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8.3.27)(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1:1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8.3.2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8.3.27)》。

第一篇: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8.3.27)

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苏发改服务发[2008]280号

各市发展改革委: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朋务业的战略部署,进—步完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促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优做强,根据省领导指示精神并征求各地意见,我委制定了《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苏发改服务发[2007]52号)要求,为引导和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管理工作。第三条 符合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苏发改服务发[2007]52号)第三条规定,并满足下列条件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可以提出申请:

(一)有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边界清晰、形态突出,目标明确;

(二)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融资、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管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

(三)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实行统一管理,—站式服务;

(四)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对通过中心城市主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保护性开发等利用城市存量资产开发的园区,可适当降低标准;

(五)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批准或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园区发展规划,并已列入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不同形态的集聚区还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中央商务区

1、城市功能核心区,主要以金融、保险、证券、商务、商贸等企业为主体,高级酒店、商务设施配套;

2、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集中,拥有跨国公司或国际性金融机构区域性业务总部,或国内行业百强企业总部;

3、交通条件便利,通达性良好。创意产业园

1、有较齐备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环境;能够为创意企业开展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和流通交易等活动提供适宜的硬件环境保障;

2、产业特色鲜明,具有符合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产业形态,拥有注册创意及相关产业链配套企业20家以上,能够引领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

3、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原创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科技创业园

1、具有创业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体系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商务、信息、咨询、技术服务;

2、实际运营2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3、产业特色鲜明,注册科技类企业达20家以上。软件园

l、具有软件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设施;

2、注册软件企业数不少于20家,有一定的产业规模;

3、拥育—定比例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一定的软件出口能力。现代物流园

1、依托港口、空港、站场、道口等交通枢纽或正业开发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信息服务功能;

2、至少拥有三种以上物流功能(仓储、加工、包装、分拣、货代、搬运装卸、配送等),并初步具备金融、保险、税务和后勤服务等基本配套服务;

3、注册第三方物流企业10家以上。产品交易市场

1、符合全省统一规划,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或商品集散能力强的优势,采取有形和无形相结合,主要从事工农业产品、材料及其他重要生产资料的批发;

2、具有产品展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质量检测、加工配送等功能和条件,初步具备商品集散、加工、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和电子商务等功能;

3、年商品成交额处于全省同类市场前5名,覆盖全省、辐射华东地区以至全国家,外向度处于同类市场领先地位。第四条 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申报单位经所在市发展改革委向省发展改革委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园区发展规划;

(二)省级以上有权部门关于设立园区的批件或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园区发展规划的批件;

(三)经有权部门批准的规划和土地使用批件;

(四)入驻企业目录、企业基本情况:

(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六)管理机构情况;

(七)其他需要出具的材料。

第五条 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审查合格后,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调查。

第六条 通过认定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由省发展改革委授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七条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行定期检查和动态考评制度,考评不合格的集聚区,第一年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不合格取消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资格,不再享受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第八条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应按季度向所在市发展改革委提交集聚区发展情况和入驻企业基本悄况报告,由各市汇总后报省发展改革委。

第九条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因故需变更建设规划或发生其他重大事项时,应及时报告省、市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重新认定。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计划

宜兴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依托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势和现有的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在园区设立了宜兴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编制集聚区建设发展三年(2010-2012年)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到2009年为止,全园区有环保企业100多家,年销售总额超50亿元。集聚区内有环保服务业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3800多人,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近2亿元。

其中,江苏鹏鹞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环保百强企业之一,是国家级企业集团,并在新加坡成功上市,该企业主要从事环保设备研制开发、生产和工程承包。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制环保污染防治设备的专业企业,主要经营环境污染防治设备、玻璃钢产品的制造、安装、工程施工,并开展各类环保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技术咨询服务。另外如江苏博大、晟宜环保、化工成套等40多家规模环保企业,产品涉及工业废液处理设备(含污水处理与防治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噪音处理设备、固体无害化处理设备、废物回收处理设备和其他成套设备制造等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以水处理为主,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大气污染防治、环保药剂、环保新材料等共同发展的环保产品体系。

