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助器具基础知识辅助器具概述前言辅助器具的定义
辅助器具基础知识
一、辅助器具概述
(一)前言
(二)辅助器具的定义
(三)辅助器具的分类
(四)辅助器具的功能
(四)辅助器具的特点
二、不同残疾类别辅助器具选择
(一)肢体残疾
(二)视力残疾
(三)听力残疾
(四)言语残疾
三、常用辅助器具介绍
(一)轮椅
(二)拐杖
(三)助行器
(四)防压疮垫
一、辅助器具概述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并伴随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由于身体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辅助器具的出现和发展,有力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改变了残疾人的人生。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身患严重的神经元疾病,然而他借助一系列配套的辅助器具设备,可以撰写论文著作,与观众交流互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
【辅助器具的定义】
辅助器具是指(2004年《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由残疾人使用的,特别生产或一般有效的,用于防止、补偿、减轻、抵销残损、残疾或残障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
通俗地说,凡是能够有效减轻残疾影响,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器具,普通到轮椅拐杖及自制的工具,高级到植入式电子耳蜗等都是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的分类】 辅助器具品种多样,使用广泛,按使用人群可分为:肢体障碍者辅助器具、视觉障碍者辅助器具、听力障碍者辅助器具、言语障碍者辅助器具、智力障碍者辅助器具、精神障碍者辅助器具六类。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国际标准ISO 9999):个人医疗辅助器具、技能训练辅助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家务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及其适配件、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操作物体和器具的辅助器具、环境改善和评估辅助器具、就业和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休闲娱乐辅助器具这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
【辅助器具的功能】
补偿减弱的功能。残疾人如果还有残留的潜能可利用,辅助器具可在残留潜能和环境间构建一个“通道”,使其活动和参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例如配戴助听器能使具有残余听力的失聪患者重新听到外界声音。
代偿失去的功能。当残疾人原有的机能基本丧失,无法通过补偿方式来获得原有的机能时,只能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失去的机能以克服障碍。例如截肢者装配假肢后,可以行走、骑车和负重劳动。
创建无障碍环境。当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获得的补偿或代偿仍不能全面参与活动时,只能采用特殊辅助器具来适应残疾并创建无障碍
环境以实现活动和参与。例如乘坐轮椅的肢残人遇到台阶时,只能通过坡道和扶手创造的无障碍环境,来实现轮椅上下台阶。
【辅助器具的特点】
个性化——因人而异。每个残疾人的残障情况不同,同时还要兼顾他的生活、工作、环境、经济条件等。例如,同样是小腿截肢,每个人安装假肢形状、尺寸、结构和类型都不可能一样。
人群广——使用广泛。伤病人、残疾人、老年人都需要辅助器具来克服功能障碍。此外,每个人都可能得病或受伤成为伤病人,每个人都必然进入老年,迟早都需要用到辅助器具。
多样性——品种繁多。辅助器具品种繁多,且每年都有很多新产品问世,目前,市场上面世的辅助器具产品有5万多种。
及时性——越早越好。早发现、早介入、早使用、效果好。功能障碍者在医疗康复期就应该介入辅助器具,早使用可以减缓残疾进一步加重,预防二次伤害,并促进心理和生理康复。
适配性——适用为主。辅助器具不是单纯的买卖,而要因人适配。对辅助器具需求者而言,选配辅助器具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功能越全越好,价格越贵越好,重要的是适合自身需求,有益于残余功能的利用和状况的改善。使用不合适的辅助器具,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对身体的二次伤害。
不同类别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选择
【肢体残疾】
肢体残疾是指因发育迟缓、肢体器官损伤或功能缺陷而导致的肢体活动困难。其常见表现有:脑瘫、偏瘫、脊髓损伤、截肢等。【脑瘫】
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病因,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四肢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言语、听觉、视觉障碍及癫痫、智力低下、行为感知异常等合并症。
脑瘫儿童常用的辅助器具以促进正常运动发育的辅助器具、姿势保持辅助器具、矫形器、日常生活辅助器具、移动辅助器具等为主。如楔形垫、滚筒、平衡训练器等能有效促进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正常发育;脑瘫儿童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安全带等可以为脑瘫儿童提供相应支撑,以改善和保持正常的卧姿、坐姿和站姿;踝足、膝踝足、脊柱等矫形器可以预防和矫正肢体的畸形,抑制肌张力,改善儿童的心肺功能。普通轮椅、电动轮椅、助行器等可以帮助出行;万能袖带及各种易握勺、叉、底部带吸盘的盘子和碗等可以帮助日常生活自理;各种握笔器、球状笔,加重笔等可以帮助脑瘫儿童学习。
