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09〕356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杭政办函〔2009〕35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关于加强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九年十一月二日
关于加强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彻底扭转工程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多发的局面,依据《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管理范围及目标
(一)管理范围:在市区从事工程建设运输的工程运输车,以及以工程运输车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在市区从事工程建设运输的企业。
本意见所称工程运输车是指散装水泥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货车、4.5吨及以上栏板货车。
(二)管理目标:工程建设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更加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监管更加有效,驾驶员素质明显提高,工程运输车交通违章肇事事故明显减少。
二、工程运输安全管理职责
企业是工程运输安全的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为本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履行企业安全生产职责。
市公安局交警局、交通局、建委、城管办、城管执法局、经委、安全监管局等为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成员单位,是工程运输安全的监管主体,承担安全监管职责。
1.市公安局交警局:负责对工程运输车辆道路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和对车辆驾驶人员相关证件有效期的检查;负责制订工程运输车交通管制范围和内容,加大对重点路段的查处力度。
2.市交通局:负责对运输企业资质的审查及日常检查工作;负责对运输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驾驶员的安全上岗培训工作;负责对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及工程车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管。
3.市建委:负责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及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督促工程施工企业做好运输业务发包管理工作;负责对工程车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4.市城管办:负责工程渣土运输车辆准运证及渣土处置的行政许可管理工作;负责无证无照运输渣土行为的查处工作。
5.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对无渣土准运证、渣土处置证工程运输车辆的查处。
6.市经委:负责对散装水泥生产企业及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
7.市安全监管局:负责对工程运输企业的综合安全监管和各安全监管部门工作的协调、督促。
三、特许通行证管理
(一)在2009年11月30日前,由市建委、交通局、公安局交警局、城管办、工商局依法对许可范围内的各种证照进行复核,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车辆予以行政许可,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车辆一律不予许可。
(二)由市安全监管局负责召开联席会议,在各有关部门审查的基础上,明确“工程运输车特许通行证”发放事宜。特许通行证由市公安交警部门核发,并作为执法检查的依据。凡工程运输车辆挡风玻璃醒目位置未张贴“特许通行
证”的,公安交警部门均予以查处。
(三)各有关部门如暂扣或吊销相关证照的,应及时上报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决定是否注销其“特许通行证”。
(四)今后凡新申请行政许可,办理特许通行证的企业和车辆,各部门必须首先审核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不予办理。
四、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工程运输企业从业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
(二)经工程运输营运驾驶员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
(三)非本市公安交警部门颁发驾驶证、行驶证的人员和车辆,须在企业所在地公安交警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五、安全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
(一)列入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的《全市客、货运企业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排行情况
及分析》的工程运输企业,取消其当年的评优资格。
(二)1年内2次列入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的《全市客、货运企业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排行情况及分析》且发生道路交通有责死亡事故的工程运输企业,对其实施停业停产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由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
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相关证照。
(三)1年内3次列入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的《全市客、货运企业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排行情况及分析》且发生道路交通有责死亡事故的工程运输企业,由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相关证照,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吊
销其营业执照。
(四)工程运输企业虽未发生交通事故,但违法经营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由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相关证照。
(五)对未列入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的《全市客、货运企业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排行情况及分析》的工程运输企业,若发生道路交通有责死亡事故且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由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相关证照。
(六)如1年内2次列入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的《全市客、货运企业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排行情况及分析》的企业,3个月内不能参与政府项目的招投标,已在实施的属政府类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依法中止其运输业务和供应资格。
六、明确运输安全责任。
(一)各类项目建设单位,特别是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运输安全管理责任,并在工程实施中予以督促落实。
(二)施工单位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承诺将工程运输业务发包给有资质和证照齐全的工程运输单位,否则取消其招投标资格。
(三)工程运输业务发包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与工程运输单位必须签订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在工程运输中的安全管理责任及责任追究措施。
七、责任追究
(一)对涉及工程运输车违章肇事的,将依法追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关责任。
1.同一施工项目中,工程运输车辆累计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的一般交通事故达到3次,或有违法纪录的工程运输车占运输车辆总数30%以上,或发生一起负次要责任死亡事故的,由公安交警部门停发该施工项目所有运输车辆通行证3个
