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休审批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第三版)目前最终(写写帮整理)
退休审批工作暂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退休审批工作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社部13号令)、《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意见》(津人社局发〔2011〕50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办理退休人员范围
(一)正常退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按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确定领取养老待遇地为我市,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下列人员可以在我市办理退休并按月享受养老金:
1、本市城镇户籍人员和农籍个体工商户;
2、在我市缴费期间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缴费的本市农籍人员;(并非退休当月,而是历史缴费期间都要满足这一条件)
3、在我市缴费期间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缴费满10年的外省市户籍人员;
4、在我市参保缴费满10年的外省市个体工商户
5、经市委或同级组织部门任命且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入的外省市户籍人员。
(二)后延退休 符合正常退休条件的下列人员,可在我市办理后延退休:
1、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之月,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需在用人单位或个人缴费窗口继续后延缴费至满15年的人员。
其中:2011年6月30日以前办理参保手续并缴费,后延缴费5年后仍不满15年的人员,可按照我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趸缴保险费至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其余人员应后延缴满15年后办理退休手续,不得趸缴。
2、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之月,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且由用人单位继续留用,在用人单位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三)提前退休
符合正常退休条件的下列人员,可在我市办理提前退休:
1、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具备当年度(4月初至转年3月末)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资格的人员,可以提前退休。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具备当年度(4月初至转年3月末)因病非因公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资格的人员,可以提前退休。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又与其他 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不得申请提前退休。
3、男年满55周岁、女管理岗年满50周岁、女操作岗年满45周岁,经市有关部门认定困难企业的军转干部,可以提前退休。
4、截至法院宣告破产之月,男年满55周岁、女管理岗年满50周岁、女操作岗年满45周岁,经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确认的计划内破产企业职工,可以提前退休。
二、办理流程
(一)告知参保人
用人单位应于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前告知本人,并要求其提供本人身份证、户籍薄以及一寸免冠照片等材料。
(二)单位申报
参保人员档案关系所在单位或存档部门应核实其退休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应于收到材料当月到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天津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储额及平均工资指数情况单》(以下简称《工资指数情况单》),填写《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由经办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同时携带申请人的身份证、户籍薄、档案、后延退休确认手续、特殊工种审核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审核表等有关材料向所在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申报。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农业户籍人员,其档案关系所在 单位或存档部门应在向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申报退休前,携带《工龄审定表》等有关档案材料,到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进行视同缴费年限复核,经复核无误后,向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申报退休。
(三)退休审批
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对申请退休人员的身份证、户籍簿、《养老保险手册》、《就失业证》、工龄审定表、历年缴费情况记录以及其他档案材料等进行认真核查。参保人员历年月平均缴费工资根据《天津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储额及平均工资指数情况单》确定。符合在我市办理退休条件的,由经办人员在《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上签字,并加盖社会保险专用章确认。参保人员的出生日期档案与公安部门核发的二代居民身份证记录相差一年以内的,以居民身份证纪录的日期为准;相差超过一年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严格审核、查清事实,原则上以较晚的出生日期为准。已离退休人员的出生日期仍以退休审批确定的时间为准。
对于跨省市流动就业且在本市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人员,由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初步审核后,报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具有我市户籍的需提供其历年缴纳养老保险费专用收据、工资收入凭证等材料;外省市户籍的,还应提供调出地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的任命决 定、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批准调入的工作接转手续等材料。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经办人在《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确认。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凭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后的《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办理相关退休手续。
对于2011年6月30日前参保缴费的本市农业户籍人员,累计满15年的,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其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可转回户籍所在区县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理退休手续。
三、待遇计发
1、正常退休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管理岗年满55周岁、女操作岗年满50周岁)之月,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按照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未及时办理的,退休时间以到龄时间为准,养老金按照达到退休年龄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至办理退休审批期间调整的养老金累计计算,退休审批前的待遇不予补支,其达到退休年龄后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予以退还。
