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

时间:2019-05-14 13:2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

第一篇: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

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

篇一:赵宏涛与赵三超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律伴()法律服务平台

叶县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XX)叶民字初第1131号

原告赵宏涛,男,1976年3月15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袁洪涛,叶县司法局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赵三超,男,1980年4月29日出生,汉族。

本院在审理原告赵宏涛与赵三超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原告赵宏涛于XX年10月30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

本院认为,原告赵宏涛的申请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赵宏涛撤回起诉。案件受理费1175元,减半收取元,由原告赵宏涛承担。

审 判 长 陈恩峰

审 判 员 刘耀斋

人民陪审员 段爱丽

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日

书 记 员 杨亚南

文章来源:/falvwenshu/minshianjian/

篇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书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书(XX)浦

民六(商)初字第3189号

来源: 日期:XX-07-29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XX)浦民六(商)初字第3189号原告xx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上海市x座。

法定代表人刘x,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樊x,男,xx有限责任公司职员。

委托代理人贾xx,男,xx有限责任公司职员。

被告赵xx(曾用名李xx),男,1979年2月10日出生,汉族,住山西省昔阳县x号。

被告李xx,女,1975年11月8日出生,汉族,住山西省昔阳县x号。原告xx有限责任公司诉被告赵xx、李xx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XX年4月8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顾权独任审判,于XX年5

月1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樊x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赵xx、李xx经本院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应诉,本院依法进行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xx有限责任公司诉称,XX年8月16日,原告与被告赵xx签订了合同编号为413500的《汽车贷款合同》与《汽车抵押合同》及其附件,约定被告赵xx为购买车辆而向原告借款人民币23000元,借款期限为13个月,自XX年8月16日起至XX年9月16日止,还款期数为13期,还款方式为等额还款,并就所购车辆(车牌号为“晋XXXXXX”、车架号为“LFPX1ACA4A5XXXXXX”)办理了车辆抵押登记作为借款担保。被告李xx系被告赵xx的配偶,作为共同借款人在《汽车贷款合同》附件一上签字承诺对贷款承担共同还款责任。另,根据《汽车贷款合同》的约定,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发生变动,则除贷款人和借款人另有明确书面协议外,贷款利率将相应发生变动,而借款人的

每期还款数额将进行调整。原告已按约向被告赵xx发放借款,但两被告之后逾期还款情况严重。原告多次催收无果。根据《汽车贷款合同》之约定,两被告未按期足额支付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并且逾期超过30天以上,已经构成严重违约,原告有权宣布两被告在合同项下的全部义务和责任立即到期,并要求两被告立即清偿合同项下的所有未付款项。故原告要求判令:

1、被告赵xx、李xx支付贷款剩余本金元;

2、被告赵xx、李xx支付贷款利息元(暂计算到XX年5月6日);

3、被告赵xx、李xx支付自XX年5月7日起到实际清偿日止的利息(按照合同约定的计算方式计算);

4、在被告赵xx、李xx未履行上述第一至第三项还款义务的情况下,原告有权行使车辆(车牌号为“晋XXXXXX”、车架号为

“LFPX1ACA4A5XXXXXX”)抵押权,所得价款优先用于清偿上述债务;

5、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赵xx、李xx未作答辩,也未提供证据。

庭审中,原告出示如下证据:

证据

1、汽车贷款合同及汽车抵押合同,证明原告与被告赵xx、李xx存在抵押借款关系;

证据

2、机动车登记证,证明车牌号为“晋XXXXXX”、车架号为

“LFPX1ACA4A5XXXXXX”的车辆已经办理了抵押登记;

证据

3、放款凭证,证明原告已经依约向被告赵xx放款;

证据

4、贷款本息清单,证明被告赵xx、李xx的欠款情况;

证据

5、婚姻证明,证明被告赵xx、李xx是夫妻关系。

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鉴于被告赵xx、李xx未到庭应诉,经本院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认为原告证据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条件,故本院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又因原告提供的证据与其陈述相互印证,本院对原告所述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赵xx、李xx签订的《汽车贷款合同》和《汽车抵押合同》系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法有效。因被告赵xx、李xx未按约履行还款义务,按照双方合同的约定构成违约,应由被告赵xx、李xx承担违约责任,原告有权提前收回全部贷款本息。原告要求被告赵xx、李xx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依据原、被告合同约定,原告有权对抵押车辆行使抵押权优先受偿。故本院对原告全部诉请依法予以支持。两被告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应视为放弃抗辩权利。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三条、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赵xx、李xx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xx有限责任公司支付借款本金元;

篇三:个人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

篇一:邓世磊诉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书

邓世磊诉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临民初字第327号

民事裁判书

原告:邓世磊(又名邓磊),男。

委托代理人:王鹏,河南帝豪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孟红伟,男。

被告:闫彩红,女。

委托代理人:马文峰,河南金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邓世磊诉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原告邓世磊及其委托代理人王鹏、被告孟红伟、被告闫彩红及其委托代理人马文峰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邓世磊诉:孟红伟以经营煤炭为职业,XX年2月与原告协商,由原告出资、孟红伟负责购煤和运输,将煤送到原告联系的地点,卖煤所得利润(扣除杂费、煤款)归原告,原告所出资煤款可随时向被告要回。双方商定后原告于XX年2月25日、28日2次将现金17万元汇给被告闫彩红,被告孟红伟并为原告出具了收到条,刚开始被告确实履行了双方的约定,而后以种种借口不再给原告联系的地点送煤,原告依据双方的约定要求被告退还煤款时,被告却又以种种借口不给,被告的行为已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此,特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返还原告煤款17万元。

被告孟红伟辩称:被告孟红伟收取原告17万元的汇款应为借款,而该借款系孟红伟个人行为与闫彩红无关,因当时孟红伟的身份证丢失,就借用了闫彩红的交电费卡。该借款应由孟红伟偿还,且孟红伟已偿还了3万元,现只下欠原告14万元。被告闫彩红辩称: 孟红伟与原告之间是一种合伙经营行为,该款并非借款, 孟红伟自认为是借款又是用于个人做生意,该款就应有孟红伟个人承担还款责任,闫彩红不应当承担还款和连带还款责任。

经审理查明,XX年2月22日原告邓世磊与被告孟红伟经协商签订协议一份,该协议约定有邓世磊给付孟红伟煤款17万元,邓世磊负责联系销售点,孟红伟负责购、运和收取煤款,而卖煤所得利润归邓世磊,邓世磊可以随时向孟红伟要回煤款。协议签订后邓世磊于XX年2月25日、28日2次将17万元汇给被告闫彩红在中国农业银行开户的卡号为***371的帐户上,孟红伟对邓世磊XX年2月25日所汇款另为邓世磊出具了一份:“今收到煤壹拾万元正”的收到条。XX年1月12日邓世磊以孟红伟、闫彩红欠其煤款17万元未还为由向本院提起诉讼,本案在庭审中被告孟红伟认可原告所汇煤款为借款,而该款被告已归还原告3万元,对此原告邓世磊亦认可。

另查明, 孟红伟、闫彩红原系夫妻关系,XX年8月12日协议离婚。

本院认为,XX年2月22日、28日被告2次向原告借煤款17万元,该款被告后已支付给原告3万元,现被告仍下欠原告14万元,有原告提供的银行汇单和被告孟红伟为原告出具的收到条以及双方当事在庭审中的陈述在卷佐证,本院予以确认,原告向被告追要下欠款,理由正当,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关于被告闫彩红在辩称中主张邓世磊与孟红伟之间是合伙关系, 17万元并非借款,对孟红伟、邓世磊之间17万元煤款一事不知情,该款孟红伟用于个人生意,应为孟红伟个人欠款,其不应当承担还款和连带还款责任。本院认为,邓世磊XX年2月25日、28日2次将17万元汇至闫彩红在中国农业银行开户的银行卡上,此时闫彩红与孟红伟之间的夫妻关系在存续期间,闫彩红理应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原告所汇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

