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1(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4:0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1》。

第一篇: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1

务府办发〔2011〕 号

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务川自治县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

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务川自治县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暂行)》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1— 务川自治县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减少城市污染,提高建设工程工效,改善市容市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贵州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按工程施工标准和要求,将水泥加入其他建筑辅料,经集中拌制后,以商品的形式供给建设工程使用的混凝土。

第三条 凡在本县范围内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运输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全县的推广和应用。

(二)编制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并根据城镇发展规模和市场需要,合理配置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

(三)推广应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四)负责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使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2—

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质监、经贸、环保、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公安、安监、发改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供应、运输和使用等相关监管工作。

第二章

使用和供应管理

第五条 凡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下列建设工程,应当全部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

(一)大中型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建设工程;

(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工程;

(三)工业园区内的建设工程;

(四)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超过30立方米的建设工程;

(五)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总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以及使用混凝土总量150立方米的建设工程。

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发展需要,调整扩充应当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范围。

第六条

按本办法规定应当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办理《现场搅拌核准通知书》后,可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一)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满足使用单位需要的;

(二)因建设工程的特殊设计需要,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无法生产的;

(三)因道路交通原因,运送商品混凝土的专用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的;

—3—

(四)其他原因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

第七条

现场搅拌混凝土应当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的规定。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事由进行调查核实后,再作出准予现场搅拌混凝土行政许可决定。

第八条 按规定应当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在拟订计划任务书、设计、编制概算、上报计划、确定投资、编制预算(标底、标函)时,应以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价格为依据。在办理工程招投标手续时,标书中必须明确要求建设工程严格按规定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否则,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对其工程招投标情况进行备案。

第九条 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供需双方应签订《预拌商品混凝土供需合同》。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凭《预拌商品混凝土供需合同》等资料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并依据《预拌商品混凝土供货单》核验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

已签订的合同变更或解除,供需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并在协议签订后7日内到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供需双方应遵守有关价格规定,按价格管理机构发布的价格和各项取费标准计算销售价,严禁暴利、非法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一条 对于应急工程所需的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服从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保障供应。

—4—

第十二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将建设工程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情况纳入监理内容。

第三章

企业准入管理

第十三条 凡在本县许可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企业,应当先到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经营活动。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按核准的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按照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做好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设置工作,严禁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人口密集区设立。

第四章

质量管理

第十五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组织生产,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负责。

第十六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原材料、生产产品进行检验,向使用者出具产品合格证明。施工单位应使用具有合格证明文件的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规定将样品送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获取检测报告。

第十七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计量应符合规定,并定期检测和维护,保证准确计量,不得估量收费。

第十八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接受县住房城乡建设、质监、环保、发改、安监、经贸、交通运输、公安、国

—5— 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十九条 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以现场取样、制作、养护的标准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为依据。

第二十条 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应加强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管理,保证相关证照齐全。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应采取相应的防漏措施,杜绝沿途撒漏混凝土,县城规划区内运载总量不得超过20吨。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应由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设置专门的场地内冲洗,不得将冲洗的污水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和城区河道内。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具体制定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凡未按规定签订《预拌商品混凝土供需合同》的建设项目,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凡未按规定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工程竣工后,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竣工备案;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不予审计。

第二十四条 工程造价审计部门应按照有关批准文书、施工签证等资料对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情况进行核实,防止偷工减料。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6—

(一)未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证书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的;

(二)超越核定的资质等级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的;

(三)转让、出借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证书的;

(四)其他应予以处罚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采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或者未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实验、检验和未按照规定取样送试的,由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相关规定处以罚款。拒不整改或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提请资质审批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

第二十七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报请降低资质等级,并可依法处以罚款。

第二十八条 对按本办法规定应当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混凝土的,由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按实际自行搅拌混凝土的使用量依法对建设单位处以罚款。

第二十九条 可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但未经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擅自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停工整顿、停止半年或1年投标资格的处罚,并可依法处以罚款。

第三十条 擅自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违反环保、城市管

—7— 理等规定的,由环保、城市管理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施工单位未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情况进行监督,擅自验收的,由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限制其在县内再从事监理活动。

第三十三条 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考核体系,将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情况纳入企业资质年度动态考核范围。

第三十四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依法办事,切实为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搞好服务工作。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城乡建设

建材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2月 日印发

—8—

第二篇: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佛山市建设局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

程质量和安全,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建筑业的技术进步,依据《建筑法》、《建筑业企业资

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

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单位(包括工程

施工、监理、建设、设计单位、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遵守本规定。

前款所称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

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

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系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颁发的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并在资质核定的承包工程范围及地点内从事预拌商品