2、因工作需要后延退休的人员,在其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管理岗年满55周岁、女操作岗年满50周岁)前30日内,填写《后延缴费申请确认 表》,由用人单位到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为其办理后延退休手续,并按整年度缴纳养老保险费。后延期满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按照后延期满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未及时办理后延退休手续的,退休时间以达到退休年龄时间为准,养老金按照达到退休年龄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至办理退休审批期间调整的养老金累计计算,退休审批前的待遇不予补支,其达到退休年龄后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予以退还。
3、因缴费年限不满15年后延退休的人员,直接在用人单位或个人缴费窗口继续后延缴费至满15年,后延期满当月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按照后延期满时的标准计算,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其中:2011年6月30日以前办理参保手续并缴费的人员,后延缴费5年仍不满15年的,一次性趸缴不足年限的保险费的当月办理退休手续。退休时间以趸缴时间为准,养老金按照趸缴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趸缴保险费至办理退休审批期间调整的养老金累计计算,退休审批前的待遇不予补支。
4、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后,经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具备当年度(4月初至转年3月末)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资格的,可以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核表》等材料,到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退休时 间以退休审批时间为准,养老金按照退休审批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
5、因病非因公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后,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具备当年度(4月初至转年3月末)因病非因公提前退休资格的,可以持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到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退休时间以退休审批时间为准,养老金按照退休审批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
6、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管理岗年满50周岁、女操作岗年满45周岁),经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当月持《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审批表》等材料,到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退休时间以退休审批时间为准,养老金按照退休审批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
7、计划内破产企业的职工,截至法院宣告破产之月,男性55周岁、女性管理岗50周岁、女操作岗45周岁以上的人员,经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后,持有关确认文件等材料到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养老金和退休时间以退休审批时的标准确定,并自退休审批次月起发放。
四、工作要求
1、各单位和存档部门要对申请人员的情况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如实申报。不得为非本单位人员以及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申请办理参保登记,不得为非本单位人员申报退休。
2、各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为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对于跨省市流动就业、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因病非因公提前退休等需要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确认的,要认真进行初审把关,及时报送相关材料。不得为违规参保缴费、违规转入养老保险关系等不符合在我市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关系转入人员的审核、严格把关,对于违规转入人员及时予以清退。参保人员退休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如实提供相关的缴费工资情况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并依据区县或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的退休审批决定,按时支付养老待遇。
五、其他
本暂行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民办学校审批管理办法与设置标准(暂行)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学校
审批管理办法与设置标准(暂行)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结合我区民办教育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合法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学、民办初中、民办高中、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他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第三条 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并经审批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批准。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
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公办学校依法享有举办者权益,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的管理义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第四条 设立民办学校应当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需求,具备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国务院和自治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批准权限审批。
第五条 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并基本达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
第六条
设立民办学校分为筹设和设立两个阶段。经评估未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可以申请筹设。
申请筹设民办学校的,投入的办学资金可分期到位,首期达到30%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批准筹设。筹设期一般不得超过三年,筹设期内不得招生。筹设期超过三年仍未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筹设期自行终止。仍要举办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第七条 申请筹设民办学校,申办者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需报送以下材料:
(一)筹设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建设方案、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办法等;
(二)举办者的基本情况材料及证明文件;
(三)办学资金来源、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 2 权;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的有效证明文件;
(四)学校的建设规划;
(五)举办学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审批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民办学校,举办者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向审批机关报送以下材料:
(一)设立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管理使用办法等;
