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妥善处理工休矛盾
妥善处理工休矛盾,确保队伍健康发展
——怎么认识高速交警休假休息的问题
自1993年“江西第一路 ” ——南(昌)九(江)汽车专用公路开通以来, 江西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江西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团圆,几代高速人清苦寂寞地执着坚守,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摸爬滚打,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用青春和年华谱写,为我省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营造了和谐、平安、畅通、有序、高效的道路交通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长期以来,高速交警超负荷、高危险、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难以得到及时休整,与家人聚少离多,对老不能尽孝,对小难以施教,面对工作和家庭,部分民警身心疲惫,产生消极厌战情绪,工作被动应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战斗力难以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将成为高速交警队伍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妥善解决好高速交警的休假休息问题,正确处理好工休矛盾,已成为总队领导非常关心、基层民警普遍关注的问题,关系到这支队伍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高速交警休假休息现状如何?
目前,我省高速交警休息基本模式就是轮休,确保三分之二的警力在岗在位,一般情况保证每位民警一月休息不少于8天(含往返时间),各大队根据不同情况大概有几种方式,第一种上10天班休3天,一直往下轮;第二种是每月休息两次,每次休4天,其余时间都在大队(中队),遇重大活动或节假日还会取消休假,一般取消的假期是很难补回来的;其它法定的节假日就更难保障。工作时间与其它行业相比会高出几倍,在同行业内也是比较高的。民警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忙闲之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当前高速交警休息休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双休日不能完全正常休息。为了适应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就近出警、快速反应的要求,我省高速交警大中队大多设臵在离高速公路比较近的乡镇,远离城市,远离家人。一般情况下是三分之二的警力在岗在位,并且必须24小时在单位备勤,为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待命。民警与家人聚少离多,过着枯燥单调的单身生活。“这里没有星期天”就是高速交警的真实写照,高速交警没有双休日,只有按照班次依次休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轮休,这样就很难与父母、妻儿、同学、朋友同步休息,就很容易形成即使轮休也无法兑现的两难局面。
二、节假日不能完全正常休息。节假日是百姓走亲访友、郊游踏青的最好时机,是国家提供市民休闲度假、调节心情的法定待遇,而作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者,他们面对的是路面车流剧增,道路拥 2 堵,事故多发,为了确保辖区安全畅通,就不得不增加警力,平时的轮休就要取消,全体民警都要上班,越是节假日民警越辛苦。
三、法定休假不能完全正常休息。民警依法享有的公休假、探亲假、婚假、护理假等法定假期,因工作需要、警力不足,突发事件等原因经常被占用。虽然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有些假期要求强制休,但是由于岗位和工作的需要,很多民警只有主动放弃了休假。2009年是公休假休得最好的一年,以直属一支队为例,全年只有69.5%的民警休了公休假。而且假期一旦占用或推迟,则基本上不能补休,如果补休就会影响到其他民警的休息和整个单位工作安排,甚至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所以一般没有补休的,也无法补钱。
※为何高速交警正常休假休息难以保障?
一是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高速公路是联通南北,承接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为全国的物流、人流不分昼夜忙碌着,路到哪,车就到哪,交警就出现在哪,“只要车轮转,工作就不断”。为了路通车畅,在科技手段难以普及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定警力的巡逻守护,不舍昼夜、不眠不休。
二是基层警力严重不足。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公安交通警察队人员装备配备标准规定(试行)》规定,以每1.5公里配备一名民警计算,我省高速公路民警缺编1100余人;按江西省政府规定的每2.5公里一名民警的标准,我省高速公路民警仍缺编320余人,如考虑机关人员及老弱病残,基层缺编数就更大。以 3 警力配备较多的一支队为例,支队管辖里程317公里,在岗民警131人(女民警18人),其中基层大队在岗民警105人,平均3公里/人。再加上创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对民警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工作量不断增大,民警休假休息就更难得到保障。
三是大(中)队驻地偏远。地方交警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除值班备勤外,可以与家人团聚,遇有紧急任务可立即返回岗位。而高速交警大(中)队地处偏远,民警离家多则几百公里,少的也有几十公里,且民警家庭不集中,分散在全省各地,遇有紧急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因此,日常工作中,也必须随时确保三分之二的警力在岗在位。
四是管理科技含量低。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高速公路智能管理方面还比较落后,管理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人海战术,17年来,巡逻还是最基本的管理手段,科技成果运用还有诸多的空白。日常工作效率低下,难以跟上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
五是用警不够科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基层大队领导在科学用警方面还存在着错误认识,有许多不够科学的地方,出现警力浪费。不管大事小事,“一窝蜂”,认为只要警力都在,就是出现什么问题,自己不会有太多的责任;有的大中队管理粗放,直接导致“出工不出力,出工难出力、出工不要出力”的现象,严重浪费了民警宝贵的时间,既没有做好工作,又没有确保休息。※怎样解决高速交警休假休息难问题?
