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案例看杭州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13: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一个案例看杭州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一个案例看杭州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从一个案例看杭州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内 容 摘 要

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杭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从案例出发研究了杭州市大学生医保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大学生报销比例和超出医疗保险的治疗费如何解决,如何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险缴费的学校代收制度,如何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以减少甚至消除大学生看病产生的费用等问题。另外,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医保方面的专业文章,了解了中国大学生医保的现状,然后针对性的对中国的医保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和建议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大学生报销比例和超出医疗保险的治疗费应当引入医疗救助机制等多种社会保障机制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险进行补充,应当提高财政补贴的比例,通过宣传提高大学生以及家长对保险的认识,设立专门的部门对统筹基金进行专业化监管,加强对医院的监督管理,建立统一、独立、社会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医保制度、统筹基金、药品目录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ABSTRACT

Studying some problems in Hangzhou student healthy insurance through a case.Starting from the case 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 Problems with health insurance in, including college students and beyond the medical insurance reimbursement of treatment costs to solve, how to improve school students collecting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system, how to improve the health insurance reimbursement in order to reduce or even eliminate the cost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other issues arising doctor.Also, I read a lot of health insurance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aspects of the article, understand the health insurance statu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n focused on China's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n a number of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made and concluded: Students health insurance reimbursement and the costs of treatment beyond the introduction of medical aid mechanism should b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many other college students to supplement health insurance, shoul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financial subsidies, students and parents through advocacy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insurance, the department set up a special fund for co-ordinating professional supervision,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hospital, establish a unified, independent, community-based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KEYWORDS:Medical insurance system,Co-ordination Fund,Drug Directory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医疗保险制度………………………………………………………...1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2 第二章 杭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概况……………………………….3 第三章 一个案例表现出的医保问题………………………………..5 第一节 提出案例………………………………………………………….5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引入…………………………………………………...5 第三节 提出问题………………………………………………………….6 第四节 对案例的反思……………………………………………………..7

第四章 解决及建议…………………………………………………..9 第一节 对案例的解决以及建议…………………………………………….9 第二节 对大学生医保的其他建议………………………………………….11 第五章 总结…………………………………………………………..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三种,一是适用于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二是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三是适用于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涉及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大学生医保)范围,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减轻学校和学生家庭的负担,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居民医保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医疗保险属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畴,是一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筹资,以住院为主兼顾门诊的医疗保险,它不同于商业保险,是国家政策性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大学生实行公费医疗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1989年国家发布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明确将公办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纳入公费医疗体系。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目前大学生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数公办高校财政拨付的公费医疗经费不足,学校自筹经费压力较大;二是民办高校学生不能与公办高校学生同等享受医疗待遇;三是学生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水平低,少数患大病的学生更是负有较重的经济负担。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现行的大学生医保制度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行的医保制度是不是不存在问题了呢?下文笔者会通过一个案例来揭示现行大学生医保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一)本文以一个案例为研究的对象,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首先提出了一些案例中反应出来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对问题的反思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杭州市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呈现了从分析规划到应用实施的完整过程,同时对这一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三)本文在具体分析和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并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实用的分析方法,力求寻找最适合解决杭州市大学生医保中存在问题的可操作解决方案。

(四)本文最后在前文基础上得出总的结论,该结论既是针对杭州市大学生医保中存在的问题,也对中国大学生医保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益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引出整个医保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综合归纳法。通过对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阅读和理解,综合归纳出本文展开研究所需要的内容,加深对所提出问题的认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将相关的医保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即重视理论的运用,又重视实践的总结。使研究成果既有理论上的指导性,也有实践上的针对性。

(四)系统分析法。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在分析过程中注重研究对象外部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所有研究和学习成果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争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第二章 杭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概况

根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浙政办〔2009〕23号)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市委〔2007〕42号)的有关规定,《在杭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9年7月16日经杭州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杭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以下统称大学生)。按照属地和自愿原则同意归入杭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居医保)。但是在杭就读的外籍留学生不适用。

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相对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也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大学生医保已经几乎100%覆盖在杭所有高校大约25万大学生。杭州大学生城居医保实行市级统筹,享受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大学生的普通门诊医疗保障,按照现有规定继续执行。鼓励大学生在参加城居医保的基础上,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杭州目前正在努力建立大学生城居医保统筹基金。统筹基金由学生个人缴纳、财政补助和社会捐助等部分组成。大学生城居医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这无疑使得大学生看病有了更好的保障,但是必须做好这笔基金的监管工作,防止基金随着通胀缩水。

杭州大学生城居医保费按年缴纳,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其中学生个人缴纳30元,财政补贴90元;持有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证》)或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困难救助证》(含低保证,以下简称《困难证》)的学生,其个人应缴纳的城居医保费由同级财政全额补贴。同一结算年度内缴费标准不变。

大学生的参(续)保缴费时间为每年的9月1日至10月15日,由高校统一办理参(续)保登记和保费代缴手续。新符合参保条件的大学生,应在纳入参保范围的3个月内,按规定办理参保手续。每年10月15日后转学或退学的大学生,所在高校应及时到市医保经办机构为其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大学生个人缴纳的城居医保费由其所在高校负责代收,并在每年10月底前,将代收的城居医保费缴至市医保经办机构。政府对大学生参保的补助资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金,按照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安排,并在每年年底前按规定划入杭州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依照《办法》里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标准结算方式如下:

住院治疗时,由个人先承担起付标准,具体为:三级医疗机构800元,二级医疗机构600元,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元。

超过起付标准部分,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承担,具体为:

(1)住院起付标准以上至2万元(含),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64%;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70%;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76%。

(2)2万元以上至4万元(含),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70%;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75%;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80%。

(3)4万元以上至15万元(含),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76%;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80%;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84%。

(4)15万元以上,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82%;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85%;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承担88%。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第三章 一个案例表现出的医保问题

第一节

提出案例

乍看之下按照《办法》的报销比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看似合理的制度之下碰到实际情况又会发生什么呢?下面笔者将引入一个现实案例来审视现存大学生医保存在的问题。

某高校大学生H去一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S做鼻子开刀手术,住院九天,本应支付费用总共为8309.27元(包括西药费4405.97元,中成药115.20元,床位费360元,诊查费36元,检查费122元,化验费673元,治疗费298.30元,手术费1600元,护理费86.50元,材料费509.10元,其他费用8元,伙食费95.20元),自费部分1257.07元,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医疗费为8309.27-1257.07=7052.22元,然后按照三等医院报销比例计算出来统筹基金支付(7052.22-800)*64%=4001.43元,个人负担800+(7052.22-800)*36%=3050.81元(800元为三级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现金支付3050.81+1257.07=4307.86元,实际报销比例51.84%。这个报销比例实际是让人不满意的。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虽然享受到了大学生医保,但是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看不起病。

这里有必要对自费部分加以详细的说明:由于存在大学生医保,床位费360元全免;中成药费总共115.20元自负3.46元;西药费4405.97元自负747.89元;手术费1600元自负55元;化验费673元自负89元;治疗费298.30元自负40元;检查费122元自负3.50元;护理费86.50元全免;诊查费36元全免;伙食费95.20元自负95.20元;陪客费8元自负8元;材料费509.10元自负215元。总计自费部分1257.07元。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引入

