立“姜茶系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参加了泰国、迪拜农产品出口展销会。已经拓展的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业务取得很大进展,预计出口干姜片25吨,姜粉5吨,合人民币150万元。截止2012年10月,实现销售1580余万元。
二、基地建设
公司位于贵州中南部,气候、土质最适宜种植生姜,属中国三大姜源地之一,特别是惠水、长顺地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生姜种植和储藏基地之一,目前两地生姜种植面积约30000亩左右,原料充足,品质优良。据中科院2002年检测,惠水、长顺生姜的姜辣素含量较外省高2倍以上,是粗加工和深加工的优质原料。公司从2008年开始在长顺、惠水两地进行生姜基地建设和生姜收购,目前主要与生姜专用合作社合作,年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
为保证公司生产原料的来源和质量,2012年仍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维护在惠水县大龙乡和长顺县威远镇建无公害生姜种植基地。由县农村工作局提供技术支持,公司物化补助,并实行生姜保底价格收购的方式进行生姜基地建设。扩大至生姜建基地7000亩,其中惠水县大龙乡生姜种植基地2500亩、长顺县威远镇4000亩、贵定县旧治镇500亩。可年产鲜姜20000吨。
三、带动农户情况
今年扩大了基地建设规模,共带动1300户以上农户进行生
姜种植,公司“采取上不封顶,下可保底收购”的方式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当市场价高于合同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低于合同价时,按合同价收购,保证种姜户利益不受损害。按种植生姜7000亩计,亩产3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2.5元,每亩收入7500元,减除成本2500元/亩,亩增收5000元,通过生姜种植,农民可增收3500万元,户均增收25000余元。虽然今年生姜价格下跌,但参与农户仍然获得较好的收益。特别是在贵定县桐荡村出口生姜基地现场会上,得到省、州主要领导的好评。
贵州博方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25日
第五篇: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我县龙头企业只所以表现出经营好的效益也不稳定;项目对头的开工又不足等不正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多年来,虽然龙头企业和县、乡政府在基地建设上没少付出,但效果始终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其症结就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得基地农户从业热情忽高忽低,直接影响到原料基地的稳定程度。二是由于有些企业在基地建设上抓法不力,一些好的项目还没有被农户所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没有基地的支撑而难以正常进行。三是以种植业作为经营项目的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原料产出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四是淡薄的诚信意识,影响了企业与农户的密切合作。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利益关系调节失当的必然结果。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实现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那么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将会被克服,基于这样的认识,下面,仅就如何从调节经济利益入手、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建议如下:
一、探索有效途径,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辟建原料基地。龙头企业要摆脱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必须把辟建原料生产基地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给这个“第一车间”以应有的位置。我认为在辟建基地上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益驱动。当前要特别注重把原料生产所能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放在中央对农民实行“两免一补”的大环境中在与传统产业的经济收益相比较,通过算账对比,只要使农民从中看到确实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使他们在可观的经济收益驱使下,改弦更张,从事新的产业。二是典型引导。企业要在强化新项目宣传的同时,必须把典型的培养、选树、宣传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使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做为择业前提的农民,在身边典型的引导下,在看着眼热、想着心动的环境中“照着学,跟着干”。三是全力推进。在抓原料基地辟建上,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辟建稳固的原料基地是龙头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辟建工业原料基地,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又是乡村两级组织的愿望与职责。只要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两个积极性的迭加,必然会产出1 1>2的工作效果。
二、维护农户利益。合理承担风险,靠让利于民来巩固基地。企业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千方百计规避化解市场风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的正常行为,而“无利不起早、亏本就撂挑”又是农民传承多年难以改变的信条与习惯,这就构成了长期存在于合作双方之间,又必须给予妥善解决的矛盾。在市场形势看好,体现利益均沾时,矛盾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一但行情走低,需要风险共担时,这一矛盾势必会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千方百计创建起来的原料基地、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化解合作双方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龙头企业无法回避而又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课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在确保产业“少挣不赔”的前提下,由企业尽量多承担风险。对确实赔本的农户要合理给予补贴。在这一方面,如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分别采取了诸如:体现让利—直接补;兑现承诺—诚信补;反哺基地—间接补等一系列补贴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们能在市场行情走高时,由于省去了原料生产环节的再组织和减少因临时采购造成的高额支出而抢占先机,获取更大的效益。
三、实现多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基地生产能力。以种植业产品为加工对象的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因农田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时至今日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何建设一个抗灾能力强,原料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的原料生产地,来保证企业生产需要呢?可靠的出路就在于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除此别无选择。个人认为,投入的主体应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从业农户自身利益出发,以劳代资投一块;二是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反哺基地投一块。三是政府相关部门、从早日致富农民的目标出发,把握机遇向上争一块。如果这项工作能做到位,那么兴企、富民的目标何愁不能实现呢?
四、树立诚信意识。严格兑现承诺,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依存关系。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的条件下,以诚实、守信为纽带把原料生产的供需双方紧密切联系在一起、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相互支持,争取双赢的依存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合作双方就必须用签订所规定的相关条件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龙头企业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在企业能承受、农户能接受的前提下作出的所有承诺,就是在受到市场风险冲击的情况下,也应当以牺牲企业部分利益来避免农户受到伤害。用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来保护农户的从业热情,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原料基地。农户则应当自觉履行订单所规定的各项义务,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杜绝掺杂使假、坑害合作方利益的现象发生。用说到哪、做到哪的实际行动,给“人无信不之”的千年古训以新的诠释。我想,农、企双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哪么,合作关系稳定,共同受益的产生链条必然会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