月;建设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2.同一施工项目中,工程运输车辆累计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的一般交通事故达到5次,或有违法纪录的工程运输车占运输车辆总数50%以上,或发生一起负主要责任以上死亡事故的,由公安交警部门立即收回该施工项目所有运输车辆的通行证,并停发通行证6个月;建设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责任单位实施诚信扣分。对整改不到位的,由公安交警部门继续停发通行证;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实施诚信扣分,直至取消其招投标
资格。
(二)工程运输企业及车辆违法违规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1.对1年内累计违法行为达到2次(含)以上的车辆,虽未发生交通事故,停发通行证1个月。
2.对1年内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一般交通事故的车辆,停发通行证3个月,对其所属企业进行通报批评。
3.对1年内累计违法行为达到5次(含)以上或发生交通死亡事故负同等以上责任的车辆,停发通行证6个月,取消其所属企业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4.对1年内累计违法行为达到10次(含)以上或发生交通死亡事故负主要以上责任的车辆,停发通行证2年,责令其所属企业停业停产整顿,限期整改。
停业整顿期间,暂扣“车辆道路营运证”、通行证等相关证照,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管理人员、驾驶人员进行全面安全轮训,禁止其所属工程运输车违法上路运输,一经发现依法予以查处。在整改期限内仍未达标的,由交通运
管、公安交警等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相关证照。
八、技术保障
(一)工程运输车(8吨以上自卸车)必须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并作为公安交警部门对车辆年审的前置条件。对符合安装GPS条件的新增工程运输车,将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超载即时信息系统作为交通运管部门许可营运资格的前
置条件。
(二)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企业在两个月内完成工程运输车GPS系统、隔离网、左右转弯呼叫等安全技术装置安装工作。由市建委负责,督促商品混凝土生产运输企业,在3个月内建立车辆荷载信息即时反馈系统,并与指定的商品混凝土协会安全分会进行联网,及时发现和制止车辆超载行为。市、区两级财政根据隶属关系,对企业投资给予适当资助。
(三)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负责GPS工作站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必要的日常管理。
九、对优秀企业实行奖励
(一)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好、管理力量强的运输企业收购重组规模偏小、管理较弱的小型运输企业,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提升工程运输行业的整体素质。
(二)对信誉好、重安全、讲效益、守法纪的工程运输企业,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树立学习典型。
(三)市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优秀工程运输企业安全表彰大会,对1年以上未发生交通死亡事故、连续3年未被列入违法排行榜、每次检查抽查安全生产状况均为良好以上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四)支持、鼓励优秀工程运输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类投资项目招投标,承接工程运输业务。
本实施意见由市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工程运输企业和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261号)[定稿]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工程运输企业和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26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加强我市工程运输企业和车辆的管理,完善“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的责任体系,健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工程运输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保障工程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针对当前工程运输企业和车辆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工程运输企业和车辆的源头管理
(一)凡是从事工程运输或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依法申请工商登记,并在工商营业执照核定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道路运输企业(含工程运输企业)必须在获得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登记后一个月内要将新登记或注销、吊销、变更登记的工程运输或工程施工企业名单抄告建设、交通、城管、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督促工程施工企业申请资质许可,凡未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不得从事与建设施工相关的运输业务。对未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工程运输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二)政府相关部门对新开业的工程运输企业或施工企业中的车辆进行审核,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核发车辆营运证,对从事工程渣土运输的车辆,核发工程渣土准运证、渣土处置证及施工运输线路通行证;对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运输企业中的车辆,不得核发车辆营运证或工程渣土准运证。相关部门在实施有关行政许可时要严格查验企业相关证照,按照“谁发证、谁管理”的原则,加强证照管理。
(三)工程运输、工程施工企业及机动车安全检测检验部门要加强对工程运输车辆的检测检验,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和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好检验记录。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要立即进行整改,消除隐患,符合标准后方可上路行驶。
(四)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格执行外地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备案登记制度,根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在杭从事运输业务和驾驶工作的非本市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工程运输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行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驾驶员管理制度、行车安全管理目标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等。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新聘驾驶人必须在驾驶技能和安全规章培训合格后方可准予上岗。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措施。
二、加强工程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监管
(一)加强路面交通安全监管,加大对工程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公安交警部门要根据工程运输车辆出行和交通事故特点,及时确定加强管理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内容,对超载、超速、违法行驶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特别是对在建筑工地集中的区域、事故多发的路段的工程运输车辆要加强监督监控;加强非现场查处力度,通过电子警察和电子监控设备,查处工程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
