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

时间:2019-05-14 13:0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

第一篇: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

昆明市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明确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土地执法中的职责和分工,形成政府领导、国土部门牵头、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土地执法格局,健全和完善土地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昆明市土地行政执法实行共同责任和属地管理原则。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昆明市行政区范围内查处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执法工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开发(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辖区内国土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列为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考核评价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及时督促,有效制止违法行为发生。

国土部门是土地执法的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土地管理工作。

发改、规划、住建、城管、农业、林业、水务、环保、滇管、民政、商务、卫生、交运、教育、监察、公安、工商、地税、文广电体、自来水有限公司、供电局、煤气公司等部门依照职能职责共同做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应当建立土地执法联合机制,由国土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单位)协同行动,共同遏制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行政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国土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履行其相应职责的主要责任人,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及时制止和严格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遏制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组织对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的制止、拆除,复耕复绿和没收;加强土地执法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确保土地执法工作的人员、经费和装备落实到位;加强依法用地的社会宣传,确保辖区一年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15%的指标,且不得造成恶劣影响及其他严重后果。

第八条 国土部门是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主要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预防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组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受理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检举、控告,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国土部门的具体任务是:

(一)建立国土动态巡查责任制。按照《国土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规范》规定,每天实施动态巡查,建立巡查台账。对本辖区内新发生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群众投诉、检举、控告或其他部门告知的涉嫌违法违规用地案件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二)建立国土违法预警机制。强化基层国土管理所的监督检查和违法预警责任,完善乡村执法信息员制度,全市各行政村分别聘请一名“土地协管员”,拓宽土地执法监督举报渠道,提高动态巡查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理,将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控制和处理在起始阶段,杜绝重大土地违法行为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各部门联合办案机制,提高联动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加强国土与公安、监察、检察机关的联动,增强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强制力。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按照相应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置力度与效果。

(四)建立月报制度,定期将本辖区违法违规用地查处情况及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情况报告同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及上一级国土部门。

(五)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市级国土部门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国土部门执法日常工作开展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党委、政府及领导批转的案件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国土部门移送的大案、要案直接调查处理。

第九条

国土部门会同规划、城管部门对违法违规用地的建设单位依法从严处理,未处理完毕前,规划部门暂停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业务。

第十条 城管部门负责对违法违规建设的巡查,对确定为违法违规用地的违法建设,应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由城管部门牵头,国土、规划等部门配合,对涉及违法违规用地的违法建设进行依法拆除。

第十一条 发改部门对已批复项目建议书,但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审批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对应当核准的项目,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不予办理项目核准手续。

第十二条 住建部门对在违法违规用地上进行违法建设的单位,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并依法从严处理。房产登记部门对在违法违规用地上的建筑物,不得办理房产登记和租赁合同备案等手续。

第十三条 农业、林业、水务部门对违法违规用地复耕、扶植工作进行督促和验收。对违法违规用地涉及林地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办理占用林地等行政许可手续,并依法查处破坏林地资源的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工商、环保、滇管、文广电体、公安、地税、民政、商务、卫生、教育、交运等部门核发有关执照、许可证时,对没有相关合法用地手续的,不得核发有关证照;已核发证照的,应依法予以注销或不予办理延续手续。

第十五条

国土、发改、规划、住建、林业、水务、工商、交运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动态监管,督促项目业主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开竣工时间、用地标准、投资强度、规划用途开发利用土地。

第十六条 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对没有合法用地手续(《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等)的工地或工程设施,不得供水、供电、供气;已供水、供电、供气的,接到国土、城管部门违法违规用地(违法建设)告知书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停止供水、供电、供气。

第十七条 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负责办理职责范围内的国土部门移送的违法用地案件。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国土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不履行本制度规定职责的,可以提请本级人民政府、监察部门或者任免机关对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监察机关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同级人民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诫勉谈话: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及时有效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相关职能部门对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妨碍、限制查处工作的。

(二)国土部门未落实巡查责任,未在规定期限内发现本辖区新发生违法用地的;未在规定期限内核实情况导致违法用地行为未及时制止的;对违法行为不能制止又未在规定期限内告知当地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的。