(二)学校章程。实行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的民办学校,须报理事会或董事会章程和组成成员名单及资格证明文件,实行其他决策制度的学校须报相应的材料和组成成员名单及资格证明文件;
(三)校长、副校长、教师及财会人员的名单和资格证明文件;
(四)本办法第七条
(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材料。
第九条 批准筹设的民办学校应当在三年内申请正式设立,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材料和筹设情况报告。
第十条 民办学校的审批管理权限,应按照国家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审批管理权限执行。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由旗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管理;
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含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本盟市招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管理;
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以及面向全区招生的教育培训机构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管理。
民办教育机构审批后,应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校由自治区或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学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或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转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主要以公办为主。旗县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与举办者签订协议,委托其承担部分义务教育任务。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应当根据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数量和当地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拨付 4 相应的教育经费,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第十一条 以民族语授课的民办学校,以及农村牧区申请设立民办学校的,在审批时应适当降低初设条件。
第十二条 申办单位或公民个人每年应在年底前向审批机关报送申办报告,填写申请登记表,审批机关应于次年四月份前作出审批结论。
审批办学机构原则上一年审批一次。
第十三条 审批机关应在受理申办者申请一个月内,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并在受理申办材料三个月内组织专家组对申办者的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形成考察报告,提出专家组评估意见。
审批机关根据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和本地区民办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同意设立或不同意设立的意见,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按照规定的时限将是否同意设立的决定书面通知申办者。
经正式批准设立或批准筹设的民办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办学许可证或筹设批准书。
第十四条 民办学校的冠名必须规范,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应体现学校性质、地域、所设专业等特征。
第十五条 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当年开始招生。三年内未招生的学校,审批机关应当收回民办学校办学 5 许可证,取消其办学资格。
第十六条 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民办学校对社会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如与备案内容不符,审批机关可视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参照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通知》(内教发展字„2008‟19号)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依法制定民办中小学设置补充规定。盟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民办幼儿园设置的补充规定。
第十八条
新的标准实施后,各级审批机关应按新的规定审批民办学校。已经审批设置的各类民办学校应在二年内达到相应的设置标准。二年后经年检评估未达到新的设置标准的学校,应当依法取缔。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5年3月30日公布的《内蒙古自治区民办学校设置标准与审批办法(暂行)》同时废止。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
2.内蒙古自治区民办中小学校设置标准
3.内蒙古自治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4.内蒙古自治区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设置 标准
5.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并 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民办幼儿园。
第二条
举办幼儿园必须建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第三条 设置民办幼儿园,须配备品德高尚、有从事幼教工作5年以上经历,具有幼儿师范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园长,且年龄不超过70岁。
第四条 有与办园规模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应具有幼儿师范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并具有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
第五条 幼儿园应根据办园规模,配备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第六条
幼儿园应具有与保育、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寄宿制幼儿园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000平方米。
第七条 应达到大、中、小三个班以上的办园规模,并按幼儿年龄段合理分班。大班人数应不超过35人,中班人数应不超过30人,小班人数应不超过25人。
幼儿人均室内活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并有相应的户外活动资源。
第八条 幼儿园应设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单独儿童厕所、保健室、隔离室和办公用房等,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供餐的幼儿园,厨房应符合卫生标准。
幼儿园还应单设音乐室、游戏室、体育活动场地和家长接待室等。寄宿制幼儿园还应设浴室、洗衣间和教职工值班室等。
第九条 配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桌椅,并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颁布的《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的要求。
配备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乐器、体育器材,并符合原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的安全、卫生要求。幼儿读物人均5册以上,并适时更换。
第十条 有满足需要的幼儿园保健医疗卫生器械。第十一条 设置民办幼儿园须有稳定的办园经费来源。举办者在扣除用地、建筑、设备设施等投入外,还应有能保证幼儿园正常运转的流动资金。
附件2: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中小学校设置标准
第一条 设置民办中小学校,须配备有较高思想政治素 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教育工作、团结协作的专职领导班子。民办中小学校校长应具有相关办学层次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管理经验,能专职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且年龄不超过70岁。