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据此法律规定,基于孟红伟在庭审中的认可诉争款项为借款的事实和闫彩红未向本院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辩解理由成立,故本院对闫彩红辩解意见依法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第一百零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二〉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孟红伟、闫彩红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偿还原告邓世磊借款14万元,并互负连带清偿责任。

案件受理费3700元、保全费1370元,合计5070元,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共同负担4720元,原告邓世磊负担35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胡秋霞

审 判 员 郭丽君

人民陪审员 乔广磊

二○一○年四月九日

书 记 员 符建业篇二:郭锡如诉陈国旗借款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

郭锡如诉陈国旗借款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老民初字第279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郭锡如,女。

委托代理人:吕淑娥(原告之母),68岁。

委托代理人:常银花。

被告:陈国旗,男。

委托代理人:陈献花(被告之母),69岁。

委托代理人:薛红。

原告郭锡如因与被告陈国旗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原告于XX年12月8日向本院起诉,本院于同日作出受理决定。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开庭传票。根据原告的申请,依法查封被告陈国旗位于本市老城区义勇东街1号粮兴新居2号楼1单元202号房屋一套。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XX年6月9日、6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吕淑娥、常银花,被告陈国旗及其委托代理人陈献花、薛红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XX年3月6日陈国旗之妻金小青向原告借款15万元,当时双方约定借款用期为8个月,月息为分。该笔借款到期后,原告找金小青和其丈夫陈国旗讨要数次,最后一次去讨要时,得知陈国旗之妻金小青突然去世。在此情况下,原告又继续找陈国旗讨要多次,陈国旗都以无钱为由,迟迟不欲偿还借款。为此,持状诉至本院要求陈国旗偿还借款15万元,并从XX年9月起按月息分计算利息,暂算至XX年6月利息共计19500元。被告辩称,原告所诉与事实不符,金小青在生前是否向原告借款,被告从来不知,原告也从未向被告讨要过此款。即便原告所述属实,金小青向原告借款也从未告知过被告,更未用于家庭生活和经营,该款不应由被告偿还。故请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本院对本案争议焦点确认如下:

1、金小青是否借原告郭锡如15万元?

2、金小青与被告陈国旗是什么关系?

3、被告陈国旗是否应当偿还该借款15万元

及利息?

原告围绕争议焦点,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材料:

1、XX年3月6日金小青给郭锡如出具的借条一份,证明借款15万元的事实。

2、结婚登记申请书两份,证明金小青与陈国旗于1987年9月7日登记结婚,系夫妻关系,金青果与金小青是同一人。

3、金青果与陈国旗的户籍证明,证明金小青生前与陈国旗共同生活。

4、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老城分局的工商登记情况一份,证明金小青和陈国旗在中原农贸城经营调料。

经质证,被告对证1的真实性无法辨认,金小青生前没有向被告告知借款一事,对证1不予认可。对证2、3、4均无异议。

被告围绕争议焦点,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材料:

1、洛阳市回族殡葬馆土葬通知书一份,证明金青果于XX年12月7号土葬。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无异议。

本院根据当事人的陈述、举证及诉辩意见,对本案事实确认如下:陈国旗与金青果于1987年9月7日登记结婚,金青果又名金小青,金小青于XX年3月6日向郭锡如出具借条一份,当日金小青从郭锡如处借款15万元,双方对还款期限和还款利息未作出明确约定。另查明,金青果于XX年12月死亡。

本院认为:金小青从原告郭锡如处借款15万元并出具借条,依法应认定双方当事人之间民间借贷合同关系成立,该借贷合同关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合法有效。金小青从原告郭锡如处借款时,未约定还款期限,原告郭锡如依法可以随时要求金小青偿还借款,金小青亦应及时偿还该借款。由于被告陈国旗与金小青系夫妻关系,《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本案中,被告陈国旗未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该借款系金小青与原告郭锡如明确约定为金小青的个人债务,也未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其本人与金小青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故该笔借款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六条规定:“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现又因金小青已经死亡,故原告郭锡如要求被告陈国旗偿还借款15万元的诉讼请求,合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原告郭锡如要求被告陈国旗偿还该借款15万元并从XX年9月起按月息分计算利息的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条规定“公民之间的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原告郭锡如要求被告陈国旗支付从XX年9月起到实际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因当事人双方对借款的期限及利息均未约定,原告郭锡如向本院起诉之日,应视为原告郭锡如催告之日,故被告陈国旗应支付从XX年12月8日起到实际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原告郭锡如诉称中有关利息与前述计算期限及标准相同部分数额,合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原告郭锡如有关利息诉求中,超出上述的部分,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陈国旗于本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偿还原告郭锡如借款150000元,并支付该借款自XX年12月8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流动资金一年期贷款利率计算)

二、驳回原告郭锡如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4350元,保全费1520元,由原告郭锡如负担300元,被告陈国旗负担5570元(原告已垫付,待执行时由被告一并付给原告)。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 谢 黎

审判员 刘军杰

人民陪审员 耿晓兰

二00九年七月一日

书记员 李洁晖篇三:张少堂与罗顺华、祝启明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张少堂与罗顺华、祝启明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信民抗字第45号

民事判决书

抗诉机关: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申诉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张少堂,男,**年**月**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左海强,河南法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诉人罗顺华(一审第三人,二审上诉人)男,**年**月**日出生。

被申诉人祝启明(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信阳市茶韵路1号。

原告祝启明诉被告张少堂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平桥区人民法院XX年5月27日作出(XX)平民初字第753号民事判决。被告不服上诉本院。本院于XX年10月15日作出(XX)信中法民终字第573号民事裁定,以原审判决程序不当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平桥区人民法院重审中应被告张少堂申请追加罗顺华为本案第三人,该院于XX年10月29日作出(XX)平民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第三人罗顺华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XX年5月4日作出(XX)信中法民终字第257号民事判决。张少堂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诉,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以豫检民抗(XX)14号民事抗诉书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XX)豫法立民抗字第25号民事裁定书,指令本院进行再审。本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公开审理。抗诉机关指派信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王跃卫、姚汝林,申诉人张少堂及其委托代理人左海强,被申诉人罗顺华、祝启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认定,经原建行平桥支行副行长邝国新介绍,被告张少堂借原告祝启明现金40000元,并出具借条载明:“今借到祝启明现金肆万元整(40000元)。注:此款从借款日起按20‰计息,张少堂。见证人邝国新,95.12.13.”。1995年12月14日被告张少堂向信阳大别山助滤剂厂(下称助滤剂厂)财务交现金40000元,该厂财务出具收款收据显示:“今收到张少堂交来现金肆万元(注:为信阳大别山助滤剂厂贷款)”。原告祝启明认为该收据与被告张少堂借其40000元无关,主张被告张少堂偿还该笔借款。被告张少堂辩称其将此款交给了厂财务,有收款收据为凭,其借款行为属职务行为,此借款本息应由助虑剂厂投资人罗顺华和信阳地区电子器材公司(下称电子公司)偿还。邝国新在接受询问时证实张少堂借祝启明款系为助滤剂厂借款,第三人罗顺华予以否认,认为交到厂财务的款系被告交的股款或贷款,与被告借原告的40000元无关。原审另查明,信阳市工商局平桥分局的注册登记档案显示,助滤剂厂

开业日期为1994年6月12日,私营企业,投资主体为罗顺华,注册资金60万元,负责人为罗顺华。1994年11月18日助滤剂厂与电子公司签订一份联合投资办厂协议,即联合经营助滤剂厂,法人代表为罗顺华。被告张少堂作为电子公司委派代表参与该厂的经营。1998年6月25日,助滤剂厂负责人罗顺华以流动资金不足无法生产经营为由,申请注销助滤剂厂的工商登记。