(三)住建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查处违法用地建设施工单位的。

(四)规划部门和城管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五)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等的行为,接到报案后没有依法处理的;对国土部门移送的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法定期限内立案调查的。

(六)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没有查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给予新装供水、供电、供气的;以及接到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告知后,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停止供水、供电、供气的。

(七)国土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监察机关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同级人民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因组织不力,对违法用地没有制止,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经诫勉谈话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对违法用地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二)国土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查处职责导致违法行为在违法用地发生时段未被查处的。

(三)规划部门、城管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案件既成事实的。

(四)公安机关对妨碍、阻挠、围攻、殴打依法进行土地执法的工作人员的行为没有依法处理的;对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土地违法案件未在法定期限内立案调查,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的。

(五)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接到有关部门书面告知后,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对违法建设工程停水、停电、停气造成重大违法用地案件既成事实的。

(六)国土部门查实违法事实后告知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有其他未依照职责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行为,导致重复违法或违法事态恶化的。

(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一年度内受诫勉谈话两次以上的。

第二十二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年度考核中,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责令引咎辞职,并由同级人民政府或监察机关追究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经通报批评后,对违法用地行为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整改的。

(二)年度内所辖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因违法用地案件处理不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和社会不稳定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同一年度内受通报批评两次及以上的。

第四章 附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的通知

琼府[2010]6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格土地执法,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遏制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国土资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现就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格土地管理,坚守耕地红线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省认真执行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闸门,严格土地执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未得到根本遏制,影响我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土地管理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的协同联动机制。因此,有必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形成多部门互相配合的联动机制,共同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地环境。

二、土地执法共同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

(一)责任主体。我省土地执法实行属地管理和共同责任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土地执法监管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国土、建设、规划、城管、监察、公安、发展改革、水务、交通、房管、工商、环保、税务、农业、林业等部门依照职责共同承担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单位给予配合。上述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履行其相应职责的直接责任人,经办人员是具体责任人。

(二)职责分工。

1.各市、县,各乡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违法用地查处工作负总责,加强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下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组织对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进行制止、拆除、没收和复耕复绿;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确保土地执法工作所必需的人员、经费和装备。

各市、县政府对辖区内乡镇规划区外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应在接到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乡镇政府以及国土、建设、规划、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依照土地管理、规划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的规定处理。

各乡镇政府在市、县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对乡镇规划区内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在发现或接到违法建设行为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2.各市、县国土部门负责土地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国土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定期实施动态巡查,对辖区内新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必须在发现后10个工作日内采取相应措施。对违法当事人逾期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3.林业部门加强对建设占用林地的监督检查。依据法律法规严格核准建设占用林地,负责查处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对违法用地复植加强监督并组织验收工作。

4.各市、县规划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依法批准建设项目变更规划条 件的,应通报同级国土部门并公示;对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设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违法行为处理完毕,方可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业务。

5.各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各类拟建项目进行审查,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没有国土部门预审意见或预审不通过的建设项目,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立项;对已批复项目建议书,但未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

6.各市、县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并依法从严处理;在得知违法用地上存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进行建设施工的情形后,10个工作日内查处违法施工行为,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依法对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从严处理。

7.各市、县城管部门负责城镇规划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拆除等工作。发现涉及违法用地的,应及时告知国土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8.各市、县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对未取得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的工地或工程设施,不得供水、供电、供气;已供水、供电、供气的,接到国土和有关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应当停水、停电、停气的书面通知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按有关程序停止供应。

9.各市、县财政部门负责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 线”管理工作,及时接收国土部门移交的罚没物品(包括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并依法予以处置。

10.各市、县水利、交通、房管、工商、消防、文化、农业、广播电视、金融等部门和单位按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的执法查处工作。农业部门对违法用地复耕加强监督并做好组织验收工作。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得核发有关执照、许可证,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违法用地的,国土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处理。

11.各市、县监察部门负责对国土和有关部门移送的违法违规用地案件依法依规提出对相关责任人的监察建议或作出监察决定。对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本通知要求,违法颁发有关许可证照、违规办理核准事项和不履行有关协助义务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2.各市、县公安机关负责对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并对阻碍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案件进行查处。

13.各有关省级部门参照上述分工确定职责,并负责对市县对口部门在土地执法责任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建立建设用地共同审核制度

