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

时间:2019-05-14 12:4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篇: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

(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作用,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设立“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设立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以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领域发展为重点,以基础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体的研发团队,围绕国家、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第三条 专项资金来源于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该项资金为无偿资助。

第四条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受理、评审、立项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 条件与范围

第五条 申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的条件:

1、申请专项资金必须围绕贵州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产业、中药现代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能源与资源、环境、交通与建筑和城镇化、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十一个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并能引领上述领域科技创新的研发团队。

2、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条件:应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发集体,具有公认的领衔人,有较强的团队建设平台和环境条件,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团队核心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学历的人数应不少于5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并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发工作。

3、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条件:院士、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原则上近五年来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且申报当年的年龄不超过55周岁。

第六条 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凡在贵州省地域范围内的科研机构(不含省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不分所有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

第七条 申请者所在单位应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基础,并能提供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和其它必备的科研条件,保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八条 申请者按照“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要求申报,并根据科技活动的性质条件,确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研发方向、预期目标和任务。

第九条 省科技厅每年3月1日至31日受理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评审由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确定当年资助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资金额度。

第十一条 获得专项资金资助团队的所在单位要给予资金匹配,匹配额度不少于省资助额度的50%。对不给予匹配经费的承担单位,合同撤销,经费收回。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二条 省科技厅同受资助者所在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即可下拨经费,受资助者所在单位收缴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经费的3%。

第十三条 由省科技厅和受资助者所在单位负责监督经费的使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和奖金、购置交通工具等与本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无直接关系的开支。

第十五条 获得受资助的团队未能及时开展相关工作或擅自中止团队建设工作,将撤销合同,追还全部拨款,已支出部分由受资助者所在单位偿还。

第十六条 获得受资助团队的实施期限一般为2-3年;团队负责人每年十二月底填写《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与执行情况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省科技厅备案。

第十七条 受资助的团队按合同完成后,须填写《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验收书》,经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专题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作用,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设立“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设立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以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领域发展为重点,以基础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体的研发团队,围绕国家、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第三条 专项资金来源于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该项资金为无偿资助。

第四条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受理、评审、立项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 条件与范围

第五条 申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的条件:

1、申请专项资金必须围绕贵州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产业、中药现代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能源与资源、环境、交通与建筑和城镇化、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十一个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并能引领上述领域科技创新的研发团队。

2、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条件:应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发集体,具有公认的领衔人,有较强的团队建设平台和环境条件,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团队核心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学历的人数应不少于5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并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发工作。

3、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条件:院士、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原则上近五年来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且申报当年的年龄不超过55周岁。

第六条 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凡在贵州省地域范围内的科研机构(不含省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不分所有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

第七条 申请者所在单位应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基础,并能提供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和其它必备的科研条件,保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八条 申请者按照“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要求申报,并根据科技活动的性质条件,确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研发方向、预期目标和任务。

第九条 省科技厅每年3月1日至31日受理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评审由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确定当年资助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资金额度。

第十一条 获得专项资金资助团队的所在单位要给予资金匹配,匹配额度不少于省资助额度的50%。对不给予匹配经费的承担单位,合同撤销,经费收回。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二条 省科技厅同受资助者所在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即可下拨经费,受资助者所在单位收缴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经费的3%。

第十三条 由省科技厅和受资助者所在单位负责监督经费的使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和奖金、购置交通工具等与本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无直接关系的开支。

第十五条 获得受资助的团队未能及时开展相关工作或擅自中止团队建设工作,将撤销合同,追还全部拨款,已支出部分由受资助者所在单位偿还。

第十六条 获得受资助团队的实施期限一般为2?3年;团队负责人每年十二月底填写《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与执行情况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省科技厅备案。

第十七条 受资助的团队按合同完成后,须填写《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验收书》,经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贵州省企业新产品暂行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1988]77号 【发布日期】1988-12-08 【生效日期】1988-1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企业新产品暂行管理办法

(1988年12月8日黔府〔1988〕7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企业新产品管理,促进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开发,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包括乡镇工业)新产品开发试制的管理。

对于科研生产联合开发试制的新产品,属于科研单位主办的,由省科委管理;属于生产企业主办的,属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三条 第三条 省经济委员会是全省企业新产品开发试制的主管部门。地、州、市、县经济委员会负责辖区内的企业新产品管理工作。省工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内的新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企业应有专门力量负责新产品开发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属于本办法管理的新产品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产品:

(一)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有独创性的;