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

混凝土专项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性能

等相关检测工作的部门。

第三条 佛山市建设局(以下简称市建设局)是本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行业的行政主

管部门,负责对全市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各区建设局负责对本

辖区内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

市建设局委托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活动

实施具体监督管理。

第二章 生产管理

第四条 在我市范围内供应、生产预拌商品凝土的生产企业必须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

专业企业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原则上不得设立以总企业资质承接业务的分公司,若设立分公司的,必须满足新设立公

司资质标准的要求并按新公司申报资质。

第五条 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产品具有特殊性,必须从原材料质量到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为确保其质量,原则上我市范围内销售、使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由本市生产企业提供。

市外企业向我市建设工程提供商品混凝土的,供货前必须先到市建设局办理备案,并接受我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

市外企业备案程序:

1、企业向工程所在地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

2、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企业进行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企业资质条件、产品供

货半径、生产用原材料、产品质量、质量保证体系等是否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和技术

标准等管理规定,核查后加具意见和加盖公章;

3、企业凭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核查意见到市建设局办理备案手续;

4、由市建设局直接监管的工程,企业可直接向市建设局提交备案申请。

第六条 企业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向施工单位提供合格的预拌混凝土,并对其产品质量负责。

企业应依法与购买单位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各种原材料及混凝土的各种技术要

求(合同中必须包含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品种、配合比、坍落度、混凝土凝结时间、生产地

等内容)。供货合同在提交施工报建资料时提交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企业应当使用散装水泥,不得使用袋装水泥。

第八条 企业应有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原材料采购与检验制度、技术方案审批制度、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产品质量文件审核签发制度、计量仪器设备

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质量纠纷处理制度等。

第九条 企业应设立混凝土专项试验室,试验室应有满足产品质量检验、样品存放、养

护等的必备房间,其布局应合理并与流程相符合。试验室的设施、面积、采光、通风、温度、湿度、能源等均应满足检验任务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周围环境、粉尘、振动、电磁辐

射等均不得影响检验工作,并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生产过程检验和出厂产品检验的需要的计

量仪器和检验设备。

第十条 试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建立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第十一条 企业试验室的检验能力应与企业的生产范围及能力相适应,并能根据生产需

要进行不少于以下项目的检验:

一、砂: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颗粒级配、含水量、堆积密度、氯离子含量;

二、石: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压碎值指标、表观密度、含水量;

三、水泥:胶砂强度、细度(或比表面积)、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四、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坍落度、含气量、凝结时间、容重、水灰比;目测保水性和粘

聚性;

五、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抗压、抗折(市政程)、抗渗;

六、混凝土外加剂:凝结时间、密度或细度、PH值、减水率;

七、粉煤灰:烧失量、细度、需水量比、含水率、安定性、游离氧化钙、三氧化硫;

八、矿粉的检验内容根据应用技术标准及专家论证要求进行设定。

第十二条 试验室应按签定的合同要求或约定提供相应的检验项目及所采用的检验标准

。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的试验应按相关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

第十三条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佛山市建设系统检

测岗位培训合格证或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填写试验报告。检测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 年以上并具有中级技术以上职称的不得少于3人,持证上岗人员不得少于6人,检测报告的审

核人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检测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

2、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

3、不得同时从事四种或者四种以上检测方法的检测工作(包括检验测试、报告编写、校对、审核等)。

第三章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第十四条 企业应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 0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0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等现行有关规

范、标准控制生产过程质量。

第十五条 企业所用的原材料应为质量稳定的合格产品。不得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

使用的原材料,不得使用立窑水泥和未经处理的海砂等。

当对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共同研究确定。

第十六条 企业应加强原材料的管理,要实行进货检验,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

使用,取样和检验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其中,水泥、砂、石、掺合料等应按

其检验批次的30%委托有资质的监督检测单位检测,外加剂应全部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

测。

第十七条 企业应按有关技术标准、供货合同等要求设计配合比,并根据本单位常用材

料,通过系统试验制订出常用配合比表,并定期验证或根据材料的变化随时修正。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混凝

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等

规范的要求。

粉煤灰在各种混凝土中替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以重量计算),要符合《粉煤灰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范》(GB146)和《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中的规定。

不同等级的粉煤灰用于混凝土工程时要符合《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的要求,如采用比规范规定低一级的粉煤灰,需要经与规范制订者同级的专家论证和试验论

证。

使用粒化高炉矿渣粉作掺合料或同时使用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粉煤灰双掺作掺合料时,掺

量和代水泥的比例需要经与规范制订者同级的专家论证和试验论证。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与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后,应对企业的生产方案、混凝土配合比等进

行审批;不定期派出质监员对混凝土生产进行检查,并可对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平行抽