各市、县政府要建立建设用地审批(审核)会审制度。用地会审工作由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国土环境资源、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劳动保障、林业、信访、监察部门为常设成员单位。各市、县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增加成员单位。

凡市县用地报批审批,都必须经本级政府建设用地审批(审核)会审会议审议。建设用地审批(审核)会审会议要对建设占用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符合环境标准和要求等市场准入条 件,是否落实补充耕地方案,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理,征地补偿款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是否落实等情况进行审议,并形成会审纪要,作为用地报批审批材料附卷归档备查。会审纪要应当记录参加会议人员、部门的意见,并由参会人员签字确认。拟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审批的批次用地和单独选址用地,或者上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的,都应说明已经本级政府建设用地审批(审核)会审会议审议的情况。具体会审办法由各市、县政府制定。

对涉及林业、规划、环保等部门前置审批的项目,应在受理有关申请审批的2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批意见。

四、加强联合执法监管

(一)国土部门与监察部门建立协调配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情况,相互交流信息,联合抽查土地审批和供应、招拍挂制度落实和土地批后实施等情况,共同落实《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问责规定。

(二)国土部门与检察、公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按各自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4号)规定。

(三)加强土地审计工作。省级国土部门与审计部门联合开展对市、县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市、县政府领导考核的依据。

(四)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国土部门公开用地审批和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通过媒体曝光重大、典型土地违法案件,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责任追究,接受社会和媒体舆论监督。

五、责任追究

(一)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每年签订土地执法工作责任书。工作责任书确定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的依据。

(二)市、县政府对违法违规用地制止不力,不配合、不支持相关部门对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行为所进行的查处工作,导致违法违规用地情形严重的,由省国土部门与监察部门联合发出限期整改通知,约谈当地政府负责同志,督促整改工作。整改期间消极不作为或整改不到位的,省国土部门与监察部门提请省政府依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号)实施问责,并扣减或冻结该市、县用地指标和暂缓农用地转用、征收审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未按本通知要求依法履行查处职责,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由同级监察部门约谈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督促整改。整改不力的,监察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实施问责。

(四)受到问责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各市、县政府可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二0一0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本局内部共同责任制度

××县国土资源局 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县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严格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贯彻落实“保发展、保红线、保民生、保稳定”方针的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共同遏制各种违法违规用地用矿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明确了我国土资源局各职能部门和下设机构在执法监管工作中相应职能和责任。

第三条 本制度适应国土资源局所有下设部门、机构。

第四条 凤山县国土资源局各职能部门和下设机构执法监管职能及职责

一、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执法监管联动职能与职责

(一)案件审核职能。局领导对执法监察所立案查处案件均有审核的职责,要求清楚案件的缘由和案件审核进程,通过对案件的核查对执法监察工作进行监管;

(二)组织协调案件查处职能。领导班子对需要联合其他政府部门查处的案件具有签报职能,要求局领导掌握重大案件查处并协助其他案件查处,与其他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促进案件查处,以达到案件查处监管;

(三)监督管理各股、室、分局、中队、所的工作职能与职责。国土资源局领导具有监督管理全县各股、室、分局、中队、所的执法监察工作的职责与职能,及时了解各部门执法监察工作状况,给予工作督促及支持。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股)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执法大队(股)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的重点部门之一,是执法监 管工作能否落到实处,能否深化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决定性条件。国土资源执法大队(股)在执法监管工作的职能与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态巡查职能。国土资源执法大队(股)在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中担任动态巡查的先锋队,对辖区内各个区域进行动态巡查,并对所发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确保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立案查处职能。对土地、矿产方面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大队重要内容之一。国土资源执法大队(股)通过动态巡查职能,对发现违法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并予以相应的处罚,是确保执法监管工作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职能。国土资源执法大队(股)在执法监管工作中,是直接面对群众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主力军,工作性质本身带有执法性质,通过大队(股)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即有利于及时将法律法规传到群众的心中,更为执法大队(股)开展各项执法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处理12336举报电话案件及群众来访相关事宜的职能。相对于执法监察大队(股)来说,群众更是面对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性行为的直接目击者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危害的直接受害者,群众的举报及来访,更有利于执法监管工作者及时获得各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最真实的信息。做好群众来访和12336举报电话工作,是执法监管工作的重要要求之一。