(二)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有推广价值的。

凡结构、性能等没有改变,只是在花色、外观、表面装饰、包装装潢等方面改进提高的产品,不属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五条 第五条 鼓励生产单位同科研、设计、教学单位联合开发试制新产品,优先开发出口创汇,代替进口,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国民经济急需的缺门新产品。

第六条 第六条 新产品开发必须有可靠的技术依据,并经过研制、小型试验、中间试验等技术开发过程,达到设计和生产定型。

第二章 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

第七条 第七条 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实行分级管理。

第八条 第八条 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按地区或行业的隶属关系逐级审查上报,一般项目列入地、州(市)或省厅(局)计划;重大项目由省经委组织行业会审,经综合平衡后列入省级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特别重大项目由省报请国家计委列入国家计划。

第九条 第九条 凡列入省级以上开发试制计划的新产品,主持部门应确定专人负责,经常调度检查,将已完成的项目名单和经济效益情况,于每年六月十五日前统计报送上半年报表;十二月三十日前报送当年新产品开发试制报表。

第十条 第十条 计划编制时间:各企业应于十一月十五日前将下一新产品开发试制项目报地、州(市)经委和行业归口厅(局),经汇总初审后编制本地区、本行业下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在此基础上于十一月三十日前将申请列入省计划的重大项目报送省经委。省经委在会审基础上于次年二月十五日前下达本全省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为计划,项目实施应保证当年试产。计划不作结转。各厅(局)、各地、州(市)应于十二月三十日以前,总结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措施进度并报送省经委。

第三章 新产品技术鉴定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未经鉴定的新产品不得投入批量生产,不得申请参加产品评优。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企业新产品鉴定分为省级和地、州(市)、厅(局)两级鉴定。特别重大的报请国家鉴定。由省经委委托有关厅(局)、地、州(市)经委组织的鉴定,属省级鉴定。由厅(局)、地、州(市)经委组织的鉴定,属省厅、地级鉴定。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鉴定可以分别采用会议、样品检测和现场验收等形式进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需进行新产品技术鉴定的单位在自审合格后向主管部门或任务下达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部门对申请项目是否准予鉴定及有关事项应给予明确答复。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技术鉴定应组成相应级别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由本行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最多不得超过十五人。鉴定委员会主任对产品鉴定意见负技术经济责任。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企业新产品鉴定须具备以下主要技术文件:

(一)产品开发、试制任务书或合同书;

(二)产品开发、试制工作总结;

(三)技术鉴定大纲;

(四)正式批准发布的产品标准及标准化审查报告;

(五)产品图样及工艺文件;

(六)产品质量、性能、检测、试验报告;

(七)产品技术经济及市场销售前景分析报告;

(八)试生产技术总结报告;

(九)产品使用说明书;

(十)用户使用报告。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鉴定结论填写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书连同有关鉴定资料装订成册报送组织鉴定部门。省级鉴定经行业归口部门或标准计量及行检部门审核签章后,由省经委填发新产品技术鉴定证书。省厅(局)、地、州(市)级鉴定,由省厅(局)和地、州(市)经委填发新产品技术鉴定证书。

第四章 新产品考核、评选和表彰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取得新产品技术鉴定证书的企业新产品,全省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对于具有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批量大、用户多、效益好的新产品,分别评审为一、二、三等奖。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获奖新产品中主要质量指标达到近期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意义的新产品,由省经委统一向国家申报国家优秀新产品奖。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企业职工奖励基金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新产品开发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职工。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新产品评选表彰的具体工作按《贵州省优秀新产品评选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新产品计划执行情况、新产品值率(企业新产品总产值/企业全部产品总产值×100%)、新产品利税率(新产品总利税/企业实际总利税×100%)纳入企业承包考核指标,作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除电力、煤炭、矿产品、医药行业外,其余行业新产品产值率及利税率均不得低于5%;轻纺、电子行业应分别达到8%和15%以上。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按产品寿命周期分别拟定具体考核指标。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企业不能完成新产品计划及其指标,按比例扣发厂长、总工程师奖金,企业厂长、总工程师在任期内推不出新产品,不能再继续任职,离任后工资向下浮动一级。

第五章 新产品财税管理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按规定建立新产品试制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的来源是:企业按规定从留利中提取的新产品试制基金;企业按留存的其它产品开发经费;新产品试销期减免税款;联合体各方多种渠道筹集款项;上级拨付的技术开发费。

新产品试制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开发试制新产品,专户储存。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通过鉴定并领取证书的新产品,凡需要减征、免征产品税或增值税的,必须报经税务机关审查,按照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批准后,才能给予减免。具体规定如下:

(一)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试制,并列入国家级试制计划的新产品,从试制之日起,免税三年。

