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力调研报告稿
关于我区劳动力资源紧缺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宿豫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9月25日
近年来,宿豫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各类企业不断进入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企业发展和不断壮大,用工需求量明显增加,企业发展与用工矛盾凸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现象,不少企业普工都招不齐,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局于9月初组织有关人员赴河南省民权县、睢县、兰考县、上蔡县对当地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行考察;并于9月20日对我区顺河镇卓圩社区居委会、丁嘴镇张新庄村、大兴镇高圩村、曹集乡天同庵居委会等四个有代表性的乡(镇)、村(居)的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进行为期3天的摸 1
底调研。通过认真仔细地调研和分析,已对当前劳动力资源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河南省四个县的劳动力资源现状
1、招商力度很大,新增企业较多,当地政府均已不提倡劳务输出。但由于当地工资收入仍然较低(1200-2000),不为职工办理各项保险,企业工作环境较差,各种配套设施跟不上,大多数中青年劳动力还是选择外出务工。呈本地企业招不全工、行政命令和政府行为招不到工、大量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的特点。
2、县政府出台政策,将满足本县园区企业用工工作上升到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每向园区企业输送100名工人,视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000万元,输送工人300名,视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000万元,输送工人500名,视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亿元,并对输送工人先进单位进行重奖。
(二)我区当前劳动力资源整体情况
从调研的4个村(居)来看,总人口为21069人,其中适龄人口数为11989人(16周岁—男60周岁、女55周岁),占总人口的56.90%;16-35周岁人口数为4241人,占总人
口的20.13%;在本地打工人数为4477人,占总人口的21.25%,占适龄人口的37.34%;在本地自主创业人数为532人,占总人口的2.52%;具有一定就业技能人数为6886人,占总人口的32.68%,占适龄人口的57.43%;有培训愿望人数为146人,占总人口的0.69%;外出打工人数为5897人,占总人口的27.99%,占适龄人口数的49.18%;有返乡就业愿望的人数为616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10.45%。
(三)我区劳动力资源就业结构分析
1、千军万马,常年出征在外。常年外出打工人数占总人口的27.99%,占适龄人口数的49.18%,16-40周岁占绝大多数,大多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家庭主要劳动力。这与以前倡导的劳动力输出以及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福利待遇较好有很大关系。
2、“3861”人群成主力。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在本地打工人数占总人口的21.25%,占适龄人口的37.34%,大多数都是妇女和“405060”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大多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没有一点技能的劳动力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仍然从事纯体力劳动。
3、外出务工人员良性回流。近年来,随着我区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有部分外出打工者认为,本地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跟以前相比有较大提高,虽然和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家打工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于是,他们就选择返乡就业。
4、就业方式灵活多样。留守在当地的人员除了平时接送小孩上学,农忙时忙种收以外,其他时间都在本地企业打工或者去做伐木工、建筑工,就业方式非常灵活。其中包括70岁以上,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都在乡镇、村企业做门卫等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除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以外,基本没有闲置劳动力,据丁嘴镇张新庄村的村支书说:“现在如果村里死个人,连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
5、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尚未转变。多数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认为本地企业工资待遇低、环境差,不愿意在家乡就业。总认为大城市机会多、发展好、工资高、环境好,总想出去闯一闯,开开眼界。我区大中专毕业生一部分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一部分流向发达地区,进入本地企业的很少。
二、存在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对我区影响很大
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工人大多数是本区富余劳动力,他们年龄偏大,“3861”群体所占比重较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是缺乏专业技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各类专业技术工人的缺口加剧了用工短缺的供需矛盾,由于目前就业方式呈多元化趋势,许多人不愿到企业就业,导致不少企业连普工也招不齐。另外,本地劳动力外流较多,特别是中青年劳动力,致使我区农村空巢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多元化就业农民工暂居卖方市场
由于当前农民工就业方式比较灵活,呈多元化趋势,致使他们不进工厂企业也能找到事做,也能赚到钱,造成企业招不到工人。不像以前,企业掌握主动权,可以到人才市场挑选劳动力,现在的择业主动权掌握在农民工手中,农民工暂居卖方市场。
(三)观念转变,任重道远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有培训愿望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69%,绝大数民工不理解政府的培训政策和目的,目光很短浅,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耽误赚钱。因此,转变其就业观念,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四)组织体系,亟需健全
目前,我区企业招聘员工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参加招聘会,二是自发式招聘,把招聘简章放在厂门口、千鸟园广场等地方。在用工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仅靠几场招聘会和企业自发式招聘肯定行不通,势必造成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力盲目无序流动,浪费资源。苏南等发达地区的做法是成立公办人才资源开发公司(劳务派遣公司),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供需关系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促进供需关系平衡,健全用工行为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高效便捷的新型用工服务体系,以满足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新形势下对用工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建强平台,摸清家底
加强区、乡镇、村三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形成统 6
一的信息网络,让劳动力资源相关政策、信息畅通无阻地传递到千家万户。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使之动态化、常态化,时时掌握我区劳动力资源结构变化,使乡镇、村(居)的劳动力信息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减少劳动力盲目无序流动,避免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
(二)外出内转,釜底加薪
从我区劳动资源结构来看,外出打工的中青年劳动力所占的比较还较大,这与当前我区经济快速发展极不适应,要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规范当地企业管理,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劳动法》,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规范用工行为,杜绝随意拖欠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的现象。企业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工种合理制定职工工资标准,尤其是对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等苦脏累活职工,应适当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劳动力就业导向作适时的调整,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特别要对保障待遇好、经济效益高、管理较规范的优秀企业作重点宣传,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家乡创业,实现劳动力就业当地化。
(三)专业操作,市场运作
根据这次到河南四个县的考察情况,我们认为,不能再向以往那样仅靠企业自主招聘和几次公益招聘会来招工,没有主导性,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政府应该成立公办人才资源开发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形成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统一的、有序的人才资源运作体系。
(四)组织跟进,政策支持