一、统筹基金

对于不记入帐户部分的缴费,需要进入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就是所有单位缴费都统一放到一个公共的基金部分,然后在从这个统一的统筹基金中支出基金给那些需要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员。各险种的统筹基金都是分别管理的,即各险种有各自的统筹基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参保人员住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院、非定点医院急诊抢救、异地转诊(院)、异地安置、特殊病门诊等医疗费用。在大学生生病报销的费用就是通过统筹基金来支付的,这个比例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二、《药品目录》

西药和中成药品种共2151个。西药部分甲类349个,乙类791个,另有20个仅限工伤保险用药,4个仅限生育保险用药;中成药部分甲类154个,乙类833个。与2004年版药品目录相比,共增加了260个药品,增幅为13.7%,其中甲类药品增加了53个,增幅为11.8%。“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较高的药品。甲类药品可100%报销。在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里,甲类目录是保障目录,其中的药品是100%报销的。据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全部列入了新版《药品目录》甲类药品。而对乙类目录中的药品,各地有15%的调整权。各地区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对乙类药品先设定一定的个人自付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给付。也就是说,乙类药品不一定能100%报销。

三、统筹账户

个人帐户里的钱属个人所有,在养老险中当员工未到退休年龄身故,养老险个人帐户会退回给收益人。医疗险中的个人帐户里的钱由个人使用,可以支付门诊费、社保医疗规定的个人自付部分、购买药品等。统筹帐户是作为共同所有。这个统筹账户即使统筹基金的管理账户。

第三节 提出问题

本案例中中成药共一种,属乙类药,自负比例3%;西药30种包括甲类药9种乙类药17种其他4种。乙类药中16种自负比例3%,1种自负比例1%。甲类药是100%报销不予讨论了。那么其中的四种药就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复方电解质针78元、瑞芬太尼针107.9元、氟比洛芬针274.2元、顺笨磺阿曲库铵针185.6元。这些药既不属于甲类药又不属于乙类药,属于不可报销药物。那么一共31种药就有四种是不可报销的药,虽然这个比例不高,但是还是值得我们反思,《药品目录》是否仍有待完善?

这里笔者有个小疑惑,缘何参加医保的大学生现金实际支付的金额是自费部分加上个人负担费用,而这个个人负担和自费部分都是来自本应支付费用?相当于用同一个基数不同比例算了两次费用并且相加了。自费部分是床位费、手术费、医药费等各种费用乘以一定的报销比例的和,个人负担是本应付费减去自费部分乘以一个比例,最终两费用相加。这种算法不免给人一种繁琐的感觉。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经过案例的数据计算,某高校大学生H实际看病报销比例仅仅为51.84%,这与大学生对医保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也与对大学生医疗给予保障应达到的让大学生看病无忧的目的相去甚远。作为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而言,这着实是一笔无法承受的负担。对大学生的医疗费用应该有怎样的比例支付或什么形式的保障支付 ?看病的费用可以有很大,如何报销和管理费用的发生,才能符合大学生享有医疗服务的公平与公正,使大学生如何才能不为治疗疾病的费用而烦恼呢?笔者认为这些现实中困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有待解决。至于怎么解决,笔者将会在下面的章节中给予提出。

第四节 对案例的反思

据有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78.3%的大学生的首要经济来源为父母或者亲戚。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大多(87.99%)集中在6OO00元以下的区间。其中,年收入在10000~30000元的最多,占到39.65%。调查对象家庭人口平均为3.67人,其中有经济收入的平均为2.03人。按照这样的数据计算,大多数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往2500元以下,其中以在1250元以下者居多。值得注意的是,有27.62% 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00元左右。这样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不发生大病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但一旦发生大病,其承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大学生存在着大病风险,不仅使其学业受到阻碍,同时也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另外,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21.7%)主要靠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途 来获取经济收入,侧面反映了现在的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取得经济收入的能力,但当发生疾病风险时,他们能从家庭得到的援助可能更少,抗风险能力更弱,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某大学生H的案例显示,大学生实际看病可报销的医疗比例是相当低的,这并不能很好的保障大学生生病看病问题。也许读者会疑惑:仅仅一个案例能反映所有现象么?如果换家医院或者是生别的病会不会报销比例会更让人满意呢?

笔者经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以及访谈大学生病例得出的结论是,现行的大学生医保制度仍然不能让大多数的大学生满意。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看病难问题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有人将大学生医疗保障改革的前景概括为“靠政府,钱太少;靠学校,不堪重负;靠募捐,杯水车薪;靠商业保险,屡遭质疑;靠社保,又似乎太过遥远”。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有效保障大学生疾病风险的医疗保障体系呢?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从理论研究现状看,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医疗保险”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的研究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传统的公费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或是从商业保险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医疗保险未来的发展道路,或是提出对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的初步构想。这些研究往往缺少对大学生的保险意愿及需求的实证研究,对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定位也不明确,没有与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联系,缺少整体的视角。因此,我们试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大学生的保险需求与意愿,结合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方向提出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和构想,为国家相关部门了解目前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和改革、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传统的大学生医保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看病问题,但是现实也摆在我们眼前,不依靠家庭的支持大学生很难拿出那笔医保之外的支出。那么,超出医保的医药费用谁来埋单呢?笔者认为,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来支出这笔巨大的费用,当然也不能单纯依靠学校或者企业。有必要再专门建立一个机构来对大学生医保范围之外的看病支出来埋单,这就要依靠国家的发起,加上社会各界的参与。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第四章 解决及建议

第一节 对案例的解决以及建议

一、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险缴费分担的调整

大学生相比老年人是不易生病的群体,这么一个群体缴纳的保费和其受到的保障金额应当不同于普通的医保。前面已经提到杭州大学生城居医保费按年缴纳,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其中学生个人缴纳30元,财政补贴90元。如果能保证学生和财政缴费都充分到位,那么对于不怎么会生病的大学生而言,这笔基金应该能够维持大学生日常看病的需求了。笔者认为,这个个人缴纳30元,财政补贴90元的比例还有待商榷,鉴于大学生的现实经济能力,应当再适当提高财政补贴的比例。

二、大学生报销比例和超出医疗保险的治疗费如何解决

前面已经提到了大学生是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在中国,大多数大学生必须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才能生活。当面对意外以及疾病的时候,大学生很难独立的抵御这些风险。

虽然现行的大学生医保给大学生看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统筹基金报销比例较低,大学生看病仍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即使是报销了大部分的费用,还是不能做到大学生看病不愁这种理想化状态。这个时候笔者认为应当引入医疗救助机制等多种社会保障机制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险进行补充。

对于开销较大的严重疾病,应当申请杭州市医疗保险的大病医疗救助,而该救助制度应该放到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以解决特殊案例。

三、增强少数大学生及家长的投保意识

少数大学生以及家长投保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大学生及家长有轻视、侥幸心态,总认为自身年轻,体质又好,抗病能力强,不想参加医疗保险,更不愿掏钱买保险。这样严重影响了统筹基数收入。

(二)农村特困生因经济困难不愿投保。尽管学校再三宣传鼓励、组织动员,但是最后因经济原因仍坚持不投保。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三)极个别新生入学因受其他因素干扰,推迟了报到时间,入学后没有及时办理投保手续。

由于上述原因没有投保,对个人而言,当意外发生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对社会而言,影响医保统筹基数,从而会影响由统筹基金承担的保险比例。