(二)列入中央各部、委及省开发试制计划并商得同级税务部门同意的新产品,在试制期间销售的,应区别不同情况,免税一至二年。

(三)两个以上单位同时平行开发试制的相同新产品,在符合规定条件下,只准已通过鉴定且先申请的单位办理减免税。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凡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定新产品要求的产品,国家实行高税、高价政策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等,以购进(包括进口)主要零部件生产的产品和按照用户要求进行一次性生产的非标设备,以及其它不符合税法所规定的范围和条件的产品,一律不能按对新产品的待遇给予减免税。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新产品减免税期限应在试销期内。试销期间企业有权自行定价销售;销售新产品如发生亏损,可作为正常损益处理。免税期满按优质优价原则核定正式价格。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各级物资、金融部门应大力支持新产品开发,优先解决开发试制新产品所需的材料、设备和资金。对列入省新产品开发试制计划的新产品试制过程中所需流动资金,予以优先保证。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贵州省优秀新产品评选管理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国发〔1982〕76号文件精神,由经委负责组织新产品试制和新工艺研究试验以及生产建设方面的科技成果鉴定、推广与奖励。为进一步推动和加速我省新产品开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评选范围

(一)凡我省企、事业单位通过省级主管部门及地、州(市)经委组织鉴定合格或确认的,并具备正式批准的各级标准,且已小批量试生产的,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有推广价值的新产品均可参加评选。

(二)新产品通过鉴定的时间范围为逢双年4月1日至评比当年的3月31日。

(三)以下产品不能参加评选:

1.大部或全部由国外及港、澳提供零部件进行装配的产品和国外来料加工的产品;

2.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化学成分等某一方面无重大改进和提高,而只是花色品种变化的产品;

3.未经深度加工的矿产品、农副产品。

第三条 第三条 评选等级

(一)一等奖:产品在国内领先,在材质结构、性能、技术特征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且试生产后社会效益显著,年经济效果(新增利润)五十万元以上;

(二)二等奖:产品的结构、性能等指标,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试生产后年经济效果(新增利润)十万元以上;

(三)三等奖:产品的结构、性能等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试生产后年经济效果(新增利润)一万元以上。

第四条 第四条 奖励办法

(一)奖励金额:一等奖25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500元。

(二)省优秀新产品的奖励资金及评比活动、奖励证书、奖状、资料等费用由省财政列支。

(三)评选出的优秀新产品,由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优秀新产品》称号。对获优秀新产品奖的主要有功人员(含先进管理人员)发给奖励证书,并在贵州日报上公布评选结果。

(四)奖金分配:由获奖单位的领导根据对开发新产品直接有功人员作出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同时获得国家、省、市优秀新产品奖励,按最高等级的标准发放奖金,不得重复发奖。

第五条 第五条 优秀新产品的评选组织

(一)成立“省优秀新产品评选委员会”,由省经委领导同志一人任主任委员。评选委员会成员由主任委员采用聘书形式聘请。同时成立专业评审组,各专业评选组长由省经委指定。

(二)各厅(局、公司)、地、州(市)经委以科技处(科)为主,成立相应的“优秀新产品评选小组”并开展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呈报、审批办法

(一)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评选范围,按《贵州省优秀新产品开发成果评选推荐项目卡》内容认真填写所申报评选的新产品情况,并附带产品说明书、鉴定证书和彩照向主管部门逐级上报。

(二)各有关厅(局、公司)、地(州、市)经委将评选出的优秀新产品材料(产品说明书、鉴定证书、彩照、《项目卡》)一式三份,于逢双年的四月底前报省经委,五月份由省优秀新产品评选委员会进行总评,将评选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第七条 评选工作要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要做到科学求实,认真负责。凡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骗取荣誉者,撤销奖励,通报全省,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条 第八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经委负责解释。

第九条 第九条 本办法自《贵州省企业新产品暂行管理办法》生效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科研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边缘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实施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及国家基金培育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面向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以及人才战略目标,通过在若干优先发展领域的有限主攻方向上,组织、培育和建设优秀学术群体,集聚核心创新资源。通过建设,创新团队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争取获得广东省基础研究团队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第二章 申请与评审

第三条 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类别设A、B、C三类,申请的基本条件为:

1、A类(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A类创新团队应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依托,有相对集中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在主攻研究方向上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并已经取得突出的科研业绩;项目负责人应为本校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知名度,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团队核心成员3—5名,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团队成员中自然科学类近三年至少主持承担5项省部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或累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25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近三年至少主持承担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累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50万元以上。