一、开展思想教育。首先,要发扬高速交警创业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领导必须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官兵一致。其次,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要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增强民警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要有强烈的高速交警职业认同感,要有辖区交通安全畅通时的成就感,要有千家万户安宁祥和时的幸福感,尊重自己当初的选择,恪守自己从警的诺言。第三、不断增强民警的创先争优意识,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二、加快科技强警。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成果已惠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然而谈及道路交通管理事业,科技应用和普及还刚刚起步,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现有资源,开发科技成果,进一步提高效率、解放警力,尽快改变原始的人海战术,减少体力劳动,缩短加班时间,降低工作强度,走科技强警之路。
三、坚持科学用警。一是加强休假管理。坚决杜绝动辄全警动员、一律取消休假。尤其要防止多头指挥、重复劳动,对于异常情况用警要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对于取消休假要明确审批权限,因指挥失误、决策不当导致严重浪费警力要纳入年终考核,要慎用警、精用警。二是做到合理布警。近年来,总队党委在招录新警、调整干部时已最大限度考虑到家庭与单位的距离,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暂时还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 5 求,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分片招警”的实施和新警的不断成熟,人员进一步优化调整,尽量朝着总队领导提出的“百公里生活圈”方向努力,逐步解决民警离家远、休息难的问题;另外,参照公安部高速公路巡逻民警的配备标准和中部地区兄弟省份警力配备情况,立足省情,向省政府提出合理化的招警建议,科学制定并落实增编计划,逐年增加警力,积极实行非执法岗位招收当地文职人员,臵换执法警力,多渠道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矛盾。
四、坚持文化育警。各级领导不仅要做坚毅果敢、英勇善战的武将,也要做思想敏锐、多谋善断的儒将。要使民警以队为家、扎根基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粘合剂,是队伍管理的灵魂。要通过文化育警,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政治建警融入警营文化活动中,引领民警加强文化学习、文化教育、文化熏陶,不断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提高民警的专业素质和文化品位,激发民警的饱满热情和旺盛斗志。
五、坚持以制治警。建立健全高速交警休假休息制度,为民警休假休息提供制度保障,尝试弹性工作制,通过调休、补休等形式,对因工作任务繁重,法定节假日也不能保证休息的民警,要合理安排调休,使民警得到必要的休整;制定民警定期疗养制度,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劳模、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表现突出的民警及家属进行疗养;制定年初民警休假计划,严格执行休假休息规定;定期组织基层一线民警外出参观学习,既开阔眼界又放松了心情。将 6 落实高速交警休假制度情况列入队伍规范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保障民警的正常休假休息权利。
六、做到以情带警。高速交警有着爱兵如子的带兵传统,一个警营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大队领导就是父母兄长,单位同事就是兄弟姐妹,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特别是基层领导要做到上岗前一个提醒,下班后一个问候,民警不能按时休假,单位问候要到位,坚决落实民警及民警家属生病住院探视制度,民警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要上门走访制度,民警情绪低落或表现异常时谈心制度。让民警真正感到关心无处不在,亲情随处可见,警队就是个温暖的家,从而激发民警的工作激情和热情。
七、做到从优待警。首先,要为民警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做到工作开心、生活舒心,从而缓解民警的工作压力。其次,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分片区加快建设高速民警生活基地。第三、在警营文化建设和文体活动方面要加大投入,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还要确保时间和人员的安排到位,第四、确保民警延时补助要发放到位,坚决杜绝平均发放,打破加班与不加班一个样,机关与基层一个样,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
第二篇:妥善处理企业矛盾纠纷
妥善处理企业矛盾纠纷
全力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锦州石化公司是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呈现多元化、复杂性、群体联动性和突发性等特点,给做好稳定工作带来了挑战。近年来,特别是企业重组以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稳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在抓好改革发展,打造精品炼厂的同时,下大力气抓人民调解,多措并举,有效化解、妥善处理了各种矛盾纠纷,实现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扎实推进企业人民调解工作
企业矛盾多表现为职工与企业、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利益权益之争。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矛盾调解工作,明确书记是本单位、本部门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公司党委书记及分管调解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亲自听取矛盾纠纷情况汇报,认真批阅调解意见,研究调解工作,协调各类矛盾纠纷的处理。公司职能部门及所属单位对涉及的矛盾纠纷不回避,按照公司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地依照法律、政策进行调解。公司有一个长达十年的化工一厂、二厂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涉法涉诉案件,是一个群体性利益纠纷,涉及到国家和整个集团利益,当事人情绪激烈,提出要求也很难办到,集团压力很大。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下决心彻底解决问题。一是主动承担责任,全力抓好协调,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一致,通力合作。