民办小学的校长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民办初中的校长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5年以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民办高中的校长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5年以上从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第二条 民办中小学校应配备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和工作人员的配备,可以参照公办中小学的标准执行。
民办中小学校办学的运转资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少于50万元,高中阶段学校不少于100万元。
第三条 设置民办中小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设施、电教设备、图书资料和少先队活动器材应当达到自治区三类以上标准;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设备的配备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第四条 民办中小学校,在设置规模、用地与建筑设施,教学、办公及生活设备,学校教育辅助中心等方面应符合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通知》(内教发展字„2008‟19号)文件要求。
附件3: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第一条 设置民办中等职业学校,须配备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职业教育、团结协作的专职领导班子。校长应具有从事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校长及教学副校长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长年龄应不超过70岁,能坚持在校日常工作。
第二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须建立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机构及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有基本的办学规模。经正式审批的民办中等职 业学校当年开始招生,二年后在校生人数不少于500人,开设专业不少于5个。
第四条 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应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3。专业课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应不少于30%。所有专任教师均须具有教师任职资格。
第五条 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设施。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无危房、简易房。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有满足师生就餐、住宿需要的食堂、宿舍。
第六条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20册,报刊、杂志30种以上。有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
第七条 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设置标准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以及校内实习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第八条 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第九条 对体育、艺术等特殊类别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符合第七条要求,其办学规模及相应办学条件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十条 设置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日常教学、行政办公、生活保障等经费,须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保证。拟设学校除应具备上述第一至第九条规定的办学条件,还应有不少于100万元的启动运转资金。
第十一条 学校举办者自行建设校舍有困难的,允许租借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符合本标准第五条要求的土地、房 13 屋从事教学活动。租用的校园和校舍必须配套,校舍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条件,并须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运动以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的需要,租借期限应不少于3年。
附件4: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非学历 高等教育机构设置标准
第一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配备专职校长。校长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具有5年以上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历,组织管理能力较强;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校正常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
第二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至少配备2名专职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其中负责教学领导的副校长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高校工作经历,熟悉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根据学校性质,设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的机构负责人,并 15 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教学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工作经历;财务会计人员应具有会计岗位任职资格。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须配备符合课程设置需要,专业对口的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教师数量应与学校专业设置数量、在校生规模相适应;
(二)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教师任职资格;
(三)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1/3,但最低不少于10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应不少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
(四)每个专业应至少配备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人。主干课程应配备具有讲师以上职务的教师任教。技能课应配备双师型教师。
第五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首次招生专业应在3个以上,二年后在校生规模应不少于300人。建校3年后,招生专业应不少于5个(通过年检或专项评估予以确认)。
第六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应具有与学校 16 专业设置、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固定的、独立的校园和校舍。校园占地面积不得少于15亩(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不得少于15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生均不得少于10平方米。举办者自行建设校舍暂时有困难的,可允许先行租赁校园和校舍,租赁的校园和校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租用的校园和校舍必须配套,并须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运动以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的需要;租用校园、校舍面积不得低于上述标准要求;
(二)租用期限不得少于一个学习周期(3—5年)的要求;
(三)不得租用住宅公寓、商业用房、公务用房等不适宜办学使用的房舍办学;
(四)租赁校舍不得有安全隐患,符合国家校舍安全标准要求。
