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0-3岁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国外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早期教育决定幼儿的未来,也被称为一个人受教育的关键期。
①美国: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开始。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的结果。作为一个专门为贫困家庭儿童设置的早期教育方案,开端计划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当时,联邦政府出向贫困宣战的政治需要促成了开端计划的诞生。开端计划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为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早期教育提供直接援助的项目。
②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发展有关的社会变化有以下几点子:(l)由于女权运动与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妇女不参加工作,家庭收入则难以维持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母亲加入劳动力队伍。(2)美国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造成了以核心家庭为主.以及许许多多的单亲家庭。(3)高层公寓和楼房夺去了儿童的玩耍场地,同时家庭的电气化和自动化又使儿童失去了探索的机会。(4)计划生育使家庭人口减少,幼儿缺少伙伴。(5)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研究证实,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对幼儿(尤其是处境不利的幼儿)具有长期和积极影响。上述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了美国早期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导致了新的早期儿童教育。60和70年代美国重视早期儿童教育还主要体现于幼教界本身,80年代以来由于早期教育观念的更新,联邦和各州政府亦加入重视早期儿童教育的行列。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形式多样,除了幼儿园、保育学校和日托中心外,60年代增加了“先行教育”计划、日托之家和复兴的蒙台梭利学校。最近几十年来又发展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教育计划.此外,根据美国幼教界对早期儿童教育所下的定义,小学低年级也属于早期儿童教育范围。以上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幼儿教育构成了较为松散的早期教育体系。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另一,种类型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是日托中心.它是曾经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类幼教机构。美国另一种新的幼儿教育形式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与日托之家不同,这种教育计划在儿童自己家里进行,以儿童父母为主要对象。
美国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普及了幼儿园教育,3一4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也接近普及。美国早期儿童教育迅速普及的一个基本经验是,建立幼儿教育市场。它包括私立幼儿园、私立保育学校、私立日托中心,尤其是日托之家。美国公立前幼儿园教育机构只接受25%的适龄儿童(主要是贫困儿童)忽,其余75%的4岁以下的幼儿都在私立幼教机构。联邦和各州政府制定了私人开办幼教机构的条例,规定了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资历、收托的规模、教师与儿童的比例、场地面积及设备、营养卫生条件、保险项目(防火、防盗、事故安全等)等等。凡私人开办幼教机构,只须向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即可开办户幼儿教育市场的建立,既满足了家长和儿童对早期教育的需求,又 ①②摘自http/www.xiexiebang.com 国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解决了政府发展幼儿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为普及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作出了贡献。
美国政府还颁布了许多早教项目,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
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该计划得到了当时美国总统的支持。HIPPY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等。在美国,老师认为交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英国:社区儿童中心免费提供多样服务
EYFS是英格兰政府以“给父母最好的选择、给幼儿最好的开始”为宗旨,提出的一个早期教育方案,此方案在2008年9月被正式纳入英格兰的法制中。EYFS的目标是:给所有0-5岁的幼儿提供一个连续的发展与学习体系,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将来成为身心健康、拥有安全感、成功和快乐的人。
英国政府很重视5岁以下孩子的学前早期教育,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务,出生到5岁,宝宝可以加入各个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妈妈也可以参加各种育儿的论坛和培训,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如果3岁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自己付费,一个月大约1000多英镑。
由社区、幼儿园、教会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心,只要是你有时间、有精力,几乎每天都可以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这样的组织大多是免费的,有的收费在1-2英镑,这笔钱算是捐给慈善机构的,他们同时免费提供茶、咖啡给妈妈们,还会在休息的时候分给孩子们饼干和饮料。
在社区活动中心,每天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参与。集体时间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剩余时间为自由活动。每天上午免费开放给每位小朋友,下午为课后辅导。分为室内活动区、室外活动区,那里的玩具应有尽有。
①① 摘自360择校网《国外早期教育史怎样的》 新西兰:教育从出生开始。1972年开始从事婴儿成长跟踪。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儿发展与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经有82%的3至4岁的儿童加人了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秘鲁:成立“娃娃之家”。建立了3岁前的“娃娃之家”工程,专门对3岁前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加纳:教育儿童不能等待。加纳有一个以《儿童不能等待》为题的O一6岁儿童发展计划,对该阶段的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该计划已经列人国家行动计划。加拿大:动手为尚 不提前教授写字和计数