二是坚持原则,守住底线,绝不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深知,该案牵涉面很大,一旦满足这部分人的要求,做出与政策相悖的处理,将会影响集团公司和全国稳定的大局。在市、区两级法院审理此案到省高法受理申诉过程中,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言明此案的影响面和重要性。为他们全面掌握情况,客观公正地做出判决提供依据。三是企地密切配合,及时果断处置群体事件。2009年9月24日,该群体100多人在社区集合后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地去锦州市委上访。我们得知后,及时引导该群体回公司解答诉求。当晚,又获悉他们组织200多人,准备乘火车去省高法和进京闹访。我们连夜动员组织了240人的队伍,于9月25日凌晨到锦州火车站劝阻,在市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地将该群体上访人员劝阻在当地。四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是做“明理”的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锦州石化化工一厂、化工二厂部分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上访诉求的解答》的政策解读通稿,让群体人员明白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政策依据,打消一部分人过高的心理预期。同时,我们与市有关部门沟通,以扶贫帮困形式在地方政府为一部分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建立了困难户台帐,定期走访帮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温暖,放弃了不切实际获取利益的念头。五是多管齐下,“抓两头、促中间”,做好疏导,化解矛盾。今年以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退休人员要求享受集团公司对退休人员发放“三节”慰问金的待遇,并反映周边系统企业落实情况。公司领导立即责成职能部门调研、走访,根据兄弟单位同类情况的处理办法,给予明确答复,使该群体欲就此煽动进京情况得到控制,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由于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各级都将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第一责任狠抓落实,在公司范围内形成分工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矛盾调解工作基本上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多方参与,各负其责,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矛盾调解工作涉及各职能部门,需要全方位参与。对于每一个问题和纠纷,,公司分管领导都亲自批示,涉及公司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谁主管,谁负责”,限定时间分头做工作,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合理诉求抓紧解决;对政策尚无明确规定但合情理的诉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时解决;对不合理的要求,态度明确并进行说服教育和引导。
公司已退休曾在服役期间参战、参试的退役人员要求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提高生活补助费多次到公司反映。公司立即责成职能部门核实。经了解,市民政、财政部门根据省厅文件精神确实下发了相关文件,但文件规定的调整范围是民政部门负责的优抚对象,文件解释中直企业可参照执行。而中直企业却没有收到相关文件。公司职能部门即刻对锦州周边地区中直企业进行调研,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按照文件规定执行。已退休的参战、参试退役的老同志们非常满意。
为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关系,公司群团组织利用节假日走访困难职工,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多年来对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重大疾病等进行救济,基层单位组织员工捐款、捐物,建立帮困基金,开展献爱心活动等,缓解了职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减少了矛盾发生。公司集体企业员工收入较低,对于考取一本院校的员工子女,工会、团委每年都要组织他们座谈,鼓励他们学业有成,并给予3000元的助学奖金。公司因私造成伤残的几名员工在未实行医疗保险以前,看病一直由单位给予关照。实行医保后有些照顾就不符合规定,他们就要到北京上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公司对其要求工伤问题进行反复耐心的政策解释,同时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给予参照工伤适当照顾,尤其对一名70多岁的退休职工因伤残截肢需更换假肢时,公司安排其子女陪护并按正常出差标准报销;发生的医疗费用差额部分由公司以困难补助形式解决。
党政工青参与、各部门配合,公司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公司记录在案的21个群体问题先后有17个彻底解决。
三、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完善人民调解长效机制
公司党政领导每逢节假日、国家重大活动或新政策出台前,都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两级领导参加的专门会议,分析不稳定因素,排查矛盾纠纷,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对于突出问题,向责任单位下达责任令,明确责任目标,从源头上化解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公司分管领导还经常下到基层调研,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今年“两节两会”期间,我们发现有的员工在年终奖金分配上存在攀比倾向,职工队伍波动较大。公司立即召开单位领导会议,向职工公开分配原则和财务核算结果,讲明奖金以效益为前提的政策规定,增大奖金分配透明度,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发现解决矛盾纠纷,掌握矛盾调解的主动权,我们一是建立了四级矛盾调解网络体系。公司建立了矛盾调解领导小组,下属二级公司单位建立了调委会,车间建立了调解小组,班组设立调解员。公司内调解矛盾纠纷基本做到小纠纷调解不出班组、车间,大矛盾调解不出公司。二是建立了调解信息网。所属单位、车间、班组层层设立信息联络员,保证在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如化工一厂、化工二厂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几次欲组织百人以上规模的群体性越级上访,我们的信息情报网发挥了作用。三是与地方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联防联动。我们与公安、司法、信访、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并得到了地方各级的支持,各种矛盾处理得心应手。我们较好解决和处理了公司征地带劳遗留问题和其他上访问题。我们还与街道社区联系,解决了部分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住房和困难救济问题、再就业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及家庭低保等问题。