检,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第十九条 监理单位应不定期派出监理人员检查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的商品混凝土质量,对企业的原材料控制、混凝土开盘鉴定、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验收与质量

跟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

监理单位可派出人员对关键环节进行旁站监理,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符合设计要

求,对搅拌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严重违反合同文件和工作程序规定的要发监理通知并责令

改正。

监理单位对企业负有以下监理职责:

1、审核企业生产方案和混凝土配合比;

2、不定期监督混凝土生产过程管理及出厂验收, 对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进行平行抽检

做好监理日记。

3、混凝土质量的跟踪管理:了解混凝土到施工现场的工作性,并定期进行回访。回访的内容包括混凝土供应、质量情况、改进建议、结构混凝土外观情况,若出现缺陷及时分析原

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上监理资料纳入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中。

第二十条 企业生产方案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批程序。

1、生产方案(包括生产组织方案及生产技术方案)的审批程序:方案由企业在正式生

产前编制,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批后,再报监理单位审核,具体包括承接任务的情况;质保

体系组织概况及相应的资质等级;试验检测设备、生产设备情况;原材料、配合比、生产过

程、运输等管理的措施;季节性生产方案及专项生产方案;质量保证及供应的保证措施;安

全、环保、消防、文明施工措施等。

2、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批程序

对企业在供货前按合同要求将原材料试验结果、材料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配合比设计

试验结果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批通过后,再报监理单位审批。当使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发

生变化时,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对所调整的配合比重新审批。

第二十一条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进行开盘鉴定,保证预拌混凝土拌合物性

能能满足施工条件和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开盘鉴定应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单

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在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地点进行,开盘鉴定最后结果应由参加鉴定人员代表单位签字并各自归档保存。

第二十二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应按企业、监理、施工三方确认的配合比报告输入

搅拌站配料控制系统,输入数据应经试验室主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

生产。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应有完整的生产情况记录存档备查,并能和配合比通知单一一对应。

需方技术负责人或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有权抽查、核对混凝土搅拌站电脑配合比及生产记

录。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指导生产,控制混凝

土质量,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第四章 交付与验收

第二十四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的取样与试

验由企业负责,交货检验应由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生产企业在施工现场进行。

交货检验项目包括现场三方见证取样检测的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标准养

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必须在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制作和养护,不得以企业制作的出厂检

验混凝土试件或其他混凝土试件代替施工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见证记录归入施工技术档案。

混凝土强度的确定以见证取样送检的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为依据,各试件上应标编号,并做好记录,避免试件混淆。试件应按规定送至具有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

构检验;其它质量指标的判定由供需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在合同中约定。在签定商品混凝

土供货合同时,应约定配合比和生产地点。

第二十五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企业应当按开盘次数向需方提供如下质

量控制资料: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经监理批复混凝

土生产配合比报告、混凝土初凝时间报告、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发货单(发货单应做到

一车一单,随混凝土送料车一起送到工地,作为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的依据。其中“到达时

间”由购货单位在现场如实填写)。

第二十六条 混凝土的运输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14902)的规定,如需延长运送

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在运输、等待和卸料过程中严禁加水,超过运送时间未卸料的或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发现使用超过规定运送时间混凝土的,应向当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第二十七条 企业在供货后30天内向购货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

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应当按批次签发,单位工程内同一分部工程、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基本相同、同一工作班或一次连续浇捣的混凝土为一批次,有抗渗或特殊要求的混凝

土,提供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第五章 质量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企业承担下列任务时,应根据工程的管理归属,提前一周向建筑工程质量

监督站提交生产供应方案,方案应明确原材料供应、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生产质量控

制、生产组织协调、施工交底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

(二)高强度混凝土;

(三)抗渗混凝土;

(四)2个以上(含2个)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同时供应一个工程。

第二十九条 企业如对进场的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有特殊要求的,应对施工单位进行施

工技术交底。施工、监理单位应做好交底记录并按照交底要求组织施工。

第三十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卸料时严禁加水、严禁进行二次运转、严禁二

次搅拌、严禁将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用于工程。

施工单位应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负责,严格按有关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根

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制定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按照规定行审批后,组织施工,混凝土施工

结束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加强养护,保证养护效果。

若企业在生产过程存在严重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发生质量事故的,建设、监理、施工单

位有权提出更换企业,并报质量监督机构。

第三十一条 监理单位应切实履行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责任,应将预拌混凝土的订

货、配合比设计、进场、交货检验、浇捣和养护等一系列过程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对

施工单位就本工程所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后予以

签认。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质量有疑义时,可以抽查生

产企业配合比及生产记录、设备计量检验记录和抽样检测,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发现问题