(二)建立交通限行措施。公安交警部门应依法对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多发的工程运输企业或工程运输车辆采取限制通行措施。企业和货运车驾驶员必须立即整改。
(三)相关部门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渣土准运证、渣土处置证、施工线路通行证以及持伪造、假冒、失效证件从事相关业务的运输企业及工程运输车辆要依法从严查处。
(四)加大对工程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对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特别是非法转包运输业务、非法转让、出租道路运输许可证件的企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对车辆严重违法、事故高发企业,要追根溯源,倒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关闭。对施工企业和商品混凝土企业自有或租赁车辆违章违法信息及时在诚信网上公布;对产生恶劣影响或交通事故造成一人及一人以上死亡的,取消涉及的施工企业或商品混凝土企业1年内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预选资格。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暂缓通过工商年检。
(五)实行工程运输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告诫与问责制度。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告诫与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06〕15号)的规定,对工程运输车辆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工作不到位、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事故隐患突出的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业主管部门及工程运输企业实行告诫与问责制度。
三、建立完善工程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协调机制
(一)建立部门间的信息抄告制度。市工商局、建委、交通局、城管办、城管执法局、安全监管局、公安局交警支队等单位要建立工程运输企业工商登记(年检)、资质认定、安全检查以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信息抄告制度,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并加大对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高发企业的公开曝光力度,实现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二)建立工程运输车辆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程运输车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对策措施。联席会议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市工商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城管办、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及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参加。同时,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联系,提高协调处理问题的效率。
(三)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对工程运输企业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由公安交警部门牵头调查处理;对违法严重、事故高发或需多个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由安全监管部门牵头,进行联合执法。
各区、县(市)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管理措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十四日
第三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范文模版)
【发布单位】杭州市
【发布文号】杭政办函〔2002〕112号 【发布日期】2002-06-19 【生效日期】2002-06-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杭政办函〔2002〕11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对我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类型和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分析,结合汛期气象趋势预测,今年汛期仍将是我市的地质灾害多发时期。为切实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为加强领导,市政府决定,建立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区、县(市)政府也应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负责,各相关部门组成,并明确相应职责。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电力、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加强监测,编制预案,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对经常或可能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要严密监测并及时预报,建立预警系统,落实防范措施。要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切实执行地质灾害预案编制、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及时组织专业队伍对重点地区进行地质灾害检查,对所有灾害危险点逐点制定并落实包括监测、报警、人员疏散路线、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防灾预案,同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三、开展调查,排查隐患,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近期内对所有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城镇建筑物、交通路线等的地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发现的危险点和群众提供的险情线索,作出分析评价,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和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危险性大的高陡边坡,由责任主体排查并采取防治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认真、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对重点地质灾害防范点进行调查与勘查,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特征、成因机制和发展趋势。通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全面查清、掌握当地地质灾害分布现状、规律与危害程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要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社会经济及人口分布状况,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目前尚不够完备的,要限期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补充。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对梅汛季长期降雨及台汛期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要予以高度重视。矿山企业要特别注意尾矿和废渣堆放点的安全,防止暴雨引发矿渣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四、加强监督,制定规章,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国土资源、计委、水利、交通、民政、环保、农业、劳动、气象、林业等部门对可能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水利水电部门要对辖区内的库区设施进行一次彻底检查,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汛期安全。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交通要道沿线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工作,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在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对已经修建的工程,要坚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因违反规定,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的责任。