第七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配备与学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需的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总值要求理工科专业应在200万元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00万元以上。属于完全新设立的学校,可以准备等量资金,待正式批准后投入使用;属于现有其他类型民办学校升格成立的,其原有可以利用的仪器设 17 备,经过资产评估后可以列入本设置标准对仪器设备总值要求之中,其不足部分仍应补充到位,方能视为符合设置标准。
第八条 设置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必须保障学校正常教学、行政办公、后勤服务等经费的需要,投入必要的启动运转资金,其数额应不少于200万元(不包括为购置仪器设备准备的资金)。
第九条 本设置标准中规定的专业数和办学规模,包括学校进行的高等层次的自考助学、合作办学、联合办学所开设的专业和招收的学生数。
附件5:
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短期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语言培训等一般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第二条 设置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须配备品德高尚、有从事教育工作5年以上经历,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担任校长,且年龄不超过70岁。
第三条 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不少于5人。专业课教师的聘任应与专业设置相符。教师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并具有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实习指导老师。
第四条 应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务负责人应具备与培训层次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务,熟悉教学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应具有会计岗位资格证书。
第五条 应有相对独立、安全、固定的校舍。生均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分别不少于3平方米和5平方米。
举办者自行建设校舍确有困难的,可先行租赁校园和校舍,租赁的校园和校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租用的校园和校舍必须配套,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训等各方面的需要;
(二)租用期限不得少于3年;
(三)不得租用住宅公寓、商业用房、公务用房等不适宜办学使用的房舍办学;
(四)租赁校舍不得有安全隐患。
第六条 有基本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的设施设备。其中外语教学必须有语音室1间,配备20个以上语音设备。电脑教学的电脑室必须配备30台以上电脑。
第七条 设置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须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启动运转资金一般不少于50万元。
第三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审批工作规程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审批工作规程
为准确贯彻国家及省的退休政策,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审批工作,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帮助各级工资业务人员更好地掌握退休政策和审批程序,现将国家和省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及退休费待遇的政策规定分类摘录归纳,结合退休审批的程序,形成退休审批工作规程。
根据人事局的工作职能,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的工资福利退休审批以及退休待遇的核准,非在编人员不列入范围。
一、国家机关公务员(含参照、依照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
1、单位提供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核定身份、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
(1)核定公务员身份。依据经人事部门(组织部门)审批的公务员审批表(参照公务员审批表)核定公务员身份;
(2)审核出生年月、年龄。根据个人人事档案的记载,审核退休审批表出生年月填写的准确性。根据档案记载的个人阳历出生年月为依据填写《退休审批表》,如档案中出生年月记载有多处不一致现象,按照中组部组通字[1990]24号文件规定,以干部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同时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提供档案以外的更早的原始材料,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可作为核准的参考材料;
(3)核准参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年限。依据档案中招工登记表、入伍登记表、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审批表、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套改审批表核准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的计算按照年头减年尾加一的办法计算到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年份。如工龄有间断,按实际间断的时间扣减。如某公务员1968年9月工作,2004年2月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工龄无间断,则其工作年限为37年。
(4)核准退休时间
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休:
a、男满60周岁和女满55周岁; b、丧失劳动能力的;
c、工作年限满30年或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本人申请,单位和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单位应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提前退休)审批手续,退休审批手续应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批准提前退休、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通知单)的次月办理,并于办理退休审批手续的次月享受退休费待遇。
2、核定计发退休费工资基数
国家公务员工资构成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综合补贴、警衔津贴(政法委工作人员津贴)。(1)当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时间办理退休手续时,首先必须核准《退休审批表》上计发退休费的各项工资基数,均必须与其在职时经人事部门审批的最后一次工资审批表上工资项目相一致;(2)根据省人事厅1999年1月26日《关于级别工资正常晋升中有关问题的补充答复口径》规定,如其在1993年工资改革时已达到所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且1993年以来职务未有变化,历年考核结果都在称职以上,可在其办理退休手续的当月增加一级级别工资并计入计发退休费基数;
(3)根据省人事厅1999年1月26日《关于级别工资正常晋升中有关问题的补充答复口径》规定,对退休前考核年限尚不足5年的人员,可在其退休时,按每满一年的考核年限相应增加五分之一级差的级别工资,计入计发退休费基数;
根据上述第(2)、(3)两条规定,部分公务员退休时级别工资的基数 与其在职时的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如某男性公务员,1944年3月出生,1963年12月工作,1993年9月任正科至今,历年考核均为称职。2004年3月在职时最后一月的级别工资为倒二级458元,而确定其计发退休费基数时,级别工资将有变化。根据上述第(2)条规定,可增加一级级别工资的级差59元;根据上述第(3)条规定,可增加2/5级差的级别工资(2003、2004两年考核结果未使用)59×2/5=23.6元。这样,其级别工资计发退休费基数为:458+59+23.6=540.6元。
3、核定计发退休费比例
