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看待流传的新能源补贴草案[本站推荐]
如何看待流传的新能源补贴草案
近日,有一疑似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新动向在网上传播。虽然此前也有多个版本的补贴方案流出,但补贴依据基本还是车长和续航里程。然而,这次的流传方案却大有不同。
根据最新流传方案,电动物流车补贴方案或将暂缓推出,纯电动客车或改为按照电池能量密度进行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或将按照节油率进行补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或不变,并预计新能源客车和乘用车国家补贴政策本月内落地。
关于提升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小编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反对片面扩大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整车续航里程,这样安全性、整车性能、经济性均严重下降,目前电动汽车,以10.5米公交车为例,能够达到续航里程200公里以上的,需要装配250KWH电池(按照实际工况1.0KWH/KM,DOD80%计算),PACK系统重量(按照85WH/KG的行业较好水平)为2941KG,如果考虑每年衰减7%左右(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很难达到的水平),使用5年,电池组电量需增加25%以上,PACK系统重量增加到3676KG.何况任何用途的纯电动车不可能只用5年,基本在6—10年之间,那就相当于更换了2—3套电池,其成本、重量使用者无法接受,电池处理的环保问题愈加严重。从电池本身来说,短短几年也达不到这些技术要求。
从充电场地考虑,也没有足够的土地用于车辆长时间给整车去充电。
从系统节能、电池能量密度增加、整车减重考虑,行业内没有真正的实际数据支撑,大部分都是试验数据、特定工况,甚至是营销噱头,无法消化和解决上述电池性能带来的问题。其结果是,如此强调续航里程会导致更多的行业作假行为。
2、对政策的修改建议
(1)对于公交客车,日运行里程180—300公里之间不等,每趟运行里程大多在30—40公里之间,不建议装载全程运行电量的电池,应该大力推广快速充电、适当装车电量的模式,目前水平可以一趟一充电,今后充电功率提升,电池性能提升,可以达到两趟一充,甚至三趟一充,还可以推行自动定位充电,远远好于整车装满电池的运行模式,目前等速法150公里的测试模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如需改进,建议提出充电效率要求,比如按照实际工况法40公里测试,必须10分钟内充入40公里所消耗的电量,强调快充性能。
对于快速充电的车型,只要能够达到快充标准的车型,同样享受250公里慢充里程的补贴待遇。
同时,补贴的根本原因是解决相对于传统车同样的性能下,纯电动车购车成本增加。但是纯电动车的运营成本低,建议应该把购车补贴逐渐转移到运营补贴上,根据行业内电池、电机、电控的成本实际变化情况,每年予以调研统计,作为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的依据,而不是一刀切的取消。可以建立完善的监控平台,监督车辆实际运行里程,作为申请运营补贴的依据,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杜绝购车骗补的现象。
运营补贴的额度建议以整车载客数量、装车电池容量、最高车速、续航里程为基础,在相同载客量、整车动力性能、续航里程基础上,鼓励车辆小型化、节能化。从网传补贴的两大标准来看,若按最高补贴标准来计,仅补贴金额与现行标准就退坡约30%,若算上满足最高补贴标准新增的电池成本约增加20%,网传标准实际退坡约50%,幅度较大。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国家扶持政策理应逐渐退坡,但幅度过大必然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打击车企及用户的积极性,建议政府适当减小退坡幅度,缓慢退出市场。
能量型与快充型差异化补贴,不利于不同技术路线纯电动客车的均衡发展,甚至会劣币驱逐良币,建议统一补贴总额标准。细分快充型客车的补贴系数,比如3-4C,系数0.8,2720元/kwh;5-6C,系数1.0,3400元/kwh;7-8C,系数1.1,3740元/kwh;9-10C,系数1.2,4080元/kwh。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健康发展,真心希望,相关部委能从大局出发,重新审视我国新能源行业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制定合适的引导政策,百花争鸣,有序发展。鉴于把电池的重要考虑指标性质和整车运营模式也考虑进去。莫片面将能量密度、续航里程作为必要指标进行补贴,应该将整车全生命周期的总续驶里程、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效率纳入补贴标准,着重考量整车运行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级,同时建议延缓补贴退坡、增加12米以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本着鼓励先进、提倡低碳环保的精神。
第二篇:2014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标准
2014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标准
摘要:2014—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怎样的?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201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显示,纯电续驶里程大于2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达6万元/辆,而纯电续驶里程大于5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为3.5万元/辆。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201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显示,纯电续驶里程大于2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达6万元/辆,而纯电续驶里程大于5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为3.5万元/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局、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2013年至2015年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将有关补贴政策通知如下:
一、依托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一)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选择积极性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实施。
(二)示范城市或区域须满足以下条件:
1.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
2.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
3.政府机关、公共机构等领域车辆采购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4.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公交车运营、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出台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
5.相关城市须接受考核评估,未能完成推广目标的将予以淘汰。
(三)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城市,可编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于10月15日前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四部委将对上报方案进行审核评估,择优确定示范城市名单。
二、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一)补助范围。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二)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三)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四)补助标准。补助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年退坡。2013年具体补助标准见附件。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三、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奖励
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具体奖励办法及标准另行制定。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来源:http://china.findlaw.cn/jiaotongshigu/jiaotongshigu/jycs/qiche/1084604.html
第三篇:新能源补贴政策
两会之后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可能会统一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改变各地补贴额度不
一、各自为政的状况。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2013年两会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日前有消息人士称,国家四部委(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和科技部)正在调研各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针对国内新能源车的新补贴政策目前正在制定中,预计在今年两会之后正式出台,并试图破解困扰新能源车发展的地方保护色彩。
实际上,由于此前各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不对外地车企开放,因此引发了业界关于打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地方保护的广泛讨论。不过,想要在短期内打破区域政府各自为政的现实并不容易,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依旧任重道远。
地方魔咒
据了解,此次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修订,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各试点城市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平衡地方补贴,以改变各自为政、破除保护主义”等新的补贴模式。
实际上,早在2010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补助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插电式混动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而在中央补贴之外,各试点城市也都在近几年推出了补贴细则。比如,深圳在国家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追加3万元补贴,对纯电动汽车追加6万元补贴;上海则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助4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助3万元/辆;北京的补贴方案则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每辆最高补助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最高补助6万元。