首先,要把招工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切实提高人社等相关部门的招工积极性。其次,要制定完善、合理的招工工作评优评先、资金奖励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开展帮企业招工工作的的积极性。最后要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就业,比如在教育、资金(购物券)补贴、买房等方面对返乡就业人员给予适当倾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勇于对劳动力就业导向做适时的调整,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我县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特别对劳动保障待遇高、经济效益好、管理科学规范的优秀企业作重点宣传,鼓励本地劳动力为家乡建设服务。劳动部门进一步完善各项劳动用工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加强对职业中介、人才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有关吸引本地劳动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以缓解我区企业招工难问题。
第二篇: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路,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在全市开展了劳动力资源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到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13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81万人,占总人口的68%。本次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的数据为:统计人口399.06万人(主要是中央省属单位未统计在内),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5万人,农业人口262.51万人,分别占34.2%、65.8%;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31.99万人,占统计人口的58.13%。本报告以此次调查统计劳动力资源为分析基数。
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状况看,我市劳动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劳动力占得比重大。山东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大。在全省17个市中,我市属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城镇劳动力80.44万人,农村劳动力151.55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34.7%、65.3%。富余劳动力也比较多,调查统计约有30.85万人。
(二)同年龄段的男女劳动力比例基本持平。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男性劳动力127.34万人(城镇43.79万人、农村83.55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城镇36.65万人、农村68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54.9%、45.1%。其中18—50岁的男性劳动力为101.2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51—60岁的男性劳动力26.14万人。
(三)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是从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看,各区县城市化水平差距比较大,××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5.2%,××、××两区县城镇与农村人口基本接近,其它区县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下,其中三个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以下。二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县,依次为:25.1万、24.6万、23.5万、21.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2.35%。××县农村劳动力为16.3万人。三是区县之间、街道(乡镇)之间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富余劳动力情况差别较大,其中富余劳动力在4万人以的区县有:××县61681人,××区52128人,××区40958人,另外,××区富余劳动力38900人,××区32380人。四是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下岗失业人员6646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区有27712人,占总数的41.7%;××区10724人,16.1%;数量比较少的区县为:开发区335人,××县1667人。从一些街道办事处典型调查看,也体现了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分布不均的特点,如××区××镇有下岗失业人员1823人,占劳动力资源的11.2%;周村区丝绸路办事处辖区内有下岗失业人员1875人,占劳动力资源的8.4%;而××区××镇南仇南居委会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街居,辖区内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已就业,有稳定的收入。
(四)劳动者技能偏低,且地区间差距较大。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学历的109.08万人,具有高中技校学历的62.11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6.66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的47%、26.8%、7.2%,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地区之间劳动者的素质差别较大,如:××县唐坊镇有劳动力19433人,其中具有高中技校以上学历的1899人,占9.8%;××区北郊镇有劳动力21258人,其中具有高中技校以上学历的11685人,占55%。从调查的市属以下企业技能人才情况看,41.12万名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18.77万人,占45.65%;其中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有4.39万人,仅占10.7%;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2319人。
(五)农村劳动力输入大于输出。据调查统计,目前外省市输入我市的农村劳动力94423人,输出62469人。由于这些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再加上区县、乡镇统计中,有些人员难以计数或是省外、市外、市内的输入输出统计上有误差,实际输入与输出的比例还要大。××区是最大的外市农村劳动力输入地,有3.1万人,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特别是近郊农村,外地输入劳动力占了较大比重,如××区沣水镇南沣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本村村民总数的70%;沣水镇城东村占75%以上。××区也是较大的劳动力输入地,有外来劳动力24253人,××、××两区县吸纳外来劳动力也在1万人左右。
二、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状况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劳动力资源问题关系到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尤其对就业工作带来直接影响。我市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带来就业的总量矛盾比较突出。近10年来,我市每年城镇需就业再就业的人员在10万人左右。预计2004年全市城镇需就业再就业的人员达13.9万人,还有30多万的农村劳动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矛盾不减,甚至有所上升的原因,一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二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的模式,特别是正规部门创造的就业岗位明显减少。
第二,劳动力素质偏低与择业要求过高的矛盾,带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新兴的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从市职业介绍中心近两年来组织介绍就业的情况看,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往往出现招用不到人员的问题;有些国有集体企业的苦脏累险岗位,主要通过使用农村劳动力来补充,也出现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第三,劳动力资源丰富,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劳动力总量过剩,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用人上选择余地、自主性要远远大于劳动者。这种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使不少用人单位产生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用人观念。一是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情况,往往以签合同、高工资、缴保险等为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上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兑现;在城镇招不到人员就招用农村劳动力。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许多企业,职工身份界限仍然存在,既有合同制职工,也使用大量的所谓“临时工”,同一岗位上,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不签合同、不缴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甚至拖欠工资等侵权现象加重,而许多劳动者迫于工作、生活需要,只能忍于接受这一切。三是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不够,有些单位对老职工、伤残职工等弱势群体往往一推了之,引发了大量矛盾。此外,机关事业单位中临时用工问题也比较突出,据调查统计,区县机关事业中编外人员近5千人。