国家可以大力宣传医保,让医保的概念深入人心,让全民都产生一种保险意识。医保的普及对个人而言不仅能有效的抵御风险,如果发生伤害或患病住院还能比普及医保之前报销更多的费用;对国家而言医保的普及使得国家的整体福利上升,人民的幸福度上升,从而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强盛。根据笔者的调查,没有参保意识的家庭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所以政府可以先对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家庭进行免费医保,当这些家庭真正体会到医保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他们就会自愿投保了。

四、社会统筹基金的监管

社会统筹基金是指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保险费中,扣除个人帐户后的其余部分。社会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由社会保险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调剂使用。社会统筹保险基金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大学生医保也取自社会统筹基金,所以这笔基金的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房市股市存在泡沫的年代,如何保证这笔基金不缩水也是非常关键的。据人社部昨日公布的公报显示,1.9亿的社保基金正在面临严重缩水。以目前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2.25%计,在今年4月CPI涨幅已经达到2.8%,实际上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已近在缩水,呼吁增加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增值刻不容缓。

当然首先要为社保基金规避风险,所以股市房市是不能参与的,因为这些金融工具的风险太大,加之现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安,很难保证做这些投资的收益率,所以统筹基金不应该涉足这些领域。笔者认为利用金融杠杆进行风险对冲可以有效的保证这笔基金的安全。当然必须有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士操手才行。在保证统筹基金不缩水的前提下,有步骤的扩大这笔基金的数量,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参加保险的大学生和其他参加保险的人服务。

五、加强对医院的监管

虽然国家《药品目录》已经对大多数药品都归类分级了,但是医院多多少少带有一定的盈利性,不免存在医生乱开药拿回扣这种情况。明明可以开甲类药偏偏要开乙类药,明明可以开中成药偏偏开西药,这种有违医德的医生和医院并不是不存在的。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偏偏大多数病人对医生又存在未知的敬畏心理,不可避免的在开药时会有猫腻的产生。大学生虽然都是有知识的人,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也会被震慑而敢怒不敢言,乖乖就范。面对强大的医院,个人实在是难以与之抗衡。

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对其加大监管,政府应当永远站在广大人民群众一边,为人民谋福利,严格审核医院开药用药,加大医院监管体制,暗中监督医院的行为,成为保障大学生基本福利的强力后盾。现实中不是所有医院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防范于未然却是必须的。

利用大禹治水的理论,堵不如疏,政府可以加强对医院以及医生的道德素质修养教育,单纯的靠监管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毕竟医生是白衣天使,应当自发主动地为病人带去康复的曙光,而不是被金钱蒙蔽的双眼。当医院的盈利性与医院的公益性交锋的时候,笔者坚持以为,公益性应当放在第一位。

六、尽快建立统一、独立、社会化的大学生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鉴于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的“积重难返”和“名存实亡”,同时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大学生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先天免疫性疾病、慢性病等大病逐步年轻化,针对目前各地大学生医疗保险模式混乱、层次不高的局面,国家有必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应由国家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以解除大学生及其家人的后顾之忧。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非劳动者)、地域性(高校的分布比较集中,且多在大中城市)和管理体制历史的传统(享受与国家工作人员一样的公费医疗),大学生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应独立于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建立一个由国家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但基金独立并封闭运行、省级统筹、属地化管理的新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节 对大学生医保的其他建议

一、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承担主要缴费义务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中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群体,国家应重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并承担起主要的缴费责任。因此,国家(包括中央、地方政府或高校的主管部委)和由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校理所应当的要承担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责任。当然,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责任分担是其基本的原则之一,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也应履行缴费的义务。但目前的大学学习已经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免费甚至发放“工资”上大学,现在上大学要缴纳不菲的学费,大学生的学费包括大学生的医疗保健费用。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场所,大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殿堂,也应该包括这期间卫生保健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除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学费,大学生不应该再承担额外的缴费义务。也就是说学费中应当已经包含了医保费用。

二、建立适度的费用控制机制

无论是商业保险还是社会保险,都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也要面对这些问题。应该仿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设置相应的费用控制机制。不过,大学生群体的疾病谱比较稳定,加之大学生的身体免疫力较强,因此国家可以专门制定针对大学生的药品、诊疗项目、住院服务标准目录。在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维护医疗保险基金安全的同时更可以树立大学生节俭和医疗理性消费的意识,有助于他们今后步人社会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树立良好、理性的医疗消费行为。对于大学生的门诊和住院,在制定和执行相关目录的前提下,国家不再规定自付比例。“全民医保”是一个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所追求的目标与方向,国家可以让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迈出“全民医保”的第一步。

三、高校医院要建成社区医院,同时步入社会化管理

高校医院因为特殊的地缘和社会背景,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高校医院最终要脱离高校,步人社会化的管理,担负起社区医院、首诊医院的职责。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和高校也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要增加高校大学生的首诊医院、定点医院,增加大学生就医的选择面,增强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可及性,并要严格考核,制定、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准人”和“进出”机制。同时要适时引入“定点药店”制度,方便大学生购药。

四、构建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的医疗需求、消费及身体素质的不同,同时考虑疾病轻重缓急的差异,应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在构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大学生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其中大病医疗保险由管理大学生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保险部门与高校协商后,由高校每年按当年在校生人头数缴纳一定的费用建立大病医疗基金,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

医疗救助制度则要由民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共青团、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和机构牵头建立,由国家财政、教育基金、福利基金、社会募捐等构成其基金来源,主要面对特困生和医疗费用支出超出大病医疗基金的大学生。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最后,考虑到商业保险自身所具有的赢利性和“市场失灵”等特性,要适度引导商业医疗保险进入大学生补充保险市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将构成一个多层次、立体的,可以满足多方需求,覆盖全体大学生的医疗保障体系。

五、加强大学生卫生保健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大学生群体的素质较高,学习能力也很强,身体素质更是处在成长、定型的阶段。这个阶段不容易生病,但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的身体状况和预防保健可能会影响到其后半生,比如一些慢性病、心理疾病都会在这个时期埋下隐患。因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大学生医疗保险交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以后并不能推卸自己的管理责任,仍然要承担卫生保健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责任。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第五章 总结

杭州市大学生医保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中国大学生医保制度中,杭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应当率先施行医保改革,带动全国的大学生医保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通过笔者将近半年的学习研究,对杭州市大学生医保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呼吁政府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社会化的大学生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现行大学生医保中的不足。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倡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家长加强对医疗保险的认识。然后对全国大学生医保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看法。虽然上文笔者提出了很多建议来解决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具体的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碰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发展的思维去解决。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

[1]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第3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仇雨临, 孙树菡.医疗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肖敏等.医疗保险基本理论与实践[M].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1999. [5] 魏新民.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10. [6] 崔晓华.关注大学生医疗保险[J].中国保险,2004.6.

[7] 仇雨临, 张苗, 刘洋.大学生医保:谁与链接[J].中国社会保障,2005.11. [8] 时特林, 黄晓艳.大学生医疗保险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5.8.