以科学规划规范建设 “两区八园两中心”(中央商务区、科技研发区,江苏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园、江苏宜兴国际环保设计园、江苏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宜兴软件设计园、彩虹科技园、救援产业园、环保产业园,国家级线缆检测中心、国家级环保会展中心),完善集聚区功能,彰显集聚区特色。

同时,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目前,服务业在建重点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17.55亿元。2009年全年完成投入5.3亿元。这12个项目分别是东来国际环保科技商务港、创新创业大厦、乐希大厦、江苏省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金汇大厦、彩虹科技园、城市污水处理研发中心、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保利大厦、配套生活区、华侨饭店、瑞金酒店。其中,乐希大厦、金汇大厦已封顶;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进入设备调试、装修阶段;东来国际环保科技商务港地下工程结束,主体建至二十层;瑞金酒店进入试营业阶段;华侨饭店开始拆迁;其余项目均已土建开工。

在环保研发配套载体的建设方面,环科园70%以上的环保企业和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清华、北大、南大等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在园区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组建了以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等为代表的多个研发载体。2008年至今在宜兴市获得的14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有7个在园区进行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凸现了环科园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二、趋势分析

对于进一步正确树立集聚区的发展方向,我们首先充分认识到建设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有害化学品污染等使得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环科园作为我国唯一的以环境保护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在环科园建设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助于促进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二)有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环保产业竞争力不强、研发能力比较弱等几个方面。而目前宜兴已基本形成以水处理设备为主,包括声、气、固、仪、配件六大类数千个产品的门类,企业生产技术较高,产品性能较好。因此建设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助于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环科园位于宜兴市区范围内,发展空间有限,不适宜进行较大规模的一般制造业生产活动。因此作为生产、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亟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化发展,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四)有助于提升园区综合功能,改善城市形象。

目前,环科园已经建设包括环保科技创业、环保产业发展、商务、环保科技设备信息、金融、国家级环保会展、环保设备检测、行政服务、环保人才培训及配套公寓等九大功能的中央商务区以及文化创意、服务业外包等载体工 3 程,主要发展总部经济、人才培训、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成后将有利于提升园区综合功能,改善宜兴城市形象。

宜兴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以中央商务区、科技研发区、科技创新创业园、服务外包基地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载体为龙头,以园区内环保制造企业作为服务对象,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的环保设备技术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服务,以及服务外包、商务办公、会展等产业服务功能,实现从重点项目到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促使企业快速地在此区域内集聚,短期内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重点向无锡、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扩展服务对象,在集聚区技术研发、服务外包等主导业态功能逐步实现的基础上,向环保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商贸、生活配套等服务功能方面延伸,完善集聚区内生产结构,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建成环保科技创业研发的集聚区和辐射区。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以彰显宜兴环保产业的特色优势、提升地区产业发展层次、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空间梯度转移的大好机遇,以技术创新、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高层次的主导业态为龙头,以专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价值链整合为目标,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以重大项目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遵循土地集约化利用、产业空间集聚化发展的相关要求,打造特色显著的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宜兴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企业运作

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改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出税收、土地、资金的等优惠政策,引进相关重点龙头企业入驻,促进为制造业服务的科技创新等重点业态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主导推动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科技、创业、商务、服务外包等业态的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以统筹规划为重点,整合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所在的环科园资源、功能、交通、设施等多个要素,协调集聚区与环科园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内产业功能配套、协作,强化集聚区内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之间的关系,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体现集聚区协调发展的原则。

3、彰显特色,突出优势

充分彰显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作为国家级的以环保设备和环保科技发展为特色的产业定位,利用国家相关支持的产业政策和导向,积极在环保设备制造技术、环保技术以及其它相关配套技术的创新方面做出亮点,体现出服务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功能。

4、重点突出,跨越发展

按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要求,体现主导带动的作用,突出以科技研发服务业态为重点,在环保设备技术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兼以配套发展商务、物流等业态,形成集聚区的整体合力,短时间内彰显宜兴市环保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宜兴市的跨越发展。