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加拿大的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若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日本 :培养独立人格 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从家长到早教学校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你会发现在日本,孩子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导。虽然和西方的亲子互动式早教理念上有些差别,但日本的独立人格培养也确实为日本跻身世界顶尖国家起到很大作用。即使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而这些习惯都是从早教学校就开始培养的。从上面的几个国家来看国外在很早之前就很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而且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支持早教。
①在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观中,普遍认为孩子越天然越好,我们的观念正相反,认为加工得越多越好。西方教育注意保护儿童所特有的非成人的思维空间,使儿童能利用这个空间来发展创造力。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儿童所具有的非成人的思维空间是儿童特有的思维优势,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良好条件。早期教育在发达国家内容丰富,不仅包括语言、运动、认知、感知,而且包括性格、品德、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教师以增加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为重,鼓励幼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由思维、自由联想,提高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发达国家的儿童 ① 摘自西华师范大学 张志刚 康翠 《中外早期教育差异及其启示》 教育观强调,儿童的成长主要来源于亲身实践,应该鼓励儿童在尽可能多的早期实践中感知世界、接受知识,并从内部而不是外部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西方人注重多样化的个人价值,因而他们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鼓励儿童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并用个性人的表现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总结国外早期教育的几大发展趋势:
(1)以婴幼儿为本,关注成长在早期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先坚持以婴幼儿为本,以婴幼儿为中心,维护婴幼儿的尊严,尊重和保护婴幼儿的权利;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扩大0~3岁早期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质量;关注每一位婴幼儿的成长,尤其是对弱势婴幼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早期教育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婴幼儿成长需要,各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服务从被动地适应教育服务对象需要转变为主动地满足教育服务对象需求,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和持续的优质服务。
(2)服务综合化和多元化0~3岁婴幼儿的教养服务方式和服务机构都十分丰富,既有机构式的也有家庭式的,既有短时的看护也有正式的教养,这样父母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教育的内容也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可以为各种有特殊需要的服务对象与社区,以及社区中每一名婴幼儿和家庭的需要做出方案。特别重视发挥非政府机构的作用,提供更加灵活、富有弹性和有效的综合化服务。(3)托幼机构、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托幼机构十分重视家长工作,坚持把对家庭的支持及指导家长工作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关注婴幼儿是否受到教育,也关注家长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同时还强调社区的积极参与,调动社区中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真正做到家庭、、社区的三者结合,实现托幼机构、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
(4)注重跨专业、跨领域合作,为婴幼儿及家庭提供包括卫生、教育、职业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早期教育服务全球网表示,以家庭为基础,努力推进有利于婴幼儿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高质量的、便利的社区服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利用并开发各项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加强社区服务网络建设,使家长就近可以得到便捷的服务。
(5)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促进发合作与发展组织(ECD)的教育政策分析指出:“发展是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期教育的资金投入也已成为国外早期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第二篇:国外儿童早期教育相关网站
国外儿童早期教育相关网站
1.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教育委员会网站:(有幼儿教育与看护主页,关于强势开端计划的材料,各个国家早教相关材料及网站)http://;
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玩具图书馆[/B]网http://
14.英国儿童早期基础阶段网(一种教育方案):http://www.xiexiebang.com/search.php?q=italy
16.英国教师网:http://www.teachernet.gov.uk/teachingandlearning/EYFS/ 17.英国/每个儿童都很重要网:http://www.everychildmatters.gov.uk/deliveringservices/multiagencyworking/
第三篇: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实施方案
化隆县儿童早期教育发展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青海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推广乐都县学前教育巡回走教点经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教基【2011】78号)和全省学前教育巡回走教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各乡镇自然村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全县学前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积极实施早期教育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推广乐都县学前教育巡回走教点经验模式作为促进我县早期教育发展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提高农村早期教育入园率,促进早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情况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地处拉脊山南端,黄河之北岸,地势北高南底,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短促,秋季多雨潮湿,冬季寒冷漫长。全县东西长约98.5公里,南北宽约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海拔1884至4884.7米,有6镇11乡,366个行政村,总人口27.6万人,有回、汉、藏、撒拉等12种民族,少数民族占77%。全境被16条沟道依势切割,形成了一个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面广、线长、点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00人,村与村间平均距离为5.7公里,乡与乡平均距离为11.9公里。