【偏瘫】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步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交流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等。
偏瘫患者在治疗早期应用功能软垫来保持正确的卧姿及防止骨突部位局部受压;长期卧床者使用防褥疮垫,可使身体均匀受压,缓解剪力对皮肤的摩擦,避免压疮的产生;卧床者可利用固定在床位的拉带、绳梯以及床边的栏杆等进行翻身、起床和站立的训练;回到家庭的偏瘫患者可使用分指板、插棒、手指功能训练器等康复训练器具进行功能训练;偏瘫患者主要靠健手或健足驱动轮椅,应使用单侧双手圈手控轮椅、单侧手摇杆操控手控轮椅,或使用降低座位高度的足驱动轮椅;使用轮椅者可借助移位板,完成轮椅到床、座便器等平面的转移;需要借助辅助器具进行步行训练者可选用助行器和四脚手杖等;具有自理生活潜能者可以在穿袜器、系扣器、拾物器、助力开关把手、特制的餐盘、勺、筷等生活自助具的辅助下穿衣、进餐以及料理日常生活;垂足者可通过安装矫形器来改变状况;偏瘫患者的居住环境应进行适当的改造,如浴室和厕所内加装抓握杆、防滑垫等;失语症者可利用语言沟通板来与他人进行交流。【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胸腰段脊髓损伤损伤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称为“四肢瘫”。
脊髓损伤患者辅助器具主要有轮椅、尿失禁用品、防褥疮垫、生活自助具、矫形器等。脊髓损伤患者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早期需要矫形器固定,多数患者终身需要借助导尿管或集尿器解决排尿或尿失禁的问题,需要各类减压垫用于长期坐卧时防治褥疮。情况稳定后,脊髓损伤患者要借助各类康复器具进行康复训练,尽可能的恢复相关部位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要选配活动脚踏和扶手轮椅便于他们自行完成从床到轮椅之间的转换,还可以方便的靠近桌子进餐和学习;低位截瘫可以配戴矫形器,并同时借助助行器具练习行走。高位损伤的要选配各类生活自助具帮助实现自行进餐、写字、用电脑和生活自理。情况特别差的患者还可以选择可以分段摇起的床或移乘架,帮助护理人员比较方便的协助其坐起或转移。
【截肢】
对于截肢的患者,辅助器具的选择主要有假肢、轮椅、拐杖等。根据截肢部位的不同,截肢患者可选择前臂、上臂、大腿、小腿等不同部位的假肢。
假肢安装的基本条件:
*残肢应有适当的长度,残端应有适度的软组织覆盖,避免圆锥
形残端,保证残肢具有足够的杠杆和良好的肌肉控制力量。
*截肢侧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活动有力。
*残肢关节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理功能,无挛缩畸形。*残端不应有压痛、骨刺、神经瘤。
*皮肤无褶皱、耐压、耐磨,感觉正常,切口瘢痕呈线状,与骨骼无粘连。
*残肢已定型。
假肢的装配时应注意:假肢的接受腔是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残肢状况因人而异取型制作的,原则上应当在残肢消肿定型之后,这个过程大约是半年。在这之前,可以制作临时接受腔早期练习站立和行走,也可以借助弹力绷带促进残肢消肿。装配假肢不是越早越好,过早装配假肢也容易导致假肢因残肢改变弃用。假肢装配也不存在窗口期,很多贫困者截肢多年,只要相关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符合条件,装配假肢后的效果是一样的。
此外,截肢患者还可以选择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辅助行走。双大腿截肢者因为截肢造成身体重心后移,在选择轮椅时应注意要选择带有防倾翻功能的轮椅,防止向后倾倒。
【视力残疾】
视力残疾是指视力障碍达到一定严重程度,而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得以改善,患者难以像一般人一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自如地应用视觉功能,出现活动与参与障碍。
在我国,视力残疾按残疾等级可以分为低视力和盲。低视力是指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但大于或等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且能够或者有可能利用残余视力从事某项工作。盲是指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至无光感者。
助视器能改善视力残疾人的视觉及活动能力。助视器的种类很多,分为视觉性助视器和非视觉性助视器。视觉性助视器主要包括各类眼镜助视器、放大镜、照明灯具、大字读物、电子助视器等;非视觉性助视器包括盲杖、导盲犬、GPS、盲文、读屏软件、盲表、语音或触觉提示的家用电器等。验配助视器时,须到专门的低视力门诊或相当的眼科门诊,对患者的视功能、康复需求及拟选助视器进行专业评估。
对于有阅读书写需求的视力残疾人,根据阅读的近、远需要,可以选用适合倍数的光学助视器,如手持放大镜、镇纸式放大镜、台灯式放大镜、柱面放大镜、眼镜式放大镜、单筒望眼镜、双筒望眼镜等。也可以选择非光学类助视器,如电子助视器、大字电话、大字读物、听书机、语音读屏软件、语音阅读器、裂口器等。
对于有定向行走需求的视力残疾人,常见的辅助器具有盲杖、单
筒望远镜、语音GPS、滤光镜、导盲犬等。盲杖是视障者最经济、简便、常用、最具独立性的行走辅助器具;单筒望远镜可以调焦距,帮助视障者看黑板、公交站牌等,方便携带;语音GPS具备卫星定位系统和导航功能,帮助视障者辨识方向,地理位置。滤光镜可以过滤不同波段的光线,提升对比敏感度,减少眩光,适合白化病、角膜病及特殊眼底等人群。导盲犬可以帮助视力残疾人外出、行走、参与社会生活,是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好伙伴。