四、发展目标

(一)2010年,入驻企业40家,业务总收入58亿元,就业人数1万人,投资额12亿元,园区规模企业数量突破20家,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二)2011年,入驻企业50家,业务总收入90亿元,就业人数15000人,投资额15亿元,园区规模企业数量突破23家,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三)2012年,入驻企业60家,业务总收入150亿元,就业人数2万人,投资额18亿元,园区规模企业数量突破25家,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五、主要任务

(一)以环科园良好的环保制造业发展基础为产业基础支撑,从重点为环科园环保产业配套服务的角度出发,拓展服务内涵,向长三角大区域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大尺度出发,选择优势比较显著、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的产业方向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引导环科园走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带动的新路子,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业态,实现宜兴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全面提升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

(二)集聚区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领域

1、科技研发及一体化解决方案

(1)研发设计服务。依托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清华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污水处理研发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生物肥料工程中心、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江苏鹏鹞环境工程承包有限公司、中日环境技术转移中心、德中环境技术转移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一是从宜兴市环保产业的规模带动角度出发,对宜兴市环保生产制造企业提供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任务,尤其是针对水环境诊 6 断、污染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创新,包括各种新型高效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与工程化推广,解决高难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及高效低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二是针对重点环保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专业性的工艺技术研发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服务等,为企业提供相对周到的增值服务。

(2)产品检测服务。依托已经建成的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集聚区内规划建设环保科技研发区内的产品检测中心,重点拓展环科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的产品检测功能,重点建设环保设备检测中心,重点为长三角区域内环保设备产品和电线电缆等重点行业产品提供质量检测检验以及编制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成为长三角区域内环保和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的质量中心。电线电缆可以提供符合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指令检测、认证检测;环保设备产品检测则符合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产品标准认证。

(3)一体化解决方案。从环保制造产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时间段对环保科技服务的需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环保科技综合服务在地域内的实现。产前阶段提供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以及环保技术的创新;产中阶段主要是提供环保产品的设计与完善;产后阶段主要是进行环保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在以上研发设计和产品检测等单项环保科技服务功能基础上突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功能。

2、成果转化和孵化

从未来集聚区做大做强、提升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在重点培育大型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需要对中小企业创业以及具有技术成果的单位进行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提供一个服务载体。

7(1)构建创业园等技术孵化载体。在规划期内重点推进集聚区内沿绿园路南侧布置的江苏省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宜兴科技创新创业园。规划重点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大学的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在创业园服务载体内就地孵化、转化,引导集聚区成为国家环保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及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产业化的重点孵化器。

(2)依托载体建设推进高新技术孵化。依托创业园等技术孵化载体,对宜兴市以及更大范围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环保设备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孵化。一方面重点引进一批宜兴市紧缺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项目,对水污染治理、固体污染治理等技术进行研究孵化;另一方面,创业园内建设中试车间、配套生活设施,吸引一些中小企业以及拥有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团队进行孵化,尤其是重点鼓励引进留学生创业团队,实现环保技术等高新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同时,为重点推进成果的转化,可以实现其他科研院所相关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通过“落地转化”的特殊方式推动环科园相关产业的层次升级和改造。

六、空间布局

根据环科园发展现状,选择园区东西向主要干道绿园路为中心,东起新城路,西至南岳路,北起龙池路,南至百合场路这块区域设立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68.87公顷。

集聚区重点建设七大功能区域。

1、科技研发区:位于集聚区西侧,茶泉路和宁杭公路之间,绿园路以北,面积约为23.6公顷。

2、环保产业设计服务区:位于兴业路与土干路之间,面积约为6.39公顷。

3、生产配套区:东起兴业路,西至新长铁路,北起绿园路,南至南河路,占地12.67公顷。

4、环保产业创业区:位于科技研发区南侧,即绿园路以南、宁杭公路以东地区,总面积22.58公顷。

5、商务办公区:位于新城路以西,南河路以北,兴业路以东,绿园路以南,总面积17公顷。

6、配套物流功能区:位于宜兴火车站以西、绿园路以南,总面积18.22公顷。

7、综合配套服务区:该区分三部分:行政管理区、专业商贸区和生活配套区。其中行政管理区位于新城路和兴业路之间,绿园路以北,占地4.86公顷;专业商贸区位于竹海路与杏园路之间,占地6.83公顷;生活配套区位于土干路以东、绿园路以北,占地约1.7公顷。