第四,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影响了劳动力区域间流动就业。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布都相对集中,本地难以解决其就业问题,需要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而目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特别在就业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和其它社会服务等方面还不到位,以及受区县之间跨度比较大、恋乡情结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在市内区域间流动以及跨省市外出就业上还不顺畅。
第五,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益保护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论农村力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技能培训、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核心。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特别要注重开展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一)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推进城乡就业的一体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新形势对就业工作的要求。目前我们实行的就业政策主要是针对城镇劳动力资源进行设计的,如何解决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我们认为,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首先需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组织管理网络。目前市区县政府都建立了“一把手”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不断加强对城镇就业工作领导的同时,应把工作重点由城镇就业为主转向城乡并重,把统筹城乡就业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制定产业政策、进行城市规划,不断打破经济结构城乡二元化的同时,推进城乡就业的一体化。要建立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县、乡镇和村级组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使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就地安置就业,还是外出务工就业,都能得到就业指导和服务。其次要尽快消除限制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和限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户籍限制,对建立起城乡之间自由、正常流动就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既要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要逐步改变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教育、住房、计划生育管理、最低生活保障、统计等各方面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打破身份、地域等界限,把农村劳动力纳入管理服务范围。
(二)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根本上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在劳动力市场建设上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场”的建设。到目前,除市区县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外,经市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开办的企业办和民办中介机构已有近50家,此外还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办为数不少的职业介绍机构。目前劳动力市场在“场”的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局不尽合理、场地过于集中;专业性、针对性不强,这是影响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下一步在“场”的建设上,除继续强化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建设外,重点要建立一批专业性劳动力市场,如在农村劳动力比较丰富的三个县和一些乡镇建立介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专业市场,在下岗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街道、社区建立专业市场等。
第二,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一是在技术上,要尽快建立起全市统一联网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把触角延伸到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各类用人单位等基层组织,实现劳动力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要加强信息的采集工作,用工信息和劳动力信息储备不足是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一大困惑,而目前许多用人信息却直接通过“马路”市场来交易,既不便于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也不利于市场建设,还带来用工的隐患,出现问题最终还要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来解决,因此
说,做好用工信息的采集是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要加强区域间信息交流与合作,我市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入型城市,做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我市总体劳动力过剩,但区域间就业压力不平衡,部分有岗位无人干的问题,也与信息不畅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为劳动者市场就业提供更加明确的就业信息。
第三,要切实增强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除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外,还需要强化就业指导、就业跟踪服务和劳动事务代理等服务功能。就业指导一方面是对求职者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择业指导,另一方面是对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指导;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员为市场就业服务。就业跟踪服务主要是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情况进行跟踪服务,目前来看需要加强这项工作,及时掌握就业情况,为处理劳动关系、开展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工作奠定基础。开展劳动事务代理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减轻事务负担,随着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劳动者身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职工身份由国家职工变为企业职工,又有许多职工由企业职工变为社会人,劳动事务代理重点应围绕这些人员展开,为多渠道、多元化就业提供服务。
第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一是严厉打击非法中介行为,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二是依法纠正不规范的用工行为,抓住劳动合同订立这一关键环节,理顺劳动关系,重点解决好个别存在的“有劳动无关系、有关系无劳动”的问题。三是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保障劳动关系中相对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中两个主体地位的相对平衡。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的关键所在。第一,要坚持培训层次的多元化,即做到高、中、低技能人才全面发展。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的现状,在培训工作上,一方面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落实待遇等措施,全面实施“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重点要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技能水平偏低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创业培训等,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择业能力。第二,要坚持培训主体的多元化。对企业职工的培训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严格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使用等政策规定,把职工培训纳入经营者政绩考核的内容。就业再就业培训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特别是政府投入资金开展的减免费培训,只要有能力、有愿望组织开展培训的机构,都可以承担培训任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考核兑现、加大监管力度。第三,要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政府投入资金开展的就业再就业培训重点是下岗失业人员;市农业、劳动保障、财政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上也加大投入。培训形式坚持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应实现多样化,可以通过考核培训后就业再就业率,直接兑现资金;可以预先拨付部分资金扶持培训机构来开展培训;也可以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对需要培训的对象发放“定额培训券”,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拿“定额培训券”兑现资金。