一审认为,债务应当清偿,虽然第三人罗顺华在接受询问时否认被告张少堂交给助滤剂厂财务的40000元钱不是借用原告的40000元,但被告向原告借款与被告向助滤剂厂财务交款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且金额上有一致性,结合关键证人邝国新的证言,可以认定被告所借原告的40000元就是被告交给助滤剂厂财务的40000元。根据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应由助滤剂厂向原告偿还借款本息。由于助滤剂厂已被投资人申请注销,第三人罗顺华作为投资人依法应负清偿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判决:

一、第三人罗顺华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给原告祝启明人民币40000元及利息(利息从1995年12月13日始按月息 20‰计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

二、驳回原告祝启明要求被告张少堂偿付借款本息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3000元,财产保全费1250元,由第三人罗顺华负担。

第三人罗顺华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1)张少堂提供的助滤剂厂收款收据没有加盖厂财务公章;作为当时联合办厂没人委托张少堂出外借款,该收款收据不能作为证据。(2)原告祝启明提供的借条是张少堂出具,应由张少堂偿还,原审判其还款错误。(3)上诉人从没收到过一审开庭传票,一审程序违法。(4)债权人祝启明从未向其主张过债权,即使联合企业使用了40000元钱,该还款诉讼时效已过,还款责任也已消灭。

本院二审确认一审认定事实无误。另查,1995年12月14日张少堂向助滤剂厂交款40000元,厂财务出具收条中加盖有厂财务公章。另据一审卷宗向罗顺华送达回证记载:起诉状副本,追加第三人申请,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因罗顺华拒签,一审法官于XX年6月2日留置送达罗顺华。

二审认为,被上诉人张少堂以个人名义向祝启明打条借款,后其于次日将借款4万元交所在的助滤剂厂使用,作为借款人,应与用款人共同承担偿还欠款义务。因用款人助滤剂厂已于1998年被该厂负责人罗顺华注销工商登记,且该厂实际已不存在,原判上诉人罗顺华承担偿还债务责任并无不当。但原判未让借款人张少堂承担责任欠妥,应予纠正。因助滤剂厂财务人员向张少堂所打4万元收条不仅注明为助滤剂厂贷款,并加盖有财务公章。又鉴于张少堂不是当时联合办厂出资所有人,其个人根本不可能向厂里投资,故上诉人罗顺华辩称的其助滤剂厂当时没收到张少堂交的借款,或张少堂交的4万元是其投资款及不应承担还款责任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又一审法院因上诉人罗顺华拒签而向其留置送达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符合法律规定,故上诉人关于一审法院侵犯其诉讼权利的上诉理由也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一)、(三)项之规定,判决:

一、维持平桥区人民法院(XX)平民初字第l32号民事判决第一项。

二、撤销平桥区人民法院(XX)平民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三、由张少堂对罗顺华的还款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一、二审案件诉讼费各3000元,由罗顺华、张少堂连带承担。

抗诉意见: 张少堂与祝启明发生借款时的见证人邝国新的证言,证实张少堂借祝启明的现金是助滤剂厂借款。助滤剂厂财务向张少堂出具的收据上也注明为信阳大别山助滤剂厂贷款,上述证据表明该借款的借款人和用款人均为助滤剂厂,而非张少堂个人借款,二审判决张少堂承担连带责任,显属适用法律错误。

申诉人张少堂支持抗诉意见,并补充陈述:邝国新证言证明借款时罗顺华在场,张少堂只是借款经手人,借款和用款的主体是助滤剂厂;承担连带责任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二审认定张

第二篇:车辆保险合同纠纷判决书

篇一:运输公司与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运输公司与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西民初字第1623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周口市豫周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西华分公司(以下简称运输公司)。法定代表人石国新,男。

委托代理人黄乃亮,系西华148法律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泛区支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法定代表人张跃武,男。

委托代理人张子勇,男。委托代理人毛长征,男。

原告运输公司与被告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运输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黄乃亮,被告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张子勇、毛长征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运输公司诉称:2009年1月20日,原、被告签订保险合同(保单)一份,原告将豫p90188乘龙箱式运输车在被告处投保,承保险种有:机动车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率复盖,保期自2009年2月20日至2010年2月19日,保险费7633.01元。合同签订后,原告及时交了保费。2009年10月29日原告投保车辆在吴黄公路西华营镇林楼段和刘洪彬驾驶的货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经西华县价格认证中心评估鉴定,我方车损26270元,刘洪彬车损17865元。原告申请被告理赔,被告以是西华县价格评估鉴定的为由,拒不赔偿原告的保险费用,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法院起诉,请法院依法判令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保险公司辩称:如果本案确为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在应当就原告的合理请求部分承担理赔责任,原告请求的数额与交通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失不符,对原告提出超额部分不予理赔,依据交强险条例及条款,商业险保险条款约定,保险公司不承担诉讼费和因诉讼引起的其他费用。

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

1、财产保险单一份。以此证明原、被告存在保险合同关系,机动车损失保险(a),第三者责任保险(b),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率;出事故是在保险期限内。

2、西华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41272220091029号《交通事故认定书》一份,以此证明原告保险车辆在保险期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双方车辆财产损失,原告承担主要责任,就自己的车辆除强制保险外自己的车辆承担30%的责任,对对方的车辆损失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2009年12月16日刘洪彬收到条一份,以此证明原告已赔偿第三者损失款11105元。

4、河南省地方税务局代开统一发票两份,以此证明出事故后吊车的费用。

5、河南省机动车维修发票两份,以此证明修车费用。

6、西华县价格认证书两份,以此证明该证据与修车发票是一体的,是交警大队委托定损的。

7、机动车辆保险事故现场查勘记录一份,以此证明原告的保险车辆在保险期内发生事故,被告保险公司已查勘现场,该证据是被告提供给原告的。

8、机动车保险报案记录两份,以此证明被告同意向原告理赔,但实际数额太少。

9、照片及材料18页,以此证明被告向原告理赔的材料准备齐全。

10、营运车辆管理合同书一份,李志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以此证明出事车辆的实际车主是李志强。

被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保险条款一份,以此证明保险公司对未投交强险部分所发生损失费用不予赔偿,不承担诉讼费用及对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的各种费用,保险公司对未经年检的或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

经过庭审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

7、证据

8、证据

9、证据10均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证据1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原告没有提供交强险,不予理赔,本院认为被告的异议理由不成立,对此证据本院予以采信。对原告提供的证据2,被告对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公司承保的车辆承担次要责任,对对方车辆应承担30%的损失,原告自愿承担70%的责任与保险公司无关,被告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调解不合理,本院认为在未被撤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情况下,被告异议理由不成立,对此证据本院予以采信。对原告提供的证据

3、证据5均有异议,被告认为证据3李志强不是本案的当事人,不能证明钱是原告所付。认为证据5尚茂亭修车费用与本案无关,周口市豫周运输公司的修车单未有车辆牌号,不能证明修理的费用是豫p90188车辆。本院认为,被告虽提出异议,但与被告给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是相互印证,其异议理由不成立,本院予以采信。对原告提供的证据

4、证据6,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两张发票收款方均为李志强,这费用不能向保险公司主张,豫lc1169车吊车费用2000元与本案合同纠纷没有关系,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两份西华县价格认定书只能证明车辆可能发生的损失数额与实际维修不一致,该证据不能证明车辆的维修费用。本院认为被告虽提出异议,但未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实,该证据本院予以采信。