应注意的是,眼病正在发展期的患者,应首先治疗眼病,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选用助视器。配戴助视器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患者需要进行专门的适应训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发挥助视器的最大作用。
【听力残疾】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听觉器官因发育异常、病变侵袭或生理退化等原因,导致传音、感音及神经传导通路发生功能异常,导致听觉功能减退或丧失,也成耳聋。我国听力残疾分级最低标准为听力损失程度大于等于41分贝(dB HL)。
助听器是听力残疾人补偿听力的首选装置,通常听力损失在40分贝(db HL)以上就要配戴助听器。验配助听器对听力残疾的儿童尤其重要。助听器功率、款式及种类很多,要根据听力损失程度、残余听力状况、活动与参与能力以及环境的需求,选择并验配助听器。常用的助听器种类有: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深耳道式助听器、人工耳蜗、眼镜式助听器、骨导助听器等。
盒式助听器:优点:功率大、调试简单、易操作、价格较低。缺点:助听器导线与衣物间的摩擦易使声音失真,影响助听效果,且外形大、隐蔽性差。适用于老年人听力损失者。
耳背式助听器:优点: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配戴方便。缺点:助听器会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老化。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者,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根据患者耳样定制,相比耳背式助听器,外部不需要电线或软管,能全部放入耳甲腔,较隐蔽和轻便。由于需要根据个人耳甲腔定做,因此价格较高。对头部易出汗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耳内式助听器。
耳道式助听器:根据患者耳样定做,无外接导线,助听器外壳与患者耳道完全吻合,确保了声音的密闭。与耳内式助听器相比,体积更小更隐蔽。耳道畸形、狭窄、溃疡患者及耳道未发育成熟的儿童不适宜配戴。
深耳道式助听器:根据患者耳道定做,最大特点是助听器距鼓膜最近、隐蔽性最好、声波能量损失最小、声音更真实。是目前体积最小,最隐蔽的助听器。但使用范围较窄,适用于轻、中度耳聋者,听力损失在65分贝内效果最佳。耳道畸形、狭窄、溃疡患者及耳道未发育成熟的儿童不适宜配戴。
人工耳蜗是一种高科技的电子助听装置,它代替受损的听觉器官
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耳蜗,刺激听神经纤维,再由大脑产生听觉。它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植入,目前适用于极重度并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无效的听觉障碍者,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才能对字句有一定的了解。
除助听器外,听力残疾人士还可以选择一些辅助性听觉装置,如闪光门铃、警报指示灯、震动式闹钟、聋人可视电话、骨导电话、无线调频系统、感应线圈系统等,帮助听障人士与人沟通和日常生活。
【言语残疾】
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主要包括:失语症、运动性构音障碍、听力障碍所致言语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缓、口吃等。
言语残疾人可以借助辅助代替沟通系统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如言语沟通板,印有日常生活用品与动作等图画,患者可以通过指图来表示他要做什么;电子沟通相簿、微电脑语音沟通板、iPad等高科技电子设备,可以大大提高了语言障碍者的交流速度和有效性;电子人工喉能复制声带运动,言语障碍患者可以利用它发出清晰的声音。
常用辅助器具介绍
【轮椅】
轮椅是一种常用的帮助行动困难者的代步和护理的器具。一般按习惯可分为:手动轮椅、电动轮椅、儿童轮椅、运动轮椅、定制轮椅5大类。按功能轮椅可以分为普通轮椅、便携式轮椅、多功能轮椅、座便轮椅、高靠背可后倾或全躺式轮椅、站立式轮椅6大类。
【不同人群轮椅的选择】
如果乘坐者身体状况较好,上身控制力强,思维清晰,只是下肢功能障碍或远距离行走吃力,可选择普通手动轮椅。
如果乘坐者是中风、全瘫、截瘫、下肢骨折或僵硬的骨科脚病人以及其它身体控制能力差的人群,则需要高靠背全躺或半躺的轮椅。如果乘坐者残疾程度较重如高位截瘫患者,或者经常需要远距离出行,如上班或上学等,可以选择电动轮椅。
如果乘坐者需要在轮椅与床或座椅之间频繁移动或者靠近桌子就餐、工作,建议选用扶手可拆或可掀开、挂脚可拆卸的多功能轮椅。
如果乘坐者腿脚不便,思维不够清晰,且有专人护理推动,可以选择护理型轮椅。护理型轮椅后轮为小轮,不带手圈,移动灵活,护理人员使用更轻便。
如乘坐者需要经常外出,如去医院、公园或旅行等,可以选择便
携式轮椅,重量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
如果乘坐者是儿童,则需要在儿童轮椅的范围内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为其选择一款适合的儿童轮椅。如脑瘫儿童轮椅。
如果乘坐者下身瘫痪,大小便无法控制,可以选择坐厕轮椅。坐厕轮椅带坐便器,当乘坐者需要大小便时,只需要自己将座垫抽芯抽下即可使用。
如果乘坐者需参加体育运动如网球、乒乓球、篮球、舞蹈等,可以选择灵活轻便的运动休闲轮椅。
如果是体重超重,体重在一百公斤以上的乘坐者,应选择一款加强型轮椅。
如果对轮椅的需求较高而现有的轮椅又无法满足需要,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量身定制一台合适的轮椅。
【拐杖】
拐杖是单臂操作步行辅助器具,用于步行时的辅助支撑。一般可分为腋拐、肘拐和手杖。
选择拐杖,一是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充分支撑自己的体重。二是要重视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手握的把手要牢固,调节长度的销钉要锁定,底端的橡胶支脚垫不能有松动和磨损等。