(四)大力开展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帮扶。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老工业基地,我市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比较多,这些人员受年龄、文化程度、自身技能、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较弱,再就业的难度大,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一直是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的重点工作。开展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主要是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央确定把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向后推迟到2008年,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同时,对“4050”人员和一户两代、夫妻双方、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的再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要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通过实施“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和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等帮助其再就业。
(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就业与社会保障可以说是互为一体、相互促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特别是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已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医疗保险出台了个体劳动者参保缴费办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随着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建立,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应是建立起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保障水平的、多层次的政策体系,让各类人群都能有适合自身参保条件的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如企业养老保险要搞好与农村养老保险的衔接,可探索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与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建立一种介于企业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的养老保险政策,以适应那些完全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无能力、只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低的人员的参保需求。医疗保险可探索实行城镇基本医疗、大病统筹与农村合作医疗并行的多层次政策体系,劳动者可在三种政策上自主选择、可以递进。其次,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只有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到绝大部分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就业的选择上才会有更大的余地,职工流动步伐才会加快,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才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六)切实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迫切要求。劳动力市场建设、就业再就业培训、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以及增强社会保障能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上投入的资金,会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
环和长效机制。因此,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
第三篇:关于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填写“重点监控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十强乡镇行列。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9406人,城镇人口2544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至60周岁)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劳动力180人,占7.6%;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占64.2%;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657人,占28.0%。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65.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趋势。
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占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
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也越来越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近年来,北湖区石盖塘镇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一批企业落户北湖区石盖塘镇,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如宇腾化工公司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61余人,裕湘面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19余人,全镇约有1080余人被园区企业吸纳安置。今后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4、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第四篇:关于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填写“重点监控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十强乡镇行列。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9406人,城镇人口2544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至60周岁)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劳动力180人,占7.6%;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占64.2%;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657人,占28.0%。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65.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趋势。
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占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
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也
第五篇: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长期以来,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众说周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全国来看,目前全国农村人口8亿多,农村劳动力4.8亿,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需要约1.7亿劳动力。从我市来看,目前全市农村人口84万人,农村劳动力47.22万人,13.25万人为农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需要约8.6万人劳动力。本文结合实际,浅谈一下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现状看,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转移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就业政策的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养殖业、乡镇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向农、工、建、运、服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转移的层次由单纯的体力型逐步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类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成为外地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批农民因此也成为较高层次的 1