依据上述有效证据和当事人庭审陈述,本院可以确认以下案件事实:2009年1月20日原告运输公司作为被保险人为豫p90188号乘龙厢式运输车与被告保险公司订立机动车保险单,承保险种:机动车损失保险,保险金额20万;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金额20万;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率特别条款。交纳保险费7633.01元,保险期限为2009年2月20日至2010年2月19日。2009年10月29日2时许,张旷广驾驶豫p90188号货车行驶在吴黄公路西华营镇林楼村路段,由南向北行驶与刘洪林驾驶的豫lc1169号货车相撞,造成两辆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被告保险公司到现场进行了查勘,并拍有豫p90188车损坏的照片,报案记录(代抄单),材料显示豫p90188号车实际车主是李志强。此事故西华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于2009年12月10日作出4127220091029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为:刘洪彬驾驶的车辆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张旷广驾驶的车辆负该事故的次要责任。车辆的损坏经西华县价格认证中心认定,确认豫p90188号车辆损失26270元,确认豫lc1169号车辆损失17865元。事故发生后豫p90188号车辆吊拖费1500元,豫lc1169号车吊拖费2000元。原告已支付修车费26270元及两车的吊车费3500元。经西华县交警大队调解豫p90188号实际车主李志强与豫lc1169号车驾驶员刘洪彬达成赔偿协议,李志强赔偿给刘洪彬驾驶的车辆损失11105元。另查明:豫lc1169号车的车主是尚茂亭。被告保险公司以是西华县价格认定评估鉴定过高为由,拒不赔偿原告的保险费用,要求按公司有关规定理赔,为此酿成纠纷。本院认为,原告运输公司与被告保险公司订立的机动车辆保险单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有效。保险合同成立后,原告运输公司作为投保人已按合同约定支付保险费。在保险期间,原告的车辆发生事故,被告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原告运输公司发生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承担保险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已及时报案通知被告勘验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对损失事故无异议,原告及第三者的车辆损失已经评估,原告已向第三者的车辆予以赔偿。被告应在第三者保险限额内予以赔付。被告保险公司对修理费数额、吊拖费持有异议,但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故本院对其提出的意见不予采纳,被告对交警部门认定书调解的内容有异议,本院认为在认定书未被撤销的情况下,其异议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运输公司的诉讼请求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但原告多计算500元费用,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保险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付原告运输公司实际损失21886.5元。计算方式:豫p90188号车损失26270元(修理费)-2000元(交强险)=24270×30%=7281元;豫lc1169号车损失17865元(修理费)-2000元(交强险)=15865×70%=11105.5元;两车吊车费3500元;三项共计21886.5元。

二、驳回原告运输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被告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350元,由被告保险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杨银华 审判员:肖云鹏 审判员:王海雷 二o一o年六月六日

书记员:吕光宇篇二:赵xx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赵xx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广民初字第896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赵xx。

委托代理人于x、张xx,山东xx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负责人陈xx,经理。

委托代理人闫xx,公司职工。

原告赵xx与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韩凤国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赵xx及委托代理人于x,被告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闫xx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赵xx诉称,2010年xx月xx日9时8分许,尚xx驾驶鲁mkgxxx号小客车沿黄河十四路由西向东行至黄河十四路渤海九路路口时,与由南向北行驶的原告驾驶的冀rlxxxx号小客车发生事故,造成原告车辆损坏。该事故经滨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东城区大队认定,赵xx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原告到被告处理赔造拒赔,故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给付保险理赔款35758元。被告保险公司辩称,对于原告的车辆损失,我公司未下拒赔通知书,其要求理赔的价格过高,诉讼费我公司不承担。

经审理查明,原告赵xx于2010年xx月x日为冀rlxxxx号小客车向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214800元)、不计免赔率(车辆损失险)等商业险种,保险期间为2010年10月9日零时至2011年10月8日24时。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原告缴纳保险费后,保险公司向原告签发保险单和保险条款,2010年xx月xx日9时8分许,原告驾驶的冀rlxxxx号小客车在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十四路上与尚xx驾驶鲁mkgxxx号小客车相撞,造成原告车辆受损。滨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东城区大队(以下简称交警大队)所作滨公交(东)认字(2010)第xxxx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赵xx与尚xx均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事故发生后,交警大队委托滨州市滨州区价格认证中心对受损车辆进行价格鉴定,2010年12月10日出具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认证)结论书中认定,冀rlxxxx号车的直接损失价格为72160元,在滨州市滨城区xx汽车修理厂修理该车共支付修车费73000元。原告为此支付价格鉴证费300元、技术鉴定费800元、清障费256元。保险公司除向原告理赔交通强制险中的车辆损失险2000元外,其他费用未理赔。上述事实,有原、被告陈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保险单,价格鉴定(认证)结论书,收款收据,发票,修车明细单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在保险期内原告投保的车辆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车辆受损,属于被告应当进行理赔范围。交警大队按双方同等责任认定,则原告车辆损失及其他相关费用也应由保险公司承担50%的赔偿责任。故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3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保险理赔款35758元(修车费70160元,鉴定费300元,技术鉴定费800元,清障费256元共计71516元的50%)。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700元,由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韩 凤 国 二o一一年八月九日

书 记 员 李 元 鹏篇三:原告重庆某运输公司诉某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 原告重庆某运输公司诉某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民事判决 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江法民初字第3450号 民事裁判书

原告:重庆某运输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渝北区。法定代表人:樊某某,该公司执行董事。委托代理人:龙某某,男。委托代理人:杨某某,男。

被告:重庆某保险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江北区。负责人:吉某某,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易某,重庆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重庆某运输公司(下称某运输公司)与被告重庆某保险公司(下称某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朱敏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某运输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龙某某、杨某某和被告某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易某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某运输公司诉称,2010年3月17日,我司为杨某挂靠在我司的渝b77103号货车向被告某保险公司购买了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等险种,保险有效期自2010年3月18日到2011年3月17日,其中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责任限额为50万元。2010年4月2日,杨某驾驶渝b77103号货车沿崇明县堡镇北路由北向南行使至大同路路口,在向西右转弯过程中,将驾驶无牌号电动自行车的薛某某碾压致其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4月22日,上海市崇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崇明交警大队)认定杨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薛某某的亲属于2010年5月26日向崇明县人民法院(下称崇明法院)起诉杨某、我司及某保险公司,要求赔偿。2010年7月21日,崇明法院判决某保险公司赔偿112414.90元,杨某和我司连带赔偿537409.50元。此后,我司要求某保险公司赔付第三者责任保险理赔款,该司拒绝赔付。请求判令:

1、某保险公司支付保险理赔款50万元;

2、某保险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某保险公司辩称,原告投保属实,但因保险车辆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导致车辆安全性能不合格,在此情况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约定以及保险法规定的免赔事项,我司不应赔付保险金。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某运输公司与某保险公司系长期业务合作单位,某运输公司就登记在其名下的部分车辆向某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等险种。2009年9月25日,某保险公司(甲方)与某运输公司(乙方)签订了一份《保险合同补充协议》,主要载明:为方便投保人,简化手续,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从2009年10月1日起,乙方向甲方投保的机动车辆保险合同,均适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09版](保监产险[2009]972号),某保险公司向某运输公司出具的每一份保险合同中,不另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09版];本协议生效后,视为甲方已就保险合同内容(含免责条款、保险条款其他内容)向乙方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

三、本协议后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09版](保监产险[2009]972号)作为本协议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四、本协议系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组成部分,与保险合同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效力等内容。2010年3月17日,某运输公司就杨某挂靠在该司的渝b77103号货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险。某保险公司的投保单上投保人声明一栏载明:保险人已向本人详细介绍并提供了投保险种所适用的条款,并对其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包括但不限于责任免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赔偿处理等),以及本保险合同中付费约定和特别约定的内容向本人做出明确说明,本人已充分理解并接受上述内容,同意以此作为订立保险合同的依据。某运输公司在该栏投保人签章处盖具公章。某保险公司向某运输公司出具了保险单,载明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为50万元;保险期间自2010年3月18日0时起至2011年3月17日24时止。同日,某运输公司盖章确认收到某保险公司的保单正本21份、保险条款15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7份、保险费收据14份等资料,该份由某运输公司盖章的资料空白处手写了包括渝b77103在内的7个车辆牌照号。