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园3所;学前教育班数257个(小班13个,中班8个,大班236个),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4293名,女2034名,其中幼儿园幼儿数887名,女410名,学前班3406名,女1624名。
幼儿园校舍1624平方米,平均每个幼儿不足1.8平方米,2011年全县幼儿总人数为8999名(6岁3070名、5岁2996名、4岁2933名),学前三年已入园4224名,入园率46.9%,学前一年已入园2767名,入园率90.1%。全县幼儿园教职工32名,其中:转岗教师12名,从少儿活动中心借调4名,代课教师16名。
按照国家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总体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条件简陋;二是幼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三是保教质量总体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民办园存在 “小学化”、“托幼化”的倾向。四是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目标任务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改善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园率;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公助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 2
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2、在县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多种形式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为4-6岁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3、在农村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村级小学教学点附设幼儿班为主体,以中心幼儿园附设几个村走教点,以公助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构架,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
4、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引领全县学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并为全省促进教育起点公平和学前教育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四、设点标准与要求
1、确保现有幼儿园得到良性发展,进一步规范现已审批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校舍场地、师资水平和数量、班级设置及容量、设施设备等必须符合国家的基本要求,幼儿接送车、接送线路等必须确保方便和安全。在此前提下,幼教点可以合并到临近的幼儿园,志愿者教师可调整到该幼儿园。
2、设点标准。4—6岁适龄幼儿达到20人以上的可以设点,配备1名志愿者幼儿教师,总人数30以下的混合编班,总人数30以上的可以分年龄编班。
3、校舍要求。校舍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坚固、安全、实用,有明亮洁净、光线充足、干燥通风的活动室;校舍周边无污染和高强度噪声干扰;有安全防护设施;做到绿化、3
美化、净化、儿童化;活动室人均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户外活动场地人均达到10平方米以上。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安排部署。2012年1月底前,组织召开安排部署会议,学习传达《全省15个县学前教育巡回走教点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研究乐都县学前教育早教模式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对我县开展学前教育幼教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完善方案。2012年2月15日至2月25日,各乡镇中心学校对辖区内适龄幼儿数、幼儿园布局及规模、生源、接送车辆及状况、未入园适龄幼儿情况等学前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的摸底调查,分析研究,精心谋划,制定乡镇实施方案。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制定《化隆县儿童早期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因地制宜,解决园舍。2012年2月28日—3月底,各中心学校根据幼儿分布和入园需求情况,按照“条件基本具备、幼儿相对集中、家长接送方便”的原则,利用当地资源,本着安全、实用、够用、节俭的原则,添置保教设备,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幼教点或巡回走教点,并确保幼教点或巡回走教点基本达到“四有一无”(有基本够用的安全园舍、有适合幼儿的桌椅、有必要的玩教具、有清洁的饮用水和安全、卫生的厕所,无危房)条件。
第四阶段:考聘教师,进行培训。2012年3月初完成幼儿教师志愿者考聘工作,共招聘39名幼儿教师,并进行上岗前培训。
第五阶段:招生开班,全面启动。2012年3月份,对幼教点招生进行宣传,各乡镇中心学校按规划设置的巡回走教点或幼教点招生开班,招生前发放《入园通知书》。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提高幼教点或巡回走教点的保教水平。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县政府成立全县学前教育幼教点或巡回走教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安排专人负责幼教点的统筹管理工作;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对巡回走教点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教育质量评估考核体系;各乡镇成立本乡镇学前教育巡回走教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管理干事负责全乡镇走教点的常规管理工作,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位,进一步明确所担负的具体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
2、完善工作管理制度。为规范常规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研究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对幼教点的常规工作、安全管理、保教质量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细则,研究制定《化隆县幼教点管理办法》、《化隆县幼教点保育工作常规要求》、《化隆县学前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细则》、《化隆县幼教点志愿者教师工作量化表》等,建立和落实幼儿一日活动规 5
范和管理要求,建立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保教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