不过,尽管中央和地方上有如此大力度的补贴政策,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却并未因此而获得太大发展。来自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仅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16辆)。而据2012年7月份国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其拟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要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很显然,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新能源车销售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究其原因,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到位的因素之外,各试点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地方政府只补贴当地企业”的现实,也是造成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停滞尴尬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比亚迪生产的电动车目前只能在深圳销售时才能获得地方政府的补贴。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想要在其他试点城市推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就不得不在当地找建厂以实现“本地化”生产。“要求地方政府补贴外地车企,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考虑确实不太现实。”上述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
据其介绍,比亚迪此前就已经与天津公交集团合资组建了天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这也是除长沙之外比亚迪的第二个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目前,比亚迪已经把相关新能源车生产项目布局在天津、北京、云南、长沙等城市,只能通过这种模式才能获得相应的地方政府补贴。”上述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
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并非所有车企都愿意在其他试点城市投资兴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这也导致眼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依旧难见成效。平衡难题
实际上,自2012年7月份国家出台《规划》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体细则,各大车企也在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投入。
但由于各地方对新能源车的补贴范围仅限于当地企业,因此,很多车企的新能源车发展过程基本成了在当地“自产自销”。因此,打通各地方之间的补贴鸿沟,让新能源车在不同的市场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便成了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
“核心技术缺失等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面临的‘硬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提升,但在市场推广方面面临的补贴政策问题,则可以通过国家部委出台的全国性政策来协调解决。”长期关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认为,在落实补贴、市场化推进及核心技术引进等方面,新能源汽车需要呼吁更多的政策支持。
有消息称,两会之后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可能会统一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改变各地补贴额度不
一、各地各自为政的状况。比如广州、深圳两地在地方补贴上数额差距巨大(针对纯电动车深圳补贴6万元,而广州仅补贴1万元)。同时,在地方补贴不对外地车企放开等地方保护主义也会进行统一规范,使相关车型在生产所在地之外也能享受到同样的补贴待遇。
“除非地方不再补贴,全部纳入中央政府统一的补贴范畴,否则,地方政府很难情愿去补贴外地车企。”有分析人士认为,地方政府拿出资金补贴本地企业,是因为会从本地企业那里获得一定的税收,拿地方政府资金补贴外地车企的坚冰似乎很难打破,“即便将来中央政府会强势破除保护色彩,也不排除各地方通过其他方式限制外地车企新能源车销售的可能性。”同时,各个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不尽相同,要统一地方政府的补贴额度似乎也会面临协调难题。
“一定程度上而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建成,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扫清硬件障碍,而合理的补贴政策与基础设施同样重要。”沙永康表示。不过,眼下可以确定的是,围绕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正在制定当中,但最终的实施效果如何,能否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各个试点城市的普及推广,依旧要看两会之后补贴政策的细致规划。
第四篇:聚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早在2010年6月1日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新能源补贴政策,包括《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补贴种类: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6升及以下节能车型。其中纯电动车每辆的最高补贴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1.6升及以下节能车补贴3000元。
补贴标准是根据动力电池组 能量确定,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补贴对象为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 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补贴试点工作,并将将重点对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电池的报废及回收体系建设等给予支持。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着新的抉择。除了车企放缓新推出除了车企放缓新推新能源汽车的脚步,国家政策的调整也趋向务实。据中国之 声《央广新闻》5月4日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已达成共识,上半年将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业内专家推测:按照新 思路,中国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可能不再按照原来的技术路线来分,而是按汽车节油率划分为16个档次,补贴下限为3000元。
不过从2008年财政部决定补贴新能源车购买者算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至今已进入第六个发展年头。现实并不像预想的那么美好。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 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在全年1800多万辆的新车市场中,只占总销量的0.7%,加上2011年的8159 辆。两年间,仅卖出2万多辆。
实际上,现在很明确,纯电动汽车在 十年内不会有太大发展。而原来我们的理解比较简单,感觉电池贵一点,然后补贴一下就完了。但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者不买账,可以买普通车,就不会选择纯 电动汽车。所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充电站问题和电池价格问题,需要政府给予补贴与引导,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钱景是可以期待的。
第五篇: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解读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解读
夹杂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中的那些“黑盒子”
在大致了解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政策后,大多数消费者会认为这些惠民政策是完美的,但在编辑调查后发现,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性问题表述得很隐晦,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黑盒子”那样夹杂其中,若不一一打开,势必会让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中产生误区。
不是在任何区域都能购买新能源车
在国家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将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如果满足示范城市或区域的条件,可编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交四部委,择优确定示范城市名单。
也就是说,只有进入示范名单的城市,才能推广新能源汽车,当地消费者才能在本地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享受补贴。目前,四部委已公布了两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其中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涵盖河北省、浙江省等城市群。据统计,两批名单共包含40个试点城市或区域。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能享受国家补贴
在了解国家补贴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补贴车型范围,因为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可以获得补贴。
据《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显示,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其中“符合要求”,这四个字代表的是车辆需要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而进入该目录的车型,是从列入国家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挑选出来的,而只有自主、合资等国产车型才会被列入这一公告中。
绕了这么半天,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进口新能源车不能享受国家补贴。说到这里,相信有不少朋友会质疑,国家给予新能源车优惠政策不就是为了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么?那么为什么在面对新能源车型时,还会有“国籍”之分?