2010年4月2日12时38分许,杨某驾驶渝b77103货车沿上海市崇明县堡镇北路由北向南行使至大通路路口,在向西右转弯过程中,适遇薛某某骑驶无牌号电动自行车沿堡镇北路由北向南直行,薛某某在避让倒地过程中身体被货车右后轮碾压,造成车辆损坏、薛某某受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010年4月22日,崇明交警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事故形成原因分析:本事故中杨某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且经检验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机动车右转弯过程中未让直行的车辆先行的行为,是造成本起道路交通事故唯一的、根本的原因;薛某某骑驶无牌号电动自行车的行为,与本起事故发生无因果关系;认定杨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薛某某无责任。此后,薛某某的亲属将杨某、某运输公司作为被告、某保险公司作为第三人起诉至崇明法院,崇明法院于2010年7月21日作出(2010)崇民一(民)初字第173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某保险公司赔偿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112414.90元,杨某赔偿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外经济损失567409.50元,某运输公司对杨某的应赔偿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后,某运输公司要求某保险公司赔付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50万元,某保险公司于2011年1月12日发出拒赔通知书,载明:根据2009版商业三者险条款责任免除条款第五条第十款:除另有约定外,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本案依据条款属于责任免除,故本案建议拒赔。某运输公司遂诉至本院。

另查明,渝b77103号货车的检验有效期于每年的3月31日截止,在发生前述交通事故时未进行当年的检验。某运输公司出示的机动车相关信息查询显示,该车于2010年4月7日登记检验,检验日期为2010年5月11日,检验结果为合格。

庭审中,某保险公司提交的该司2009版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条款中载明,被保险机动车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责任免除情形包含“除另有约定外,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某运输公司陈述该司并未收到该保险条款,该司只是在补充协议上盖了章,某保险公司并未对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进行说明。某保险公司对某运输公司的陈述不予认可。

庭审中,某运输公司陈述,崇明法院的民事判决作出后,该司与杨某总计向薛某某的亲属赔付了七八万元,剩余赔偿款因经济困难至今未支付。

上述事实,有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合同补充协议、交通事故认定书、崇明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拒赔通知书等证据以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予以佐证,并经当庭质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某运输公司与某保险公司之间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某运输公司与某保险公司于2009年9月25日签订的补充协议表明,某运输公司认可某保险公司已就该司2009版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内容(含免责条款)向某运输公司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并认可某保险公司向某运输公司出具的每一份保险合同中,不另附2009版的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上述约定内容表明某保险公司已就包括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在内的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向某运输公司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且某运输公司在投保单中投保人声明一栏盖章的行为亦表明其确认某保险公司已就保险条款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等内容向其进行了明确说明。因此,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中包含“除另有约定外,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该条约定内容在内的免责条款对某运输公司产生法律效力。某运输公司关于该司未收到保险条款以及某保险公司未就免责条款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因此免责条款无效的辩称观点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支持。某运输公司名下的渝b77103号货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超过规定的检验有效期而未向相关部门申请检验,同时崇明交警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杨某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且经检验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机动车右转弯过程中未让直行的车辆先行的行为,是造成本起道路交通事故唯一的、根本的原因。因此,渝b77103号货车发生交通事故时未按规定检验且经检验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的事实成立,在此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属于双方约定的保险人免责情形之一,某保险公司依约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某运输公司要求某保险公司支付保险理赔款50万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重庆某运输公司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8800元,减半收取4400元,由重庆某运输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朱 敏 二ο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书 记 员 李 蕊

第三篇:个人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

篇一:邓世磊诉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书

邓世磊诉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临民初字第327号 民事裁判书

原告:邓世磊(又名邓磊),男。

委托代理人:王鹏,河南帝豪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孟红伟,男。被告:闫彩红,女。

委托代理人:马文峰,河南金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邓世磊诉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原告邓世磊及其委托代理人王鹏、被告孟红伟、被告闫彩红及其委托代理人马文峰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邓世磊诉:孟红伟以经营煤炭为职业,2008年2月与原告协商,由原告出资、孟红伟负责购煤和运输,将煤送到原告联系的地点,卖煤所得利润(扣除杂费、煤款)归原告,原告所出资煤款可随时向被告要回。双方商定后原告于2008年2月25日、28日2次将现金17万元汇给被告闫彩红,被告孟红伟并为原告出具了收到条,刚开始被告确实履行了双方的约定,而后以种种借口不再给原告联系的地点送煤,原告依据双方的约定要求被告退还煤款时,被告却又以种种借口不给,被告的行为已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此,特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返还原告煤款17万元。

被告孟红伟辩称:被告孟红伟收取原告17万元的汇款应为借款,而该借款系孟红伟个人行为与闫彩红无关,因当时孟红伟的身份证丢失,就借用了闫彩红的交电费卡。该借款应由孟红伟偿还,且孟红伟已偿还了3万元,现只下欠原告14万元。被告闫彩红辩称: 孟红伟与原告之间是一种合伙经营行为,该款并非借款, 孟红伟自认为是借款又是用于个人做生意,该款就应有孟红伟个人承担还款责任,闫彩红不应当承担还款和连带还款责任。

经审理查明,2008年2月22日原告邓世磊与被告孟红伟经协商签订协议一份,该协议约定有邓世磊给付孟红伟煤款17万元,邓世磊负责联系销售点,孟红伟负责购、运和收取煤款,而卖煤所得利润归邓世磊,邓世磊可以随时向孟红伟要回煤款。协议签订后邓世磊于2008年2月25日、28日2次将17万元汇给被告闫彩红在中国农业银行开户的卡号为***371的帐户上,孟红伟对邓世磊2008年2月25日所汇款另为邓世磊出具了一份:“今收到煤壹拾万元正”的收到条。2010年1月12日邓世磊以孟红伟、闫彩红欠其煤款17万元未还为由向本院提起诉讼,本案在庭审中被告孟红伟认可原告所汇煤款为借款,而该款被告已归还原告3万元,对此原告邓世磊亦认可。

另查明, 孟红伟、闫彩红原系夫妻关系,2009年8月12日协议离婚。本院认为,2008年2月22日、28日被告2次向原告借煤款17万元,该款被告后已支付给原告3万元,现被告仍下欠原告14万元,有原告提供的银行汇单和被告孟红伟为原告出具的收到条以及双方当事在庭审中的陈述在卷佐证,本院予以确认,原告向被告追要下欠款,理由正当,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关于被告闫彩红在辩称中主张邓世磊与孟红伟之间是合伙关系, 17万元并非借款,对孟红伟、邓世磊之间17万元煤款一事不知情,该款孟红伟用于个人生意,应为孟红伟个人欠款,其不应当承担还款和连带还款责任。本院认为,邓世磊2008年2月25日、28日2次将17万元汇至闫彩红在中国农业银行开户的银行卡上,此时闫彩红与孟红伟之间的夫妻关系在存续期间,闫彩红理应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原告所汇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据此法律规定,基于孟红伟在庭审中的认可诉争款项为借款的事实和闫彩红未向本院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辩解理由成立,故本院对闫彩红辩解意见依法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第一百零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二〉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孟红伟、闫彩红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偿还原告邓世磊借款14万元,并互负连带清偿责任。

案件受理费3700元、保全费1370元,合计5070元,被告孟红伟、闫彩红共同负担4720元,原告邓世磊负担35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胡秋霞 审 判 员 郭丽君 人民陪审员 乔广磊 二○一○年四月九日

书 记 员 符建业篇二:郭锡如诉陈国旗借款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 郭锡如诉陈国旗借款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老民初字第279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郭锡如,女。

委托代理人:吕淑娥(原告之母),68岁。委托代理人:常银花。被告:陈国旗,男。

委托代理人:陈献花(被告之母),69岁。委托代理人:薛红。

原告郭锡如因与被告陈国旗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原告于2008年12月8日向本院起诉,本院于同日作出受理决定。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开庭传票。根据原告的申请,依法查封被告陈国旗位于本市老城区义勇东街1号粮兴新居2号楼1单元202号房屋一套。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6月9日、6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吕淑娥、常银花,被告陈国旗及其委托代理人陈献花、薛红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7年3月6日陈国旗之妻金小青向原告借款15万元,当时双方约定借款用期为8个月,月息为1.3分。该笔借款到期后,原告找金小青和其丈夫陈国旗讨要数次,最后一次去讨要时,得知陈国旗之妻金小青突然去世。在此情况下,原告又继续找陈国旗讨要多次,陈国旗都以无钱为由,迟迟不欲偿还借款。为此,持状诉至本院要求陈国旗偿还借款15万元,并从2008年9月起按月息1.3分计算利息,暂算至2009年6月利息共计19500元。被告辩称,原告所诉与事实不符,金小青在生前是否向原告借款,被告从来不知,原告也从未向被告讨要过此款。即便原告所述属实,金小青向原告借款也从未告知过被告,更未用于家庭生活和经营,该款不应由被告偿还。故请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本院对本案争议焦点确认如下:

1、金小青是否借原告郭锡如15万元?