根据国办发[1993]85号文件规定,国家公务员按规定办理退休,在核定退休费待遇时,工资构成中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警衔津贴(政法委工作人员津贴)须按国家规定的计发退休费比例打折计发,而工龄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岗位津贴和综合补贴均全额发放。退休费的计发比例为: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5年的,按88%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2%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75%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6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不满10年的,按40%计发;
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还可提高一定的退休费比例:
(1)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的,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复员转业军人,并保持荣誉的,可以提高15%;
(2)
获得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复员转业军人原在部队获军以上单位批准荣立特等功或一等功一次的,并保持荣誉的,提高10%,两次以上的,可以提高15%(3)
****年以前省委、省政府颁发奖状(证书)的各系统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年以后省各工作部门(系统)报经省政府批准,经省人事厅审核参与的系统综合性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一至两次的,可以提高5%,三次以上的,提高10%;
(4)
复员、转业军人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授予二等功两次及其以上的,提高5%;
(5)
符合计划生育条例,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可以提高5%;(6)
长期在青海、西藏及边远三线艰苦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工作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以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可以提高10%;
(7)归国华侨,工龄满30年的,可补足原工资标准,即退休费比例为100%;
(8)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在国家现行规定的最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标准上提高5%,即公务员为93%;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并饮食起居完全不能自理的,提高10%;这里的因公(工)致残退休是指退休的原因是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根据以上条件提高标准后的退休费总额,均不得超过本人退休前的原工资总额,即提高后的退休费比例不得超过100%。
按照省人事厅的要求,在认真执行提高比例标准时,要严格履行奖励证件的审核和报批制度,上述1-4条均须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获得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增加退休费比例审批表》,并携带获奖证书原件、表彰决定及复印件由市人事局审批(此项业务现已进入市行政审批中心,由人事局窗口审批,遇有疑难情况由窗口与公务员管理处研究处理);第(5)条市直单位由区计生局审批,办理退休手续时须提供区计生局同意增加比例审批表;第(7)条由市侨办负责审批;第(8)条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伤残鉴定通知单。
二、国家机关行政附属编制人员(含参照、依照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职)
1、单位提供退休(职)人员人事档案,核定身份、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
(1)核定行政附属编制身份。依据劳动部门招工登记表或机关行政附属编制审批手续核定人员身份;(2)审核出生年月、年龄。根据个人人事档案的记载,审核《退休(职)审批表》中出生年月填写的准确性。根据档案记载的个人阳历出生年月为依据填写《退休(职)审批表》,如档案中出生年月记载有多处不一致现象,依照中组部组通字[1990]24号文件规定,以个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同时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提供档案以外的更早的原始材料,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可作为核准的参考材料;
(3)核准参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年限。依据档案中招工登记表、入伍登记表、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审批表、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套改审批表核准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的计算按照年头减年尾加一的办法计算到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年份。(4)核准退休(职)时间
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机关行政附属编制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休:
a、男满60周岁和女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b、男满50周岁和女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c、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机关行政附属编制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职:
a、男满60周岁和女满50周岁,连续工龄不满10年; b、男不满50周岁和女不满45周岁,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单位应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退职)审批手续,退休(职)审批手续应于到达法定退休(职)年龄(或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通知单)的次月办理,并于办理退休(职)审批手续的次月享受退休(职)费待遇。
2、核定计发退休(职)费工资基数
国家机关行政附属编制人员工资构成为:职务(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工人奖金、职务(岗位)津贴和综合补贴。
(1)当机关行政附属编制人员达到国家规定退休(职)时间办理退休(职)手续时,首先必须核准《退休(职)审批表》上计发退休(职)费的各项工资基数,均必须与其在职时经人事部门审批的最后一次工资审批表上工资项目相一致。
3、核定计发退休(职)费比例
根据国办发[1993]85号及省人事厅苏人函(2002)308号文件规定,机关行政附属编制人员按规定办理退休(职),在核定退休(职)费待遇时,工资构成中的职务(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和工人奖金须按国家规定的计发退休(职)费比例打折计发,而职务(岗位)津贴和综合补贴均全额发放。
(1)符合国发(1978)104号及国办发[1993]85号文件规定办理退休的,其退休费的计发比例为: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还可提高一定的退休费比例:
a、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的,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复员转业军人,并保持荣誉的,可以提高15%;
b、获得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复员转业军人原在部队获军以上单位批准荣立特等功或一等功一次的,并保持荣誉的,提高10%,两次以上的,可以提高15% c、****年以前省委、省政府颁发奖状(证书)的各系统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年以后省各工作部门(系统)报经省政府批准,经省人事厅审核参与的系统综合性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一至两次的,可以提高5%,三次以上的,提高10%;
d、复员、转业军人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授予二等功两次及其以上的,提高5%;
e、符合计划生育条例,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可以提高5%; f、长期在青海、西藏及边远三线艰苦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工作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以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可以提高10%;
g、归国华侨,工龄满30年的,可补足原工资标准,即退休费比例为100%;
