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精)[五篇]

时间:2019-05-14 13:4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精)》。

第一篇: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免费论文网 日期:2009年08月13日 访问次数: 最近,我局以“加快衡阳商贸流通业发展”为课题,由局长龙杰牵头,分管副局长刘克春具体组织综合统计科、市场建设科、市场运行科、商贸发展科成立调研小组,从8月12日至9月10日,深入到县市区商务局和骨干流通企业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反复讨论,形成了一些想法和建议。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共有各类超市、市场222个,从业人员9.89万,年市场贸易额300亿元,年缴纳税费11.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8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贸易额增长加快。近年来,衡阳的流通消费水平有较快的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平均13.75%的增长率。去年的增长达到17.9%,总额达到272.36亿元。二是现代流通迅速发展。在城区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渐成规模的“商圈”。珠晖区形成以江东综合市场为中心的“批发业商圈”。石鼓区形成了以晶珠广场、步步高超市、泰阳商城等为中心的大型百货、超市“晶珠商圈”;以常胜路为主线,依托香江百货、时尚春天、国美电器等大型高档购物中心,形成了零售、服装、餐饮、家电等商业特色的“常胜商圈”;依托石鼓广场、酒吧一条街等中心,形成“江滨旅游休闲商圈”;以107国道为主轴,依托松木工业园、雁城大市场,立足湘南,辐射全省,形成了“松木物流商圈”。雁峰区,以雁峰宾馆、华天大酒店、神龙百度酒店、林隐酒楼等为特色,形成了高档宾馆、餐饮的“回雁商圈”。以解放路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为中心,形成了通讯器材、通讯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圈”。三是消费热点不断增多。各区努力开拓消费热点,节假日经济拉动明显,新的消费热点日益发展壮大,“农家乐”休闲娱乐方式带动了宾馆、餐饮、娱乐休闲、保健养生行业全面火爆,城市居民的消费意识得到扩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中高档商品热销,消费品市场更加活跃。

二、近年我市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工作举措

1、科学合理绘制蓝图。认真编制了《衡阳市2003年-2020年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最近,我局以“加快衡阳商贸流通业发展”为课题,由局长龙杰牵头,分管副局长刘克春具体组织综合统计科、市场建设科、市场运行科、商贸发展科成立调研小组,从8月12日至9月10日,深入到县市区商务局和骨干流通企业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反复讨论,形成了一些想法和建议。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超市、市场222个,从业人员9.89万,年市场贸易额300亿元,年缴纳税费11.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8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贸易额增长加快。近年来,衡阳的流通消费水平有较快的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平均13.75%的增长率。去年的增长达到17.9%,总额达到272.36亿元。二是现代流通迅速发展。在城区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渐成规模的“商圈”。珠晖区形成以江东综合市场为中心的“批发业商圈”。石鼓区形成了以晶珠广场、步步高超市、泰阳商城等为中心的大型百货、超市“晶珠商圈”;以常胜路为主线,依托香江百货、时尚春天、国美电器等大型高档购物中心,形成了零售、服装、餐饮、家电等商业特色的“常胜商圈”;依托石鼓广场、酒吧一条街等中心,形成“江滨旅游休闲商圈”;以107国道为主轴,依托松木工业园、雁城大市场,立足湘南,辐射全省,形成了“松木物流商圈”。雁峰区,以雁峰宾馆、华天大酒店、神龙百度酒店、林隐酒楼等为特色,形成了高档宾馆、餐饮的“回雁商圈”。以解放路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为中心,形成了通讯器材、通讯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圈”。三是消费热点不断增多。各区努力开拓消费热点,节假日经济拉动明显,新的消费热点日益发展壮大,“农家乐”休闲娱乐方式带动了宾馆、餐饮、娱乐休闲、保健养生行业全面火爆,城市居民的消费意识得到扩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中高档商品热销,消费品市场更加活跃。

二、近年我市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工作举措

1、科学合理绘制蓝图。认真编制了《衡阳市2003年-2020年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十一五”衡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对各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对商贸中心区、副中心区、商业特色街、物流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都作了规划。基本形成了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大型零售商场为骨干,以商业特色街和商贸市场、便民连锁店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商业网点体系。

2、建立和健全各行业协会。重点加强餐饮、美容美发、拍卖典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点、二手手机市场、牲畜定点屠宰、酒业、市场等行业协会组织的健全和管理,促进他们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规范、依法运营和竞争,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