使用拐杖,要掌握正确的持杖和步行方法。特别是使用腋杖者,身体的负重主要是通过手握把手而不是通过腋托。腋托主要是把握方向的,持杖时腋托不要抵住腋窝,如果长期使用腋窝支撑体重,会伤
及腋窝内臂丛神经,造成二次伤害。
【助行器】
助行器属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按结构分为框式、轮式和台式等,适合偏瘫、骨科术后、截肢、儿麻及行走困难的老年人使用。
框式助行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需要抬起助行器前行,主要用于上肢功能健全,下肢平衡能力较差的步行困难者,如下肢损伤或骨折不能负重者等。
轮式助行器:较易推进,具有很好的方向性,使用者可以靠推动助行器前移,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无法将助行器提起的使用者。
台式助行器:不需抓握,将手部置于平台,适用于手部握力不足者。
选择助行器,要符合自身状况和实际需求。使用助行器,身体不要过分前倾或后倾,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提起或推动助行器前行时,助行器不应距使用者太远;迈步时,腿不要太靠近助行器。使用轮式助行器者前进的速度不要过快。此外,护理者一定要注意助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助行器的支脚垫要能够全部平稳的接触地面,手握的部位不能松动,定位销要固定,脚轮转动要灵活等。
【防压疮垫】
压疮也称褥疮,是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组织坏死而产生的创伤和溃疡。一旦压疮产生,轻者伤口数周至数月才能愈合,重者
还会危及生命。因此,长期乘坐轮椅者或卧床者,特别是脊髓损伤患者,选择一个适合的防压疮垫,对减轻局部的压力,预防压疮的产生非常重要。
防压疮垫分为静态和压力转换两种类型。
静态型防压疮垫由空气、聚氨酯海绵、凝胶等材质制作而成,使身体骨突部分更多的被包容,达到分散压力、扩大受压面积,预防压疮的目的。聚氨酯海绵坐垫,质轻价廉,支撑和稳定性能较好;易于加工改装。缺点是不耐用,易污染、变形,较适合于压疮形成低风险人群。凝胶坐垫,具有很好的减压效果,能随使用者的身体活动改变形状,以减少骨头突起部位的压力,具有低聚热性的特点;缺点是比较重,吸震效果较差。适用于压疮产生风险较高,且需要稳定坐姿的人群。
压力转换型防压疮垫,由多组空气单元组成,每隔5-10分钟空气单元进行交替的充气、放气,以阻断局部压力的持续时间,达到间歇性减压的目的。可单边或多边充气,减压效果好,种类多样,气囊的高度越高,包容性和减压性越好。缺点是稳定性不足,易被划破。适用于压疮产生风险较高的人群。
第二篇:辅助器具实施办法
安徽省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任务目标
2012年为全省3500名贫困残疾儿童配置各类辅助器具,其中包括假肢、矫形器、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
2013—2015年,各任务数另文下发。
二、资助对象
0至6岁有需求、经评估适合配置辅助器具的贫困残疾儿童,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
三、资助标准
假肢、矫形器每人补贴5000元,其中零部件及材料费占60%、制作费(诊断评估、制作和适应性训练)占40%;其他辅助器具每人补贴1500元,其中产品购置费占90%,评估适配费(残疾现状评估、辅助器具适配、家长培训、适配教材等)占10%。
四、工作体系
——省残联
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会同省财政厅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地区,下达项目任务;负责管理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经费的使用,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采购辅助器具产品并实施配发;会同省财政厅对项目经费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负责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建立项目工作台账,统计上报相关资料。
——市残联
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本地区项目实施办法及相关工作制度;依据项目工作要求开展受助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需求调查,为符合受助标准的残疾儿童发放救助卡、适配辅助器具并指导使用,负责开展跟踪随访及后续服务;选派人员参加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培训;按要求统计上报项目数据、报表、康复评估方案等相关资料。
五、工作流程
1、市残联按照省残联下达的救助指标,遵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负责做好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筛查工作(重症残疾儿童要入户服务);根据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和适配服务的许可条件,提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对象名单;优先选择在机构中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使其得到系统全面的康复。
2、坚持医工结合、科学适配原则。市残联成立由康复医师、假肢矫形器技师和辅具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评估组,主要负责对残疾儿童的评估定性、适配定方、服务定项;并将专家评估组人员组成情况上报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备案。
3、专家评估组按照《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指导手册》要求,对残疾儿童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科学评估,其中假肢、矫形器须由康复医师诊断并开具处方;并负责填写《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确定辅助器具需求种类和数量。