(五)组织协助处理执法监管工作机构中其他部门所发现违法行为及疑似违法行为信息案件职能。对违法行为及疑似违法行为信息的核实是执法监察股(大队)的重要职能之一,通过及时对信息的处理,既有利于调动执法监管工作多方联动机构,更有利于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是执法监察大队(股)的重要职责。

(六)组织协调下级部门执法监管工作职能。各国土资源分局、所、中队在执法监管工作中担任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执法监管工作中,执法大队(股)只有与分局、所、中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才可能将执法监管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高的效益。

(七)组织案件会审职能。执法监察大队对大队巡查发现需要进行会审的案件组织会审,确保案件查处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国土资源地籍股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地籍股是监管地籍工作的主力军,是国土资源土地合法规范利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农用地报批监管职能。农用地报批监管职能是地籍股工作的主要部分之一,做好农用地报批监管,有利于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为执法监察工作提供及时有力的证据及所需情况信息。

(二)及时汇报农用地报批情况及与执法监管工作部门沟通的职责。地籍股除具有接受农用地报批工作的职能外,还具有及时组织材料信息与执法监察股等各相关执法监察工作单位相沟通协调的职责。

(三)为执法监管提供违法行为及疑似违法行为信息职责。地籍股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能够在多个方面直接接触到群众土地利用行为,对群众违法行为及疑似违法行为的发现具有及时性。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疑似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信息便于执法监管工作的更好开展,是地籍股参与执法监管工作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国土资源矿管股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矿管股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中担任矿产资源监管工作及协助处理部分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工作,其职能及职责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矿产资源勘查职能。国土资源矿管股在工作中负责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为执法监察矿产资源监管提供部分依据,同时,为执法监管确认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提供依据。

(二)协助处理执法监察工作中发现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案件职责。矿管股负责为国土资源监察股提供巡查发现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提供矿管方面证据,便于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及时得以监管。

(三)提供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及疑似违法行为信息职责。矿管股在日常工作中,在完成本股工作同时,还肩负着为执法监察提供疑似违法行为信息的职责,为矿产资源执法监管提供便利。

五、国土资源规划股执法监管工作职能及职责

国土资源规划股是国土资源局重要管理机构之一,是执法监管工作中重要的支持者之一。规划股从事国土资源用地、用矿规划等具体职能工作,担负着全县国土资源的规划任务,参与执法监管,是其规划任务本身的职能,更是我们执法监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其主要执法监管职能职责包括几个方面。

(一)用地规划监管职能。用地规划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工作成效的主要体现。及时进行土地合理规划,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对国土资源规划股的首要要求之一。及时进行用地规划,适应和满足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用地趋势需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职能。矿产资源开发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是关系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土资源规划股对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划,在确保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同时,肩 负着保护矿产资源和打击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义务。

(三)及时发现上报土地、矿产资源疑似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的职能。归划股掌握国土资源所有已规划区域和项目,对违法用地用矿行为具备了充分的认知,是作为执法监管联动机构重要成员的重要依据,更是联动机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协助处理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职责。规划股承担着为执法监管工作案件处理提供违法行为相关认定依据的职责,负责协助执法监管联动机构处理土地矿产资源违法案件。

六、各分局、国土所、中队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局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执行者,各下设单位,包括分局、国土所、中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排头兵,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联动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主要职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执法监察职能。各国土资源分局、国土所及中队肩负着执法监察的职责,包括动态巡查等日常监管工作职能,提供执法监管的直接工作支持。

(二)查处职能。各国土资源分局、国土所及中队具有执法监管工作中部分案件的查处职能,其主要查处职能包括下发行政处罚文书,及时发现制止即将违法行为等方面,是执法监管工作重要元素。

(三)上报国土资源疑似违法及违法行为信息职能。各国土资源分局、国土所及中队较国土资源局更接近群众,更有利于及时获得疑似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资料及信息,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四)协助处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职责。各国土资源分局、国土所及中队具有协助处理执法监管工作中违法案件及各自职能之上案件的职责,负责为执法监察案件处理提供相应法律文书资料等。