3、加强市场运行监测调控。建立了“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百县农村”、“应急商品数据库”五大直报系统,市场监测分析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重大节假日的市场监测工作更加认真、及时。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消费安全经营、食品卫生及市场供应都完全进入了督导检查和监控视野,成为监控重点。衡阳的市民可以放心消费、安心购物、舒心享受了。同时,市场专项整治力度切实加大,私屠滥宰、售卖假冒伪劣酒类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市民日常消费和使用食品、果蔬、农资等不安全、不放心、不实惠的问题得到较大改善,老百姓基本上可以任意在市场上购买到放心肉、放心酒、放心蔬菜等各类消费品了。专项整治和文明执法得到了市民认可,市场经济秩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4、举办衡阳市商贸服务业“三百强”评选活动。为提升全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市政府主办了商贸服务业“三百强”评选活动,由市商务局、餐饮和美容美发两个协会、相关职能部门和12个县市区政府承办。从2007年7月20日至11月底,历时4个多月,200余家餐饮、美容美发、保健按摩企业共计300多名选手参与竞技评选,经过县市区初评初赛、市级决赛、专家评审、市民参与网上投票等程序,评选出55家雁城名店、100名雁城名师、100道雁城名菜,并从中评选出具有衡阳地方特色的100道菜作为“雁城湘菜全席”。在南岳寿文化节衡阳名菜主题晚宴上得到全国各地新闻记者、旅行社老总和宾朋的交口称赞。这一评选活动,形成了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的浓厚氛围,也为更好发展衡阳商贸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重点市场、特色街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从2007年开始,对各城区实行新增商贸企业台帐管理,重点考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及在五城区规划发展11个专业批发市场、3个配送中心、5条特色街建设,引进13个500万以上流通企业、城区商业网点建设规划、新增投资2000万以上的商贸流通企业及百年“老字号”挖掘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

6、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项目。2007年,衡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和归行纳市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对大型物流园区、专业商场、特色商业街、五星级酒店以及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服务性项目的市级行政性、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除省级以上机关明文规定不能减免的项目和工本费外按50%征收。不能减免的收费项目按下限征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商贸流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四低”,即消费率低、市场集中度低、流通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低以及流通效率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1、认识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商务局作为组建不久的政府工作部门,对于商务工作的权责、作用,上至政府其他工作部门,下至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依然认知不够,仍然存在工作不支持、不协调,甚至相当抵触。而衡阳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又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导向不明。较长时间以来,在政策扶持上,扶持工业、农业的政策措施较多,力度不断加大,有专项发展资金,而流通服务业基本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二是融资难。多数商业企业固定资产少,缺乏抵押担保,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十分困难;三是水电气价格过高。经营成本大,商业企业的水、电、气价格远远高于工业企业,如餐饮业水价达2.2-2.4元/吨,茶楼、美容、美发4.8元/吨,电价1.03元/度,与工业企业同网不同价。

2、体制不顺,商务执法难度大。一是责权不对等。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拥有法定的行政权力。这些行政权力主要以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和办理事项的形式出现,主要包括5项行政许可、25项行政处罚和13项其它行政行为,主要涵盖了外资外贸、牲猪定点屠宰、食品安全、酒类管理、煤炭经营、报废汽车、拍卖、典当、民爆器材行业。但地方基层商务主管部门在职责逐级延伸和放大的同时,却又缺少保证充分履行职责的相应职权和手段。以拍卖、典当、直销管理等特许行业的行政许可为例,法定的行政许可、审批、处罚权限全部在省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只有指导申报权限,县区级商务主管部门没有法定的相应职权。由于这些职权没有适度下放,而这些经济活动的触角又早已延伸到最基层,从而导致基层主管部门无所适从、无法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序监督和管理。二是商务执法难度大。按照目前颁布施行的涉商法律法规,基层商务部门执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市县两级未成立专门的商务执法机构,没有专业的执法人员,归口的依法行政行为分散在机关的各个科室,这些科室本身职责繁多,无人手、无精力执好法。即使在开展的零星执法活动中,由于部分法律条文中与其他部门的执法行为有交叉的现象,容易出现“依法打架”的情况,所有这些商务执法的被动局面已经大大地阻碍了商务权责的全面落实。

3、基础薄弱,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市现有的流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组织化程度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规模企业少。没有形成一个有较强实力、较大影响、对本地贸易业能起主导作用的企业集团。现有的零售企业没有形成繁华的购物中心或中心街;按现代流通方式设计要求的具有标志性的大型百货商场少。餐饮业低档餐馆多、酒楼多,高品位的餐饮业企业较少。美容美发健身等店铺散小差。数量虽多,但星罗棋布,规模小、环境差、品位低、管理不规范,大家竞相打价格战。一个酒家,昨天食客满堂,今天有可能关门停业。市区内存活3年以上的餐馆不到50%;全市存在10年以上的“老店”,仅有林隐、曲园、红龙等少数几家。(2)上规模的市场少。我市拥有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商品市场总数的11.1%,没有形成全省、全国性的知名企业,大部份市场还处在摊位经营的初级流通形态,传统商贸形式居主导地位。(3)现代物流滞后。缺乏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营销策划中心、保税仓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现有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布点分散、设施老化、功能单一。