第三篇:正确化解新时期矛盾纠纷 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正确化解新时期矛盾纠纷 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随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变化,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一些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而且有些矛盾尤为突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从而也给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带来新的重要课题和坚举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及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预防和对策,以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
人民内部矛盾是相对于敌我矛盾而言的,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多外领域,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新时期大量的人民矛盾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矛盾范围的广泛性。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产生的原因、类别、地位、行业、参与人员都有所不同。从其个性化特征来看,是局部的,属于特殊性矛盾,但综合联系起来看,又具有广泛性和社会化的特点。这种矛盾不是个别现象,在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均有反映,在国有的、集体的、民营的、个体的经济成分中都有表现。在不同的利益主体间,下岗的、在岗的、退休的、离休的中也有表现,一些是因为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一些是因为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改制,一些因为征地搬迁问题,一些工资、劳保问题,一些利举益纠纷问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涉法涉诉问题,一些是因为环境污染问题等等,都能形成局部矛盾社会化的现象,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从而使矛盾的范围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2、矛盾对象的群体性。在利益格局变动和利益关系调整的情况下,具有相同利益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极易相互聚集。而不同利益群体的自觉意识也在日趋增强,如各行各业在职的、退休的、下岗的、买断的等等不同利益群体,可以相互地、自觉地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极易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规模的沟通和串通,以聚众闹事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进而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群体行为,所以说矛盾的对象也有群体性的特点。
3、矛盾状态的复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方面、各领域、各群体表现出来的矛盾,往往都围绕着利益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互为影响、互为因果、互为渗透、互为诱惑,甚至互为作用,处于一种交叉、缠绕状态,引发某些集群不规则行为现象,很难理清和理顺,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4、矛盾方式的尖锐性。从当前看,人民内部矛盾表现方式向尖锐性驱动的因素明显增加,从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的起因看,都是涉及利益问题,满足不了利益愿望就采取过激行为,使矛盾方式明显尖锐化。矛盾尖锐化归根到底是“不平衡”问题,也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由于分配的不平衡,导致利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心态的不平衡,最终导致思想和行为的失衡。这种“不平衡”问题表现在各各方面,不同行业、企业、区域、群体成员之间都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加之一些腐败问题、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在很大程序上也是因为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群众,腐化变质,从而导致干部矛盾激化,给闹事主体心理上以不同程序的刺激,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加剧了矛盾的尖锐性。
5、矛盾性质的可变性。如果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群体性矛盾疏导开了,化解好了,稳定住了,则不会给经济上带来大的损失,也不会给政治上带来大的影响。反之,他们以“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如果合理合法的要求得不到解决和满足,必然导致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甚至对党和政府产生敌视情绪,一但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利用,矛盾的性质就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长期进行缠诉闹事,处置难度也将加大。
上述矛盾特别不容轻视,要看到这些矛盾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些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好、不及时、不得当,将会使矛盾越积越多,行为越来越激烈,情绪越来越抵触,一但被人利用,必然会对执政党的地位和政权稳固构成潜在的威胁,从而也会导致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产生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因人民内部矛盾产生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存在,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既是发展过程的产物,也是工作不力的表现;既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更要高度重视,分析原因,着重从工作上找差距,主观上找原因。