[9] 黄海霞, 肖锐.浅析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J].卫生经济研究,2005.7. [10] 李丽萍.论医改后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的发展方向[J].中国卫生经济,2005.4. [11] 孟秀红, 江启成.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6. [12] 吴兆华, 伍金春.实行学生医疗保险的模式和思考[J].中国校医,2005.2. [13] 王京峰, 沈延兵, 张爱芬.哈佛大学的学生健康保险计划及启示[J].上海保险,2005.2.[14] 徐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刍议[J].医学与社会,2004.12. [15] 潘明.医疗保险模式与大学生医疗保障[J].中国学校卫生,2004.12. [16] 汪丹萍.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势在必行.中国学校卫生,2005.[17] 胡月,冷明祥.江苏省高校学生医保现状与提高医保水平研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8] 邱若臻,黄小原.企业资源计划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 仲秋雁,闵庆飞,吴文力.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企业管理,2004.[20] 卢新华.我国企业实施ERP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2.[21]Kenneth C.Laudon, Jane P.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Prentice hall[M].1996.113-126.[22]Ravi Kalakoto,Andrew B.Whinston.Eleetron Commerce-A Managers Addision Wesley Longhan [M].1997.38-253.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从一个案例看企业文化实质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企业管理与咨询的人士,笔者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企业文化如何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在此,笔者想从一个著名的企业文化案例——科龙集团“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谈起,通过这一个案例来解答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科龙:文化塑造活动案例获金奖后的巨亏

1、案例简介

科龙集团是位于广东顺德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自1984年创业后的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以务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取得极大成功,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科龙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在香港、深圳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由此可见其当年的辉煌。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科龙集团所在的家电行业逐渐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遭遇极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1998年,科龙聘请以CI策划而闻名的台湾某策划专家及某大学教授为顾问,实施一项命名为“万龙耕心”的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希望借助这一“耕心”工程能够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士气,以适应家电市场日益惨烈的竞争。

下面是“万龙耕心”工程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回放:

1998年8月18日,项目启动;

实施了样本数为5000人的内部文化问卷调查;

召开了3000人的新闻发布会;

12000名员工在10面“万龙耕心”旗帜上亲笔签名;

举办一场集团高层参加的,为时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

形成了文辞精美的“科龙文化纲领”;

“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获得第四届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金奖;

2000年,科龙公告亏损7亿元;

2001年,科龙再次公告亏损15.7亿元;

2001年底,科龙被民营企业格林柯尔收购,成为民营企业;

2002年,科龙集团在顾雏军的领导下,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扭亏为盈;

2003年,顾雏军通过成本+资本的运作,占据了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重塑冰箱格局。

2、问题思考

通过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重大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科龙这一文化活动的过程。当年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声势浩大,外部反响热烈。从文字结果来看,其企业理念、奋斗目标非常具有振奋性,没有理由说不好,要不怎么会得到一个“金奖”呢?

然而,文化工程金奖与业绩巨亏这两幅图像似乎组合成了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科龙2000、2001年的经营业绩表现及后来被收购的结局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下面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是否真正成功?

第二,如果说“万龙耕心”工程是成功的,那科龙为什么会巨亏?

3、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大家毫不怀疑是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去预想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工程,大家的心理预期是:科龙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因为科龙是国内非常著名的大型企业,知名度非常高,其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过去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也一直是先进管理的典型。在这样的光环下,加之科龙集团在“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活动本身的宣传造势比较到位,使得这一案例影响巨大。

当外界还不知道科龙巨亏的时候,其影响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科龙通过这一活动推进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后来的事实无情地将人们的愿望打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在金奖与巨亏之间,使很多人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但必须认清的是,企业文化本身并没有错,而是当时的科龙做错了。

让我们继续对科龙这一文化案例进行分析。

早在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迪尔和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在其著名的《企业文化》一书就提出,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本的考虑依据。进入21世纪,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技术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过于求成为家电产业的明显特征。在这样的产业状况下,品牌与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最关键手段。

价格的后面是成本,成本的高低成为企业竞争胜利、能够获利的根本性问题。而科龙的致命问题是,缺乏对这一竞争形势的根本性判断,并据此进行真正的文化变革,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要求的企业文化。这才是科龙最后失败的本质性。因此,科龙最终的结局,要么继续亏损直至被淘汰;要么被收购兼并,让新主人来完成适应新形势的文化变革。

当然,现在来说,科龙是幸运的,因为它被格林柯尔顾雏军收购了。顾雏军入主科龙,彻底改变了科龙的旧文化,把成本降低作为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从根本上适应家电竞争环境的要求。而科龙也在被收购后的200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得到完全改观。过去的2003年,顾雏军通过资本+成本的运作,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案例被不断地被一些文化专家们拿来作典型案例,请注意,不是失败典型而是成功典型,这是有点可笑的。这说明,在中国,企业文化已经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给空洞化、片面化、表面化了。对事实已经证明失败了的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大肆引用为成功经典就是一例。这当然让很多企业管理才特别是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士感到困惑。因此当谈到此话题时,笔者不得不要先从企业的本质说起,以便为企业文化正本清源。

1、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生来就是为实现利润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实现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它只有一个恒等的公式,即:

企业利润=企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更进一步地,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让公式左边的利润最大化,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需要努力促进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最小化。因此扩大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任务。企业的一切活动为此而来,为此而去。企业文化及其活动莫不如此。当然,我们谈企业经营目的的时候,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符合社会道德、法规的前提之下的。

思考企业文化问题,只有基于上述思维,才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拖入“庸俗”的、只做表面化文章的危险之地。就如当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已经被后来的巨亏无情地宣告彻底失败后,还有所谓的文化专家将该案例列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一样,这对企业文化来说是多么的悲哀。如何增加企业的利润、销售,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文化的本源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本源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2、企业文化的实质

根据一般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理念及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规范等,包含了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过于中性,很难让人懂得企业文化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实现优秀文化的塑造,或者进行文化上的变革。科龙集团 “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及后来的变化,让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以达到对外部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而实现持续发展。打造持续、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以达到持续的外部适应性,这才是企业文化的要义所在。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之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上所逐渐形成的生存方式。例如,惠普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企业,它的“惠普之道”其实就是惠普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而“惠普之道”其实也就是惠普的核心企业文化表现。

因此,作者对企业文化给出这样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选择或努力去营造的适应外部竞争的生存方式。这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由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让企业适应竞争。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就给企业文化建设即企业开展文化管理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对外部竞争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行为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根据外部竞争环境需要而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促进这一能力系统的形成并维持好这一能力系统。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所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归纳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的行为方式。根据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指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企业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包括愿景、理念等,将决定你可能走多远,爬多高;企业所建立的行为方式将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爬到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第三篇:我从一个交通事故案例看[推荐]