四、几点建议

1、理顺职能,切实改变难有所为的问题。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现代流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火车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商品生产已从总体短缺变为总体过剩,商品流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流通决定生产,商贸流通已经成为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立足大工业、抓好大流通,把流通服务业摆到工业、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我市流通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建议:一是要以市长为组长,建立高规格商贸流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分发挥作用,用强有力的领导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二是要由以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牵头,以《拍卖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为重点,参照农业执法大队工作法,成立商务执法大队,专门从事商务执法工作。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消防、国土、建设、交通、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理顺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的职能关系,进一步明确职能、权限和责任,发挥服务和规范的作用,提高行政效能。四是要将商贸流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用目标考核来保障商贸流通的发展。

2、整合资源,切实改变自由发展的现状。

一要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商业网点规划是一座城市拉开骨架、提升地价、完善设施配套的基础,是新型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建议国家早日出台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有关条例。各县市区要尽快聘请专家编制商业网点规划,报市(县)市长为主任的市(县)级城市建设规划委员会(简称“大规委”)和同级人大常委会,对每个商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网点规划进行严格审议,建立市场准入听证会制度,完善项目审批程序,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二要做强做大商品批发市场。首先要巩固现有的上规模、有前景的专业批发网点,继续采取得力措施规行划市,做大做强华源装饰材料市场、五一副食品批发市场、中湘五金机电市场、湘江小五金批发市场等批发网点。其次要发展一批新的网点,抓紧建设农资市场、化工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钢材市场、汽车市场等专业市场,确立我市在湘南的区域现代商贸中心地位。

三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坚持“政府规划先行,企业自主运作,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的发展原则,构建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各种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运转畅达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建成以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保税仓、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松茶、白沙洲两大一级综合物流园区和13个二级专业物流中心的物流网络。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工业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鼓励工商企业注重自身核心业务,把原材料采购、仓储、产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积极扶持若干家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为契机,积极引导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与大型商品连锁企业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推动农产品直接向连锁超市、便利店配送。

四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发展楼宇产业是承接世界第三次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是振兴衡阳历史性的机遇。楼宇经济具有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信息密集、资金汇集等特点,以其投入产出比高、占用土地资源少、带动力强的优势,不断推动周边区域餐饮、购物、休闲、旅游、会展、房地产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土地政策的情况下,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区域有限、发展无限,土地有限、财富无限”理念,向空中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工作重心由“平面推进”向“立体拓展”转变,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建设“新衡阳”的战略举措来抓。政府应该主动介入,及早介入,进行规范引导。一是在整体规划上进行规范引导。建议政府部门对全市的商务楼、写字楼和工业楼宇进行地毯式排查,摸清楼宇资源,掌握辖区内楼宇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现有楼宇中筛选创富、永兴阁等10—20个为楼宇经济的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在3—5年内,培育1000万元以上税收的楼宇若干个,并从中总结经验,做好发展楼宇经济的布局与规划,构建符合衡阳实际的楼宇经济基本版图。二是在打造特色品牌上进行规范引导。鼓励同行业企业入驻同一座楼宇,强化楼宇产业定位,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同一幢或相邻楼宇内聚集,创建楼宇品牌特色。从每幢楼宇中逐一梳理明晰的产业链,使每家企业都成为与产业链紧紧相扣的一环,并依托产业链,吸引关联项目入驻,积极打造商贸楼宇、房地产楼宇、旅游服务楼宇、信息楼宇等,努力建立相对集中的产业群、行业群、产品群,形成楼宇之间和楼宇内部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合和产业链。三是在楼宇资源整合上进行规范引导。要实现我市楼宇经济的新突破,盘活用好存量楼宇是最现实、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谋求楼宇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产业置换、建筑置换、拆旧建新、拆低建高等方式,加大对烂尾楼、闲置楼、半空置楼的盘活力度,整合楼宇资源。四是在发展智能楼宇上进行规范引导。商务楼宇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数量、功能和配套设施等情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要积极引导开发商在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一批智能化建筑,满足企业需求。

3、突出重点,加快衡阳商贸特色内涵的培育。(1)切实做好杨裕兴等“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对申报省市著名商标和省知名商号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加强“老字号”网点保护,积极支持重建和修复“老字号”企业,推进和支持雁峰德源美食一条街、珠晖文化旅游一条街、石鼓酒吧一条街、蒸湘4S专店一条街、南岳旅游特色一条街等5条特色街的建设。(2)以衡东土菜为重点,树立湘衡品牌,推动湘菜产业发展,提升餐饮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要成立湘菜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规划,要创建中南烹饪物流中心,以确保食品成本安全与生产安全;要出台餐饮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出台衡阳餐饮企业消费纠纷处理暂行办法。