3、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在管好用好国家和省政府巡回走教点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投入,保障幼教志愿者的生活补助,保障幼教点的日常运行费用,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加强监督考核。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四种渠道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聘志愿者幼儿教师,并建立以聘任制为基本制度的幼儿教师聘用长效机制,其它幼儿园教师的招聘工作由各幼儿园自行组织进行。二是用“请进来”的办法,聘请省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对幼儿教师每年进行全员培训,帮助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三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园长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内外培训,提高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四是鼓励已经在职的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继续教育学习。
5、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乡镇政府、派出所、乡镇中心学校、走教点和村委会五方共同负责的走教点或巡回走教点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幼教点或巡回走教点内部安全管理,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安全疏散演练,确保走教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以及教师、幼儿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早期教育
幼儿园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工作
摘要: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定时期,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家长一方面有很高地早期教育的热情,一方面又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及其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教育服务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早期教育呼唤家庭教育指导。而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成为了联系幼儿园和婴幼儿家庭的重要纽带。
关键词:幼儿园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家庭指导
当今,在教育受到高度关注的同时,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人们也将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得到年轻家长的广泛认可。而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定时期,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家长一方面有很高地早期教育的热情,一方面又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及其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教育服务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早期教育呼唤家庭教育指导。而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成为了联系幼儿园和婴幼儿家庭的重要纽带。那么,幼儿园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对0—3岁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工作呢?
一、了解0-3岁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0—3岁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说,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教育。但是,从现行的早期教育机制来看,托幼园所大多数接受的是2.5—3岁的孩子,学前教育机构所授也是3—6岁以内的内容。因此,许多拥有大学文凭,甚至戴过硕士帽、博士帽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奔波、事业追求,不得不将3岁以前孩子的教育拱手让给没有多少文化的小保姆或是自己的父母,其早教仅存在形式与孩子的成长违背有加:弊端
1、保姆一般而已,文化程度偏低,常常抱有“不要发生意外,好对家长交代”的心理照看孩子,往往剥夺孩子很多权利,并容易导致孩子生活规律差、交往能力差、社会性发展弱等。弊端
2、祖辈带过的孩子绝大多数溺爱有加,科学育儿不够,大人包办代替过多,孩子被惯得缺乏生活能力,结果,养成饭来张嘴、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大多数喜欢独处,不会与人相处,也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有运动少,自身动作难以协调,最终影响了大脑及智力的发展。不言而喻,文明礼貌的学习、良好习惯的教育、适应能力、自立意识的培训等等,在孩子刚刚迈人人生的门槛时,就这样无情地被错过了。综上所述,教育机构应重视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在儿童早期施以关心和适切的教育,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目前0—3岁早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3岁以下的孩子入园及受教育机会比较少,很多3岁以下孩子的入托,家长主要是想解决照看孩子问题,并没有放在教育层次上。大多数孩子是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保姆看护的。由于0—3岁孩子基本上是在家庭养育中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很多父母又很想要得到早期教育指导。“挖掘孩子的潜能始于零岁”的观念已经成为多数家长的共识,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的身上输不起,现代父母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和理性,希望尽快寻求到简捷有效的教养方式伴随他们指导教育自己的孩子成长,再有一个原因是目前没有或者很少得到孩子早期教育的指导,多数家长的育儿经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一部分家长是从书本里得到一些方法,但对于自己孩子的适宜性差,效果甚微。因此,所有的家长态度都是一致的,他们强烈需要在居住的社区得到科学的,可操作的、多方面的早期教育,比如亲子教育、咨询、讲座等等。
2)缺少正规的早教机构对家庭早教进行指导和训练。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都是以个人盈利为目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能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这将大大影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对家长的正确指导。
二、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研究基地的优势
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但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更是有责任有义务承担早期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都能为0-3岁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说早期教育家庭指导的开展为幼儿园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工作思路,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那么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正确把握社会的需求,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早期教育这一领域中,要不断地提高家庭的文化、修养、理论知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个体,才能不断地规范和完善,从而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使早期教育走向成熟!