七、保障措施

(一)管理保障

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要求的集聚区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在管理上保障集聚区规划的有序实施,成立了以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朱保强为主任的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并确定专人负责每个功能区建设,真正形成便捷、高效的管理体制。

(二)资金保障

1、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2、利用各类政策争取相对应的专项资金

3、构建区域性创业融资平台

(三)政策保障

1、土地政策:简化用地审批程序,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等建设的发展。

2、税收政策:对吸引入园的国内外环保技术的创业团队以及科研院所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定,采取免、减优惠政策。

3、建立财政倾斜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宜兴市每年对重点环保科技研发企业给予扶持的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四)机制保障。

1、管理机制:一是加快企业内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新的运行机制,推动各类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主辅分离,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网络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2、招商机制:一是重点引导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向集聚区集聚,着力引进高集聚、强辐射的服务业特色和品牌企业。二是注重产业配套项目招商,着力吸引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集聚区,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八、三年建设内的重点项目

1、中央商务区

2、彩虹科技城

3、保利大厦

4、东南大学-城市污水处理研发中心

5、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

6、国家环保设备检测中心

7、华侨饭店

8、乐希大厦

9、创新创业大厦

10、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生物肥料工程中心

11、清华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12、苏州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高功率LED研发中心

13、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

14、服务外包宜兴环科集聚园

15、江苏宜兴国际环保产业设计园

16、RFID读写模块及I/R收发模块研发中心

第三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点

慈溪探索服务业集聚发展方面的做法

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稳中有升。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2.58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 比重达到37.7%;预计,全年将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3%以上,占GDP 比重在36%以上,比2008年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市服务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现就我市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集聚发展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三产兴市‛的发展战略,成立了市现代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加快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升级成为了主旋律,慈溪的服务业发展也处在了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把服务业集聚发展课题摆上重要议程,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多次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强化服务业产业基地抓手,集力推进我市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政策扶持,强化引导。2005年,我市首次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慈政发“2005”20号),此后每年都出台该类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重点加强对基础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品牌服务业创建、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扶持。为此,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00万

进行政策奖励。

(三)加强规划,认真谋划。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慈溪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2009—2011)》(慈政发“2009”66号),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规律,以‚立足宁波、依托上海、服务长三角‛为目标,明确了以‚五大片区‛(中心城区、周巷片区中心镇、观海卫片区中心镇、慈东片区中心镇、杭州湾新

区国际商务休闲城)及中心镇为重点的服务业集聚发展空间布局,确定以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公共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科技创意产业等八大类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同时,根据发展纲要的要求,编制了八大产业专项行动规划,并着手编制了《慈溪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规划》,通过增强我市产业集聚辐射力,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该规划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一、二产业,实现产业联动;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同步提升;整合。拓展内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基本原则,在中心城区、四大片区(杭州湾片区、周巷片区、观海卫片区、慈东片区)及主要中心镇,着力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良好态势。专业市场在我市服务业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发展好专业市场,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2009年,我们着手编制了《慈溪市商品市场发展规划(2010-2020)》,目的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与慈溪产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现代化、规范化的商品市场体系,实现‚立足慈溪,辐射周边县市以及长三角地区,打造慈溪‘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的目标。着重启动与推进慈溪商品市场的‚345‛工程,即:改造提升三个商品市场,分别是慈溪

工业品批发市场(商都)、周巷副食品批发市场、慈溪机电五金市场;易地迁建四个商品市场,分别是胜山服装布料市场、天元铁皮批发市场、慈溪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慈溪旧货交易市场;规划新建5个商品市场,分别是慈溪市金属材料市场、慈溪市家电市场、慈溪市轻纺服装市场、慈溪可再生资源加工交易中心、慈溪市大型建材家居市场。