4、政策扶持,促进商贸流通快速发展。当前制约我市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政策引导扶持,缺乏加快商贸流通发展的强有力抓手。对此,建议各级政府在全面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已出台的扶持流通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资金、信贷、土地、税费及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流通业大力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要建立促进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议政府可参照外地做法,每年安排1000-2000万元作为流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符合商贸流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求并对全市商贸流通业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商贸项目,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商贸流通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激励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技术创新,培育行业协会,加强宣传推广等。

二要加大财政信贷资金支持力度。(1)专业银行和信用社大力帮助流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担保抵押上,可利用国有资产公司管理的闲置资产或企业互助进行担保贷款,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应对流通企业融资提供帮助。(2)对年销售商品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批发或零售企业.其当年上交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留市部分),比上年实际数递增12%以上部分,经财税部门核准后,由财政给于补助;设立楼宇绝招商奖励资金,积极鼓励社会中介绝招商,对发展楼宇经济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业主和个人给予奖励。(3)对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经审查后可按其投资额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4)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对于吸纳和增加就业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市民购买各种主副食品购物中心,是政府建设“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政府将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公共财政投资范畴中,按“政府投资、绝招标建设、对外租赁”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5)财政支持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商业智能体系。

三要实行土地优惠政策。(1)对符合规划并对衡阳经济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市重点引进和扶持发展的大型物流建设项目,如物流园区(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重点物流发展项目,应优先安排其物流用地,其用于物流业务的用地,按工业仓储用地政策实行有偿使用。(2)对现代商贸流通企业,购买营业用房的,可下浮土地出让金20%,相应缴纳的契税,可享受市房屋交易会的优惠政策,按1.5%缴纳,转让手续费按标准成交价的1%减半收取;租用房屋,租赁合同在房屋所在地的交易管理部门备案,承租企业不承担任何费用。(3)进一步控制土地使用方向,在项目审批、建设规划上从严把关,引导适度开发建设智能化程度高、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档纯粹写字楼,加快商务写字楼宇升级进程,提高楼宇整体品质。四要给予税费优惠支持。(1)对企业从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的,鼓励其取得农业生产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对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库、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以及流通企业购置的信息化系统设备、软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实行加速折旧。(2)对新建大型连锁经营的流通企业以及新办的物流企业、餐饮连锁企业,报税务部门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对符合统一纳税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可由总部向其所在地税务主管机关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3)鼓励市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新办市场和商场.对新办或扩建市场、商场,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其它规费减半征收,并一次性给予投资总额1.5%的奖励。对新入驻中心城区专业特色大市场,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针纺织品专业市场、茶叶专业市场、农业机械产品交易专业市场、水产品批发专业市场的经营户符合现行减免税优惠政策的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在规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有关地方税收。(4)对入驻统一规划的专业市场的经营户,服务性收费按不高于物价部门核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办理各种经营许可证手续,只证书工本费;凡进入市场的经营户,其子女入学、入伍等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5)对现代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加工用水、用电,达到一定用电容量并可单独计量的,分开计量,执行工业水、电价。(6)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实行配送的车辆给予上下货物方便,需在干线和其它公共场所停靠的可实行按点定位管理。(7)借鉴外地做法,在综合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对一些特色楼宇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零收费”环境吸引外来企业到我市发展。

五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适当增加各级商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引进商务专业人才,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积极实施商务部“人才强商工程”。与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合作建立多层次商贸人才培训体系与网络,围绕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工作重心,分期分批对商贸干部和行业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开拓创新、引领商贸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

第二篇: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关于扶强做大商贸企业的措施及建议(讨论稿)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县商贸流通业体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优化布局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管理创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建设几个独具特色的能叫得响的大市场,倡导发展几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商贸流通企业,鼓励吸纳大量中小店铺成为大公司的加盟连锁店,建起我县现代商贸流通业体制的主体框架,建设大型物流中心,专业市,初步建立起一个与清流县情相符的、具有鲜明经营特色的、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要把构筑我县大商贸流通业发展摆上应有地位,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三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作为议事协调职能的三产办和作为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三产促进局、三产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加强对我县商贸流通业的统一规划布局和协调督导。各级及相关部门要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共同为我县大商贸建设献计出力。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出台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使我县商贸业及网点建设规范有序,在用地、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要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大商贸大流通发展

1规划的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投资方向的信息引导,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加强协调,确保规划实施。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章,加强对商业网点设置的指导和协调监督,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积极支持商贸流通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战略联盟、经纪事务所、信息咨询、劳动服务等中介组织。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善于利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和民间资本活力和潜力巨大的优势,大力吸纳民间资本发展现代商贸业,引导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发展新型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二、调整布局,构建集聚区。