打工族。三是转移的地域由周边地区逐步向全国甚至向国外拓展。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农民外出打工已不再局限于周边地区,而是面向全国,有条件的还到国外打工。四是从农村流出劳动力一般趋势来看,省内流动仍然是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劳动力外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30%左右,停留在中小城市占45%左右,留在乡村以及少部分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和发达地区,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规模大、速度快、水平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继续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向的首选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吸引少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西部地区。常年外流劳动力是目前农村外流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而且外流时间有所延长。外流2年、3年的劳动力逐渐增加,5年、10年的也不乏其人。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群体结构特征表现为:以男性为主的性别结构;以35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的年龄结构;转移劳动力的文化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难
(1)全社会就业形势压力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加大。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国际背景看,世界经济出现了走低趋势,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东南亚地区问题较多,欧洲经济也不如预期,因而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宏观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使本已不容乐观的社会就业问题更趋严峻。目前,城镇劳动力中的工厂、企业下岗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分流和减少冗员,促使失业和隐性失业人员不断
增加,使得城镇难以接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进而影响到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劳动力尚有47.22万人,而根据我市现有耕作土地面积看,大概只需要13.0万农业劳动力,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2)城市(镇)化进程缓慢,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及小城镇流动。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但是目前章丘仅为42.5%,与发达城市进程相比差距则更大。城市化滞后使就业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量难以释放,城乡就业矛盾难以缓解。而小城镇规模较小,人口聚集缓慢,经济集聚效应很低,产生不了积聚效应,也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乡村企业的不景气,严重制约了富余农民在农村内部消化的空间。农村乡镇企业曾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碰到了一个阶段性转移问题,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二次崛起举步维艰。1990-1998年间,乡镇企业年均吸纳劳动力大大减少,并且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业弹性有下降趋势,使得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减弱。
(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章丘看,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9.1%。外出劳动力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低水平的就业空间越来越狭窄,出不去只能滞留在第一产业;就是外出打工,由于他们未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未掌握市场信息,不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往往造成盲目闯市场的现象。
(5)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起步晚,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等还未建立健全,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仍处在无序流动之中。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或劳而无功。同时,由于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往往使农村劳动力在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也不能得到及时保护,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6)现有城乡社会制度的制约,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仍然有许多制度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如户籍制度改革仍不彻底。就业制度上,许多企业、单位在招工时没有完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仍存在户口、身份限制,其他制约因素还有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这些制度都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对策
1、科学构造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一是打破城乡封锁,消除就业,构造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要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二是实施较为密切配合的户籍管理制度。不仅县及县以下城镇户口要放开,大中城市也要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能定居下来。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定居下来的成本。
2、坚定不移的实施“就地转移”政策。经济转型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不失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应急措施,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一是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样化的高质
量农业,既增强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又改善就业结构。二是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山东省龙口市南山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民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它的发展再次证明,农村劳动力到乡镇就地转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转移途径。应引导企业构造合理的产业结构来克服城市工业与乡镇相互独立、资源浪费的矛盾,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在资金、原料、技术、设备上积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乡镇产品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前提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乡镇企业的经营规模,使乡镇企业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充分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
3、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不仅是解决农民个体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对接困难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拉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都不高,这样,农村消化劳动力能力有限,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办龙头企业,推动种养大户办经济合作组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领农民致富,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
4、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为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降低成本提供方便。同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小城镇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乡镇企业集中的地方,是城市连接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基本载体,发展潜力很大。
5、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是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浪费的治本之策。从目前劳务输出情况来看,85%以上是自发转移,盲目无序流动情况严重,增加了转移成本。所以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组织力度,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加强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合作与交流,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加强劳务输出的管理和待转移劳动力的培训,让更多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同时,应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6、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流动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从近期看,要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培训”阳光工程”, 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