2、金小青与被告陈国旗是什么关系?

3、被告陈国旗是否应当偿还该借款15万元及利息?

原告围绕争议焦点,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材料: 1、2007年3月6日金小青给郭锡如出具的借条一份,证明借款15万元的事实。

2、结婚登记申请书两份,证明金小青与陈国旗于1987年9月7日登记结婚,系夫妻关系,金青果与金小青是同一人。

3、金青果与陈国旗的户籍证明,证明金小青生前与陈国旗共同生活。

4、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老城分局的工商登记情况一份,证明金小青和陈国旗在中原农贸城经营调料。

经质证,被告对证1的真实性无法辨认,金小青生前没有向被告告知借款一事,对证1不予认可。对证2、3、4均无异议。

被告围绕争议焦点,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材料:

1、洛阳市回族殡葬馆土葬通知书一份,证明金青果于2008年12月7号土葬。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无异议。

本院根据当事人的陈述、举证及诉辩意见,对本案事实确认如下:陈国旗与金青果于1987年9月7日登记结婚,金青果又名金小青,金小青于2007年3月6日向郭锡如出具借条一份,当日金小青从郭锡如处借款15万元,双方对还款期限和还款利息未作出明确约定。另查明,金青果于2008年12月死亡。本院认为:金小青从原告郭锡如处借款15万元并出具借条,依法应认定双方当事人之间民间借贷合同关系成立,该借贷合同关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合法有效。金小青从原告郭锡如处借款时,未约定还款期限,原告郭锡如依法可以随时要求金小青偿还借款,金小青亦应及时偿还该借款。由于被告陈国旗与金小青系夫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本案中,被告陈国旗未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该借款系金小青与原告郭锡如明确约定为金小青的个人债务,也未向本院提供证据证明其本人与金小青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故该笔借款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六条规定:“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现又因金小青已经死亡,故原告郭锡如要求被告陈国旗偿还借款15万元的诉讼请求,合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原告郭锡如要求被告陈国旗偿还该借款15万元并从2008年9月起按月息1.3分计算利息的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规定“公民之间的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原告郭锡如要求被告陈国旗支付从2008年9月起到实际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因当事人双方对借款的期限及利息均未约定,原告郭锡如向本院起诉之日,应视为原告郭锡如催告之日,故被告陈国旗应支付从2008年12月8日起到实际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原告郭锡如诉称中有关利息与前述计算期限及标准相同部分数额,合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原告郭锡如有关利息诉求中,超出上述的部分,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陈国旗于本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偿还原告郭锡如借款150000元,并支付该借款自2008年12月8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流动资金一年期贷款利率计算)

二、驳回原告郭锡如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4350元,保全费1520元,由原告郭锡如负担300元,被告陈国旗负担5570元(原告已垫付,待执行时由被告一并付给原告)。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谢 黎 审判员 刘军杰 人民陪审员 耿晓兰 二00九年七月一日

书记员 李洁晖篇三:张少堂与罗顺华、祝启明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张少堂与罗顺华、祝启明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信民抗字第45号 民事判决书

抗诉机关: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申诉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张少堂,男,**年**月**日出生。委托代理人左海强,河南法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诉人罗顺华(一审第三人,二审上诉人)男,**年**月**日出生。

被申诉人祝启明(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信阳市茶韵路1号。

原告祝启明诉被告张少堂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平桥区人民法院2008年5月27日作出(2007)平民初字第753号民事判决。被告不服上诉本院。本院于2008年10月15日作出(2008)信中法民终字第573号民事裁定,以原审判决程序不当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平桥区人民法院重审中应被告张少堂申请追加罗顺华为本案第三人,该院于2009年10月29日作出(2009)平民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第三人罗顺华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0年5月4日作出(2010)信中法民终字第257号民事判决。张少堂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诉,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以豫检民抗(2011)14号民事抗诉书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11)豫法立民抗字第25号民事裁定书,指令本院进行再审。本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公开审理。抗诉机关指派信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王跃卫、姚汝林,申诉人张少堂及其委托代理人左海强,被申诉人罗顺华、祝启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认定,经原建行平桥支行副行长邝国新介绍,被告张少堂借原告祝启明现金40000元,并出具借条载明:“今借到祝启明现金肆万元整(40000元)。注:此款从借款日起按20‰计息,张少堂。见证人邝国新,95.12.13.”。1995年12月14日被告张少堂向信阳大别山助滤剂厂(下称助滤剂厂)财务交现金40000元,该厂财务出具收款收据显示:“今收到张少堂交来现金肆万元(注:为信阳大别山助滤剂厂贷款)”。原告祝启明认为该收据与被告张少堂借其40000元无关,主张被告张少堂偿还该笔借款。被告张少堂辩称其将此款交给了厂财务,有收款收据为凭,其借款行为属职务行为,此借款本息应由助虑剂厂投资人罗顺华和信阳地区电子器材公司(下称电子公司)偿还。邝国新在接受询问时证实张少堂借祝启明款系为助滤剂厂借款,第三人罗顺华予以否认,认为交到厂财务的款系被告交的股款或贷款,与被告借原告的40000元无关。原审另查明,信阳市工商局平桥分局的注册登记档案显示,助滤剂厂开业日期为1994年6月12日,私营企业,投资主体为罗顺华,注册资金60万元,负责人为罗顺华。1994年11月18日助滤剂厂与电子公司签订一份联合投资办厂协议,即联合经营助滤剂厂,法人代表为罗顺华。被告张少堂作为电子公司委派代表参与该厂的经营。1998年6月25日,助滤剂厂负责人罗顺华以流动资金不足无法生产经营为由,申请注销助滤剂厂的工商登记。

一审认为,债务应当清偿,虽然第三人罗顺华在接受询问时否认被告张少堂交给助滤剂厂财务的40000元钱不是借用原告的40000元,但被告向原告借款与被告向助滤剂厂财务交款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且金额上有一致性,结合关键证人邝国新的证言,可以认定被告所借原告的40000元就是被告交给助滤剂厂财务的40000元。根据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应由助滤剂厂向原告偿还借款本息。由于助滤剂厂已被投资人申请注销,第三人罗顺华作为投资人依法应负清偿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判决:

一、第三人罗顺华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给原告祝启明人民币40000元及利息(利息从1995年12月13日始按月息 20‰计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

二、驳回原告祝启明要求被告张少堂偿付借款本息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3000元,财产保全费1250元,由第三人罗顺华负担。第三人罗顺华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1)张少堂提供的助滤剂厂收款收据没有加盖厂财务公章;作为当时联合办厂没人委托张少堂出外借款,该收款收据不能作为证据。(2)原告祝启明提供的借条是张少堂出具,应由张少堂偿还,原审判其还款错误。(3)上诉人从没收到过一审开庭传票,一审程序违法。(4)债权人祝启明从未向其主张过债权,即使联合企业使用了40000元钱,该还款诉讼时效已过,还款责任也已消灭。本院二审确认一审认定事实无误。另查,1995年12月14日张少堂向助滤剂厂交款40000元,厂财务出具收条中加盖有厂财务公章。另据一审卷宗向罗顺华送达回证记载:起诉状副本,追加第三人申请,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因罗顺华拒签,一审法官于2009年6月2日留置送达罗顺华。