打造五个功能板块,北大路汽车贸易集聚区;雷公布现代城市物流园区;桥下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金鼎、雁塔、永顺、北区大型超市区;龙津农贸市场、城关第二农贸市场、北区农产品专业市场集聚区。主要抓三件事:一是认真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可以操作的流通发展规划,特别是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密度、现有商店数量及服务地域范围等因素,对网点布局结构提出阶段性的明确要求。二是引进大的提升小的。以市场换理念、换管理,引进一个或几个高水平的零售业巨头。三是注重在布局结构调整中形成自己的拳头。抓现代商贸流通,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紧扣中心抓商机,围绕优势上强项,在优化服务中形成自己的拳头。

三、做好重大项目策划和服务。

一是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做好雁塔、永顺等大型超市入住。二是前期项目有机转化。原谋划储备的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维修服务、大型停车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集二手车交易、汽车美容维修、大型停车场、驾驶员之家、高速公路施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要及时完成前期谋划、转化、升格、落地。三是积极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条件。制订出台《清流县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推动三产经济发展。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对现有设施比较完善,经营面积较大的商场,要积极保护,防止恶性竞争。

四、加强引导,壮大三产。

﹙一﹚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第三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建议县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第三产业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引导投入,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金融部门对符合本第三产业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逐年增加贷款规模,增加授信额度,给予贷款支持,扶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二﹚鼓励企业投资经营各类商贸业(含社会餐饮)。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且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年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50万元以上,按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部分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和“老字号”企业

落户清流,对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新建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商场,按其实现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所得部分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三﹚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且能纳入我县统计,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新建批发零售企业,其中零售部分的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老的零售企业,年销售额增加到3000万元以上的,年上缴增值税县财政实得2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企业5000元;对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新增加的餐饮业,一次性奖励3000元;对老的餐饮限上(年营业额200万元)企业,年营业额增幅达28%以上,年上缴营业税15万元以上的,对该企业所产生的营业税2%奖励一次性给企业,最高不超过5000元。对当年销售额(或营业额)首次达到1亿元以上,且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20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按经营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所得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支持专业市场建没。对新建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上、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市场,企业年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实得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上的,县财政按企业年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实得部分的20%给予奖励,最高分别不超过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

﹙五﹚支持物流业发展。鼓励企业投资货物运输、仓储、配

送、码头等公共物流项目,设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新建的物流企业,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年实现地方税收100万元以上,按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部分的30%奖励给企业,最高限额50万元。

第三篇: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西安市现辖9区4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3.85万人,农业人口476.69万人,XX年年人均gdp21017元。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产业,对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商务厅的安排部署,我局对全市县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县域商品流通业基本情况

(一)我市县域商品流通业发展规模

1、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XX年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20 亿元,占全市社消总额的9.68%,XX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75.79亿元,XX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15.66 %和13.65%。

2、商品零售网络初具规模。XX年全市县及县以下批发和零售商业网点43664个,从业人员96951人,其中县级批发贸易业网店1035个,从业人员5739人,县以下949个,从业人员5299人;县级零售贸易业网店20131个,从业人员53839人,县以下21549个,从业人员32074人;餐饮业网点4093个,从业人员16459人,县以下3301个,从业人员7827人。

3、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我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购买力稳步提高,消费热点和消费层次不断升级。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商业设施、购物环境都有了较大改观,大中型超市分布较多、专业市场发展迅速,综合性市场,专业街投入使用成为流通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农村市场近几年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质量不断提高。XX年至XX年年,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5%左右,摩托已成为农民主要代步工具,电话、手机、电视机已在农村普及,空调、洗衣机、冰箱、电磁灶、热水器在农村销售不断升温。

农资连锁配送发展势头较好,分销、直销、超市、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营模式蓬勃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相关龙头企业,构成了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

4、商贸流通领域多元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流通方式稳步发展。各区县政府加大了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原商业、供销、粮食、物资等部门所属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了流通领域,个体工商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填补了空间并快速发展。

5、县城商贸中心地位逐步凸现,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县城大中型购物场所不断增加,零售业态不断丰富,摩托、建材、综合集贸市场不断扩大,餐饮住宿业快速发展,其他服务业蓬勃兴起,县城商贸流通业日益繁荣,县城经济中心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较快,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农村流通网络。

6、农副产品销售总体良好。我市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蔬菜、瓜果为主。近几年蔬菜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已实现由过去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平衡、品种多样、丰富充盈的历史性转变,蔬菜成为我市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种植作物。