我从一个交通事故案例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

指导老师

2008年7月15日至8月30日,在人民法院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我参与了一个交通事故现场清理引起的诉讼案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执法与处理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下面就交通执法工作中这一原则的适用和把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一、案情主要内容如下:2008年4月的一天,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广源贸易货栈(以下简称广源货栈)雇佣司机尹某驾驶载有文具、小百货、小电器等货物的东风牌大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我县省道(泾川-甘谷)线庄浪段南河大桥上时,由于该车右后轮螺丝断裂发生侧翻,占用了两条机动车道(该路有三条机动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庄浪交通大队接报案后派事故科民警赶赴事故地点,清理现场,疏导交通.为保证道路畅通,需要迅速清理货物.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非常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由于现场系省道(泾川-甘谷)线主路,车流量大,并且以大型货车居多,故民警拒绝了尹某提出的人工清运方式.先后调集,拦截了1辆铲车,5辆自卸车,耗时6个多小时,清运7车次,至清晨8时30分将现场清理完毕,恢复交通.事故车及所载货物运至密云县事故停车场,由尹某及随车人员保管.在清运过程中,该车部分货物发生损坏,后由于尹某等人保管不善和天气下雨,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也有部分丢失,受损.3天以后,广源货栈在庄浪县公证处见证下,与平凉货主共同对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进行清点,后将所有货物拉回天水市.2008年4月,广源货栈向庄浪交通大队申请国家赔偿。庄浪交通大队于当月作出事故科行为不违法确认书.2008年4月,广源货栈向庄浪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事故科的清理行为违法,赔偿损失75000余元.二、争议焦点:事故科民警在依法履行清理事故现场职责中有无滥用职权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原告提出,被告清理现场时,调来铲车和翻斗车象铲砂石一样将货物铲装到翻斗车上,翻卸到密云事故停车场,致使货物绝大部分损坏,部分丢失,给原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000余元,被告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属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的行为违法.交通大队事故科答辩认为,原告单位的车辆在南河桥上发生故障,造成省道(泾川-甘谷)线主路南河桥由南向北一带主路严重堵塞;交通民警及时赶到现场,为保证勤务和交通畅通,采取措施清理了现场,履行了公 1

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不构成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三、诉讼经过:

庄浪县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不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明文规定,亦应符合法律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正当履行上述职权.交通民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专业警察,在处理现场时,应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车辆的型号,损坏程度,货物的种类,数量等相关因素,采取适当措施以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避免因行使职权造成财产损失.由于被告没有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只是采取了严重不当的清理方式清理事故现场,使相对人的合法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坏,违反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清理交通事故现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已构成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被告因为违法清理事故现场,致使货物严重受损,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2008年6月作出(2008)庄行初字第74号行政判决,确认交通大队事故科2008年4月在省道(泾川-甘谷)线南河桥段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方式违法;同时作出(2008)庄行初字第53号行政赔偿判决,判决交通大队事故科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3000余元,诉讼费649.50元亦由交通大队事故科承担.交通大队事故科和原告分别上诉.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8月分别作出(2008)中行终字第177,180号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四、调查分析

分析此案,我认为:

(一)交通大队事故科交通民警清理现场的行为的合法性

该东风大货车在省道(泾川-甘谷)304线主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经查是由于该车右后轮两条螺丝陈旧性断裂致使车辆失控导致侧翻,车上货物随车厢一同翻倒并损坏,事故原因完全是大货车司机行车前对车况疏于检查,没有及时发现车辆存在隐患造成的.事故发生后,尹某等人无能力自行搬运货物,只能由交通民警组织清运.当时正值深夜,现场无法组织人工清运,交通堵塞也不允许事故车辆在此地长时间停留.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为的是保证车载货物少受损失.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对辅路的车辆,行人会带来极大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车上装载的7600只箱子随即散落在道路上.当时现场的紧急情况不允许,也没有条件组织人工搬运.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赶赴现场的交通民警在查明事故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抢救财产”和“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的法定职责对他们来说就同等重要.尤其在此案中,现场是省道(泾川-甘谷)线,这条路是连接天水、平凉两市的重要通道.经我局指挥调度中心测算,当时机动车日平均流量三千辆,平均每小时的车流量123辆,每天七至八时的高峰时段,每小时的车流量二三百两.当日又赶周末,如果该事故车辆造成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会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失.在当时情况下,“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比“抢救财产”更为重要.交通大队事故科在时间紧急,车,货整体吊装又失败的不得已情况下,紧急征用车辆,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恢复交通,兼顾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这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合法的.(二)交通大队事故科交通民警在特定情形下所采取的清理现场的行为方式也并无不当

交通民警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是行政事实行为,是依行政职权作出的,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这种行为的具体方式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没有规定.实施这种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急情况,受事故直接影响的道路状况和车辆通行情况及所具备的人力物力条件,来决定所应采取的必要方式.由于整个清理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其间也常常会发生事先不能预料的情况,从而使这种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客观需要.对这种行为方式的客观评价,不能仅仅以结果定论,而更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其选用的方式,所要追求的目的与其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是否相一致.在此案中,负责清理事故现场的交通民警在车货整体吊装不能的情况下,紧急征用,调用铲车和自卸车,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完成了清理工作.其采用的方式在当时的特定时间,地点和情况下是唯一的,而不是事后人们坐在房间里可以设想若干个最佳方案可以实现的.经验和教训是事后总结的,指挥和决策是现场最需要的.现实的交通执法活动中,交通民警在现场处理交通事故,经常是为了抢救伤者,不得已而采取二次损坏事故车辆的方式来实现;也常常为了清理因违章超高被卡在桥下阻断交通的大货车,经常采取切割车辆的方式以实现恢复交通的目的.如果都以行为的结果来评价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那么将会出现交通民警履行了清理现场的法定职责后,其所属的交通管理机关确因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而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从当事人角度看是维护了其合法权益,但对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行政管理权造成一定的误导,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因此,法院司法审判对行政机关执法的行为方式应当有统一,客观的评判标准,这种标准应当是法治层面的,即衡量它是否做到了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正当地履行了法定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免受损害.(三)对清理现场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重大财物损失,根据公平,合理原则,国家可以给予适当行政补偿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中无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就不应当承担国家赔偿义务.行政侵权通常起源于行政机关或公务员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行政机关适用法律行为不产生行政侵权.在此种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失的公民或法人的补偿属于行政职责或义务范畴,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出于正当目的和理由的行为属于合法行为,不应当确认为滥用职权.“滥用职权只限于那些出于不正当目的和理由的行为”.交通民警处置交通事故现场,为了抢救伤者有时会造成事故车辆的二次损坏;有时为了道路畅通,不得不采取解体事故车辆的等方法,这当中都不可避免会给当事人的财产带来损失.对这种损失,交通管理机关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据了解,我国即将出台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将这种由于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公共利益受损,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清理的,有过错的当事人还要承担清理费用.如果当事人无过错,行政机关对其遭受的损失,可以给予适当行政补偿.此案中,原告由于自身过错致使车辆发生故障造成侧翻,使其车载财物遭受损失,清理的过程中再次造

成损坏,如前所述是不可避免的;清理后的货物存放在停车场,由于原告方的保管不善和下雨,又使货物发生部分丢失和雨淋,因此,原告所遭受的损失是多因一果.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交通管理机关可以承担适当行政补偿.在当今依法行政,国家强调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法治大环境下,如何在处理交通事故中调动最快捷,最科学的人力,物力资源清理事故现场,减少事故当事人的损失,更合理地兼顾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利益,追求最大社会效益,是交通管理机关不断思考和总结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篇:从一个失败案例看IT战略规划

从一个失败案例看IT战略规划

2012-07-19 17:09:12 来源:CIO时代网 互联网

C运输公司位于华中某地,是中国较大的运输企业之一。主要从事货运、油运、集装箱运输及其他特种运输服务,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营旅游、房地产、制造等多种业务。