应及时上报市、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六章 质量责任

第三十三条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按《建设工

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程序予以处罚,并对

企业实施重点监控,记入企业《诚信手册》。拒不整改或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将予以通

报批评。

(一)超出资质承包工程范围和地点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

(二)未按国家有关标准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进行预拌混凝土生产或检测的;

(三)应定期检定的计量设备、试验仪器没有法定部门签发的有效证书或超过检定期限的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进行检测的;

(四)企业有以下弄虚作假行为: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实际生产的混凝土配合比与提供

给需方的混凝土配合比不符的;对检验样品弄虚作假的;替代施工单位制作和检验工程标准

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

(五)转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收集证据需要保存的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的;

(六)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活动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正常和有效运行,造成规定的程

序和流程运转不完整、签字手续不全、资料混乱、数据无法追溯等问题的;

(七)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不到位或未能正常履行其职责,导致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或

发生质量事故的;

(八)企业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或使用已淘汰或禁止使用原材料的;

(九)混凝土最少水泥用量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

(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质量负责。施工单位未对进场

商品混凝土进行验收、取样送(标养)检或者未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浇筑、振捣和养护,使

用拒不整改或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产品等行为,以及因上述原

因或人为因素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予以

处罚。

预拌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并在规范允许的时间内浇

注完毕,若因施工单位自身原因,致使浇注商品混凝土时超过规范允许的时间,其损失由施

工单位负责。

第三十三条 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因监理的失职造成混凝土工程

质量事故的,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 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因质量问题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 准的,经调查确属企业责任的,其返工、补强等的费用,由生产企业负责,并按合同约定赔

偿需方因此造成的其他损失。

第三十五条 市质监站每季度不少于1次对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抽查,主要内容包括:原材料和混凝土抽检、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混

凝土质量评定、质保资料检查,每季监督抽检情况报市建设局,并进行通报。

市建设局在质监站监督抽检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原材料及混凝土的质量状

况,不定期组织对企业和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监督检查。抽检内容按《佛山市预拌商品混凝土

企业检查评分汇总表》进行。

监督抽检作为企业质量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并记入企业诚信手册。诚信分

低于60分的企业,根据市建设局有关诚信管理的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八条 各区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各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篇:昆明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

昆明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2003年)

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41号

2003年1月2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

二○○三年二月十九日

第一条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成分按一定比例,经集中计量拌制后通过专用运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昆明市行政区域内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和生产。

第四条 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的行政部门。市城市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自2003年4月1日起,昆明市城市规划主城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主城建成区外、主城规划区范围以内,3000平方米及其以上的房屋建设、市政建设等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

自2004年4月1日起,昆明市城市规划主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

第六条

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一)因道路交通原因,运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专用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的;

(二)因建设工程的特殊需要,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无法生产的;

(三)其他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的。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申办工程报建和招标投标,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予以审查。凡工程预算或合同中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的,不得参加招标投标。

第八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需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企业,必须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办相应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供应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严格履行供应合同中各项经济、技术条款,并提供与技术要求相符的试验报告。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对其供应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负责。

第十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当以现场制作的试块作为单位工程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依据。具体评定依据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第十二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和运输应当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的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当保证车况良好、安全运输和车容整洁,并采取相应的防漏措施。混凝土专用运输车辆应当在规定的场地内冲洗,不得将冲洗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和河道内。

第十三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使用的专用运输车辆、混凝土输送泵车需入城时,由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证明,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入城通行证。

第十四条

对于紧急抢险、救灾工程所需的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服从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混凝土的,由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按实际搅拌混凝土的使用量处以每立方米80元的罚款,但每次罚款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

第十六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一)未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生产、销售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予以取缔,并处以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二)超越批准的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生产、销售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处以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并责令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的预拌商品混凝土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由生产企业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责令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十三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查处。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本规定的责令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颁布资质证书的机关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昆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决定。

第二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昆明市各县(市)、东川区城镇规划区内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原昆政发[1997]61号《昆明市建设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关于湖北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湖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

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厂)经过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第四条

省建设主管部门对全省预拌混凝土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预拌混凝土实施监督管理。

受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对预拌混凝土具体实施质量监督管理。

第五条 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投诉或举报。接到投诉或举报的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应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查实的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六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下称企业)应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规定的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未取得资质的不得生产销售。

第七条 企业的混凝土专项实验室必须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并取得计量合格证。实验室应实行主任负责制,并设有专职技术(质保)负责人,主要人员变更时应及时将变动后的相关材料报送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备案。

第八条 企业应对主要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保持设备完好。搅拌计量设备的精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计量器具除按有关规定委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外,还应做好企业的自检工作。

