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政办函[2010]339号关于调整杭州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杭政办函[2010]339号
关于调整杭州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市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71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本市实际,现对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做如下调整:
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范围和对象不变。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实行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支付范围不变。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产生赤字时,且按规定使用市基本医疗保险调剂基金后仍不足弥补的部分,由市、区财政各按50%比例承担。
三、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设每人每年1200元和800元两档。城乡居民可以选择参保,其中城镇非从业人员由个人全额缴纳医保费用。
(一)按每人每年 1200 元标准参加医保的,城乡居民个人缴纳400元,市财政补贴400元,区财政补贴400元。
(二)按每人每年 800 元标准参加医保的,城乡居民个人缴纳200元,市财政补贴300元,区财政补贴300元。
(三)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农村五保户、“三无”人员、低收入农户、重点优抚对象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其中城镇居民由市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农村居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按 50% 比例予以补助。
国家、省财政对城乡居民的医保补贴资金按各50%的比例划拨至市、区财政。
四、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开支范围的住院医疗费用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住院医疗费用最高限额为15万元。最高限额以上部分医疗费,由市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按照70%的比例予以救助。
(二)参保人员承担一个住院起付标准。具体为:三级医疗机构800元,二级医疗机构600元,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元。
(三)统筹基金按比例承担。
住院起付标准以上至2万元(含),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55%;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60%;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 65%。
2万元以上至4万元(含),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60% ;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65% ;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 70%。
4万元以上至15万元(含),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65% ;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70% ;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75%。
五、在一个结算年度内,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按一次住院结算,但不设住院起付标准。
六、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开支范围的普通门诊医疗费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先由个人承担 1 个门诊起付标准,即300元。其中,参保人员自愿选择定点在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可在按规定实行“双向转诊”的同时,对其门诊医疗费不设起付标准。
(二)门诊起付标准以上部分医疗费,统筹基金按比例承担
城乡居民个人按400元标准缴纳医保费的,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40% ;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50% ;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 70%。
城乡居民个人按200元标准缴纳医保费的,在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25% ;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35% ;在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承担60%。
七、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少年儿童和大学生相关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不列入本次调整范围。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此件可公开发布)
主题词: 劳动 社会保障 医疗 保险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纪委,杭州警备区,市各群众团体。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各民主党派。
第二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范文模版)
【发布单位】杭州市
【发布文号】杭政办函〔2002〕112号 【发布日期】2002-06-19 【生效日期】2002-06-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杭政办函〔2002〕11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对我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类型和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分析,结合汛期气象趋势预测,今年汛期仍将是我市的地质灾害多发时期。为切实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为加强领导,市政府决定,建立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区、县(市)政府也应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负责,各相关部门组成,并明确相应职责。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电力、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加强监测,编制预案,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对经常或可能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要严密监测并及时预报,建立预警系统,落实防范措施。要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切实执行地质灾害预案编制、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及时组织专业队伍对重点地区进行地质灾害检查,对所有灾害危险点逐点制定并落实包括监测、报警、人员疏散路线、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防灾预案,同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三、开展调查,排查隐患,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近期内对所有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城镇建筑物、交通路线等的地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发现的危险点和群众提供的险情线索,作出分析评价,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和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危险性大的高陡边坡,由责任主体排查并采取防治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认真、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对重点地质灾害防范点进行调查与勘查,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特征、成因机制和发展趋势。通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全面查清、掌握当地地质灾害分布现状、规律与危害程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要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社会经济及人口分布状况,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目前尚不够完备的,要限期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补充。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对梅汛季长期降雨及台汛期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要予以高度重视。矿山企业要特别注意尾矿和废渣堆放点的安全,防止暴雨引发矿渣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四、加强监督,制定规章,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国土资源、计委、水利、交通、民政、环保、农业、劳动、气象、林业等部门对可能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水利水电部门要对辖区内的库区设施进行一次彻底检查,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汛期安全。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交通要道沿线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工作,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在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对已经修建的工程,要坚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因违反规定,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的责任。