公司业务众多,同时该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在地域上分布也比较散,下属的八个大型一级子公司分布在四省两市,作为整个集团企业的C公司在综合协调管理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为了搞好全公司的综合管理,使总公司能够全盘了解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协调各方面有效运作,使各个分公司步调一致地运转,从而发挥整体优势,总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经营活动分析决策小组。组长由副总经理林刚担任,小组全盘负责整个集团的经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决策思路。C公司有一个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维护和开发,其中,开发这块是一个叫梅铁的人负责。

数据拖经营后腿

工作组工作的头几个月里,已有不少问题显现出来。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下属子公司数据难以及时汇总提交。除了子公司统计上报有时不及时外,各公司数据上传方式也各不相同--传真、邮寄书面报表、通过电话线直接报数据,还有的是通过软盘(那时互联网还不普及),五花八门。这些数据到总公司各部门后又经过手工汇总填表才成为决策分析能够用的数据。整个传递、汇总、分析填报的 过程要花2到3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数据收集齐了、报表出来了,工作组开会作经营决策分析的时候,决策的内容是上个月的,也就是事后决策,毫无意义了。

二、数据不一致,即经过汇总的数据,通过各部门的报表出来后,相同的指标具体数值却不一样。如财务处的人员工资总额与劳资处报的不一样,运输处报的每吨公里耗油量与技术处报的不一样,如此种种,虽然差别不大,但常常使经营分析小组无所适从。

三、数据和分析手段有限,无法进行深入分析。各部门提交的数据是经过层层汇总填报出来的,到了工作组就只有一个总数了,当发现一项数据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时往往只能向下追索一层数据,如果还找不到问题就只有作罢。同时作为手工计算难以运用数学模型作出复杂的分析计算。

这三个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经营活动分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林刚想到通过计算机数据快速传输和快速处理,应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具体任务落在了梅铁身上,并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

边界问题

信息中心有一定的开发力量,而开发这套系统需要对C公司各部门业务和现在使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很熟悉,梅铁决定由信息中心自身承担起这项开发工作。随着开发的进展,梅铁意识到这是一个混乱和充满变数的项目。

首先是系统的边界问题。各部门已经不同程度地用了计算机管理。财务这一块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总公司、二级和三级子公司都应用了统一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且能够通过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实现报表的汇总;技术处也已有燃耗统计系统,但是数据是由各子公司报上来再由技术处录入后生成各种报表;劳资处是信息中心自己开发的管理系统,有什么进一步的需要都好说。其他部门基本上还没有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如果系统边界定在各子公司,那么财务系统不仅没有充分利用,而且还要增加财务人员的数据录入量。这样的话,等于又重复开发了部分财务报表系统,不仅得不偿失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燃耗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都有相同的情况。边界统一划在子公司,还面临是否与子公司现有系统接口的问题。经过反复考虑,梅铁决定不统一划定边界,如果总公司现有的系统能够连接就与之连接,从现有系统中抽出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没有系统的就由子公司相关人员录入再将数据传输到总公司汇总。至于子公司的系统一律不考虑连接。

系统边界定下来后,接着就是数据的统一问题。在上报的数据中,来源于不同部门的指标相同但数据值有很多不一致。

能不能通过计算机来解决,如何解决,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梅铁认为,有些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有些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可以解决一部分。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考察了相关工具和平台后,梅铁认为这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确定了这些大政方针后,梅铁就带领开发队伍边作详细设计边开发了。然而当他们着手具体的开发工作时,才发现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

统一数据

首先是与现有系统相衔接的问题。财务系统是由子公司投资的一家计算机公司开发的,该公司在技术上十分配合,但问题是两套系统在技术平台上很难结合。

财务系统开发的比较早,同时也考虑到可靠性的问题,应用的是UNIX操作系统和INFORMIX数据库,这种平台与当前系统的WINDOWS NT和MS SQL SERVER很难直接连接。

好在财务系统的开发商非常配合,共同研究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在财务系统上开发一个小程序,将需要的财务数据传换成通用格式的文件,通过这个文件将数据导入新的系统。

同样的问题也在燃耗系统发生,具体原因倒不是平台不一致,而是数据结构不清楚。该

系统是3年前请某高校的一个教研室开发的,由于人事变更当初的开发者早就去无踪了,又没留下相关文档,直接分析现有系统又不现实。面对大量的数据而无从下手,只好放弃该系统,自己从基础做起。

人力资源系统相对要顺利一些,可以直接与现有系统相连并可以实时取出数据。对于子公司五花八门的应用系统,信息中心是再也没有精力和耐心与它们一一对接 了,统一做一个录入程序,让子公司各部门有关人员各自录入。虽然数据总量比较大,好在分散在各子公司各部门,录入人员基本上能接受。

数据是能够收集上来了,但由于数据的来源不一,这些数据是按照不同的格式和标准组织的,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数据表中按照不同的字段名和不同的格式存储。这种不一致的数据格式在整个数据库中占20%多,而这些相同指标的数据只有统一对应起来才能进行与其他数据的关联比较,否则的话数据再多也只是一盘散沙。

数据分析功能的开发相对数据采集和整合要容易一些。原先的构想是对运用一些商业智能工具如BO、SPSS来对集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但是后来改变了这一思路。一是因为购买正版的商业智能工具所花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套基本版的BO就要40万人民币,这大大超出了预算,同时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熟悉使用。另一方面作为分析系统的用户——工作组,主要还是需要他们自己设计的一些表格,至于进一步的数据挖掘,要求并不很高。梅铁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先完成必要的报表,再运用一些分析工具制作一些常用数学模型分析。

经过历时2月的紧张开发,整个系统终于完成了。把历史数据拿来试一试,结果基本正确,为了赶在月度分析会上使用,系统测试就这样简短而匆忙地完成了。通过连接、安装、分发,系统基本到位,万事具备只等数据了。

建设没有变化快

工作组在系统开发的这两个月里,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报表收集和分析方法,问题是越来越大。工作组大部分时间不是用在分析上,而是花在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上,决策工作难以推进。现在希望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套新上的系统上。信息中心也不负众望,在工作组的督促和信息中心人员的指导下,数据通过各种渠道陆陆续续汇集到总公司计算机房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开会的那天,林刚着实得意了一把。看着投影屏幕上哗哗翻动的表格、流畅滚动着的数据、色彩丰富形式各异的分析图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除了赞叹计算机应用的美妙外,也把信息中心的工作大大肯定了一番。

这次分析决策系统的亮相算是一切顺利,再往后,问题就慢慢地暴露出来了。由于这套系统本身就搭建在一个不统一不坚实的基础上,就像建筑在一堆乱石上的楼房,一旦有那一块石头发生松动,整栋楼房就会分崩离析。而基础的改变,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是无法避免的,系统的崩溃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第一块松动的石头就是人力资源系统。该系统是公司自己开发的,系统的开放性较好,数据的提取很方便。但从功能上讲比当前市场上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简单,只能够满足人员管理的一般需要。同时计委和经贸委共同推荐了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虽然没有要

求必须购买,但是很多要上报的报表在该系统中都有现成的。在劳资处强烈要求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换了,于是分析决策系统的问题就来了。

第二块松动的石头就是工业子公司的组建。总公司下属的很多子公司都是综合性公司,有运输的也有制造的、房地产的。现在总公司实施了一个工业重组的方案,把所有子公司下属的工业企业合并一个独立的子公司,由总公司直接管理。这样一个合并不仅带来机构人员的变化,也带来了数据上报来源、统计数据指标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需要分析决策系统做出相应调整。