市残联审核后要将拟救助对象所在辖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公示7天,无异义后报省残联批准确定为救助对象;救助对象每年审核一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市残联做好适配残疾儿童人员名单和辅助器具种类、数量的审核统计工作,在5月30日前汇总上报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5、省残联根据各市上报的需求,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采购辅助器具产品,并及时配发相关辅助器具。
6、市残联根据筛查评估情况,组织专家评估组为残疾儿童进行假肢、矫形器装配和辅助器具适配,开展适应性训练并做好使用指导;填写《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登记表》,并由受益残疾儿童监护人签字确认;填写《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统计汇总表》,于11月30日前上报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六、工作要求
——经费管理
省残联根据各市上任务完成情况,逐年审核并下达项目任务。辅助器具制作费和评估适配费在各地完成任务并上报受益人名单后,经省残联核准并会同省财政厅下拨。
各市残联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严肃财经纪律;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必须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物资管理
各市残联要做好辅助器具产品及假肢、矫形器制作材料的接收、发放、登记等工作,按照物资管理规范要求,建立相关制度,设立专门台账,保存相关凭据和工作记录。
——登记统计
各市残联要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及时追踪和反馈产品使用效果及质量情况,注意拍摄受益人使用辅助器具的照片,所有资料要规范存档备查。
——开展宣传
按照省残联统一部署开展宣传;收集残疾儿童受益后的典型事例,通过媒体宣传,让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
七、评估与验收
各市残联负责对项目的实施开展经常性检查,省残联负责组织阶段性集中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各市残联在12月31日前向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递交包括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内容的项目执行报告。
省残联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适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验收。项目考核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筛查、适配、项目台账、经费管理、项目宣传、残疾儿童监护人对辅助器具的满意度等方面。
第三篇:辅助器具调研报告
辅助器具服务基层工作汇报
一、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性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是为新增和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包括适应性训练等,帮助伤残较重的各类残疾人实现生活无障碍,改善生活状况。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应具备较为专业的工作流程
(一)入户筛查、建档、评估适配和制定适配方案阶段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康复医生、社区康复协调员和辅具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新增和残疾加重的残疾人进行入户筛查,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宜,因残疾人生活及康复需求而宜,研究提出辅具适配对象,并逐人建立档案。
根据残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从工程医学等角度,对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所需辅助器具的特点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方案。(二)复核审查和统计上报阶段。
对审核复查后的辅具适配对象,根据调查表和评估适配表填写,上报至省残疾人辅具中心。由省项目领导小组对残疾人亲属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辅具产品的使用方法和适应性训练、家庭基本护理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残联对其他配备对象进行训练。(三)辅具采购阶段。
采购阶段,由省评估小组根据上报的统计汇总表,与项目中标的辅具生产企业联系,统一采购产品。(四)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
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经省市培训的康复医生、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建筑工程人员、假肢矫形器技术人员,入户给残疾人配发的辅助器具设施进行安装、调试。该项工作填写项目辅助器具配送表,受益残疾人要在表内签字确认。组织残疾人亲属配合技术人员和康复医生帮助残疾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残疾人正确、安全的使用辅助器具。(五)跟踪回访阶段。