三、立足社区,了解分析社区需求
1.了解社区3岁前的幼儿和家庭数
幼儿园可以通过走访居委会和派出所,掌握3岁前的幼儿和家庭数。并尽可能了解有多少家长可能和孩子一起参加早教活动,甚至是有多少年轻夫妻准备在一两年内生下自己的小宝宝。这些信息都将为幼儿园的早教指导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2.了解社区3岁前的幼儿的家庭基本情况
一个家庭是否重视早期教育,家长是否会和宝宝一起来参加早教活动,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是家庭的经济情况,另一个是父母的文化水平。所以,幼儿园应摸清这些家庭每月的收入,以及家长会把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用于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文化层次也非常重要,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可能更能明确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也有部分家长虽然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发展得更好一些,他们也会参与到早教活动中来。
3.了解家长喜欢什么样的服务
家长喜欢什么样的服务也是我们调查分析的一个重点。是周末参与早教活动还是每天都可以参与?是上午活动还是下午活动等等?这些我们都要了解清楚,它将为幼儿园早教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活动时间安排提供依据。
上述这些调查分析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电话调查、走访家庭三种方式来获取。调查问卷的内容有:孩子主要教养人、孩子的年龄、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家庭月收入、在早教方面需要获取什么信息等。在电话和走访了解调查过程中,教师则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用温和,谦虚的语气,通俗易懂、简练的语言和家长交流,以获取更多更真实的想法和资料。
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如何让家庭教育在继承传统优良美德地基础上再融进现代教育的思想,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指导思想。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家长的早教意识即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两年的尝试,使我们越发感受到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力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如: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父母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必须树立家庭教育中是一个“双向互动”与“共同成长”的观念等等。
那么,如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首先,有针对性发放早教宣传资料和开展免费咨询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信息,使家长有针对性的了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问题。另外,开展免费咨询活动,可以是更多的家长了解早期教育是什么,自己在早期教育中要承担的责任等。
其二,利用访谈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我们利用访谈的形式尽可能多的了解看护者在早期教育中的种种信息,通过对幼儿看护者的了解,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指导策略,从而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终生教育的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教育是以后的事情;树大自然直;教育孩子无师自通等等,这些观念都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对早期教育的实施也起到阻碍的作用。
其三,举办早期教育知识讲座。
我们可以邀请早教专家和儿科医生对家长进行知识讲座,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早教的起源、重要性;婴幼儿的保育及日常生活照料;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搭配等内容。通过举办这样的讲座来让家长知道早教对孩子的重要性,给家长传授正确的早教信息,增强家长的早教意识,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其四,组织“家教沙龙”。
家教沙龙深受家长的喜爱,能给家长们提供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平台,取长补短,让家长通过交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家教沙龙的地点可以选择在沙龙成员的家里轮流举办,每次都有一个重点讨论的话题,教师应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引导,鼓励家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切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其五,专题讨论。
围绕家长关心的一些教育观念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家长各抒己见,实话实说。通过观念的碰撞,家长们在讨论过程中转变思想。
其六,定期编辑早教小报,免费发放给家长。通过小报交流育儿经验,传播育儿知识。
其七,网上交流指导。