1、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影响。党的十七大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经济发展方式,从翻两番的总量到人均,充分表明我国飞速发展的局势,从而也是引发一些社会各类矛盾的凸显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进程加快,引发社会深刻变化,一些历史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同时也引发出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的新的社会矛盾问题。群体性事件增多,就是这种客观背景作风的一种反应。
2、一些改革变动及执行不规范。比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问题、企业破产改制问题、退休职工工资问题等等,都会引发群众旧帐翻新帐,要求增加或补偿,各区、县之间的改革标准也不一致,造成群众互相樊比,思想带来了混乱,给部分群众攀比提供了合法的理由。在政策执行方面,有的为了回避矛盾,放宽政策乱开口子,以至造成恶性循环,引发激化了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3、部分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强。即使是政策或其他原因,只要做了宣传教育,大多数的矛盾还是可以化解的。所以,干部的工作问题是引发、激化人民内部矛盾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一是群众观念薄弱,不能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对待群众态度冷漠,对待上访群众厌恶厌烦。不能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听取群众意见,做决策时不考虑群众的利益,在推进工作时忽视群众的利益,出了问题的矛盾不是千方百计去解决,而是回避问题绕道走,甚至欺骗愚弄群众。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飘浮,拣轻推重。不愿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群众的误解不解释不说明,以群众错误不教育不批评,对群众的情绪不引导不疏通。不愿承担工作责任,考虑个人的多,考虑工作的少,考虑群众的少,怕接触上访群众,怕接触问题,怕接触现场。不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诿扯皮,把小问题拖到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简单问题拖成复杂问题。
4、基层工作不扎实。基层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源头,我们的派出机构也就代表基层组织,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一些纠纷和案件得不到及时调解和查处,该处理的没有及时处理,该打击的没有及时打击,造成部分群众上访依赖,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刺激和加剧了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同时我们的民警也不想多做群众工作,甚至有些就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也是不能有效及时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因。
三,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正确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民内部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尤其是在当前建设小康社会角及到深层次矛盾,如何去化解矛盾,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稳定社会秩序,我们应充分认识和解决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新方法、新对策、新措施。
1、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增强群众观念,强化为民意识,切实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一是要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亲民之心、爱民之情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纽带,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有了感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把工作做好;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很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矛盾化解工作。在我们的公安工作中更应为民排忧解难,主持公道和正义,严格依法办事。要切实认识到,对群众的有些诉求,只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做工作,心到、情到,矛盾自然就可能得到化解。同时信访工作更应加大力度,信访是人民内部矛盾变化的晴雨表,信访工作做的如何,也是保证和防止社会矛盾激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将上访变为下访,深入基层群体之间,做送上门的群众工作、送上门的稳定工作。二是要靠扎实的作风开展工作。人民内部矛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利益问题和政策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风问题,具体表现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畏难情绪。一些一推了之、小事拖大、大事推炸,还有一些不敢接触群众,不敢面对群众,遇到问题就躲,躲不掉就推等等。只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工作作风扎实了,局面就会好转,反之,就会出现反弹。同时我们要在解决群众问题上下功夫,要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加快解决。如果不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拖、哄、推、压”,只能激化矛盾,即使“哄”得群众一时平息下去,过后还要“爆发”。