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根本上解决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五、统筹安排,多方筹资,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计划和预算,确保对潜在地质灾害及时调查、勘查和治理的经费。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资金。
六、加强宣传,增强防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附件: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二年六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常州市市本级统筹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2008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常州市市本级统筹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
(常政发〔2008〕118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关于调整常州市市本级统筹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已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关于调整常州市市本级统筹区基本
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现就调整市本级统筹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一)调整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采取按服务单元结算的办法。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结算办法,从完善结算办法入手,探索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与考核标准,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卫生、财政等部门另行制定。
(二)降低参保人员住院起付标准。在一个结算内,一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首次住院起付标准由原600元、800元分别降低至500元、700元。
(三)调整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从2009年1月1日起,在一个结算内,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特定项目和住院医疗费用,在6万元以内的,由统筹基金和参保人员按规定比例分担,其中起付标准以上的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对在职人员等支付90%、退休(退职)人员支付95%、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退休的老工人支付96%。
(四)调整医疗救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2009年1月1日起,在一个结算内,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医疗救助基金支付规定的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20万元,支付范围、支付办法等仍按原规定执行。
(五)调整个人账户划拨方式。退休(退职)人员个人账户以本人养老金(生活费)或退休费等为基数每半年预划拨一次,在职人员等个人账户以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每月划拨一次。退休(退职)人员每半年需缴纳的30元(每月5元)医疗救助基金,从预划拨的个人账户金额中代扣代缴;在职人员等每月需缴纳的5元医疗救助基金仍按原办法缴纳。
(六)提高其他医疗项目基金支付标准和比例。提高普通住院床位费基金支付标准,同时根据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医保药品、诊疗项目等基金支付比例,降低参保人员自付负担。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卫生、财政、物价等部门根据职责另行制定。
(七)继续实行最低缴费年限制度。参保人员退休(退职)后,需要继续享受基本医疗 1
保险待遇的,仍按《关于设立常州市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执行。
二、鼓励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一)及时受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的申请,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定点范围。
(二)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通公务员医疗补助项目。
(三)参保人员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门诊特定病种药费补助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原70%提高至75%,最高补助限额仍按原规定执行。
(四)采取多种方式为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医保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医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保、医疗、药品、价格等管理行为中存在严重违规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三、逐步统一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为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在市本级统筹区和武进区统筹区部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医保双向开通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双向开通范围,并逐步统一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四、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将“常州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调整为“常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综合协调和重大政策的研究确定。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负责日常工作。
五、实施时间
本通知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常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07月28日 实施日期:2008年09月01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关于调整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
关于调整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
乌劳〔2011〕173号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参保人员: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6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有关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59号)精神,为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对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做如下调整:
一、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
(一)成年人筹资标准从现行的每人每年240元提高至372元。
1.居民个人每年缴费从120元提高至150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20元提高至222元;
2.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个人每年缴费从60元提高至75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80元提高至297元;
3.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个人每年缴费从60元提高至75 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80元提高至297元;
4.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老年人,个人每年缴费从60元提高至75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80元提高至 297元。