XX年全市粮食总产量 212.8万吨,蔬菜产量208.39万吨,油料总产量1.15万吨,水果产量55万吨,年末猪150多万头,家禽1404.23万只,肉类总产量19.6万吨,奶类总产量47.1万吨。禽蛋12.5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99元,同比增长15.5%。通过国家和省级蔬菜质量认证的基地有33个,设施、无公害蔬菜等现代农业成为西安市农业增速、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今年上半年,设施蔬菜面积已达20.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2.89万亩,大棚面积6.74万亩,中小棚面积10.6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67.6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87.8%。无公害蔬菜认定面积12.99万亩,无公害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7、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一定基础。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11439户,实现销售收入134.5亿元,实现增加值25.36亿元,利润总额6.98亿元,上缴税金1.91亿元,出口创汇1785万元;从业人员达18.9万人。以银桥、东方、伊利泰普克为龙头的乳产品加工业,以国维、火箭、亚宏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业,以天人、华圣为龙头的鲜果加工业,以兆龙为龙头的肉类加工企业,以高墙为龙头的蔬菜加工企业等已经成为我市区县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主体。XX年底,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获得国家级龙头企业有5家、省级龙头企业有2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0家。

(二)县及县以下流通现代化发展情况

1、连锁经营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县级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商品零售网络,华润万家、爱家、人人乐、新合作西果、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民生百货等很多大中型商业企业通过在区县投资布点,积极推行连锁化经营,统一物流配送,取得了较好成效。

新型业态加速发展。以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业态的发展,已经深入到餐饮、零售、批发和生产资料流通等商贸领域之中。特许经营、专卖店在较发达的集镇逐步推广,开架式经营方式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柜台式经营方式。

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为保障农民放心消费、方便消费、安全消费的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将连锁经营推向农村,运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农家店”,截至XX年年底,在农村建立配送中心13个,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1020个,其中日用消费品农家店507个,农资农家店513个;乡级店280个,村级店740个。

2、现代物流业发展凸现。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商品流通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我市区县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以长安区引镇物流中心为代表的县域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各区县物流企业业务活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为提高货物周转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县域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逐年增加,配送能力显著增强,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关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充分利用配送中心向各乡镇开展配送业务。

3、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在各区县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大都建有配送中心,为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率和商品化率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也带动了粮食、生猪、水果、蔬菜和部分特色农产品销售。

4、农村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在县城中心区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和管理技术,在零售行业和物流行业逐步推广应用。如条形码的普及,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的应用等。我市开辟了“信息田园”专业农产品网上交易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固定电话、手机信息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专家咨询、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服务。

(三)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

全市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4个,年交易额达32.1亿元。其中,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6个。全市101家大型超市中,24%的商品与农副产品有关。我市农副产品的流通模式多样,大宗农副产品主要通过大型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约占农产品流通的70%;农副产品直接通过超市进入零售领域约占10%,以销售蔬菜为专营主业的蔬菜店以及小摊贩,农民自产自销占农产品销售的20%。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流通现代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域商业网点规划滞后,布局不尽合理。城市建设与商贸项目开发常常不能协调一致。流通企业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布局以及各种商业网点的规模、数量、聚集区比例不协调。大多数规模商业网点聚集市区内,而广大农村、乡镇都很少有3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为广大农村消费者带来不便。

二是企业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不广、影响力小。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数商业网点处于单店经营。这些门店商圈小,成本高,效益低,很难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在各县商业门店中,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占80%,大多数在50-300平方米甚至更少。

三是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各区县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形成大流通格局的企业不多,在全社会的流通总量中只占有较小的比重。而传统流通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全,缺乏竞争力,管理方式和经营机制均有待提高。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忽视涉及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的更新改造投资。通过订单配送、电子商务等方式交易的商品很少。

四是流通企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关职能部门存在对流通企业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等问题。各区县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扶持力度不够。

五是流通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门店、商业网点对新兴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运作机制尚属学习阶段,超前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消费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近几年我市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几年占全市的10%左右,从长期趋势看,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将呈继续扩大趋势。

二是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仍然落后。传统流通方式居于主导地位,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落后。

三是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城乡商业设施主要是依托原商业、供销、粮食、农业等部门改制后遗留的经营场所,从布局、构造上很难适用现

第四篇:留坝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留坝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十五”时期我县商品流通业充分发挥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流

通市场日益活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传统业态为主向现代业态为主转变开始形成,加速了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规模1、2007年底,全县从事商品零售商户713 家,批发10家,从

业人员1423 人,200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0312万元,2006年为 8799万元,2005年为7651万元,每年增长率超过10%,特点是非共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有商贸企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逐渐退出了市场;以传统业态为主向现代业态为主转变开始形成;城乡居民购买力稳步提高,消费热点和消费层次不断升级。

2、全县共有农资商品经营户 35 家,其中农资批发 15 家,主要经营商品为化肥、农药、农械、种子。

3、2007年,全县粮、油、肉、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

约26780吨,实现产值11235万元。

(二)我县流通现代化发展情况

1、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购买力和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商贾云集,市场活跃,品种繁多,价格平稳,购物方便的流通新局面