2、B类(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B类创新团队应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依托,优先扶持边缘与新兴交叉学科。项目负责人应为本校学科带头人,在主攻研究方向上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团队核心成员3—5名,原则上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其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创新团队成员中自然科学类近三年至少主持承担3项省部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或累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12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近三年至少主持承担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累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30万元以上。

3、C类(国家基金培育项目)

国家基金培育项目旨在鼓励我校教师、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基金,以高层次科研项目带动学校科研的整体发展。对于未曾获国家基金资助的项目申请人,学校将择优进行资助与培育,支持其继续申报国家基金。C类项目的申报条件为:自然科学类申请人须在近三年内申请两次以上国家基金、且未获得立项,人文社科类申请人须以主持人身份获得过省部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在研的校内基金项目主持人不得申请。本基金为引导性基金,原则上不作重复资助,每人只限一次获得资助。

第四条 申请人按照各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申请通知的要求,填写《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A类或B 类)或《汕头大学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申请书》(C类),在通知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依托单位向科研处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人应当充分说明申请资助项目研究内容对于获得其它后续资助的意义,并且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核心成员均视为申请人,申请人及所有团队成员只能申请或参加一个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申报,且其核心成员不得再申请国家基金培育项目。

第五条 科研处自资助项目申请截止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符合本管理办法规定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本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不予受理。

第六条 对已受理的项目申请,科研处在科研委员会指导下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书面通讯评议,科研委员会根据本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组提出的评审意见,对初选立项名单进行答辩审议,以投票方式提出最终立项名单,同时提出建议资助额度,报请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并确认,确认后的名单由科研处发文公布。

第七条 批准立项的项目申请人在立项公布后的15个工作日内,按照评审意见和批准的资助额度向科研处提交项目计划书。申请人可依据评审意见和批准的资助额度对已提交的申请书内容进行调整,但不得变更预期成果形式或降低预期成果数量。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八条 A类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专项经费自然科学类每年15万元,人文社科类每年9万元,周期三年,滚动支持;B类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专项经费自然科学类每年10万元,人文社科类每年6万元,周期三年,滚动支持;C类培育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3万元,人文社科类2万元,一次核定,分拨款。

该经费主要用于团队运行费和团队成员的科研经费,由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严格掌握。团队的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团队培育过程中必需的费用,如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和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费、材料费、科研业务费等,原则上不能用于购置通讯、影像设备及其它大型仪器设备,也不能用于开支招待费、电话费等。

第九条 本基金项目经费不提取管理费,也不得提取劳务酬金。创新团队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中,涉及项目组织、评审、实施管理、评估等而产生的费用,在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或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直接列支。

第四章 考核与管理

第十条 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每年11 月 30 日之前应向科研处提交上建设进展报告,接受考核,对建设进展不力的团队,学校有权终止。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研究周期为两年,每年11 月 30 日之前应向科研处提交上进展报告,接受考核。

第十一条 在建设期内,各类项目的考核指标为: A类:

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成员,1)至少申请到省部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300万元;或申请到省部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6项或广东省基础研究团队项目、国家级重点以上项目1项,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200万元;2)作为通讯作者身份、以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单位(以下同)在中科院SCI收录期刊列表1-3区发表论文12篇或在SCI/E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3)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转化成果1项; 人文社科类创新团队成员,至少申请到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并争取到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80万元;发表CSSCI收录论文/国外匿名评审期刊论文/专著20篇/部(《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中所规定的一类期刊按1:5计算,其二类期刊按1:3计算,下同),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若所申请到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达5项以上,且所发表/出版前述论文/著作达25篇/部以上,所要求争取到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可放宽至50万元。

B类:

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成员,1)至少申请到省部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2项、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200万元;或申请到省部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100万元;2)在中科院SCI收录期刊列表1-3区发表论文8篇或在SCI/E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3)获得1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

人文社科类创新团队成员,至少申请到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CSSCI收录论文/国外匿名评审期刊论文/专著15篇/部,并争取到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40万元;若所申请到的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项以上,且所发表/出版前述论文/著作达20篇/部以上,所要求争取到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可放宽至30万元。

C类:

自然科学类国家基金培育项目负责人每年必须申请国家基金,且每年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1篇;

人文社科类国家基金培育项目负责人每年必须申请国家基金,且每年发表CSSCI收录论文/国外匿名评审期刊论文/专著2篇/部。

第十二条 建设期结束后,学校按计划任务书进行验收。

第五章 责任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应当予以撤项:

(一)项目负责人因工作变动或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在汕头大学开展研究工作的项目;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负责人或研究内容的项目;

(三)不提交进展报告或检查中发现执行情况不好的项目;

(四)到期未完成而无正当理由的项目;