第三块松动的石头是部分业务统计指标的增加。由于分析决策系统采用了大量的关联对照表来解决基础数据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每次涉及到这些关联数据的运算 都要一一查询相关的关联表,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而这些关联表的数量会随着不一致指标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些关联的增加不仅降低系统性能,也使 系统复杂度大大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系统就达到崩溃的边缘了。以燃耗统计指标为例,为了降低燃耗成本,总公司在一定范围内推行一种新型的燃油,以替代原 来使用的燃油。新燃油的使用情况需要通过报表数据反映出来。这一个燃耗指标的增加,相应增加了3个关联对照表,燃耗统计数据的速度大大下降。

接着第四、第五块石头松动了……

变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信息中心开发速度,问题不断产生,开发人员也不断修改,但缺口是越来越大。在第二个月的分析会上就已经有少数数据出不来,到第三个月就有不少的数据出不来,到第四个月就只有少数数据出来,第五个月……

一年以后,当梅铁看着桌上刚刚完稿的厚厚的一本公司信息化规划时,才感到由一年前一个失败项目所背负的责任稍稍减轻了一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是他制定信息化规划的原因之一。

第五篇:从一个案例看末位淘汰制

从一个案例看"末位淘汰制”

一、案例

某应用软件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是本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公司最近从一家美国著名的电气公司挖来一个人力资源副总监A君,担任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A君来公司后,提出了一系列公司管理上的改革方案,其中有一项力度较大的措施是:实施末位淘汰法,将年终评估中最差的10%解雇。对此办法,公司老板T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采用。T君觉得公司的员工普遍表现都很努力了,实在很难从中评出最差的10%出来。如果强制划分10%出来,T君也觉得他们不应该给淘汰。但是,A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末位淘汰法是一个核心内容,并且此方法在A君原来所在公司被运用得非常有效。T君不知如何是好?

二、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主要涉及的是“末位淘汰制”是否应该使用的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发表看法,罗列了支持或者反对的理由。有趣的是,在谈论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不应该采用这样的做法,并且指出种种弊端,显得理由充分;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不断开始实施这种“末位淘汰制”,著名的企业如北京现代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广东TCL、深圳华为、联想集团、北京SOHO等。甚至在一些高校、事业单位也开始采用这一制度。例如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就对学生进行末位淘汰,中央电视台对台内各栏目进行末位淘汰,其它如各省市中的事业单位采用末位淘汰制进行改革的报道更是频繁见诸于报端。

本文的分析将首先从一般的“末位淘汰制”开始,综述前人的观点和理由,然后结合这个案例分析,最后对“末位淘汰制”的适用范围和关键因素进行讨论。

1.什么是“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一段时期内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将淘汰百分比之内的员工从本岗位上予以淘汰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末位淘汰制的利弊简议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制度在适当的条件和环境下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

(1)鞭策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必然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员工有一种紧迫感,并在企业中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同时也提高企业的效益。

(2)避免企业人浮于事。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也促使企业认真、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避免企业人浮于事。同时,对于人员过剩的企业,实施末位淘汰制,也可以将工作能力低下、态度不积极者淘汰出去,减少企业冗员,降低企业成本。

2003年8月20日,《金融时报》报道了工行湖北孝感市分行扭亏为盈的历程。其中关键的改革措施就是该行在2002年出台了《中层干部末位淘汰管理办法》和《一般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办法》,通过末位淘汰激励企业员工的潜能和斗志,使其转变思想,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北京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也曾经说,末尾淘汰制就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流的销售制度。因为实践证明,从1998年开始实施末尾淘汰制,我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高速地、健康地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超过27亿元的名牌公司,人均创造利润和税金的能力居全国之首。

但是,末位淘汰制在应用的时候也往往产生很多的问题,我们列举如下:

(1)从法律的角度讲,它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用人单位采取辞退末位员工的做法,实质上是单方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双方法律行为,合同一旦订立后,就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在合同期限未满前,任何一方要想解除,都必须有法定或约定的理由,否则是不行的。用人单位以员工工作表现排在末位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末位淘汰制”可以用在诸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务的降低、撤消上,是因为干部职务的任命,降低、撤消均是由单位单方就可以做出的法律行为。而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不可以单方随便决定。例如,在上海市因“末位淘汰制”而引起的劳动争议仲裁中,大部分企业由于应用末位淘汰制不当,违反了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而败诉。

(2)从原理上分析,末位淘汰制未必科学。各个企业由于管理、资源、技术、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不同,使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企业绩效表现会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中员工的整体素质较高,加之企业其他环境也有利于员工绩效的发挥,那么这个企业中员工的整体绩效水平就会较高。此时,若实施末位淘汰制,就会将本来已经优秀的员工淘汰出去。即使再去招聘新员工,实际效果也未必能比得上原有员工。反之,在总体水平不高的企业,企业如果不是从根本上去提高员工的整体绩效水平,而也搞末位淘汰制,淘汰的当然是一些表现较差的人,而留下的也不一定是同行业中的骄骄者,这无异于保护了这些相对落后的员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不分情况一哄而上实施末位淘汰制未必科学。

(3)从员工个人角度分析,可能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典型的强势管理模式,主张通过内部员工的竞争对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员工工作的环境是紧张的。在企业中,如果员工都工作很努力,表现都很优秀,但企业仍实施末位淘汰制的话,就势必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每日惶惶不安,从而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事关系紧张,不利于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也不利于员工潜能的发挥。

另外,这一种管理方法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末位淘汰制”的残酷后果,将不利于创造宽松、信任的企业环境,无法激发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做法未免短视。

(4)从实施的体系方面看,在所有岗位均实行末位淘汰制不可行。有些企业领导认为,既然在公司实施末位淘汰制,则要一视同仁,公司所有的员工均实施末位淘汰制,实际上,此种做法是欠妥的。末位淘汰制一般仅针对那些考核指标简单、能够量化考核、绩效容易评估、替代性较强的岗位,如销售岗位。而对一些岗位绩效不易评估、要求创新性较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主的岗位,如研发、设计岗位等,则不宜采用末位淘汰制。

3.关于案例中T君的困惑

绩效考评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A君之所以建议采用是因为他认为这种方法在原来的企业已经被证实实施得很成功,所以他认为在本企业也应该能成功,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管理上的任何技术

都不会是解决所有企业问题得灵丹妙药。那怕是最受人尊重的管理奇才用过的成功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可以照搬。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

首先,在原则上“末位淘汰制”对企业规模有要求。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法是假设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所谓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表现是中等,表现很好和表现不好的人都是少数。这种分布在统计对象数量巨大的时候是成立的,但是,对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公司来说,员工的表现不太可能符合正态分布。可能大多数表现很好,或者相反。正如

T君所说,该公司员工的表现已经是很好了,并不存在所谓的表现很差的10%。既然这样,就不应该人为地硬性找出10%的“最差的”,把他们淘汰

其次,“末尾淘汰制”对行业特点是有要求的,进一步而言,它对所评定的工作内容的特点(包括技能要求、工作成果的可测量性等)是要求的。所谓的“末位“,是对本组织来说的,当我们淘汰这批人以后,还要从外面招聘到同等数量的员工(为了简化讨论,假设如此)。通常,我们很难保证新招进来的人更合适。加上招聘成本,这种“换血”大多数是得不偿失的。比如