第九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及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条 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材料、生产过程和半成品、成品的关键控制点和内控技术指标,并检查落实;

(二)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控制,采用调查、评审、统计技术等方法进行测量,评价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途径,对过程未能达到策划结果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三)对企业各种计量器具和装置的管理;

(四)对实验室主任提交的配合比进行审查确认,监督检查实验室生产配合比的验证、确定和使用情况;

(五)应对有特殊要求混凝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管理;

(六)负责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第三章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 企业应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04)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等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控制生产过程质量。

第十二条

企业应强化对原材料(包括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控制,做好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厂名或产地、品牌规格、数量、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有效期内质保书)。进场原材料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取样和检验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第十三条 企业应按有关技术标准、供货合同等要求设计配合比,并对其设计的配合比及混凝土质量负责。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常用材料,通过系统试验制订出常用配合比表,并定期验证或根据材料的变化及时修正。

第十四条 同一配合比的预拌混凝土第一次搅拌前,应进行开盘鉴定,保证预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能满足施工条件和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开盘鉴定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建设)单位、企业,共同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地点进行,开盘鉴定最后结果应由参加鉴定人员代表单位签字并各自归档保存。

第十五条

企业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指导生产,控制混凝土质量,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十六条 企业应合理调配运输车辆,控制发车间距,并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控制好运送时间,对运送至施工现场卸料地点的混凝土质量负责。在运输、等待和卸料过程中严禁加水。

第四章 交付与验收

第十七条 企业销售商品混凝土时,供需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条款和要求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负责,并分别针对混凝土特性和要求,向使用单位提供使用说明与施工注意事项等书面材料。

第十八条 企业提供给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的要求。其中企业自留试块取样必须按规范要求执行,并进行标养。28天的试块强度报告和产品质量保证书应一起提供给使用单位;施工现场应实行见证取样,按规定留取浇筑混凝土时的试块,不得以企业制作的混凝土试块代替施工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

第十九条 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企业应当向需方提供有关质量控制资料和每车商品混凝土的发货单。

质量控制资料按开盘次数提供,内容包括: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混凝土生产配合比;混凝土初凝时间。

第二十条 每车预拌混凝土送达工地后,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必须派专人根据发货单内容,对其工程名称、混凝土标记、浇筑部位、供货数量、运输车号、发车时间、到达时间等逐一核对确认。

第二十一条 企业在供货后30天内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有抗渗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提供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实施动态监督检查与管理,主要检查内容:

(一)企业是否超资质承包工程范围和地点从事生产活动,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二)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活动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正常和有效运行;

(三)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能否正常履行其职责;(四)质量控制过程记录是否齐全,技术资料是否按规定归档;

(五)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六)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是否按规范、标准的要求执行;原材料是否经进场复验合格后使用;

(七)应定期检定的计量设备、试验仪器是否定期通过法定部门检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

(八)实验室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是否真实;

(九)检测资料是否按年分类流水编号,是否存在抽撤、涂改现象,是否按规定签字盖章;

(十)人员资格条件是否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人员是否到位;

(十一)其它必要的内容。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理,并及时组织复查,督促落实整改;对不良行为应记入信用档案;对违反有关法规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三条 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在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必要时,可抽查企业生产过程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等;

(二)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三)组织比对验证检验和抽样检验;

(四)发现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问题时,当场责令改正;

(五)其他需要采取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超出资质承包工程范围和地点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

(二)未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预拌混凝土生产或检测的;(三)应定期检定的计量设备、试验仪器没有法定部门签发的有效证书或超过检定期限的;

(四)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实验室主任签认提交的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后输入搅拌站配料控制系统的混凝土配合比与提供给需方的混凝土配合比三者之间存在不符的;

(五)转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收集证据需要保存的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的;

(六)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活动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正常和有效运行,造成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运转不完整、签字手续不全、资料混乱、数据无法追溯等问题的;(七)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未能正常履行其职责,导致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或发生质量事故的;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二)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影响生产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9年X月X日起施行。

第五篇: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

预拌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预拌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集中搅拌站预拌混凝土生产、交付和服务中的技术、质量管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使用单位进行的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

第三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以下简称搅拌站)应具有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批准的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

第四条 搅拌站应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控制原材料进场、检验试验、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计量及交货等关键过程,实现预拌混凝土生产、交付和服务质量的持续稳定与提高。

第五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质量管理除应执行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标准及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机构设臵与管理职责

第六条 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是搅拌站技术质量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对搅拌站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第七条 各单位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应把对搅拌站的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其技术质量工作进行具体控制、指导、协调与服务。