七、国土资源业务受理办公室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业务受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业务登记受理,在执法监管工作中,其主要职能体现在及时反映受理情况和及时传达国土资源审批手续等方面。

(一)受理情况反映。业务受理办公室将所接受项目及时报知执法监察大队,以便执法监察大队对已报批手续项目进行监管。同时,将咨询,但未办理申报手续项目进行记录,报知执法监察大队,以便对其进行现场监察。

(二)传达国土资源项目申报、审批手续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职能。业务受理办公室直接面对群众,向群众传达业务申报、受理、审批手续及相关法律法规是业务办公室的职能要求。该项职能的成效,可以对执法监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土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方面的积极影响。

八、国土资源办公室、财务股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职能与职能

国土资源办公室及财务股作为国土资源的后勤必备机构,同时也是执法监管工作的后备军,为执法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一)国土资源办公室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办公室是国土资源工作的后勤部队,是连接办公、执法、监管的纽带,在执法监管工作中也充当着工作开展保障的角色。其职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协助管理上传下达文件职能。执法监管工作必然涉及到诸多上传下达的文件,为确保此类文件精神得以及时传达,办公室的协助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也是确保我们执法监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协助处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事项职能。法律法规宣传是执法监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执法者必须懂法,守法者更要求懂法,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能否高质量达标,是执法监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性因素之一。

3、协助处理信息宣传报导职能。信息传达在执法监管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信息报道参与国土资源相关宣传工作,有利于国土资源相关宣传工作目标的达成和实现。

(二)国土资源财务股执法监管工作职能与职责

国土资源局财务股在国土资源监管中参与协助处理违法案件工作,同时参与后勤保障及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等。

1、参与协助违法案件处理职能。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中,罚没款收缴及项目报批立案金费收取,最终由财务股进行核查,对违法行为及执法工作机构进行监督。

2、协助后勤保障工作职能。财务股参与执法监管工作后勤保障主要体现在参与各项工作经费支出核查协助,为执法监管工作进行经费收支进行核查监督,确保执法监管工作的经费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第五条 本制度所涉及成员机构共同形成一个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联动机制,各机构单位在完成本机构工作职能要求的同时,必须结合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职能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与联动机制体系内各成员机构保持联系,为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第六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篇:做好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建设的思考

做好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建设的思考

南溪区政府副区长 何元垓

为切实维护土地管理秩序,落实土地管理制度,推动南溪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建立健全土地监管长效机制,南溪区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多项举措着力推动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建设。

一、健全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土地管理是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为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土地监管体系,确立“属地管理、守土有责、权责统一、重心下移”的联合执法工作模式,有效遏制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南溪区政府建立了土地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区长召集,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必要时邀请区法院、区检察院参加。联席会议不定期通报各成员单位在涉及土地违规案件查处工作中的情况,研究解决执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订对策措施。

二、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明晰

(一)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为本行政区域土地管理的责任主体,对本辖区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负总责;负责组织对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的制止、协助查处工作;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应当拆除的违法建筑,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及时拆除。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对涉嫌土地违法的项目,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二)职能部门。区政府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公安部门依法查处阻碍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依法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移送起诉。发改部门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涉及项目的立项情况进行检查;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住房城乡规划部门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涉及项目的规划、施工许可证情况进行检查;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在城乡规划区范围内,依法对未取得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房管部门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对相关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检查;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房屋预售许可和所有权登记手续。工商部门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对相关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检查;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工商登记;对登记后实施违法违规用地的企业,不得办理证照年审及验证换证等相关手续。财政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门下达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行政处罚决定,接收国土资源部门没收后移交的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交通运输、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对相关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划或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并对违法建设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同时,政府法制机构严格按照《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要求对土地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执法监督;国土资源部门对涉嫌违法违纪的相关责任人和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建议监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依法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监察部门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并需要追究责任人行政责任的案件作进一步调查,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法依纪追究行政责任;对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报请纪委处理。

三、完善相关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一)完善土地违法行为部门联动机制。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加强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制止;对因受到阻力和干扰等原因而难以制止的土地违法行为,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应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并书面通报有关单位和部门。相关单位和部门在接到国土资源部门书面告知的违法用地情况后,要根据各自职责迅速采取相应的制止措施。国土资源部门发现相关部门和单位仍为违法用地单位或个人办理相关手续,通水、通电、通气,发放贷款的,要及时向区政府和监察部门报告。