2、全县共有农贸市场 3 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8个,分别是

西洋参、无公害蔬菜、板栗、银杏、核桃、养猪、生态养鸡、养蜂专

业合作社(协会)。粮、油、肉、蛋、蔬菜、水果等产量较小,大部

分是农户满足自给。

3、农村商业网络建设正积极推进。依托商务部“万村千乡”

工程,为保障农民放心消费、方便消费、安全消费的要求,加快建立

新型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将连锁经营推向农村,目前“桃心岛”超市

已在我县建立农村连锁店30家。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市场建设滞后,缺乏能够带动

区域流通业发展的、有一定影响的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市场和商业零售

企业,连锁经营发展落后,目前县城仅有私营超市 5 家。企业规模

不大、辐射范围不广、影响力小,经济实力弱,缺乏竞争力,在开拓

新市场方面步履维艰。

2、连锁经营规模不大。尚未有一户商品流通企业建立现代物流

配送中心,各超市及其分店均自行进货,采购成本大,难以形成集中

采购优势,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3、商业网点布局不够科学,农村消费市场不够规范。农村市场

体系建设滞后,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农村消费水平低,商品质量

差,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城乡消费差距进一

步拉大。

4、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低,流通方式单

一、陈旧,人才匮乏、管理方式落后。

三、我县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思路

加快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结合我县产业特色,建设、启动各类专业市场,重点培育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超市,推行连锁经营,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发展。

1、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流通业的发展,离不开设施这个基本的平台,而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筹措资金的力度。一要通过多种手段招商引资,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二要通过拍卖、出让现有的流通设施,以资产换资金;三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的扶持和支持,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流通企业改组改制,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规模太小资源浪费的企业,采取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将资产向骨干龙头企业倾斜,一方面解决困难企业资产闲置浪费,另一方面解决优势企业资金和资产不足的问题,促进骨干企业的发展,实现规模扩张,引导优势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股份制等非公有制企业从事商品流通,为发展商贸流通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行为主体,提高流通企业的竞争能力。

3、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以连锁经营为切入点,推动我县流通业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要在完善连锁经营的基础上倡导和推广专卖、仓储式经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从事物流配送业,推进流通业从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转变,从日用消费品为主向综合经营的大流通转变,建设专业化经营的新型批发体系,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促进我县各种流通业态共同繁荣发展。

4、积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是加快商品物流网络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积极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资金参与我县市场建设,利用其资金、技术、设备将市场做大,保持我县内贸的持续发展。

5、各方大力支持,为流通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商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安排社会就业潜力大,但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慢。我县这几年之所以市场建设慢,主要的原因是投资者缺乏信心。因此,要促进我县流通业进一步发展,除政府要更加重视支持外,城建部门要在商网设施和市场建设的各项费用收取上给予减免;国土部门在土地使用政策上将国家有关支持流通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工商部门在市场管理费收取上给予最大优惠;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各自的工作上给予商贸流通业最大的支持,为我县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我县商贸流通业 “十一五”期间再上新台阶。

6、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监督。发挥商务部门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内贸企业的发展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认

真开展内贸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强化市场监督力度,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为促进我县商品流通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临泽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商贸流通业是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决定经济运行速度和效益,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及市场经济的成熟度。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扩大内需、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临泽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审视县情和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的基本思路,为全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如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是当前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多方投资、加强监管、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协调服务,使全县商贸流通业有了较快发展,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满足城乡群众物质生活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2、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产品产量,产加销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增加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化玉米制种、全省优质蔬菜生产、绿洲奶肉牛养殖、“金张掖红提”葡萄生产、红枣原产地保护“五大基地”,加快培育地方特色产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构筑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为商贸流通业提供了充裕的工农产品。止2012年底,发展设施农业4157亩,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2万亩,钢架大棚1.1万亩;发展高原夏菜7.2万亩,蔬菜生产面积达8.6万亩;新建奶肉牛养殖小区6个,新发展规模养殖大户1020户,肉牛饲养量突破20万头;发展设施葡萄1820亩,建成红提葡萄专业村10个,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1.2万亩,设施农产品总产达8.4万吨;玉米制种面积26.48万亩,产量11.7万吨;加工番茄面积3万亩,产量11.4万吨;果园面积11.7万亩,产量1.45万吨;生猪饲养量23.3万头,肉牛饲养量20.4万头,肉类总产量达 万吨。依托农产品资源,建成以玉米加工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4家,年加工转化玉米能力17万吨;以种子繁育加工为主的种子企业8家,种子加工能力达18万吨;以番茄加工为主的蔬菜加工企业1家,日处理番茄3000吨;以乳制品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处理液态奶3.6万吨,屠宰加工肉牛2万头;