二、下步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思路

我市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相对较晚,有待进一步探索。下步主要思路:

(一)抓紧规划编制完善,着重推进。抓紧编制出台《慈溪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规划》、《慈溪市商品市场发展规划(2010-2020)》这两项规划。并着手推

进一中心(中心城区)、四片区(杭州湾片区、周巷片区、观海卫片区、慈东片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及着重启动推进慈溪商品市场的‚345‛工程。

(二)加快公共平台建设,提高“三项功能”。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是有效促进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鼓励各类资本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三项功能:一是要素集聚功能,加大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规模效应,把集聚区打造成为专业人才的高地、要素价格的洼地;产业支撑能力,顺应企业发展需求,为现有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做大做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重大知名企业入驻集聚区,提升集聚区知名度,同时培育当地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一是构建全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网络。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 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街道)也落实专职领导和专门工作机构分管辖区内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健全现代服务业统计分析。全面整合服务业各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源,完善反映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服务业发展形势监测分析制度。三是完善考核体系。健全考核指标,把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重点工程完成情况作为具体考核指标,分解到各镇(街道)和职能部门,强化考核激励,突出对有功单位、人员的表彰奖励。

第四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 产业相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 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

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 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 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 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 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 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

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1000 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

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 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 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0 年的 31.9 %上升到 2002 年的 51 %; 就业人 数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29.6 %增加到 2002 年的 48.8 %。其

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 勃发展的势头,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黄浦、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 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 聚度较高的区域。

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

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 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 引导扶持力度。通过集聚区建设,吸引集聚优势资源,培育 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城市名片、产业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 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形态

(一)中央商务区(CBD 或微型 CBD)

:是指以城市经济为

核心,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 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交通通达 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二)创意产业园:

是指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为主体,通过 创意设计和改造,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 创意产业的场所。

(三)科技创业园: 是指以科技创业为重点,以技术公共

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为载体,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专业 技术服务的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与 试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四)软件园:

是指以软件开发、生产、售后服务为核心,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开发区内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 集聚的区域。

(五)现代物流园:

是指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体,以物流

园建设为主要形态,重点布局在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开发区 内,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 代、信息有效集中的区域。

(六)文化休闲旅游区: 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完

善适宜人居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打造有震撼力的旅游文化吸

引物,提供观光、休闲、商务、会议、培训、疗养等综合功 能的区域。

(七)大型专业市场:是指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对某一

类产品销售和该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进而拉动当地经济 的特色区域和专业市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 基本原则

1.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严

肃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 完整突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架构。

2.坚持与优势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市人文、旅

游和制造业三大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 区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

3.坚持与品牌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各地建设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走特色之路,错位发展,力争形成相对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 载体,特别要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 挥导向性作用。

目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

1.增设类。对已经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

一定规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 务业园区(基地、中心),增设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

建筑物保护开发,且已初步形成集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 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提升类。对通过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电子商务、功 能完善等提升服务功能的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苏州 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培育类。通过制定规划,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功能特

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 定规模后,设立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五、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

经认定设立的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享受如下扶持 政策:

(一)区内服务业企业享受开发区工业企业相关的税费 优惠;

(二)区内服务业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享受市重点投资项 目有关土地政策;

(三)区内服务业企业的水、气价格按开发区工业企业 价格标准执行;

(四)集聚区建设项目作为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 重点。

云龙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安顺 : 云龙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五篇: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 (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

苏财外金[2008]8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发挥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苏发[2008]8号)等有关规定,省财政设立省级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以下简称“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列入预算。

第三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支持、公开透明、鼓励创新的原则,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第二章 支持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用于对新设金融机构的补贴:

1、对在江苏省域内新设立的总部性或地区总部性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

2、省级各金融机构在苏北、苏中地区新设立的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每设立一个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

(二)使用金融机构贷款建设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项目。

(三)使用金融机构贷款建设的重大服务业项目。

1、现代物流业。支持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重点物流企业;支持以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产品配送为主的制造业物流企业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以商品贸易、批发配送为主的物流中心 和运用物流信息系统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