2、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坚持预防在先、工作做在前,切实掌握化解矛盾的主动权。坚持预防为主,把工作做在前面,可以使苗头问题早消化,重点对象早转化,敏感时期早防范,矛盾纠纷早处理,牢牢掌握化解矛盾纠纷主动权。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要将“保一方稳定”责任真正落实,并且要责任到人。逐村逐户,逐企业、逐单位进行全方位排查,摸清底数,同时进行逐个化解,进一步提高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实效。再一个就是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畅通渠道,建立信息网络资源,实行信息网络资源共离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三,强化信访部门管理,信访是人民内部矛盾变化的晴雨表,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激烈反映。作为公安机关信访部门,要主动与党委政府信访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强化信访交办督办和协调处理力度,针对本部门的工作不到位、不作为相继进行严厉查处,该追究的必须追究。同时要配合各科室所队共同解决矛盾和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依法理情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3、立足长效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切实将矛盾化解在稳定的轨道之上。稳固的基层基础是社会的根基,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保证。实践证明,这几条防线筑得牢,一但发生矛盾纠纷,就能发现得了,处置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
4、以解决堵门堵路问题为重点,全力抓好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一是要依靠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群体性事件涉及面广、规模大,对社会和稳定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 性强、难度大。因此,公安机关要主动了解民意,掌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时,分析社会动态和潜在的矛盾,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根据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力争把群众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造成危害。在做群众工作中,树立群众观念,讲究工作方法,防止随意抓人,切忌公安民警言行不当而激化矛盾。
二是要切实抓好事发现场的处置。一但发生群体性事件,我们要立足于缓解矛盾,立足于防止和发生连锁反应,立足于迅速控制事态,妥善做好问题定性、舆论引导和措施实施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平息事件,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要在维护法律尊严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疏导化解,同时在使用武器警械时要慎用,要做好群众的疏散,对个别违法犯罪分子和敌对分子要有效控制并依法处置。
三是要切实抓好事态平息后的巩固。“人要回去,事要解决”是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标准。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问题只是解决了一半,重要的是“事要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我们要做到隐患不排除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要强化善后回访机制。要通过善后回访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提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长期性“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永保党的先进性,保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置机制上的与时俱进,忠实好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地减少矛盾、解决矛盾,平安和谐的小康社会将会顺利进行。
第四篇:工休座谈会制度
工休座谈会制度
一.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1次,由护士长、负责医师或其它指定的高年资护士主持召开。
二.工休座谈会除向患者宣传医院制度及健康宣教外,着重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患者和家属的意见要具体落实到人。
三.开会前应先告知患者或家属并收集意见和建议,做好开会前的准备工作。
四.病区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每次记录应由患者代表签名。五.对患者的意见及建议能够改进和采纳的应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因故暂时不能改进和采纳的应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的谅解。
六.有关部门或人员接到病区送交工休座谈会的意见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反应,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病区。由病区负责人及时向患者反馈,反馈结果记录在工休座谈会记录本上。
七.医务人员不得因患者提出意见而以任何方式刁难及报复患者。
第五篇:工休座谈会制度
工休座谈会制度
为了更好地向住院病人和家属征询意见、建议,及时沟通情况,解决病人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融洽医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休座谈会是医护人员与住院病人和家属面对面谈话、交流的重要活动。
(二)工休座谈会由各病区护士长召集,科主任、护士长、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病人和家属参加,在病人活动室(或自行选择场所)举行。
(三)工休座谈会每月举行一次,具体时间自定。举行之前,及时通知党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
(四)工休座谈会主要内容是:听取病人和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院管理、环境卫生、饮食供应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各病区要设专用记录本,每次工休座谈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内容,特别是病人和家属反映的有关问题,必须由专人做好记录,负责落实。
(六)对于住院病人和家属的合理意见、建议,所在病区要虚心接受,如有困难不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七)工休座谈会制度纳入医院每月的工作质量控制考核内容,由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监察室等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各病区执行情况与该病区当月奖金挂钩。
(八)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八年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