(二)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中专学生(含研究生)筹资标准为从现行的每人每年140元提高至262元。
1.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中专学生(含研究生),每人每年缴费从20元提高至 40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20元提高至222元;
2.低保家庭中的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中专学生(含研究生),个人每年缴费从10元提高至20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30元提高至242元;
3.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学生(含特教学生)、学龄前儿童、大中专学生(含研究生),每人每年缴费从10元提高至20元,各级财政补助从130元提高至 242 元。
二、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现行的一级医疗机构75%、二级医疗机构60%、三级医疗机构45%,分别提高至一级医疗机构85%、二级医疗机构70%、三级医疗机构55%。最高支付限额由现行的2.5万元提高至3万元(不含大额医疗补助金)。
参保人员就医,参照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项目》,同时适用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药品自付比例和诊疗目录部分支付比例等规定。
三、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支付比例、增加门诊大病病种及支付比例。
(一)提高门诊统筹支付比例。参保人员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门诊统筹支付比例由现行的40%提高至50%。增加每次门诊起付线,标准为10元。单次门诊统筹支付限额为50元,一年内统筹支付限额为150元。
(二)增加门诊大病病种。由现行的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和白血病,增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和重性精神病人药物维持治疗两种门诊大病。
(三)提高门诊大病统筹支付比例。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门诊进行大病就诊的,门诊统筹支付比例由现行的50%提高至60%。增加每次门诊起付线,标准为10元。一年内统筹支付限额为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和白血病为3000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和重性精神病人药物维持治疗为1500元。
四、本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第五篇:杭政办函〔2010〕163号杭州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办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 市法制办关于杭州市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征用补偿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0〕16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市法制办拟订的《杭州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五月十三日
杭州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办法
(市财政局
市法制办
二○一○年四月七日)
为规范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杭州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255号)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工作,适用本办法。
二、补偿范围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依法征用单位或个人的物资、场所,对被征用单位(行政事业单位除外)或个人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或发生的直接费用给予相应补偿的,适用本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的财产损失或发生的费用通过财政预算渠道解决,不适用本办法。
三、补偿原则
(一)合理补偿原则。补偿金额或价值应与被征用财产的实际价值,或与被征用单位、个人的实际财产损失、费用开支等相当。
(二)补偿直接损失原则。补偿与应急征用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财产损失或费用开支。
(三)补偿物质损失原则。补偿财产损失或费用开支,不包括非物质层面的损失。
(四)补偿实际损失原则。补偿已经发生的实际损失或费用开支。
四、补偿形式
应急征用补偿形式包括现金补偿、实物补偿或其他形式的行政性补偿。具体补偿方式由征用实施单位与被征用单位或个人协商确认。不同的补偿形式,其补偿价值应相当。
五、补偿标准
(一)使用被征用物资造成其折旧的,按照相关折旧规定给付相应的补偿金。
有固定资产账目、进行规范财务核算的资产,按符合会计准则的折旧标准和实际征用期限计算折旧金额,并予以补偿。
无账可查的资产,参照同类资产市场价值和折旧标准计算折旧。
无法明确其折旧情况的资产,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其折旧情况。
被征用物资有市场租赁价格的,可参照市场租赁价格给予相应补偿。
(二)被征用物资、场所毁损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毁损程度给付相应的补偿金。
毁损的物资、场所经维修能恢复使用功能的,按必要维修成本和费用进行补偿;无法恢复原使用功能的,按照市场重置价格综合成新率,并扣减处置收益后予以补偿。
已投保的财产,对保险赔偿后的不足部分进行补偿。
(三)被征用物资、场所灭失的,按照被征用时的市场价格给付相应的补偿金。
根据实际情况,依次从成本价(进货价)、出厂价(批发价)、政府采购价、市场零售平均价中确定市场价格。
原则上,被征用者为生产厂商、经销商、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分别按出厂价、进货价、批发价和市场零售平均价进行补偿。
已投保的财产,对保险赔偿后的不足部分进行补偿。
(四)被征用单位或个人提供操作和后勤保障人员的,按照实际工作时限补偿人员的工资、津贴等实际产生的费用。
补偿的工资、津贴标准按照被征用单位工资清单上的实际工资额计算;无工资清单的,按照本市该工种上年平均工资水平或在职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水平计算。不足1日按1日计算。
操作和后勤保障人员属于财政预算安排经费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不予补偿,由被征用单位照常发放工资、津贴。
(五)征用物资、场所造成被征用单位或个人停产停业的,补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经常性费用开支包括停产停业期间需支付的水、电、房租、人员工资等必要费用。
有规范会计账目的,按照账目记录的月度费用发生额和实际征用天数折算后予以补偿,不足1天按1天计算。
无明晰账目的,根据近3个月实际发生费用的单据计算平均月度费用,按实际征用天数进行折算后予以补偿,不足1天按1天计算。
(六)法律、法规对补偿标准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七)对积极配合应急征用工作,或确因征用造成额外损失的,经征用实施单位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在上述标准或评估价值30%范围内,对被征用单位或个人予以额外补偿。
六、损失认定
征用实施单位应当对被征用物资、场所的财产损失或费用开支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第五条补偿标准认定补偿金额,必要时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被征用单位或个人对补偿金额存在异议的,由征用实施单位委托双方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征用实施单位按照评估结果实施补偿。被征用单位或个人对补偿金额仍存在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七、补偿程序
征用实施单位在征用物质或场所返还交接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根据补偿标准或评估结果拟订补偿金额和补偿方案,向财政部门申请核拨征用补偿经费,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下列相关资料原件或副本:
(一)应急征用决定书、应急征用清单;
(二)征用物资、场所毁损、灭失证明;
(三)征用实施单位作出的补偿决定书;
(四)计算补偿的标准和依据,有关账目和评估报告;
(五)财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对征用实施单位的拨款申请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和标准的补偿资金及时予以拨付。征用实施单位在财政部门审核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补偿决定书送达被征用单位或个人,并实施补偿。情况复杂,难以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补偿的,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补偿时限可以延长至60日。被征用单位或个人提供相应账目和证明材料等资料的时间不计入补偿期限。因被征用单位或个人对补偿金额存在异议,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的,评估所需时间不计入补偿期限。
八、经费落实
应急征用补偿经费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分级管理。
市本级应急征用补偿经费在市长预备费中列支,各区、县(市)也应在预算中设立相应预备金。
附件:《杭州市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决定书》(样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