h、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在国家现行规定的最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标准上提高5%,即公务员为93%;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并饮食起居完全不能自理的,提高10%;这里的因公(工)致残退休是指退休的原因是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根据以上条件提高标准后的退休费总额,均不得超过本人退休前的原工资总额,即提高后的退休费比例不得超过100%。(2)根据国发(1978)104号、国办发[1993]85号及省人事厅苏人函(2002)308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其退职费的计发比例为: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60%计发。
根据省人事厅苏人函(2002)308号文件及具体问题的答复口径规定,第(1)条中的a—g七项关于获得政治荣誉、高级专家、高原(海拔3500米)待遇、归侨待遇及独生子女待遇提高退休费比例只针对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所以退职人员均不列入享受范围。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职)
1、单位提供退休(职)人员人事档案,核定身份、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职)时间
(1)核定身份。属于干部身份的人员,依据人事部门(组织部门)干部审批表、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登记表、转业干部转业审批表核定;属于工人身份的人员,依据劳动部门的招工登记表核定(工人身份执行职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的,仍列入工人身份范围)。(2)审核出生年月、年龄。根据个人人事档案的记载,审核退休(职)审批表出生年月填写的准确性。按照档案记载的个人阳历出生年月为依据填写《退休(职)审批表》,如档案中出生年月记载有多处不一致现象,按照中组部组通字[1990]24号文件规定,以个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同时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提供档案以外的更早的原始材料,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可作为核准的参考材料;
(3)核准参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年限。依据档案中招工登记表、入伍登记表、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审批表、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套改审批表核准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的计算按照年头减年尾加一的办法计算到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年份。
(4)核准退休(职)时间
根据国发[1978]104号、省人事厅苏人八(1992)13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休:
a、男满60周岁和女干部(及评聘在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并执行相应工资标准的女性工人身份人员)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b、女性工人身份,在工人岗位工作,并执行工人工资标准的人员,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c、男满50周岁和女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d、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e、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其中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年限累计满10年的、从事其他有害健康工作年限累计满8年的,个人申请,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职:
a、男年满60周岁和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不满10年;
b、男不满50周岁和女不满45周岁,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单位应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职)审批手续,退休(职)审批手续应于到达法定退休(职)年龄(或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通知单、劳动及人事部门出具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表)的次月办理,并于办理退休(职)审批手续的次月享受退休(职)费待遇。申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须实行“公示制度”,在单位公示10天,无异议后方可申报。
2、核定计发退休(职)费工资基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身份性质及工作岗位,分为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类。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构成为:职务工资、津贴(活工资)、职务(岗位)津贴和综合补贴;工人工资构成为:技术等级工资、津贴(活工资)、职务(岗位)津贴和综合补贴。津贴(活工资)是根据单位性质,通过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乘以一定的比例运算得出的,比例的确定为:全额拨款单位为30%,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单位为40%。
(1)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时,首先必须核准《退休(职)审批表》上计发退休(职)费的各项工资基数,均必须与其在职时经人事部门审批的最后一次工资审批表上工资项目相一致,其中津贴按上述规定比例运算。
3、核定计发退休(职)费比例
根据国办发[1993]85号及省人事厅苏人函(2002)308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规定办理退休(职),在核定退休(职)费待遇时,工资构成中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津贴(活工资)须按国家规定的计发退休(职)费比例打折计发,而职务(岗位)津贴和综合补贴均全额发放。
(1)符合国发(1978)104号及国办发[1993]85号文件规定办理退休的,其退休费的计发比例为: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提高(降低)一定的退休费比例:
a、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生产)者称号的,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复员转业军人,并保持荣誉的,可以提高15%;
b、获得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复员转业军人原在部队获军以上单位批准荣立特等功或一等功一次的,并保持荣誉的,提高10%,两次以上的,可以提高15% c、****年以前省委、省政府颁发奖状(证书)的各系统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年以后省各工作部门(系统)报经省政府批准,经省人事厅审核参与的系统综合性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一至两次的,可以提高5%,三次以上的,提高10%;
d、复员、转业军人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授予二等功两次及其以上的,提高5%;
e、符合计划生育条例,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可以提高5%; f、长期在青海、西藏及边远三线艰苦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工作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以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可以提高10%;
g、归国华侨,工龄满30年的,可补足原工资标准,即退休费比例为100%;