家长一般白天上班,晚就有时间参与交流,且网上交流指导的时间也较灵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网站论坛或社区早教QQ群,随时与家长交流,解答家长的疑惑,并为每个家庭的相互交流提供更大的空间。
五、开展丰富的亲子活动,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
幼儿园举办早教亲子活动不同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它不是简单的益智游戏,它应该是专门针对0—3岁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提供早教家庭进行交流的活动。活动可以是在幼儿园里开展,也可以走出园门,送教上门,进行个别的辅导。我们不仅要让亲子活动促进孩子的快乐成长,更应该是家长的课堂,在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给予父母以具体、专业、系统的指导,让家长懂得为婴幼儿创设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正确有效地与孩子互动,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帮助。并在活动中注意及时纠正家长的一些不正确做法和想法。应让亲子活动一方面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一方面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庭中延续,有效的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亲子游戏的活动序列和操作模式为:(1)教师对家长介绍活动的名称、目的与方法;(2)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3)教师观察、了解每个家庭活动的情况并进行适当和具体的指导,以便于家长回家后继续开展亲子游戏,使活动得以延伸。
开展亲子活动应注意的是:婴幼儿的活动中要创设丰富活动环境,满足婴幼儿不同兴趣和需要;活动的目标要宽松、有弹性,促使不同能力差异的孩子都能有所提高;活动中家长对孩子的不同表现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以尊重乳婴儿的兴趣和思维方式,减少和避免单
一、机械的“传授—接受”的“顺向思维”方式。
六、组建早教研究团队,提高早教指导质量
现在,早期教育师资很欠缺,很多幼儿园都是直接从幼儿园老师当中挑选出来任教,这些教师缺乏对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与婴幼儿互动、提供发展帮助的经验不足,对儿童个体差异以及家庭教养差异所产生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复杂性心中没底,专业很薄弱。因此,幼儿园应以学习、研究与实践来提升早教专业素质为根本,挑选有生过孩子、有亲和力、有耐心的教师和保健员组成早教研究团队。我们除了要学习研究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卫生保健、行为训练等方面的内容,还要重点学习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更好的服务于家长,提高早教指导质量。
朱家雄教授说过:0-3岁幼儿早教更重要的是教会父母如何养育孩子,而非直接训练婴幼儿,这充分说明了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作为早期教育基地的幼儿园,我们有义务,有必要为指导家长做好早期教育工作做出努力,相信在我们与家长的沟通、配合下,早期教育之花将盛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第五篇: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读后感
读了这本《早期教育》的书对我来说是既适宜也很适时。书中总结了很多的教育经验,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早期教育孩子的很多行之有效的举措,并解答我在教育过程中的疑惑,它对我来说起到了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同时,我也很感谢该作者为教育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理解早期教育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却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也许有人认为会不会把那些画具给浪费了,是不是在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老威特肯定的回答,这并没有浪费孩子的时间。反而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发挥空间,虽然画得不怎么样,但是他是兴致勃勃的画完一张又一张……人就像陶瓷,是放在模子里烧出来的,而放在什么样的模子里就会烧出什么样的瓷器。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给予什么样的教育,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幼儿是成人之母”。早期
教育可以从孕期开始早期教育从何开始是最理想的呢?书中介绍了最早可以在怀孕期间就可以开始了。本人非常欣赏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因为根据老维特的经验“音乐往往能造就天才”,而是因为音乐的确是美妙的东西。因为它不需要语言来解释其中的奥妙。你可以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甚至是目不识丁的人,还可以是一个身有残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听力,你就能毫不费力的从音乐中享受到他表达出来的东西。书中慈德的母亲在教慈德“快乐、兴奋、幸福”时,慈德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所以母亲在多次讲解后仍不能明白他们的差别。母亲用迷人的吉他声告诉他,慈德专注的听着,母亲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的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弹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个形容词,快乐就像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哇!