(二)完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国土资源、监察、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建立案件调查相互协助、配合和案件移送工作制度。国土资源部门查办土地违法案件,可以邀请检察、公安、监察机关派人员参加讨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提前介入或与有关单位联合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公安、监察等部门查办案件过程中,涉及依法应当有国土资源部门给予土地违法行政处罚的,可邀请国土资源部门参与案件调查处理。国土资源部门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依法应当予以处分,但本部门无权处理的,应当及时向监察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并移送案件,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纪检机关处理;涉嫌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公安、检察等机关。公安、监察机关查处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依法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及时将案件移送国土资源部门处理。受理移送案件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移送部门。

(三)完善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对存在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对违反土地违法管理规定行为不制止、不报告等土地违法行为,对乡镇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对存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按规定应报告而不报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不依法制止和查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相关责任人应移送追究责任而不移送;接到违法用地行为通报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或不予配合等行为的,对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实行问责。国土资源部门对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并经核实的,可以提请区政府,监察部门或任免机关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五篇: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确保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执法为主要手段的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具体意见如下。

一、建立土地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的组成。联席会议由各区县(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监察、公安、发展改革、建设、城乡规划、财政、农业、环保、房产住宅、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以及哈供排水集团、哈电业局、哈第二电业局、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世华担任。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联席会议信息通报、会议决定事项督办等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查世纯担任。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需要临时召开时由成员单位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报联席会议召集人批准。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通报各成员单位在涉及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中的有关情况,包括全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上级督办案件查处情况、土地执法专项检查情况、区县(市)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情况和监察、国土资源、公安、司法等部门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执行情况;协调、督促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移送、查处工作;组织、部署在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和区域改造用地范围内滥占耕地建设的查处,以及拆除违法建筑的联合执法行动;研究制订相应对策措施,解决全市土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各区县(市)政府作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以及违法用地负总责。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通过巡查、新闻媒体披露、群众信访举报、网络查询等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制止、及时处理,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对涉嫌违法违纪的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对涉嫌刑事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嫌土地违法违规的项目,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建设部门负责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单位进行查处。

城乡规划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采取措施制止违法建设。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巡查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依法对无规划审批手续的违法建筑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接收国土资源部门罚没的违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监察机关负责追究土地违法案件相关责任人的政纪责任,并对涉及党纪处分的提出意见。

公安机关负责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违法用地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强制措施适用以及移送起诉工作,并为相关部门的土地执法工作提供保障。

检察机关负责及时受理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并依法行使立案监督、批捕和起诉的职能,同时,对相关部门移送或自行发现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依法进行查处。

法院负责依法受理并执行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行政处罚等强制执行申请。

发展改革、房产住宅、工商、环保、农业、供排水、电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执法查处等工作。

二、完善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制度

(一)土地执法监管信息网络制度。构建市和区县(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四级土地执法监管信息网络,聘请专兼职执法监管信息员。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负责市本级执法监管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各区县(市)政府负责本地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执法监管信息网络的具体组织和信息员的管理工作。执法监管信息员负责协助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开展日常巡查,在收集到国土资源违法信息和发现违法行为后,要及时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报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接到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制止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

(二)信息通报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按季度书面交换有关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方面的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向各级政府通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定期向法院、检察院以及监察、公安机关等通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监察机关要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通报对移送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所涉及责任人纪律处分追究情况。公安机关要定期向国土资源部门、检察机关通报移送案件的受理及依法处理情况。检察机关要定期向国土资源部门和公安机关通报案件的立案监督、批捕和起诉情况。法院要定期向国土资源部门通报土地违法案件强制执行情况。