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根本上解决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五、统筹安排,多方筹资,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计划和预算,确保对潜在地质灾害及时调查、勘查和治理的经费。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资金。
六、加强宣传,增强防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附件: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二年六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构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 杭政办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构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 杭政办函〔2008〕36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工商局《关于构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关于构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
(市工商局二○○八年八月十四日)
为加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农贸市场监管机制,实现“洁、序、安”的管理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构建市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监管执法,提升监管效能
(一)严格经营户的证照管理。工商部门应依法开展经营户证照验换和年检工作,对信用不良的经营户在整改到位前予以暂缓通过。实行依法经营、亮照经营,严禁出租、出借营业执照和超范围经营、无照经营。自产自销摊位上的菜农凭市场有关证明开展经营。
(二)建立市、区二级农贸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在原有市、区二级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由工商、贸易、卫生、质监、农业、城管执法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市、区二级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定期会商、信息抄告、联合执法等协同监管举措,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并逐步建立信息共享的网上管理平台。
(三)建立执法检查记录台帐制度。各行政监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大对辖区农贸市场的巡查力度。由工商部门印制《农贸市场执法检查记录台账本》下发到市区各农贸市场,对各行政监管部门开展农贸市场执法监管的情况进行登记,规范执法,强化监督。
(四)将暗访结果纳入考核评比体系。定期开展暗访检查,并将暗访结果纳入管理考评体系。
(五)加强对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管理。质监部门应指导并督促农贸市场加强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统一配置、统一检定、统一称量、统一管理,引导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实行检验检测设备实验室认证制度。
(六)建立完善快速定性检测的复核比对机制。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检测车和检测箱的作用,加强对农贸市场自检结果的复核比对(复核比例不得少于1%),并做好台账记录。
(七)建立区级农贸市场监管情况季度通报制度。由区政府牵头,每季召开农贸市场监管情况通报会,向政府相关部门、区内农贸市场负责人,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新闻媒体通报农贸市场巡查暗访、专项整治、示范创建、目标考评等情况。
(八)建立农贸市场信用评价机制。由工商部门制定《杭州市农贸市场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等配套管理制度,并开发专门的管理软件,对农贸市场的举办者和经营户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开展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反馈和公示工作。农贸市场举办者要建立经营户信用评价奖惩机制,及时公示、通报经营户失信行为,推进农贸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对市场内经营行为的全过程控制,健全失信经营户的退出机制和不合格商品退市机制。
二、推进行业自律,夯实管理基础
(九)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责任。引导和监督农贸市场业主和经营户落实审核经营者资质准入、商品索证索票准入、食品标识标签审核准入、食品安全检测准入等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市农贸市场实现市场准入管理100%和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及进货台账制度100%的目标。
(十)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制度。市场举办者要加大对检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和预警水平。全市所有农贸市场必须规范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室(点),全面实施市场食品安全自检制度。每日食品安全检测不得少于12个批次,检测项目包括蔬菜农残、二氧化硫、吊白块、亚硝酸盐、硼砂、双氧水等内容。每日的检测信息必须于当日上午8时前通过电子屏幕、触摸屏、公示栏等予以公布,有条件的地区还可通过社区网站向消费者公布。
(十一)建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农贸市场要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体系,不断充实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十二)设立农贸市场消费者权益保证金(预赔基金)。依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建立农贸市场消费者权益保证金制度。当消费者在农贸市场购买商品发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市场举办者使用消费者权益保证金先行赔付,事后向场内经营者追偿。市场举办者与场内经营者协议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应对保证金的提取标准、提取方式、金额、用途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定期对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建立完善台账和档案资料。
(十三)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项措施督促市场举办者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的要求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切实履行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加大指导力度,帮助市场完善商品准入、快速定性检测、不合格食品召回退市、放心商品管理、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经营者信用评价、消防安全、每日巡查、环境保洁、市场经营者守则等十项制度并上墙明示。要认真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
(十四)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岗位的设置。由工商部门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高效、合理”的要求和“适应市场规模、满足管理需求”的原则,制定农贸市场管理岗位配置方案,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