为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设施后,组织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不定期进行回访,明确残疾人的新增需求,对受损部分进行修复,并提供各类后续服务。填写辅助器具适配回访表。三、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要做好宣传和验收工作
(一)宣传工作。
我们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的有关政策和各类残疾人常用辅助器具(包括康复器材)的品种、性能和功能等知识,增强残疾人及其家庭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自我保护和康复意识。(二)检查验收。
一切工作就绪后报省、市残联,等待各级专家对辅具适配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四、做好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残联不但要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而且要定期检查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二)严密组织,确保质量。
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严密组织,不走过场,要切实抓好评估筛查这个重要环节,真正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保证有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应有的辅助器具,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对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宣传力度。
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重点,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集中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相对稳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二)满足残疾人适用及需求。
1.根据残疾人自身需求,“量身定制”辅助器具,积极协调认真落实。
2.让残疾人享有更好的基本医疗康复保障。在农村,纳入低保的残疾人、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确保农村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同时适当提高残疾人报销比例;在城镇,制定政策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的补助,适当提高残疾人住院报销比例。
(三)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扩大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范围并适当提高数量。对符按规定适合发放辅助器具的,应当积极协调发放。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四篇: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一、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标准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持有残疾人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在本市当年公布的《基本目录》范围内,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一)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城镇重残人生活困难补助的残疾人;
(二)享受重残无业生活补助的残疾人;
(三)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
(四)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持有《求职证》或《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证》的残疾人。
二、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流程
符合以上规定的残疾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一)申请。由残疾人(或代办人)持残疾人本人的残疾人证、户口本及《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北京市重残无业生活补助领取证》、《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求职证》、《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证》),到户口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申请审批表》(见附件,以下简称《申请审批表》)。
(二)初审。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核准材料后,将《申请审批表》报街道(乡镇)残联,初审合格后,将《申请审批表》报区(县)残联。
(三)评估和审批。区(县)残联接到街道(乡镇)上报的《申请审批表》后,组织残疾人进行适配评估,由区(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提出评估结论,区(县)残联提出审批意见后,将《申请审批表》逐级返还残疾人作为领取辅助器具凭证。