二审认为,被上诉人张少堂以个人名义向祝启明打条借款,后其于次日将借款4万元交所在的助滤剂厂使用,作为借款人,应与用款人共同承担偿还欠款义务。因用款人助滤剂厂已于1998年被该厂负责人罗顺华注销工商登记,且该厂实际已不存在,原判上诉人罗顺华承担偿还债务责任并无不当。但原判未让借款人张少堂承担责任欠妥,应予纠正。因助滤剂厂财务人员向张少堂所打4万元收条不仅注明为助滤剂厂贷款,并加盖有财务公章。又鉴于张少堂不是当时联合办厂出资所有人,其个人根本不可能向厂里投资,故上诉人罗顺华辩称的其助滤剂厂当时没收到张少堂交的借款,或张少堂交的4万元是其投资款及不应承担还款责任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又一审法院因上诉人罗顺华拒签而向其留置送达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符合法律规定,故上诉人关于一审法院侵犯其诉讼权利的上诉理由也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一)、(三)项之规定,判决:

一、维持平桥区人民法院(2009)平民初字第l32号民事判决第一项。

二、撤销平桥区人民法院(2009)平民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三、由张少堂对罗顺华的还款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一、二审案件诉讼费各3000元,由罗顺华、张少堂连带承担。抗诉意见: 张少堂与祝启明发生借款时的见证人邝国新的证言,证实张少堂借祝启明的现金是助滤剂厂借款。助滤剂厂财务向张少堂出具的收据上也注明为信阳大别山助滤剂厂贷款,上述证据表明该借款的借款人和用款人均为助滤剂厂,而非张少堂个人借款,二审判决张少堂承担连带责任,显属适用法律错误。

申诉人张少堂支持抗诉意见,并补充陈述:邝国新证言证明借款时罗顺华在场,张少堂只是借款经手人,借款和用款的主体是助滤剂厂;承担连带责任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二审认定张少堂为借款人判令其与用款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没有法律依据。请求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被申诉人罗顺华辩称:助滤剂厂没让张少堂借款,不知张少堂借款的事;助滤剂厂没收到张少堂交 40000元款,收条和加盖的财务章系张少堂私自所为;对邝国新证明罗顺华在借款现场的证言予以否认;张少堂的借条约定有利息,而财务收条没有显示利息,说明是两笔款项,张少堂借祝启明的40000元是其个人所为,判决罗顺华承担偿还责任实属错误。被申诉人祝启明请求维护其作为债权人的利益。

再审庭审中对邝国新证言中关于借款时罗顺华是否在场的情节进行质证。申诉人张少堂认为真实;被申诉人罗顺华予以否认;被申诉人祝启明表示借款时除他本人、张少堂、邝国新外,还有一个人,是不是罗顺华因时间长不能肯定。再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二审一致。本院再审认为,本案再审的焦点是张少堂是否应对偿还祝启明40000元借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一审以被告向原告借款与被告向助滤剂厂财务交款的行为具有时间上连续性和金额上的一致性,结合邝国新的证言,对被告所借原告款项与被告交助滤剂厂财务款项实为一笔款项的认定具有一定证据基础,判令第三人罗顺华作为助虑剂厂的投资人承担该笔借款的清偿义务较为妥当。二审在认可一审对事实和证据认定的基础上,又以张少堂为实际借款人为由判其与用款人共同承担偿还借款的连带清偿责任,缺乏法律依据,应予纠正。经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本院2010)信中法民终字第257号民事判决。

二、维持平桥区人民法院(2009)平民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二审诉讼费由被申请人罗顺华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王 明 安 审 判 员 郑 岩 审 判 员 刘 江平

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书 记 员 韩 洋(兼)

第四篇:清远房地产抵押借款合同纠纷

房地产抵押借款合同纠纷 清远雄志企业成雄志 简要:

顾某某、胡某某与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典当纠纷一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原审被告)顾某某。

上诉人(原审被告)胡某某。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某某,董事长。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08年11月7日,某典当公司与顾某某、胡某某(以下简称顾某某等)签订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合同约定,顾某某等向某典当公司借款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900,000元,月利率为2.7%,综合费率为0.4%,期限为六个月,具体期限以双方的当票上确定的典当期限为准,顾某某等以其所有的座落于上海市威海路333弄某号502室房屋为上述借款(当金)金额进行抵押;同时约定,顾某某等逾期还款的,除每日按未还款总额计取综合管理费及利息外,另每日加计0.5‰的罚息。同日,某典当公司向顾某某等出具了当票,当票上记载“典当金额为玖拾万圆整,综合费用贰万柒仟玖佰圆整(息:3,600元),实付金额捌拾柒万贰仟壹佰圆整,典当期限由2008年11月7日起至2008年12月7日止”。合同还约定,抵押房地产的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当票项下借款本金、利息、综合费、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罚息典当手续费和债权实现费(包括诉讼费用、公告费、执行费、律师费、拍卖费等)。上海市普陀区公证处对上述借款抵押合同进行了公证。上述借款期限届满后,经某典当公司催讨,顾某某等仅支付了22,500元。故某典当公司诉至原审法院,请求判令

1、顾某某等偿还某典当公司典当本金900,000元;

2、顾某某等支付某典当公司上述欠款本金自2009年1月1日至清偿日止的综合费(按月2.7%计)、利息(按月0.4%计)及罚息(按日0.5‰计);

3、顾某某等支付某典当公司垫付的律师费80,000元;本案诉讼费由顾某某等承担。原审法院另查明,某典当公司为诉讼聘请律师,支付了律师费80,000元。

原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以及当票,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对其效力法院予以确认。双方签订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后,某典当公司向顾某某等出具了当票并支付了相应款项。合同期满后,顾某某等未能依照合同约定偿还某典当公司借款及利息,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现某典当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顾某某等主张债权以及承担违约责任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某典当公司认为顾某某等向其支付的22,500元,系2008年12月7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综合费及利息等费用,符合双方的约定,法院予以支持。另某典当公司要求顾某某等按约支付罚息、律师费以及从2009年起支付综合费、利息的请求,亦予以支持。顾某某等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应诉,依法应予缺席判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顾某某、胡某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900,000元;

二、顾某某、胡某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综合费,以900,000元为本金,从2009年1月1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月2.7%计;

三、顾某某、胡某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

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利息,以900,000元为本金,从2009年1月1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月0.4%计;

四、顾某某、胡某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罚息,以900,000元为本金,从2008年12月8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日0.5‰计;

五、顾某某、胡某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垫付的律师费80,000元。一审案件受理费15,916.40元,减半收取7,958.20元,由顾某某、胡某某共同负担。

顾某某等不服原审法院判决,上诉称,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约定月利率为2.7%、综合费率为0.4%,原审判决将月利率改为0.4%、综合费率改为2.7%,属于认定错误。原审法院认定借款金额为90万元,但被上诉人实际转账为846,000元,所以上诉人未足额收到约定的借款金额。上诉人系通过中介人与被上诉人签订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为此上诉人支付中介人109,000元,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与中介人串通,损害上诉人利益。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承担律师费80,000元,无依据。综上,请求撤销原审判决。被上诉人某典当公司辩称,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约定月利率为2.7%、综合费率为0.4%,属于被上诉人工作人员失误所致,且与相关规定不符,当票将月利率和综合费率更正为0.4%、2.7%,应当以当票记载的事项为准。被上诉人划账给上诉人为846,000元,另以现金方式支付部分借款,上诉人顾某某签字的当金收据可佐证,所以被上诉人全额支付了上诉人借款。上诉人所谓的中介人与被上诉人无关,无恶意串通之事实。被上诉人支付的律师费用都是按照有关规定标准计算的。原审判决正确,请求维持原判。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无误,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约定月利率为2.7%、综合费率为0.4%,但被上诉人同日出具的当票即将月利率和综合费率更正为0.4%、2.7%,并按照上述标准预扣综合费和利息,上诉人未提出异议,且该费率符合相关规定限定的标准,因此应当以当票记载的费率为准。上诉人顾某某签字的当金收据表明被上诉人以转账及现金的方式支付上诉人借款900,000元,现上诉人否认其全额收到借款,但无相应依据推翻当金收据,故本院不采纳上诉人的上述主张。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与中介人串通,但无事实依据,本院亦不予采纳。合同约定,抵押房地产的担保范围包括了借款本金、利息、综合费、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罚息典当手续费和债权实现费(包括诉讼费用、公告费、执行费、律师费、拍卖费等),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承担其支付的律师费符合合同约定,上诉人对被上诉人支付律师费存在异议,但无证据证实其异议成立,本院亦不采纳上诉人的主张。另,被上诉人在支付上诉人借款时预扣利息的行为与相关规定不符,故预扣利息应当从借款本金中扣除。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维持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9)静民一(民)初字第1663号民事判决第五项;