(十五)提高农贸市场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各区的个体劳动者协会逐步向农贸市场延伸,在坚持自愿入会的原则下,建立分会组织,提高农贸市场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十六)发挥农贸市场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创建星级农贸市场、评选最佳最差农贸市场和样板农贸市场等活动中,要积极发挥农贸市场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其组织开展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各种经验交流、业务培训、交叉检查等活动。
(十七)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市场举办者和市场经营户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市场举办者和经营户的素质。要逐步使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市场举办者和经营户参加培训的情况纳入对农贸市场的考评内容。
(十八)规范农贸市场摊位租赁合同文本。将食品安全、商品准入、消费维权、诚信经营、规范服务、配合管理等内容纳入经营户合同条款,并设立发生严重违约行为终止摊位租赁的退市条款,以强化经营者责任。
三、加强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环境
(十九)建立市场监管与媒体监督制度。各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积极与
报社、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开展合作,开设专栏,报道农贸市场监管情况,并邀请媒体参与农贸市场重大管理活动,条件具备的区可将媒体意见纳入综合考评内容。同时,在媒体相关栏目开设农贸市场管理论坛,吸引社会各界对农贸市场管理工作的关注,为农贸市场管理献计献策。
(二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要主动通过媒体对农贸市场管理重大信息和定期信用评价信息予以及时披露,并建立信息收集、上报、反馈制度。同时,要充分利用工商政务开放日这一政务信息公布平台,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消费维权、改造提升等信息。在每月的“工商促进和谐消费开放日”活动中,要发布农贸市场相关信息,探索“开放日进市场”的新形式。
四、扩大群众参与,推进和谐管理
(二十一)建立群众义务监督员队伍。由工商部门聘请社区群众担任属地市场义务监督员,参与监管部门和市场举办者组织开展的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管理和经营户评议等活动,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义务监督员实行定期轮换制。
(二十二)建立群众参与管理的交流沟通平台。建立座谈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群众代表、市场举办者、经营户代表和监管部门开展交流,加强沟通,进一步改进经营和管理。
(二十三)建立消费维权联络站点。发挥消费者委员会(协会)的作用,在各农贸市场设立消费维权工作联系点,聘请消费纠纷调解员,在消费者委员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下负责处理消费纠纷,各农贸市场应在场地等方面给予积极保障。
(二十四)搭建农贸市场与社区统一的消费维权网络。将消费维权监管范围拓展到农贸市场,建设覆盖辖区农贸市场的社区消费维权联络站、食品安全监督站、12315举报投诉联络站“三站合一”的维权监督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农贸市场消费维权工作体制。
第五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主城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预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06〕115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主城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预案的通知
杭政办函„2006‟11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主城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日
杭州市主城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预案
为加强我市主城区户外广告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有效地预防因自然灾害和管理不善而引发户外广告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道路的畅通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根据《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杭州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2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城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杭州市主城区范围,按属地管理和广告产权所属的原则组织实施。
二、户外广告安全管理分类(一)常态下管理。
1、由于广告产权所有者或广告经营者没有严格按照《杭州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和《杭州市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技术规定》设计、制作、安装而带来安全隐患的安全管理。
2、由于户外广告设施长期受风吹雨淋的锈蚀,广告产权所有者或广告经营者没有及时检查和维修而造成潜在危险的安全管理。
(二)非常态下管理。
户外广告安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在暴雨、大雪、地震和台风等不可抗力的威胁等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安全管理。
三、户外广告安全责任主体
因户外广告坍塌、坠落等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由广告产权所有者或广告经营者依法履行责任和承担赔偿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杭州市主城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市城管办、市规划局、市工商局、市文明办、市城管执法局、市电力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办。
(一)城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指挥部及职责。总指挥:市政府分管秘书长。
主要职责:当遇到自然灾害等非常态下影响户外广告安全,并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时,全面指挥、组织和协调抢险救援行动,调用救援所需器材和人员。
(二)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办公室主任:金瑞杭。
主要职责:在常态、非常态下遇到影响户外广告安全,并有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时,积极组织、协调城区、各有关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理工作,执行指挥部的指令,全面负责事件处理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事件处理情况。
(三)工作分工。第一梯队: 市城管办:根据户外广告安全管理要求,组织标准制定、政策宣传,配合有关单位把好安全质量关,健全户外广告管理网络等工作;每年6月15日前,组织进行户外广告安全自查和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户外广告进行督查整改;在台风季节来临前,督促做好相关加固工作,一旦发生有关户外广告安全事件或接到上级部门指令,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积极组织抢险救援行动,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市工商局:在户外广告联席会议上专题研究户外广告安全管理工作,支持有关部门把好户外广告安全审批关,协助指挥部办公室加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市城管执法局: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查处非法设置的户外广告,减少户外广告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市规划局:加强户外广告规划审批中的安全审查工作。市文明办:加强对公益广告批后监管,一旦发生有关公益户外广告安全事故或接到指挥部指令,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及时协调广告产权所有者采取抢险救援行动,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