第八条 搅拌站(包括搅拌站设立的分站)应有健全的技术质量管理机构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搅拌站站长(或经理)对本单位生产供应的商品混凝土质量负责。负责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逐级建立质量责任制,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合同的要求。

搅拌站应设技术质量负责人(总工程师)一名,全面负责搅拌站的技术质量工作。技术质量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应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1、协助站长组织建立和完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技术合同的审查,提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技术措施;负责审查混凝土配合比,组织技术交底;

3、主持制定重点、重要及特殊工程的混凝土生产技术方案,并负责方案的审批;

4、组织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研究和实施;

5、分管试验管理工作。

搅拌站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具有专业资格的技术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资料管理人员、计量管理人员若干名,其人员数量及能力应满足管理职能的需要。其中:应至少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员两名,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查工作;应至少配备资料管理员一名,负责搅拌站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至少配备计量管理员一名,负责搅拌站计量管理工作。

搅拌站应具备与预拌混凝土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试验室,并应满足以下条件:

1、试验室应配备满足混凝土生产所需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且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品种、数量、性能、技术指标、准确度等应满足所开展试验项目和混凝土生产的需要。

2、试验室应具备与试验业务相适应的试验环境,养护室及制作间的环境应符合GB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仪器设备应布局合理,保持整洁。

3、试验室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及其能力要与其所开展的试验项目规模和内容相适应。试验室负责人应从事过试验工作,并具有较丰富的试验管理经验。试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具有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岗位合格证书;且试验人员持证上岗率应达到80%及以上,无上岗证者不得独立从事试验工作。

4、试验室应具有完善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试验管理、配合比管理、试验资料管理、试验室安全、试验操作规程、设备仪器使用及定期保养、标养室管理、试验委托、试验数据分析、事故处理、监督检查制度等。

第九条 设有分站的搅拌站,其分站的技术质量管理应纳入总站(中心站)管理中,执行总站(中心站)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规定。总站(中心站)的技术负责人应负责分站的技术质量决策和技术问题处 理,并负责各分站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技术方案、特殊要求混凝土生产技术方案、季节性生产技术方案、特殊重要工程混凝土生产技术方案等重要方案的审批。

第三章

合同技术管理

第十条 采购合同

搅拌站应选择和使用质量稳定的原材料。材料分供方的选择应按照本企业物资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同时应对供方的产品性能、质量、履约保证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社会信誉,以及类似产品的历史情况等进行评价。

采购合同中应明确供方应提供的技术质量证明文件,其中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出场质量证明、具有规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书等。

第十一条

混凝土生产供应合同

搅拌站应按其企业资质和经营范围承揽业务,并与使用单位签定书面合同,禁止口头合同。

合同中必须要明确对技术质量的要求和检验标准,明确规定双方在技术质量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合同中各项技术条款的约定要清晰、明确,不得有模糊概念。技术条款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名称、工程位臵及交通状况;

2、供应部位和供应量、浇筑方法、供应速度、施工季节;

3、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指标;

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性能要求(如坍落度、和易性、温度要求、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冻、抗渗、缓凝、水灰比、砂率、含碱、含气量、氯化物含量等);

5、服务要求,如供应要求、生产调度的现场协调指挥、供应过程中的现场技术指导等。

合同评审应按照企业合同管理及《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其中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应对其性能及本单位的生产技术能力进行评审;必要时合同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论证。评审和论证应形成文字记录,由合同主管部门保管。

凡由使用单位提供的专用配合比、外加剂、掺和料和指定专用材料以及技术条件应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责任。凡由几个搅拌站同时向一个用户供应混凝土时,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浇注部位及质量责任。

重要、重点工程合同和重大技术合同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合同签定后,应以书面形式下达生产任务单,进行生产技术交底。

第四章

原材料管理

第十二条 原材料进场后材料部门应按要求对材料供货单进行确认,收取并核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立材料进站台帐,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取样、检验和试验。

第十三条 试验室应按相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对进站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报告。进场原材料应按照批量进行复试,不得漏试。

水泥进站应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取样,对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进行复试。

进站的砂石集料,应逐车目测验收,并按规定随机取样检验和试验,连续生产时,每周抽检不得少于一次。检验试验结果记入台账,及时归档。

外加剂进站应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登记台帐,应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复试。

第十四条 合同中对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合同约定进行。本单位无能力试验的项目、应委托有资格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试验。

第十五条 生产过程中,质检部门和试验室应定期对已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和试验,保证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

第十六条 材料进站及生产过程中,经检验和试验,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应进行记录,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臵,当可采取技术措施使用时,须经过试验验证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第十七条 所有进场原材料应按厂家、品种、规格、型号分仓存储,仓位应有明显清晰的标识。