二、撤销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9)静民一(民)初字第1663号民事判决第一、二、三、四项;

三、顾某某、胡某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人民币896,400元;

四、顾某某、胡某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综合费,以人民币896,400元为本金,从2009年1月1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月2.7%计;

五、顾某某、胡某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利息,以人民币896,400元为本金,从2009年1月1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月0.4%计;

六、顾某某、胡某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罚息,以人民币896,400元为本金,从2008年12月8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日0.5‰计。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一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7,958.20元,由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负担人民币30元,顾某某、胡某某共同负担人民币7,928.2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5,916.40元,由上海某典当有限公司负担人民币60元,顾某某、胡某某共同负担人民币15,856.40元。

附:相关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第五篇:判决书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3)南刑初字第300

公诉机关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被告人张伟,男,1982年9月26日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身份证号码***853,汉族,初中文化程度,无业。告人张伟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013年1月21日经南京市白下区公安局决定被取保候审,同年2月25日被南京市白下区公安局刑事拘留,3月8日经我院批准逮捕,同日由南京市白下区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白下区看守所。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南检刑诉〔2013〕7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伟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014年8月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陈嘉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伟出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3年1月6日、8日,被告人张伟两次与王胜、李豪等人一起吸食冰毒并在吸毒后驾驶车辆。1月9日下午15时许,张伟与王胜、李豪在肥东县长临河镇全胜村张伟家老宅中再次吸食冰毒。17时许,张伟驾驶悬挂皖ADY520号牌(假车牌)的本田雅阁轿车携王胜、李豪、牛兵、牛宁沿环湖北路由东向西行驶返回合肥。当行至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东侧约500米处时,张伟驾车越过道路中心双黄实线逆向超速行驶,迎面撞上正常行驶的皖BL7719号桑塔纳轿车,致该车驾驶员张龙及车内乘员汪清、胡萍、曹喜、杨龙五人全部当场死亡,皖ADY520车内乘员王玉胜经抢救无效死亡,李豪、牛兵、牛宁及张伟均受伤。

经鉴定:死者张龙、杨龙系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多发伤死亡;汪清、胡萍系道路交通事故致胸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多发伤死亡;曹喜道路交通事故致胸部损伤并多发伤死亡;王胜系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死亡;六人的损伤死亡成因均符合道路交通事故所致(车内损伤)。被害人李豪、牛兵、牛宁的损伤程度均属轻伤,符合交通事故车辆碰撞所致的损伤特征。被告人张伟的损伤程度属重伤,符合交通事故车辆碰撞所致驾驶人位置损伤的特征。南京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白下大队认定,被告人张伟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张伟无视公共安全,吸毒后驾驶机动车逆向超速行驶,造成六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告人张伟辩称:我前两次吸毒后开车没发生什么事情,但我没有想到最后一次开车会造成这么大的事故。我要是知道我吸毒后开车发生这么大事故,打死我也不开车了。

经审理查明:2013年1月6日、8日,被告人张伟两次与王胜、李豪等人一起吸食冰毒并在吸毒后驾驶车辆。1月9日下午15时许,张伟与王胜、李豪在肥东县长临河镇全胜村张伟家老宅中再次吸食冰毒。17时许,张伟驾驶悬挂皖ADY520号牌(假车牌)的本田雅阁轿车携王胜、李豪、牛兵、牛宁沿环湖北路由东向西行驶返回合肥。当行至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东侧约500米处时,张伟驾车越过道路中心双黄实线逆向超速行驶,迎面撞上正常行驶的皖BL7719号桑塔纳轿车,致该车驾驶员张龙及车内乘员汪清、胡萍、曹喜、杨龙五人全部当场死亡,皖ADY520车内乘员王玉胜经抢救无效死亡,李豪、牛兵、牛宁及张伟均受伤。

经鉴定:死者张龙、杨龙、汪清、胡萍、曹喜、王胜六人的损伤死亡成因均符合道路交通事故所致(车内损伤)。被害人李豪、牛兵、牛宁的损伤程度均属轻伤,符合交通事故车辆碰撞所致的损伤特征。被告人张伟的损伤程度属重伤,符合交通事故车辆碰撞所致驾驶人位置损伤的特征。南京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白下大队认定,被告人张伟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上述事实,由公诉机关提供并经法庭质证的证人王俊、王丹丹等人的证言,被害人李豪等人的陈述,被告人张伟的供述,公安机关调取的户籍证明、抓获经过、苏打水瓶等书证、物证,江苏全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书等相关鉴定意见,出示了本案的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一系列证据予以证实。

以上证据,均经法庭举证、质证,来源合法,客观真实,本院予以确认、采纳。

本院认为:被告人张伟违反交通法规吸食冰毒后驾驶机动车并逆向超速行驶,迎面撞上正常行驶的被害人驾驶的车辆,造成六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张伟吸毒驾车并超速逆向行驶,并非明知其行为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是由于之前两次吸毒后驾车均没有发生事故,导致其主观上过于自信,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且事故路段属于新修道路,人少车少,并不属于交通繁华人多车多的地段,被告人的超速行驶并没有与以放火、决水等危险方法有相当的危害性。根据交警现场勘查图显示张伟驾驶的车辆在现场留下了两条分别长10.3米和10.2米的制动印,说明被告人张伟在撞车前实施了刹车行为,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非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横冲直撞,或事后继续驾车前行,甚至再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所以张伟的主观方面应为过失。因此对于公诉机关对被告人张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指控,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支持。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张伟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判决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羁押的,羁押一日抵刑期一日)。

如不服本判决,可于接到判决书次日起10内,通过本院或者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长

郑星月

审判员

黄 超

审判员

朱继彤

2013年8月15日

(院印)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

书记员

王胜男

下载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抵押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判决书

    ××省××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1998]×刑初字第15号 公诉机关:××市××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吴××(曾用名,吴××),男,1960年7月30日出生,汉族,本市人,初中文化程度,农民,......

    判决书

    (2014)穗越法刑初字第470号——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2014-5-28)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4)穗越法刑初字第470号公诉机关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

    判决书.doc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XX)X刑初字第XX号判决书 公诉机关XX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张鹏飞,男,19XX年X月X日出生于XX省XX市,汉族,大学文化,XX大学学生,住XX市XX区XX街......

    2011判决书

    (2011)天民初字第2269号 发布时间:2012-07-20 16:02:31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1)天民初字第2269号原告贺凤霞,女,1967年11月18日出生,汉......

    刘超律师成功代理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 判决书

    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 成功案例精选 刘超律师代理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一案,成功追回工程款泰兴市某建设劳务有限公司诉北京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 一案,国......

    ***案一审判决书全文(文字版)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今日上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了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判决书全文。判决书约5万字,全文如下: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

    判决书5篇

    一、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的规定,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写明:(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2)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

    交通事故判决书

    民事判决书 原告:王某某 被告:李某 被告:赵某某 原告王某某诉称:被告李某驾驶X号小轿车行驶至沈阳市于洪区时将行人原告撞伤。原告受伤后被120急救车送至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