h、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在国家现行规定的最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标准上提高5%,即公务员为93%;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并饮食起居完全不能自理的,提高10%;这里的因公(工)致残退休是指退休的原因是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i、根据苏教人(90)22号、苏教人(1993)61号、苏教人(1997)49号文件规定,在教育岗位上退休,执行大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工资标准,教龄满30年,以及教龄满20年、确因工作需要从事其他教育工作累计满30年的人员,享受100%退休费比例;教龄满25年的女教师,享受100%退休费比例; j、根据苏政发(1986)195号文件规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特等、一等、二等奖的高级专家可提高15%退休费比例;
k、根据苏政发(1986)195号文件规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三等、四等奖的高级专家可提高10%退休费比例;
L、根据苏政发(1986)195号文件规定,获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奖的高级专家可提高10%退休费比例;
m、根据苏政发(1986)195号文件规定,获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四等奖的高级专家可提高5%退休费比例;
n、根据苏政发(1986)195号及苏人通(1999)53号文件规定,在本地区、本系统生产、科研、文教、卫生等方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0年并作出显著成绩的高级专家,可提高5%退休费比例; o、根据苏人八(1995)8号文件规定,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在县、乡两级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0年,其中必须在乡镇(不含县政府所在镇的县及县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间不少于20年(女性25年,其中在乡镇不少于15年),并在县或乡级推广岗位退休的,可享受100%退休费比例;
p、根据苏人险(1994)12号文件规定,合同制职工(含劳动合同制工人、非在职人员中聘用的干部、197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计划内临时工、乡镇聘用制干部),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参照国家和省对固定职工同等的退休待遇执行;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按低于同等固定职工10个百分点的退休费待遇执行。
上述获得两种及其以上荣誉而提高退休费比例的,可按其中最高一种办理,不能累加,提高后的退休费比例不得超过100%。
(2)根据国发(1978)104号、国办发[1993]85号及省人事厅苏人函(2002)308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其退职费的计发比例为: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加未计算工龄的大专及其以上学习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60%计发。根据苏人险(1994)12号文件规定,对于知识分子家属“农转非”安排为合同制职工的,其缴费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按本人在职时最后一个月工资标准的40%按月发给; 根据省人事厅苏人函(2002)308号文件及具体问题的答复口径规定,第(1)条中的a—o项关于获得政治荣誉、高级专家、高原(海拔3500米)待遇、归侨待遇及独生子女待遇等提高退休费比例只针对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所以退职人员均不列入享受范围。
第四篇:退休管理办法(推荐)
退休管理办法
一、为了加强公司的员工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员工,并本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养老政策的原则,特制订本办法。
二、公司坚决按照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员工退休、退职手续。
三、国家法定的企业员工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四、公司员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公司将自动停止社保的缴纳。社保在公司的,由公司人事部负责办理退休手续;社保不在公司的,自行办理退休手续,公司的资料可由人事部协助提供。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周年的,办理手续时个人自行补齐年限,便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五、办理完退休手续后的员工为退休人员,即与公司自动解除劳务关系。
六、男超过60周岁,女超过50周岁的已退休员工,有意继续在公司上班者,书面申请至人事部,由人事部组织相关领导审议。
七、公司返聘的员工,薪酬按双方约定协议支付。享受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同时也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返聘的员工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及自身健康情况而定。
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西安华傲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0月9日
第五篇:加班费管理办法(暂行)
加班费发放管理办法
为规范加班费的管理,进一步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结合分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工作必需原则
加班应以分局工作必需为前提,即必须是为了完成公司安排的指令性、突击性工作或专项工作而需在国家法定休假日加班的。
(二)从严控制原则
为确保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同时避免因加班管理不善而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加班前首先由班组长申报,核准需要加班人数、工作量及加班时间,然后由公司审批,同时核准加班费,在加班程序上从严把关。
二、具体规定
(一)加班范围
凡因完成局安排的指令性、突击性任务或专项工作,而必须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须经履行有关申报、审批、核定程序,可计加班。
(二)非加班范围
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基础上,可采取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下列情况不属于加班范围:
1.为完成本职工作和职责范围内的常规工作而延长工作时间或在双休日工作的不另计加班; 2.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为完成本职工作和正常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而在上班时间以外工作的,不计加班。
(三)法定加班时间及加班费计发标准
1.法定加班时间为: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加班起止时间与折算:加班工作时间按正常工作日时间执行,自3小时开始起计,加班3—5小时,计加班半天;加班6—8小时,计加班1天。
加班期间由值班人员电话或实地查岗,发现加班期间脱岗、擅自离岗或电话联系不上等情形的,按2-(2)扣罚标准执行。
2.加班费计发标准:
加班费计发标准实行重奖重罚原则,原则上在局加班费正常核发标准的基础上,每位加班人员每天再分别加20元。
(1)公司加班费计发标准:加班费=岗位工资/21*3*0.7+20元(2)加班期间出现脱岗、擅自离岗、电话联系不上或接到用户 用邮需求,半小时以内不上门揽收,每发现一次扣罚50元;出现脱岗、擅自离岗、电话联系不上或本人故意延长投递时间,不严格按照投递时限、投递深度投递,每发现一次扣罚50元;管理支撑人员擅自脱岗、加班期间工作不作为,造成业务大量积压,影响工作效率的,扣罚50元。(3)法定节假日工作期间,发生一起用户有理由申告、投诉的,扣除直接责任人所有加班费;造成损失的,另行处理。
三、加班审批与加班费核发程序
1、在加班派工前,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填写“申请表”,呈报局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加班费由局公司指定专人按上报人数到局领取局加班费总额,然后根据局具体加班人员按照加班费计发标准分别核发(加班考核情况由当日值班人员提供)。
四、加班管理要求
1、公司各部门须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优质高效的开展各项工作,严禁将正常上班时间应完成的工作随意拖延到节假日加班完成;若出现在正常上班时间因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不善,延误了工作而加班的,不算加班,按工作失误论处。
2、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严禁虚报,避免漏报;加班若出现虚报、漏报情况由上报人员负责。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解释权属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