原来是这样!”从那以后慈德在对词汇上意义的把握上显得很轻松。也许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因为慈德的母亲会弹吉他,可以借此教育,如果我们不会音乐那怎么办呢?再此我想说的是音乐是能够直接触动人心弦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达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家长的知识面要博大并不是说每个家长必须什么都具备,但是知识面应该做到博而广。书中有这些部分对我的启发很大。首先健康知识很重要。孩子的健康是至高无上的,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生病,孩子受苦,大人受累,谁都没有心情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事物。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掌握简单有利孩子发展的健康知识。比如孩子刚生下来,母乳喂养是
最佳选择,新鲜的水对孩子也很重要,要让孩子多喝水。在孩子差不多四个月的时候,每次喂奶之前应该先给他喝点水或者果汁。再大一点可以让孩子适量地喝汤,吃熟鸡蛋和土豆,谷类食物也是不错的食物,孩子会很乐意的接受。经常让孩子待在能呼吸新鲜空气的环境中…….书中介绍了很多对我们进行早期教育很受用的健康知识,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哈佛女孩刘亦婷》读后感-------李作明
很早就听说过有《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知道它曾经红极一时,是家教成功的一个典范。但不知为何,内心却对它有一种排斥,从来不去碰触它。可能是一直觉得“哈佛”这个字眼离我们太遥远,是我们穷期一生也未必能够企及的。总想,凡夫俗子一个的我纵然看了也不会有多大作用。于是,有几次,即时在书店已触摸到它,但还是怀着“只能敬仰而不可近观”的心里悄然跳过。
但近来,兴许是“江郎才尽”了。身为教师的我与家长交流时,往往对家长提出的疑难问题无言以对;身为母亲的我当沉下心来辅导孩子的学习时,也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都说教育是门艺术,可究竟怎样做才算艺术呢?那些神通,那些高考状元们究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于是,我迫切地去涉猎有关的知识,闲暇时间专读家教类的书籍。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我知道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遥远的东西我们未必不可及;从王金战《学习哪有这么难》我知道了学习贵在会寻找其中的规律,只要找到了学习的规律,你,也可以创造奇迹。这不,在书店里浏览,看到了最新出版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心想,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于是,毫不犹豫捧回家细细品读。这本书相当于答读者问,针对很多读者提出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疑难问题做了回答,很细致地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读来感觉操作性极强。印象最深的两点是: “快乐与优秀可以兼得”这是刘亦婷父母教育孩子的基本理念。读到这里,我不觉眼前一亮。曾
经好多次和家长在交流时,多次感叹中国的教育体制落后,孩子学得苦,学得累,想优秀就不会快乐;只想快乐那就谈不上优秀了。我也很遗憾、很无奈地告诉家长,要优秀必须舍弃快乐;给自己的孩子也经常在灌输一个观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从来就没想过原来“优秀与快乐是可以兼得”的。
是呀,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了?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当做一件的快乐的事去做呢?如果身为老师,身为母亲的我们都时刻把学习当做“苦差事”,那孩子们怎么会乐起来呢?看来,真得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去大做文章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去学习,让快乐与优秀并驾齐驱,是可以做到的。
好习惯是训练出来的。在刘亦婷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很会想点子,有意识地用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训练女儿,从而让她拥有某种良好的习惯。如,培养孩子的专心习惯,刘亦婷父母用“一口气专心学习20分钟”的方法来训练,大人拿一本孩子没兴趣的书,坐在孩子的侧前方,做专心阅读状,给孩子提供榜样,并及时夸奖孩子3分钟的专心,直到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他们方才“撤退”;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我发现刘亦婷父母非常细心,把每个细节考虑得都非常周到,细到什么程度呢?“打草稿,也要有顺序”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培养女儿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他们要求女儿在打草稿时按题目的顺序写,草稿纸上不要写得太密,以利
于后面的重算、核对,迅速查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的,好习惯,并非天生。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的苗头时,不要着急,不要训斥,不妨动动脑筋,想想点子来进行一番训练,必能扭转乾坤。让好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