水泥应按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存储,防止水泥受潮或变质。

矿物掺合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存储,严禁与水泥等其它粉料混杂。

外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存储,并应具有防止质量性能发 生变化的措施。粉状外加剂应单独存放,标识清楚,防止受潮。

集料的存储应保证集料的均匀性,不使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将不同品种、规格的集料分别存储,避免混杂或污染。集料的存储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化路面,有条件的企业应尽量采用封闭式料仓。

第五章

配合比管理

第十八条 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本单位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试验选定。

第十九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依据合同要求的规定进行。执行的配合比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及合同对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条 应建立混凝土试配记录台帐,对试配结果进行优选,确定配合比使用范围。有下列情况时应对配合比进行重新设计:①原材料产地、品种、规格、型号、质量等有显著变化时;②重点工程或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③配合比间隔一定时间未使用的;④混凝土施工季节变化时。

第二十一条 配合比试配记录必须由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认。配合比通知单必须经试验室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能发放,配合比通知单应项目齐全、字迹清晰,定期存档。

第二十二条 对有特殊要求、高技术难度的混凝土应制定技术方案,根据合同要求和技术方案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试配、模拟生产等程序进行充分验证,必要时应经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二十三条 重点、重要工程、特殊工程及有特殊难度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签发等应由搅拌站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

第六章

生产及运输管理

第二十四条 混凝土生产前应有完善的生产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重点、重要工程、特殊工程及有特殊难度的混凝土生产前,应单独编制生产技术方案,并经过搅拌站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第二十五条 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由生产部门组织技术、质量、试验等各相关部门进行开盘鉴定,对配合比的符合性进行确认。根据开盘鉴定结果,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根据合同要求下发生产任务单,进行技术交底。

第二十六条 搅拌楼操作人员开盘前,应根据生产配合比和任务单,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设备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

第二十七条 搅拌过程中,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按照配合比通知单中各种材料用量准确计量,随时观察搅拌机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混凝土的出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当需要调整时,应由搅拌站指定的人员进行调整,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整。质量检查员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状况进行连续监控。

第二十八条 混凝土质量检验

应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系统进行静态校核,发现异常时(混凝土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校核,必要时进行动态校核。以确保搅拌机计量装臵的计量精度符合要求。

搅拌时间可参照搅拌机使用说明,如有特殊要求应通过试验确定搅拌时间。

每日应对砂、石含水率、砂含碎石等指标进行测试,并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每班应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进行检验,控制生产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和易性抽检频次依据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作出处理。

试验室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对不同龄期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抗渗、抗冻、抗折等性能的试验。

经检验试验确认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合格后,方可签发《混凝土运送单小票》。

第二十九条 混凝土出厂及运输

在装料前混凝土运输车内不得有积水。

混凝土出站前应认真对司机、运输单进行查验,对混凝土的标识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放行。

运输应按混凝土运输单所示地点合理选择交通路线。运输途中搅拌筒不得停转,严禁在运输途中无故停留做与运输无关的事情。

第三十条 季节性施工 雨季施工。雨施前应制定雨施方案,并做好雨季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雨后,生产部门应对正在供应和即将供应混凝土的施工现场进行勘查,防止出现罐车、泵车打滑、陷入等事故;合理调度,避免混凝土罐车在现场长时间等待。应将粉制材料、易受潮、易生锈的材料入库保管,做好标识;增加对砂石含水率的检测,每工作班不得少于两次,且雨后应增加测试,根据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

冬期施工。冬施前应制定冬施方案,并做好冬施的各项准备工作。试验室应提前做好冬施外加剂的选型、复试以及配套的试验工作;做好冬施期间高强度混凝土的技术储备;防冻剂的选择必须能满足突然降温和可能出现最低气温情况下使用的要求。根据混凝土冬施技术要求每天应测定大气温度、水、砂石、混凝土出机温度,满足合同要求的混凝土温度。

第七章

试验管理

第三十一条 试验室应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试验方法等规定进行各项检测和试验,应制定试验工作程序、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规操作。

第三十二条 混凝土试块管理,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等规定。经试验不合格的混凝土试块,应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案。

第三十三条 试验室出具的各项试验报告、原始单据应数据真实可靠、字迹清楚、内容齐全、结论明确、印章清晰。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等应有审批、签发程序,有文字记录。

第三十四条 试验室技术质量负责人应对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试验原始记录及报告、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做记录。了解、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提高和改进试验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三十五条 应按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进行混凝土强度评定,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填写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分析表,报送所属企业的主管部门及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

搅拌站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结果,进一步控制、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第三十六条 出现不合格品或未达到标准规定时应及时报告本站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重大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应提出处理方案,必要时逐级上报所属企业及集团公司有关部门。