(五)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或者有弄虚作假等学术不当行为的项目。

所撤销项目的剩余资助经费由学校收回,项目负责人与核心团队成员不得再次申请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资助或其它校内科学研究资助。造成严重影响的,将全额追回资助资金。

第十四条 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的经费使用必须符合《汕头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学校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违反学校财务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国家基金培育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归学校所有,研究成果的鉴定、报奖、转让等根据学校有关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项目评审:

1、企业自行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的评审工作由管委会科技部门组织实施;

2、评审小组由管委会领导、专家以及科技部门、财政部门、产业促进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3、评审专家从专家库中按项目所属产业随机挑选;

4、获得国家、北京市或中关村重点支持的技术研发类配比项目,由科技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审核,不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5、评审人员的基本职责是:(1)客观地提供本专业意见和建议;(2)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自觉遵守回避原则;(3)保护评审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

第三条 《办法》第五条第2项“获得国家、北京市科技奖励或被市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为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是指申报之日前三年内获得过以下奖项或认证之一的企业:

1、国家、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2、中国专利金奖和优秀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

3、国家、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4、国家二类以上新药证书或“双软认证”;

5、与前四款相当的奖项或认证。

第四条

企业申请技术研发项目支持,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统计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3、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上一个会计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技术性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4、其他可证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专家论证意见等材料。

企业申请技术研发机构支持资金,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请表》;

2、国家或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认定的技术研发机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统计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4、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上一个会计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技术性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5、其他可证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专家论证意见等材料。

第五条

企业申请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授权项目支持,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统计证原件及复印件;

3、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专利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授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中国版权著作中心出具的软件著作权授权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品种权授权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国外授权专利证书原件及经专业机构出具的中文译文原件;

5、专利年费缴费证明(申请专利维持费用支持的单位提交);

6、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上一个会计的财务报表以及技术性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申请专利维持费用支持的单位提交)。

第六条 企业申请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请表》;

2、成果转化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实施计划;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技术成果所有权的证明文件或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专利授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自行研发项目提交项目自研发开始至申报上一末研发经费的专项审计报告,受让项目提交技术成果转让协议及付款证明;

6、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上一个会计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技术性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第七条 争取优先支持的企业除按上述要求提交材料外,还需提交以下附加材料:

1、按照“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国家或北京市有关部门下达的重点科技项目立项批文、合同书及计划任务书的复印件;若为子课题,需附主课题合同书及计划任务书的复印件,以及能证明本单位所分担具体任务和所获得实际资助的协议、合同等文件的复印件;

3、项目拨款通知单或相关拨款证明文件复印件、到款凭证复印件。项目子课题承担单位接受项目总承担单位的拨款时,应要求项目总承担单位提供拨款通知单或相关证明文件,若无法取得,则应提供拨款单位与到款单位之间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合同、协议等);

4、国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或专利奖的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5、与开发区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的证明文件;

6、开发区内孵化器在孵企业证明文件;

7、其他可以证明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材料。

第八条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研发项目,经费使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人员人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房屋、车辆等)发生的租赁费等。

(3)设计费用: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4)装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5)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6)其他费用: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 企业申请“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办事时限一般为: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为申报时间,8月1日至11月31日为申报资料审查、企业考察、评审和审批时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为公示和最后核准时间,次年第一季度为签约和资金拨付时间。

第十条 管委会科技部门应在收到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退回修改或补齐材料、不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企业。

第十一条 公示期间第三人可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的第三人应当向科技部门提交书面的异议书以及支持异议的证据。科技部门在收到异议书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报主管科技的管委会领导核定后,做出不予支持的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企业。

第十二条 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验收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验收申请表》;

2、项目所获成果、专利等证明材料(包括样机或样品图片与数据资料、成果鉴定报告、专利申请受理或专利证书);

3、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计划项目,提供有关测试或检测报告、成果鉴定证书或评价报告;

4、验收工作所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获准资金支持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协议书》的约定。

第十四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下载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市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5篇]

    苏州市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苏州市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苏州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府„2011‟134号),制定本......

    许昌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工程 实施办法(暂行)

    许昌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工程 实施办法(暂行) 发布人:人才办 来源: 浏览:381 发布时间:2016-08-1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许昌市委、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科技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优秀人才的创业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集团作战是“大科技......

    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暂行)(五篇)

    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精选5篇)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08-08-27 阅读次数:290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

    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榕职院综„2010‟82号 关于印发《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 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中心、馆、科、所: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

    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10-28 【生效日期】2008-10-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个体工商户贷款管理办法(暂行)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个体工商户 贷款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水平,较好地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