(三)土地违法行为报告制度。对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一般情况,各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对因受到阻力和干扰等原因难以制止、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直接查处和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开展土地督察、检查等重要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市国土资源部门对各区县(市)的土地违法态势、违法数据和执法检查等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四)部门联动遏制制度。市国土资源部门发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后,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出《违法用地告知函》,告知违法事实。各有关区县(市)政府应自接到告知函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责成辖区内的国土资源、建设、城乡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督促违法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依法应予以拆除的,由区县(市)政府组织乡(镇)政府和辖区内的国土资源、建设、城乡规划、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实施强制拆除。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在接到告知函后,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认定,对违法建设的用地单位和个人依法处理,并在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前暂停办理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规划竣工验收等手续。城管执法部门负责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拆除等工作,应自接到国土资源部门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制止,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罚,并将制止和处罚结果告知国土资源部门。对未获取用地批准但已开工的项目,建设部门要下发停工通知书、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产住宅部门不予办理房屋产权证及其分割登记,供排水、电业等单位停止供水、供电等服务事项。农业、林业部门在接到告知函后,应对违法用地复耕、复植加强监督,并组织完成验收工作。

对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采取以区为主,国土资源、监察、公安、法院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进行集中整治。对涉黑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五)案件调查相互协助制度。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时,可根据需要或有关部门的提议,商请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调查;如案件可能涉嫌犯罪的,可以提请公安、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案件的调查;公安、检察机关认为涉嫌犯罪的,可以视情况提前介入,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检察机关调查取证。在查处重大土地案件中需要调查取证当事人法人资格、营业许可、有关项目开工许可、开发资质、规划审批等信息资料的,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在了解用地项目、农业结构调整等信息资料时,发展改革、农业等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六)案件移送制度。对涉及应追究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责任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纪检监察机关应在接到国土资源部门移送案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退回案卷资料;对立案调查的案件,无特殊原因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

对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除特别重大、复杂的,公安机关应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并书面告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对认为无权处理的,应自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退回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并说明理由;对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退回案卷材料。

对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法院应当尽快审查,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对裁定准予执行的,法院应当及时组织实施强制执行,并将执行结果书面通知国土资源部门;对实施强制执行中存在阻力和困难、难以继续执行的,由法院提请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在依法实施强制执行过程中,各有关区县(市)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配合法院做好相应工作。

对需将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实施强制拆除的,由有关区县(市)政府具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配合进行。

对应依法没收违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依照法定程序将移交文书、移交清单等一并移交给同级财政部门。

对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国土资源部门应移交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应认真审查、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移送案件的国土资源部门。

三、建立和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奖惩制度

(一)建立土地执法监管考评制度。制订土地执法监管工作考核办法和考评细则,并将耕地保护、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和土地节约集约等工作纳入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的考评内容,作为评价部门工作和土地执法监管责任单位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对在土地执法监管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地区、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监管工作不到位、问题严重的实行严格问责。

(二)建立用地指标分配与耕地保护、违法用地查处情况挂钩制度。每年对各区县(市)征地保护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量化打分。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到位、违法用地查处组织得力、土地执法监管取得明显成效的,在下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额上给予相应奖励。对辖区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5%以上、不足10%的,扣减下一3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比例达到10%以上、不足15%的,扣减下一5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比例达到15%以上的,不予申报和分配下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三)严格土地执法监管责任追究。对各区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履行本意见规定职责的,由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依据《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第15号令)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9〕2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实行行政问责。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应报告而不报告或不制止、不依法查处的,在土地供应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等行为的,由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问责程序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对各区县(市)政府因组织不力、未及时有效制止违法用地造成违法用地既成事实的,以及有关部门对违法违规用地及其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推卸责任甚至阻碍查处工作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问责程序对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诫勉谈话;对经诫勉谈话后仍未及时组织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导致违法事实继续扩大、恶化的,对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对内本辖区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整改地区或者造成其他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令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引咎辞职。

下载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明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维护土地管理正常秩序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在各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了本制度。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学习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一)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宪......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执法岗位目标责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效能,切实保障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本制度。 一、执法岗位责任制......

    水利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靖江市水利局行政执法责任制 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和评议考核制”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行政执法责任考评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考评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本局行政执法人员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根据《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制定制度法。 第二条 本......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保证卫生计生行政执法人员正确、及时、公正、高效实施行政执法,防止和纠正行政过错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建......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建设情况汇报

    宁阳县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建设 情况汇报 宁阳县国土资源局 (2013年7月16日) 宁阳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较多,已发现矿产2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