(四)发放。由厂家或街道乡镇残联的工作人员将辅助器具发放给残疾人,并由残疾人(或代办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字确认。
第五篇:辅助器具调研报告
辅助器具服务基层工作汇报
一、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性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是为新增和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包括适应性训练等,帮助伤残较重的各类残疾人实现生活无障碍,改善生活状况。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应具备较为专业的工作流程
(一)入户筛查、建档、评估适配和制定适配方案阶段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康复医生、社区康复协调员和辅具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新增和残疾加重的残疾人进行入户筛查,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宜,因残疾人生活及康复需求而宜,研究提出辅具适配对象,并逐人建立档案。根据残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从工程医学等角度,对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所需辅助器具的特点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方案。
(二)复核审查和统计上报阶段。对审核复查后的辅具适配对象,根据调查表和评估适配表填写,上报至省残疾人辅具中心。由省项目领导小组对残疾人亲属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辅具产品的使用方法和适应性训练、家庭基本护理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残联对其他配备对象进行训练。
(三)辅具采购阶段。采购阶段,由省评估小组根据上报的统计汇总表,与项目中标的辅具生产企业联系,统一采
购产品。
(四)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经省市培训的康复医生、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建筑工程人员、假肢矫形器技术人员,入户给残疾人配发的辅助器具设施进行安装、调试。该项工作填写项目辅助器具配送表,受益残疾人要在表内签字确认。组织残疾人亲属配合技术人员和康复医生帮助残疾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残疾人正确、安全的使用辅助器具。
(五)跟踪回访阶段。为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设施后,组织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不定期进行回访,明确残疾人的新增需求,对受损部分进行修复,并提供各类后续服务。填写辅助器具适配回访表。
三、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要做好宣传和验收工作
(一)宣传工作。我们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的有关政策和各类残疾人常用辅助器具(包括康复器材)的品种、性能和功能等知识,增强残疾人及其家庭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自我保护和康复意识。
(二)检查验收。一切工作就绪后报省、市残联,等待各级专家对辅具适配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做好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残联不但要组织好项目实
施工作,而且要定期检查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严密组织,确保质量。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严密组织,不走过场,要切实抓好评估筛查这个重要环节,真正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保证有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应有的辅助器具,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对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重点,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集中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相对稳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
(二)满足残疾人适用及需求。
1.根据残疾人自身需求,“量身定制”辅助器具,积极协调认真落实。
2.让残疾人享有更好的基本医疗康复保障。在农村,纳入低保的残疾人、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确保农村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同时适当提高残疾人报销比例;在城镇,制定政策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的补助,适当提高残疾人住院报
销比例。
(三)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扩大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范围并适当提高数量。对符按规定适合发放辅助器具的,应当积极协调发放。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