2、商贸流通业。发展商业连锁经营和配送(含农资连锁配送)。支持大型生产资料市场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功能。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副食品安全检测服务体系。

3、商务服务业。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导的会展经济;鼓励会计、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发展连锁加盟,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大型中介法人机构。

4、居民服务业。支持面向城市居民生活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便利性、具有公益服务性质的居民和社区服务业。

(四)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和其他需支持的重大服务业项目。

第五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应具备的条件:(一)符合我省制定的服务业发展规划。

(二)符合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以信息等高技术为依托,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能运用新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新技术。

(三)能提升制造业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扩大市场容量、扩大就业、带动作用强、示范作用明显的。

(四)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贷款项目合同完备,其中市、县财政已安排相应配套资金的项目可优先考虑。

第六条 申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一)在江苏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依法经营,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四)企业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第三章 资金分配办法和支持方式

第七条 对在江苏省域内新设立的总部性或地区总部性金融机构, 按下列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一)对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贴1000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下、5亿元(含5亿元)以上的,补贴800万元;注册资本5亿元以下、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补贴500万元。

(二)上述新设立机构购买自用房的,按购房房价给予5%的补贴;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五年内按年租金给予5%的补贴。

第八条 省级各金融机构在苏北地区新设立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的,每设立一个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在苏中地区新设立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的,每设立一个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60万元。

第九条 除按第七条、第八条有关规定用于对新设金融机构一次性补贴以外,其余全部用于对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支持第四条第二、三、四款所列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而发放贷款的利息抵补。贴息资金总额根据投资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不超过利息发生总额。原则上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

第四章 职责分工

第十条 省财政厅负责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审定下达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负责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一条 省发改委负责组织各级发改委系统做好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受理工作,牵头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论证等工作。负责对服务业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第十二条 省金融办配合省财政厅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负责对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贷款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把关。

第五章 项目申报和审查

第十四条 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发布的项目申报工作指南,符合条件的项目,由企业按要求向同级市、县(市)发展改革委申报。各市、县(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级财政、人民银行、金融办等部门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后,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联合行文出具推荐意见,向省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省直和中央部属单位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申报。

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金融办、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根据职责分工,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 委托相关机构或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和评审,依据评审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提出项目初选名单,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建议,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第六章 资金审核和拨付

第十六条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下达资金投资计划,省财政厅下达资金预算指标,同时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给项目贷款金融机构,除新设金融机构一次性补贴以外,其余用于抵补项目贷款利息。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发展改革委负责对贴息资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提供绩效评价报告;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资金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不定期抽查。

第十八条 贴息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滞留、挪用、截留、挤占,不得擅自改变或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对骗取、滞留、挪用、截留、挤占专项资金的财政违法行为, 由省财政厅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第八章 绩效考评

第十九条 各承担单位在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对项目目标的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竣工决算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报告报送同级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各市、县(市)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要将评价报告汇总后于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报 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属和中央部属企业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不能及时提交绩效评价报告的地区或单位不能 申报下一年的资金项目。

第二十条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终了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及有关部门组织对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验收和考评。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向省政府做出报告。验收考评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资金的依据。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下载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8.3.27)(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8.3.27)(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精)

    关于发布2009年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 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及组织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市、有关县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各......

    服务业集聚区相关(5篇范文)

    从概念上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

    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2007.3)[大全]

    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南京市发改委 2007年3月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度,尽快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充分发挥集聚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1年工作及2012年工作思路

    天汾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 2011年发展情况及2012年工作思路 一、内部建设基本情况 天汾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位于启东市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内,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兴建,2006年1月......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新兴服务业态为主体,相关产业相配套,特色鲜明、空间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功能集成以及......

    **市服务业集聚区情况总结

    **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一、大泽山-茶山旅游集聚区1、基本情况**茶山4A级风景区位于山东省**市**城北16公里,背依大泽山,面向**市区,东接烟台,西连潍坊,处于胶东半岛与山东......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提升我省工业设计创新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国......

    梧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则范文

    梧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委即组织市内各相关部门做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