在我看来,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将进口车拒之门外,那么消费者在选购车时范围会缩减一些;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给予进口新能源车补贴,很有可能提升其销量,那么对于自主品牌车型势必会有所冲击,且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质提升起不到帮助。不过,补贴政策是救急不救穷的,若没有核心技术,仅凭借一味地政策补助,也无法为行业提速。因为,国家政策也给了跨国车企一个新的出口——国产。
仔细阅读《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不难发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首先是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补贴政策拒绝了进口新能源车,但合资企业可以将进口新能源车国产,或打造合资自主产品,从而获得补贴。这样一来,我们还多少可以落下一些技术。从目前看,其实已经有许多合资企业已踏上合资自主品牌这条路,且为了顺应国家政策,纷纷将首款产品定为新能源车,比如东风日产启辰晨风e30、一汽-大众开利电动车、华晨宝马之诺等等。
享受“国家”补贴车型,未必能在“地方”获补贴
理论上,可以获得国家补贴的新能源车,也自然会得到地方政府补贴。但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种理论未必在哪里都行得通。
比如,在北京享受地方补贴的新能源车并不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型,且只有进入北京市自己制定规则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在与一些经销商沟通时,不同品牌的经销商态度也有明显区别。一名比亚迪销售称,“现在在京购买e6电动车是享受不到补贴的,而未来也不确定是否会进入北京市的补贴目录”。相比之下,北京汽车的经销商却十分有信心,销售表示,“北汽电动车已经进入北京市补贴目录了,现在购车可以享受1:1补贴”。
不仅在北京出现这种情况,在上海,荣威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E50电动车可以享受补贴”。而另一家经销商称,“在这里购买比亚迪e6享受不到补贴”。据了解,只有进入上海新能源车补贴目录的车型才可享受地方补贴,而目前上海经信委已经公布了四批,其中本地品牌车型上海通用赛欧SPRINGO电动车、上汽荣威E50最先获批。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补贴政策对“本地电动车”更加照顾?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与国家补贴拒绝进口车一样,是“地方保护”在作祟。对此我们暂且不做过多探讨,毕竟目前北京的第一批补贴目录尚未出台,而其它一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细则也没有落地。目前,国家已经明确表示,示范城市或区域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从字面上看,国家的对于反“地方保护”的态度十分坚决,我们希望在落地执行和监管时别让这个要求变成一纸空文。新能源汽车并非在所有4S店销售
除了与政策相关的事,目前一些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售前服务方面也做得不到位。前不久,编辑也以一名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者的身份试图通过网络、电话咨询一些新能源汽车相关信息。从结果上看,体验感受并不理想。
有的车企官方网站上,并没有对旗下的电动汽车进行详细介绍。有的网站上甚至连销售地点也未进行公示。编辑连续拨打某品牌三个不同地区的4S店咨询新能源车,但都被告知不在此销售,而销售电动车的某4S店,对本地电动车补贴政策也介绍得含糊不清。
在此,希望厂家能够对于新能源车型快速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前、售后体系。同时也建议新能源汽车潜在用户若看中一款车型,可以先咨询官方400,查明车辆在哪里销售,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做无用功。
补贴政策本身是一针对推行新能源车发展的催化剂,国家与地方政府齐上阵,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得到双重实惠,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车销量。此外,若能不分“国籍”、“户籍”,或至少打通了后者,使新能源车在更城市得到补贴,或许也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更快速发展。当然,推行新能源汽车仅靠政策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快速发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如果申请示范城市或区域,必须制定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计划、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计划,未来示范城市的这些军令状能否实现,值得关注。