数量成倍增长。结合流通领域民营化改制改革,改造建成临百、天鼎、天盛、兰新、金叶、百信、新时代等大中型超市和新合作百惠、天鼎、万佳、银先金贸步行街等购物中心,成为引领城镇居民购物消费的主要场所。结合城郊村改造,建成东关农贸市场、农机建材市场、小康路餐饮市场等专业市场,初步形成了东至工业开发区、南至乐民小区、西至沙河镇政府、北至兰新铁路的城区商贸流通业重要区域。结合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改造扩建了7个乡镇集贸市场,部分规划建设了商业功能区;改造建设标准化农家店150家,连锁配送店35家,镇村覆盖率达98%,基本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随着一批城镇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气、商气和文明程度,吸纳消费群体集聚。

4、建立健全流通服务网络,提升配套功能,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一是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人流、物流快速畅通。全县现有各类汽车1674辆,其中,客车122辆,货车1552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97.6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884万人公里;货运量166万吨,货运周转量7912万吨公里。二是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增长,资金流、信息流方便快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87.63万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1282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1.13%,全县移动电话用户84625户,互联网络用户6367户,100%的村配备了计算机设备,并实现了

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商业”的观念,没有把发展流通业放在与抓农业和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2、消费主体缺乏支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变化影响,部分骨干企业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工业经济正常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拉动消费需求不旺;

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收入较低,预期收入不明确,难以拉动消费总量的提升,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张;受地缘条件和商品品种选择性小等因素影响,购买力外流进而影响了本地消费的持续增长。

3、商业网点缺乏规划,重复建设问题显现。主要表现在:由于流通业放开较早,其发展受市场牵引倚重,而受政府规划指导倚轻,加之商业网点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着布局定位、流通业态和结构趋同的现象,造成商业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商贸资源分布不均匀,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小、散、多、乱”问题突出,城市分区功能定位不清,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

4、行业竞争能力较弱,城乡市场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县内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市场多为日用消费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不足;县内绝大部分农产品需外销,但尚未形成适应不同农产品特点的流通体系;县境内缺少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商品丰富、信誉高的大型综合市场,居民消费环境、和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围绕提升城市中心功能、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作用,科学制定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全县商贸流通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建好“两个车间”,即建好农产品和工业品“两个车间”,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为居民持续增收、增强购买力奠定基础。农产品生产方面,继续推进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做优做强农作物制种、轻工原料、特色果蔬和草畜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精品化”和“无公害”,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培育红枣、番茄、葡萄、肉苁蓉、高原夏菜、供港蔬菜六大品牌产品,建设“绿洲蔬菜之乡”、“绿洲瓜果之乡”。工业品生产方面,着力提升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矿产品和建材业,稳步发展精细化工业,推进煤炭资源开发。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围绕新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走“以质量培育品牌、以品牌占领市场”的路子,实现工业经济带动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促进工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互动发展。

打造“三条商贸流通线”:

一是依托正在建设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合理布局物流网点,配套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建设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

0

售、储存、加工一条龙服务,使名优产品形成规模并向生产基地发展。加强农资品牌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创建让农民“放心、称心、省心”的农资品牌,服务农业生产。

二是探索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支持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工业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引进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企业,发展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物流配送体系,促使全县商贸流通业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同时,强化划行归市管理,引导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发展连锁超市、品牌专卖和新兴物流业态。

三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结合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推动现有蔬菜、红枣、畜产品等市场的改造升级,不断扩大市场的辐射半径。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延伸经营链条,通过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采购和物流中心等方式,建立起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快捷流通渠道。积极开展农商对接,探索和推广“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社会化物流中心”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供销社在组织网络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优势,组

业逐步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是制定政策,健全机制。在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基础上,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在资金、土地、水电等方面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特别是对新办或整合提升的商贸企业,享受新办工业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奖励机制,对发展商贸流通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县委、县政府予以重奖,以促进商贸流通业做大做强。工商、公安、土地、供电、供水、城管、环保、质监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职责,共同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

三是完善设施,提升功能。改造商业设施,提升经营档次,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投入。县上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建设项目,财政、金融部门进行重点扶持。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结合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完善道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照明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形成“磁场效应”,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临泽。

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

415-

下载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精)[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促进衡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的调研报告(精)[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二五”期间,我县商贸流通业取得明显发展,为加快“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将......

    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汇报

    XX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汇报根据通知精神,我将XX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苏仙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

    苏仙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苏仙区作为全市“两城”建设的主战场和排头兵,抢抓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商贸......

    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

    按照局党组“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安排,我根据我工作上的初步了解,就我区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物流业和商贸流......

    加快商贸流通业特色发展调研思考

    **自古以来就是西北的商品集散地,旧有“水旱码头”、“商埠重镇”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商贸流通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的商贸流......

    关于六盘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六盘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李世雄〔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六盘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六盘水市商贸流通业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加快......

    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共5则)

    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的支柱,它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能够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正确认......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一、商贸流通业概述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