第三十七条 对于特殊混凝土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搅拌站有责任指派有经验的试验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现场的混凝土试验工作。必要时应会同现场的试验人员共同做好试件制作等混凝土的现场试验工作。

第八章

交付管理

第三十八条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将运输单交与现场施工人员,核对混凝土运输单,确认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记录到达时间、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并签字验收。

第三十九条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如因坍落度损失导致不能浇筑,可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严禁现场加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必须返回搅拌站内做调整,严禁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浇筑到施工部位。

第四十条 搅拌站应与使用单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对特殊性能混凝土应向使用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第四十一条

对达不到合同技术要求、被现场退回的混凝土,其处理要有详细的记录。

第四十二条 按合同规定要求内容和资料管理规定中的规定提供有关的资料。

第九章

设备与计量管理

第四十三条 设备管理

搅拌站应有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确保设备满足生产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并执行集团公司《关于印发<北京建工集团机械动力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建施<2004>307号)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四条 计量管理

搅拌站应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对计量器具统一进行管理。应按照国家《计量法》和有关计量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购臵、检定、发放、使用和维护、封存和报废处理等,保证计量器具在合格状态下使用。

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名称、管理类别、规格型号、编号、出厂日期、使用人(或使用地点、部门)、检定周期、检定时间等。

应制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定期进行检定,禁止使用下列计量器具:未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或检定不合格的;无检定合格证书的;未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

计量器具上均应贴有表明其状态的标识,用不同颜色标识其状态,状态分为:合格、限制使用、封存、降级使用、报废。合格计量器具上应标明有效期和编号,其余状态应注明其状态的起始期。标识应保证其字迹清楚,若有磨损应由计量管理人员更换。

应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包括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书、出厂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记录、使用说明书等。

定期对试验室的试验仪器设备、搅拌机计量装臵及各部门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掌握计量器具在使用中的质量情况。当在使用或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计量器具失准时,应立即停止其使用,由计量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或请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调试、检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或调整。

试验仪器设备要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保养内容。在进行试验前和试验结束后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做好运行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正常后方能使用。

第十章

质量跟踪和用户回访

第四十五条 定期回访 对主要用户(单位工程混凝土用量在10000m3以上的用户),应按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回访,应分别在底板施工完毕、基础施工完毕、主体结构施工过半以及完工后进行回访,听取用户意见。回访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质量情况(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观感质量等)、供应情况(供应数量、供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等。

第四十六条 随时回访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混凝土现场出现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及时派专人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处理解决。第四十七条 重点工程回访

对累计混凝土用量在30000m3以上的工程、对重点工程、对使用特殊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在供应混凝土期间,应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满足使用单位对混凝土质量及服务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 及时做好回访记录,并有被回访人签字,妥善保存。及时做好内部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

第十一章

技术资料管理

第四十九条 技术部门负责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按合同或单位工程分别存档保存。各种工程技术资料应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定期及时进行归档。

第五十条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料、试验检测数据均应建立台帐。资料数据必须准确,手续完备,项目填写清楚。

第五十一条 混凝土相关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完整,不得伪造、涂改、抽换或丢失。

第五十二条

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应符合《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和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的要求。除有特殊要求外,归档保存的主要技术资料至少应保存至竣工后五年。

第十二章

技术质量培训

第五十三条 应根据试验室当前的需要和今后的发展目标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培训记录、总结。搅拌站所有从事与技术、质量有关的人员均应定期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全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制的培训;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培训;职业技能、质量管理、知识更新、岗位资格、操作规程的培训;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内容的培训等。

第五十四条 搅拌站特殊工种应经相关培训,持证上岗并按规定进行复审。

第十三章

科技开发及新品种混凝土的管理 第五十五条 搅拌站应结合市场需要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品种混凝土,做好混凝土生产的技术储备。

第五十六条 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鉴定。

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原《关于颁发<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下载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1(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1(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广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穗建筑[2003]274号 各区及县级市建设和市政局;市及各区、县级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政工程质监......

    西藏自治区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5篇范文

    西藏自治区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区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城市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杭州市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

    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试验室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预拌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根据国家对混凝土企业资质标准规定,拟申请或已经具备......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一分公司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 为了加强分公司承建工程水泥混凝土的试配、生产、施工和检验水平,提高结构工程质量,减少因混凝土缺陷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防止出现......

    东营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东营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加强东营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管理,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结构的安全。依据《建筑法》、《......

    亳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关于印发《亳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亳建〔2008〕47号 各县、区建委,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根据有关法律、......

    楚雄彝族自治州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暂行规定

    第12号 《楚雄彝族自治州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9年4月29日十届州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OO九年六月二日 楚雄彝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