T君的公司,是一家软件公司,公司中的人都要经过公司较长时间培养才能开始为公司作贡献。在公司外这种人才很少,不太可能象

A君以前所在的制造业那样很容易找到人,并且不需要太多的培训。所以,此方法不适合这家公司。

第三,“末尾淘汰制”仅适用于一定阶段的人类资源现状,也就是说,这种方法适应于某个特殊的员工群体。比如企业创业之初,管理上比较混乱,有的甚至连有关人力资源的规章制度都不健全,更谈不上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管理要讲适用不讲最佳,对于一些员工素质还不高的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未尝不可。这种办法可以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而言,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力成本阶段。企业认为员工是成本,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出效益,一味把员工工资压低,这种阶段是最原始的。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源阶段。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自觉干和被动干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始重视培训,重视提高员工的能力。此阶段的企业会制定各种有关员工激励的制度,出台不同的考评办法。第三阶段是人力资本阶段。企业认识到要把人当作资产,实现资产增值。这时员工的革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现在国内许多企业正在从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有的还没有走到。所以对于中国国内的一些企业来讲,实行严格的员工管理,如实行末位淘汰制还是有必要的。

第四,“末尾淘汰制”要求一套健全和公正的评价体系,同时需要专业的实施人员。这里所谓的“表现最差的10%”是企业中的评估者们评价出来的,不一定是真正的“表现最差的10%”。要想评出真正的“表现最差的10%”出来,需要若干条件:首先,该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能客观衡量的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否则,由于是评估者个人的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各种丑陋的危害甚大的办公室政治就会充斥公司。公司中人际关系会变得很复杂,企业会遭受严重污染。其次,公司的评价者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培训,以保证有足够娴熟的评估技术。

第五,“末位淘汰制”的实施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考虑公司招聘与解雇员工的成本孰大,从长期角度思考问题。对真正的“表现最差的10%”也不应该一定采取淘汰的方法。因为在公正的前提下,员工业绩相对不佳的原因是不同的。

绩效的优劣不是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包括员工的态度、技能、环境和机会四种主要因素。前两者是员工可以控制的,后两者是员工不可控制的。企业在实行末位淘汰制时,首先要找出员工不可控制的因素对员工的影响程度,这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程度,防止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能起很大的作用。如果业绩不佳确实是员工个人的原因造成的,也不要轻易将其淘汰,而是要考虑该员工是否是岗位不合适,可不可以调换到新岗位,以便发挥其长。为此,必须建立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最好有一个专门培训员工的学校,使那些需要换岗工作的员工在适应新的工作之前有一个系统的培训。如果员工不能胜任其他岗位,那员工就被淘汰到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再次进人企业自办的学校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如果以上做法都不见效,那就只好将员工淘汰出企业。对被淘汰出的员工,企业可以考虑推荐他们到其他单位,这样不仅会遇到来自员工较小的阻力,减少企业的支出,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六,实行“末位淘汰制”之前,企业必须注意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相关的规定,企业在今后就可能面临被起诉的危险。同时,如果企业合同里有明确规定,还要考虑这种方式对于员工的士气、忠诚度、紧张情绪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所以,T君要考虑以上六大因素,综合得出结论。另外,T君需要和A君一起充分沟通,因为前者对于企业非常熟悉,后者在人类资源方面是成功的管理专家,只有两者通力合作,企业最终才能达成战略目的。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以及支持,在这个案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不具备一般意义)。

三、其他相关问题

1.关于团队精神?

末位淘汰制鼓励竞争,必然对团队精神造成一定的冲击。我们知道,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靠自己单枪匹马难以成事,而只有与人合作才可能成功。那么,是要末位淘汰制还是要团队精神呢?答案是两者都要。实际上,末位淘汰制解决的是员工工作的动力、激励问题。员工只有努力工作,才不至于被淘汰,才会给自己、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团队精神在现代几乎是所有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它主要解决个人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它把众多的人“拴”在同一个战车上,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工作,达到“1+1>2”的效果,最终获得多赢的结果。因此,企业在推行未位淘汰制的同时,也要注意团队精神的培养。在绩效考核时,既要重视个人业绩的考核,又要注意团队业绩的考核。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被淘汰者所在的部门也给某种处罚。这样将个人和部门表现结合起来评价,将对企业发展更加有益。

2.相关制度的建设

在企业中,存在各种规章制度,如招聘制度、培训制度、绩效评估制度、薪酬制度等等,如果企业仅仅推行末位淘汰制,而不将原有的其他制度作相应变化,那么必定会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绩效评估体系对“末位淘汰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制定一个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企业在推行末位淘汰制时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实施末位淘汰制,不但需要推行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如工作分析、工作评价、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招聘等等),而且还要尽可能使它们相互配套,尽可能地科学和量化。

3.末位淘汰制应是一个过渡办法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是应提倡弹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就是尊敬员工式的管理——当然前提之一是在招聘时就选择那些认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员工。

“末位淘汰制”只能作为一种过渡的激励方法。鉴于其存在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使用“标准线淘汰制”来替代原有它。并且在国外大公司实践来看,这种“末位淘汰制”也是种逐渐被淘汰的做法。“以人为本”的观点更加流行。

从长期来看,企业允许员工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间对企业的发展是有益的。如今,越是大型的国际化企业(当然也有例外),越是倾向于把员工保留的时间长一些,因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员工给企业带来的回报是长期的和巨大的。

下载从一个案例看杭州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一个案例看杭州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一个案例看SOHO经营与国际贸易(五篇)

    从一个案例看SOHO经营与国际贸易 【案情简介】 小马,经济类院校本科毕业,在某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作多年,由于单位效益不好,加之个性独立,故辞职在家,成为了SOHO(Small Office a......

    0907从一个案例看组织部门如何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定稿)

    从一则案例看组织部门如何做好群众信访工作 ——滕州市委组织部处理群众信访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滕州市委组织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部门优势,对典型信访件运用解剖......

    从一个大学新生看国防

    从一个大学新生看国防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军事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从一个大学生来看国防,是外行人看热闹,但随着我们大学生对于国家国防事业的了解的深入,我们......

    从一个案例里面得到的

    毕业三年,同学基本都辞职了,大部分人看完很有同感~~相信你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来源: 赵丽的日志 当时公司招了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新人类,从一个案例里面得到的。平均......

    从一个案件看劳动合同的续签

    劳动合同续签的法律责任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律师事务部朱靖案情简介:李某等11人于2001年1月进入A公司从事操作工,并与该公司签订了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8年10月30......

    从一个小故事看团队合作范文合集

    从一个小故事看团队合作 文∕商乐物业经理 许宏伟 引语: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缸:油缸里的油只有底下一点点,并且缸太深,谁也喝不到。 于是它们想出办法,一只咬......

    从一则案例看专利权如何维权

    上海海耀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法律团队 一、案情简介 再审申请人泉州日新流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简称“日新公司”)持有“数显靶式流量计”、“内置式数显靶式流量计”两项实用......

    从一个公安局长的沉浮看当今吏治

    从一个公安局长的沉浮看当今吏治(晨报特派记者 李晓明 重庆报道)受贿、包庇黑社会、强奸,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份长达51页的起诉书,公诉员花了近2个小时才念完,文强的斑斑劣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