市市容环卫监管中心、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各区城管办:配合市城管办加强户外广告安全日常巡查,配合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广告产权所有者或广告经营者:严格按照《杭州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和《杭州市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技术规定》设计、制作、安装户外广告,并加强日常检查、维修,定期进行检测。属于自我产权的户外广告一旦发生危及安全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反馈情况。
第二梯队:市公安局、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市卫生局、市电力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当接到主城区户外广告安全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的求援后,应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并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四)应急抢险队伍。
为了能及时组织抢险,指挥部办公室配备两支应急抢险小分队:杭州市电力局路灯管理所和杭州市电力广告公司。小分队落实好起吊、切割及大型运输车辆等设备。
主要职责:当等级为三级时,应急抢险小分队人员的通信设备应24小时开通,确保通信畅通。当等级转为二级时,应急抢险小分队的所有人员应立即回到各自单位待命;当等级进入一级时,应急抢险小分队所有人员应立即进驻指挥部办公室;当发生户外广告设施坍塌、坠落时,应急抢险小分队应服从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指挥,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积极组织抢险。
五、预案实施
(一)常态情况下:各成员单位按照上述职责做好户外广告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
(二)非常态情况下: 预案启动以气象预报(以杭州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为准。1.三级值班: 当接到气象台预报最大风力≥8级或发生5.0级(含5.0级)—6.0级一般破坏性地震或中雪和暴雨(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蓝色预警信号)时进入三级值班,第一梯队成员单位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同时通知广告产权所有者或广告经营者做好户外广告安全情况自查和值班管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昼夜有人值班,并对有关成员单位落实预案措施情况进行抽查、指导;利用“杭州市决策防汛信息系统”向有关成员单位发布和收集信息,及时将收集的信息报告指挥部。
2.二级值班: 当接到气象台预报最大风力≥9级或发生6.0级(含6.0级)—7.0级严重破坏性地震或中雪到大雪和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100毫米)(黄色预警信号)时进入二级值班,第一梯队各城区和成员单位要在三级值班的基础上落实分管领导值班,第二梯队进入值班并根据情况变化组织好抢险队伍和清障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随时转入一级值班准备,通过“杭州市决策防汛信息系统”随时报送工作落实情况[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进入方式:⑴通过市城管办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入后点击灾情上报);⑵直接进入灾情上报发布系统:http://202.107.227.8:86]。
指挥部办公室分管领导要到岗值班,并通过指挥决策系统随时掌握各方面动态,及时准确地向有关成员单位发布各种信息和指令,同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3.一级值班: 当接到气象台预报最大风力≥10级或发生7.0级以上(含7.0级)严重破坏性地震(橙色或红色预警信号)时进入一级值班,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要到岗值班,抢险队伍到岗待命,并按预案做好户外广告的抗台风工作准备。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到岗指挥,随时掌握有关成员单位上报的情况,重大、特大灾情及时报告指挥部,并按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积极组织抢险和事故处理工作。
如遇到气象预报与实际天气情况发生重大偏差,突发风暴或龙卷风等恶劣天气时,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气象预报启动预案。
六、报告程序
在本市城区范围内因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影响户外广告安全,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接报后,应迅速赶到现场核实情况,在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抢救,并将现场事故情况在30分钟内报告指挥部办公室。事故比较重大时,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同时要在3小时内上报书面报告。
七、处理程序和要求
(一)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气象部门预报有暴雨、大雪和台风等恶劣天气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要求各有关成员单位立即进入应急处理工作状态,随时应对各种实发性事件。
(二)开展抢险施救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现场事故情况,设立若干小组迅速、有序地进行抢险施救工作。同时注意组织协调好各类救援力量,落实各项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发生事故进行抢险施救时,各有关单位应服从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分工负责,迅速行动,处置果断。其他配合单位要密切协同,加强合作提高事故处理现场效率。
八、做好重大事故通报和新闻发布工作
各有关成员单位应做好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发生情况应立即向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报告,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城市交通。有关突发事故的信息披露和抢险救援工作情况由指挥部接受采访并予发布。
九、其他事项
(一)广告产权所有者或广告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杭州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和《杭州市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技术规定》设计、制作、安装户外广告,并做到定期维护。户外广告设施必须定期进行结构安全的技术检测,遇到台风、大雪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户外广告造成严重事故的,依法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
(二)对因自然恶劣天气原因而使户外广告设施造成事故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立即采取抢险施救措施。对处理事故中不听从指挥、玩忽职守的人员,其单位或上级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三)市城管办(区城管办)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自身职责,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告产权所有者和广告经营者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四)凡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户外广告,市城管执法局要加大处罚力度,依法予以拆除。
(五)相关部门和广告产权所有者及广告经营者应根据预案等级切实做好设备、物资的准备保障工作,市、区两级财政部门要落实好抢险所需的相关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